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提摩太前书-费兰度
第十四章:富人应保持正确理财态度(提前六17-19)
上一章所研究的经文是保罗对爱财者的劝告(提前六6-10),本章则是他对富人阶层提供的特别忠告(提前六17-19)。本章讨论的两段经文之间有一段离题的内容,是保罗特有的写作风格。他在该段内容对提摩太个人生活的一些重要领域作出了指示(提前六11-16)。
随后保罗提出两项基本嘱咐,第一项与富人的态度有关(提前六17),第二项则是有关富人的行为(提前六18-19)。
谦卑及负责任的享乐态度
保罗敦促提摩太「至于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你要嘱咐他们不要自高,也不要倚赖靠不住的钱财;要倚靠—–神」(17节)。
财富的价值有限。一开头,保罗以「那些今世富足的人」来形容有钱人,意涵人追求富足的方式各有不同,暗指另一种富足其实更为崇高。物质财富只能存留今世,而今世转瞬间就会结束。因此财富就像美貌或音乐天分一样,只是暂时性的祝福,不是充实生命的必需品。有些人在物质财富上并不富有,但以永恒的观点而言他们却非常富足,这才是最终对生命至关重要的事。
我们从这节经文看出,保罗并没有要求所有富人完全放弃财富。但保罗表明物质财富对永恒生命并不重要,还有其他比物质更高的价值系统。
谦卑与信靠神。保罗对富人态度的要求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他要求他们不可「自高」。富人容易错误地产生自视甚高的优越感,期待得到特殊礼遇,圣经强烈反对这种态度。例如,雅各曾说不可将教会最好的位子留给富人(雅二1-4)。
我们可能都听过有富人不当控制基督教团体董事会或教会的例子。他们利用财大势大逞其威风,要求大家服从,否则就中断资助。就某种意义来说,教会委任这种人担当要职就是自找麻烦,因为当初只依据他们的财富和社会地位而予以聘任,却没有考量他们的属灵状况。
在神国里真正伟大的人会有像基督的特质,但这项特质与财富毫不相干。基督是位服事人的主,祂曾说在祂国度里为大的必要为仆(太二十25-28),这完完全全与自负的态度相反。
第二,要求富人「不要倚赖靠不住的钱财」。有些富人因为有钱,觉得比别人有安全感,因此生出骄傲。然而财富并非构成安全感的良好基础,因为人随时可能立刻失去财富。箴言的作者说:「你定睛在财富,它就消失,因为它必长翅膀,如鹰向天飞去。」(箴二三5)
第三,富人应该要「倚靠神」,可是他们却常常无法做到。由于他们自我感觉富足,就认为自己不需要神,却不知道他们所寻求的安全感来源,其实是相当不可靠的。信靠神的人并非拥有物质上能够富裕的保证,也可能遇到像约伯的遭遇,物质财富瞬间就被夺走。但约伯的损失并没有击垮他生命的核心,对他而言最重要的只有神。当我们学习约伯那样信靠神,就能像大卫经历各种表面的挫败时依然可以宣告:「耶和华必成全他在我身上的旨意;耶和华啊,你的慈爱永远长存!」(诗一三八8)人只要信靠神就能生出这种自信心。以赛亚写道:「坚心倚赖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为他倚靠你。」(赛二六3)
享受神的供应。保罗继续强调仰望神才是最可靠的,他说神「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我们作为基督徒能享有无尽的富足,但这节经文的意思并不是准许人为自己堆积财富。我们可以参考圣经里的准则,藉此了解应该留多少财富给自己,又该拿出多少来帮助他人。但这节经文的意思是,若我们跟随神,神会为着我们益处供应一切事物,这些就是神赐给我们享受的。
以弗所那些倡导苦行的异端者坚持必须完全抛弃财产才是真正属灵,这种立场非常不符合圣经教导。根据圣经创世记,神看其所造甚好,也就是说这世界的物质资源也是好的。如果这些资源能按着神的旨意善加使用,就能正当地为人所享受。「享受」在此处是一个强烈字眼,基督徒领受神恩赐的喜乐,当中一部分的喜乐经历来自基督徒有责任地运用神赏赐的物质条件。
基督徒负责任的享受态度是既不能奢侈浪费,也不可自私。我们确实有时需要稍微改变每天固定在家吃饭的习惯,但我们也不必选择到最贵的餐厅用餐。人们喜欢去豪华餐厅,是因为那让我们感觉良好,使自己有种特别的尊荣感。原本这笔金钱可用来帮助属灵和经济上有欠缺的人,现在却拿来提升自己寻求空虚地位的卑微自尊——这地位跟基督信仰的核心却毫无关系。
避免不必要的奢侈,这原则同样也适用在像婚礼、晚宴等场合的聚会上。这些场合常常花掉大笔金钱,只为了花得起这些开销所代表的地位价值。
学习平价的享受,却不将其视为廉价,对基督徒而言是何等重要!因为在神国里廉价的是那空虚的地位一简朴的美好却是珍贵的。
基督徒有许多益于身心、简朴的美好以及享乐的机会,这些都比豪奢的地位象征更能获得满足和乐趣。
关于享受还有一点需要强调。基督徒享乐必须受限于基督的爱,基督徒有可能因为爱的原则呼召,而紧急需要用钱,但他身边可能仅剩下原本作为假期、享受佳肴的预算。如果基督徒感觉到神要他奉献这笔钱,他就该放弃享受而如此行。但是,这并不是很大的牺牲,因为神将供应我们所需的一切喜乐,远远超过只是弥补这个「牺牲」。神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但「爱」是我们生命追求的首要目标——而非享受(林前十四1)
乐善好施(提前六18)
保罗要求富人应有的态度之后,又教导他们的行为,他说:「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分享。」(提前六18)这嘱咐也分为三个部分。
行好事。保罗对富人行为的第一个要求是「行善,在好事上富足」。保罗首先说明生命价值较低的一类富人——只有物质条件优渥,保罗形容他们的「富足」只存在「今世」。随后,他谈到生命价值较高的一类富人——愿意行善事,这也是书信特别喜欢谈的主题,其中要求教会所有信徒(多二14,三8、14)、基督徒妇女(提前二10,五10)、基督徒领袖(多二7),以及此处的富人都应当要行善。行善的方式通常是为人做些小事带来喜乐,或是减轻他们重担。
能够付出和领受这种善行,也是拥有健全人生重要的一环,但人们却常以为这种善行与领袖跟富人生活不兼容。人们认为他们已有太多崇高的责任与工作,所以不需要去从事这种平凡活动。有时渴望追求「崇高」目标的人会鄙视这些所谓的重要善行。
记得在某次斯里兰卡的福音大会中,有位外国牧师在证道时说,委身基督与帮助年长妇女过街这类行为毫无关系,我听了觉得很遗憾。他以相当贬视的态度多次重复这样的言论,当时我心中不断希望会中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听众,不会因这言论而受冒犯,导致他们从此不再愿意听福音。因为在他们的宗教里,这种行为是很受尊崇的。基督信仰也应当如此——不是为了积功德,而是作为顺服我们那位为仆之主的表现。
保罗要求富人奉献之前,首先要他们在好事上富足。只是态度超然地捐献金钱是不够的,他们必须投入这些善行。如此一来不仅帮助他人,也使他们自己都能够过一个健全的人生。
乐善好施。然后保罗说富人必须「甘心施舍」。有些人对自己出手大方,而基督徒则应该能慷慨解囊地帮助他人。
基督徒慷慨助人的动机来自于许多方面:一、以基督为榜样,主耶稣本来富足,却为了人成为贫穷(林后八9)。
二、基督的爱激励基督徒去学习基督那样将自己所有的分给其他人(林后五14)。三、基督徒身处在一个充斥着极度不平等的世界——神原本造这世界为好,却因人没有负起责任管理好这地,使这世界遭受毁坏。保罗在哥林多后书里解释了基督徒追求平等的渴望驱使他们奉献(林后八13)。我认为我们都太轻忽施洗约翰所谓「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的心相称」(路三8)这话的涵义。约翰说:「有两件衣裳的,就分给那没有的;有食物的,也该这样做。」(路三11)
现在世界上每天有上万人死于饥饿,甚至还更多,他们都还不认识基督的福音。所以唤起今日社会重视乐于奉献是多么重要!第二届世界福音洛桑会议宣言的洛桑信约(The Lausanne Covenant),为能充分理解身处贫穷世界的意涵作了如此宣告:「我们当中生活在富裕环境中的人们,生活应当尽量简朴,好使我们更慷慨地为救助和布道奉献。」我们若想以慷慨奉献当作个人目标,就无可避免地必须过更简朴的生活。
但遗憾的是,当人越富有他们生活所需的「要项」通常也越多。「正当」的开销往上增加预算,之前视为奢侈的如今成为必须。这些人有新的社会地位后,同时也发展出与地位相应相称的新生活方式。
媒体在这方面更是大帮倒忙。正如赛德所说:「广告只会不断说服我们去追求其实并不需要的奢侈品,一件接着一件。那种生活水平是二十世纪美国的神祇,而做广告的人就是先知。」(The Graduated Tithe,InterVarsity,1978)很不幸地,赛德口中的美国也成为越来越多世界其他国家的社会写照。
很多人觉得他们「负担不起」慷慨的行为。如果问他们为什么不奉献,他们会回答说没有钱。那是当然,因为他们自己增加太多新的花费。
一个人的生活型态取决于他如何花钱。基督徒必须以奉献为优先,顺序要高于私人消费。大多数人选择的生活型态都包含太多其他开销,以至于几乎没有钱可以奉献。他们是有剩才有奉献——如果还有剩的话!真正的基督徒在计划如何运用金钱时会把奉献纳入预算,而非花费之后才考虑到奉献。我们在生活中必须努力培养以慷慨付出为优先的纪律,尤其因为我们太容易说服自己花钱,来满足个人需求,导致要奉献时却所剩无几。
圣经对富人有许多很出人意外的严厉警告。读到路加福音十八章那位年轻又富有官员的故事时,我们常会认为只有那种人才会割舍不下财富,其他人并不会这样。但是,当那位官员在故事的结尾失望地离开主,耶稣便说只要是富人都有可能难以进入天国。当然,祂并没有进一步谈到在人不可能的,在神都能,即便如此,主在此对富人警告的严厉也丝毫不受影响。就我们所知,那位年轻的官员并没有得救。如彼得-戴维斯(Peter Davids)指出,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财富是(全然)委身的一大障碍,而且可能还是当中最为严重的阻碍」(Living More Simply,InterVarsity,1980)。
究竟人该如何决定自己花费及奉献的预算?必需品与奢侈品之间的界线又该如何划分?我建议以下的准则:着
一、时常以祷告帮助自己作决定。认真看待圣经有关金钱运用的教导。
二、与基督徒团体中亲近的弟兄姊妹及家人讨论,他们客观的建议会是很好的帮助。比如说,他们能帮助我们避免草率地决定花费或奉献,他们或许也能看穿我们个人为合理化花费所给的借口;只不过在个人财务这块领域里,多数人并不愿自由与他人讨论。尽管有些人深入委身于团体生活,但他们也都倾向对个人财务状况有所保留。
三、神确实会对真诚寻求祂旨意的人说话,教导我们个人理财的方法。所以我们应该等候神的指引,而不要草率决定。
四、当神指出当行的道路时,就不计代价让祂与我们同行。
乐意分享。富人应遵守的第二项嘱咐里,保罗最后呼吁他们要「乐意分享」。译为「分享」的希腊原文koinonikos,是从koinonia(有伙伴关系之意,英文译为fellowship)衍生出来的。这个字强调了给予者与领受者之间的关系。保罗提醒我们,慷慨捐献给耶路撒冷教会的马其顿人是先把自己献给主(林后八1-5)。真正基督徒的爱必须两者皆备,奉献钱财并无法取代奉献自己。
奉献金钱也要奉献自己的这个要求有多层相关的涵义,可以说明身为捐献者的基督教组织以及受献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捐献者不应对受献者限制条件,不可待他们如次等人。另一方面,捐献者提供协助后,不应完全免除自己对受献者的责任。我认为答案就在于「分享」这个概念。捐献者与受献者之间需要一种属灵关系,这两者的相遇所形成的特殊关系,牵涉到属神(并非属于捐献者)的金钱管理。神透过捐献者为管道使受献者有钱可运用,而受献者必须使用这捐献来荣耀神。
正如同所有合宜的关系,捐献者与受献者间的关系也带有责任义务,特别是其中牵涉到金钱或其他物质资源时。他们必须设立一些彼此都接受的准则,来让双方的关系更健康。但这种关系的基准应来自「分享」所生的属灵友谊。
分享的另一层涵义是,捐献者能对受献者感同身受。如果神呼召我们捐献给穷人,我们也必须同时要能为他们设想,否则就失去了分享的意义。这种感同身受的态度可能会使我们承担比物质奉献更重的责任,当我们捐献给穷人,为了减轻他们困苦的同时,神可能呼召我们设法解决更深入的问题——困苦的根本原因。我们可能得深入了解一些问题,例如,这些人之所以贫穷,是否因为他们没有进步发展的合理机会。这些人所领受的是他们本来应有的权益吗?其中是否存在任何体制上的不公义,不知不觉地导致他们受到歧视?他们是否明白,人最深的需求问题只有从救世主身上才能找到解答?这些问题同时探究属灵与经济面欠缺的原因,而分享、供给穷人时,我们也要努力减缓这些贫穷的导因。
感同身受通常能使我们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方式。我们如果铺张奢侈、浪费拥有的资源条件,怎么可能正确地同理那些一无所有的贫穷人?而且穷人永远也不可能理解奢侈的行为,所以这会成为双方建立合宜关系的一大阻碍,唯有除去这阻碍才能建立真正的属灵友谊。
分享有时可能是很费力的活动。正因如此,许多人帮助穷人时宁可保持一个安全距离。比方说,一位居住在城市的基督徒藉由奉献及探访,试着要感同身受偏乡穷苦人的生活。探访时这位基督徒亲身经历穷人的生活方式,但回家后却又过着与穷人天差地别的生活。也就是说离他家好几码外许多人住在贫民窟里,就算他每天探访这些人,却不想真正感同身受。他在自己与家人四周筑起一道墙(有时确实就是如此!),使自己与这些「危险的元素」隔离。完全为贫穷人设身处地着想,对他目前舒适的生活是一种威胁,他无法招架这种贫富差距带来的良心不安。所以,这位基督徒只是暂时性地关心那些离他家很远的穷人,藉此抚慰他不安的良知。
这类关于乐善好施的讨论,常会探讨到奉献的动机及态度问题。我们已列举一些奉献的好坏动机与态度,但是我还要提出两种不属基督信仰的奉献动机,这样我们的讨论才算完整。
有些人奉献是为了推崇自己。他们考虑奉献的对象时,会选择最能在大众面前展现自己捐献行为的地方。教会和基督徒组织常在这方面让撒但的诡计得逞,他们让大众知道到时候会公开表彰这些捐献者。他们会直接或间接对外作出类似以下的声明:「请奉献,您的大名将载于本刊物,」或是「请奉献,并在奉献匾牌上留下您的大名。」这种捐献的背后没有什么属灵影响力,捐赠者因为奉献成了奉献事工的合伙人。但捐赠者属灵生命的荒芜,也同时玷污了他所参与的事工,使其属灵影响徒劳而无益。
这种赞助式的奉献计划可能很成功,能产生明显的奉献效果。我们衡量成功的方式通常取决于计划的规模大小。大笔的资金当然能够进行很大的计划,统计数字相当可观。但是到了末后神审判的烈焰将会临到这些计划,那些用草、木、禾秸建造的工亦将显露出来。
另一种错误的奉献动机令人联想到过去几世纪里,有花钱买赎罪的行为。有些人是用不属基督信仰的手段发财,保持其财富地位。他们剥削穷人、对工人减付工资、做生意没有诚信,而且残忍地扼杀竞争对手。这些人当然也会良心不安,尤其当他们是有信仰背景的人。于是,这些人把奉献当作继续从事不公义行为的一种补偿,借以抚慰他们不安的良心。这种奉献与保罗所提倡的「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完完全全背道而驰。
天上的财宝(提前六19)
聪明的投资。保罗如此形容乐善好施的基督徒所得的奖赏:「为自己积存财富,而为将来打美好的根基,好使他们能把握那真正的生命。」(19节)甘心施舍的人不仅帮助他人,其实在奉献的过程中也帮助了自己。这节经文的重点在于「自己」。
每次按着基督信仰精神付出的奉献,都等于是投资在卫斯理口中所说的「天国的银行」。为了证明此观点,卫斯理分别引用箴言十九章17节:「怜悯贫寒人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报偿,耶和华必归还他。」以及马太福音二十五章40节:「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些事你们做在我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这两节经文指出,当我们捐献给贫穷人,实际上是奉献给神。因此,卫斯理说:「以一颗正直的心真挚地捐献给贫穷人,并写明『这些全都奉献给神』。」(Forty-Four Sermons,London:Epworth Press,1967。中文译本:《卫斯理讲道集》,卫斯理着,胡簪云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7)
耶稣在登山宝训里谈到,那些人在世上「已经得了他们的赏赐」(太六2、5、16),稍后耶稣又说基督徒的赏赐是在天上(太六19-21)。这段经文及保罗在提摩太前书六章19节所谈的,重点都在告诉我们,要依据神的准则有智慧地理财。没有依基督信仰精神去奉献的人或许在世上能得到立即的赏赐,但这赏赐在世上就会被完全用光。而以神的方式去服事的人却不是这样。因此,正确地奉献才是有智慧的投资。
有智慧的人收到一笔钱时会问以下问题:「我该如何运用这些钱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他或许决定把钱拿去银行或理财公司定存,从中赚些利息,或者拿来投资企业体、盖房子或买家具。不过,圣经的教导说,最恒久而不变的投资就是在天上的投资,这些投资是为了做神国的工。既然神国是永恒的国度,我们做工的果实也将存续到永远。保罗用了「美好的根基」这几个字,正是在强调这种投资的保障。
很少人会将奉献视为投资。他们通常认为奉献是一种义务,或者是以钱财为代价的牺牲。他们没有想到奉献是把金钱用在一个不断成长、直到进入永恒的发展计划,但这才是基督徒捐献的真义。
保罗在此节经文的尾声,以奉献的基督徒是「持定那真正的生命」作结论。只为自己而活的人永远无法得着他们追求的安全感与成就感。有的人外在富有,但内在却是贫乏。唯有信靠并顺服基督的人在今世才有丰盛的生命(约十10)。而我们知道此生有圣灵住在我们里面作为凭据,将来到永生时生命还要得的更丰盛(林后一22,五5;弗一14)。
为天国的奖赏而服事,是一种自私的动机吗?当保罗和耶稣谈到天国的赏赐时,他们难道是诉诸于人自私的渴望吗?我们做好事难道只是因为可以得天国的赏赐?我认为天国的赏赐的这些话对信仰是一种激励,尤其当外界不断批评我们所行愚蠢,这些话让我们有信心认定,选择天国的生活方式才是明智的。
没有人喜欢在人前看起来是愚笨的。帮助真正的贫穷人通常在世上并不能赢得什么地位价值。这些贫穷人都是弱势,他们的感激并不会在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人们不会知道你帮助过多少弱势。此外,基督徒行善要有不让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决心(太六3)。所以,真正慷慨奉献的基督徒很少登上媒体报导,也少能增进社会的进步。
此外,无论多么小心谨慎,在捐献上迟早还是会发生被骗上当这种屈辱,而且人们通常以谈论这种羞辱为乐。
还有,通常相对富有的基督徒牺牲奉献后其他人很少感激,因为大家认为他只不过是献出多余的罢了。「他那么有钱,」人们会这么说:「牺牲这点算不了什么。」又因为基督徒不会宣传自己的奉献,人们并不知道他其实还付出许多相同的捐献给其他人。对他而言的牺牲在别人眼中却只是他餐桌上的面包屑,好像今日的许多不真诚的奉献一样。真心慷慨奉献的基督徒却被拿来与其他人混为一谈,这使富有且真正乐于付出的基督徒成为了孤单的人。
这种屈辱和孤单真的都值得吗?许多人都在这个问题上挣扎。由于这些代价,很多人干脆退出基督徒的奉献原则,而选择更省事的做法。他们可能还是会对基督徒活动奉献,但他们并不会依照真正基督徒的原则来做,因为那样对他们来说代价太高了。于是,为了那些苦于孤单、被人看作愚蠢的忠实基督徒,耶稣和保罗就鼓励他们,向他们指出未来有天国的奖赏。依照基督徒原则奉献并非蠢事——那其实是最明智的投资。
这段经文出现两次「嘱咐」这个用词。这表示如果提摩太想忠实地带领以弗所的众基督徒,他就必须仔细地教导信徒正确理财的态度。今日我们发现非常多基督徒服事没有果效,或因为被钱财的迷惑挤住了道而背离了信仰(太十三22)。然而,我们现在却很少见到与正确理财相关的讲道与教导,因此,对基督徒领袖而言,尽快开始教导基督徒合乎圣经的理财态度,的确是当务之急。
个人应用题
每个基督徒都应该发展出个人的奉献哲学与计划。用三到四句话,写下你的个人规画或欲进行的计划。
结语
加拿大基督教期刊《活泼的信仰》(Faith Alive,中文暂译)创刊时,选择以领导力这个主题,作为其创刊号的主要重点(Faith Alive1,1,1983)。期刊的首篇文章由布莱恩斯蒂勒(Brian Stiller)牧师执笔,文章标题名为(领袖人才恐绝迹?)(“Leaders:A Vanishing Breed?”)。该篇文章声称,加拿大教会已面临丧失领导力的危机,刊内其他文章亦呼应了此项忧虑。施耐德(Neil Snider)曾经谈及「领导力之死」,并且观察到「青年不再出现于主要的领导职务之列」(“Leadership in Crisis?”,14-15)。
这样的危机并不仅出现于加拿大教会界,亚洲的教会也深受同样问题之苦。我相信在美洲、欧洲等各地的其他教会也都遭遇这个难题,所以本书希望能为培植新一代基督徒领袖略尽棉薄之力。
施耐德曾说领导力危机的问题之一是,「目前有股反领袖偏见,支配着我们的社会思想」。造成这股偏见的部分因素在于:「我们曾经见过许多恶质的领袖人物,所以对强人领袖感到恐惧。」施耐德指出正因为这种不信任感,「当教会圈内出现领导人才,我们会想尽办法把他拉下台,使他无法去做任何领导工作」。
我认为现在教会最大的需求是帮助新一批领袖,藉着他们活出模范生活,重拾人们内心对领导工作的敬重,也是领袖们应得的尊敬。因此,我确实有必要投注大部分篇幅,讨论领袖该有的特质与榜样,事实上这也是本书的重点。
施耐德阐述领导力危机的另一个成因是,教会出现了新领导风格。他认为现代教会的领袖基本上就是经理人。我们发展出来的基督徒组织,成了一种需要人协助顺利营运的组织。施耐德说:「教会活动需要领袖指示方向,而企业需要的却是企划师。」
我们在书里形容领袖是家长、导师,而非经理人,这是本书的第二项重点。领袖与受领袖领导的人之间的关系是爱。爱是基督徒品行里最重要的特色,所以我们有必要让爱这项特质盘据成为基督徒领导的核心要义。家长、导师型态的领导方式确实能体现这种爱的意义。
基督徒领袖爱的目标是,领导神的子民以及他们所属的教会组织,充分领受神为他们所定的旨意。领袖要设法带领子民前进,可以说是亲手牵着他们,为着神进入新的福音开拓之地。为能正确达到这目标,领袖必须照顾这些神的羊群,使他们的需要得着满足。他必须教导、适时鼓励和训斥他们,同时也装备他们,使他们能将恩赐发挥到极致。他要鼓励他们为神国不断争战,持续前进攻下那新的福音版图。当领袖实现这些任务时,教会全体就能与领袖一起向前,经历到神旨意下那无穷无尽的可能性。
我祷告本书能帮助读者细研圣经中的领导力;愿他们领受成为信徒模范和属灵家长的双重呼召,并以此作为个人最重要的志向。
参考书目
Barclay,William.The Daily Study bible:The Letters to Timothy,Titus,and Philemon.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1960.中文译本:巴克莱。《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腓利门书注释》。文国伟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6。
.New Testament Words.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1974.中文译本:《新约原文字解》。邓笔明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79。
Barret,Ethel.will the Real Phony Please Stand Up.Glendale Regal,1969·中文译本:巴勒。《践信于行-雅各书注解》。梁慕玲译。香港:种籽,1988。
Boreham,F.W.Daily Readings from F.W.Boreham.Edited by Frank Cumbers.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76.
Bubna,Donald L.Building People through a Caring Sharing Fellowship.Wheaton,IL:Tyndale House,1978.
Coleman,Robert E.The Master Plan of Evangelism.Old Tappan,NJ:Revell,1964.
Davids,Peter.Living More Simply.Edited by Ronald J.Sider.Downers Grove,IL:InterVarsity,1980.
Demaray,Donald E.Preacher Aflame Grand Rapids,MI:Baker,1972.
Eims,Leroy.The Lost Art of Disciple Making.Grand Rapids,MI:Zondervan,1978.中文译本:艾里罗。《从信徒到门徒》。周天麒译。台北:中国主日学协会,1984。
Guthrie,Donald.The Pastoral Epistles.London:Tyndale Press,1959·中文译本:古特立。《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教牧书信》。李信毅、徐成德译。台北:校园书房,2004
Harrison,Everett.Acts:The Expanding Church.Chicago:Moody Press,1975.
Hendrichsen,Walter.Disciples Are Made-Not Born.Wheaton,IL:Victor Books,1974.中文译本:韩力生。《息息不断的门徒训练法》。刘冰莹、黄文祐译。香港:亚洲归主协会,1979。
Hendriksen,William.The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I&II Timothy and Titus.Edinburgh: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60.中文译本:韩威廉。《提摩太前书注释》。宋华忠译。香港:天道书楼,1988。
Hiebert,D.Edmond.First Timothy Everyman’s Bible Commentary.Chicago:Moody Press,1957.
Hughes,Philip.Creative Minds in Contemporary Theology.Grand Rapids:Eerdmans,1969.
Jones,E.Stanley.The Word Became Flesh.Nashville:Abingdon,1963.
Kelly,J.N.D.ACommentary on the Pastoral Epistles.London:Adams&Charles Black,1963.
Lloyd-Jones,Martyn.Preaching and Preachers.Grand Rapids,MI:Zondervan,1972.
Mains,Karen Burton.Open HeartOpen Home.Elgin,IL:David C.Cook,1976.
Martin,Ralph P.Colossians and Philemon.New Century Bible Commentary.Grand Rapids,MI:Eerdmans,1973.
.Worship in the Early Church.London:Morgan and Scott,1972.
McCheyne,Robert Murray.Bible Reading Calendar.Edinburgh:The Banner of Truth Trust,n.d.
Miller,Basil.George Mueller:Man of Faith.Minneapolis:Bethany,1972.
Palms,Roger.Upon a Penny Loaf:The Wisdomof John Bunyan.Minneapolis:Bethany,1978.
Parker,Mrs.Arthur.Sadhu Sundar Singh:Called of God.Madras:The 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1918.
Sanders,J.Oswald.Spiritual Leadership.London:Lakeland,1967.中文译本:孙德生。《属灵领袖》。彭道川译。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13。
Sangster,W.E.The Approach to Preaching.Grand Rapids,MI:Baker,1974.Reprint.
சower in Preaching.Grand Rapiರs,MI:Baker,196.Reprint.
Spiritual Check-up.onರon:ಮpworthರress,1976.Reprint.
Seamands,John T.Tell It Well:Communicating the Gospel Across Cultures.Kansas City:Beacon Hill Press,1981.
Scott,E.F.The Pastoral Epistles.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36.
Sider,Ronald J.The Graduated Tithe.Downers Grove,IL:InterVarsity,1978.
Stott,John R.W.Guard the Gospel.Downers Grove,IL:InterVarsity,1973.中文译本:斯托得。《为真道而战-提摩太后书的信息》。梁汝照译。香港:种籽,1978。
.1Believe in Preaching.London:Hodder and Stoughton,1982.中文译本:《讲道的艺术》。魏启源译。台北:校园书房,1988。
.The Preacher’s Portrait.London:The Tyndale Press,1961.中文译本:《传道人的楷模》。汇思译。香港:天道书楼,1988。
Torrey,R.A.Personal Work Old Tappan,NJ:Revell,n.d.
Towns,Elmer.The Christian Hall of Fame.Grand Rapids:Baker,1971.
Trench,Richard C.Synonymsof the New Testament.Grand Rapids:Eerdmans,1973.Reprint of1880edition.
wesley,John.Forty-four Sermons.London:Epworth Press,1967.Reprint of1787edition.中文译本:卫斯理。《卫斯理讲道集》。胡簪云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7。
Wiersbe,Warren W.Listening to the Giants.Grand Rapids,MI:Baker,1980.中文译本:魏斯比。《听属灵伟人的声音》。邵庆彰译。美国:更新传道会,1986
Zondervan Pictorial Encyclopedia of the Bible.Edited by Merrill C.Tenney.Grand Rapids,MI:Zondervan,1975.
Bayly,Joseph.”The How-to-Church.”Eternity,Jan.1983,p.15.
Snider,Neil.”Leadership in Crisis!”Faith Alive I,1,1983.
Still,Brian.”Leaders:A Vanishing Breed?”Faith AliveI,1,1983.
领袖生活风范-提摩太前书精读
作者:艾哲夫·费兰度(Ajith Fernando)
翻译者:林佩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