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巴刻谈清教徒06

第六章:约翰·弗拉维尔《保守你心》

John Flavel

信徒对上帝的偏离始于他们的内心,始于他们真实或潜在丶必然或偶然落入到那些对不合主心意之事物的迷思。而自我警诫式默想的操练将会让一个人回到上帝面前,思想祂的带领和基督所赐的恩典,从而让自己得着激励和坚固—–

真基督教有怎样的特征?理查·巴克斯特标志性的回答是“操练内心和默想天堂”(Heart-work and heaven-work)。对于这样的观点,相信约翰·弗拉维尔(John Flavel)和其他所有的清教牧者都会极为认同。过去,人们从以下方面判断基督教的正统性:正统教义、正确行为、圣制度、圣礼施行、是否避免宗教融合,以及各种其他指标。然而,清教群体将它确切地定义为信徒与上帝的相交,更具体而言即信徒藉中保耶稣基督与三位一体真神的相交。这正是巴克斯特所提出的那两个短语的意思。

“默想天堂”正是巴克斯特本人所推崇的属灵操练,在这样的操练中信徒应激发自己去思想末后与主同在天堂的美好。它的益处在于可以让我们在与主同行的经历中大得激励,正如那奋勇向前直奔标杆的人(我们完全可以这样形容基督徒的人生),他的眼目总会定睛在终点之上一样

“操练内心”意味着信徒需要不断操练自我警诫与劝勉常常自我省察,从而激励自己竭力爱主,向祂委身,并以坚定的心志去抵挡信仰道路上各样的灰心与艰难。清教徒相信,在上帝对万事的护理中,这些都是自己必须去面对的功课。对于这方面的真理,弗拉维尔在他的《保守你心》(Keeping theHeart,第一版的书名是《真正的圣徒》〔A Saint Indeed〕)一书中做了极为宝贵的阐释,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这位清教徒和他的著作。

“心”这个弗拉维尔与巴克斯特常常使用的词,到底是指什么?心在清教徒的作品中并非是指医学意义上那个将血液泵压到全身各个部位的脏器,而是一种根植于圣经启示和人类学意义上的概念,心对他们而言是一个人生命活动的核心,这也是圣经千百次使用这个词所要表达的含义。藉这个词,圣经向我们突出、显明并强调着这样的真理:

(1)我们一切的所做所思都源自我们的心,被它所控制,并反映着我们的本性。我们一切的思想、愿望、感知、意志,我们的筹算和目的,我们的情感、态度和志向,我们所有的智慧或愚蠢,都出于我们的心,且被它所强化、维系并推动——去行善或作恶。主耶稣自己也表明祂深知这一点,在圣经中祂如此说道:“你们既是恶人,怎能说出好话来呢?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太十二34),又说:“因为从里面,就是从人心里发出恶念、苟合、偷盗、凶杀、奸淫、贪婪、邪恶、诡诈、淫荡、嫉妒、谤讟、骄傲、狂妄。这一切的恶都是从里面出来,且能污秽人”(可七21-23)。

(2)上帝在基督里所赐给我们的救恩与我们心中那种出于上帝、超乎想象的改变,密切联系在一起。对此,先知以西结在他关于被掳以色列民将要被上帝复兴的预言中,有过这样的描述:“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谨守遵行我的典章。(结三十六26-27)这种被上帝所造的新心,一方面是我们信心的源泉,藉着它我们能够专心仰望耶稣基督和福音的应许,从而进入到一种崭新的、被上帝所接纳的关系中;另一方面它也是我们爱的源泉,而爱的对象既是上帝也包括了世人:一方面我们渴慕在凡事上以感恩、坚贞的心志去尊崇上帝、讨祂的喜悦,另一方面我们又愿意为所有邻舍和亲友,以及一切在人生道路上相遇的人谋求益处。以这种状态而存在的信心,正是我们得救的明证,而养成并保持这种内心的敬虔正是“操练内心”所要达成的。准确地讲这实在可称为一种善工。

讨论到这里我们便可以进一步来思想弗拉维尔和他的这本著作了。而在评论此书之前,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作者本人。

弗拉维尔1628年生于乌斯特郡布罗姆斯格拉芙,是传道人的儿子。弗拉维尔也从小立志要成为一名传道人,这样的初衷从未改变。1650年他从牛津大学毕业,并成为一名牧师。1656年他搬至港口城市德文郡的达特茅斯,在那里的服侍让他一跃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他那清教牧者所特有的风格、释经、辨析、教导、应用、洞察、引人悔改和劝勉,以及上帝在他证道中大能的膏抹与同在,令他的服侍大有果效。

从他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弗拉维尔那平实的清教文风背后有着清晰的思路和雄辩的论证,在所涉及的一切主题上他都坚持正统的教义,强调以基督为中心与生命的改变。此外,我们还能感受到弗拉维尔对于推进真敬虔那种迫切的关注,以及他在主基督里的喜乐与平安。从有关他的记载中我们得知,弗拉维尔将大量的时间用在默想、自省和祷告上,并且他至少有过一次非同寻常的对上帝的奇妙经历。据说有一次弗拉维尔在马背上默想时,“突然有一种思想一浪高过一浪地向自己涌来,仿佛先知以西结在异象中所看到的一样,直到最后将他完全淹没在其中。当时他的这种感受是如此强烈,那属天的美好令他喜不自胜,永生的福分是如此真实,世上的所有都不能再引起他的注视和感觉,这世界再没有什么可以让他挂心的事物,一连几个小时他对自己身处何处毫无意识,彷彿完全沉睡了一般”。体力不支的他在路边的一个水池旁稍事休息,“坐下来,洗浴之后,弗拉维尔迫切向主祷告说如果这是上帝的心意,他愿意此处就成为自己的离世之所,死亡此时在他眼中显出一种从未有过的美好。他当时相信自己行将死亡,事后除了能够回忆起耶稣基督那让一切变得极其美好的圣容之外,再没有任何属世的牵挂在那一刻进入过他的脑海,就连他亲爱的妻子和孩子也不例外”。当他最终到达所要去的旅店后,旅店的老板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是:“先生,怎么了?你的脸色差得要死。”

对此弗拉维尔却回答道:“我这一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幸福。”在旅店中,“弗拉维尔依然感受着那种属天的喜悦,甚至夜不能寐。上帝赐下的喜乐一直涌溢在他心中,这个世界似乎已经与他不再有丝毫的关系。多年后弗拉维尔回忆起那天的情景,称其为天堂中的一日”。这样的经历保罗也曾有过——曾被主提到一个他称为第三层天的地方;爱德华兹也是如此一次在步行经过一片树林时,他突然强烈地意识到上帝那无比真实的荣美,被感动得泣不成声。行文至此,我们也不妨稍作停留,一同默想上帝的奇妙可畏。

1660年英王复辟,紧接着颁布了统一法令,这让英格兰国教重新在信仰领域大权独揽。1662年弗拉维尔因为不从国教的缘故被撤销了牧师职分。然而,他所服侍教区的信徒仍要求他继续牧养的工作(当时已为非法),而且他一做就是二十年。为了证道他常常出没于各个家庭、森林、索尔科姆河口在退潮时会显露的礁石岛屿,以及其他一些能够避开法律制约的地方。1682年至1685年,弗拉维尔加入了一间伦敦的公理会教会,在那里协助教会的牧师,即他的朋友和《犹大书》的注释者威廉·詹金开展事工。在此期间躲避当局的搜捕(地方法官派出的搜捕队)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到了1687年詹姆斯二世撤销针对不从国教牧者的禁令时,弗拉维尔已经回到了达特茅斯,当地仍旧对他敬爱如初的信徒立即建起了一座宽大的教堂,让他在那里继续教牧事奉。弗拉维尔于1691年安息主怀,留下了大量的释经、灵修类文字,这些文字在第一次集作两大对开本出版之后,于1968年再版,成为一套共3600页六卷本的文集。

在《保守你心》一书中,弗拉维尔向我们阐释了在他看来,基督徒内在属灵操练最为关键的层面。对于信徒而言,它是敬拜和祷告的关键,是信、望、爱的关键,是谦卑、和平、喜乐的关键,是单纯爱主、专心顺服的关键。那么到底何种操练如此关键?读过弗拉维尔的书我们可以称其为自我警诫式的默想(admonitory meditation),在此操练中,信徒将按照一定的方式对几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进行思想,以此坚固自己的信心,无论在何等环境中都能立定心志与上帝同行。与此同时这种操练也将在我们被罪诱惑、偏离正道之时提醒我们悔改帮助我们重新立志单单遵行上帝的旨意。信徒对上帝的偏离始于他们的内心,始于他们真实或潜在、必然或偶然落入到那些对不合主心意之事物的迷思。而自我警诫式默想的操练将会让一个人回到上帝面前,思想祂的带领和基督所赐的恩典,从而让自己得着激励和坚固,重新立志活出信靠主的人生,无论遭遇再大的艰难都将坚持不懈。这些真理将会通过信徒在默想中的领悟和应用,再一次在他们心中扎根,并激励他们以更大的热诚投入祷告,求主带领他们在任何处境中都与主同行。弗拉维尔非常清醒地意识到,魔鬼撒但和我们的罪性,一直都在引诱我们随从肉体所喜好的生活方式。他知道对于信徒而言,去抵挡这些远离上帝的意念和情绪是多么重要。一个人如果不能制止这些败坏的心思意念,就必将被它所毁灭。《保守你心》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在教导信徒如何才能达到最为敬虔的默想当我们在追求主的道路上遇到波折时,这样的默想必会让我们的心再次振奋,坚固我们奔走前程。

我猜想今天绝大多数的信徒在遇到试探时,内心不会再与自己做这样的省察和辩论了,难道不是这样吗?我们常会以为自己面对内心或外界的试探时,能立刻察觉到罪的逼近,并凭着简单地说一声“不”,而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但事实上,要让一个人的内心恒久热诚地渴慕上帝的荣耀,并自觉自愿地亲近主,绝非那么容易。那种以为在遇到试探时,我们不用经历内心的争战与努力,仅仅靠说一声“不”就能够解决问题的人,充分地暴露出自己在信仰上是多么不切实际,又多么容易陷于自欺,将那些原本错误愚蠢的事当成正确智慧的事,同时还暴露出他们已陷入那种艾略特(T.S.Eliot)所描述的“以从事正确之事来达成错误目标的终极背叛”之中。对这样的人,弗拉维尔在他的书中明确指出:胜过罪的试探绝没有捷径可走,那种在试探面前依靠、相信自己的人生态度,最终只会造就一条导致属灵自杀的高速公路。还等什么?让我们现在就来靠近弗拉维尔,聆听这位灵伟人的智慧之言吧。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