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提摩太前书-斯托得
六、世上的财物(六3~21)
金钱和财物,是所有委身的基督徒都热切关心的问题,由古至今,一直如是。原因有二:一是因为耶稣在这方面颇富挑战性的教导;二是因为世上各种经济上的不公平,包括南半球与北半球,以及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内)不同群体之间的经济差距。全球大概有十亿人口活在贫穷中,他们连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没有;相反的,却有一小撮人生活在富裕奢华里。那么,一个基督徒对世上财物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
在前面,保罗给予提摩太几方面的指引,教导他如何对待教会中的三种人(寡妇、长老,及奴隶)。现在,保罗提到第四种人(假师傅)——其实在整封信中,保罗一直都想着他们,尤其是他们对教会的不良影响。在一3~7,他提到他们对律法的错误解释;在四1~5,他提到他们对创造的否定。现在,在六3~5,保罗说他们偏离纯正的道,使教会分裂,而且被贪婪的心驱使,去做种种败坏的事。正因他们有贪婪之心,保罗在这里,特别提到贪心与满足(第7~10节)、财富与慷慨(第17~19节)的关系。这些教导也凸显了这一章的主题,即世上财物在基督门徒的生活中所占的位置。使徒保罗一连发出五个吩咐:第一,是给(也是关于)假师傅的(第3~5节);第二,是给基督徒中贫穷的(第6~10节);第三,是给“属神的人”(第11~16节);第四,是给富有的基督徒(第17~19节);以及最后,是给提摩太自己的(第20~21节)。
这段经文及前面一段之间的联系,是使徒保罗那清晰简洁的宣告:“所以,你要以此(这些事)教训人、劝勉人。”(第2节下)有些翻译者(如NIV)认为,这句话是前面一段的结论,而其它的翻译者(如RSV,REB);则视此为新段落的引言。其实,这句话既是结论,也是引言。一方面,它回顾这封信由第一章开头至此所说过的。“这些事”是保罗给提摩太的教导,以及提摩太要传递给各教会的教训。另一方面,这句作为联系两段的话,是下面的前奏:它引入保罗跟着马上要说的,也就是,有些散播异端的人,在教导一种不同的信息。若有人传异教—–(第3节上)。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两种彼此强烈对立的教师——真的和假的;纯正的和偏离真道的;提摩太所教导的“这些事”(tauta,也是由使徒保罗传递给他的),和他的反对者所教导的“其他”及“不同”的事(hetera),而这些“事”是偏离使徒保罗的教导的。
1、关于假师傅的吩咐(六3~5)
3若有入传异教,不服从我们主耶稣基督纯正的话与那合乎敬虔的道理,“他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专好问难,争辩言词,从此就生出嫉妒、纷争、毁谤、妄疑,5并那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争竞。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
使徒保罗从真理、合一及动机三个问题上,评鉴假师傅。他对他们的批评是:他们偏离真道、分裂教会,并贪爱钱财。他们传异端、搞分化、想发财。
a.假师傅偏离真道
保罗再一次表示,基督徒是有一套标准信仰的。在这一章,他称这一套标准为“道理”(第1、3节下)、“纯正的话”(第3节)、“真理”(第5节)、“真道”(第10、12、21节)、“命令”(第14节)及“所托付的”(第20节)。假师傅偏离了这标准。为了强调他们犯错的严重性,他继而针对假师傅中的每一个:若有人传异教,不服从(“不忠心地跟随”)—–纯正的话—–。这里的第一个动词是heterodidaskaleō(像一3中的动词一样),而heteros的意思是“其他”、“不同的”、“一些教义上的新元素”(JBP)。它是假的,因为它偏离使徒的教训,而使徒的教训是纯正的(健康的)道理。保罗指出,这健康的道理有两个特点:
第一,它里面包含的,是主耶稣纯正的话(字面意思)。有些人认为这属格是客观的,意思是说,那教导是关于基督的。但保罗的教导不是单单集中在基督身上。另外一些人则认为这属格是主观的,因而认为保罗是指基督说过的话,也许是指一本已经出版的福音书,或是一本耶稣语录。但保罗很少直接引用耶稣的话,五18及徒二十35是例外。
第三,也是最有可能的解释,是保罗把自己的话看成是基督的话。当耶稣差遣七十个门徒出去的时候,他说:“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而且路加也表示,那位已经升天的基督,将继续借着使徒们去作工及说话。这当然也是保罗的信念。他可以奉基督的名及借着基督的权柄去吩咐及劝勉人。他宣称,基督借着他说话;他甚至称赞加拉太人,说他们接待他,如同接待耶稣基督一样。正如屈梭多模所说的:“保罗如此说,或者应该说,基督借着保罗如此说。”
“纯正的道理”的第二个特点是:敬虔的教导(第3节下),或按字面意思是,“那与敬虔相符的教导。”在提多书一1中也有一句类似的话,NIV的翻译是:“那引致敬虔的真理”。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见纯正教导的两个必要元素:来自基督、促进敬虔。因此,任何不同意这教导的人,都是自高自大、一无所知的(第4节上)。或者,将这两个短句放在一起,我们可以说这人是一个“傲慢的傻瓜”(JBP),或是一个“既自大又无知的愚蠢人”(REB)。这是相当强烈的用词。但是,假师傅的确犯了严重的错误,因为反对保罗就是反对基督。诚然,对神的话只有两种可能的响应:一是谦卑自己,在神话语面前战兢;二是硬着心肠、硬着颈项,拒绝神的话。
b.假师傅分裂教会
除了傲慢及无知,假师傅也带来分裂。他专好问难,争辩言词(第4节上),或是,他“对各种猜测及琐屑的争辩,有着病态的热心”(REB)。值得留意的是,保罗形容假师傅是“有病的”,却称使徒的教训是“健全的”,或“健康的”。假师傅对无益的辩论那种过度的喜好,无疑是病态的表现。
这些琐屑的争辩及争端,会带来人际关系的全然崩溃。保罗在这里提到五种结果:嫉妒(恼怒别人的恩赐)、纷争(竞争和争辩的气氛)、毁谤〔对“竞争对手”(即其它教师)的辱骂〕、妄疑(忘了团契是建立在信任上,而不是猜疑上),以及争竞(恼恨的结果),这些邪恶的表现是坏了心术、失丧真理之人的特征—–(第5节上)。当人的思想被扭曲时,他与所有人的关系也被扭曲了。
c.假师傅贪爱钱财
另外一个表明假师傅的心已败坏、失去真理的病征是:他们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第5节下)。他们对敬虔本身并没有兴趣,除非它能为他们带来钱财上的益处。
提摩太所要对付的假师傅,究竟如何滥用敬虔,以获得利益,保罗并没有详细的讲述。但我们知道,以弗所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地方;狄安娜的异端为这城市带来极多的贸易和生意。当保罗第二次去到这城市时,主要抵挡他的是一个银匠及他的工匠。他们借着售卖狄安娜的银龛而作了“不少生意”,但现在,因着保罗公开反对拜偶像,他们的收入因而减少了不少。因此,保罗在写信给以弗所人时,他需要提醒他们,不要贪心。因着以弗所的背景,保罗这样写是很自然的事。
人类历史经常因着人的贪婪而蒙上污点,经常有人尝试借着将宗教商业化而获取利益。譬如,术士西门以为他可以用钱向使徒们买属灵的能力,这是“西门行为”这个名词的来源,表示一种属灵权柄及宗教职衔的买卖。保罗觉得他需要宣告:他不像其他人,从来没有为了获取利益而贩卖神的话;”从来没有贪过任何人的金、银、衣服;而且他从来没有用宗教作为贪婪的幌子。
然而,在中世纪,教会因为售卖赎罪券的败坏行为而蒙羞;今天,各种宗教异端在传讲他们的教训时,仍然向人收取昂贵的学费;有一些布道家向人索取“爱心的奉献”,这些奉献是从来没有经过公开核数的;而一些电视传道人也向他们的观众保证,如果他们寄来足够的“种籽金钱”,便会事事畅通、飞黄腾达。
重温第3至第5节时,我们留意到,保罗给予我们三个可以评鉴各种教导的实际测试。我们可以用问题的形式表达出来:这教导是否与使徒的信仰(即新约)相符?这教导会分裂、还是会连结教会?这教导会带来敬虔、知足,抑或使人更加贪婪?
2、对基督徒穷人的吩咐(六6~10)
6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9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10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敬虔”竟然可以是获利的途径(第5节下),这观念听起来相当荒谬。但保罗贬低这观念,不是为了推翻它;而是要肯定它。“借着巧妙的方法和反讽的扭转,他飞快的将同样的几个字,抛回去给他的反对者,但他对这几个字的诠释跟反对者原来的解释刚好相反。”“敬虔”(eusebeia)是“利益”(porismos),甚至是大利(第6节上),只是,这“利益”指的是属灵的益处,而不是经济上的利益;并且要加上知足的心。保罗是在重复他在这封信前面曾说过的一句话:“惟独敬虔,凡事都有益处”(四8),因为它为今生及来生都带来祝福。REB的翻译充分表达了保罗在这里所玩的文字游戏:“他们以为敬虔能带来利润;没错,敬虔是会带来大利,但只给那些能知足的人。”
保罗用来表达知足的那个字(autarkeia),是斯多亚派经常用来表达“自足”的字眼。这种“自足”是完全不受外在环境影响的。同样地,基督徒的知足并不在乎外在的东西。保罗写道:“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autarkēs),这是我已经学会了。我知道怎样处卑贱,也知道怎样处丰富;或饱足,或饥饿;或有余,或缺乏,随事随在,我都得了秘诀。”但是,这基督徒的“秘诀”,不像斯多亚派或新纪元的推动者所说的,可以在我们自己里面找到;不是的,基督徒这“秘诀”只可以在基督里寻到。保罗继续写道:“靠着那加给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因此,真正的知足“不是自足(self-sufficiency),而是在基督里的满足(Christ-sufficiency)”。这是为什么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巨大属灵收益的原因了。
保罗因为在这二者之间划上等号,因此,他继而赞扬知足的美德,并暴露贪婪的弊病。他比较两种贫穷人:那些知足的,他们拥有生活的基本需要,因而感到满足(第7~8节);那些贪婪的,他们贪爱钱财,而且希望发财(第9~10节)。
a.感到知足的贫穷人(六7~8)
保罗所形容的,并不是那些连基本需要也缺乏的穷困人。没有人穷困到这个地步,还可以感到知足的。保罗所形容的,是那些只要有衣有食(第8节)便知足的人。
那么,使徒保罗是如何劝导基督徒要知足、如何责备那些贪心的人呢?他提醒我们,在人生经验中,有一项基本(虽然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关乎我们的出生与死亡的事实,就是说,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一点也没有”,JBP的翻译这样强调),也不能带什么去(第7节,“什么也没有”,JBP重复的说)。很可能,保罗所提到的,是以色列智者所反省的一项有益身心的真理。约伯记的记载是这样的:“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就是说,出生时,我们是赤身露体、身无一文的;而当我们死去、被埋葬时,也是赤身露体、身无一文的。从世上财物来看,我们的来到及离去都是一样的。因此,我们在世上的生命只是一段短暂的旅程,介在两个赤身露体的片段之间。我们没有带任何东西来,也不能带什么东西离开。有一次,在一位富有妇人的丧礼上,有些好奇的人间主持丧礼的牧师,那位妇人究竟留下多少遗产,那位牧师回答说:“她留下一切。”这种观点应该影响我们的生活态度,尤其是经济方面。因为物质只不过是我们在时间里旅行时所需要的行李,它并不存在于永恒。因此,聪明的人会携带最轻便的行装,而且,耶稣自己也曾吩咐过我们,不要为自己在地上积攒财宝(就是说,自私地累积财物)。
那么说来,我们对财物的态度应该是怎样的呢?保罗回答说: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第8节,或许这也是一项劝勉;“让我们感到知足”,REB),藉此,他回到基督徒的知足这个话题。基督徒如何才能感到满足呢?不在乎奢华,而在乎基本需要。这些基本供应,他称为衣食,就是耶稣禁止我们去为它们担忧的“衣食”,因为他答应过我们,天父要为我们供应这些东西。保罗用来表达“衣”的字是skepasma(字面意思是,一种“遮蔽之物”),即“主要是衣服—–但也指房子”(BAGD),因此,“衣食”这两字可能可以泛指遮蔽的地方,因为对于我们在世上的旅程,这三者都是必须的。
只有这些么?大概不是,因为保罗并不是说,信徒最多只可以拥有这些东西;他是说,信徒最少要拥有这些东西,就可以感到知足。这意思很清楚,因为在这之前,他已将神形容为一位良善的创造者,我们要以感恩的心领受他所赐的恩赐(四3及下);紧接着,保罗又说:神“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六17)由此看来,他并不是在提倡严以律己或禁欲主义式的生活;他提倡的,是以知足来替代物质主义及贪婪的意念。
这并不表示,我们可以跑到另外一个极端——奢华。福音派对委身简朴生活的宣言,说得很好:
我们坚决反对浪费,也反对在个人生活、衣着及住所、旅行及教会建筑上,有奢华的表现。我们也接受以下两者之间的分别:必须品及奢侈品、富创意的休闲活动及虚浮的身分象征、朴实和浮夸、应景的庆典和经常的庆祝、对神的服侍及时尚的追求。如何分辨,需要我们及家人一起认真思考和抉择。
b.贪心的贫穷人(六9~10)
直到第17节,保罗才给予提摩太有关有钱人的教导。在第9及第10节,他仍然在讨论有关贫穷人的事。但他现在所想的,不是那些知足的贫穷人,而是那些贪心的贫穷人,那些“想要发财”(第9节)、让“贪财”这意念(第10节)驱使他们的人。
旧约圣经充满了对“贪心”的斥责,在智能文学中尤其如此。圣经作者警告我们,金钱会令人上瘾,因为“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圣经作者也告诉我们,不要见到有钱人便“惧怕”,要记得,他们离世的时候,将要把他们的财富留下来。此外,圣经也清楚说明,“想要急速发财的,必要受罚”。因此,我们应该这样祈求:“使我也不贫穷(即,连基本需要也没有),也不富足”,只赐给我们“每日的饮食”,即生命中的必需品。
耶稣一定是曾经反省过旧约智能中的这一条思路。无疑他完全同意它,因此他也叫我们要小心贪婪,而且提醒我们,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再者,圣经不但借着文字吩咐及劝勉,也透过一些带有警戒性的故事来提醒我们。亚当及夏娃、亚干、犹大、亚拿尼亚和撒非喇,都因为某种形式的贪婪,而为自己带来悲惨的结局。
保罗现在继续处理这个主题,并且勾画出那贪心的人堕落的经过。但那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第9节上)。第一,他们陷在迷惑、落在网罗里。他们因此害自己陷入他们求主永远不要让他们陷入的景况:使自己遇见试探,诚然是遇见各种不同的试探,如不诚实及偷窃。而他们所跌入的「网罗」,无疑是魔鬼所设的陷阱(如三7及提后二26所说的),因为借着他们的贪婪,他(魔鬼)使他陷于物质主义的泥沼及道德的妥协里面,他们变得愿意“牺牲自己的责任及良心,为了追求财富”。
第二,贪心的人陷在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第9节下)。当然,贪婪本身就是一种欲望,是自私的,与拜偶像一样,但它也生出其它的欲望来。金钱就像毒品,而贪心就像上了毒瘾一样,得越多,越想要。然而,这些想要得到更多的欲望是无知的(是无法用理智合理化的),也是有害的(它牢笼而不是释放人的心灵),如叔本华(Schopenhauer)说的:”金子就像海水一样——越喝越渴。”
在贪婪者堕落的第三及最后一个阶段,他们错误的欲望使他们沉在败坏和灭亡中(第9节下),这比喻形容他们在水中沉溺,可以是指陷在“完全的灭亡中”(BAGD);也可以(若我们把其中两个名词分开)表示他们在今生落在败坏里,来生则陷入地狱的灭亡中。讽刺的是,那些定意要得的人,结果却失去一切,失去尊严,也失去自己。诚如耶稣所问的:“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
为了强调这项严肃的警告,保罗跟着引用了一句似乎是当时的谚语:贪财是万恶之根(第10节上)。在希腊及犹太文学中可以找到类似的话。但在现今西方世界里,这句话也使我们想起由怀特尼(Joan Whitney)和克雷蒙(Alex Kramer)所写的流行歌词;这些歌词收录于一九四六年美国出版的比威音乐(Pickwick Music),这首歌的歌名是“钱是万恶之根”,副歌还重复三次:“把它拿走。”但歌词的含义其实是错的,有三方面不同于保罗的说法。第一,根据保罗所说,问题不在“财”,而在“贪财”,第二,它不是“那”(the)惟一的万恶之根,而是其中“一个”根源。虽然,从文法来看,定冠词“那个”(the),在希腊原文中可加可不加,但一般情况都会加。第三,这里的“财”(或是“贪财”)并不是单一整体的“万恶”之根,而是复数型的“各种各类的恶”之根源。
那么,“贪财”究竟会带来哪些恶呢?我们可以想到一长串。贪婪会带来自私、欺骗、诈骗、作伪证;引致嫉妒、争竞及憎恨;带来暴力,甚至谋杀。为互利而结合的婚姻、公义的扭曲、贩毒、贩买色情、勒索、欺凌弱小、摒弃理想、出卖朋友,都是贪婪的结果。但保罗在这里主要谈到两种源于贪婪的罪恶。第一,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第10节下)。要同时追求真理及金钱、神和玛门,是不可能的。人只能两者取一:委身信仰、摒弃贪婪,或是把金钱奉为神、离弃真道。
第二,他们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第10节下),或说,“他们把自己钉在许多刺痛自己的荆棘上”(REB)。究竟这些“愁苦”和“荆棘”是什么呢?保罗并没有详细说明,但它们可以包括忧虑及懊悔、一个被忽略的良心的煎熬、发现物质主义不能满足人心,以及最终的绝望。一位十九世纪的美国资本家高德(Jay Gould),死时遗留下上百亿的资产,却无人为他哀悼;据说,在临终前,他大喊道:“我是世上最可怜的家伙。”
保罗这段提醒基督徒穷人(包括那些知足的和贪心的穷人)的经文(第6至10节),足以令那些批判基督教的人怒火冲天。他们会说:“当马克思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时,他正是这个意思。基督教灌输给工人阶级的,就是这样一种虚幻的满足感,叫他们满足于自己的光景。它鼓励穷人接受他们的穷困,并且默然接受现况(而不是对抗,加以改革),理由是:在来生他们会得到补偿。这种理由实在不足采信。”我们应该如何响应这些人的控诉呢?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的分析是有几分正确。基督教的确是教导人要知足,但有些基督徒及教会却滥用了这项教导,藉此去维护自己剥削穷人、欺压穷人的行为,同时又告诉他们,将来在天上他们要得到自由。但保罗并没有犯这种错误。对于他的教导,我们需要作两方面的澄清。
第一,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他所指的贫穷并不是连基本需要也不能满足的贫穷,这种贫瘠是摧毁人性的。他所说的,是一种完全与人性尊严相符的简朴生活。我们甘心乐意接受的是后者,不是前者。
第二,保罗所指的知足,不是默默的接纳社会上的不公义。反之,保罗要求我们的,是结合个人的知足,及对公义的追求如果我们所追求的公义,是为了别人的好处,更应努力去行。
使徒保罗所要强调的理念,是非常清楚的,就是说,贪心是一种引致自我灭亡的罪恶,而简朴及知足则是美善的、酷似基督的美德。简而言之,他不是说我们要摒弃财富、追求穷困,而是要弃绝贪婪,学习知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