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巴刻谈清教徒07-3

第七章:汤玛斯·波士顿:(三)《悔改得生》

Thomas boston

因为惟有完全依靠祂,我们才能得着上帝的赦免,与上帝和好,并被接到天父的家中承受儿子的名分,被上帝的恩典不断更新,愈加披戴圣子的形象。

宗教改革运动清除了天主教的种种错误认信,让许多被遮蔽的圣经真理重新为众人所认识。这当中包括圣经自身的权威,因信称义和赖恩得救的教义以及关于圣餐的真理。悔改的教义当然也是其中的重点。

在中世纪,信徒将悔改与“补赎”相提并论,后者强调犯罪的信徒需要向神职人员承认自己的罪,在得到他们的宣赦之后,犯罪之人还需要接受惩戒,在行为中付上代价后才能表明自己对所犯罪行有了真实的伤痛与悔改。然而,这还不算结束,天主教又将犯罪的代价分为永恒的罪责和暂时的罪罚,这种理论认为教会的宣赦只是针对前者,即让罪人脱离地狱的永死,但这些人死后还需要在炼狱中接受刑罚。进而,他们提出教皇根据个人判断所签署的赎罪券,可以让过往圣徒功德库中那些多余的善行,来冲抵购买赎罪券之人在炼狱中受苦的时间,而具体减少的时间则根据赎罪券相关的注明为准

天主教出售赎罪券的行径令路德义愤填膺,并最终激起了他勇敢的反抗。兜售赎罪券的教士宣称无论人犯了什么罪,只要买了这种赎罪券便可永远脱离炼狱的痛苦,而且对于那些仍在炼狱中的人,只要有人为他们买了这种赎罪券,他们便可以当即从炼狱中获得释放。路德针锋相对的行动点燃了宗教改革的烽火,使这场运动很快遍及西欧各处。1517年10月31日,兼为大学圣经教授和威腾堡教会传道人的路德,将著名的九十五条论纲张贴在教堂的大门上,以下是这份论纲的前两条:

1.当我主耶稣基督说你们应当悔改(太四17)时,祂的意思是希望信徒们毕生致力于悔改。

2.不应尝悔改一词理解为忏悔仪式,即教士主持下的告解和补赎。

路德的这种观点(即悔改意味着信徒全心全意地归向上帝,并且信徒必须一生坚持悔改)与他一生坚持信靠上帝的教导同样重要。悔改的教义在之后加尔文的《基督教要义》中在圣公会每周奉读的公祷书中,在殉道士约翰·布拉德福特的证道中,在伊丽莎白当权时期新教灵修神学家帕金斯流传极广的福音小册子中,以及他之后众多清教牧者的表述中,得到了更加完整的表达,并可以说这种认识在马太·亨利的父亲菲力浦·亨利的宣告中达到了顶峰。这位属灵的前辈曾说自己盼望能将悔改之路一直走到天堂的大门前。然而,随着清教徒关注的焦点愈来愈转向人的归信和重生,其强调的重点也逐渐地放在一个人初信时的悔改上,深信它是引导信徒一生向主归正的关键。我们可以在威斯敏斯特信仰告白(WestminsterConfession)第十五章“论得生命的悔改”中看到这样的真理宣告。

1.得生命的悔改乃是一种福音的恩惠。所以凡传福音的人,不单应传相信基督的道理,也应傅悔改的道理。(路二十四47;可一15;徒二十21)

2.罪人藉着悔改,不但看见并觉悟到自己的罪与上帝的圣性和义律相违背的危险,而且也看见并觉悟到自己罪的污秽可憎,罪人既明白上帝在基督里向悔改之人所显的恩慈,就为自己的罪忧伤痛悔,以致转离一切罪恶归向上帝,又立志竭力在上帝所有的诫命中与祂同行。

—–

5.人不应该以概括的悔改为满足,竭力为自己特殊的罪而特别悔改乃人的本分。

这里我所推荐著作的作者汤玛斯·波士顿(1676-1732)是苏格兰南部埃特里克的牧师,他继承并捍卫着清教神学,并对历史上爆发的宗教改革运动有着深刻的观察和反思。在这本书中,波士顿将自己最初针对信徒悔改主题撰写的一些证道文编集在一起,这些证道文在向我们指出悔改的必要性、本质及其紧迫性之外,也让我们看到忽略或延迟考虑这一至关生死问题的人是多么愚不可及。这些证道汇聚了波士顿作品的种种优点:对圣经及其教导惊人的熟稔精通,在释经方面卓然的明晰透澈,对人心真实状况的洞察光照,以及对上帝荣耀和大能令人信服的展现。上帝的荣耀,正在祂使顽梗罪人悔改的作为中彰显出来。尽管如此,今日的读者若想在波士顿的书中领略到这些震撼之笔,还需要在头脑和心灵上做一些必要的准备,下面我就对此谈一些我的认识。

穿过牛津大学的一个大门,你会看到一个你可以称为“牛津的麦加”的区域,那里集中了克拉伦登楼、大学行政中心、举行授位仪式的谢尔登礼堂、中世纪建成的神学院,以及举世闻名的牛津大学图书馆。在那里你还能看到许多顶部刻有人类最伟大思想家的石柱。这些头像雕塑现在已经得到了修复,然而当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它们因为常年风雨的侵蚀已经变得面目不清,因此当年看到它们的时候,除了能够看出是人的头像以外,再难以做出任何具体的辨认。在我看来,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那些以圣经为基础,并经清教徒充分阐释,有关上帝和人性的教义认信之上,它们是理解波士顿一切信仰阐释和实践教导的基础。然而,它们却遭到了当代思想的不断侵蚀,因而今天的大多数人在一开始接触到这类信仰宣告时,不由得都会认为它们是一些历史上早已过时的观念,其含义已变得模糊不清,难于解释,与今天的人们并无什么关联。

在那个时代,波士顿信仰的是三位一体的上帝,相信世人都存活在祂的掌管之中,并且有一天这位上帝将会决定所有人最终的命运。所有认识这位上帝的人都会因为祂的圣洁而看到自己的罪恶和羞耻,不义和不洁,弯曲和败坏,过犯和污秽;进而言之,这位上帝对于祂所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甚至人类自由意志的选择也包括在内。与之相比,今天的人们虽仍然承认存在一位“在上者”(the one above)但却把这位上帝简化成了某种仁慈的符号,认为祂并没有给这个世界设立什么标准或期望,并认为祂的作为只是在人们遇到困难时乐意伸出援手而已。也有人将上帝看成是一种宇宙中的能量,不具备位格,因此提到上帝时不应使用“祂”(he),而应使用“它”(it),这样的上帝对任何人而言都不存在特殊之处。因此,人们完全可以当祂不存在那样地生活。

波士顿相信耶稣基督是道成肉身的上帝和人类的中保,是我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曾受死、复活,现今掌管着天上地下一切的权柄,将来还要再来审判世界。这位基督为世人赐下了拯救的福音,邀请并命令所有听到此福音的人以祂为自己的救主、上帝和挚友。因为惟有完全依靠祂,我们才能得着上帝的赦免,与上帝和好,并被接到天父的家中承受儿子的名分,被上帝的恩典不断更新,愈加披戴圣子的形象。波士顿也相信未来将有一天耶稣将审判所有的世人,那时等待所有人的终极命运只有两种:要么是与耶稣同在天堂享受永生,要么是与耶稣无分遭受地狱的永刑。与之相比,今天绝大多数人只是把耶稣看成一个以身作则、教导人们向善的好人,基督徒对耶稣的信仰在他们看来不过是一种迷信。关于死亡,今天的人们要么认为它会立即将逝者带入极乐之境,要么认为人死后会立刻完全消亡,然而无论怎样,耶稣都不会与人类的死亡有什么关系。

波士顿相信圣经就如同一个发光的光环,我们站在这光环的中央,接受着圣经来自各个方面的光照,这其中包括圣经的教导、叙事、传记和种种历史的描述,藉着这种真理的光照我们得以在今生按着上帝的眼光看到自己的本相。在此基础上,波士顿还相信圣灵上帝会带领信徒按着天父上帝的心意自己审判自己,并激励他们竭力按照这种标准来改变自己的行事为人。这正是圣经中关于悔改的教导,只有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才会真正理解使徒保罗对圣经的定义,“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提后三16)。与之相比,今天绝大多数人认为圣经不过是古代人类关于宗教观点的一部集合,其中部分内容还能对当下的人有所启迪,然而绝大部分内容都显得不可理喻,陈腐落后,因此整本圣经都需要通过一种相对的眼光来批判地继承从而使其与今日世界无论是世俗还是宗教的多元文化相协调避免它与我们当前所身处时代的文明共识形成冲突。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观念,是因为非信徒对理性的高举,他们认为信仰在本质上不过是人类自身的发明,若理性真如他们所言主导并驾驭着信仰,那么上帝在圣经中的启示便不过是一种神话。

最后,波士顿相信圣灵上帝藉重生的工作,让信徒获得了一种全新的生命。基督徒对耶稣基督信心的持守,向上帝真实的悔改,自我甘心的降卑,内心因上帝而时常涌溢的喜乐,在对上帝的崇拜赞美中和对身边之人的舍己服侍中所感受到的那种真实而强烈的爱,以及在这一切的敬虔上盼望不断进深的渴慕,都是这种新生命最直接的表现。但与之相比,今天绝大多数人把信仰仅仅看成是一种人在遭遇苦难时才会去依靠的精神慰藉,因此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信仰其实是可有可无的。如果按着这样的眼光来加以审视,上文所言基督徒的生命状态就被扭曲成为一种自欺和伪善之举。

现在波士顿一切有关悔改的教导背后所依据的那个属灵世界的实景,已经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因此我们无疑可以立刻得到这样的结论:除非我们也生活在同一个属灵世界中,或至少意识到我们应该活在那个世界中,否则我们便无法认同以下事实,即波士顿是一位有深刻洞见、超群能力以及圣灵同在的雪魂医者。在他身处的那个年代,波士顿并不是作为一位卓越的圣经学者而为人们所熟知的,尽管他无疑具备这样的水平,波士顿能够留名于历史最主要是因为他成就了牧者的典范。他所著的《人性的四重状态》在苏格兰广为流传,被众人奉为指明天堂之路的手册。三个世纪过后的今天,这位属灵伟人仍藉着他的文字向我们说话,他用圣经的真理之光照亮了我们崎岖黑暗的人生,规劝我们直面上帝藉祂的仆人向我们传达的心意,这其中包括了各个方面的教导,“悔改得生”作为其中的一个主题,正是波士顿在这本书中要带领我们去认识的。在力求达到言简意赅文风的同时,波士顿在本书中的论述,依然让人感受到他雄辩的文采,这一点从他简明务实的文笔风格,层层递进的论证手法,以及他通过对圣经恰到好处的引用从而紧扣论点的写作中可见一斑。可以说波士顿的作品有如奶酪一般,愈是细嚼,便愈能体会到其质量的佳美。

当年波士顿这些有关悔改的证道针对的是怎样的人群呢?从广义而言,毋庸置疑,这些讲道和所有宗教改革时期清教徒以福音为本的证道一样,都是对于上帝真理的宣告因此也成为所有人都应聆听的信息。所有人都应该不断地去思想上帝圣洁、威严、恩慈、信实、公义、超然和荣耀的主题,而信徒更是应当爱慕这样的信息,它们理当成为牧者证道的核心,而波士顿的证道无一例外地高举这样的主题。在他所有的证道中那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在的上帝,那位通过基督来施行怜悯与审判的上帝,那位鉴察人心、驱动着历史之轮缓慢前进,但对万事的掌管却无所不至其极的上帝,可以说占据了主语的地位,与祂相比,人类在波士顿的证道中只相当于述语。波士顿是一位以上帝为中心的牧者,用爱德华兹的话来说,波士顿完全沉迷于上帝。因此,作为传道人,他首先意识到的必然是世人在上帝话语面前都当谦卑受教的共性。与之相比,我们今天已习惯于教会讲台上以人为本的信息。在这类讲道中,上帝变成一种类似伍德豪斯(Sir Pelham Grenville Wodehouse)诙谐小说中男仆吉福斯的角色,所做的不过是帮助人脱离麻烦而已。从对上帝的这种观念中脱离出来,去重新适应波士顿对上帝的认识,对我们当中有些人来说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尽管如此,在面对波士顿这些从上帝的立场规劝人停止犯罪,并引导他们更加亲近主的讲道时,我们仍有理由追问:具体谁才是波士顿所期望触及的听众呢?

此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波士顿所针对的,正是那些在罪中不愿意悔改的信徒,他们当中有年长的,也有年幼的,有地位显赫的,也有地位低下的。总的来说这些人可以被分为两类:骄傲自满的信徒和懒散拖延的信徒,波士顿在书中将他们称为懈怠之人,或属灵的沉睡者。对于第一类不愿悔改的信徒,波士顿要对付他们的骄傲,而对于第二类他则要对付他们的冷漠。最终,波士顿的目的是要引导这两类信徒真实地向上帝悔改,并让他们看到自己生命的缺乏,即波士顿所称上帝“救恩的工作”。根据这样的判断,波士顿首先向我们阐释了悔改,它是一件关乎内心的行动,是信徒持续一生之久的功课,是圣灵上帝藉圣经真理所赐下的恩典。信徒出于悔改的改变包括认罪、痛悔、信靠基督、内心的降卑、“神圣的羞愧”以及对老我彻底的自恨,这意味着当信徒意识到自己的罪时他们就当承认、弃绝这样的过犯,并以日后完全委身顺服上帝的心志,彻底向上帝回转。之后,波士顿依次阐述了在他看来催促我们悔改的因素,这包括上帝的呼召和命令,因罪而导致的死亡,对死亡和审判临近的恐惧,基督为罪所承受的痛苦以及我们的过犯罪恶对上帝圣名的辱没。接着波士顿通过长篇论述。让我们看到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延迟悔改都会令信徒的生命蒙受巨大的亏损。之后,他详细论述了不悔改者活在咒诅之下的可悲事实,无论在人看来他们的环境有多么安稳亨通。在此基础上,他又一次规劝所有读者要严肃地面对悔改的问题。跟随着此书的这条论述主线,我们还会大量发现波士顿在行文中所时刻闪现的那种对上帝作为智慧的洞察,这也是他在其他所有属灵著作中所一贯表现出的特质。对于那些在生命中能够与波士顿拥有相同“波段”的读者,他的作品能够给他们以更多的启迪。事实上,在我看来,要真正读懂波士顿,关键在于读者对其“波段”的调适。今天有很多自称笃信基督的人,他们在信仰上有着令人不敢小视的真诚和火热,然而与此同时,他们的属灵 阅读却停留在一种我称之为“信仰泡沫”的状态(这样的信徒在今天并不少)。如果将波士顿的著作放在这类信徒的手中,我敢说他们读不完头两三页就必将放弃,声言这样的作品过于艰涩、陈旧并枯燥,与他们毫无益处。不可否认,波士顿的思想与那些证道文广为流传的清教牧者一样,惟有在信仰上经过历练、见识深刻的信徒方能领悟。然而对于那些困惑于波士顿的著作为何能成为经典,并带着这样的问题 阅读此文的读者而言,我要鼓励你尽力将此书读下去,并随时将波士顿所要论述的题目记录下来,详细地写下作者关于上帝的一切讨论,以这样的方式倾力读完此书,再回过头来进行重温,我敢保证以这样的方式研读此书的读者,最终必将看到自己在这本书上投入的时间绝没有浪费。

在我撰写此文时,面前一直放着一份介绍某退修会的宣传单张,这个退修会的主题是“在21世纪藉悔改活出蒙上帝赐福的人生”。这实在是出于上帝真理的宣告。波士顿就是那种能带领我们进入蒙福之地的牧者。因此,来悉心 阅读他的这本著作吧,并向上帝祷告。求上帝藉你所读到的文字赐福予你,以祂仆人所开启的那经久不衰的属灵智慧大大坚固你的生命。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