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点燃祷告之火
信徒抱怨的范围
在什么情况下,人会向神发怨言?大多数人很习于发牢骚(若只是心里想,不用出声的话)。有什么是促成抱怨式祷告的正常理由?如同以往,圣经都提供实在和正确的指引。我们在其中发现,至少有四种主要的处境会引发抱怨式的祷告:逼迫、剥夺、孤单和沮丧。若是我们翻阅诗篇,就会发现上述四种情况不断出现。
让我们从逼迫开始吧。一篇又一篇的诗篇提及「我的仇敌」、「那些反对的人」,是因为作者是一生忠心服事神的人。这类只因是神的百姓而遭到逼迫的情形,在我们这个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中重复上演。今日的伊斯兰教国家也是这样,特别在伊斯兰教与基督教毗连的边界,也有严重的暴力发生。若说所有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之间的暴力冲突,都是由伊斯兰教信徒所引起,则未免太过天眞、自我感觉良好,也不符合事实。可悲的是,代表基督教国家的人也导致宗教暴力事件层出不穷。但是,「仇敌」的确有时缠扰耶稣的跟随者,只因其为基督的信徒。
此外,基督徒即使在舒适的环境中,远离子弹和炸药,还是有可能遭遇被信任的人出卖的经历。你以为他们与你同一阵线,理当支持你,没想到他们悄悄抽离了援助,让你失望,使你体会到未曾预期的孤单感受一说不出的苦涩。这种被背叛的情形可能发生在工作场合、朋友圈中、家中,甚至教会。诗篇第十三篇作了一番描述:
耶和华啊,祢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
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
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呢?
我的仇敌升高压制我,要到几时呢?(诗十三1〜2)
诗篇第五十五篇描述这类的伤害,就好比有人站在高处,对准你未受保护的头,砸下石头。
神啊,求祢留心听我的祷告,
不要隐藏不听我的恳求!
求祢侧耳听我,应允我。
我哀叹不安,发声唉哼。
都因仇敌的声音,恶人的欺压;
因为他们将罪孽加在我身上,发怒气逼迫我。(诗五十五1〜3)
本章之前曾引用诗篇第五十五篇,提到大卫心中忧伤,因为辱骂他的人竟是他从前的朋友。在这篇祷词中,大卫的「仇敌」既非伊斯兰教徒或共产党员,亦非迦南地的外邦人或亚述的战士。这位「仇敌」是跟随神的人,是他的一位知己,而这位朋友却背叛他,加入敌对他的阵线。所以,大卫在怨窓的祷告中倾诉他最深的伤痛。我们是否也面对配偶不忠、教会弟兄姐妹疏离、同事间不公平的竞争,或是置身在恨恶基督徒的环境里,遭人毫不遮掩地逼迫?若是如此,大卫提供给我们抱怨式祷告的祷词,以及安慰受创心灵的话:
你要把重担卸给耶和华,
祂必抚养你;
祂永不叫义人动摇。(诗五十五22)
剥夺也是引发抱怨的一种因素。约伯失去了他的健康、财富和家人。有些诗篇作者发现自己身体有疾病,也照样向神呼喊。以诗篇第六篇为例:
耶和华啊,求祢不要在怒中责备我,
也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
耶和华啊,求祢可怜我,因为我软弱。
耶和华啊,求祢医治我,因为我的骨头发战。
我心也大大地惊惶。
耶和华啊,祢要到几时才救我呢?
耶和华啊,求祢转回搭救我!
因祢的慈爱拯救我——
我因唉哼而困乏;
我每日流泪,把床榻漂起,
把褥子湿透。
我因忧愁眼睛昏花。(诗六1〜4、6〜7)
诗篇第三十八篇是另一篇作者因患病和悲伤所写的抱怨式祷词。这一次,神似乎夺走了大卫的健康和灵性的兴旺。我们在此看:神有时用剥夺作为对罪的一种管教和矫正的形式——这种神惯用的模式是我们都有可能遇到的。
耶和华啊,求祢不要在怒中责备我,
不要在烈怒中惩罚我!
因为,祢的箭射入我身;
祢的手压住我。
因祢的恼怒,我的肉无一完全;
因我的罪过,我的骨头也不安宁。——
因我的愚昧,我的伤发臭流脓。
我疼痛大大拳曲,终日哀痛。
我满腰是火,我的肉无一完全。
我被压伤,身体疲倦。(诗三十八1〜3、5〜8)
下列三首诗是面对孤单的抱怨式祷告。在诗篇第三十九篇中,我们见到大卫选择与神的仇敌隔离,但他也感觉到自己与神隔离,好像神在他的身体上一次又一次地给予重击。所以,大卫倾诉他的苦情,祈求安慰临到,当他如此作时,便认识到神是所有眞实盼望的源头。
我曾说:我要谨慎我的言行,
免得我舌头犯罪:
恶人在我面前的时候,
我要用嚼环勒住我的口。——
耶和华啊,求祢叫我晓得我身之终!
我的寿数几何?
叫我知道我的生命不长!——
主啊,如今我等什么呢?
我的指望在乎祢!——
求祢把祢的责罚从我身上免去;
因祢手的责打,我便消灭。
祢因人的罪恶惩罚他的时候,
叫他的笑容消灭,如衣被虫所咬。
世人真是虚幻!(诗三十九1、4、7、10~11)
其他的诗篇为着孤单而哭泣:丧失健康、财物和同伴。我们特别能在因耶路撒冷倾覆而哀哭的两篇诗篇中发现这点。诗人亚萨思想耶路撒冷变为荒场的景况时,表达了痛苦与孤单的感受。于此同时,他也了解是罪孽导致如此结局;因此,他祈求(也相信)神的拯救。
我们不见我们的标帜,不再有先知;
我们内中也没有人知道这灾祸要到几时呢!
神啊,仇敌辱骂要到几时呢?(诗七十四9〜10)
神啊,外邦人进入祢的产业,
污秽祢的圣殿,使耶路撒冷变成荒堆,
把祢仆人的尸首交与天空的飞鸟为食,
把祢圣民的肉交与地上的野兽,
在耶路撒冷周围流他们的血如水,
无人葬埋。——
求祢不要记念我们先祖的罪孽,向我们追讨;
愿祢的慈悲快迎着我们,
因为我们落到极卑微的地步。
拯救我们的神啊,求祢因祢名的荣耀帮助我们!
为祢名的缘故搭救我们,赦免我们的罪。(诗七十九1~3,8〜9)
圣经中所呈现的抱怨类别,还包括了沮丧。沮丧是人感到难以承受的压力时,所产生的心理状态,伴随而来的身心症状使人在看所有事情时,都像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看不见任何出路,以致曾经拥有的任何希望都化为幻影。而诗篇第八十八篇便是以生动、哀伤的语句,表达出沮丧对人类灵魂的影响。
耶和华——拯救我的神啊,
我昼夜在祢面前呼吁。——
祢把我放在极深的坑里,
在黑暗地方,在深处。
祢的忿怒重压我身,
祢用一切的波浪困住我。(细拉)
祢把我所认识的隔在远处,
使我为他们所憎恶;——
耶和华啊,我天天求告祢,向祢举手。——
耶和华啊,我呼求祢;
我早晨的祷告要达到祢面前。——
祢把我的良朋密友隔在远处,
使我所认识的人进入黑暗里。(诗八十八1、6〜9、13、18)
这首诗的结尾与开始一样——都是在黑暗里。有一个译本将最后一句译成:「黑暗成了我惟一的同伴。」②对于那些曾与沮丧交战的人来说,这篇祷词就像我们情愿不记得的残酷现实。即便如此,这是一篇祷词,一篇坦白诚实,毫无矫饰的抱怨式祷告。它道出了诗人目前眞实的状况,若是我们转头不看,以为自己绝不会陷入这种状况,就是自欺了。好消息是:神邀请我们向他倾心吐意——即使我们置身于黑暗中——而一旦我们在祂的保护之中,祂絶不会弃我们于不顾。
抱怨的基本理由
信徒有资格仰望神,请祂扭转他们所埋怨的状况吗?他们期待祂这样作,可有任何保证吗?的确有的。期望的保证在于,主耶稣基督的父与我们之间所拥有的亲子关系。因着爱的缘故,祂收养我们成为祂家中的一分子,而祂也成为我们的天父,直到永远。
一位养父母,就像本书两位收养孩子的作者一般,可以向收养的孩子说:「在我看来,你很特别,我拣选你。」这的确是我们的神向每位信徒所说的话,也相当于祂在很久以前向以色列人所说的话(见申七6~16)。当孩子沮丧地来到父母面前,父母会如何处理呢?在健康的家庭中,当孩子受伤和受挫,很自然就会跑至父母面前(我〔巴刻〕记得小儿子因玩伴拿出一把小刀,而跑到我面前),而父母再自然不过地,就会想出一些方法来应对。就像我们从上一章不义法官的比喻所学到的,神供应的计划有时是要我们等候一段无法预测的时间;而有时就像保罗身上的那根刺一般,神对我们抱怨的回应,是要赐给我们能力去忍受,而非改变现状。但能确定的是,时候将到——不论是在今世,还是在来世与殉道者一起——我们会作见证说,当我们在困境中呼求神,祂就拯救我们。因为祂是一位信实的父亲,我们晓得祂会拯救,而祂也曾经拯救我们。
神对我们抱怨的反应
神如何回应信徒的抱怨呢?我们的答案是以一个事实作为开始——天父特别安排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为要使我们得益处。我们绝不要轻看这项基本的新约眞理。希伯来书的作者在第十二章中反覆强调这项眞理。这位不知名的作者似乎是写信给成为基督徒的犹太人。这些人之前的朋友们很憎恶他们信主的行为,而设法迫害他们(见来十32〜34),向他们施压,期望带他们返回犹太会堂。因此,作者在第十二章中说:「你们又忘了那劝你们如同劝儿子的话吗?」接下来是一段出自犹太智慧文学箴言三章11〜12节的话:「我儿,你不可轻看主的管教,被祂责备的时候也不可灰心;因为主所爱的,祂必管教,又鞭打凡所收纳的儿子。」根据文法家的说法,「儿子」这词是以男性表示的概括词,可以指称男孩与女孩。「你们所忍受的,」作者解释说:「是神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焉有儿子不被父亲管教的呢?」(来十二7〜8)管教的目的是要我们在祂的圣洁上有分(10节);亦即,神在品格和态度上重新塑造我们,使我们披戴救主耶稣在道德和灵性上的形象。苦难——意谓身心灵上所承受的压力和痛苦——是神普遍用来栽植和管教的方式之一,而一般来说,祂对此类抱怨式祷告的答覆是:不移走苦难,但教导我们如何处理。所以,在这样的思考架构下,让我们查看神回应抱怨式祷告的两个基本方式——希望你能得着鼓励。
首先,我们需留心神如何在软弱中支撑我们,使我们即使在痛苦中,仍有力量走下去。保罗在经典的新约经文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中,说明了主耶稣如何回应他对于身上那根刺的抱怨。
我们之前曾提及这处经文,但此刻可以更全面地思想:「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在我肉体上」(林后十二7)。若不是真的遭遇身体上的问题,保罗不会说「在我肉体上」;若不是感到痛苦的话,保罗不会说「有一根刺」。因此,这可说是一种痛苦的身体状况。保罗形容说「是撒旦的差役要攻击我」(7节)。这意谓什么呢?这意谓神容许撒旦加害保罗,就像祂容许撒但加害约伯一般。而现在,撒旦想藉着痛苦引发保罗产生负面和自怜的想法,怀疑天父的慈爱和智慧,也因着身上的刺而阻碍他的事奉。如同保罗在第十一章的第二部分所说,他的事奉相当于他的生命;因此,面对撒但所施加的攻击,他该怎么办呢?保罗晓得耶稣是最大的医生,如使徒行传所记载(徒十四3’8~10,十九11~12),他自己也成为耶稣施行医治的代理人。所以,保罗便恳求主耶稣医治他,这是十足合情合理的要求。保罗说道:
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林后十二8〜10)
换言之,耶稣基督从宝座上向保罗说道:「不,保罗,我不准备医好你身上的那根刺。但我的恩典会支持你,使你有能力继续事奉下去,即使你的刺存留,也不受影响。因为你的生命要成为极大的见证,显示出你是靠着我的能力在事奉,因我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主耶稣便是如此回应保罗的苦情。
所以,保罗可以坦诚地说:「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这是他的见证!尽管有缺陷,主却能使他继续事奉下去;而直到保罗的事奉结束前,你再也没有听见他提及身上那根刺。保罗忍受它,也忍受随之而来持续的痛苦,但他没再抱怨过。刺的故事(或任何其他状况)乃是绝佳的见证:即使我们以为就快被压力打垮,神在我们的软弱中仍然支持我们,使我们不屈不挠。
其次,我们需留心神在智慧中向我们显示出什么,使我们即使遭遇恶劣环境,仍能信靠不疑。我们在约伯记的最后一章见到这点。约伯受到朋友的刺激,沮丧地说了许多抱怨的话,他再三希望自己能亲自与神面对面谈话,至少让神明白他的苦情。约伯一直未被告知:神想向撒旦证明,不管撒旦再怎么作,约伯仍会信实地尊崇祂。我们晓得眞相,约伯却浑然不知。
然而,当我们总算读到约伯记三十八章1节:「那时,耶和华——回答约伯」一是的,看来像是要针对约伯所提出(祈祷、抱怨)的事作出回应。但是,「耶和华从旋风中回答约伯」——旋风象征祂无可衡量、不可思议的能力——而祂的回答并未针对约伯所发出的问题作出解释。耶和华说:「谁用无知的言语使我的旨意暗昧不明?你要如勇士束腰;我问你,你可以指示我。我立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神接着质问约伯一连串的问题,说明在祂的世界中所发生的一切相关的事件,祂都完全知晓。所有的事件、环境、现实状况都一直在祂的掌管中。神一再又一再地问约伯:你了解这一切吗?你能量度我创造世界的智慧吗?而在创造的秩序中,特别是动物的领域,你能明了吗?你知道山羊何时生产吗?你能驾驭野驴、鸵鸟、野马、大鹰、巨兽(可能是犀牛)和巨大的海兽(可能是鳄鱼)吗?总计四章的篇幅(三十八〜四十一章),大约四十八个问题,全都是在述说神的观点。
神主要想告诉约伯说:「看啊,你晓得我发命令创造和管理世界时,要用多少的智慧吗?你看我曾创造的一些奇特的动物。你不能驾驭牠们,但是我可以。牠们的每个行动都在我的掌握之中。如今,若是我能够井然有序地掌管自然界,你难道不相信我有同样的智慧处理你的遭遇?你难道不相信我容许你经历这些事情,都有我的旨意在内?」这是神针对约伯的问题所提出的反问。而约伯简短的回答非常有智慧:「我是卑贱的!我用什么回答祢呢?只好用手捣口」(伯四十4)。约伯用手捣口,是无声表达谦卑的一种姿势。他无言可说。他感到渺小是正常的;与神相比,他的确渺小。
在此说明一下:感到渺小一事,对于促进灵性的健康是有益的。有时,祂所造之物的巨大和复杂,会令我们感到自己很渺小,也对祂无比的智慧、全能和爱充满敬畏之情。你曾站在大峡谷边缘吗?站在那里,自己对于大与小的概念一定会受到强烈的挑战。站在气势磅礴的峡谷前,你只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这种感受正是神要约伯体会的,祂像是带约伯去动物园,向他讲述世上的珍禽奇兽,并告诉他这一切都是祂所创造和掌管的。在神面前感到渺小——在各方面都感到有限——是健康的。显然约伯明白了这件事,而从痛苦的戏剧独白中,再次单纯、谦卑、恒忍地信靠神,不论祸福。于此同时,他找到了平安。
人生充满了高低起伏。没有一位基督徒的人生永远是花香满径。有些人经历重大的损失,甚至与约伯不相上下:财物损失、健康损失、名誉损失、失去朋友、失去配偶及/或孩子(这可能是最痛苦的)。我们任何人都有可能遭遇到这些事情,而有些人确实遭遇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惟一的策略就是跟随圣经中的榜样,向神祈祷申诉。然而,因着神的祝福,即使我们在抱怨时,我们都将明了:在全能的神、宇宙的创造者和管理者面前,我们是何等渺小,而与祂的全知和慈爱相比,我们的智慧又是何等有限。因此,我们抱怨式的祷告不单单只是自我中心的哭诉,以为人生对我不公平而已。相反地,我们的抱怨祈求就好比柔弱的孩子,在恐惧和伤痛中,奔向父亲的怀抱一般。这位全能的父亲,掌管万物的神,可能选择除去我们的痛苦。祂也可能为了使我们得益处的缘故,而选择不这么作。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依偎在祂的怀中,明白父神爱我们,垂听我们的怨言,而且从现在直到未来,都不止息地爱我们。
以下节录纽顿所写的纯朴诗歌首尾两段,来作为本章的结尾:
离开吧,不信!我的救赎主临近,我的安慰确将来临。
凭着信,我奋力,等待祂动工,
有基督在船上,我笑对暴风。
所遭遇的事,都将对我有益,
苦变为甜,药到病除,
虽则目前痛苦,但终会停止。
到时,得胜的乐歌欢欣不已!
最后,我们要为纽顿所道出的真理作些补充。鲁益师最后一部小说的书名是《裸颜》(Till We Have Faces)。虽然故事的铺陈与技巧令此书难以捉摸(你已收到警告了!),但许多人(包括他自己在内)都认为这是他最佳的作品。在作品的第一部里,一位前基督教时期异教王国中的丑陋女王撰述她的人生故事,来向神提出抱怨。
我要控告神明,尤其是住在阴山的那位神。我要说出祂从起初向我所做的一切事,就像在一位法官面前,提出诉状。
女王理直气肚地说出这位神明如何夺走她美丽的妹妹及后续的一些事物,但到头来却发现是她的自我中心、自以为义及无知在作祟。在简短的第二部里,她述说自己看到的一个异象,并从中发现自己未曾审视过的占有欲,如何破坏了她对妹妹及另一个人的爱,又如何让她的生命充满了不眞实的成分。她心底无辜受伤的感觉,终于一扫而空。
我看清楚为何神不公开向我们帮助,也不让我们回答。——在我们拥有自己的真面目之前,神如何与我们面对面呢?
看清自己的真面目,真实地自我认识,是与神建立真正亲密关系的要素,而在许多情况下,惟有透过痛苦、失丧、哀恸和受伤的经验,促使我们开始抱怨时,才使我们认清自我。
我的第一部书是以「不回答」作结尾。如今我晓得,主,为何祢不回答。因为祢自己就是答案。在祢面前,问题都止息了。3
《裸颜》的最后一页告诉我们,这位女王被发现伏在案前死亡,留下手稿的最后一句尚未完成。字里行间显示,她以平静的心面对死亡。现在,她拥有自己的真面目了,她已预备好与她的神见面。
鲁益师认为,神极少向我们解说祂自己,而是致力于让信徒成为更真实的人。在我们看来,这是为纽顿那首充满平安与盼望的纯朴诗歌所下的最好脚注。在抱怨的黑暗之上,光最终会照亮我们。正如儿童诗歌所唱的:主的恩典样样都要数,必能叫你惊讶立时乐欢呼。
思想问题———————————-
*当有人提及「向神抱怨」,你第一个考虑到的是什么?
*挑选本章其中一个抱怨式的祷告。这个抱怨式祷告在哪些方面也可说是信心的祈祷?
*你认为神为何不向约伯解释他受苦的原因?
*从约伯最后与神相遇的事上,你学到什么?
*若是你处在耶利米的境遇(第254〜257页)中,你会抱怨些什么?
*哪些方面显示「哭泣的先知」这个称号,正足以形容耶利米?
*为何在一生与神同行的旅程中,诉苦式的祷告也可能包括在内(第257〜262页)?
*「重生的人不仅透过头脑来感觉,也透过感觉来思想」(第265页)。若此句话为真,这将如何影响你向神诉说生命中的艰辛?
*你从保罗向神抱怨「一根刺」的经验(第278〜279页)中,得到什么帮助?
*「在神面前感到渺小——是健康的。」(第281页)这段话如何协助你预备将苦情带到神的面前?
*约伯的三个朋友陪他静坐七日——那是他们服事中的最佳部分。在无声的祷告中,将一件令你痛苦的事带到神面前。花几分钟静坐在神面前,让祂的爱抚平你的痛苦。请阅读下列诗篇,作为这段无声祷告的结束:
你要把你的重担卸给耶和华,
祂必抚养你;
祂永不叫义人动摇。(诗五十五22)
(开口)向神诉说你的回应。
*请浏览数个记录在圣经中的抱怨式祷告。选择一个能安慰你目前伤痛的祷告。使用你阅读本章时所得到的洞见,并以你在圣经祷文中找到的模式或想法为模板,作出属于你自己的抱怨式祷告。
书写生命————————-
*思想一位最近遭遇苦难的朋友。针对如何向神抱怨,写下你想对那人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