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做我的见证

第十章:彼得的第二篇讲道

使徒行传3:11-21

那人正在称为所罗门的廊下,拉着彼得、约翰,众百姓一齐跑到他们那里,很觉希奇。彼得看见,就对百姓说:“以色列人哪,为什么把这事当作希奇呢?为什么定睛看我们,以为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和虔诚使这人行走呢?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们列祖的神,已经荣耀了他的仆人耶稣;你们却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释放他,你们竟在彼拉多面前弃绝了他。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了,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我们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健壮了。正是他所赐的信心,叫这人在你们众人面前全然好了。弟兄们,我晓得你们做这事是出于不知,你们的官长也是如此。但神曾藉众先知的口,预言基督将要受害,就这样应验了。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主也必差遣所预定给你们的基督耶稣降临。天必留他,等到万物复兴的时候,就是神从创世以来,借着圣先知的口所说的。”

这一章我们来看彼得在使徒行传的第二篇讲道,首先要注意的是,它不是一篇迎合听众的讲道。这篇讲道若是放在今天,讲的人恐怕要被送去坐牢。

“为什么稀奇?”

按照路加记载,讲道开头的背景是:那人正在称为所罗门的廊下,拉着彼得、约翰,众百姓一齐跑到他们那里,很觉希奇(11节)。我们知道乞丐拉着彼得约翰,不是因为他自己不能走路,需要他们扶着。前面我们已经看到这是一个神迹,这个人天生瘸腿,一辈子都没有站过,如今却被使徒的触摸所医治,不仅能站,还能跑能跳,开心的活动自如,不需要任何协助和搀扶。但经文告诉我们,这个人在跑着跳着赞美神之后,又回到彼得约翰那里,拉着他们表示亲爱。难道你不会这么做吗?如果有人刚刚治好了你的顽疾,你被疾病困扰了许多年,如今却得了医治,难道你不会依依不舍的拉着救你的人,不希望他们消失不见吗?所以这个人就来紧紧的拉着彼得约翰。

众人都聚集到所罗门廊那里,满目稀奇。彼得看见,就对百姓说:“以色列人哪,为什么把这事当作希奇呢?”(12节)。如果我们仔细查看福音书中的神迹,便会发现,福音书作者几乎是有模板的,他们会描述当事人的困境,然后记录基督所行的医治神迹,最后是围观百姓的震惊。因为这个模板在新约经常出现,因此学习圣经希腊文的学生们要学的第一批动词,就包括表示震惊的thoumazo这个词。

彼得问了一个问题,有点像一个卡车困在立交桥下的卡车司机。警察来问司机:“你的卡车卡住了吗?”司机心领神会道:“不是的,我过桥的时候没油了。”彼得问群众为什么稀奇,很难想象他们竟然没有回答说:“你疯了吧?我们为什么不能稀奇呢?这个瘸子我们天天看见,现在他能跑能跳的赞美神,我们怎么可能不震惊呢?”

然而彼得并非在开玩笑,因为他接着问道:“为什么定睛看我们,以为我们凭自己的能力和虔诚使这人行走呢?”(12节)。这话的意思是,如果使徒们是靠着自己的能力叫瘸子行走,那才叫人稀奇。彼得是说,大家不应该感到奇怪,因为这人能行走是因着耶稣的名。到这里,彼得给出了一篇经典的讲道。

“亚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就是我们列祖的神,已经荣耀了他的仆人耶稣”(13节)。这篇讲道跟五旬节的第一篇讲道有所不同,五旬节那天,彼得的讲道我们分为三部分探讨,他在每个部分都给出了一段旧约经文,加以解释。在这篇讲道里,他并没有这么做。他不是丢弃了圣经,而是整合了圣经,用词十分谨慎,对旧约关于弥赛亚的预言做了总结。彼得首先说:“你们看着我们,好像我们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敬虔医治了这个人,但你们应该定睛的是神。”

注意,彼得并没有说,神荣耀了他的“儿子”耶稣,或是他的“先知”耶稣,虽然耶稣的确是儿子和先知,是和平之子。但彼得采用的语言是旧约的语言,将听众瞬间带回旧约的应许。这神迹是靠着神行的,他荣耀了“他的仆人耶稣”,表明耶稣是以赛亚书53章所应许的弥赛亚——“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象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3节)。这位受苦的仆人要背负他百姓的罪,犹太人期盼的正是这一位弥赛亚。如今彼得是说:“不要看我,不要看约翰,要看神我们的父,他在这个神迹中荣耀了他的仆人,耶和华的仆人。”

受难的那一位

彼得接着给出了一个强烈对比:“你们却把他交付彼拉多。彼拉多定意要释放他,你们竟在彼拉多面前弃绝了他。你们弃绝了那圣洁公义者,反求着释放一个凶手给你们。你们杀了那生命的主,神却叫他从死里复活了,我们都是为这事作见证”(14-15节)。旧约的另一个预言是,弥赛亚要称为以色列的圣者。福音书中,首先认出耶稣身份的是邪灵,邪灵对耶稣喊叫说:“神的儿子,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吗?”(马太福音8:29)。他们知道耶稣是谁。彼得想让群众明白,他们钉死的究竟是谁,那是耶和华的仆人,以色列的圣者,将要来的义者,他是我们的公义。他们将生命的主交付、弃绝和杀害了。

我们很容易回想起1963年11月22日刺杀肯尼迪的那个人的名字,但我们很难记得提派特(J.D.Tippet)这个名字,提派特是当天被刺客杀害的一名警察。我们清楚记得肯尼迪被刺的细节,但却忘了同一天在同一座城市里被同一名凶手杀害的另一个人的名字。谋杀警察为何是可怕的罪行?谋杀本身就足够邪恶,但谋杀对象的职位越高,引发的社会关注就越大。当总统被谋杀,就成了举国难忘的历史事件。然而与生命的主本人被谋杀相比,总统被刺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约翰论到这位生命的主说:“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约翰福音1:4);“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约翰福音14:6);“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启示录1:8)。使徒行传在这里称耶稣为生命的主,彼得告诉百姓,他们谋杀的是生命的主。这是指向定罪的讲道,彼得是说:“你们弃绝和谋杀了以色列的圣者,然而你们却稀奇他从死里复活,他的能力可以医治生来瘸腿的?你们应该稀奇的是自己怎么还活着。”

约拿单·爱德华兹在那篇著名的讲道《落在忿怒上帝手中的罪人》中曾说:“罪人哪,你今早醒来,居然还活着,没有掉到地狱的坑中,完全是因为神的恩典,是神的手托住你,没有让你此刻就永远沉沦。”我们还能给出什么别的理由,能解释我们一息尚存?我们站在神面前有什么功德可言吗?我们能指着什么对神说:“神啊,你欠我这个,你让我像耶稣一样复活吧”?我们断乎不可如此轻慢,但我们每时每刻都有这样的态度。

“我们因信他的名,他的名便叫你们所看见、所认识的这人健壮了。正是他所赐的信心,叫这人在你们众人面前全然好了。弟兄们,我晓得你们做这事是出于不知,你们的官长也是如此。但神曾藉众先知的口,预言基督将要受害,就这样应验了”(16-18节)。我们在这里看到一个例外,一个人希望能找的借口,一张他们希望能救自己脱离地狱的门票。他们盼着神能给他们一张通行证,因为不知者无罪。

无可推诿

有人曾对我说,他有个朋友并非无神论者,而是不可知论者。我告诉他,不可知论者是最糟糕的无神论者。有神论主张一神或多神的存在,无神论则包含有神论以外的所有区间,因此不可知论也在有神论的区间外,因为他不仅不承认神的存在,还将自己的不承认怪到神的头上。他是在说,自己不相信神存在的原因是神“不可知”。他没有这个知识,拉丁文对这个词的翻译是“ignoramus”。等于是说:“神啊,你要是让自己向我显明出来,只需对我行个神迹,给我充足的数据,让我得出理性的判断,我就会成为你最忠实的信徒。”然而,诸天无时无刻不在传扬神的荣耀,神叫他的存在明明可知,人人都无可推诿。世上每个人在地上行走,都确知神的存在。我们的罪不在于不知道神,而是我们拒绝承认神,哪怕我们明知他的存在。

保罗在罗马书说,人人都无可推诿(1:20),因此不可知论者的推诿理由是什么?每个所谓的不可知论者给出的理由都是:“假如我知道你在那儿,我就会悔改、接受救主,但我真的不知道。请饶恕我的无知。”保罗警告说,在审判的日子,无知不能成为人的借口,因为没有人是无知的。我们并非没有知识,也不是什么不可知论者。

基督教早期,人们将耶稣钉十字架时,存在一种特定类型的无知。我们的主在十字架上为杀害他的人祷告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做的,他们不晓得”(路加福音23:34)。但紧接着,彼得就对群众说:“你们杀害了他,你们背叛了他,你们弃绝了他,但我知道你们这么做是出于不知。”接着他说:“所以你们当悔改归正,使你们的罪得以涂抹;这样,那安舒的日子就必从主面前来到,主也必差遣所预定给你们的基督耶稣降临。天必留他,等到万物复兴的时候,就是神从创世以来,借着圣先知的口所说的”(19-21节)。他们的不知是因为忽视了神话语的浅白教导,彼得是说,耶路撒冷近期的事件早就在旧约详细预言,假如他们殷勤学习神的话,就不会因弥赛亚的死感到惊讶,也不会双手沾满他的鲜血。

神早就直白地向我们展示了真理,他使耶稣从死里复活,清楚彰显了他的身份。他从未使穆罕默德、孔子、佛陀或任何人从死里复活,神使耶稣从死里复活,证明他是神的儿子。但我们却狂妄地说,信什么不重要,我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宗教,只要做个好人,尽力跟随神就可以了。人们以最快的速度逃离神,奔向各种偶像。除了真神以外的任何偶像都让恶人满意,然而神启示关于他爱子的真理,他们却感到稀奇。为何如此呢?

彼得是在对百姓说:“你们为什么不在圣殿里欢喜跳跃赞美神?那是你们的神,是你们先祖的神,他已经荣耀了他的爱子。”有些人可能以为,彼得对这些人所说的太过严厉,但他们无法辩驳,因为那就是他们的本相,他们的确弃绝了神的儿子。我们也是这些乌合之众的一员,直到我们归向基督,就像拉着彼得和约翰的那个乞丐一样,期望主永远不会离开我们,我们永远不想松开他的手。唯有他是那位至圣者、义者,是生命的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