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生性反叛 ?

反叛一族

上文所说的一切旨在清除现代人思想上的矮树丛,以致我们可以听到圣经如何论到我们的罪,如何叫我们看见自己是罪人。圣经指出罪的本质是叛逆,这正是人的真相。

1、罪是反叛

希伯来文旧约和希腊文新约圣经论罪的词汇非常丰富,与罪有关的字词都是涉及人与神的关系,并指出人的行为有罪与否全在乎神的看法(神对人的判语包括:坏、残忍、不忠、邪恶、无用、麻木)。有些词语含有刻意不去行善,偏离正轨、不符标准之意。另外一些字词表示罪疚、污秽、在神面前不能蒙悦纳、需要被神判刑。也有一些词语带有主动反叛——释经者公认圣经论罪以这个意思最为清晰、强烈、透彻、广泛。以利户指着受苦的约伯说了不公平的话:“他在罪中又加悖逆—–用许多言语轻慢神。”(伯三十四37)清教徒称刻意轻慢抗命为罪的“恶化”,愈变愈坏。反叛就是恶化到极点、最该斥责、最严重的罪。

不论天上人间,任何处境中的反叛,都有下列五个因素:

●有权威的在上者,要求下属效忠、服从、守信、听命。

●反叛——长期抗命,拒绝合作。

●坚决自定前程,完全不把受拒的上级放在眼内。

●假设独断独行就是真自由。

●反叛失败必招刑罚。在上级看来,反叛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

在旧约历史中,以色列人不断背弃神,也不断遭受神的责罚。神一再降灾,叫掳掠、饥荒,困苦临到走歪路的百姓,希望他们灵性苏醒。以赛亚预言的头一章就是一例。在这里,神对以色列人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他们离弃耶和华,藐视以色列的圣者,与他生疏,往后退步。你们为什么屡次悖逆,还要受责打么—–你们的地上已经荒凉,你们的城邑被火焚毁—–你们若甘心听从,必吃地上的美物;若不听从,反倒悖逆,必被刀剑吞灭—–你的长官居心悖逆,与盗贼作伴,各都喜爱贿赂,追求赃私—–悖逆的和犯罪的,必一同败亡,离弃耶和华的,必致消灭。(以赛亚书1章2节、4-5节、7节、19-20节、23节,28节)先知们将反叛定性为背约、亵渎、拜偶像,不公、残酷、罪行、背道;不厌其烦地宣告神的忿怒,警告悖逆的人即将受神审判。从这个观点看,神藉着以赛亚所说的话,是甚为典型的。新约圣经让我们从主耶稣基督身上看见向神守约是:完全无私、以神以人为重。我们若要知道神怎样看我们,就必须以耶稣为量度的标准。假如我们没有恒常地尽心、尽性、尽力像耶稣一样爱神,也没有像耶稣所说的撒玛利亚人那样行善助人,我们就达不到祂的标准,我们就是罪人。假若我们坦白面对自己,承认耶稣那样彻底敬拜、服侍的人生对我们并不吸引,我们也就暴露了自己内心的真相:我们是背叛神的人。

2.全人类的背叛

除了藉着重生,有了新生命,内心蒙神改变的人之外,全人类与生俱来都是背叛神的。这是保罗在罗马书清楚的教训。

罗马书主题是神的义。书中的论述显示,保罗以“义”代表神如何凭着公平、信实、慈爱,将“称义之恩”  (宽宥与接纳)赐给所有信靠耶稣基督的人(参1章7节,3章21-26节,5章17节,10章3-4节)。神藉着福音昭示了这义。好消息就是我们因信基督领受了神所应许的盼望、新生命,及活出基督德行的能力,正如福音所宣告的一样。领受了神称义之恩的人都得庆新生,享有以称义为起点、以终极救恩为终点与神和好的关系。这是永生(罗马书1章16-17节)  ,是罗马书阐明的主旨。

*领受了神称义之恩的人都得庆新生,享有以称义为起点、以终极救恩为终点与神和好的关系。

罗马书的论述段落分明,第一段是一章18节至三章20节,说明世人全都需要义。保罗尖锐地批评外邦人和犹太人生活的实况,指出当末日审判时,每一个人必然照着他的往绩受“忿怒恼恨—–患难困苦”的报应(罗马书2章8- 9节),不多也不少。保罗说:“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在罪恶之下,就如经上所记:“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没有明白的,没有寻求神的,都是偏离正路,一同变为无用,没有行善的,连一个也没有。”” (罗马书3章9-12节)还有,“我们晓得律法上的话,都是对律法以下之人说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审判之下;所以凡有血气的,没有一个因行律法,能在神面前称义,因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罗马书3章19-20节)。

值得留意的是,三章9节、五章20至21节,及第六、七章等经文,都把罪赋予人格化,看罪是一股操纵人的力量,所向无敌。惟有与基督一同复活的人,才可以把它赶下宝座。堕落了的人性照着天然的力量,完全无法满足神对义的要求,无论是恪守神成文的律法或是顺从与生俱来的良知(见2章12-15节)都无能为力。这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保罗的第二大段(3章21节至5章21节)向世人宣告了称义之恩,基督的赎罪牺牲为其法理基础(3章21-26节),信心为其领受渠道(4章),确实的盼望为其果实(5章1-11节)  。亚当的罪造成了我们对义的需求,基督的顺服正好将亚当所行的反转过来,代我们把义找回来(5章12-21节)。

我们要注意这一段经文基本上不是要强调我们都犯了罪(罗马书一开始已交代了这一点)。这里所强调的是,人类的两大代表——亚当和基督——所行的,已经决定了神怎样看待被祂定为与亚当和基督相连的人。许多时候,读者抓不紧这个重点,因为保罗在五章12节的文句较为紊乱。他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人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然后就停在那里,没有完成这句子。

因此,不少人误以为“众人都犯了罪”必定是指实际的,个人的过犯。这是不足为奇的。可是,这是不合行文思路的,“众人都犯了罪”的意思可以借用以下例子来阐明:总统向敌国宣战,全国都投入战争中,因为他代表国家。国民说:“我们向敌国宣战。”因为他们接受总统的代表性,所以和他一起承担宣战的后果。若是打败,是我们打败了。神派定了亚当作我们的代表,我们与他同气连枝,免不了承担他的过犯所引致的法理后果。换句话说,亚当自己招致的咒诅也伸延到全人类;“众人都犯了罪”所指的是刑责方面。

到了五章末,保罗概括地再论一章:8节至三章20节所列每一个人的犯罪行为。到了下一章,他会更大规模地论到罪,但在此则以半人格化的笔法说:“罪—–显多—–罪作王叫人死”(5章20-21节)。保罗说罪作王的比喻,显    示我们与历代教会所谓的原罪,是人类无可规避的炎症。原罪始于第一位男人当初的抗命行动。保罗在第12节已经谈到他。他的不顺服使堕落了的人类完全受辖制。

罗马书的第三大段,(六章1节至八章39节)则以称义的生活为焦点,保罗继续引伸罪作王而置人于死的比喻。他引用亲身的经验清楚说明神禁止人犯罪的律法,不单没有赋予人抵挡罪恶的力量,反而激发人去犯罪。结果,人终于明白自己是罪奴,一向如是(见罗马书7章7-13节)。保罗足足用了第七章整章去分析神的律法如何界定、侦察、判决人的罪,只是在叫人得力抵挡罪恶方面毫无帮助。保罗所说的见证显然是从他作犹太人的经历,讲到他现在作基督徒的经历。  

有关的经文还有许多,但由于篇幅所限,而且也没有必要,我们就此打住。圣经一清二楚地叫我们看见,天然的、未重生的人,活在世上就不断显露与生俱来背叛神的本能。我们现在可以总结一下。

福音信仰与罪

我们交代了原罪的意义,旨在证实福音信仰宣讲基督的福音时,对人类的看法乃是合乎纯正的基督教信仰。以下的观察结果是恰当的:

第一,无论是从圣经或神学立场看,福音信仰对人的看法是对的,我们坚持人生下来就背叛神,因为人承受了原罪,与生俱来就是这样。换句话说,显明人的堕落景况是正确的做法。我们反对一切淡化及美化人类罪性的立场。

第二,到目前为止,本文只能集中谈论堕落之人性的灵性病理学。对于神所造的一切美善或者加尔文所谓的“普及”恩典,完全未有提及。普及恩典所指的是神凭着祂慈爱的护理工作,把罪的破坏力加以抑制,以致个人、社会、人生免于下滑到底。祂叫人,不分基督徒或非基督徒,都得着重要的文化才能,在艺术、文学、科学、科技、政治、学问、医学都有成就。一切的真善美,一切叫人趋于文明的,都是神所赐的。祂以祂奇妙的护理之功,在某程度上扭转了人性堕落的局面。祂缔造了各种环境,纵然人心败坏,可能作出腐败似恶魔的事,世界仍不乏负责任的公民、黠慧忍耐的父母、爱好和平的统治者、天才横溢的艺术家,甚至是“好的异教徒”死心塌地的恪守不能救人的教条。借用巴斯噶的话,人是宇宙的光彩,也是宇宙的垃圾。垃圾的一面——惨无人道、恶迹昭彰、尔虞我诈、打家劫舍、高傲嫉妒等——只有原罪能够解释,即如我们所看见的。光彩的一面只有普及恩典可以解释。

第三,本文刻意回避了福音信仰内有关罪的歧见。但福音信仰对于人按着本性是堕落的,是毫无自救之力的,必须倚靠基督,是完全一致的。大家都承认需要称义与重生。前文只是笔者按自己所了解的论述福音信仰所同意的基本事实,文中所言亦为历代主流基督教所共信的。  

*倘若我们的脑海里所萦绕的是祂的圣洁,我们便愈觉察自己多么不洁。

倘若我们心常注视祂在福音里救赎大爱,我们也愈知道自己多么缺乏爱心。

第四,我们用了颇长篇幅论述人的罪,旨在证明福音对人的无助是真实的,以致我们愈多认识神和自己,就愈发谦卑。藉着神的作为和圣经认识神,我们也愈能将祂与自己相比, 愈见距离之大,就愈有自知之明。倘若我们的脑海里所萦绕的是祂的圣洁,载于律法之内、显于神审判的行动、见于祂儿子成了肉身的生活,我们也愈觉察自己多么不洁。倘若我们的心常注视祂在福音里救赎的大爱,我们也愈知道自己是多么缺乏爱心。正确的方法是这样,愈认识神叫我们愈降卑,因为我们会愈清楚看到自己的罪有多污秽。把罪看得愈清楚,愈晓得感戴我们主耶稣基督浩大的救恩。罪这课题令人恶心。然而,这番讨论若叫我们俯首神前,承认神比我们更加认识我们,使我们谦卑下来,这番功夫就没有白费。倘若我们因此更依偎着基督,过着为救恩感谢赞美的生活,更忠心作祂的门徒,令人难堪的讨论反要带领我们踏上改变生命的路途,享受满有喜乐的成果。祝愿读者们都有此经历。

奇异恩典

惟有先明白坏消息,自知己罪,感受到自己离开神完全的义的标准有多远,才能欣赏福音的好消息。

约翰牛顿(John Newton)深谙坏消息是什么。他俯视己心,粗犷狰狞的恶行令他恶心。他是1700年代中期的船长,曾参与可耻的贩奴勾当。他也不忘记自己悔改前顽梗不信、放荡形骸。但奴隶贩子牛顿竟然变成传扬福音的牛顿,所传的正是自己一度嗤之以鼻的福音。令他自知罪孽深重的坏消息叫他吃不消,他只能为着唯一能救他的奇异恩典感恩。牛顿心被恩感疾笔而书,写下了简洁动人的歌词:

奇异恩典,何等甘甜,

救我可怜罪人!

前我失丧,今被寻回,

瞎眼今得看见。

约翰牛顿这一首“奇异恩典”可能是世上最常唱的圣诗。牛顿对自己未悔改前的写照引起了千万基督徒的共鸣。或者我们在人前一本正经,却不时瞥见自己心中罪恶的丑陋。若没有神的恩典,我们只是失丧的可怜人。对我们来说,恩典同样是奇妙的;全赖神的恩典叫我们被寻回,得以认识基督。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