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清教徒改革宗灵修神学

三、实践层面

尽管加尔文将教会视为培养敬虔的地方,但是他也强调个人性的敬虔。基督徒追求敬虔,因为他热爱公义,渴望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活,并以顺服上帝在圣经中所设的公义的律法为乐。上帝自己是基督徒生活的焦点。因此,活出这种生活就意味着舍己,特别表现在基督背负十架的样式之中。

加尔文认为,这种敬虔“就是基督徒生活的开始、过程和结束。”它包括基督徒每天生活中无数的实践层面,这些实践层面在加尔文的《敬虔学》、圣经注释、讲道、信件和专题论文中得到了详细的论述。加尔文在1559年版的《敬虔学》第三卷第六至十章集中谈论了祷告、悔改、顺服和敬虔的基督徒生活。

1、祷告

加尔文说,祷告是一项主要和长期的信仰操练,是敬虔的要素。当基督徒向上帝献上感恩并祈求祂的信实时,祷告就会向基督徒显出上帝的恩典。祷告既通过个人,也通过集体来显明敬虔。

加尔文在《敬虔学》中论述祷告的篇幅成为全书的第二大章节(第三卷,第二十章),其中,他提到了祷告的六大目的:(1)把我们的每个需要都交给上帝:(2)将我们所有的请求都呈现给上帝:(3)预备我们以谦卑的感恩之情接受上帝的帮助;(4)默想上帝的良善:(5)对上帝回应的祷告并逐渐获得合宜的喜乐之灵:(6)对上帝的护理有更深的确信。

加尔文关于祷告的教义或许显出两个问题。第一,当基督徒顺服上帝的旨意时,他不一定必须要放弃自己的意志。相反,通过顺服的祷告行为,基督徒恳求上帝为他而施行护理之工。这样,人的意志,在圣灵的引导之下,就会与上帝的旨意在交流中同工。

第二,有人认为,既然上帝是全知全能,那么祷告好像是多余的。加尔文反对这种主张,认为上帝设立祷告主要是为了让人们在其中操练敬虔,绝不是为了上帝本身。护理必须被理解为上帝所设立的方法和目的。因此,祷告就是接受上帝计划所赐予的的一切的方式。祷告是一种方式,基督徒靠这种方式寻求并接受上帝定意在永恒中为他们所作的一切。

加尔文将祷告更多地视为一种“给予”(agiven),而非一个问题。他说,正确的祷告应当按照一定的准则进行。这些祷告准则包括:1)满心的敬畏之情:2)一种需要和悔改之情:3)将所有的自信都降服在上帝面前,谦卑地恳求上帝的赦免:4)充满信心的盼望。当然,即使上帝最圣洁的子民,也在不断地违犯这四条准则。但是,因着基督,上帝并没有撇弃敬虔之人,而是继续向他们施行怜悯。

尽管基督徒有各种缺点,但是上帝要求的祷告可以增加他们的敬虔,因为祷告会除去自爱,并且巩固基督徒对上帝的依赖。在合宜的敬虔操练中,祷告会使上帝和人在意志和目的上达到合一,而非在本质上达到合一。像圣餐一样,祷告会将基督徒提升到基督那里,并将荣耀归给上帝。这一荣耀就是主祷文中前三个祷告和其他与上帝创造相关之祷告的目的。因为被造物都靠上帝的荣耀得以存留,整个主祷文全都指向上帝的荣耀。

加尔文说,在主祷文中,基督“将祷告的话语放在我们口中”。主祷文向我们表明,所有的祷告必须由上帝的圣言来控制、构成和激发。因为只有圣言才能为祷告提供神圣的勇气,它“完全与敬畏、崇敬和急切之心相符。”

我们必须稳定地在祷告中训练自己,因为祷告使我们与基督相交。我们在祷告中会更加确信基督的代求,若没有基督的代祷,我们的祷告就不会被接受。只有基督能将上帝可畏的荣耀的宝座变为恩典的宝座,从而使我们能够靠祷告达到其恩典的宝座。因此,祷告是上帝和人之间的渠道。它是基督徒赞美上帝、敬拜上帝,并在顺服的敬虔中请求上帝帮助的方式。

2、悔改

悔改是信心和祷告的果子。路德在他的《九十五条论纲》(Ninety-Five Theses)中说道:悔改应该是整个基督徒生活的标志。加尔文也认为,悔改贯穿基督徒的一生。他说,悔改不仅是基督徒生活的开始,悔改就是基督徒的生活。它包括认罪及在圣洁中成长。基督徒一生从外在生活、头脑、心灵、态度和意志上对福音的回应就是悔改。

悔改始于内心,从心中转向上帝,源于对上帝单纯、真诚的敬畏。它包括向自己和罪死,就是治死老我(mortification),也包括在基督里向义而活(vivification)。加尔文并没有将悔改局限为一种内在的美德,而视其为使人重新转向公义的力量。如果对上帝没有一种纯正、真切的敬畏,人就不会意识到对罪的恨恶,或有向罪而死的心志。必须要攻克己身,因为尽管罪不再掌管基督徒的生命,但是罪并没有完全离开他们。《罗马书》七章14到25节表明,攻克己身是一生的过程。在圣灵的帮助下,基督徒必须在舍己、背负十架、默想将来的生活中每天将罪致于死地。

然而,悔改也以新生的样式为特征。攻克己身就是向义而活,加尔文将之定义为“渴望活在圣洁和敬虔的生活方式之中,这种渴望源自重生的新生命;正如人向自己而死,才能向上帝而活。”真正的舍己会带来献身于公义和怜悯的生活。敬虔不但要“停止作恶”,还要“学习为善。”基督徒通过悔改在尘土中向神圣的审判者下拜,然后被上帝从尘土中提拔起来,参与其救主的生命、死亡、公义和代祷。如加尔文所写,“如果我们真的参与基督的死,因为知道我们的旧人和祂同钉十字架,使罪身灭绝,(《罗马书》六章6节)那么原初的罪性就无法继续成长。如果我们分享基督的复活,那么我们就会在复活中活出新生的样式,与上帝的义相称。”

加尔文用来描述基督徒敬虔生活的词语(reparatio,regeneratio,reformatio,renovatio,restitutio)都指向最初我们公义的状态。这表明敬虔的生活是向最初本性的回归。通过圣灵的工作,基督徒在悔改中恢复上帝的形象。

3、舍己

舍己是敬虔中牺牲性的方面。基督徒与耶稣基督合一的结果就是舍己,它包括:

(1)认识到我们不再属于自己,而是属于上帝。无论是生是死,我们都当根据上帝的圣言来规范我们自己的生活。因此,舍己并不像中世纪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修院生活,而是以上帝为中心。我们最大的敌人既不是那恶者,也不是这世界,而是我们自己。

(2)通过一生一世追求上帝所喜悦的事。骄傲、淫欲、贪爱世界在舍己中毫无地位。舍己与自爱相反,因为舍己是对上帝的爱。我们生命的整个方向必须朝向上帝。

(3)我们要把我们自己和所拥有的一切当作活祭献给上帝。还要准备爱他人且视他人比自己更重要——不从他们自身的状况来看他们,而是要看到他们里面存在的上帝的形象。这会根除我们好斗和自爱的秉性,代之以温柔和帮助的灵精神。这样,我们对他人的爱就会从心中流淌出来,这样我们帮助他人唯一的限制就是我们的资源有限。

基督徒因着福音应许的、将来必要成就的上帝之国的成全而坚持舍己。这种应许帮助基督徒克服自我牺牲时遇到的任何障碍,并帮助我们忍受各种患难。

此外,舍己有助于我们找到真正的幸福,因为舍己帮助我们达到被造的目的。我们被造的目的首先是爱上帝,其次就是爱人如己。回归这一原则就会幸福。正如加尔文所说,若无舍己,我们可能会拥有其他一切,却丝毫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

4、背负十架

如果说舍己所关注的是内在生命与基督一致,那么背负十架则集中于外在生命活出基督的样式。加尔文说,那些与基督相交的人,必须准备过一种艰难、辛苦、充满各种不幸的生活。这不仅是因为罪对这个堕落世界的影响,还因为基督徒与基督的合一。因为基督的生命就是要长久地背负十架,所以我们的生命也包括受苦。我们不仅参与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之工,也经历使我们变成基督样式的圣灵的工作。

加尔文说,背负十架能够检验真正的敬虔。通过背负十架,我们就会充满希望,耐心就会得到训练,顺服就会有方向,骄傲就会被炼净。背负十架是洁净我们的良药;它显示出我们肉体的软弱并教会我们为义受苦。

值得高兴的是,在我们一切的苦难中,上帝应许与我们同在。祂甚至会把各种迫害所造成的苦难变成安慰和祝福。

5、现世和来生

通过背负十架,把今生与将来天上的祝福相比,我们学会轻看今生。现在的生活与将要来到的生活相比就算不得什么,如烟尘和影子一样。加尔文问道:“既然天堂是我们的家乡,那么我们现在难道不是在流放之地吗?既然离开这个世界就会进入生命,那么这个世界难道不是一个坟墓吗?”他总结说:“人若不欢快地等待离世的那天和最终的复活,他就不会在基督这所学校中获得长进。”

当说明基督徒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时,加尔文典型的解释为“完全相反”(complexion oppositorum),表明无法在二者之间发现一条中间道路。一方面,背负十架对世界而言,我们已经钉在十架上了:对我们而言,世界已经钉在十架上了。另一方面,敬虔的基督徒享受现在的生活,尽管是在适度的范围内,因为他们要利用世上的事物完成上帝向他们所定的旨意。加尔文不是一位苦修主义者,他享受优美的文学、甜美的食物和大自然的美丽。但是,他反对世上各种挥霍和浪费。

基督徒要有像基督一样的适度,包括谦虚、谨慎、避免炫耀及满足于自己所有的,因为来生的盼望为我们今生赋予了意义和享受。今生始终是为更美好的、天上的生活而奋斗。

那么,真正敬虔的基督徒如何保持一种适度的平衡呢?既享受上帝在这个世上赐予的一切,又避免落入过度放纵的陷阱呢?加尔文提出了四个主导原则:

(1)承认上帝是一切美善之物的赏赐者。这会限制我们的贪欲,因为我们对上帝所赐之物的感激之情无法通过贪婪来表达。

(2)懂得既然我们所拥有的非常有限,就必须耐心地忍受贫困,以免陷入贪欲之中。

(3)牢记我们是上帝在这个世界上的管家。我们很快就需要向上帝汇报我们所管理的一切。

(4)知道上帝呼召我们归向祂、服侍祂。由于这一呼召,我们要恪尽职守,侍奉上帝,荣耀上帝,活在祂关注和慈爱的目光之下。

6、顺服

加尔文认为:无条件地顺服上帝的旨意是敬虔的精髓。通过完全顺服上帝的旨意和圣言,敬虔就会把爱、自由和纪律联结在一起。爱是贯穿敬虔的大原则,使基督徒的敬虔不致于落入律法主义的陷阱之中。同时,律法为真正的爱提供了具体内容。

敬虔包括各样法则,这些法则使得基督徒明白如何对外界作出回应。就个人而言,这些法则表现出的形式为舍己和背负十架:就公众而言,这些法则表现在对教会纪律的执行中,如加尔文在日内瓦所实施的那样。无论个人,还是公众,上帝的荣耀都驱使基督徒顺服纪律。加尔文认为,敬虔的基督徒既不软弱,也不被动,而会在追求顺服之中,采取主动的积极态度。他更像长跑运动员、勤奋的学者或英勇的战士一样,主动、积极地顺服上帝的旨意。

加尔文在《诗篇注释》的前言中写道:“顺服真正的凭据就在于:告别我们自己的情感,顺服上帝,使我们的生命完全行在上帝的旨意之中,当最痛苦和艰难的事临到我们时,这些事就会因为出自上帝的旨意而变得甘甜。”“甘甜的顺服”,加尔文喜欢这样的表达。根据汉斯林克(IJohn Hesselink)的研究,加尔文曾在他的《敬虔学》、释经书、讲道集和专题论文中,数百次地用甜、甘甜地、甜密(sweet,sweetly,sweemess)这样的词语来描述敬虔生活。加尔文曾描述过甘甜的律法、甘甜的基督、在逆境和逼迫中具有的甘甜的安慰、甘甜的祷告、甘甜的圣餐、上帝在基督里白白赏赐的甘甜的永生,和永恒荣耀中的甘甜。

他还写到拣选的甜蜜之果,说这个世界及其荣耀最终都会逝去。使我们有得救确据和来生盼望的是,上帝已经“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以弗所书》一章4节)“我们永远无法清楚地明白—–我们的救恩源自上帝自由怜悯的泉源,除非我们认识到上帝永恒拣选这一甜蜜之果。”

四、结论

加尔文努力在神学、教会和实践中活出敬虔的生活。在《加尔文的生平》(Life ofCalvin)一书的结尾,伯撒写道,“目睹了他十六年的行为之后,—–现在我可以宣称,在他那里,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最美好的基督徒品格的榜样,毁谤这个榜样很容易,但要效法这个榜样就难之又难了。”

加尔文向我们表现出了一位用心灵说话、热心的改革宗神学家的敬虔。在查验了上帝在耶稣基督里的良善和恩典之后,他每天都以寻求并遵行上帝的旨意来追求敬虔。他与基督相交;实践悔改、舍己和背负十架:积极地参与各种改进社会的活动。他的神学表现为人们内心能感受到的、以基督为中心的敬虔。

对加尔文和十六世纪欧洲的改教者而言,教义和祷告及信心和崇拜都是完整地联结在一起的。加尔文认为,改革宗对敬虔或灵修学的改革与对神学的改革一样深刻。曾被隔绝在修道院围墙之内数世纪的灵修学已经崩溃了;中世纪灵修学已经简化为修院里的独身主义、禁欲主义和忏悔的祷告。加尔文帮助基督徒明白,真正的敬虔是在人类社会之中,每天根据上帝的旨意而生活(《罗马书》十二章1-2节)。

由于加尔文的影响,新教灵修学关注人们如何在家庭、田间、工作场所和商场之中活出基督徒的生活。加尔文促使新教改变了基督徒生活的整个中心。

加尔文的教导、讲道和教理问答促进了基督徒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敬虔就是不断地经历上帝的成圣之工,即表现在悔改和称义中的神圣的更新之工,这种更新之工会在冲突和逆境中完成,使人活出基督的样式。在这种敬虔中,祷告和敬拜成为核心,既包括个人性的祷告和敬拜,也包括公共性的祷告和敬拜。

敬拜上帝永远是第一位的,因为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胜过一切。这种敬拜最终体现在基督徒如何活出他的呼召、如何对待他的邻舍上,因为人与上帝的关系最为具体地体现在被改变后的人与人的关系之中。基督徒无法隐藏他们的信心和祷告,因为它们改变了每个基督徒的生命。因此,最终而言,真正的基督徒必定会改变教会、社区和这个世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