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巴刻谈清教徒-序

巴刻谈清教徒

作者:巴刻/翻译:孙为鲲

导言

清教徒如何帮助基督徒经历神?

1.我们为何需要清教徒灵修传统?

现今是一个渴求经历上帝的时代,却也是一个对“客观真理”充满怀疑的时代,@1对圣经真理也不例外。基督教也彷彿某程度上重返到中世纪西方教会的光景:充斥着林林总总之属灵经历的故事:真实的、浮夸的、难辨真假的;正统的、偏差的、近乎异端的,令人眼花缭乱。但不少信徒只乐于聆听和传递这些故事,多于关注分辨真假虚实、并如何按圣经诠释其中意义。中世纪的经验是:很多“圣人”的神迹故事不但是夸张失实,有些“圣人”的存在甚至是虚构出来的,但不少听到的信徒都抱着造就自己和造就他人的心态,不加思索便接受,并继续以讹传讹,散播迷信!@2

诚然,每个时代的基督徒都应该有直接和神交往的经验。宗教改革家除了强调纯正真理(因信称义)之外,同时强调信徒皆祭司,即可以信徒不经人间的中介(耶稣是人神之间唯一的中介!),而直接与神交往。但我们需要的是属灵经验,应该是真实没有夸饰的、并合乎真理、即在救恩中应许的全方位成圣经验:自然的和超自然的、感性的和理性的、神祕的和日常生活的、被动的遭遇和主动的学习等等,清教徒在这方面正是我们很重要的属灵导师!

2.清教徒著作有何帮助?

*清教徒灵修著作通常都有很强的释经及教义基础,但同时重视这些真理如何能点燃人对上帝的爱、生命的活力和事奉的热诚。清教徒主要的灵修特色是以真理推动人的属灵情感。

*以巴克斯特的灵修经典《圣徒永远的安息》为例:巴克斯特一生体弱多病,年轻时一次病危中,他发现最能给他安慰和力量的,就是把所有有关天堂的真理用信心仔细默想。后来神恩待他活了过来,他便将这些默想的内容及方法写下,带来他牧区的大复兴,后来更成为了十七世纪英国重要的基督徒领袖。

*巴克斯特认为将来天家既然是信徒与神面对面团契、不再有痛苦和罪恶的困扰、可以和所有爱主的圣徒欢聚、永远享受神创世以来为我们预备的福乐的地方,靠圣灵用信心仔细默想,应该会带来预尝的喜爱(love)和渴慕(desire)。如果我们确信天家是所有蒙拯救的人必然达到的目的地时,心中便会产生确切盼望(hope)的热忱。如果我们确认人生是回归天家的朝圣旅途,虽有苦罪相缠,但有神足够有余的保守恩典,心中便会产生不断奋进的勇气(courage)和毅力。当信徒明白人生是匆匆客旅,世上的日子如飞而去,抵达天家的日子也愈发接近,最后产生的情感是喜乐(joy)。

*巴克斯特在著作中教导了多项有助默想的方法,使已知的真理能产生情感上的冲击力,包括向自己的心讲道(提问、劝说、鼓励),用世间事物之五官经验类比想象无限完美的天家(美丽的大自然、悦耳的音乐、美味的食物、怡人的香气、最感动人的亲情爱情),和不断短祷求恩等等。

*清教徒的默想不是灵意解经,也不是主观的投射联想,而是基于释经、运用五官默想,由信进入爱的旅程。他们所追求的不是神祕经验的喜乐(他们相信这是神主权对个别人士的恩典,信徒不应强求),却是将真理活现眼前的喜乐,他们称之为信徒在灵里理所当然的喜乐(rational joy)。

*换言之,他认为默想天家福乐的属灵果效不是神祕经历而是使信徒对赐永生的神更加感恩和敬爱;也塑造他们属灵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更向往天家、轻看今生的享受,热切追求成长和抵抗试探;又带来属天的安慰和喜乐,坚固信徒殷勤事奉的心志;而鲜明清晰的天家盼望,能使信徒更毅力面对今生“至轻至暂”的苦难和不平。

3.邀请你进入清教徒之灵修体验:

在本书中,被称为现代清教徒的巴刻教授将会化身为你的属灵向导,以生动及深情的笔触为你描绘出多位主要清教徒领袖的心灵世界,述说他们在充满忧患和挑战的时代处境中,如何活出感人的生命见证,并介绍他们留下的一些重要灵修著作,指引当代和历代的信徒如何在不同环境中继续与永活的上帝同行,经历祂救恩的大能和丰富。

此外,对于愿意亲自阅读清教徒灵修原著的信徒,我在此引介一些网上资源,希望更多人可以直接品尝这个福音信仰值得引以为傲的属灵传统:@3

*巴克斯特的《圣徒永远的安息》(简要本):古旧福音网http://bit.ly/2aRFwU6

*Baxter’s Saints’Everlasting Rest(abridged version):The Christian Classics Ethereal Library,http://www.ccel.org/ccel/baxter/saints_rest.html

*布雷克《改革宗灵修系统神学:基督徒理所当然的侍奉》http://bitly/2aVBf3n;例如第三十七章:属灵的喜乐;第五十九章:敬畏上帝;第六十四章:满足;第五十七章:爱上帝;第一百零三章:关于永恒的荣耀等等。

*有关清教徒之网上中文资料:http://www.fundamentalbook.com/puritans.htm及http://old-gospel.net/内之栏目:

*古旧福音书籍一“拿起来读”

*灵修佳作

*祷告生活

*飞跃工作间

*马太亨利圣经注释

*Online Puritan writings:

http://www.puritansermons.com/toc.htm

http://www.puritanlibrary.com/

http://www.romans45.org/puritans.htm

——廖炳堂博士/建道神学院/系统神学及灵修神学教授

前言

委身的方向

如果今天你得到一本注明属于灵修类,或是在图书市场上被归为灵修类的书籍,相信你绝对不会认为,这样的书中会包含与释经相关的教义性或历史性的讲章或论文。今天包含这类内容的书籍从不会被归入灵修类作品,而那些自称属于灵修类的书,一般情况下其内容只是关于日常生活的默想和祷告,除此以外并没有其他所指。这种现象难道不是很正常吗?然而在我看来却非如此。

这样的现实在我看来,实际反映着信徒普遍对何为“委身上帝”1持人本主义,且日渐肤浅的理解。与许多历史上的基督教专有词语一样,“委身”一词的含义今日也被稀释并庸俗化了。人们现在可以随意地将它与任何主题联系在一起,你可以听到人们将这个词与自己的配偶或孩子放在一块儿,或是与某人的事业联系在一起,然而你却很少听到人们需要向上帝委身。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是我们不再像属灵的先辈那样委身上帝了,还是我们将自己的委身掩饰成了一种前人从未体验过的形式了?无论是出于何种原因,今天我们对于灵修一词的理解已经被大大简化了。然而在以往它却意味着信徒完全投靠仰赖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上帝,尽心、尽性、尽力地爱祂、忠于祂;并以一心一意地赞美上帝、讨祂喜悦作为人生最重要的事。此外,委身还有一层内涵,即信徒渴慕从圣经的教导与解经中获取那属天的智慧。证道与委身曾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牧者忠于圣经的教导,让会众获得了那唯一值得全然信靠、默想并实践的真理。与此同时,所有委身基督的信徒也都对本于圣经的真理传讲充满了渴慕,他们深知惟有如此自己的生命才能被塑造成形,从而在与上帝亲密相交的同时,也能与自己的家人、朋友、同事以及身边其他所有的人建立起美好的关系。

这种以牧者的释经为基础,鼓励信徒委身上帝的著作,在过去曾让无数的信徒极为热衷,司布真(C.H.Spurgeon)当年的证道文就是一例,他在四十余年的教牧事奉中致力于向世人阐明基督的救赎之道,其相关的论述涵盖了教理要义、信徒伦理、属灵生活的各方面;马太·亨利(Matthew Henry)关于圣经的注释也完美地结合了他对基督徒生命实践全面而深刻的讨论;此外,我们还能在许多清教徒讲道性质的作品中看到这类例子。在本书中我将向读者推荐其中几部经典著作。

难道我们可以将司布真的证道文、马太·亨利的释经巨著、斯蒂芬·查诺克(Stephen Charnock)关于《上帝的存在与属性》(The Existence and Attributes of God)的浩繁证道以及其他与之类似的清教牧者的释经著作称为灵修著作吗?我想大多数人不这么认为,然而我却坚持所有人都应如此重新对灵修著作进行定义。在我看来,灵修著作真正的宗旨就在于指向委身上帝。因此我请本书每一位读者从一开始便将清教牧者的书当作教导信徒如何委身上帝的灵修著作来看待,同时我也盼望着你在读完本书之后能够确信事实的确如此。最后,如果本书也被看作一本介绍其他灵修著作及其作者的灵修作品,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

——巴刻二〇一二年五月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