12-3清教徒改革宗灵修神学

8、悔改、归信与应许

厄斯金两兄弟认为,悔改也并非救恩的某项条件。正如加尔文一样,厄斯金两兄弟教导人们说,悔改既非恩典的原因,也非蒙恩的条件,乃是说它从来都是蒙恩的结果。悔改是从信心发出的,而不是与此相反。若悔改先于信心,那悔改作为其中一部分的成圣,就是称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就像罗马天主教所教导的那样。毋宁说,悔改是借着信心通过基督离弃罪,并转向上帝。

当凭着信心来理解时,上帝的良善就会带来福音性的悔改。这种福音性的悔改,而不是律法性的悔改,才是我们所需要的那种悔改。那种出于律法的悔改试图以忧伤之情,而不是基于福音及所其应许的悔改,来在上帝面前对那颗心进行粉饰妆点。它必须同那种“出于福音的悔改”,就是那借着信心视基督已完全为罪人获得这种资格的悔改区别开来,从而忧伤内心曾经犯罪抵挡福音及其应许。凡不出于信心的都是罪(1:433-34)。

然而,人心之内律法的说服力仍然是确实的,不是多余之物。厄斯金两兄弟曾教导人们说,上帝在用福音来安慰一个人之前,常常要用律法来说服这个罪人。上帝的圣灵用律法来说服这个罪人他是何等深地违背了祂的诫命,在顺服上帝的律法上又是何等无能为力(RE,2:279-81:3:10)。这位罪人便丧失了依靠律法和自己行为称义的一切盼望(RE,1:134),承认上帝可以正当地将他打入到地狱之中(RE,1:70)。

在圣灵的监护之下,律法使人知罪,这并没有偏离开白白的恩典,厄斯金两兄弟教导人们说。然而,知罪并不是福音的某种条件,也不会使这位罪人适于接受福音。其原因就是:

(1)从律法的诅咒与上帝的审判而来的真谦卑,使我们在评价救恩时愈觉不配。这乃是上帝引导罪人更加迫切地寻求基督的方式。因为圣灵之所以将罪人引到绝望的境地,其目的就是要促使他们逃到基督那里,牧师必须吹响两个号角,拉尔夫·厄斯金说道。其一,他必须吹响那律法的号角,好让福音的号角能为众人所听到(RE,2:648-49)。讲道务要让罪人确知,若是他顽固地不信,又不悔改,那上帝的震怒和地狱之苦就必是留给他的。在律法之下的知罪引导罪人依靠白白的恩典来接受福音。厄斯金写道:“先穿律法之针,方能引福音之线”(2:41)

认罪与其说是“预备性的恩典”(Preparatory grace),毋宁说,它是使人谦卑、剥去人粉饰的外表和使旧人死去的恩典。它治死人的自义,并宣告对罪人的咒诅(加3:10)。律法乃是一位心如铁石、毫无怜悯的工头。它恫吓我们,并将我们驱赶到基督耶稣那里,祂是我们在上帝面前唯一的义(加3:24)。律法并没有引致我们在基督里对上帝有一种救赎性的认识。毋宁说,圣灵将律法用作一面镜子,向我们显明我们的罪恶和无望,从而使我们悔改,并因此带来并维系那种祂用来催生我们对基督之信的属灵需要。

圣灵以这种方式使用律法来引导罪人弃绝所有一切,逃到基督那里——在这位大有功德的主面前将自己所有的除去。圣灵并不会用律法来使人达致某种程度的认罪,随后又将这作为一种恳求上帝恩典的资本。拉尔夫·厄斯金说到:“心灵若跑到那模子里,就会全然被融化。那陶铸心灵的福音之模是什么呢?就是基督;当那被融化的心灵被注入模子时,它就会在那里被陶铸成型,而且唯独在那里,”他解释说(4:526)。

(2)在律法之下的知罪认罪并非救恩的某种条件,因它并非出乎人的行为,乃是被圣道与圣灵播种于人内心造成的。罪人接受律法的咒诅是一种出于圣灵所做成的信心的工作(RE,2:197)。因律法而有的谦卑先于罪人因福音而有的对救恩的认识,但它却并非先于基督恩典的彰显而存在。基督作为恩典之约的执行者,通过律法使人知罪,为祂自己铺平道路(Re,5:26)。

因此,罪人必须带着自己所有的罪逃往基督那里。它们必被告知,福音是白白赐予罪人的。厄斯金两兄弟教导人们说,主愿意让我们放弃所有条件,从而到基督面前接受完全救恩。“祂所寻求的就是你要从所有条件和个人资格上谦卑下来:放弃你的一切,这乃是粪土。当来接受主基督的一切,祂是那充满万有者,”拉尔夫·厄斯金写到(6:470-71)。他又补充说,倘若你要等待“到了情况有所好转时再与上帝立约,那你就会一直等到审判之日。那时,你必要灭亡;你一切规条、条件和美好资格都必将和你一并灭亡(1:148)。

9、白白邀约和上帝的应许

与宗教改革家们这一样,厄斯金两兄弟支持福音的白白邀约的观点。福音是毫无条件或毫无保留地传给了每个人的。埃比尼泽·厄斯金曾写到:“哦,请其他人来到生命树那里,就会看到所结的果子实在美好,悦人眼目,于人有益,果实累累!告诉那饥饿之人,这果子何等卓越!告诉那疲乏之人,这安息是何等荣耀!告诉那已逝之人的灵魂,它的叶子有何等医治之能!唯愿你的憎恶转向那些企图伐倒这生命树的人!”拉尔夫·厄斯金又补充说:“泱泱之渠,使人得力:盈盈新酒,令人神怡:流沃乳汁,沁人心脾。我们来,乃是要将这管道带到你嘴边:‘喂,口渴的人都要来喝。’这乃是接到每个人嘴边的管道,虽然基督在天上,你在地上,但靠着它,你就能将基督接入到你内心。”

传记作家麦怡文(A.R.MacEwen)曾经如此描述埃比尼泽·厄斯金的讲道:“在所有由他的书记员”,即他深情描述的那些围在他讲台旁用速记方法记录的人,所保留下来的讲道集中,无一人不曾反复提到恩典乃是白白赐给人的,没有丝毫区别。厄斯金两兄弟抗议那种认为福音只赐给选民的极端加尔文主义观点。他们相信,这种有限的赐予观点置换掉了福音中的核心信息。正如拉尔夫·厄斯金在写给约翰·卫斯理的信中所说:“那寓于信徒内心的上帝之灵,引导人依靠‘超乎人之上’的基督,而不是依靠一位在人之内”的基督,不是依靠任何受造者的或是传递给他的美德、恩赐、经历、眼泪、忧伤、喜乐、反感、情感,或是任何其他东西。

基督成就之工作乃是福音的核心内容,厄斯金两兄弟认为。而且,这一作为必然是白白地而且无条件地赐给罪人的。厄斯金两兄弟将整个基督——即先知、祭司和君王——都呈现给了凡愿意接纳祂的人。他们并没有将基督的益处同祂的位格分割开来,或是将祂作为一位无罪的救主与祂是主的宣告分割开来。他们鼓励那听道之人借着信心来支取或“接受”这位白白赐下的基督,然后“与上帝立约”,起草一份文件,在这里面承诺将自己的整个生命都交托给祂。对于当今这种将罪人从地狱中拯救出来,却不要求他们立刻顺服基督大有主权的统管的观点,厄斯金两兄弟必然会感到震惊。

厄斯金两兄弟认为,预定在传扬福音过程中绝非什么障碍。他们反对“温和派”,这些人承认一种无条件的拣选却又宣扬一种有条件恩典的教义,以致和福音的丰盛及白白的赐予彼此冲突。若以三段论方式来表述的话,这些温和派的大前提便是:上帝在基督里的恩典拯救选民;他们的小前提是:选民是通过他们离弃罪的方式为上帝所认知的;他们因此得出结论说:恩典乃是赐给那些离罪之人的。辛克莱·弗格森(Sinclair Ferguson)认为这样的教导中包括四种错误:

(1)这种传扬方式将福音的益处与基督割裂开来,而祂才是福音。这些温和派的人推论说,因为基督的作为所赢得的益处唯独属于选民,而绝无他人能够支取它们,因此它们必然是赐给其所归属之人的,亦即选民的。选民因此就是通过他们属于选民的标记被人们所认识的,诸如他们离弃了罪等。这样的宣讲方式与将基督及其诸般益处一并赐给罪魁的厄斯金两兄弟、加尔文以及那些最著名的清教徒的宣讲方式是何等不同。

(2)这种传扬福音的方式促发了一种福音有条件的赐予观。倘若基督诸般的恩惠在没有基督的情况下赐给人的,那这些恩惠必然是有条件的。例如,假如你充分地离弃罪,那你或许就能蒙上帝饶恕。假如你在某种程度上认了罪,那你就会经历到上帝的恩典。这样的条件乃是与福音完全抵触的。厄斯金两兄弟坚定地认为,唯有基督的恩典才能够使人离弃罪。

(3)这种传扬方式扭曲了上帝的品格和祂所赐予的救恩。厄斯金教导人们说,救恩的白白赐予强调上帝所成就的伟大作为,从这一作为中才发出我们应当如何回应的命令来。他们强调,认为恩典的赐予依托于某种东西,甚至是依靠于某种领受的恩典,都扭曲了恩典真正的本质。它之所以扭曲了救恩,乃是因为没有任何死在过犯罪孽之中的人能满足上帝的任何一种条件。它之所以也扭曲了上帝的品格,乃是因我们的上帝是在一种自由、人所不配得的恩典基础上与人相交,而不是建立在他们所呈上的借以得救的条件上的。

(3)最后,这种传扬方式扭曲了牧师职分的本质。那只传扬一种有条件的恩典的人,就只认识有条件的恩典。那只认识一种有条件的恩典的人,也就只认识一位有条件的上帝。那只认识一位有条件的上帝,最终,也就只能为他人提供一种有条件的侍奉。他虽然会将自己的内心、生命、时间和敬虔给予会众,但却只是在某种条件的基础上。他或许掌握了关乎救恩的伟大教义中的外部结构,但是上帝里的恩典若没有掌握他,那这种恩典就不会从他流向他的会众中。他会是一位当代的约拿,坐在自己的树荫之下,心却是向那些罪人关闭的,因为他乃是以某些条条框框来思想上帝。

厄斯金两兄弟的教导是在“浪子的比喻”中,或许正如我们所称呼的,“恩典之父”的比喻中阐述出来的。这位回家的浪子或许曾问自己:“我有没有为自己的罪忧伤够了,也悔改够了,让我父亲接我回家了呢?”然而,对家中的恩典和家父心肠的认识首先将这位年轻人清醒过来,随后就开始吸引他踏上归途。任何为了赢得自己父亲的慈爱所追求的条件都因为父亲那充满爱的拥抱立时黯然无声了。

牧师对待罪人必须像这位父亲对待自己的浪子一样。他们必须用一种充满怜悯的眼睛来看待罪人,用怜悯的脚步来靠近他们,用怜悯的言语来向他们传扬福音,并用慈父般的怜悯之心来爱他们。当然,牧师呼召的开始与终结不过是这样的:认识基督,并热爱基督,然后借着照管祂所托付给牧师的那些人,努力效法祂的样式。

然而,那关爱这浪子的慈父仍关心自己的长子。当他的长子抱怨说:“难道我没有满足所有这些条件吗?难道我不配得这戒指、这衣裳、这肥牛和这宴席吗?”这位父亲的回答仿佛说:“这些都是你的,是无条件的,也是白白给你的,但是你那颗律法主义者的心肠却使你不能享受我的恩典。你只照着自己所配得的条件来接受恩典。在这种条件下,你永远也无法享有这恩典。”

唯愿上帝保守我们免得让这种温和派的灵,也就是新律法主义者和律法主义者的灵,影响到我们宣讲上帝白白的恩典,和将这白白的恩典应用在上帝的羊群身上。这样的赏赐必须是无条件地给罪人的。厄斯金两兄弟同意撒母耳·卢瑟福所主张的观点:“被遗弃之人与选民一样,都有相信基督的保障。”上帝将自己的福音赐给罪人,甚至是那些手上沾满了耶稣基督鲜血的罪人。

埃比尼泽·厄斯金曾写到:“上帝向每个具体的罪人说话,正如祂称名道姓向他们说话一样”(1:265)。福音乃是上帝所赐给每个罪人的应许书。这应许书上说:“这救恩之道是归给你的。”那来到世间拯救罪人的耶稣基督的圣道也是给你的。上帝不愿一人沉沦,因此祂的福音乃是赐给一切心灵诚实之人的。“当上帝将基督赐给我们,又在祂里面赐下救恩时,乃是发自心底的,而且也心情迫切:当罪人不愿来到祂面前时,就使上帝痛彻心底,”埃比尼泽·厄斯金强调说(2:497)。

人若拒绝这一邀请就无可推诿。不信始终是问题的本源。拉尔夫厄斯金在圣餐后的一次讲道中说到:“上帝依照这约将基督赐给了你们男士,赐给了你们女士,赐给了你们这在我前后左右的人,也赐给这个地方每个角落里的人—–上帝在福音中赐下祂自己,就是你们接受祂的保障,而且你们若不听这照着与你们所立之约将基督赐给你们的福音,那我要激动你们,奉上帝之名,也是照着你们在审判台前所要回答的,在祂面前和你们的良心面前,将你们在祂面前抵挡的话宣告出来”(1:182)。

厄斯金两兄弟既知道了圣灵祝福这种宣讲方式,就呼吁众罪人,不,乃是命令他们(约一3:23),要逃往基督和祂的应许那里去。“这些应许就在你们的头顶耳畔盘旋着”,拉尔夫·厄斯金对那些听道的人说。“难道它们当中就没有一条应许飞落进你的心田之中吗?难道这些应许任何一条对你都没有用处吗?倘若你们是为这应许而来的,那就抓住它,也与它一起抓住上帝的祝福,还有其中的基督:因为应许乃是主所安卧的地方”(5:120)。

当教区中的有些人辩解说他们无法接受这些应许的时候,厄斯金承认说“信心并不是一朵生长在自然界中的鲜花”(4:321),但是随后建议人们来尝试以下这种不可能的事。埃比尼泽·厄斯金用了两个例证来着重说明这一建议。既然耶稣曾告诉那枯干了手的人伸出手,而且主也赐给了他这样做的能力,所以罪人就必须要试着相信耶稣,相信上帝必然会赐给他这样的能力,做这些靠他们本身无法做到的事。同样道理,既然一个年龄小得都无法读书的孩子都被送到小学中,还要求他读书,而且在他学习如何读书时便做到了;上帝也会照样吩咐我们去相信,随后祂会帮助我们这样做。

罪人必须借着等候祂来寻求上帝。他们必须竭力除去任何信心上的拦阻,并要运用那些蒙恩之道,诸如宣讲圣经、学习圣经、默想、祷告、与敬虔者谈话,阅读正统文学作品,并要进行自我省察(RE,3:195;5:248)。那些忽略了这类蒙恩之道的人,已经远远地偏离了上帝的道路,将自己赶逐了出去,拉尔夫·厄斯金说到(3:467:4:125)。那位在这位大君王必经之路的路旁等待的穷乞丐,远比那些登上这位君王很少经过的遥远高山者更加靠近上帝(4:315)。

厄斯金建议罪人们切不可忽略了那些可以从中寻见上帝的本分与圣礼(6:426)。“我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哪个有了这般性情的人,竟然会发现自己等候主是枉然的:主怜悯他们,并赐给他们一颗心来相信并接受基督,”他说道。

10、自我省察与应许

厄斯金两兄弟十分清楚,上帝的应许绝不可滥用。正如拉尔夫厄斯金所说的那样:“人们或许没有领受或误用了某一应许,当他们靠着自己来抓住这一应许,而不是出于信心,[抑或说]不是出于上帝之手,[或者说]不是为了达到赐下这应许的目的及计划时,就在他领受应许的过程中灭亡了”(5247)。

牧师应当如何来解决这一难题呢?厄斯金两兄弟认为,不是通过限制要人来接受福音的邀约的方式,而是通过呼召罪人进行自我省察的方式。拉尔夫·厄斯金解释说,正如园丁浇水时不分稂莠一样,照样一位牧师也必须如此来浇灌上帝教会的花园,包括选民这样的好庄稼和弃民这样的杂草。恩典的邀约临到这两种人头上,好使那不信之人无可推诿,而且圣灵也必祝福这样的邀约,拯救选民脱离定罪(5:109)。

忠心的牧师必须将这恩典的邀约传递给一切听道之人,但他也必须解释一种出于信心的生命到底是由什么构成的,分别好歹。按照拉尔夫·厄斯金的观点,他必须追问以下问题:

*论到基督,你的意见如何?圣灵有没有在你里面动工,使你高举基督,又使你俯伏在祂的脚前呢?

*你有没有经历到上帝的应许呢?

*你有没有在基督的降卑、升高、公义和能力上有份呢?(5:193-235)。

忠心的传道人还必须将符合上帝圣道这一检验标准的蒙恩标记(marks of Grace)介绍给众人。按照拉尔夫·厄斯金的观点,你就是属上帝的儿女,如果:

*你竭力效法基督的脚踪行(1:134-36);

**你为罪伤心,又远离罪(1:104-105):

**盼望基督的再次降临(1:138)

*你勤勉地使用蒙恩之道(1:357)。

*你在基督徒的生命中不断进步(1:356)。

*你不再以与罪人同伍为乐(2:46)。

*你寻求将他人带到基督面前(3:445);

*你常常以上帝为念(3:94)。

*你努力抵挡试探(5:219)。

提出这些蒙恩标记,并不是为了摧毁而是增强信徒的信心。自我省察着信心来进行,必须依靠圣经、基督耶稣和圣灵的光照。倘若信徒能借着信心来接受仅仅为数不多的救恩证据,那他就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得到满足,拉尔夫·厄斯金说道。通过引申方式,我们便能得到其余证据,因为即便他们还不明白,上帝已经在祂百姓身上做了那完全的工作。“若一个孩子不能走路,那他能吃奶就行;若他不会吃奶,那他会哭就行;若他不会哭,那他能呼吸就行,这就是一种生命的标记:因此,当其他东西隐而未现之时,若人的灵魂中可能有气息的话,那这就是生命和信心的证据,”厄斯金解释道(4:270)。

自我省察对于信徒来说乃是至关重要的。正如拉尔夫·厄斯金所说的那样,倘若你在这个世界上所拥有的一切就是一块宝石的话,那你就不会无动于衷地来看待一位有能力的珠宝商的检验了。与之相反,你倒是会想知道,“它能够经得起锤子的敲打吗,还是说它会被砸成碎末呢?”同样道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所拥有的一切,也同样要靠我们到底是不是在基督里得救了。因此,我们必须自我省察,看看我们对基督的信心到底是否能承受得住圣经的锤打,还是说它会被这击打砸得粉碎(4:522)。

正确的自我省察有助于排除虚假的确信,此类虚假的确信建立在基督之外。它还会让真信徒确信自己的救恩乃是建立在正确的根基–就是耶稣基督之上。自我省察应当是一种积极、循序渐进的经验。在看到我们的错误之后,我们要更多地仰望基督。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