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基督徒生活的基础
十一、为基督做见证
简介
基督徒被呼召活在这个世上,但不属于世界。我们如何才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同时,也不妥协我们的信仰?我们的信仰如何能够对我们周围的人产生永恒的影响,帮助他们归向主耶稣基督?在本课中,傅格森博士着眼于彼得前书,针对如何在这个世上为主耶稣基督做忠实见证提供原则和实际的指导。
学习目标
当你完成本课后,你应该能够:
•辨认那些使基督徒在非基督徒面前脱颖而出的特征
•列出并解释基督徒对非基督徒的反应的两个层次关键概念
•彼得前书是写给那些生活在前基督教世界的人,对于生活在如今后基督教世界的基督徒来说,仍然具有不可思议的意义。
•基督徒活出不同于世人的生命,自然应该引起非基督徒的疑问。
•基督徒对非基督徒提出之问题的正确回应,应使用正确的用词、生活方式和态度来传达我们对基督的盼望。
问题思考与讨论
你的想法为何?(需要在课程学习之前完成)请花点时间来回答以下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你预备好开始学习这个课程。
•基督徒生活的哪些方面应当引起别人询问我们的信心?
•在你信主之前,是否有任何基督徒使你对福音有所向往?这些人是谁?他们的见证对你有什么影响?
经文阅读
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上帝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
——彼得前书三13–17
•为什么基督徒在为义受苦时保持无亏的良心很重要?
课程收听中
在你收听课程时,请回答下列问题。它们将引导你学习课程内容。
世人的疑问
•为什么彼得前书对西方的基督教会来说是一卷重要的书?
•后基督教世界在哪些方面是一个没有盼望的世界?
基督徒的回答
•根据彼得前书第三章15节,当基督徒为他们在基督里的盼望做出回答时,必须表现出哪两种特质?
•为什么基督徒不需要害怕那些反对他们的人?
课程内容:
这一路上我们探讨了基督徒生命的若干层面,在这一部分的课程中,我们的研究起点是我们正面临一位仇敌。
我们非常需要明白,我们实在是有一个邪恶至极的仇敌。
所以,我们在那个语境中思考了上帝在福音里赐给我们的基督徒军装。
我们也探讨过人们常问的一个问题:“我如何得知上帝的旨意?”在那之后,我接着谈到了基督徒在生命中必须面对患难的事实。
我们实在需要明白,那就是基督徒生命的本质。
在这堂课中,我想要转而探讨基督徒生命的另一个层面,那就是作个基督徒见证人,在世上服侍主耶稣基督并且为主耶稣做见证。
我要把我们的焦点集中在使徒彼得写下的经文,彼得前书第三章13至17节,尤其是彼得给我们的劝勉:“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回答各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彼得前书对西方世界的基督教会而言是一卷非常重要的书。
彼得写这卷书的目的之一是要帮助基督徒在一个前基督教的世界里为耶稣基督做见证,而我们西方如今已成为后基督教的世界了。
虽然,在西方世界的许多地区你仍然能够信你的基督教,但是在越来越多的地方你几乎被禁止去实践你的基督教信念。
这在许多方面都和罗马帝国那个前基督教世界相似。
罗马帝国原先已准备好要宽容各种宗教了,可以说,它甚至准备好要把基督教当作犹太教的一个教派来加以容忍。
但就在基督教会的早期真相揭晓的时刻发生了,罗马帝国这才明白,原来基督教福音将耶稣基督称为独一的主。
罗马帝国允许你称耶稣为主,前提是你也要称该撒为主。
如果你只称耶稣为主不称该撒为主,这就不被容忍了,因为这被视为极端的宗教。
而彼得前书对我们很有帮助的原因就在于整个书信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基督徒与世界交涉,而无须妥协自身的信仰,也不必失去信心,而是藉着信心来对生活在周围的人产生冲击。
它对于身处后基督教世界的我们也提供了丰富的教导,它是一本说明书,教导我们如何在前基督教世界里做见证。
它也提供非常有帮助的指引,供我们在后基督教世界里为耶稣基督做见证。
此外,彼得所说的一段话令我觉得非常有意思。
他说:“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
我之所以说这很有意思,是因为彼得显然预期非基督徒会请基督徒说明心中的盼望。
各位有没有注意到这是怎么一回事?在我的人生中,我确实有看过一些传福音的教学手册,甚至是一些传福音的人,他们的做法意味着要基督徒向非基督徒问问题。
我还记得我读过的第一本传福音手册,当时我大约15岁。
它的开头是:“你可以在任何地方向任何人做见证,例如你走在路上看到有人在遛狗,你可以走上前去,说:“先生,你知道狗的英文倒过来写就是上帝吗?”这种跟遛狗人士攀谈的方法,我连试都不想试。
整本手册的概念差不多就是要你闯入别人的生活空间,因为别人不太可能会来问你任何问题。
那么现在请各位稍微回想一下,新约圣经的内容,比较新约圣经里的基督徒和21世纪的基督徒,我想你会意识到两者之间巨大的差别。
差别在哪里?差别在于新约圣经里的基督徒跟他们所处的世界之间显然有着戏剧化的不同,能够促使世人向他们提问。
而我们当代基督徒经常跟我们所处的世界非常相像,以至于没有人会想问我们问题。
所以这对我们而言是一大挑战。
作为基督徒见证人,比我们能学到的技巧种类有着更根本的意义。
那些技巧常常都是矫揉造作的,跟新约圣经不同。
事实上,你仔细想想新约圣经并没有告诉你说:“若想作基督徒见证人,你必须学习并从事下列事项…”作新约里的基督徒见证人关系到你的整个人生。
因此虽然彼得不常提到“在世上作见证人”这个概念,但他在这卷书的五章经文里所写的一切内容都一一冲击着我们活出基督徒生命的方式,以致于世人会开始向我们提问。
我要请各位在这个语境中思想的第一点,就是:“什么原因会促使非基督徒向基督徒提问?”有注意到彼得说了些什么吗?“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回答各人”。
新约圣经成书当时的世界是一个非常绝望的世界,而后基督教世界也是一个非常绝望的世界。
当然政客都会掩盖这个事实,当然科学家也会告诉我们说生命的由来不会赋予生命任何意义,全都是生物学罢了,当然哲学家也告诉我们生命没有意义,但我们千万不要按照他们的任何教导和信念来生活。
在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关于那些杰出的思想家如果你用前后连贯的逻辑去思考他们的教导就会知道他们没有给人带来盼望。
所以人们其实都感到绝望。
从某方面说,人们已经放弃了活个六、七十岁,接着就死了,结束了,一切都到此为止了。
如果想要有意义的话,你必须自己捏造一些意义,有些人在这方面做得比别人更成功了,但也好不到哪去。
我们不过是世界上一个可观察的意外而已,因此无论是在宇宙中或是在人类的生命里都没有任何事物能给你心怀盼望的理由。
人们仍然会谈到盼望,但那不是真正的盼望,而这就是基督徒不一样的地方了。
基督徒的眼光是超越这个世界的,基督徒不像非基督徒,基督徒的生活是着眼于未来的,基督徒将现在看为短暂,将未来看为长久。
现在的世界是看得见的,但基督徒认为那看不见的世界远比看得见的世界还更真实。
至少,这在当时新约圣经成书的世界里产生了戏剧化的差异。
正如彼得在彼得前书第一章所说,知道基督已从死里复活,使得这些基督徒充满盼望,他们的生命也因此被转变。
他们跟其他人非常不同。
正如彼得所言:“你们在这世上是客旅,是寄居的”。
有注意到彼得在强调什么吗?基督徒之所以能够促使非基督徒前来提问,是因为基督徒虽然住在这世上,却与那些住在他们周围的人相当不同。
住在这世上的基督徒与他们的邻舍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
以前我住在美国的时候,我发展出了一种生活中的小游戏,尤其是住在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的时候。
我总是很享受在高楼大厦里乘着电梯上升或下降的时刻。
如果电梯里有其他人,我就会跟他们聊天。
我经常发现,当我正要走出电梯时,人们会问我一个放在他们心中许久的问题:“这位先生是从哪里来的呢?”有时正当我走出电梯时,他们会问:“请问你来自哪里?”而我就会一边倒退着走出电梯,一边回答说:“南卡罗来纳州的哥伦比亚”。
然后在电梯门关上前,看着他们脸上的表情,因为他们都在想:“他听起来不象是来自这附近的人”。
确实没错,只要我一开口,就无法掩盖这个事实,我很明显是个外地人,一个并非来自本地的外地人,而彼得这段话基本上就是在说:“如果你是基督徒,你就是外地人”。
在你的基督徒生命成长过程中,这件事必定会成真,不是因为你发展出某种特殊的做事方式,而是因为你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不同的。
在我的生活中,人们常对我说:“看来我们讲的是同一种语言”。
我心想:“不,其实不然”。
但若要这么说,也没错。
所以,住在苏格兰与住在美国,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我的标准回答一直都是:“其实各个方面都有那么一点不同”。
使人们对你产生兴趣的经常是你的不同之处,你有别于他人,你不是来自这附近的人。
这使人对你的不同感到好奇,这真的就是彼得此处所说的。
他说福音具有某种彻底转变生命的成分,因此虽然我们跟其他人住在同一个世界,但他们仍然会意识到:“这个男生很特别,这个女生很特别。
我不太知道他们是依循什么来生活的”。
我个人认为,人们会对基督徒家庭有越来越多这种想法,因为现代人的家庭生活变得越来越失调了。
一旦人们跨越了骄傲的阻碍,就会忍不住去望向基督徒的家庭,并且就像有些人已经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们会忍不住问的我们:“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呀?我看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你们看看,正是真基督徒的不同之处促使非基督徒前来问这个重要的问题。
所以这就是彼得所要告诉我们的。
他说,促使非基督徒向我们问问题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是属基督的人,因此我们在定义上就与世人有别。
但是彼得接着提到说:“那么基督徒该如何回答?”彼得这番话很值得注意,因为他提到了两个层级。
这两个层级属于同一个整体,是一体两面,分成两个层级。
在第一个层级中,彼得说我们在世上表现出来的见证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必须总是准备好做出回答,为我们心中盼望的原由进行辩护与说明。
这意味着什么呢?首先,这并不表示我们要告诉别人我们是怎么成为基督徒的。
首先,这意味着我们向别人介绍耶稣基督,赐给我们盼望的就是祂。
事实上,在我们所居住的世界里,有越来越多的人完全不了解耶稣基督,却还是拒绝了祂,他们对祂真的一无所知。
不过,正如我们在先前的课程中所谈到的,基督徒的可悲之处就在于我们对耶稣也不甚了解。
我们大概无法熟练地翻开圣经,说:“这是新约圣经的其中一卷书,一卷福音书,书里的这些经文介绍了耶稣,这些经文所宣称的是关于耶稣的事情”。
所以彼得的意思是说,在这个世界,如果你想作见证人,那你必须学会的第一件事,并不是该使用什么技巧来传福音,你需要明白的是基督教的福音究竟是什么,这样你才能向孩童讲解。
确实,去当儿童主日学教师对于我们这些身为基督徒、能够向非基督徒做见证的人而言可能是最佳的训练,因为耶稣基督自己就是我们心中盼望的缘由。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探究上帝的话语,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饱读其中的真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为自己阅读圣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想要明白整本圣经的信息,不只是为了能够藉着这信息成长,也为了越来越能够向人们讲解清楚针对福音的真理,给出一个合理的说明。
其实彼得在这里使用的一个单词,保罗在腓立比书第一章也用过,当时保罗被下在监里,腓立比信徒感到沮丧,但保罗说:“别沮丧,因为我意识到我之所以被关在这里是上帝要我向这些罗马兵丁讲解福音”。
当你这样看待事情的时候,你就会明白那些在你人生中出现的重重难关,你之所以会被放置其中是为了让人们来问说:“是什么让他不一样?”也是为了让你能够向他们讲解福音。
但我们在此也要注意,彼得向我们强调我们为耶稣基督做的见证不只是通过言语表达出来,也通过行为来表达。
请注意,彼得在下一节如何提及这一点,他说:“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存着无亏的良心叫你们在何事上被毁谤就在何事上可以叫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自觉羞愧”。
真有意思,对吧?有明白他在说什么吗?他说,强而有力的基督徒见证既需要具备讲解何为福音的能力也需要具备能够证明福音大能的生活方式。
这可能就是我们有些人当初被吸引归向基督的原因。
这是我被吸引归向基督的原因之一。
那些能够向我讲解福音的人,他们的生活也呈现出上帝在福音里转变生命的大能。
各位也要注意彼得所强调的事物。
他所强调的事物非常值得注意。
他强调的不是超凡的说话能力。
他强调的,其实是更具挑战性的能力,也就是以温柔的心来回答。
有时候,福音派基督徒恐怕没有读过这节经文,而我们为基督做见证的态度,彷佛是在向非基督徒进行军事攻击,一点也不温柔。
然后我们说:“他们不愿意听”。
但其实是我们的生活惹恼了他们。
他们注意到我们的口气不佳。
这可真有意思,对不对?你居然能用不好的口气来讲福音。
如果你用不好的口气来讲福音,你所讲的福音就被你污染了。
所以如果福音没有对我们产生转变生命的冲击,那我们用来向他人说明福音的言词,也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确实,上帝有时仍然会凭祂的至高主权使用这种言词,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无视新约圣经清楚的教导。
这教导要我们在为耶稣基督做见证时,以温柔、敬畏的心来见证。
可惜我们并不总是存敬畏的心。
我们如何能“敬畏”不信福音的人呢?答案在于,他们是按照上帝形像受造的人。
他们生命的悲剧就是他们亏缺了上帝的荣耀。
当你明白这一点,你就不是以肉眼来看待他们,而是以上帝的眼光。
而这就转变了你对他们说话的方式。
这就是彼得在这里所说的。
这让我想到了一个故事,这是关于我苏格兰母会第一任牧师的一个故事。
他叫作罗伯特‧默里‧麦克谦,你们有些人可能有听过他,他的侍奉大有能力。
他在29岁时过世,在他过世之后,人们在他的书桌上找到一封信。
那封信才刚送到,还没被打开。
后来他一位朋友打开信件,信中内容是有人对于他几天前讲的一篇道所表达的感谢。
信上写着:“谢谢你的讲道”,接着又写说:“但真正产生效果的并不是你讲道的内容,而是你讲道的态度”。
这可真有意思,不是你讲道的内容,虽然那很重要,但是你所讲的福音和你讲道的态度两者之间的和谐更能产生效果。
这能对人们的生命带来影响,因为他们不习惯遇到这样的事情,他们习惯的是被人利用和被人伤害,被人以不温和的方式对待,以及在意见分歧和有所争执的时候,不被人尊重。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世人没有能力产生那种温和与尊重的态度来对待与自己意见极为不同的人。
但是福音能够做到这一点。
在结尾这里,我要各位注意,这段出自于彼得的鼓励。
周围有各种陈述围绕着为这段鼓励赋予色彩,就像一幅伟大的画作。
画中有一个主角,而主角周围有一些物件存在,这些物件各自以某种方式衬托着主角。
而我们的经文这边有三个对象值得一提,首先就是彼得在第14节说的话,他在第14节提到说我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
所以当我们为耶稣基督做见证的时候,即使是在敌意环伺的情境中,彼得也说:“我们要对属天的福气有信心”。
接着是第二个要注意的对象,当我们在这种情境中为耶稣基督做见证的时候,我们不必惧怕那些敌对我们的人。
背后的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将耶稣基督视为主来加以敬畏。
接着是第三个为这段关于见证的鼓励赋予色彩的对象,就在第16和17节。
彼得说:“我们应当预期自己会多结果子,那诬赖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必将自觉羞愧。
上帝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
彼得这段话的意思其实是说,那些敌对福音的人都将被击败。
我们必须有信心,相信这一点最终必定会成真。
所以这实在是一段美好的鼓励,鼓励我们为我们的救主耶稣基督做见证。
祷告
将你在这堂课里从上帝的话语中学到的内容给用在祷告上。
• 赞美上帝,祂甚至能利用苦难为自己的荣耀服务。
• 承认你在哪些方面没有在行动中呈现福音。
• 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向他人见证耶稣基督的殊荣。
• 求上帝让别人看到你的忠心,即使是在你受苦的时候,也会向你询问你心中盼望的缘由。
收听结束后
当你完成这个课程后,请回答下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你厘清并总结课程中主要的重点。
•彼得呼吁我们常作准备,向任何询问我们盼望缘由的人做出回答。现代基督徒传福音的传统方法与彼得的设想有何不同?
如果你正在小组中,请让成员们讨论以下问题:你有没有遇到过非基督徒询问你的信心?他们特别注意到你的什么,你如何回应他们?
•傅格森博士针对基督徒如何回答非基督徒对其信心的询问提出了两个层级。基督徒回应的第一个层级是什么?
如果你正在小组中,请让成员们讨论以下内容:想知道你是否能清楚地传达福音,最好的方法就是向儿童说明福音。你会如何简单地说明福音?请以儿童或对基督教信仰一无所知的人能够理解的方式来说明。
•基督徒第二层级的回应是什么?
如果你正在小组中,请让成员们讨论基督徒与非基督徒来往的正面例子和负面例子。实际上,在我们的互动中,温柔和敬畏是什么样子?不是什么样子?
祷告
将你在这堂课里从上帝的话语中学到的内容给用在祷告上。
•赞美上帝,祂甚至能利用苦难为自己的荣耀服务。
•承认你在哪些方面没有在行动中呈现福音。
•感谢上帝赐予我们向他人见证耶稣基督的殊荣。
•求上帝让别人看到你的忠心,即使是在你受苦的时候,也会向你询问你心中盼望的缘由。
复习测验
透过这些选择题来评测你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1.为什么罗马帝国反对基督教?
a.罗马反对基督教对犹太教的态度。
b.罗马反对基督教的多文化主义。
c.罗马反对基督教的排他性。
d.罗马反对基督教对于社会地位的缺乏。
2.彼得在写第一封书信时,设想了以下哪种情况?
a.基督徒不会为信仰受苦
b.非基督徒已经知道了福音
c.基督徒只需要传扬福音,而不是将福音活出来
d.非基督徒会向基督徒询问有关他们信心的问题
3.为什么基督徒与世人有所不同?
a.基督徒根据未来而活。
b.基督徒根据当下而活。
c.基督徒根据暂时性的事物而活。
d.基督徒根据看得见的事物而活。
4.在彼得前书第三章中,关于我们应如何传福音,以下何者没有被列出?
a.存着无亏的良心
b.温柔
c.敬畏
d.能力
5.随着整个社会的家庭生活越来越失调,基督教家庭将开始变得越来越突出。
a.对
b.错
6.下列说法,何者没有围绕着彼得的教导?
a.我们应当对上帝的赐福充满信心。
b.我们应当期待我们会多结果子。
c.我们不应当害怕那些反对我们的人。
d.我们不应当期望福音是会冒犯人的。
答题关键——(十一)为基督做见证
问题思考与讨论
你的想法为何?(需要在课程学习之前完成)这些是针对个人设计的问题。答案会根据每个人各自的知识和经历而有所不同。
经文阅读
•为什么基督徒在为义受苦时保持无亏的良心很重要?
在为义受苦时,保持无亏的良心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在基督里的良好行为就不会被玷污,让那些毁谤我们的人感到羞耻。在彼得前书第三章18-22节中,彼得以基督为为义受苦的榜样来支持他的论点,因为基督受苦并被高举。
课程收听中
世人的疑问
•为什么彼得前书对西方的基督教会来说是一卷重要的书?
彼得前书是为了帮助前基督教世界的基督徒为耶稣基督作见证而写的。如今的西方已经成为一个后基督教世界了,但在许多方面仍类似罗马帝国的前基督教世界。因此,彼得前书能够帮助今天的基督徒在不妥协信仰的情况下生活在这个世上。
•后基督教世界在哪些方面是一个没有盼望的世界?
傅格森博士概述了后基督教世界没有盼望的各个方面。科学家坚持认为,生命的根基一点也不赋予生命任何意义。哲学家断言,生命没有任何意义。人们认为人的生命不过是一个意外,我们死后就不存在了。这些例子表明了后基督教世界的无望。
基督徒的回答
•根据彼得前书第三章15节,当基督徒为他们在基督里的盼望做出回答时,必须表现出哪两种特质?
作为基督徒,当我们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我们的苦难——促使人们询问我们的盼望时,我们应当表现出温柔和敬畏。“温柔”意味着我们要表现出温顺和谦卑,注意不要过于强势。“敬畏”包括以尊敬对待所有人,因为他们是上帝形像的拥有者。
•为什么基督徒不需要害怕那些反对他们的人?
“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彼前三14-15)在这段经文中,彼得阐述了基督徒无需惧怕任何反对的原因:我们对作为主的耶稣基督有更大的敬畏。在我们心中尊崇基督为主,使我们免于对人的恐惧。
收听结束后
•彼得呼吁我们常作准备,向任何询问我们盼望缘由的人做出回答。现代基督徒传福音的传统方法与彼得的设想有何不同?
现代许多传福音方法的重点往往是基督徒追着非基督徒提出问题。然而,当彼得写这封信的时候,他设想的情况恰恰相反:非基督徒将接近基督徒来问问题。这应该鼓励我们与世人有所分别,不要以做作的方式传福音。
•傅格森博士针对基督徒如何回答非基督徒对其信心的询问提出了两个层级。基督徒回应的第一个层级是什么?
基督徒的第一层回应是“回答”。这涉及到我们用言语表达、见证我们对耶稣基督的盼望。这需要告诉人们耶稣基督是谁,和祂做了什么。换句话说,要能够清楚地传达福音的信息。
•基督徒第二层级的回应是什么?
基督徒对非基督徒的第二层回应包括“以温柔和敬畏的心”来回答。我们关于耶稣基督的见证不仅表现在我们的言语中,也表现在我们的举止中,我们被呼召要活出一种与福音话语相称的生活方式。正如傅格森博士所言:“如果福音没有对我们产生转变生命的冲击,那么我们用来向他人说明福音的言词也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复习测验
1.C.
基督教是一个具排他性的宗教,只有耶稣是主。如果人们也承认凯撒是主,罗马人就会容忍。但由于基督徒拒绝做这种宣告,因此基督教被罗马视为极端主义,对罗马构成颠覆性的威胁。
2.D.
彼得设想,基督徒的生活将与他们周围的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非基督徒自然会问他们为什么如此不同。
3.A.
基督徒根据未来而活。他们的眼光超越了这个世界的侷限。他们明白现在是短暂的,永恒是漫长的,看不见的世界远比看得见的世界更真实。
4.D.
虽然福音是上帝救赎的大能,但基督徒个人不需要在介绍福音时表现得很有能力。根据彼得前书第三章15-16节,基督徒该聚焦的是以温柔、敬畏和无亏的良心来传福音。
5.A.
在一个功能日益失调的社会中,人们将望向基督徒家庭,并被促使问及是什么使基督徒家庭如此不同。这将是基督徒分享福音信息并以自己的生命展示福音信息的一个绝佳机会。
6.D.
基督徒应当预期,福音信息和十字架的话语会冒犯人。事实上,圣经清楚地告诉我们情况就是如此。哥林多前书第一章18节说,十字架的道理在那灭亡的人为愚拙,而耶稣自己也告诉门徒,他们会因为祂的名而被所有人憎恨(太十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