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3理所当然的侍奉
5.儿子身份的标记
信徒即使很软弱,或者刚刚信主,也会非常乐意赞同此事;这会使他的心渴慕这些东西。当然,这也会在他身上产生一些压力,因为他担心自己没有这些标记,也许永远也不会得到儿子的名分。所以,我们有必要从本质、初始性情、感情等几个方面来向你阐明上帝儿女的本性。这样,尚未归正但却幻想自己是上帝儿女的人,就可以看清楚他并不真是上帝的儿女;那些信心软弱、担心自己不是上帝儿女的人,也能够明白自己的确就是上帝的儿女。
在上一章我们已经阐明,人可以对自己的称义,即罪得赦免和承受永生有确信。我们也已经阐明,他当努力对此有确信,而且既然脱离了恐惧,作为上帝的儿女,就当以爱心和喜乐服侍上帝,荣耀上帝。因此,请你把自己与这些标记对照,看看自己到底处于什么状态。
首先,人借着信心而得儿子的名分。“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1:12);“所以,你们因信基督耶稣,都是上帝的儿子”(加3:26)。所以,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罪恶的和当被定罪的处境,到耶稣基督那里寻求避难了吗?你有没有以很多祷告和恳求,继续到耶稣基督那里寻求庇护呢?你到他那里寻求避难所,是发自内心地渴望与上帝和好,并想获得儿女的身份吗?是想与上帝相交,内心平安,爱慕上帝,敬畏上帝吗?你想得到成圣之心,并操练成圣吗?你愿意持续不断地与罪争战吗?你想在信心方面得蒙保守吗?你想得享永远的福分吗?因此,你到耶稣基督那里寻求庇护,认识到他是大有能力施行拯救的完全中保,是借着福音慈爱地呼召和邀请你的那一位,是将自己献上以把自己的丰富分享给你的那一位,是千真万确大有能力的那一位了吗?我再重复一遍,你到他那里寻求庇护,接受他,使自己降服于他了吗?你有没有意识到这些情感的存在(你只要留心注意就一定会意识到它们)?如果确实如此,那么你就可以得出以下的结论:我相信,既然我的信心与儿女的名分相称,既然信心使人与上帝的儿子基督联合,并且使人与他订立婚约,既然有信徒会获得能力,成为上帝儿女这一应许,那么凭着信心,我认识到自己是上帝的孩子。凡是从上帝的圣言得出这个结论,并且认识到这与他的内心相吻合(借着上帝的圣言判定自己心中的渴望)的人,即使他还没有品尝到这种境界的荣耀和甜美,还没有感受到圣灵除去所有疑惑和恐惧的印证之功,他仍然会智慧地行事。即使是信心坚固,从而拥有并且认识到这些真理的人,也会搁置和忽略发自内心的很多事情。
第二,属灵儿子的身份可以借着其所承受的上帝的形象识别出来。父亲按照自己的形象生出自己的儿子;人类生出人类,孩子和父母具有同样的人性。主同样按照自己的形象重生了他的儿女(参考西3:10;弗4:24)。主使他们与上帝的性情有份(彼后1:4),并且“效法上帝,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弗5:1)。如果信徒经历到,曾经是黑暗的他,现在在主里成为光明,并且开启了悟性的眼睛,认识了主耶稣和圣灵(即使这光让他感到羞愧,照出了在他内心里的罪恶);如果他认识到与上帝同在的属灵生命的可爱性(人的灵魂的渴望因此被激发起来),轻看那些世人认为荣耀和值得追求的虚浮、可憎之事;如果他的心与上帝的旨意联合在一起,在思想、言语和行为上都以遵行他的旨意为乐为追求,并且在爱心、敬畏和顺服中这样行;如果他内心的渴慕是向着上帝,要和上帝有持续不断的交通,渴望让主高兴,靠主喜乐,在主里面欢喜,并且渴望从罪中得拯救;如果信徒在自己身上认识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就可以完全肯定自己身上有上帝的形象,正如圣经上所说:上帝的形象就在于此。然而,只要我们还在永生的此岸,人身上的上帝形象就永远是不完全的;上帝的儿女当中最好的也只不过刚刚起步,身上还有很多老我的残余。这就导致了圣灵与肉体和情欲的争战(加5:17),使人不断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赐给力量,与罪争战,不断成圣。因此,经历这样的挣扎,就证明这人身上有上帝的形象。假如他仍然是完全属肉体的,就不会抵挡罪,也没有这样的挣扎。相反,他会非常平静地享受属世的福乐。所以,如果你真的在自己身上看到有属于上帝形象的成分,就可以并且必须得出这样的结论:你是上帝的儿女,是永生的后嗣。我在这里所讲的是真实性,而不是这件事的程度问题。
第三个作为上帝儿女的标记是内在的性情,这些性情只有上帝的儿女才会具有。为了清楚地说明这些性情到底是什么,我们将把上帝的儿女与属世的儿女做一个比较,特别是从爱父母、弟兄和姊妹的角度探讨这一问题。
因为上帝以无限的、永远的和不变的爱来爱他们,这爱也在上帝儿女心中燃起,现在他们流露出神圣的爱、相互的爱。“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约一4:19)这样的爱是得儿子名分真确无误的标记。“若有人爱上帝,这人乃是上帝所知道的。”(林前8:3)这爱一直显明在大卫身上,贯穿整本《诗篇》。“耶和华我的力量啊,我爱你”(诗18:1);“我爱耶和华,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诗116:1)。保罗被上帝的爱大大地感动。“原来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5:14)的确,任何有信心的人都会表现出来这样的爱。“—–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加5:6)
6.自然之子与属灵之子二者之间的类比
父母和儿女之间的爱,希腊文称为storgé;这个词我们只能以描述的方式恰当地翻译出来。这是一种天生的爱,是一种内在的性情,是由心底发出来的;这种爱只存在于父母和儿女之间,不能涉及别人。继母可能非常爱她的继子;但是,她会说:“我无法给他们一颗母亲的心(这就是storgé)。”这种爱使得他们为人父母,这种关系体现在归属感、友爱、关心和慈爱中。
自然之子喜欢和他们的父母在一起。一个小孩子,看到妈妈要离开,会哭着追妈妈。如果他想妈妈了,就会环顾四周,到处找她;如果找不到妈妈,他就会哭喊难过。再次见到妈妈的时候,他就会跑向她,喜笑颜开,伏在她的膝上撒娇。如果发生了什么让他感到害怕的事情,他就会奔向妈妈,伏在她的膝上,就不再害怕了。他不担心吃穿,只盼着从父母那里得到这一切。即使在家里吃的是粗茶淡饭,在妈妈不在的情况下,孩子宁愿在家里吃干面包,也不会和陌生人一起享受种种美食。妈妈让他去取什么东西,他会高高兴兴按照妈妈的话去做。如果看到妈妈对他做的事情很满意,他就会很高兴。他孝敬父母,不愿惹他们生气。如果因为他淘气,父母疏远他一丁点儿,他就不能忍受。他会不断地跑向他们,向他们倾诉,求他们回心转意,直到他认为以前那种亲密的关系又回来了。如果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儿,听到别人说对他们的父母不敬的话,他们就不能容忍;那些话会刺伤他们的心,他们会起来全力为父母争辩。孩子也会爱他的兄弟姊妹;他是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在一起满有喜乐,但他很容易疏远陌生人。每个人都知道,孩子们就是这样。
请综合考虑上面所讲的,然后把它应用在属灵的事情上。那么,你就会认识到上帝的儿女具有同样的性情。如果一个人在自己身上看不到这一点,那么他肯定不是上帝的儿女。然而,从灵命的角度来看,如果一个人在自己身上真的看到了这样的性情,他就有理由说自己是上帝的儿女。将上述孩子的性情用在上帝的儿女身上,你就会注意到,关于上帝的儿女,圣经讲的与此完全一样。
(1)上帝的孩子,除了渴慕上帝的慈爱之外,还盼望上帝能一直与他们同在。“但我亲近上帝是与我有益。”(诗73:28)如果主向他掩面不顾,他的心就会不安。“我的良人却已转身走了。他说话的时候,我神不守舍”(歌5:6);“你掩了面我就惊惶”(诗30:7)。如果主离开了,她就会在后面追着痛哭。“以色列全家都倾向耶和华。”(撒上7:2)他的心追随主,紧紧地贴着他。“我心紧紧地跟随你。”(诗63:8)如果他的心失去了上帝的同在,他就会独自坐下来哭泣,就“像房顶上孤单的麻雀”(诗102:7)。“我因这些事哭泣,我眼泪汪汪,因为那当安慰我、救我性命的,离我甚远。”(哀1:16)在这样的疏离中,他们的心思想以往的日子,这使他的心得以软化,心里生出对以前团契生活的强烈渴望。“惟愿我的景况如从前的月份,如上帝保守我的日子。那时他的灯照在我头上,我藉他的光行过黑暗。我愿如壮年的时候,那时我在帐棚中,上帝待我有密友之情;全能者仍与我同在”(伯29:2-5);“主啊,你从前—–要施行的慈爱在哪里呢?”(诗89:49)。于是,他的心就会和大卫一起哭诉:“我的心渴想上帝,就是永生上帝;我几时得朝见上帝呢?”(诗42:2)如果主重新向他显现,他就会喜乐欢呼:“耶和华啊,我要称谢你!因为你虽然向我发怒,你的怒气却已转消,你又安慰了我。看哪!上帝是我的拯救,我要倚靠他,并不惧怕;因为主耶和华是我的力量,是我的诗歌,他也成为我的拯救。”(赛12:1-2)即使主按他自己的美意,不以甜美和安慰恩待他,他仍然愿意与主亲近,即使饥饿致死,仍然渴慕、等待、追随主。尽管有这些试炼,他仍不愿意离开主,不愿意享受这世界的美味佳肴。那时,灵魂甚至会说:“除你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除你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诗73:25-26)
(2)像孩子一样,上帝之子的心灵也在天父面前谦卑下来,认为自己就像一条虫,根本就不配得人们的注意。在这样的心境中,他俯伏在上帝面前,就像一个断了奶的孩子那样顺服他。“耶和华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测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我的心平稳安静,好像断过奶的孩子在他母亲的怀中;我的心在我里面真像断过奶的孩子。”(诗131:1-2)
(3)上帝孩子的心愿意遵行上帝的旨意,那是他的喜乐和满足。“当你掌权的日子,你的民要以圣洁的妆饰为衣,甘心牺牲自己”(诗110:3);“因为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上帝的律”(罗7:22);“所以无论是住在身内,离开身外,我们立了志向,要得主的喜悦”(林后5:9)。如果他被罪恶胜过,他灵魂深处就会感到痛苦,直到他被更新,被基督的宝血所洁净,重新在上帝里面有平安,他才会满意。“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力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诗32:3-5);“求你将我的罪孽洗除净尽,并洁除我的罪。因为我知道我的过犯,我的罪常在我面前”(诗51:2-3)。如果他跌入罪中之后,上帝重新接纳他,并让他经历主的恩典和安慰,那么他对上帝的爱就会更强烈地燃起。“我爱耶和华,因为他听了我的声音和我的恳求。”(诗116:1)
(4)所有这些经文都证实了上帝的儿女对上帝的爱;并且由于他们爱上帝,他们也同样爱上帝的孩子们。“凡爱生他之上帝的,也必爱从上帝生的。”(约一5:1)这是上帝儿女的一个明证,“我们因为爱弟兄,就晓得是已经出死入生了”(约一3:14)。敬虔之人知道上帝的儿女与属世儿女之间的不同。他们藐视世界的儿女,却尊重上帝的儿女(诗15:4)。上帝的儿女彼此相爱,并不是因为他们有这样快乐的性格,有这样谦卑的性情,或是有信心;也不是因为不必害怕上当受骗,或因为他们敬虔有教养。确切地说,是因为他们认识到上帝的儿女爱耶稣,并且耶稣也爱他们。正因为如此,他们的心才追随他们,并且与他们联合在一起,以便共同为耶稣和他的使命作见证。他们的愿望就是:“论到世上的圣民,他们又美又善,是我最喜悦的”(诗16:3);“凡敬畏你、守你训词的人,我都与他作伴”(诗119:63)。他们渴望与这些人荣辱与共,同甘共苦。“他宁可和上帝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来1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