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教会历史(蔡丽贞)
主题∶〔16〕加尔文
一、前言
我们今天介绍另一位宗教改革的领袖『加尔文』。我个人比较偏心,我用三次的节目,来介绍马丁路德,我想我也应该留一次的时间,来介绍加尔文,否则长老会的人会骂我。加尔文他是瑞士的改教家,加尔文的神学精采的地方,很多跟马丁路德是重叠的,所以我介绍加尔文的时候,我会把重点放在,马丁路德的部分没有讨论的地方。
二、加尔文简介
我们先介绍一下加尔文的生平。加尔文他原籍不是瑞士人,他原籍是法国,1509年出生於法国,跟马丁路德相反。他的爸爸原来是要他去读神学,但是因为当地的教会分裂,所以爸爸改变了主意,叫儿子去读法律。加尔文读法律,其实对他很有帮助,他的逻辑思考都很有条理,都很冷静、很清楚。加尔文读完法律以後,又对文学发生兴趣,他曾经负笈巴黎,在巴黎大学就读,他也在人文主义所办的学院学习希腊文跟希伯来文。这一点他比马丁路德机会要好,就是他有机会得到一些原文的训练。
加尔文的第一本书,是研究第一世纪罗马哲学家兼政治家Seneca的道德观,所以加尔文一开始不是一个神学家,这个时候的加尔文,他是一个热衷人文主义的学者,他对宗教没有什麽兴趣。在巴黎大学,加尔文接触到马丁路德的作品,加尔文跟马丁路德个性很不一样,他跟路德很不同。马丁路德比较热情,加尔文比较冷静、比较内敛,他的个性内向、安静、敏感,他很少提到自己内在的宗教经验,或者是感情的世界。
三、加尔文的神学
在1534年那一年,也就是他二十五岁那一年,加尔文经历了一次忽然的转变,使他重生得救。但是由於法国的皇帝逼迫,使他必须要离开法国,所以他就逃到了瑞士北部的Basel。在1536年,他来到了日内瓦,也就是他一生事奉的重镇,就是相当於马丁路德的威登堡。
1、<基督教要义> 介绍
他在日内瓦那一年是二十七岁,他写了一本书,这是我们基督教非常有名的<基督教要义>。这本书原来是用来答辩法国皇帝对於基督教的毁谤,但是这一本书,後代的影响很深。这一本书是宗教改革时期的杰作,也是改革宗神学,古典信仰的告白。现代的系统神学基本架构,都是来自於这本书<基督教要义>。它可以分成四卷∶第一卷是讨论『 神论』,包括上帝的启示,第二卷是讨论『基督论』,包括人论,第三卷是讨论『救恩论』,第四卷是讨论『教会观』。我会把重点放在第一卷的启示观,以及第四卷的教会观。
(1)第一卷—启示论
我们首先来看上帝的启示,启示论。加尔文的神学跟马丁路德很像,他们都很强调 神的道、上帝的话。透过圣经的启示是我们认识上帝唯一可靠的来源。这个深受路德的影响,他认为一切对於上帝的知识,我们只能够在 神的道, 神的启示, 神的圣经里面找到。就像路德所说的,我们如果想要藉著一般启示、藉著自然界、藉著普通启示要来寻求上帝,那麽最後,我们可能找到的是魔鬼。加尔文说∶圣经不但教导我们真理与教义,更引领我们面对启示的主、永活的 神。加尔文虽然是非常理智型的人,他是一个逻辑分析型的神学家,他是一个系统神学家,但是他偶而也会用神秘的语言,来描述上帝测不透的爱与威严。
我们先来看他的第一卷启示观,他分成四个重点来阐述∶第一个重点,启示论的第一个重点,我们从自然界所获得的一般性启示,使人有责任敬拜上帝,这是根据罗马书第一章二十节∶「上帝的永能和 神性是明明可知的,虽是眼不能见,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晓得,叫人无可推诿。」所以我们从一般启示应该可以提醒我们来敬拜上帝,来认识上帝。
但是第二个重点是,然而人的罪,使人拒绝一般性的启示。罗马书第一章二十一节∶「他们虽然知道 神,却不当作 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所以因著罪,自然启示没有功效,所以我们需要特别启示。第三个重点,只有特别启示,就是圣经,才能够使人真正认识 神。有圣经还不够,还要加上第四个重点,特别启示要加上圣灵的工作,才能够使人接受真理。加尔文他很看重 ” 约 ” ,立约covenant,『立约』是彰显上帝的信实,人失信,可是上帝始终可信,这是加尔文的启示观。
(2)第二卷—基督论
我们稍微来想一下他的基督论,第二卷。这本书的第二卷是讲基督论。其实『基督论』我们在初代教会已经介绍过了,加尔文他提到耶稣基督,三位中的第二位,耶稣基督一个位格,两个本性,完全的神性,完全的人性;他具有三重的职分跟工作,记得吗?耶稣基督他是先知、他是君王、他是祭司;从他的神性跟人性来看,他是高升的先知、君王、祭司,他也是降卑的先知、君王、跟祭司。
先知是解释 神的话,君王是治理教会,祭司是为人代求。我们每位基督徒,也都是小基督,我们都是继续的延续。耶稣基督先知、君王、祭司的工作,我们今天在教会教导 神的话,我们治理教会,我们也为万人代求,这是他的基督论,我很快速的带过,因为我们以前都曾经介绍过。
(3)第三卷—救恩论
他的第三卷是救恩论。『救恩论』提到『预定论』,预定论讲得比马丁路德还要条理,还要绝对。加尔文他讲的是双重预定论,强调的是上帝的主权,这也是改革宗长老会的特色。上帝的主权The sovereignty of God。
既然人得救是出於上帝的拣选,那麽有一些人是因为没有被拣选,而被撇弃而沉沦。马丁路德跟加尔文都强调, 神愿意万人得救,不愿意一人沉沦,但是为什麽有些人沉沦呢?为什麽有些人没有被拣选呢?那加尔文跟马丁路德都强调预定论的正面性,他说∶预定论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得救人一点功劳都没有;我们的得救,是出於上帝奥秘的旨意,是出於上帝白白的恩典,是出於上帝莫测的爱。那至於为什麽会有人沉沦呢?加尔文说∶那个是奥秘!圣经没有多讲,所以我们也不用争论。预定论我们以後,放在下一次的宗派主义,我们会再深入的讨论。
(4)第四卷—治会观
我们接著来看基督教要义的第四卷,加尔文的治会观。他对教会的看法,他的教会观。第四卷的『教会论』里面,他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论教会、第二个部分是论圣礼,等一下会特别集中在他对婴孩洗的看法,第三个部分是他对政府的观点。我们先来看加尔文对於教会的观点,他的治会观。
A、『加尔文的治会观』
根据圣经,上帝在教会里面,设立了四个职分,加尔文他说∶我称凡治理教会的,都是『监督』,都是overseer、都是监督,而不加以区别他究竟是长老,是牧师,还是教师。他说这些名称,其实都是表明同样的意义,对一切任教牧职的同工,圣经都称他们叫做监督。他引用的经文是使徒行传二十章,保罗对那些以弗所的长老说∶他们是全群的监督;根据以弗所书第四章十一节∶基督所设立来管理教会的人,按照保罗所说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传福音的,第四是牧师,最後才是教师。在这些人当中,只有最後的两种人,就是牧师跟教师,在教会里面才有经常的职分,那其馀的人,都是主在他国度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在特别的时候,因著时代的需要才兴起来的。
其中使徒是宣教士,也可以称为教会的第一批工程师,是被派到普世去奠定教会的根基。接著是先知,保罗并没有把先知的称呼,给那一些讲解上帝话语的人,『先知』的称呼只给那些得到上帝特别启示的人。在今天,先知或者是没有,或者是不显著,那我先打个岔,我想加尔文在这里,比较是讲狭义的先知。今天没有狭义的使徒跟 先知,但是我们仍然有广义的使徒跟先知。宣教士就是使徒,我们教导 神话语、解释上帝奥秘的人都是先知。
接著是传福音的,加尔文说∶照我所知的,传福音的这个职分尊荣不及使徒,职位居於使徒之後,但是做同样的事工,譬如路加、提摩太、提多,就是这样的人。主所设立的七十个门徒,恐怕也是属於传福音的职分。
在基督教要义里面,加尔文提到了牧师、教师以及执事的职分。在他的教会宪章里面讲得更加的详细,耶稣基督在教会里面,设立了四个职分∶牧师、教师、执事跟长老。牧师主要的工作是宣讲福音、施行圣礼、解释圣经;而教师主要的工作是教导圣经,特别在加尔文的日内瓦神学院里面来教导 神的话。第三个执事主要的工作是慈善济、照顾贫病;最後一个长老,长老是加尔文治会制度的中心,长老主要的工作是,管理、惩戒,按立长老的方式是由会众投票选举的。这是按照希腊他们选举的风俗,用举手来表明,谁是他们所要选举的人,他们也参考了使徒行传— 『他们用抽签的方式,选出了一个使徒来,代替卖主的犹大』。另外使徒行传第七章,在会众当场选出七个执事┅。
我们都知道长老会,是很看重民主投票的会议制,但是那个会议也有它严格的但书,就是那个会议 – 投票的会议、讨论的会议,第一个必须是奉 神的名的会议,上帝才会与我们同在。奉主的名开会,所以一开始当然是祷告,寻求上帝的祝福、上帝的引导、上帝的同在。第二个,真会议的记号是要以圣经的教导,作为我们决定的标准。加尔文按照日内瓦原来的议会制度来选立长老,这些长老加上各教会的牧师,他们组成了教会的法庭,每个礼拜开会一次,专门办理惩戒的事件,最严厉的就是开除教籍,如果犯罪过於严重,就会把它交给政府当局处理,这种长老制度是改革宗的特色,在日内瓦实施的最成功。
B、『婴儿洗』
接著我们要来看看,加尔文他教会观里面的圣礼。我们特别把重点放在婴孩洗,因为圣餐礼,我们在路德的部分已经讨论过了,我们来看看,加尔文对婴孩洗的意见。我想台湾一般的信徒,对於婴孩洗比较陌生,可能比较反感,主要是因为不了解婴孩洗的理论根据,我们会比较倾向浸信会的立场,那就是一个人要成年以後,他听道,他相信了,他接受耶稣为救主,我们才给他施洗。然而传统的教会,譬如天主教,罗马天主教,譬如主流的教会,像路德的信义会,或者是加尔文的改革宗+长老会,他们都主张婴孩洗。
= 婴儿洗是旧约割礼的延续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严谨的系统神学家 – 加尔文,他怎麽样的支持婴孩洗。加尔文提出了他的圣经的证据,婴孩洗主要的圣经依据,是因为那是旧约割礼的延续。我们都知道希伯来人的小孩子,出生第八天就要行割礼,割礼是上帝与以色列人立约的记号,割礼是上帝赐应许的一个保证,那是旧约啊!旧约才有割礼,新约的教会为什麽还要实行这个割礼的立约的记号呢?加尔文他根据加拉太书三章十七节∶「我是这麽说,神豫先所立的约,不能被那四百三十年以後的律法废掉,叫应许归於虚空。」也就是说∶婴孩洗主要的根据是∶那是上帝的应许,亚伯拉罕的约就是应许的福音,表明恩典是在行为以前,这个跟圣餐论是同出一辙,就是『应许』,上帝主动的应许。单方的应许,先於人的信心。婴孩洗也是如此,在小孩子能够表达他们的信心以前,上帝的恩典,就已经透过父母给他所施行的婴孩洗,已经护庇在婴孩的身上。加拉太书三章二十九节∶「你们既属乎基督,就是亚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应许承受产业的。」他再次提到那是应许、那是福音,所以受过婴孩洗的孩童是照著上帝的应许,承受 神的国,这是加尔文第一个用来支持婴孩洗的圣经根据,也就是那是旧约割礼的延续。
= 上帝用特殊方法来召选人
第二个加尔文提出的立场,提出的理由是-『针对重洗派的抨击』。重洗派的就是攻击传统的教会说∶通常我们信道,我们接受耶稣基督,我们相信耶稣,是因为我们听道,信道是由听道而来,但是婴孩年纪这麽小,又没有理解力,怎麽可能听道呢?既然不能听道,如何能够信道呢?
加尔文他的回答是这样的,他说∶听道而信道,这是上帝拣选人拯救人的一般方式,但是上帝也可以用特殊的方式来选召人、来拯救人。譬如保罗自己,就不是因为听道而信道的,保罗他是在大马色的路上,突然有光照著他,耶稣向他显现,他才归主。另外施洗约翰,他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他在母腹中,他还不能够听道,他就已经被上帝拣选,这是加尔文提出的第二个支持的立场。
= 恩典的层面—预先恩典,充分恩典,有效恩典
第三个,他是根据奥古斯丁所分的方式,奥古斯丁把上帝的恩典分成三个层面∶第一个是预先的恩典,那个可以使人渴慕救恩;第二个是充分的恩典,可以使人接受救恩;第三个是有效的恩典,可以使人行上帝的旨意。那麽婴孩就是去领受上帝预先的恩典,就是这些婴孩,在他们不久,将要享受充分的恩典上,先领受部份上帝些微的光辉。那至於这些婴孩,是不是有跟我们成人一样的信心呢?加尔文讲得很含蓄,他说∶我宁愿以此为悬案,我们怎麽知道婴孩有没有信心呢!那同样的其实成年人的洗礼也是如此,你怎麽知道那个受洗的成人,真的对耶稣有信心?陈进兴真的信主了吗?他对上帝真的有信心吗?我想除了上帝跟陈进兴自己以外,也没有人有这样的把握!
= 经文分析—耶稣为孩子的祝福
加尔文提出婴孩洗的第四个证据是,他说∶耶稣为小孩子祝福「耶稣说∶不要禁止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因为天国是属於他们的。」
= 经文分析—婴孩是全家的一部份
第五个证据,使徒行传十六章,以及使徒行传第二章,第二章三十八节到三十九节,使徒行传十六章十五节跟三十三节,那个禁卒,他信主以後,全家立刻受洗,既然是全家,所以没有排除婴孩跟小孩子。
= 父母的责任
最後一个重点,婴孩洗其实是加重父母的责任,让父母他更积极的用圣经的真道,来引导他的孩子,来教导他的孩子,一生行在上帝的旨意中。所以加尔文跟马丁路德,他们不但没有放弃婴孩洗,而且他们正面的,用圣经的福音真理,用上帝的应许- 『应许先於人的信心,先於人的行为』,来支持婴孩洗,我想其他的教会的信徒,也可以想一想,婴孩洗其实也有它的根据。
四、加尔文对政治的看法
我们最後来看看,加尔文对於政治上的看法。在政治的看法上,加尔文比马丁路德还要积极,我想改革宗长老会,就是加尔文所创办的教会,叫改革宗长老会。改革宗长老会在世界各地,都积极的参政,所以我们看到台湾的长老会,他们有这样的表现,那是因为加尔文的神学所使然。
加尔文给政府很高的地位,他说∶公民应当服从国家的法律,应当尊敬政府,而政府应该照顾人民,像牧人一般,纵使是暴君也当服从。加尔文说;受苦胜於革命!但是加尔文也相信,暴君总有一天,会被国家另外一个比较低的公正权威所推翻。当这个政权不再能够维持社会治安,不再能够赏善罚恶,不再拥有配剑权的时候,那麽这个暴政,会被上帝所拣选的另外一个复仇者所推翻。
加尔文用了一个很特殊的字眼『复仇者』┅,加尔文他企图在欧洲,建立一个看得见的上帝之城,那麽以日内瓦为起点。在他晚年的时候,日内瓦的情况比较稳定,但是日内瓦的政教合一,只是在历史中昙花一现。加尔文曾经想要把教会的道德标准,强加诸在日内瓦的每一个公民身上,所以他的统治,有时候会比较严苛、比较严格,他曾经处死了一位异端医生,就是把宗教的争论,已经把它转移到政治上的迫害。
曾经有人受不了加尔文,严格的清教徒式的统治,而离开了日内瓦,所以加尔文的这种,政教合一的理想,也没有完全的实现。我们看到历史上奥古斯丁,马丁路德,加尔文的政教合一的理想,其实并不适合台湾,因为他们所处的背景,是一个基督教的政府,而且大多数人是基督徒,比较类似旧约的神权统治,君权神授的背景。台湾的处境,比较类似耶稣的时代。耶稣说∶我的国不属於这世界!所以教会主要的责任是传福音,应该不是那麽积极的过问政治。
五、结论
我们来综合一下加尔文的贡献跟影响,他的神学著作<基督教要义>,是系统神学最佳的范本;他的圣经注释,至今可读性仍然很高,康来昌老师给他很大的评价。他的神学教育,网罗了来自西方各地的神学生,也造就了许多伟大的教会领袖。加尔文他的治会观,间接的促进了民主政治,他也很强调基督徒,要在工作上荣耀上帝,要尽我们文化的使命,好好的治理这地。
我最後要作一个结论,我们来比较加尔文跟马丁路德 – 马丁路德是先知型的人,讲道? 偻{B很激动,他的信仰经历很深邃,他的奖章很感人;而加尔文是学者型的人,冷静、条理、分析很清楚,他的圣经注释很严谨,解经比路德强,但是路德的讲道,比加尔文还要出色。两个人的脾气可能都不太好,他们都是国际型的领袖,马丁路德的信义会,影响了北欧,而加尔文的改革宗长老会,影响了西欧,最後进入了英国跟苏格兰。
各位观众朋友,我们今天介绍加尔文的生平跟神学,到此结束。谢谢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