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06
四、宣教运动
基督教会自使徒行传时就注重宣教,即使在受罗马帝国逼迫时期,也将福音传扬至帝国的全境边界。第五世纪时,涅斯多留派东传至波斯,第七世纪时甚至藉景教远达唐朝的中国。
而当蛮族势力崛起,对罗马帝国造成极大威胁时,大公教会才觉醒奋起,从事向异教异端传扬正统福音的宣教大业。
当时,有一位被称为“爱尔兰使徒”的帕提克Patrick (约390-460 年)原是不列颠Britain 人,一生致力于爱尔兰的宣教,在该地建立修道院,训练许多修士成为宣教士。
另有一位柯伦巴Columba (约521-597 年)是爱尔兰的修士,在爱欧那Iona 岛建修道院,差出许多修士到苏格兰宣教;柯伦班拿Columbanus (约543-615 年)也是爱尔兰修士,在高卢(也就是今天的法国)与义大利北部建修道院与宣教;艾达恩Aidan (死于651 年)是爱欧那的修士,在英格兰北部宣教(英格兰原属罗马的“不列颠”,被蛮族盎格鲁人Angles 与撒克逊人Saxons 入侵后,便称为“英格
兰”);教皇大贵格利所差派的奥格司丁Augustine of Cantebury (约死于604 年)则在英格兰南部传福音。
另有一位被称为“荷兰使徒”的威利伯罗Willibrord (658-739 年)从英格兰赴今日之荷兰与卢森堡地区宣教,也在当地建立宣教中心,他的工作也延伸至北欧的丹麦等地;
另一位被誉为“德国使徒”的波尼法修Boniface (680-754 年),先整合了德国地区的原有教会,后来越过莱茵河向日耳曼人异教徒传福音,砍倒“雷神橡树”破除迷信,带领许多群体归向基督,最后在荷兰殉道。
有一位被誉为“北方使徒”的安斯卡Anskar (801-865 年)也是宣教修士,赴北欧的丹麦与瑞典宣教,建立了瑞典的第一间教会。
综合以上所述,英伦三岛的宣教修士对欧洲大陆的福音化,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特别自第八世纪起,他们梯山航海从事跨文化宣教,以福音征服西欧与北欧的蛮族,在宣教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
五、东方教会的状况
西罗马帝国476 年灭亡后,罗马帝国在东部仍延续至1453 年,被称为“拜占庭帝国”。
在东罗马帝国境内,政府的力量较强,可以抵御蛮族的入侵,维持较为安定的局面。虽然回教势力自第七世纪初日渐兴起,造成对东方教会极大的威胁,然而,教会仍然靠主的恩典奋力做工,以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领导中心,差遣宣教士入斯拉夫民族传扬福音,带来保加利亚(于第九世纪末)与俄罗斯(于998 年)全体归主。
其中以被誉为 “斯拉夫使徒”的希腊两兄弟区利罗Cyril(826-869 年)与美索迪Methodius(约815-885 年)最为出名。
他们赴莫拉维亚宣教,区利罗为当地人民造字母,翻译斯拉夫文的圣经,制订斯拉夫崇拜仪式,区利罗成为斯拉夫文学的创始人。修道主义起源于东方,在拜占庭帝国发展兴旺,随着宣教士也传入斯拉夫民族,著名的修道院在各处被建立。
公元553 年在东罗马皇帝的主持下,教会曾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五次大公会议,将《三章》(也就是三位神学家的作品)定罪,继续否定“基督一性说”;680-681年又在康士坦丁堡举行第六次大公会议,定罪“基督一志说”(因为这种异端认为基督只有一个意志,间接否定基督具有神人二性)。在此时期,回教势力的崛起,对教会造成极大的威胁。
穆罕莫德Mohammed(约570-629 年)死后不久,回教徒征服阿拉伯全地,不断扩张地盘,攻陷安提阿、耶路撒冷、亚历山大、迦太基等教会重镇,甚至西班牙也于711 年沦陷。最后,法兰克人在732 年都尔之役The Battle of Tour 击败回教军队,遏阻了回教势力进攻西欧。
然而,西欧也与上述这些文化古城隔绝了,西方与东方贸易之路中断。商业经济转为内向,从此“土地”成为财富的最主要资源。君王论功行赏,分封土地给诸侯,造成了“封建制度”,地主的阶级大小成为势力划分的尺度。可悲的是,连不少教会的主教们也成为封建地主,卷入世俗利益之争。因这缘故,中世纪很多教会就失去了属灵权柄与道德见证。
六、东西方教会的分裂
十一世纪时,欧洲的东西方教会发生大分裂。
由于东西方教会的地理环境语言文化各有不同,加上西方的罗马大主教与东方的康士坦丁堡主教长历年以来互争长短,彼此之间误会猜忌层出不穷,早就埋下了分裂的种籽。
罗马教皇自从获得法兰克王国的有力支持后,就不再需要国势渐弱的东方拜占庭帝国的支持。到了第九世纪时,康士坦丁堡主教长方提尔Photius 与罗马教皇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 之间发生剧烈争执,互相开除教籍。
西方教会早先在325 年的尼西亚信经“圣灵由圣父所出”这句中,加添Filiogue(与圣子)这个字,成为“圣灵由圣父与圣子所出”。东方教会则反对此项加添,方提尔正式提出这点作为神学上的指控。然而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东西方两大主教职位之间的长久竞争造成的裂痕。最后的分裂发生在1054 年,教皇的代表红衣主教韩伯特Humbert ,在康士坦丁堡宣布康士坦丁堡主教长为异端,断绝了西方与东方教会的关系。
从此以后,东方教会称为“东正教”Eastern Orthodoxy ,他们使用希腊文圣经,自视为正统教会,因此又称为希腊东正教。
东正教主要信徒是斯拉夫民族,在东欧及后来的苏联流传。他们比较注重个人灵修,不像西方教会注重组织和教义,因此宣教的影响力不如西方教会。
最后,请温习并思想本课下半段的另二个重点:
3.请说明“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宣教运动,以及相互的关联。
4.请叙述东西方教会在中世纪初期的状况,以及后来分裂的原委。
请各人先用一点时间回答上述问题,等一下我们会提供参考答案。
第三课 问题与答案
1.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后,教会面临甚么新的挑战? 教会如何完成艰巨的使命?
蛮族入侵罗马帝国后,教会面临双重挑战:一是带领蛮族信主,二是教育开化他们。教会以“三化”:也就是修道主义,教皇制度,宣教运动,完成了当时代的使命。
2.说明修道院在中世纪有什么贡献?
修道院是因为修道主义而发展的团体生活。他们保存了古代的经卷,传承了中世纪文明的发展,更成为训练与差派宣教士的基地。
3.请说明“英伦三岛”与“欧洲大陆”的宣教运动,以及相互的关联。
第五世纪时,帕提克自不列颠赴爱尔兰宣教。第六、七世纪时爱尔兰向苏格兰与英格兰宣教。第六世纪的奥格司丁也从欧洲大陆赴英格兰宣教。到了第七至九世纪,英伦三岛则向欧洲大陆宣教。这些宣教运动环环相扣,前后呼应,互相支援。
4.请叙述东西方教会在中世纪初期的状况,以及后来分裂的原委。
东西方教会在中世纪初期的状况,除了修道主义、教皇、宣教“三大运动”的发展外,也要注意几次大公会议,回教势力兴起,封建制度崛起及其影响。
东西教会分裂的主要原委,是地理环境、语言文化的不同,主教长之间的竞争及教义上的争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