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点燃祷告之火

第8章、坚持下去

我等候耶和华,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祂的话。

我的心等候主,

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胜于守夜的,等候天亮。

——诗一三05〜6

———————————————————-

「坚持下去」(hang on,也有抓紧的意思)这个词汇让我(巴刻)想起许多年前,与妻子凯蒂走上一条人迹罕至的山路去看瀑布的往事。虽然这条山路经年没有保养,但是对凯蒂而言毫无问题,因为她身手敏捷,就像山羊在崎岖的山崖上跳跃自如一般,而我则不同。我的手脚不灵活,重心较高——至少,这些是我为自己比别人容易失去平衡所找的借口。那条山路因多年失修,在右边形成一个陡坡,斜斜地通到山坡下的溪流里。为了使自己站稳,我抓住山路上方垂下来的一条树枝。但我脚底一滑!整个背脊贴着斜坡,向着溪流直滑下去。凯蒂大喊:「Hang on!」(「坚持下去啊!」),而我却以为她要我抓紧手上的树枝,以防止我继续向下滑。然而,唉,树枝折断了。尽管如此,正如过去每一次妻子喊着要我做些事时,我通常都会去做;所以,这一回,在我跌跌撞撞一路滑下去的时候,我同样听话地紧紧抓着那根折断的枝子不放。我很高兴,最后没有一路滑到溪流里;一条树根在离岸不远的地方挡住了我。我踉踉跄跄回到原来的路上。记得那时,凯蒂见到我手上还紧握着那根「保命」的小树枝,简直笑翻了天。不论如何,我毕竟照她说的「hang onj了。

抓紧的反义是放手,就态度而言,则是「放弃」的意思。据说,虽然我不确定是否眞实,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晩年曾受邀在母校的「颁奖日」演讲。轮到他时,他蹒跚走向麦克风,从头到尾只说了一句话:「绝对、绝对、绝对、绝对、绝对不要放弃。」接着,就坐下了。就算实际上没有发生过,这仍是个十足邱吉尔作风的故事!目前,在我(巴刻)教课的大学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幅与这个故事相互辉映的卡通图画。画中有一只鹈鹏的嘴含着一只青蛙的头,但青蛙的其余部分都在嘴外。事实上,青蛙正奋力撑开前腿,好掐住鹈鹏细长的脖子。这幅图画的故事正是邱吉尔传闻的另一个版本,其中的精神是一样的:「绝对、绝对、绝对不要放弃。J

我在学生时期曾受到英国校园团契(Inter Varsity)的栽培。当时的主席常用一句话来鼓励大家:「继续努力,继续努力。」在英国这句话意谓「坚持到底」(stickability),而北美的同义词则是「坚韧不拔」(stick-to-itiveness)。主席使用这个词,是指在灵性上面对各样挫折时,仍要坚持不辍。「坚持下去」这个词,如同我(巴刻)「紧紧抓住」那条小树枝,都是同样的意思。

当然啦,想要「坚持不断」地向神祷告,并不容易。人生充满各样阻碍我们祷告的势力。当我们为一些事工全力以赴,得到的结果却令人失望,常常就使我们像无风的帆船一般,提不起劲祷告。尤其是在事工开展前,曾何等祈求神大大赐福,而今却停滞不前,更是让我们气馁。有时候,健康上的困扰,也会让我们感觉无法再持续祷告,最后就索性停止。破裂的关系及家庭的崩解,使我们产生出祷告根本无效的挫折感,怀疑神既然在这最关键的事上都让我们失败,又何必再为其他事祷告呢?临床上诊断出的忧郁症,一样会使祷告枯干无力:我们身体中的化学成分与环境结合,将整个世界都漆成灰色,也使每件事都显得绝望无助一包括我们祷告的努力在内。在上述这些情况下,如何坚持祷告下去,便是本章要针对的主题。

我(凯奈丝)的朋友玛姬多年来都是某位抑郁症患者的密友。由于多重原因,后者的忧郁症一直无法好转。这位患者常觉得祷告很困难,甚至无法相信有一位慈爱的神。玛姬常陪她祷告,鼓励她安静地坐在一旁听就好,到祷告结尾时,再由她自己说出阿们。有一天,玛姬仔细地从自家花园中,找到一块形状圆滑、色泽优美、大小适中的「袖珍石头」。玛姬向她说:「将这块石头放在妳衣服口袋里,当妳无法相信,也无法祷告时,就紧抓住这块石头。这在提醒妳,神是妳的磐石,并且提醒妳,(此刻)我正替妳相信。」令人高兴的是,我们的朋友战胜了那些艰苦的岁月,而且成为一位忠心祷告的妇女,现在常为别人代祷。有时候,对一些抑郁症患者而言,想要独自一个人祷告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由一个人陪着另一人祷告一段时间,倾听他们的祷告,信任他们的信心,直到神透过药物、辅导和环境的转换带出医治,同样也是持续不断向神祷告的一种方式。

对我们而言,持续不断祷告常是十分困难的。然而,因为事工’健康、关系、家人方面的损失,或失去心灵的平安,就决定不再祷告,也不是理智的好选择。在祷告上忍耐、持续,并坚持到底,是眞正的基督徒需要努力培养的美德。这种努力常是隐藏在内的,就像某些哥德式教堂屋顶下方的滴水嘴兽,除了神之外,没有任何人看得见。但是,祷告的确是基督徒生命的内在故事,能否持续祷告对于我们生命的发展非常重要。本书稍早曾提及一个观念,「求助」往往是我们最好的祷告(参见第61页)。尽管遭受的境遇叫人失望,我们仍恳求神的帮助,持续「抓紧」与祂交通的时间。一直以来,这就是最出色的祷告。

神如何帮助我们持续祷告呢?藉着引导我们的心着重在四件事上:

(1)、作为持续祷告基础的关系,

(2)、在圣经里持续祷告的记录,

(3)、持续祷告何以不可或缺的理由,

(4)、(以及相反地)在持续祷告上,我们必须克服的障碍。

这类帮助的效果,就像火车穿过回旋隧道(在瑞士有许多例子;另外,同样著名的回旋隧道,还有穿越落基山脉的「加拿大太平洋线」〔Canadian Pacific])。火车由底部的入口进入,在山里面盘旋而上,逐渐升高,之后从山上的出口驶出。有时候,出口就在入口的正上方。当你往下望,见到入口就在下方,而你的位置已大幅升高,视野变得更加辽阔。同样地,在神的祝福下,着眼于我们即将探讨的四件事上,将会扩大我们对神和祂旨意的观感(因为在压力下或有忧郁症时,我们对神的观感也会变得狭窄和受限),进而把希望、力量、决心重新注入心中。正如清教徒间曾流传过一句话:所有的真理都是透过头脑,亦即理解,而进入心中;他们其实是在追随阿奎那的看法。不论我们是在低迷,或是较为平静和开心的时候,这个说法都适用。当我们展开思想上的隧道之旅(原谅笔者们的异想天开!),愿神扩大我们的视野,也坚定我们祷告的决心。

关系

稍早前,我们曾看了两个肯定让门徒摸不着头脑的比喻。其中一个是朋友半夜去别人家敲门借饼的故事。在这个比喻中,这位朋友起先被人直截了当地拒绝,最终虽借到饼7,却是靠着低声下气才借到。在另一个比喻中,一位不义的官因寡妇不断地缠讼,才嘲讽又厌恶地答应为寡妇申冤(在圣经中,寡妇是没有社会地位的下层百姓)。不义的官说:「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耶稣讲这些比喻,难道是要给我们一个印象,以为天父很不情愿将急需的东西赐给我们?不是的。耶稣在许多其他场合中,显示出父神是慈爱、慷慨、公义和信实的,十分乐意将美好的礼物送给祂的子女。反之,耶稣所说的这些比喻,目的是在告诉我们「要常常祷告,不可灰心」,而这正是路加为「不义的官」这比喻所写的开场白(路十八1),以免有人误解。持续不辍、坚持到底的恳求,按照主耶稣的看法,是人在面对压力时最该做的事。然而,如果神的确是慈爱的天父,又眞心渴望给我们好东西,为何我们还要不断祷告呢?

这里还有一个一直未曾清楚回答的问题。其实,情词迫切的恳求,并不如一些人所说,是在扭转神的膀臂,也就是好话连连,想要从祂那里得到原本不想给我们的东西。情词迫切的恳求也并非指祷告到内心有一种一定会蒙应允的确据,因为这样表示,神之所以不给,是因为我们祷告得太低调,必须改用热情洋溢的祷告,才能诱使祂赐下自己想要的东西。「一个比喻一个重点」一向是耶稣教导的原则。刚才那个比喻的重点应该是,我们要为重要的需要坚持不懈地祷告,不是因为若非这样做,神就不会答应,而是在假装神没有答应。为何耶稣要这样教导我们,也希望我们这样做呢?至少有四项理由。

首先,父神喜欢我们以这样的方式祈求,以显示出祂被人视为所有美善之事的源头。这使祂得着荣耀。

其次,父神希望见到,我们不只十足认眞地看待自己急切的需要,也十足认眞地看见祂的伟大,视祂为满足我们需要的惟一来源。这带领我们超越自我所思、所想和生活的肤浅层面,与祂更加亲密,因为我们清楚明了,祂眞是我们惟一的希望。

第三,父神晓得当我们祈求得愈迫切、等待得愈长久,我们对所赐下的特别礼物就会更加珍惜,更加全心全意地献上感谢。这会产生更大的喜乐。

第四,父神有更宏大的计划要赐福给我们和其他人。为此,祂要延迟应允的时间,等到最合适的时机及环境才将祝福赐下。因此,有时,以坚韧不拔的心持续祈求,并且以期盼的心继续等待,都有其必要,也是一条敬虔之路。这会增强信心的肌肉,就像不断行走能强化我们心脏和腿部的肌肉一般。

有一个事实,能在眼前的失望和无助之中,鼓励你我持续祷告,那便是我们与神之间如家庭一般的盟约关系。这个关系将我们与圣父、圣子、圣灵连结在一起,也将三一神与我们联系在一起,直到永远。保罗在描述这种普世的基督徒经验时写道:「圣灵与我们的心同证我们是神的儿女;既是儿女,便是后嗣,就是神的后嗣,和基督同作后嗣」(罗八16〜17)。自称为基督徒,却从未有神儿女应有的见证,又不因这个身份感到喜乐,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成为神的儿女是我们最大的特权和保障一也一直是吸引我们祷告的最大诱因。

要成为神的后嗣,一方面是藉着收养,使我们得以拥有家庭地位,另一方面是透过重生,亦即经由圣灵更新我们的心,使家人的形像在我们里面萌芽。在保罗生活的时代,通常富有却没有孩子的公民,会收养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产业,并将家族的名声传承下去。神正是透过保罗的类比,来说明成为祂后嗣的第一个方面。然而,重生却无世俗的例子可为类比,因为这是与基督联合时所产生的创造性改变。经此改变,我们里面被植入尊崇神、颂赞祂的心态。这种变化与过去截然不同,难以言喻,正如风的起源与方向令我们难以捉摸一般(约三8)。促成重生的力量与创造世界的力量是一致的(在世界被造之前,一片空虚混凝,除了神存在之外,一无所有——所以,没有东西可供「大爆炸」)。蒙收养和重生的双重祝福,虽没有让我们的人生免受苦难,但的确将我们变为拥有独特权利和使命的子民。因此,当我们遭遇苦难,最重要的是勿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据称马丁•路德曾说,宗教是关乎「人称代名词」的事。确实如此,而婚姻的存在便提供了证明。因为藉着婚姻的盟约,双方可用「我的丈夫」和「我的妻子」互称。孩子也说明此点:孩子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从会叫「我的爸爸、我的妈妈」开始。同样地,与神所立的约,也使我们能说「我的神」,而在约中,蒙收养的事实则使我们能叫「阿爸父」。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提及所相信的主耶稣时,不但可以像多马一般称呼「我的主,我的神」(约二十28)——我们信仰必须由此开始,也可以因着敬爱而称祂为「我的兄长」,因为,无比奇妙的是,祂称我们所有人为祂的弟兄。「你往我弟兄(指所有的门徒)那里去」(约二十17),复活的主向抹大拉的马利亚如此说。希伯来书二章11〜12节也说:「所以,祂称他们(信徒)为弟兄也不以为耻,说:『我要将你的名传与我的弟兄』」(双引号的句子出自诗篇二十二篇22节,文中的「弟兄」是阳性词的总称;其意可阐释为「弟兄姐妹」)。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我们与耶稣都是手足关系,也可说,当严峻的环境引致内心的自卑和沮丧,要记得:天父的家是一股强大的支撑力量。这正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这个关系的原因。

圣灵的主要职事是作圣父和圣子的代理人。所以,根据之前所说的,我们读到下面这句话时必不会感到惊讶:「你们(信徒)——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八15) 也就是说,圣灵不但分赐还维系我们子女的本能,使我们能肯定地称呼主耶稣的父为我们的父。我们也不讶异保罗描述福音时说道:「及至时候满足,神就差遣祂的儿子,为女子所生,且生在律法以下,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遣祂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4〜6)在此,保罗提醒我们,神的灵催促我们在信心的确据中,为自己而呼叫「我的父,我的神」。

在福音书中,主耶稣所呈现的基督徒生活,就像是「与父亲同在」的生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六章,也是登山宝训最主要的一章,教导门徒要如何祷告和施舍、要积聚财宝在天上,不必担忧每日的需要。在种种的教导中,耶稣都传达了神是「你天上的父」的讯息。第七章的许多地方也一样,祂警告门徒不要论断弟兄,也鼓励他们带着期盼的心祈求所需用的东西,每一则教训都是建立在他们与神的关系上,视神为他们慈爱、倾听、供应、公义、全能和宽大的父。整篇讲章就像是以父神的角度,提出基督徒生活的基本道德轮廓。

父亲的责任是保护和照顾他的孩子,并且要栽培他们,使他们走上他期望他们走的路。在盟约的家中,信徒及神的关系架构里,我们由圣经中看见到神赐下许多祂必回应祈祷的应许。这些应许是永远有效的,因为神信实地履行祂自己所说的话。人的心情常会起伏不定,但不论是晴天、阴天或雨天,神的应许都不改变。类似的主题,我们已在前面几章讨论过了,此刻我们想要强调的,是在履行责任之后,应许实现的必然性。在登山宝训中,耶稣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太七7),祂是在谈论持续的祷告。在希腊文里,这三句中的三个动词都是用现在式,表示一种持续的行动,也就是一直不断、不断地做我们所做的事。耶稣是在说:「继续祈求、继续寻找、继续叩门。」接着,祂提供理由:「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七8)。令人惊讶吧!但这是耶稣所说的,而且祂所说的话都是真的。

所以,按照耶稣所说的,当神的儿女忠心地把祷告事项带到天父面前,就没有所谓未蒙应允的祷告。我们的祷告一定会受重视。诚如之前所述,可能祷告没有照着我们所提出的方式蒙应允。也可能,神要我们留意,在祂赐下我们所祈求的东西之前,我们生命中的某些事必须先改变。另有可能,祂应允祷告的方式令我们明了,我们所祈求的并非第一优先。所以,神答应的是我们应该做的祈求,而不是我们实际做的祈求。但,这仍不表示祷告未蒙垂听。

耶稣必定晓得当祂说「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的应许时,门徒都屛息静气。因为这个应许听起来太美好,以致显得不真实。所以,为了使他们听得明白,祂又加上一段说:「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你们虽然不好,尙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吗?」(太七9〜11)这段话的思路,是引领人作大胆和持续祷告的极强动机。

神的应许来自于祂与子民之间所立的家庭盟约关系,这份应许也给了我们动力和方向,促使我们持续祷告,抓住神所说的话,而不在意身处的环境有多恶劣,内在的情感有多枯竭。因此不难想象,保罗会用「不住的祷告」(帖前五17)这样的指示,来鼓励我们与神建立关系。一点都不错!这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