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清教徒改革宗灵修神学
二、教会层面
1、通过教会追求敬虔
加尔文的敬虔观既没有脱离圣经,也没有脱离教会。相反,他的敬虔观扎根于圣言,成长于教会。加尔文虽然与罗马的教权主义和绝对主义相决裂,但是他对教会却有很高的评价。他写道:“如果我们不是喜欢教会胜过其余的一切,那么我们就不配算作她的肢体。”
奥古斯丁曾经说,“不认教会为母,就无法认上帝为父。”对此,加尔文进一步说道:“除非母亲孕育、生产、养育,继而看顾引导我们,使我们脱去肉身,变得像天使一样,否则我们无法获得生命。”加尔文写道,离开教会,赦罪或拯救的希望十分渺茫。脱离教会往往是灾难性的。
加尔文认为,基督徒要联结于基督和教会,因为灵命成长发生在教会之内。教会是每位信徒的母亲、教师和养育者,因为圣灵运行在教会之中。基督徒靠着圣灵,在教会的教导下培养敬虔,从属灵的婴孩成为青年,最终在基督里成为完全人。他们一生都需要在教会中学习。这种一生的教育是在真正敬虔的氛围之中进行的,基督徒在其中以基督为首,彼此相爱。这将激励基督徒各自的恩赐和彼此之间的爱得到增长,因为“他们必须彼此补充相互的不足。”
基督徒离开教会就无法在敬虔上得到成长,因为敬虔是在圣徒相通之中培养起来的。基督徒在教会里“在恩赐的相互配搭上彼此联络。”每个肢体在全体中都有自己的位置和恩赐。最为理想的状态就是,教会整体按比例平衡地使用这些恩赐,不断地改善教会,使其朝向完全。
2、通过圣言追求敬虔
在基督徒敬虔的发展过程中,上帝的圣言处于核心性地位。加尔文用关系型的模式对此进行了解释。
真正的宗教是上帝和人之间的对话。上帝发出的话就是启示。上帝在启示中与我们相遇,对我们说话,并借着圣言的宣讲使我们认识祂。对话的另一方就是人对上帝启示的回应。这种回应包括信任、崇拜和敬畏,也就是加尔文所称的敬虔。宣讲圣言会拯救我们、保守我们,因为圣灵使我们就近基督的宝血,并以虔敬之爱爱基督。加尔文说,有圣灵恩赐之人的讲道,“可以更新圣徒,并建立基督的身体。”
加尔文教导说,圣言就是我们的灵粮和灵命健康的良药。在圣灵的
祝福下,牧师就是灵命的医生,他将圣言运用在我们的灵魂之中,就像世上的医生用药来医治我们的身体一样。这些灵命的医生依靠上帝的圣言来诊断、开药并治疗那些被罪和死所折磨之人灵命上的疾病。宣讲的圣言将作为治愈和洁净的工具,并使我们本要生病的灵魂结出果实。圣灵或“内心的牧师,”向内心传讲圣言,并以此促进我们的敬虔。正如加尔文所说,外在的牧师提供有声的圣言,使我们的耳朵能够听到,而“内心的牧师则把所传讲的真正传递给人,那就是基督。”
为了促进敬虔,圣灵不仅用福音加强选民灵魂深处的信心,就如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圣灵也会使用律法。律法从三方面促进敬虔:
(1)律法在教会和社会中制止罪恶,提倡公义,使教会和社会不致于陷入混乱无序状态。
(2)律法训练、教导并使我们知罪,叫我们脱离自己,趋向实现和完成律法的基督。律法不能使我们得到上帝在基督里设立的关于拯救的知识:圣灵以律法为镜,显明我们的罪,使我们除了悔改,毫无盼望。律法使我们有属灵的需要,而在基督里的信心就出于这种需要。律法使人知罪的功用对基督徒的敬虔十分关键,因为它所阻止的就是那种不敬畏上帝的的自义,这种自义甚至使人倾向于认为自己是最圣洁的圣徒。
(3)律法成为基督徒生活的标准。“上帝赐予我们生活的标准是什么?”加尔文在日内瓦教理问答中这样问道。答案就是“上帝的律法。”之后,加尔文说道,律法“显明我们应该瞄准的靶子,我们应该坚持的方向,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上帝所赐的恩典,努力依据最高的公义建构我们的生活,并且坚持学习,不断前进。”
加尔文在其《基督徒敬虔学》第一版中论到了律法的第三种功用,他这样写道:“基督徒—–因律法得益,因为他们每天从律法更加全面地懂得:什么是上帝的旨意—–这就像有的仆人一样,虽然他心中已经充满服侍主人的热情,但他必须寻求并观察主人的意图,从而使自己与主人一致。而且,无论圣灵在多大程度上激励他,使他渴望顺服上帝,但是他的肉体仍然软弱,宁愿成为罪的奴仆,也不愿服侍上帝。律法对于肉体就像鞭子对于闲散倔强的驴子一样,刺激它、鞭打它,驱使它做工。”
在《基督徒敬虔学》最后一版中(1559年),加尔文进一步强调基督徒应如何从律法获益。他说,第一,“基督徒每天都渴望更深地明白上帝的旨意,并在理解上帝的旨意中坚固自己,而律法则是明白上帝旨意的最佳途径。”第二,它会使基督徒“不断思想律法,进而产生对上帝的顺服,使他们在顺服中被坚固,而不致滑向犯罪之路。”加尔文最后总结说,圣徒必须不断地思想律法、顺服上帝,“倘若律法仅靠强求和威胁,以恐惧来搅扰灵魂,通过惊恐使灵魂感到忧伤,那么还有什么比律法更加可憎呢?”
加尔文认为律法的主要功用在于:帮助基督徒信靠并顺服上帝,这是他与路德不同的另一个表现。路德认为,律法的功用主要是消极的,律法与罪恶、死亡或魔鬼紧密相联。路德主要的兴趣在于律法的第二种功用,甚至当他考察律法在成圣中的作用时也是如此。相反,加尔文认为:律法的主要功用在于积极地表现了上帝的旨意。正如汉斯林克(Hesselink)所言,“加尔文的观点可称为申命记式的(Deuteronomic),因为对他而言,律法和爱不是对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基督徒遵行上帝的律法并非出于被迫的顺服,而是出自感恩的顺服。在圣灵的护佑下,律法激起基督徒对上帝的感激之情,这种感激之情使他们对上帝充满爱的顺服,同时厌恶罪恶。换言之,对路德而言,律法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基督徒承认并面对罪。对加尔文而言,律法的主要目的是指引基督徒在爱中服侍上帝。
3、通过圣礼追求敬虔
加尔文将圣礼定义为见证,圣礼见证了“由外在标记所确定的上帝赐予我们的神圣恩典,以及我们对上帝当具有的敬虔。”圣礼就是“操练敬虔,”培养并加强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献上自己,成为上帝的活祭。
加尔文和奥古斯丁都认为:圣礼是可见的圣言。被传讲的圣言能够被人听见;可见的圣言能够被人看见。圣礼所彰显的与圣言所传讲的是同一位基督,只不过以不同的方式显明了祂。
加尔文说,上帝在圣礼中体恤我们的软弱。当我们听到圣言一视同仁地被宣讲时,我们或许会问:“这圣言真的与我相关吗?这圣言真是为我降下的吗?”而上帝在圣礼中触摸并告诉我们每个人,“是的,这圣言与你相关,这应许为你而降。”圣礼把那些因信基督而得救之人的应许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并因此体恤了人类的软弱。
上帝通过圣礼就近祂的子民,鼓励他们,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基督,并在基督里建立他们、呵护他们。洗礼象征基督徒如何与基督相联、被圣灵更新,得以进入天父的家中,这种象征促进了基督徒的敬虔。同样,圣餐表明慈爱的天父如何喂养这些被收养的儿女。加尔文喜欢将圣餐视为对灵魂的滋养。“饼和葡萄酒代表了不可见的食物,即基督的身体和血,”他继续写道:“基督是我们灵魂唯一的食粮,因此天父邀请我们进入基督,得以更新,使我们可以不断地获得力量,最终到达天家。”
作为基督徒,我们需要不断地得到滋养。我们永远不能到达一个程度,宣告说我们不再需要圣言、祷告或圣礼了。我们必须不断地成长和发展。由于我们的旧性情,我们还会不断地犯罪,所以我们需要持续的赦罪之恩。因此,圣餐和圣言同时不断地提醒我们,我们需要基督,我们需要在基督里被更新和被建立。圣礼应许了基督的同在,基督在圣礼中接纳我们、祝福并更新我们。
加尔文认为,“归正”(conversion)一词不仅仅表示进入信仰的最初行动;它也表示每天在跟随基督中的更新和成长。加尔文说,圣礼会把基督徒引向这种每天的归正。圣礼告诉我们:我们每天都需要基督的恩典。我们必须从基督那里获得力量,特别是从祂在十字架上为我们而舍的身体那里。
就像加尔文所说:“因为上帝永恒的圣言是生命之泉,所以基督的身体就是向我们倾流的生命的管道,而这生命内在于祂的神性之中。
因为祂在肉身中完成了对人类的救赎,基督把肉身当作赎罪祭,并在肉身中完全顺服上帝,从而使我们能与上帝和好。基督的身体也充满了圣灵的成圣之功。最终,祂胜过死亡,被父升到天上的荣耀之中。”换言之,圣灵使基督的身体成圣,基督在十字架上献上自己的身体,当作罪的赎罪祭。祂的身体从死里复活,升到天国。在我们得蒙拯救的每个阶段,基督的身体都是通向上帝的途径。所以,基督借着圣餐来到我们中间,并对我们说:“我的身体就是为你舍的。你通过信心就能与我、我的身体及其带来的一切拯救之恩相联。”
加尔文教导说,基督在圣餐中不仅将祂的恩惠赐给我们,也把祂自己赐给我们,正如祂在圣言中将祂自己和祂的恩惠都赐给我们一样。基督将自己赐给我们的同时,还使我们成为祂身体的一部分。这一切如何发生在圣餐之中,加尔文无法具体解释,因为这更需要心灵的经历,而非理性的解释。但是,他的确强调,基督并没有离开天国进入圣餐。相反,我们的心灵在圣餐中被提到基督所在的天上,而非专注于外在的饼和酒。
我们的心灵通过圣灵的工作被提到天上。正如加尔文所写:“就身体而言,基督并不与我们同在,但祂通过圣灵居于我们心中。祂将我们提到天上与祂同在,将祂身体的活力注入我们,就如温暖的阳光增加我们的活力一样。”与基督的身体有份是一种灵性的活动,而非带有“物质改变”的肉体活动。
圣礼可以视为我们登上天国的梯子。加尔文说:“因为我们无法飞翔靠近上帝,所以上帝就为我们赐予像梯子一样的圣礼”。“如果人想跳往高处,那么他会在跳跃的尝试中摔断脖颈。但是,如果他有梯子,那么他就会充满信心地稳步前进。同样,如果我们想靠近上帝,就必须遵循祂制定的方式,因为祂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所以,上帝在我们的软弱中赐下了这种巨大的支持、鼓励和力量。”
加尔文认为,我们无须崇拜饼,因为基督不在饼中。但是,我们通过饼来寻求基督。正如我们吃饼来滋养身体,我们的灵魂也是一样,我们通过信心接受基督的身体和血来滋养我们的灵命。
当我们在圣礼中与基督相遇,我们就会在恩典中成长。这就是为什么圣礼被称为蒙恩之道。圣礼在我们的天路历程中激励我们。圣礼通过由基督“显明和印证”的代赎之死加强了我们对上帝应许的信靠。加尔文说,既然它们都是约,就带有应许,通过这些应许能够使“良心会获得拯救的确据。”当圣灵使基督徒“看到”赋予圣礼中的圣言时,圣礼就会为基督徒提供“良心的平安”和“特殊的确信”。
最后,圣礼促使我们向上帝丰富的恩典献上感恩和赞美,从而促进我们的敬虔。正如加尔文所说,圣礼要求我们“证明对上帝的敬虔。上帝使我们回想起其伟大的良善,并推动我们承认上帝的良善:同时,它提醒我们不能对如此深厚的恩典不知感恩,相反,我们要献上感恩,以相应的赞美来领受、庆贺圣餐。”
有两件事发生于圣餐中:基督徒领受基督并降服。加尔文说,从上帝的角度而言,圣餐并不是圣体临在,因为基督并没有重现。它也不是根据人的功德而出现的圣体临在,因为我们无法靠献祭为上帝提供什么。但是,圣餐是与我们的感恩相关的一种圣体临在。加尔文说,献祭是圣餐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包括“一切爱的本分。”圣餐是一种“爱宴”(agape feast),领受圣餐的人在其中彼此珍惜,并见证他们在基督合一的身体中享有的联结。
我们献上感恩的祭来回应基督的代赎。我们降服自己来回应上帝在圣餐中向我们赐下的属天的爱宴。通过圣灵的恩典,圣餐使我们成为君尊的祭司,使我们把自己当作赞美和感恩的活祭献给上帝。
因此主的圣餐既促进了敬虔,也促进了感恩,正如格瑞士(BrianGerrish)表明的那样。父上帝的恩惠与其儿女感恩的回应是加尔文神学中不断出现的一个主题。加尔文教导我们说:“我们应该以深深的敬虔和燃烧的爱来敬畏这样一位父上帝,并在每件事上完全顺服和荣耀上帝。”圣餐在圣礼上实现了加尔文关于恩典和感恩的主题,是其敬虔观的核心。
在主的圣餐中,加尔文敬虔观中的人性因素和神性因素处于一种动态的张力。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上帝靠近基督徒,圣灵完成以圣言为基础的合一。同时,基督徒在默想中靠近能够更新和坚固其灵命的上帝。在圣餐中,上帝得到了荣耀,基督徒得到了造就。
4、《诗篇唱颂》中的敬虔
加尔文将《诗篇》视为圣经正典中的敬虔手册。在其五卷本的《诗篇注释》(这是他所有圣经书卷注释著作中,篇幅最长的一部)的前言中,加尔文写道:“在教导我们如何以正确的方式赞美上帝这方面,没有比《诗篇》更好的书卷了,或说《诗篇》极为有力地激发我们操练敬虔。”加尔文对《诗篇唱颂》的钟爱源于他对《诗篇》的信心,他相信《诗篇》以如下方式教导并激发出真正的敬虔:
(1)作为来自上帝的启示,《诗篇》教导我们关于上帝的事。因为它们既是神学式的,又是赞美式的,所以它们就是我们唱出来的信条。
(2)《篇》清楚地讲明了我们对上帝的需要。《篇》告诉我们,我们是谁及我们为什么需要上帝的帮助。
(3)《诗篇》为我们的需要提供神圣的医治。它们将基督的位格、职份、受难、死亡、复活和升天呈现出来。它们宣告拯救之路,显明唯有因信称义所得的祝福,及通过圣灵与圣言成圣的必要性。
(4)《诗篇》彰显出上帝奇妙的良善,并恳请我们默想上帝的恩典和怜悯。它们引导我们悔改,敬畏上帝,信靠圣言,并在上帝的怜悯中怀有盼望。
(5)《诗篇》教导我们通过祷告逃往救主那里,它也向我们显明如何将我们的请求带到上帝那里。它们还向我们表明,如何在患难中充满信心地祷告。
(6)《诗篇》向我们显明我们能够与守约的上帝之间享有极深的相交。它们表明现在的教会如何成为上帝的新娘、上帝的儿女和上帝的羊群。
(7)《诗篇》为公共敬拜提供了范本。《诗篇》很多地方使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我们”,“我们的”),表明这种公共层面,但即使那些第一人称单数代词也包括所有爱上帝并委身于上帝的人。《诗篇》促使我们信靠、赞美上帝,并爱我们的邻人。它激励我们依靠上帝的应许,对上帝和上帝的殿充满热情,对不幸充满同情。
(8)《诗篇》涵盖了基督徒灵命经历的各个方面,包括信心和不信,在上帝中的喜乐和对罪的痛悔、上帝的同在和上帝的弃绝。正如加尔文所说,它们是关于“灵魂各个部分的解剖学。”我们仍然能够在《诗篇》的诗句中看到我们的情感和灵性的疾病。这些诗人的经历会吸引我们自省,并通过圣灵的恩典获得信心。特别是大卫的诗篇,就像镜子一样,引导我们赞美上帝,并在其全能的旨意中获得安息。
加尔文作为解经家、传道人、圣经学者和敬拜带领人,沉浸在《诗篇》研究中达二十五年之久。他早期致力于将韵律版《诗篇》运用到公共敬拜之中。1537年1月16日,加尔文刚到日内瓦不久,他就要求市政厅把《诗篇》唱颂引入教会崇拜之中。他同其他有恩赐的人一起制定出了《日内瓦诗篇唱颂》,比如玛热特(Clement Marot)、伯格尔斯(Louis Bourgeois)和伯撒(Theodore Beza)。这部《诗篇唱颂》用了二十五年才得以完成。第一次收集本(1539年)中包括十八篇诗篇,加尔文为其中六篇赋予韵律。其余的都由法国诗人玛热特完成。增订版(1542年)包括三十五篇诗篇,随后的一版包括四十九篇诗篇(1543年)。加尔文为这两版都写了前言,称赞会众唱颂的实践。在玛热特于1544年离世之后,加尔文鼓励伯撒将剩余的诗篇赋成诗歌。加尔文离世两年前,在1562年欣慰地看到第一版完备的《日内瓦诗篇唱颂》。
《日内瓦诗篇唱颂》配有125种非凡的曲调,它们均由杰出的音乐家专门谱写,其中伯格尔斯最为著名。这些曲调非常优美、独特和敬虔。这些诗歌清楚地表明了加尔文的信念,即当诗歌的内容而非曲调获得更大的优先性时,才能最大程度提高人们的敬虔,同时诗歌配有独特的音乐。加尔文说,由于音乐应当帮助人们接受圣言,它就应该具有“严肃、尊贵、庄严和端庄”的特性——适合罪人在上帝面前的心态。这会在敬拜中保护上帝的主权,并且有助于使基督徒内在性情与外在的认信和谐一致。
加尔文相信,《诗篇》唱颂是教会崇拜的四个主要行为之一。它是祷告的延伸,也是人们在敬拜中最重要的有声的奉献。人们会在星期天早上和下午的敬拜中唱颂《诗篇》。从1546年开始,人们制定出一份表格,其中指出不同的场合所应唱颂的诗篇。人们根据不同的讲道内容选唱不同的《诗篇唱颂》。到了1562年,每次敬拜唱颂三首《诗篇》。
加尔文相信:在人们追求敬虔的道路上,集体唱诵《诗篇》会制服堕落的心灵,训练任性的情感。就像讲道和圣礼一样,《诗篇》唱颂会在信心的学校中规范心灵的感情,并将基督徒提升到上帝面前。《诗篇》唱颂强化了圣言对心灵的影响,增加了教会在灵性上的能力。加尔文写道:“《诗篇》能够促使我们将心灵提升到上帝面前,唤起我们祷告的热情,同时使我们在赞美上帝的圣名中得到提升。”随着圣灵的带领,《诗篇》唱颂会调和基督徒的心灵,使其与上帝的荣耀和谐。
几个世纪以来,《日内瓦诗篇唱颂》一直是完整的加尔文主义敬拜中的一个部分。它为随后法国、英国、荷兰、德国和匈牙利的改革宗《诗篇唱颂》设立了标准。作为一本敬拜的书籍,它温暖了成千上万的心灵,但是用它来唱诗的人们知道,其力量不在于这本书或诗句本身,而在于将这些诗句印在他们心中的圣灵。
《日内瓦诗篇唱颂》激发了既有集体性又有圣礼性的圣言中的灵性,并以此消除了圣礼与生活的差别,从而提高了人们的敬虔。信仰加尔文主义的人们不仅在他们的教会中自由地唱颂《诗篇》,而且也在家庭、工作场所,街巷和田间唱颂。唱颂《诗篇》成为“胡格诺派教徒(Huguenot)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这种敬虔的操练成为一种文化象征。简言之,就如豪尔(T.Hartley Hall)所写,“圣经版或韵律版的《诗篇》,及早期所配的庄严的曲调,清楚地显明了改革宗敬虔观的核心和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