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理所当然的侍奉
5.旧约时代福音的外在呼召
其他人,比如索西努派,则走向另外一个完全不同的极端,他们否认在基督降临之前有借着福音而来的呼召。他们确实承认众先知得到了特别启示,知道福音,除非他们极其愚拙,以至于认为先知是非理性的,仅仅把他们当作无意识地发出乐音的风琴管子。他们即使承认先知熟悉福音,却仍然想否认人们对福音有任何的了解。不论他们确实理解了什么,都是指向将来的时代的;也就是说,在弥赛亚的日子,外邦人才会蒙召归向他。然而,我们认为,旧约时代的人们也确定无疑地蒙召相信即将来临的弥赛亚,从而得以称义、成圣、得救,正如现今在新约时代一样,只是亮光少一些,果效也少一些。
首先,这在一些非常清楚的经文中得到了证明。“并且圣经既然预先看明,上帝要叫外邦人因信称义,就早已传福音给亚伯拉罕,说:‘万国都必因你得福。’”(加3:8)在受割礼之前,亚伯拉罕就领受了福音,蒙召归主。因此,使徒保罗认定,那些信徒尽管没有受割礼,也是亚伯拉罕的子孙。对亚伯拉罕来说这是真的,对于亚伯拉罕所有的后裔而言也是如此,上帝使他们认识福音。主亲自为此作证说:“耶和华说:‘我所要作的事岂可瞒着亚伯拉罕呢?亚伯拉罕必要成为强大的国,地上的万国都必因他得福。我眷顾他,为要叫他吩咐他的众子和他的眷属遵守我的道—–’”(创18:17-19)上帝眷顾、拣选和呼召亚伯拉罕,并把福音传讲给他,目的就在于使他可以让在他之后的子孙和家人也都知晓福音。这样一来,他们也就拥有了这个福音;福音也传给了他们。
也请思想一下《希伯来书》第4章2节:“因为有福音传给我们,像传给他们一样,只是所听见的道与他们无益,因为他们没有信心与所听见的道调和。”我们在新约时代拥有福音,正如旧约时代的他们一样。这种说法表明这样的事实:旧约时代的那些人要比我们更优越,这并不是从福音的清晰度来看,而是从他们得到福音更早这一事实来看。他们拥有福音,而福音在那些日子里也是定意要传给他们的。他们听到了福音,就有责任借着信心相信福音,假如他们没有这样做,那就是他们的罪。
第二,在所有预言性经文中,这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经文包含了许多预告,描述了即将来临的弥赛亚,并劝勉人们相信他,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参考诗2,45,72;赛40等等)。这些预言性的经文概括了众先知讲道的内容,使这些预言的内容能够为人们所知。因此,他们有责任悔改,借着这些讲章的激励而相信福音。因此,在旧约中也有福音出现。
第三,全部礼仪性的敬拜也证实了这一点。上帝赐给以色列人这些礼仪,目的并不是让他们以外在的东西为止,举行完仪式就够了,这些仪式都是基督的影儿,基督是这些礼仪的实质所在(参考西2;来10:1)。因此,借着这些影儿,上帝呼召他们仰望以后降临的弥赛亚,并且信靠他,使徒保罗在整本《希伯来书》中所要说明的就是这一道理。因此,这些影儿也是福音的基本要素。他们既然拥有了福音的要素,也就拥有了福音。
第四,旧约中的信徒也与福音中所应许和赐予的福分有份。他们是恩典之约的参与者(参考创17;徒3:25);他们有圣灵(林后4:13);上帝是他们的父,他们是他的儿女(参考罗9:4;诗103:13;耶31:20)。他们的罪得到了赦免(诗32:5),而且他们得到了恩典之约的所有福分;他们盼望救恩,并且得到了救恩(来11:16)。哪里有这些恩典,哪里就必有福音。既然这些恩典存在于旧约之中,那么福音也必存在。
异议1:在基督到来的时代以前,福音是隐藏的。那时信徒只有应许,并没有实体本身。从以下经文来看,这是非常清楚的:
(1)“这些人都是存着信心死的,并没有得着所应许的。”(来11:13)
回答:这节经文是说他们没有看到那时应许要来的取了肉身的基督。然而,我们不能解读成他们没有福音,也不能解读为他们没有蒙召相信将要到来的基督。我们的解读恰恰相反:他们相信基督。因此,他们也是借着福音被召,这福音与我们所领受的福音内容是一致的(彼前1:20),因为信心是从听道来的。
(2)“—–照永古隐藏不言的奥秘—–这奥秘如今显明出来,而且按着永生上帝的命,藉众先知的书指示万国的民,使他们信服真道。”(罗16:25-26)在这里,使徒保罗清楚地说明福音是永古隐藏不言的,仅仅在新约中才启示出来。
回答:经文本身就驳斥了这种看法,因为使徒保罗在此处所谈到的是对外邦人的启示,不是对于犹太人的。他说,正如福音包含并启示在预言性经文中一样,福音也已经借着这些经文向外邦人显明了。然而,犹太人已经有这些经文,在基督到来之前,这启示就已经向犹太人显明了,但却还没有向外邦人显明。其他经文也提到这一奥秘已经向犹太人显明,但对于外邦人而言则是隐藏的。“这奥秘在以前的世代没有叫人知道,像如今藉着圣灵启示他的圣使徒和先知一样。这奥秘就是外邦人在基督耶稣里,藉着福音,得以同为后嗣,同为一体,同蒙应许。”(弗3:5-6)当然,这奥秘在先前所启示的不像现今所启示的这样清楚。这奥秘先前完全没有向外邦人启示过,就对外邦人的呼召而言,先前也没有任何人见证过这一应许曾经得到实现。但是,使徒们却见证了外邦人因着他们的讲道而悔改。以下的经文也表达了同样的含义:《以弗所书》第3章9节,《歌罗西书》第1章26节,《提摩太后书》第1章10至11节,《提多书》第1章2节。
异议2:摩西是旧约的中保,基督是新约的中保。因此,基督没有被传讲给他们,他们与基督无份。
请思考《约翰福音》第1章17节。这节经文说:“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约1:17)
回答:
(1)摩西见证了基督并且向人们传讲基督(路24)。因此,在摩西所处的时代,福音就已经存在。
(2)此处的区别不是时间性的,而是与人和他们的工作相关。上帝借着摩西赐下十条诫命,使那些参与恩约的人以十诫作为他们的生活准则,并借着摩西赐下了预表基督的礼仪律。然而,不管是摩西,还是借着摩西所赐下的律法,都不是实体本身;昔在、今在且永不改变的基督才是实体本身。基督是上帝借着摩西所赐下的各样预表所表征的真理和实体。
附加性异议:请想一想《加拉太书》第3章19节中所言:“律法—–是藉天使经中保之手设立的。”因此,摩西是旧约的中保,基督是新约的中保。“既是起誓立的,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来7:22);“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来9:15)。
回答:摩西是居中调停的中保,他在上帝和人之间来回传递话语。而基督则是借着赎罪的功德做中保。“为此,他作了新约的中保,既然受死赎了人在前约之时所犯的罪过,便叫蒙召之人得着所应许永远的产业。”(来9:15)摩西只有在他还活着的时候,才能担任中保,不过是很短的时间,此后的年代就没有摩西做中保了。但基督则是昨日今日都不改变的。在诸般献祭的礼仪中,在创世之前,他就是被杀的(启13:8)。摩西以刚才所说的方式做中保,代表上帝让人们认识基督,并且劝勉人们相信基督(路24:27)。这就是设立礼仪律的原因。因此,福音和呼召在旧约中都是真实存在的。
异议3:旧约中,人们没有恩典之约的属灵福分。由此可以推论,他们也没有福音。所以,他们也没有蒙召得享救恩。
(1)这一点从《希伯来书》第7章19节中可以得到证明:“(律法原来一无所成)就引进了更美的指望,靠这指望,我们便可以进到上帝面前。”
回答:律法凭其自身和就其自身而言确实不能给人带来得救的盼望。然而,诸般的礼仪则带领他们归向基督,借着基督,旧约众信徒也因信蒙恩。他们相信基督,并且在恩约的福分上有份,正如新约中的我们一样(如上所述)。
(2)在《希伯来书》第9章8节中,我们读到:“头一层帐幕仍存的时候,进入至圣所的路还未显明。”“至圣所”指的就是天堂。通往天堂的路尚未显明,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因此,旧约众信徒没有借着福音蒙召得救。
回答:首先,使徒保罗在下一节经文(第9节)中说至圣所是“现今的一个表样”。因此,在那个时候,他们有自己的天堂表样。第二,至圣所被帐幕分开,使人不能看到里面。这意味着,所有的礼仪就其本身而言是不能打开天堂之门的。所以,这就表明人靠这条路是不能进天堂的,而这些礼仪所预表的实体基督则是人得以来到上帝面前的唯一道路(约14:6)。第三,使徒保罗说这道路尚未显明。他没有说至圣所尚未显明,而是说在旧约中他们还没有作为道路的取了肉身的基督。第四,他说这道路尚未显明,既不是说这道路还不存在,也不是说这道路完全不为他们所知。他只是暗示这道路还不像基督到来之后,那样真切地为他们清晰所知,他们必须借着模糊的影儿来仰望将要到来的基督。因此在《约翰一书》第3章2节中关于上帝的儿女是这样写的:“将来如何,还未显明”,尽管我们对此已经有了一些认识。问题中所引用的经文指的是对于基督的认识的多少,以及人借着基督可以得见上帝的不同途径,那个时候的途径是借着诸般的礼仪,而现在则不再需要它们了。
(3)“但如今藉着我们救主基督耶稣的显现才表明出来了。他已经把死废去,藉着福音,将不能坏的生命彰显出来。”(提后1:10)看哪,正是基督首次将生命彰显出来;因此,在此之前,它是不为人所知的。
回答:首先,上面已经无可辩驳地证明,在基督到来之前就有人认识永生,他们追求来世得永生,并且竭力追求在永生上有份(参考利18:5;太19:17;约5:39)。因此,这节经文所指的不可能是在此之前人对永生一无所知。第二,基督为罪做出完全的补赎,拯救他的子民脱离死亡,为他们赢得永生,从而将生命和不朽彰显出来。第三,预言和礼仪表明他还没有到来,还没有在现实中成就救赎之功,但是他必降临成就这一切。福音宣告说基督已经降临,并且已经成就了这一切。第四,先前的一切都是借着影儿预表的,比较模糊,他们不像实质或实体本身那样清晰。然而,在基督里,影儿所预表的一切都应验了,实体本身能够以其真实的样式清楚地显现出来。第五,使徒保罗实际上把这些应用在了尚未蒙召,仍然瞎眼的外邦人身上。因此,耶稣到来之后,外邦人也借着福音得蒙呼召,得享救恩和永福之光,这在以下的经文中明显可见:“我为这福音奉派作传道的,作使徒,作师傅。”(提后1:11)
(4)“这些人—–仍未得着所应许的。因为上帝给我们预备了更美的事,叫他们若不与我们同得,就不能完全。”(来11:39-40)从这段经文来看,似乎在旧约中他们在属天的福益上无份。
回答:首先,他们有弥赛亚将会到来的应许,但还没有得到应许的成全:基督在肉身中降临。第二,与旧约众信徒相比,新约众信徒有一些更美好的东西。就实体本身而言,并非如此,因为旧约众圣徒与新约众圣徒所得的属灵福分是一样的。准确地说,一些更美好的东西指的是他们与此有份的方式。旧约众圣徒是借着影儿与这些属灵的福分有份,而我们则是借着实体和真理本身得享这些属灵的福分。他们在应许中盼望基督的到来,而我们则有了应许的成全;他们在盼望中拥有这些福益,而我们则可以亲眼看到并拥有它们;他们拥有这些福益的量度要少些,而我们则在更大的程度上拥有这一切(即圣灵、真光和生命)。上帝按他自己的美意,并没有在赐给亚当和夏娃——或者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应许之后,马上就差派基督取了肉身,来到世上。假如上帝那样做,那么他们就已经拥有了实体本身,不再需要各种影儿了。然而,既然基督迟迟并未降临,就使得他的子民一直盼望应许成全之日的来到。既然基督在我们的时代降临,已经成就了一切,那么就不是只有他们才与真福分有份。我们和他们一起有份,他们也和我们一起有份,尽管我们所参与的是更美的侍奉。
(5)“既是起誓立的,耶稣就作了更美之约的中保”(来7:22);“他作更美之约的中保”(来8:6)。这些经文表明,旧约信徒是与属世的益处有份,而不是与属灵的福益有份。
回答:我们否认“更美”一词是指实体本身。我们上面已经阐明,“更美”所指的并不是实体。确切地说,“更美”一词指的是恩约施行的方式,圣经中经常用“约”这个名词来指恩约施行的方式(参考第十六章)。
这样,我们就看到,自从人堕落以来,上帝就已经借着福音呼召他的子民。
6.福音的外在呼召临到所有听见福音的人
问题:上帝是呼召所有福音事工之下尚未得救的人,还是只呼召他的选民?
回答:上帝呼召福音事工之下的所有人、每个人。我们必须注意到此点,这样才可以自由地借着信心接受基督,因为如果没有听到福音,人就不可能有信心。同时,也为了使人承认,上帝惩罚那些忽略这么大的救恩、拒不顺服福音的人乃是公义的。要使每个人都信服此事,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首先,把你自己和野蛮的印第安人比较一下,他们既不认识基督,也不知道救恩。你难道没看到上帝对你与对他们不一样吗?你希望和他们交换一下位置吗?为什么不呢?难道不是因为你所在的地方比他们所在的地方更有希望得到救恩吗?难道生活在福音事工之下,却不悔改认罪的人,将要被定的罪不比野蛮的异教徒被定的罪更大吗?如果救恩没有提供给你,怎么会这样呢?因此,这就证明,所有听到福音的人,都得蒙上帝的呼召。
第二,当牧者讲道、劝勉和责备时,每一个在福音事工之下的人都听到了他的声音。因此,福音就传给了听道的人。牧者是基督的仆人,“上帝奥秘事的管家”(林前4:1),也是基督的使者(林后5:20)。所以,听从牧者就是听从基督,拒绝牧者就是拒绝基督(路10:16)。请你再思想,上帝关于这些事情的圣言就在圣经之中。这样一来,既然每个人都听到了牧者的声音,上帝关于福音的话语也在他的耳中回响,那么,这一切就都传讲给了听道的人,他也就借着福音得蒙呼召了。
第三,圣经清楚地说明许多灭亡的人都曾经被召过。“—–被召的人多,选上的人少”(太20:16);“—–(他)请了许多客。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路14:16-18);“就打发仆人去,请那些被召的人来赴席;他们却不肯来”(太22:3)。不穿礼服的宾客被邀请了吗?当然,他被邀请了。没有来不是他的罪,而来的方式不对,也就是说,没穿礼服才是他的罪。因此,很显然,福音事工下的每个人都得蒙呼召和邀请,让他们归向基督。
第四,对所有人,也就是说对渴慕的人,没有银钱的人,以及愿意的人,都有一个一般性的无条件的宣告(赛55:1-2;约7:37;启22:17)。那些既不愿意,也不渴慕的人,不肯前来。既然他已经被邀,也听到了这一般性的呼召,是否前来就是他自己的事了,他必为此承担责任。
第五,既然有许多人拒绝福音,那么福音必然已经传给了他们,因为无论什么,假如还没有提供,就谈不上拒绝。“上帝的道先讲给你们原是应当的;只因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我们就转向外邦人去”(徒13:46)。很多人不顺服福音(提后1:8),也不顺服圣子耶稣(约3:36)。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福音已经把基督提供给他们,并且命令他们归信基督。
第六,叫人悔改和相信的劝勉是联在一起的。悔改的劝勉是关乎每个人的,没有人怀疑这一点。因此,每个人也必须承认,关于归信基督的劝勉也是关乎每个人的,因为他们同等重要。“—–当悔改,信福音。”(可1:15)
第七,不信是可怕的罪;是的,它是罪,因为我们如果不信上帝,就是把上帝当作说谎的。“不信上帝的,就是将上帝当作说谎的,因不信上帝为他儿子作的见证”(约一5:10);“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约16:8-9)。如果上帝没有把基督提供给还停留在不信状态中的人,那么他就不必为此负责,他的不信也就不是罪。然而,既然他的不信是罪,那么,这就清楚地表明,上帝已经把福音提供给他了。
第八,既然可怕的审判在等着非信徒,那么福音就必确定无疑地传给他们了,他们也必确定无疑地被呼召了。请在以下经文中察看这一点:“在火焰中—–要报应那不认识上帝,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帖后1:8);“我若没有来教训他们,他们就没有罪;但如今他们的罪无可推诿了”(约15:22)。假如在福音事工之下的每个人没有被呼召,而且上帝没有把基督提供给他们,那么他们怎能被刑罚,他们的定罪怎能更重呢?然而,既然他们由于不顺服福音而被定罪,而且比别人受的刑罚更重,很显然,福音已经提供给了他们。
既然上帝已经把基督提供给了所有处于福音事工之下的人,那么很自然,每个人都可以到基督这里来,不需要因为担心自己是否被呼召而留在后面;而且还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责任来到基督面前,并且接受他为自己的救主,从而使自己能够称义、成圣、得保守、得荣耀。但是,一定不要把这解释成每个人都有责任相信基督为他而死,是他的救主。我们一定要远离这样的解释,因为这不是信心的本质。信心不是确信;因为确信是信心的结果。信心在于灵魂的改变——对自己悲惨的光景感到困惑不安,渴望和好、和平、圣洁,以及荣耀——从自己转向基督。信心在于接受基督,基督已经献上他自己,并呼召和邀请每个罪人都归向他。基督还应许说,他绝不会丢弃那些来到他面前的人。最后,信心就在于心灵对基督这位大能、诚实和信实的救主的依赖。一个人如果真的这样行,真的认识到自己心中就是如此,只有在这个时候,对耶稣为他而死的确信才会到来。生活在福音事工之下的人都有责任相信基督。然而,他不一定相信基督是为他而死,并且确信不疑。我们绝没有这样的意思,因为那样人可能相信一个谎言,因为真信心当唯独以真理为信靠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