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9-4理所当然的侍奉
14.从教义和上下文解释《哥林多前书》第15章29节
这样看来,我们应当寻求得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首先,当以浸水的方式施洗的时候,洗礼生动地刻画了死亡、埋葬和从死里复活的过程。“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罗6:4)这里,我们看到的不是埋葬,而是复活。
第二,洗礼所印证的是从死里复活,与割礼一样,洗礼也是印证性的记号。“你们在他里面,也受了—–割礼。—–你们既受洗与他一同埋葬,也就在此与他一同复活。”(西2:11-12)我不希望任何人否定洗礼是印证复活的记号。我们很快会更加全面地阐明这一点。
异议:在这些经文当中,使徒所讲的是借着重生而有的灵里的复活,不是肉体的复活,对这一点的证明就在这段经文之中。因此,在这些经文中,没有任何东西证实使徒此处所讲的是身体的复活。
回答:首先,使徒在这里讲的是灵里的复活,这是真的。然而,(1)这也表明了信徒身体的复活,它离开灵里的复活不可能发生,是灵里复活必然带来的结果;(2)使徒也说我们与基督一同埋葬,并且在他里面复活,以便洗礼能印证我们与基督的联合。既然信徒与基督合而为一,那么他们在死亡和身体复活这两方面的经历就必定一样。在《罗马书》第8章11节中,使徒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然而叫耶稣从死里复活者的灵,若住在你们心里,那叫基督耶稣从死里复活的,也必藉着住在你们心里的圣灵,使你们必死的身体又活过来。”基督的复活所包含的就是死人的复活,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林前15:12-13)。在那段经文里,保罗以这种方式把它们互相连在一起:一个的存在就暗示另一个的存在,否定其中一个也就否定了另一个。如果基督复活了,死人就必复活;如果死人没有复活,基督也就没有复活。这样看来,很显然,洗礼向信徒预表和印证了身体的复活。
第二,洗礼向受洗的人印证上帝是他的上帝,因为他们是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洗的。就像主耶稣从上帝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上帝——上帝不是死人的上帝,而是活人的上帝(太22:31-32)——证明了死人复活一样,很显然,洗礼印证了上帝是受洗者的上帝,印证了死人必要复活。
第三,毋庸置疑的是,洗礼是恩典之约及其所有应许的印证。死人复活和永生也包含在恩约及其应许之内。“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6:40)
因为有这三个论据,洗礼印证了死人身体复活就成了无可辩驳的事实。如果我们把它们应用于这段经文,那么使徒的论证如下:如果没有死人复活,人受洗就是徒然的,洗礼也就不会印证死人复活。然而,人受洗不是徒然的;洗礼的的确确印证了死人复活,因此死人复活是确定无疑的。
现在还剩下另外两个难点需要回答。
难点1:使徒在此处所指的是一些个人和他们的行为。此前,他使用了“我们”和“你们”的字眼;但在这里他用的是“他们”,这就引起人的猜想:既然所有人都领受了洗礼,使徒是否真的指的是洗礼呢?
回答:诚然,使徒在此谈到的是某些个人,而这恰恰加强了我们的论证和解释。人只需要查考一下使徒用的“他们”一词指的是谁就可以了。在第12节,他提到了他们,经文是这样说的:“—–怎么在你们中间—–”(林前15:12)他们是“某些”否认死人复活的人。他们受洗了,仍然属于教会,或是自己主持洗礼,或是当洗礼在教会施行时以自己的出席来认可洗礼,而洗礼印证了死人复活。这样的人诚然不能否认死人复活,因为他们以自己的行动驳斥了自己。在这一章和这节经文中使徒反对这样的人,用他们自己的行为作为证据来反驳他们。洗礼是复活的印证,如果没有死人复活,他们为什么还受洗?
难点2:这个难点是最难的,是种种不同观点的起源。问题是这样的:难道没有某些特别的、值得大加强调的东西隐含在“为死人”这些话当中吗?如果没有,使徒可以只说:“那他们为什么受洗?”然而,使徒加上了“为死人”这些话,借此说了某些不同的、特别的东西。这些东西是什么,不容易解释。它是什么呢?
回答:诚然,加上“为死人”这些话不是毫无用处的;它们有特别强调的意思,但并没有确认别的事情。相反,只要人紧紧把握使徒的论证,它们就使得使徒对死人复活的证明清楚有力。
据我判断,晦暗不明和误解是“死人”(ton nekron)和“为”(huper)连用导致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这些词是属格(genitive)所要求的,因为“为”(huper)一词要求带一个属格。然而,我认为“死人”(ton nekron)不是“为”(huper)所要带的,而是这里没有提到的一个词所要求的,这个词,据猜测,必须加上并且被认定是存在的。
这种说话的方式称作省略:隐去或者省减。在所有语言中,这种用法都很普遍。例如,一个人问:“谷物的价钱是多少?”对此,另一个人回答:“小麦多少,大麦多少,黑麦多少。”每个人都明白“价钱”一词每次都被省去了,但必须理解回答中确实有这个词。同样,人可能说:“鹿特丹市长前天去了海牙(The Hague),昨天高达(Gouda),今天代夫特(Delft)”。这里有对“市长”一词和“去”一词的两个省略。一般人毫不费力就能认识到,这些要加的词已经暗含在文中了,理解起来不会有任何问题,也没有任何模糊不清之处。这种表达方式也经常在圣经中看到。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不能在其他语言中流畅表达、翻译得模糊不清的特别之处。因此,我们的译者就把略去的那部分也包含在内,把它放在括号里,用不同的字体把它们印出来。在《路加福音》第3章,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省略,在那里“儿子”一词经常被省略,而译者则把它们加上了。还有,《以弗所书》第2章1节中,省略了在第5节出现的,由“他叫你们活过来”这些字补足的一些内容。不加上这几个字,略去的内容在我们的语言中就难以明白了;然而,在希腊文中指的是,人就像被牵着手领到这光景之中。也请思想一下《罗马书》第6章5节:“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这里,形状这些字在原文中略去了,又被译者加上放到括号里了。对学者来说,在这里足可以称之为省略;但我们需要对没学过它的人详尽地解释这一点。让没学过它的人明白这种用法确实有些困难。
现在我们考查这些用词,认为“死人”(ton nekron)不是“为”(huper)所要带的,而是被一个也要求属格的省略了的词所带的。这是一种省略,即省减,或者说是隐去。我们不需要到远处去寻找省略的字。就在这一章,也就是这一节经文中,使徒反复地讲到“死人复活”,也提到“复活”一词。“怎么在你们中间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的事呢?若没有死人复活的事—–”(林前15:12-13);“因为死人若不复活—–”(第16节);“若死人总不复活—–”(第29节)。因此,正如事实之所在,使徒把省略的词放在了我们口中:复活。如果你在心里把这个词加上,经文读起来就像下面这样:“那些为死人(复活)受洗的,将来怎样呢?”那么他们为什么为死人(复活)受洗呢?按照希腊文读起来是这样:huper(anastaeos)ton nekron。如此一来,属格介词huper(为)和ton nekron(死人)中间省略了“复活”(anataeos)一词。在这种结构中,不用定冠词“the”,而用“of the”,并没有意思的改变。我们用“的(of)”或者“—–的(of the)”来表示属格是常识;故而,我们会说:“书中之书。”因此,不是为死人(复活),而是为死人的(复活)[4]。在希腊文中没什么改变;读起来是“—–的(of the)”。无论我说huper ton nekron(为死人),还是huper(anastaoes)ton nekron——为死人的(复活),两种情况下都用属格。正如希腊文所表达的:huper ton nekron(为死人),如果我们的译者把它写成了“为死人的(事情)”,每个人都会看出“复活”一词必须理解为是与它连在一起的。所以说,如果人按照省略的手法理解这些词,就比较容易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会使这些词表达的意思和使徒的目的相符合。于是,就不会有分歧,就不会再有任何困难存在。这样一来,人就会明白,“为死人”,即“为死人复活”,强调的是使徒的论证,那就是:为死人复活受洗的人,他们怎能坚持说无论如何没有复活的事呢?如果没有复活的事,那他们为什么又要为死人复活受洗呢?洗礼印证了复活,当使徒把“为死人复活受洗”加上的时候,这一点就表达得更清楚了。
异议:这种被称为省略的表达方式,确实在圣经内外都有使用。然而,人怎能证明此处确有这样的省略,“复活”一词一定暗含在这里呢?因为如果证明了这一点,那么人就会确信无疑了。
回答:必须从上下文所用的动词以及所表达的教义中来推断出确有这一省略。若是没有这一省略,上下文就会变得不可理解,使人困惑,模糊不清;有这一省略,它就变得清楚,明白易懂,显得行文前后一致,很好地表达出了说者或作者的意图。
正是因为这种方式,人必定会走到这一步。如果人不知道这里有省略存在,意思就会难以理解和模糊不清,就会偏向毫无根据,既不能让自己满意,也不能让别人满意的看法。这个人接受这种观点,那个人则认为另一种观点比较好。因为二者都不能被人确信合乎真理,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更好的观点,他们就选择了看起来最有可能性的那个。
相反,如果人知道这里有省略存在,那么就上下文的用词、经文的意思、使徒的目的和论证的要点来说,一切都是流畅一致的。总而言之,一切都很好地相互契合,毫无障碍。
就把省略的词加进去这件事而言,这一章和这节经文的全部讨论中反复地使用到这个词。正在探讨的问题、上下文以及使徒的目的,都把我们引向“复活”一词,可以说,它们是同时把“复活”一词带给了我们。使徒不只一次提到了这个词,他正在谈及“复活”的问题。我相信,既然对这个贴切的词很满意,那么没有人想要、能够或者愿意在这里想到别的词。
不必要求更多这里存在省略(省减)的证据。我认为所说的已经足以使人满意了。我是满意的,并且竭力使别人也满意。现在,我们来看有关实际应用的问题。
15.劝勉人以属灵的方式操练洗礼
人明白了洗礼的本质还不够,还需要恰当地使用它,并且以属灵的方式施行;也就是说,对于他自己的洗礼、洗礼的施行以及他将要受洗或者已经受洗的孩子,都需要这样做。
首先,人需要自己接受洗礼。如果有人还没有受洗,那么他必须努力追求受洗。如果他还不是基督徒,或者父母是异教徒,他需要知道在《以弗所书》第2章12节中所写的是适用于他的:“那时,你们与基督无关,在以色列国民以外,在所应许的诸约上是局外人,并且活在世上没有指望,没有上帝。”因此,要真心真意地悔改,相信主耶稣,渴望受洗,以便由此罪被洗去能够得蒙印证,你能够被归入永生上帝的教会,归入基督的国度——因为这是上帝的命令。“你们各人要—–受洗。”(徒2:38)如果轻视洗礼,拒绝受洗,你就会把上帝的烈怒引到自己身上:“但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没有受过约翰的洗,竟为自己废弃了上帝的旨意。”(路7:30)
其次,如果你已经受洗了,要思想你如何经历到了你洗礼的真实性。如果你现在生活不敬虔,属乎血气,漫不经心,迷恋世俗,那你就要心存恐惧反思你的洗礼,因为你父母把你带到上帝的教会中,在那里当众让你臣服于主耶稣之下。在那里,作为恩约的成员,你接受了洗礼的印记,奉上帝的名受洗——也就是说,奉父、子、圣灵的名受洗——并且,作为恩约的成员,你归入了上帝的教会。所有这一切都使你有义务作为恩约的真成员圣洁度日,行事为人效法基督。既然你现在这样生活,要注意,你是一个离经叛道的人,一个被上帝弃绝的人,一个叛变投敌的人。你离弃了上帝,蔑视基督,轻慢地丢弃了你所受的洗礼。只要你没有悖逆的表现,你就被尊戴为恩约的真儿子。然而,现在你表现出了背道而驰的样子,我就不得不说:你与基督无份,也没有在基督里的福气,也与恩约的所有应许毫不相干。将来你在审判之日和在地狱之中的境况,比你从未受洗还可怕。因着你的生活,你使得上帝的教会和真理受人诋毁,使得基督被人羞辱,因为好像基督和教会竟然有这样不敬虔的成员。对你来说,自己过这样一种不敬虔的生活,并且承受自己当受的惩罚,难道还不够吗?难道你一定还要使教会受诋毁,基督被轻视吗?你可以任选其一:或者过敬虔的生活,行事为人与福音相称;或者再一次来到教会的讲坛前,在会众面前公开放弃你的洗礼,宣布你对父母当初让你受洗一事的不满。然后,就请你离开,随心所欲地去过不敬虔的生活吧,那时你就不再是教会的耻辱了。然而,这样一来,你的结局会是什么呢?你的结局就是《希伯来书》第10章29节中所说的那样:“何况人践踏上帝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路10:14)
16.对真信徒提出的特别劝勉
如果你是信徒,如果你里面有属灵生命的本质,就当好好使用你的洗礼,这是你当尽的本分。
首先,要像经常听到你名字被提起那样,常常记念你的洗礼,使用它,写下来。要默想下面的事情:“借着洗礼,主让我归于他自己,并且在教会的公共聚会上,我的名字第一次作为恩约的成员,被大声宣布出来。我地上的父的名字没有被提起,而圣父、圣子、圣灵的名则对我宣布了。借着洗礼,我被记在教会的洗礼登记簿上。”要认可你父母的这一行为,全心证实它,因它而欢喜快乐,愿你的洗礼继续成为你和主之间的联系纽带。
第二,要把你的洗礼作为你的安慰。上帝的儿女实际上对这一点非常疏忽,从某种特别意义来讲,他们在这方面是有罪的。对许多人来说,洗礼好像只是外在的仪式,没有任何益处,毫无意义地施行给他们了。有许多人,偶尔想起他们的洗礼时,只会花很短时间,流于一种疏远的、表面的形式,没有深刻地思想洗礼的益处。不要再这样行了,不要废置你自己在洗礼中获得的那些益处了。
论及洗礼,使徒彼得说:“—–藉着耶稣基督复活—–只求在上帝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3:21)因此,对于你的洗礼,要坚持不懈地求问:“基督为我死了吗?难道他的宝血没有为我而洒,洗去我的罪,使我与你和好吗?难道你不是我的父,我不是你的孩子吗?洗礼不是赐给我的印记吗?这印记会被打破吗?当然不会。既然如此,罪得赦免,与你和好,得享恩约中所有的恩惠,就是我的份了。我会紧紧抓住这些,并因此带着喜乐和勇气走我的路。”努力在这方面操练,而且,在你不知道的时候,当你还是婴儿的时候,你就已经被打上了印记,这会使你的信心得以坚固。不要因持续不断地摇摆不定而向不信屈服,竟问自己这样的问题:“我重生了吗?我已经是信徒了吗?洗礼对我来说真是印记吗?”这会在多大程度上伤害你,夺去你洗礼的果效啊!你确实意识到了罪,甚至你心中的罪,对你来说是痛苦的忧伤和沉重的负担。你实际上知道你的心渴慕并且想要与上帝和好,渴慕因基督的血而得到和好,渴望一直在上帝面前,并且在生活中时时存敬畏他的心。你知道,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你一次又一次选择了基督,接受他,顺服他,以便他可以借着圣灵在你身上成就万事。不犯罪,过讨上帝喜悦的生活,这也是你的目标。你知道,事实真是如此;这就是蒙恩的明证,因此对你来说,洗礼是恩约的印记。所以,要把这一切应用在你自己身上,并且欢喜快乐。
第三,要借着你的洗礼使你不断成圣。洗礼是重生(多3:5)和悔改(太3:11)的印记。借着《罗马书》第6章1至7节中的洗礼,使徒是多么迫切地劝勉人成圣啊!尤其是在第4节中:“所以我们藉着洗礼归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们一举一动有新生的样式,像基督藉着父的荣耀从死里复活一样。”因此,你当以下面的方式继续思考:“我已经在洗礼中与基督一同埋葬,已经以他受死的样式与他在一起受死,已经借着他的宝血得以洁净;已经被纳入基督,归入他的教会——难道我仍要继续活在罪中吗?愿罪远离我!因此,我要从我的罪中站起来,我盼望显示出自己确实是活着的,已经得了洁净。我盼望成为教会的装饰,给基督带来荣耀。”当你认识到自己的罪,意识到与罪争战时的无助时,要反复使用你的洗礼,使你能够由此得坚固,得激励,并且要把洗礼当作是恩约的印记,上帝借着此约应许要除掉你的石心,赐给你一颗肉心,带领你行在他的道路上(结36:26)。带上这些以及类似的应许,还有洗礼的印记,来到主前,说:“主,看啊,这就是你的应许,这就是应许的印记,你必定会在我身上成就它们。现在我以祷告的心盼望这些,也就是说,我得了洁净,可以在全然纯净和圣洁中行事为人。我相信你的真理,我盼望应许实现,并且依靠它。”
第四,你必须在洗礼上不断有所操练。当教会施行洗礼的时候,你一定不要离开教堂,也不要与别人讲话,也不要想或者做别的事情,好像洗礼与你毫无关系一样。相反,你要专心留意整个洗礼过程。
(1)在这里你应当看到上帝奇妙的大爱:天上的主与可怜的人、与我们以及我们的孩子设立恩约,与此同时撇弃了别的人——并且现在他正在印证此约。
(2)想想这件事情是多么重大。这么宝贵和伟大的真理被印证了,恩约的成员必定会在这些真理上有份。当一个孩子受洗的时候,他被上帝高举,超过地上的君王,甚至比君王登基更荣耀。
(3)在施行洗礼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应当默想、反思自己的洗礼,并且思考:“我也曾以这样一种圣洁的方式,被带到上帝面前,成为他的子民,而且这约也印证给我了。”
(4)你也应当想到你已受洗的孩子,他们和你一样,也带有主的印记,你也曾许诺要以如此如此的方式抚养他们;这会带来确信,并且激励你。
(5)同时你必须祷告,求上帝使这些孩子有份于洗礼所印证的那些恩惠。
(6)要让你的心去爱那些已经受洗的孩子,他们现在是主耶稣的肢体,教会的成员,与同一个恩约有份。
第五,就孩子——那些将要受洗或已经受洗的孩子——而言,他们的父母还有一项特别的任务。他们带孩子来受洗,一定不能是出于习俗,或者基于教皇派的理由,好像洗礼能够给孩子带来救恩一样。相反,他们这样行,应当是他们了解这一奥秘的结果,是出于对上帝命令的顺服,并且渴望恩约也会印证上帝赐给这个孩子的特权。他们应当出于诚挚的心,让这孩子降服于主,让上帝做他唯一的主人。他们应当为这孩子多多祷告,请求上帝接纳他,让这孩子与洗礼所代表的事物有份。
不要随随便便地就让一个人带孩子来受洗,为孩子选择施洗的见证人应当严肃。就洗礼的奥秘而言,在孩子长大的过程中,见证人应当有教导孩子的意愿,并且愿意将来劝勉孩子要借着洗礼和赐给他的应许,过敬虔的生活。在给孩子受洗的时候,不要表现得好像是把孩子作为祭品献给了世界和魔鬼,父母在孩子受洗时应当庄重谦和。父母应当给孩子取个好名字。孩子不应当用基督的名字,或者某个天使的名字,比如以马内利、米迦勒、加百列等等。孩子的姓名应当是家族用的姓名(由此让家族姓名受到尊重),也可以采用圣经中的名字,或者有特殊意义的、可以表达某种愿望的名字。父母这样行是希望孩子的确能够有份于名字所表达的意义,或者希望借着那名字赋予孩子某种使命。
孩子现在已经受洗了,必须被重新接纳,把他看作是从主那里来的恩赐,并且已经交托在主的手中。所以,应当把那孩子看成是上帝的孩子,并且,作为他的养护者,要照着天父所描述的法则抚养他长大成人。“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必须教导孩子洗礼的重要性,使孩子明白洗礼到底向他印证了什么,他到底对什么有责任。这样行的父母有福了!这样行的家庭有福了!上帝必会赐下福分,甚至永远的生命。他们会经历到《诗篇》第128篇中的祝福,这首诗篇一般是在婚礼或者婚礼招待会上唱的。阿们!
[1]如果不看上下文,基于这一表述,有人可能会得出结论:布雷克赞同凯波尔所主张的“假定重生论”(the Kuyperian docrine of presumptive regeneration)。然而,把这一章作为一个整体来读,就不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2]从这一段落的前半部分来看,布雷克在这里所讲的是圣约性的圣洁(Federal holiness)和圣约的成员资格(Federal membership),而不是在谈论个人性的圣洁和与这约有救赎性的关系。在本章13节,布雷克对此作了清楚的表述。
[3]在读这一章其他部分的时候,心中记得这一点极为重要。
[4]这个句子在荷兰文中读起来如下:“Dusde boeken der boeken;zoo opstanding,niet de dooden,maar der dooden.”布雷克在这里论证说荷兰文对属格代词“der”的使用导致了对希腊文中属格结构更准确的翻译。既然在英文中没有荷兰文“der”的对应词,我们借着加进省略的“复活”一词就把意味稍稍拉长了一点儿,这与布雷克在这个句子之前所说的保持了一致。在这里我们的目的是维护他的论证:希腊文中的语法结构支持他的说法——“复活”一词暗含在这句经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