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当主耶稣面对世界
4、耶稣的权柄,对信心的眼睛是一个极大的安慰,却令宗教人士非常恐慌(马太福音8:10-13)
当耶稣听到百夫长的类比,“祂就稀奇”(马太福音八章10节)。用我们的信心使耶稣稀奇,如同百夫长一样,远比用我们的不信使祂稀奇要好,见:可六6。)使耶稣稀奇的是这人的信心:「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么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没有遇见过」(太八10)。耶稣时代的犹太人对圣经有深入的研究,许多世纪以来,犹太民族一直享受与神立约的关系。耶稣似乎在暗示,如果有人可以正确地认识祂的身分,并且带着顺服的信心来就近祂,那必定是个犹太人:但是,这里却是一个外邦人,是罗马大君王军中的一个百夫长,从他身上显示出的信心,带着令人惊奇的活力和领悟力。当然,这人有可能读过我们今天称为旧约圣经的某些材料。但是,在这个事件以前,没有记录表明耶稣曾从远处单单靠说话就行了神迹(除非把约四46及以下的事件看成另一个、更早的医治)。虽然如此,百夫长对耶稣的权柄所发表的意见,显明他的见解几乎深入到耶稣身分的核心;所以,他的信心既是正确心态的反映,又是具有一定深度的基督论的表白。他的信心不仅伟大,而且是能感觉到的;或者正是因为它可感觉到,所以它是伟大的。
百夫长的大信心赢得了他仆人的痊愈。当耶稣说:「你回去吧!照你的信心,给你成全了」(太八13),祂不是说按照这人信心的比例来行神迹,更不是说因为这人的信心使神迹完成了(也就是说,意指一种强烈的因果关系,不仅把信心看成是得医治的一个必要条件,而且会把它当成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相反,祂是说这神迹的内容正是照百夫长的信心所期盼的(类似于太十五28)。
但是,除此以外,这百夫长和像他那样有信心的人所要得着的还不单是这样。耶稣坚称,将来有许多人从东从西而来(这是说到外邦人的一种方式),「在天国里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一同坐席」(太八11)。这是弥赛亚筵席的图画,取自旧约圣经,例如以赛亚书二十五章六至九节(参:六十五13~14),后来的犹太教把它大大的美化了。这筵席代表一个欢乐和庆祝的时候,就是天国完满实现的时候;而耶稣在此处坚称,许多外邦人将与犹太人的祖先一同参与这个伟大的筵席。从上下文来看,这只能是因为他们用百夫长那样的信心来回应耶稣。在耶稣的权柄里,这个百夫长看见解决他的痛苦的方法,因此凭着信心来靠近祂。这就是历世历代以来人们所作的事情的缩影: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需要,并认识到唯独在耶稣里的权柄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他们就在信心里来到祂面前。
不是每个人都认识耶稣的权柄;一些人感受到祂的能力,却没有用信心来回应祂。甚至一些生来就属于这个国度的人,也就是生在旧约底下、承受应许的犹太人,也要被弃绝。他们也一样走向弥赛亚筵席的大厅,厅内点着千盏灯,欢喜庆祝,但是他们却不得进入,反而被丢在外面的黑夜里,「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太八12)。这不是说在弥赛亚的筵席上没有犹太人。毕竟,那些祖先本身就是犹太人,早期跟随耶稣的人也都是犹太人。但是,耶稣坚称犹太人没有生来的优势。就像祂后来对自己的同胞所说的:「所以我告诉你们,神的国必从你们夺去,赐给那能结果子的百姓」(太二十一43)。一个人的信心,是根据于他或她对耶稣所声称之权柄的回应,将是进入神国的关键性的因素。选择不进入天国,其后果是可怕的:若照字面直译,就是那哀哭和那切齿,这样的描述强调其情景的恐怖,前者是指痛苦,后者是指绝望。同样是耶稣的权柄,从信心的眼睛看是极大的安慰,单从宗教来看却令人恐怖。
在今天西方的基督教世界,这个教训并不被大多数人赞同。它大胆地反抗多元论(pluralism)这个强大的神祇.后者所效忠的对象比我们所承认的要多得多。在这样的环境里,人们不再靠真理来验证宗教的有效性,而是靠真诚——仿佛真诚是一种美德,即使构成这信仰的基础完全是错误的。关于地狱的教导是不受人欢迎的,还有另一个原因:在现代人的心里,地狱似乎是残酷无情的,人们欢迎也容易相信神的爱,但是难以理解祂的圣洁和愤怒。
我必须继续讨论这个困难的题目,因为它值得我们这么作。我希望不久在另一个出版品里讨论它。@然而,在 这里稍微提到一点,也许不会不适宜。最令人吃惊的发现,也许是耶稣谈论地狱比圣经中任何人都多。尽管祂说话像一个温柔谦卑的教师(太十一28~30),祂却也以最后审判者的面貌出现(太七21~23),祂判定一些人接受永远的刑罚,另一些人则得着永生(太二十五31~46)。不可能只接受部分的耶稣:因为有人也许愿意接受一个被驯服的耶稣,是按照我们的偏好塑造的,而不是一位可以命令我们,或者可以要求我们付出任何东西,是我们没有预备要给出去的。
@编按:可以参考作者的The Gagging of God:Christianity ConfrontsPluralism,Grand Rapids:Zondervan,1996(暂译名:《堵住神的口——基督教对抗多元论》):该书获得福音派基督徒出版协会于1997年颁赠之神学/教义类的书籍金牌奖(ECPA Gold MedallionBook Award)。作者从福音派基督徒的观点来回应多元论,书中的第十三章専一探讨地狱、火湖的问题。
第二,从圣经中提供的少量关于地狱的意象中,找不到其中的居民曾经悔改过的迹象。正如一个大罪人苟延残喘、痛苦地死去,充满在他心中的也许不是自责,而是苦毒,地狱也照样很有可能会不断地继续下去,因为其中的公民会不断地继续悖逆神。在这方面,地狱成了一种生活方向的延续:「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启二十二11)。
第三,我们大多数人对罪的理解可能都非常不完全。罪的本质并不是一些不相干的道德堕落的行为,或者是刚硬悖逆的具体步骤,而是以自我中心为基础的一种生活态度。这就是我们的罪的本质和度量的标准。对于自我中心这个可怕的情况,我们的问题在于完全没有能力来正确地评估它:自我中心的人如何能评估自我中心呢?除非他的标准已经彻底妥协了。唯一的希望是神站在我们的自私外面向我们说话。祂一旦在圣经中,更是在基督里向我们说话了,甚至连我们不乐意接受祂对于我们的需要和在祂以外之命运的评断,也构成了对我们在罪中麻痹的审判。
在紧邻的上下文中,两种选择—弥赛亚的筵席,或者是以哀哭和切齿为特征的黑暗——之间的对比变得更加尖锐,主要是因为:面临这两种命运的人,并不是来自这世界所以为之道德行为的两个极端。耶稣并没有在古代世界的这两种人—就像希特勒(Hilter)和法兰西斯(Francisof Assisi),或者阿敏(Idi Amin)和奥古斯丁(Augustine),或者斯大林(Stalin)和德蕾莎修女(Mother Theresa)-之间设立对比。那些被丢在外面的是宗教人士,是「好」人,是宗教上有特权的人。这些人跟像百夫长那样的人(就是那些从东从西而来,与列祖在弥赛亚的筵席上同坐的人)之间唯一的区别是信心—就是百夫长所显示出来的那种信心,这信心使我们以恳求者的姿态就近耶稣,并在祂里面看见我们的需要得到充分的满足。这样的启示承认耶稣独一的权柄,而且尤其渴望耶稣运用这样的权柄,在我们无能为力的事上帮助我们。满足于自我中心,甚至是宗教形式的自我中心,也是有害于信心的成长的。就是因为这样,从长期来看,耶稣的权柄对信心的眼睛将成为巨大的安慰,却令宗教人士非常恐慌。
我们必须靠着神的帮助来运用这样的信心:我们站在十字架的这一边,甚至比那个百夫长更清楚耶稣降世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歌唱:
纵我双手不罢休,
不能满足你要求;
纵我眼泪永远流,
纵我热心能持久,
这些不足赎愆尤;
必须你来施拯救。
空空两手无代价,
单单投靠你十架!
赤身,就你求衣衫;
无助,望你赐恩典;
污秽,飞奔你泉旁——
主啊!洗我,否则亡。
——托普莱迪(Augustus M.Toplady,1740-1778)
这把我们带入要学的最后一个功课,就是在这段经文中所显示的,耶稣的权柄的最后一个特性。
5.耶稣的权柄,是祂十字架工作的一个功用(太八14~17)
头两个医治(太八1~13)之后,马太又加上了一个简短的叙述,说到彼得的岳母得医治的事(太八14~15),以及一个一般性的陈述,免得一些怀疑分子以为这些医治只是偶然的能力彰显(太八16~17)。彼得当然已经结婚了(参:林前九5):显然,他的岳母跟彼得和他的妻子一起住在迦百农。此时,迦百农也是耶稣事工的总部(太四13)。这位妇女的疾病的性质并不清楚:在那个年代,发烧被视为一种疾病,而不仅是一种症状。但是耶稣一摸她,她就得医治了,虽然犹太传统禁止触摸各样发热病的人。正如在第三节一样,耶稣的触摸没有污秽祂自己,反而医治了被污染的人。彼得的岳母马上就起来服事耶稣:这一点证实了耶稣的医治能力是有效而实时的。祂只需要运用祂的权柄,事情就成就了。
但是,这些医治仅仅是祂施行的众多医病赶鬼神迹中的一些例子。到了晚上,有需要的人来到祂跟前——这一点证实了耶稣的服事的节奏(虽然在可一32~34和路四40~41的平行经文指出那天是安息日,有些人可能希望等到太阳落下、安息日结束以后,再把他们的病人抬来见耶稣。因为抬重物是被视为受到禁止的工作)。「祂只用一句话.就把鬼都赶出去,并且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太八16)。这里告诉我们,这一切的发生,是为要应验先知以赛亚的话:「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赛五十,三4)。
这句经文引自著名的圣经段落,有时被称为第四首仆人之歌(赛五十二13~五十三12)。从表面上看,这段经文似乎描述了一位仆人,代替他人成为祭物,好使他们得饶恕:例如,「哪知祂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祂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祂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五十三5)。在新约圣经中,这首仆人之歌总是与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死连在一起——不仅是马太这样作(太二十28〔赛五十三10~12〕,太二十七12〔赛五十三7〕,太二十七57〔赛五十三9〕;以及别处,例如:徒八32~33:彼前二24)。但是,在此处,马太显然是说到耶稣医治的服事,而不是祂的赎罪代死,祂藉此「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这使得不少学者认为,马太此处引用以赛亚书很不适合上下文。
事实上,连接点非常深刻。圣经和犹太传统都认为,所有的疾病都是直接或间接地由罪所造成的。如果有直接的关连,特殊的罪就引起特殊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这个罪被对付了,这个疾病就不能得着医治。但是,不是每一种疾病都是由某个具体的罪直接引起的。疾病可能反映了一个事实:即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人类堕落的环境中,受到咒诅,道德受限制。这种疾病将一直折磨我们,直到天国完满实现,那时将「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二十一4),那时也不再有咒诅(启二十二3)。从广泛的意义上说,疾病仍然是与罪有关;但是,是间接的关连,只有当耶稣于末世再来时,疾病才能得到完全的医治。
新约圣经中提及了直接和间接这两种关连。在约翰福音第五章,耶稣吩咐那个瘫痪了三十八年的瘫子不要再犯罪,否则他的情况会更糟—这假定了他的瘫痪是某个罪直接造成的结果。相反地,在约翰福音第九章,当门徒问耶稣:到底是那个生来瞎眼的人自己还是他的父母犯罪,使他必须受这样的痛苦,耶稣回答说两样都不对,这病是为了神的荣耀。在福音书以外,有些哥林多的基督徒生病,还有些人死了,是因为他们不按理吃主的晚餐(林前十一17~30)。但是在加拉太书第四章,保罗证实说他起初把福音传给加拉太人是因为生病:显然,当他到达现在的土耳其的南海岸时,他感染了热病,可能是疟疾,所以他向北行,进入山地,要躲避恶臭的环境,恢复健康。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保罗的痛苦是因为他生命中的某个罪,更没有说他奇迹般地痊愈了。绝非如此:这疾病是主的旨意,为要把福音带给加拉太人。同样一位保罗,曾行神迹医治病人,但是在别的场合,他说特罗非摩病了,不得不留下他;他也对提摩太说,可以喝点酒,因为他的身体常常软弱。
我们还可以搜集到许多这样的证据,然而,我们可以这样来概括这件事的本质。第一,罪是所有疾病产生的先决条件,我们也身居罪中;但是只有某些疾病是直接由具体的罪产生的后果。这也许是说,疾病可以促使有思想的人进行一点安静的自我省察。第二,无论直接的原因是什么,在圣经中,有些疾病得医治,而有些疾病却没有得医治。现代有一些人主张,神不能够,或者不在当今施行医病的神迹,他们几乎没有解经学方面的根据来支持其立场;但是,同样的,另一些现代人则主张,只要信心充足,神绝对要赐下医治;这是丧失了圣经的平衡,追求一种简化论(reductionism)@,也是企图驯服神。神允许雅各被希律杀害,也使彼得逃脱监牢,祂安排保罗患病,却也赐给多加生命。
@编按:这是试图解释某个范畴或领域的作法,认为该范畴或领域是从比较基本的范畴或领域衍生而来,或以后者的用语来重述;参:C.Stephen Evans,Pocket Dictionary of Apologetics&Philosophy of Religion,Downers Grove/Leicester:InterVasity Press,2002,p.100。
现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为什么马太从以赛亚书中引用这节经文。毕竟,马太理解耶稣来是要救祂的百姓脱离罪恶:他在第一章就强调了这一点(太一21)。施行医治的权柄同样也可以赦罪,正如马太所强调的(太九1~8)。而且正是耶稣的死立下了新约,如此有效地对付了罪恶(太二十六27~29)。罪最终要完全被毁灭,这将导致疾病的废除;正如我们已看见的,在完满实现的天国里,没有任何形式的痛苦,只有公义带来的极大喜乐,所有的痛苦、荒凉和眼泪都结束了—正如先知们所预期的。当以赛亚书五十三章告诉我们说,这位仆人代替我们的软弱,担当我们的疾病时,根据这首仆人之歌的上下文,以及罪和苦难之间的关连,使我们看见这位仆人担当别人疾病的方式,是通过祂的受苦和受死,藉此来对付罪和苦难。
那么,假定新约圣经的作者,包括马太在内,都以这样的方式来理解以赛亚书五十三章,为什么马太福音八章把以赛亚书五十三章跟耶稣的医病服事连在一起呢?这只能有一个原因,就是马太明白耶稣行医病的神迹,不单单是能力的运行,而是祂那尚待发生的代死赎罪所产生的功用。因为在耶稣的服事中,甚至是在祂被钉十字架以前,天国就已开始并且彰显出来了,所以,合适的解释是,这些医病和赶鬼的施行是在预指那伟大的日子,那时疾病和鬼魔的权势要从神的百姓中间完全被除去;但是,因为所有这样的益处都源自耶稣的代死赎罪,所以可以认为这些医病不仅反映耶稣的权柄,而且超越了这个范围,预指祂的十字架。它们不仅是耶稣权柄的标志,而且是祂仆人身分的标志。正如这些医治是预尝仍待实现的完满国度,它们也是耶稣还未成就之十字架工作的果实。马太是在耶稣受死和复活以后来写这些事情,因此他很容易感受到这种联系,他把以赛亚书五十三章的经文与耶稣的医治服事连在一起,藉此吸引人来注意这一点。耶稣医治了彼得的岳母、百夫长的仆人、麻疯病人,和所有的人,祂这样作不仅是出于自己丰富的能力,而是因为祂必须藉着自己的位格,祂自己愿意的行为,赎罪祭,来承担与罪结合在一起的苦难。正是因为医治的实现是在预指髑髅地,它们应验了先知以赛亚所说的话:「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
我们必然得到两个一般的结论。第一,重要的是:基督徒在思想他们在基督耶稣里的益处时,不能不思想祂的代死赎罪。如果把新约圣经的思想结构放在一起,就可以看见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位于一切事物的中心。正典的福音书以耶稣的受死和复活为目标;使徒行传中的使徒和其他人传讲耶稣的受死和复活赦免了人的罪;而书信以赎罪为前提,并以此为根基。甚至那可称颂的圣灵,赐下作为所应许之产业的凭据,也是耶稣在十字架上得胜、复活、随后又回到父那里去以后,所遗留给我们的。无论是在耶稣肉身的时代还是当今,都绝不能把祂的能力,改变人的作为跟祂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分开。也许,没有一处把这个真理讲述得比歌罗西书一章十五至二十节更清楚的;但是马太福音已经在微妙地支持这个真理了。
第二,我们必然得到这个结论(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在赎罪里面含有医治」。但是这个句子已经被大大地滥用了。有一派坚持说,因为在赎罪里面含有医治,因此当今的基督徒应该期待得医治。也可以说,赎罪里已经提供了这样的益处;所以,如果基督徒没有得医治,这不可能是耶稣的错,或者是祂的赎罪的错,而是因为我们不信的缘故。与之对立的派别努力要避免这个令人不安的结论,因此主张赎罪里面不包含医治:只有到国度完满实现时才有。但是,实际上,两方都把范围搞错了。事实的真相是这样的:赎罪中确实包括了医治;但是,赎罪给神的百姓提供的所有益处,最终都要实现在他们身上。从这个角度来说,赎罪中也包含了一个复活的身体;但是,没有一个人会根据这一点,而主张所有的信徒今天都应该在复活的身体中活动,否则就显出他严重缺乏信心。问题不是在于:赎罪是否是一切临到神儿女的福分的基础,而是在于这些益处中有哪些是现在可应用的,哪些是只有以后才可经历的。根据已经简短引用过的一些经文判断,医治是靠着十字架获得的益处之一,目前偶而发生,却是应许要在新天新地里实现的。如果,神按着祂的怜悯,现在赐下医治,无论是通过「正常」或者是「奇迹」的方式,我们都必须感激;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要求现在就得着这个益处,仅仅因为它是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所已经成就的。
简而言之,永远不能把耶稣的权柄看成是独立于祂的赎罪牺牲的;祂的权柄始终是祂十字架工作的一个功用。这个简单的真理应该把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带回根基。
四、结论
当耶稣面对世界时,祂的权柄很快成为一个关键的和最有争议的风暴中心。这不是一个偶然的结果:如果,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罪是公然反抗神的权柄,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中心,与神和祂的要求为敌,却喜爱独立自治的短暂梦想,那么,当耶稣面对世界时,祂的权柄,就是神自己的权柄,迅速地成为辩论的焦点,也就不足为奇了。
愿所有读这本书的人,都重新许愿要欢喜快乐地顺服耶稣的权柄;来到祂面前时,完全认识到只有祂能够满足我们的需要,和维持我们今生和来生的生命:并为着祂一切改变的能力感谢祂,无论是现在可以应用的,还是以后才要应用的,这些都源自祂替我们忍受的无法测度的、伟大的牺牲。
主啊!你的膀臂在古时候
大有能力,施行医治和拯救;
它胜过了疾病和死亡,
胜过了黑暗和阴间。
人们都来找你——瞎子、哑巴,
瘫子、还有瘸子,
麻疯病人带着他被感染的生命,
有病的带着发烧的身体。
看哪!你的触摸带来生命和健康,
给人说话的能力、气力和视力;
年老的青春复归,狂乱的平静下来,
因为得着了你,光明的主。
主啊!求你现在前来赐福,
跟以前一样有力,
在拥挤的街道上,在不安的床边,
如同在革尼撒勒岸边。
你仍然是我们伟大的释放者,
你是生命和死亡的主;
恢复和复苏,安慰和赐福,
从你全能的气息而来;
工作的手和观察的眼
从你得天上的智慧知识,
健全的和有病的,软弱的和强壮的,
都要赞美你到永远。
——普伦普特里(Edward H.Plumptre,1821-1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