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当主耶稣面对世界

第二章、耶稣的真貌

马太福音8章18至34节

18耶稣见许多人围着他,就吩咐渡到那边去。

19有一个文士来对他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

20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

21又有一个门徒对耶稣说:“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22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

23耶稣上了船,门徒跟着他。

24海里忽然起了暴风,甚至船被波浪掩盖。耶稣却睡着了。

25门徒来叫醒了他,说:“主啊,救我们,我们丧命啦!”

26耶稣说:“你们这小信的人哪,为什么胆怯呢?”于是起来,斥责风和海,风和海就大大地平静了。

27众人希奇说:“这是怎样的人,连风和海也听从他了?”

28耶稣既渡到那边去,来到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有两个被鬼附的人从坟茔里出来迎着他,极其凶猛,甚至没有人能从那条路上经过。

29他们喊着说:“ 神的儿子,我们与你有什么相干?时候还没有到,你就上这里来叫我们受苦吗?”

30离他们很远,有一大群猪吃食。

31鬼就央求耶稣说:“若把我们赶出去,就打发我们进入猪群吧!”

32耶稣说:“去吧!”鬼就出来,进入猪群。全群忽然闯下山崖,投在海里淹死了。

33放猪的就逃跑进城,将这一切事和被鬼附的人所遭遇的都告诉人。

34合城的人都出来迎见耶稣,既见了,就央求他离开他们的境界。

一、引言

我们对某些事情的经历,往往跟我们对它们的期望不同。真实的经历本身可能比想象得要高兴得多,或者悲伤很多;无论怎样,这两者之间有显著的区别。

比如,我们拟定一个详细的家庭度假计划,并期待着充满热情地度过这两个星期的假期。但是,许多旅行计划都需要好天气,如果我们忍耐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毛毛雨,那么,我们在这个假期的经历跟我们的预期将是大相径庭。有些人期待跟爱梦想、有浪漫眼光的人结婚,这样的人以为婚姻是放诸四海皆准的万灵丹。但现实的婚姻可能会出现一些令人失望的事情:例如,挤牙膏或卷牙膏管的方式可以引起夫妻间极大的争吵。痛苦的冲突一直重演,直到双方解决了不同的价值观和眼光的问题。我们若要跟另一个人同住,必然需要调整、付出、接受、忍耐和许多艰难的工作。结婚后,试探似乎没有得到多少缓和,只是重新调整焦点而已。另一方面,可能有些人把婚姻看成一件可怕的事,也许是因为破碎的家庭留下的痛苦记忆,例如一个醉酒和谩骂的父亲,或者一个暴躁和自私的母亲;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突然感觉到,自己的婚姻是何等的平安,何等有回报,何等使人满足,对双方何等有益处。

基督徒的工作可能产生出错误的预期。一个宣教士在展望前景的时候,可能期望一个浪漫的宣教禾场,甚至可能产生感情用事的服事观念:站在棕榈树的树荫下,向大群的男女有力地演讲,这些人认真聆听你说的每一个字;运用深邃的圣经智慧向许多国家领袖提建议,他们都对你的领导才能感激不尽;建立在传福音上和属灵上都成熟的教会。但现实的差异可能令人失望。这个宣教士到了目的地国家,可能发现那里的食物不可口,苍蝇繁多。管理日常生活的琐碎事务——购物、上银行、考驾照、补轮胎——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在家时的三、四倍。用了一、两年的时间埋首于学习新语言,学到的仍然粗浅不已。当地国民对你的出现可能怀着非常复杂的感受;在陌生文化的压力下,你在家时就面对的个性上的冲突被扩大了。可能有很长一段时间,你被指派的工作不是去向大众讲道,而是记账或者是经营宣教士儿女学校。或者,你也可能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服事主多年,几乎没有什么果子,然后突然之间,出乎预料地进入一个丰收期,极大的喜乐,和几乎令人窒息的增长。无论哪一种情形,我们的预期都被现实粉碎了。

当耶稣面对世界时,这世界的许多期望也被粉碎了。当耶稣在地上服事时,情况就是这样的。在他那个时代,许多人都盼望一位弥赛亚,能够赶走罗马人,振兴以色列民族,在国际社会上成为举足轻重的国家,不仅给耶路撒冷带来繁荣,更使她居于国际枢纽的地位,外邦人成群来到她这里,献上贡物,并且承认犹太人的神是真神。但是,没有多少人注重需要悔改,和圣经中许多以完全的公义为条件的应许。而且,就着我们所知道的,当时没有一个人清楚应许的弥赛亚王和应许的受苦仆人之间的关联,也没有人明白有一个人将同时承担这两个任务。甚至连耶稣最亲近的门徒也没有把这两者连起来,直到耶稣复活以后。这世界的期望显得太狭窄,太有门户之见,太有限,有时候根本就是错误的。耶稣的真实面貌超越了这些期望。

在面对当今的世界时,耶稣也必须不时地清除掉类似的错误概念。通常,当一个人首次靠近耶稣时,他或她带着各色各样的期望前来,这些期望非常需要做一些修正。也许这个想要成为信徒的人以为,耶稣是值得一试的属灵“能手”,是成全灵性的一个很好的源头——不需要提到诸如罪、真理、顺服等类的问题。在某些社区,家庭或文化的压力教导人说,公开表白相信耶稣是得到当地人接纳的一个步骤,当然,人们不会很严肃的对待这样的宗教。当一些具有这样背景的人第一次真正读懂圣经,并且发现耶稣的真实面貌时,他们将受到冲击。

当耶稣面对世界时,引起摩擦的一个方面就是耶稣全然的权柄。本章所要讨论的经文中,耶稣的权柄这个主题继续出现。要求别人把对家庭的效忠放在对他自己的效忠之下(马太福音8:22),这人若不是个疯子,就是拥有神圣的权柄;因为只有神配得这样崇高的忠诚。在下一小段经文中,耶稣显示了他有权柄掌管自然界的力量(马太福音8:23-27);在太8章的最后部分,不仅是他显示了有能力胜过鬼魔的世界,鬼魔也认识他有权利和能力这样做,特别是到了所预定的“时候”(马太福音8:29——想必就是末日的时候)。

然而,我不在这一章讨论权柄这个题目。相反我要从更广的角度来看耶稣跟世界之间的对立,以此显明真正的耶稣通常是意想不到的、无法预测的、不能讨价还价的和(在任何与他真实的相遇中)不可逃避的。我不是说每一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找到他:在今生,这肯定是不真实的,因为许多人甚至根本没有听说过他。但是,在耶稣真实地与某个人或者一群人相遇时,当他确实面对世界时,那么,真实的耶稣是谁,他到底是怎样的人,就成了不可逃避的问题。

那么,真实耶稣的特征中,有哪些是通常被人忽略的呢?从这些经文中,我们可以看见其中四个特征。

二、耶稣真貌的一些特征

1.真实的耶稣所要求的,是切身的,而且是代价极重的(马太福音8:18-22)

在这一组小插曲中介绍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律法师(马太福音8:18-20),传统上称为文士,另一个人,只是被称为门徒(马太福音8:21-22)。有些人认为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对比:文士总是反对耶稣的,所以耶稣拒绝了这个文士的要求,却吩咐这个门徒来跟随他。

实际上,这是人为的解释。对耶稣来说,没有反对者这个类别(就如:“所有的文士都是耶稣的敌人”);相反地,他按照人们对他的意见来评断他们。“文士”这个范畴也可应用在基督徒教师的身上(马太福音13:52;23:34;在希腊原文中是同一个字)。在8:19,这个人恭敬地来到耶稣面前:虽然文士本身是最主要的教师,他却称呼耶稣为“夫子”(=老师),而且,上下文中没有迹象表明他这样靠近耶稣有任何不真诚的动机。21节开头说“又有一个门徒”,这表示马太把这位律法教师看成是一个门徒,因此提到第二个人时说“又有一个门徒”。毕竟,门徒这个词并不是指一个坚定委身的“基督徒”(尽管对此有完全相反的意见)。在应用到耶稣的服事时,习惯上它是泛指当时跟随耶稣的人群。这样的跟随非常可能只是出于自然的:毕竟,耶稣是一个巡回布道家,有些乡亲们就跟随他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为了从他获取更多的教导,成为他的亲密朋友。同样的,施洗约翰也有跟随他的“门徒”(马太福音11:2)。这些跟随的人,也就是这些门徒,可能在寻求耶稣的教训上比一般人更真诚,至少比那些不想或者找不到时间来寻求的人更真诚;但是,这中间也包括了卖主的犹大。因此,太8:18-22节的这两个人都是某种类型的门徒。如果耶稣只有吩咐第二个人说:“你跟从我吧!”并不是因为只有他是个真门徒,而是因为在那个时候,只有打算不跟从耶稣,所以需要吩咐他彻底改变他的委身。

这几节经文的基本要点相当简单。两个门徒(从我刚才解释的意义上说)都对耶稣承诺某种形式的忠诚,而耶稣却在某种程度上断然拒绝了他们两人。但是,他们二人是有差别的。第一个人太快承诺,第二个人太慢履行。

第一个人说:“夫子!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乍看之下,这似乎是一个承诺。我们可能会想起以太对大卫王无条件的承诺,那时大卫王正面临一场叛乱,就劝告他改变对自己的忠诚。以太回答说:“我指着永生的耶和华起誓,又敢在王面前起誓,无论生死,王在哪里,仆人也必在那里”(撒15:21)。我们也可能想起路德那无与伦比的决定,那时拿俄米试图劝阻路德不要跟从她。路德却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于我”(得1:16-17)。但是,在这个人身上,耶稣所察觉到的,与其说是以太和路德那样的委身,还不如说是像彼得那样的过分自信,彼得后来大胆的承诺说:“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马太福音26:33,35)——结果,他只是羞愧地否认他的主,甚至是起誓否认他。

耶稣的回答可试验这位文士是否真的委身,然而,可能也反映出耶稣觉察了他身上有什么问题。耶稣回答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马太福音8:20)。这个回答所强调的,主要不是他的无家可归,而是他的贫穷。显然,这个律法师以为跟随耶稣可以带来稳定,甚至还有特权;耶稣看穿了他。毕竟,如果耶稣是弥赛亚(他可能仔细考虑过),如果弥赛亚要统治一个极其蒙神赐福的王国,强盛而且富有,那么,为了在那荣耀日子来临时可以成为耶稣的亲信,现在就做一个紧跟耶稣的人才是明智之举。或者,他的动机没有这样愚钝。也许他非常喜爱在耶稣身上所看见和听见的,因此决定更近地跟随他,却没有仔细考虑到现实问题,就如耶稣的巡回布道服事的方式,以及这种工作所带来的苦难和贫苦。

无论如何,耶稣给这个人设立的障碍,说明了非常重要的一点。正如一个解经家所说的:“对我们的主而言,他所最不看重的,莫过于拥有跟随者,除非是真诚而坚定的跟随者;他对此事一点不渴望,仿佛是很容易成就的事一样。”最伤害基督教会见证的莫过于,只要有人愿意做一点公开的信仰告白,就把他们放在教会的高位,这些人滔滔不绝地谈论经历,却很少显示出坚忍的性情。这个古老的格言常常得到应验:“熟得快,烂得也快”。这不是否认悔改信主可以很快发生,也不是说所有迅速的表白要效忠基督都必然是肤浅的。这乃是坚持说,与耶稣真诚紧密的关系,有时是需要计算代价,并领悟这个事实:忠于耶稣,也许需要付出昂贵的代价。

第二个人,耶稣的另一个门徒,提出了一个要求,从表面上看似乎很合理:“主啊!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马太福音8:21)。解经家在两个意见之间犹豫不决:或者这个人的父亲最近去世了,他要求一点时间,好埋葬他父亲,并为他父亲哀哭;也可能是这人的父亲年纪老迈,他正等着给他父亲送终,然后再来考虑更紧密的跟随耶稣。无论哪一种情形,这个人都反映出巴勒斯坦犹太人的虔敬:儿子要照顾他们的父母,并料理父母的后事。

但耶稣的回答却令人震惊:“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跟从我吧!”(马太福音8:22)。当然,这几句话是吊诡式的:“任凭(属灵的)死人埋葬他们(肉身的)死人吧!”但是,这句话仍然很尖锐。它不表示耶稣鼓励人们长期不孝敬父母,在别处,他严厉地谴责人们以圣殿的奉献制度为借口,就扣留对父母应尽的奉养。新约圣经中没有一处取消了申命记27:16所强调的“轻慢父母的,必受咒诅。百姓都要说,阿们”。

事实上,这一点可以有力地帮助我们理解耶稣在后面要解释的论点:“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不背着他的十字架跟从我的,不配做我的门徒。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马太福音10:37-39)。耶稣在8:23所要关注的,主要不是禁止所有跟随他的人参加近亲的葬礼,而是要使人看见有保留地做门徒所面临的危险。事实上,耶稣有时候可以说一些相当惊人的话,不是意味着要逐字逐句地按字面意思来理解,而是因为这样可以最生动的表达他的要点,例如,在太5:27-30,耶稣坚称最好把好色的那只眼睛剜出来,最好把摸了不该摸的东西的那只手砍断。初代教会的一个教父按字面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就把自己阉了;但是,从某个角度来说,单单自阉也是不够彻底的。耶稣的意思不是说,自残是一种有效对付罪的方式,而是说必须彻底地、从根本上来对付罪,即使这样的对付要付出昂贵的代价。同样,在太8章,耶稣的意思不是说,人不应该关心他们的父母,而是说如果关心父母成了不跟从耶稣,或者推迟跟随耶稣的借口,那么,关心父母虽然重要,其重要性却被高估了。

有些读过这些经文的人,曾在他们的家庭关系上作出了困难又代价极重的决定。我的一个同事,来自富有的家庭,当他进入服事以后,就被剥夺了继承权。另一个亲近的朋友,当她成为基督徒以后,在情感上遭到不信的家人的轰击:“你认为我们不够好吗?不是我们把你养大的吗?难道你现在说你比我们更好吗?”事实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分歧会变得更尖锐,初信者意识到,在某些方面,他或她的目标和价值观,跟那些从家庭继承而来的观念已经大不相同了。

因此,这段经文中的这两个小插曲教导我们,真实的耶稣所要求我们的,通常是切身的和代价极重的。就是为了这个原因,耶稣才在别处用比喻说明:那些想要成为门徒的人,应该在他们过分轻率地承诺以前先计算一下代价(路14:25-35)。

保罗肯定理解跟随耶稣需要付代价。每个基督徒要付的代价可能不一样;但是,对于保罗而言,这些代价包括:羞辱、疼痛、贫苦和遭到大规模的反对(林前4:8-13;林后11:21-23)——甚至被看成是“世界上的污秽,万物中的渣滓”。

福音派人士常常误解这一点,主要是因为我们(正确的)强调靠恩典称义的重要性,和神是随己意赐下救恩。我们的行为不能拯救我们;我们得以在神公义的法庭上得赦免,在他面前得以称义,是单单根据神在基督耶稣里赐给我们的恩典。但是,难道这就意味着我们完全不需要考虑付代价吗?

最近,我的一个朋友向耶和华见证人会的一位女士作见证,就出现了这种经常发生的误解。这位女士非常怀疑地问我的朋友,他以为得救的途径是怎样的;而他的回答多少可以代表传统福音派的说法,就是强调神的恩典。这位女士的回答,大意是这样:“我就知道你会这样讲。但是我不能够忍受一个不需要我付任何代价的宗教。”

她有很深的误解:事实上,她的回答暴露出双重的误解。她需要领悟一个事实:在圣经中,得救是在于神白白的恩赐。从这个角度来说,除了她的罪(的领悟),她不能贡献什么;如果这就是她不能忍受的那种宗教,那么她是在拒绝圣经的启示。所以,第一,她误解了圣经中救恩的性质。但是,在另一方面,这些基本的真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需要代价,对个人完全没有要求。根据圣经,救恩已经由某人付了代价: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白白的、不需要付代价的。但是,得救的个人,必然伴随着一些代价,包括悔改、向个人的私利死、从根本顺服耶稣基督的主权。这些不是赖以得救的功德。归根结底,它们是神的恩典在基督徒生命中彰显的证据,但是,它们仍然是个人性的,或者是必须付上极重的代价的。因此,她显出的第二个误解是:她没有理解赎价已经付了,因此救恩是白白得来的,却如此有力地在我们的生活中做工,改变我们,向我们的意志挑战,要求我们献身和效忠,并导致我们最深的委身。

具体地说,跟世上许多基督徒所付的代价比起来,西方基督徒所付的“代价”非常小。然而,原则上,这些代价对所有的基督徒都是一样的:向利己主义死,天天“死”,这可能是非常痛苦的。但是,正是这种态度孕育出了像波顿(Borden of Yale)那样的人,他放弃了巨额的财富和显要的地位,预备前往中东地区服事。他到达中东以后,却在很短的时间内感染疾病去世了;在他弥留之际,其他人悲叹说:“可惜了;”他却坚定地说:“毫无保留;毫不退缩;毫无遗憾。”从某个角度说,我们得救,完全不需要我们付任何代价;从另一个角度说,却要我们献上一切。前者是真实的,因为耶稣已经付了全部的代价;而后者也是可能的,因为耶稣使我们能够回应他从上头来的呼召。强调后者、忽略前者的人,可能永远也不明白救恩是单单靠恩典的;而强调前者、忽略后者的人,可能接受的是恩典的低劣模仿品,他们对圣经里的福音了解很少,更不明白圣经里的圣洁。

真正的耶稣对人的要求是切身的,而且是代价极重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