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成功或成熟
二、反击:过分的夸口(哥林多后书十章12至18节)
保罗在哥林多后书第十到十三章进行尴尬的自卫;我们从中可以轻易地察觉到闯入者对保罗一连串的责难和指控。但是偶尔,保罗坚定的语气也让我们意识到他对他们的还击。这一点没有比哥林多后书十章十二至十八节更清楚的了:保罗在这段经文中的否认(第12节上、13节、14节、15节、18节),透露出他得知假使徒的意图,以及他责备他们的话语。事实上,保罗在一个地方直接提到他们(第12节下),并且对他们所行的提出明确的谴责。在这几节经文里,保罗最主要的反击是他们过分的吹嘘。他们毫无约束且不诚实地标榜自己,并且把焦点放在人身上,而不是在神身上。经文提出了五个关键性的问题:
1.保罗绝对不容许以自我标榜作为最终的凭据(哥林多后书十章12节上)
在这方面保罗的确懦弱;他不敢把自己跟那些自荐的人同列相比。保罗的「坦白招认」里充满了讥讽意味。保罗的对手显然都握有词藻华丽的推荐信,或许还有充满了自我标榜的自荐信——相当于现代的履历表。但是保罗没时间去表扬自己,因为他只想得神的称赞(哥林多前书四章1至5节),他「不敢将自己和那自荐的人同列相比」(哥林多后书十章12节)。
然而,保罗却被卡在这个尴尬的局面里。正如高治所说的:「自我辩护几乎不能没有自我标榜。圣保罗在哥林多的对手逼他不得不自我辩护,却又责怪他自我标榜。」在哥林多后书三章一节,保罗已经稍稍解说他如何以基督忠心仆人的身分传讲福音,之后,他必须问:「我们岂是又举荐自己吗?岂像别人,用人的荐信给你们,或用你们的荐信给人吗?」当然没有。保罗从来就不是被什么人差派出去的使徒(加拉太一章1节),而是基督耶稣的使徒:他所寻求的就是基督的称许。他当然乐于接受自己教会的推荐,因为他们完全是因着他才存在的;但是那样的话,他们的认可也只不过是基于礼貌上的感激,表明对使徒所传福音的忠诚罢了。他们称许保罗只是基于这个事实,为他们过去曾倚靠过他而表示谢意,并不是保罗成功地通过他们的考验而得到的认可。正如保罗对哥林多人说的:「你们就是我们的荐信,写在我们的心里,被众人所知道、所念诵的。你们明显是基督的信,藉着我们修成的;不是用墨写的,乃是用永生神的灵写的;不是写在石版上,乃是写在心版上」(哥林多后书三章2至3节)。
换句话说,要让哥林多人接受他的资格,不需要从某个不知名的权威手中要推荐信;保罗宣称哥林多人自己就是他的推荐信,是由基督「写的」,因为基督藉着保罗的服事拯救他们,建立他们。如果保罗一再被迫需要为他自己辩护,绝对不是因为他在乎从人而来的赞许,反倒是像他在另一段经文对哥林多人解释的:「我们不是向你们再举荐自己,乃是叫你们因我们有可夸之处,好对那凭外貌不凭内心夸口的人,有言可答」(哥林多后书五章12节)。正如他在另一个地方所见证的:「假若在别人我不是使徒,在你们我总是使徒;因为你们在主里面正是我作使徒的印证」(哥林多前书九章2节)。
可惜,哥林多人深深地被那些挥着推荐信的假使徒所迷惑,逼得保罗不得不使用更强烈的字眼,并且承认(带着无情的讥讽)说:他绝不「敢」用他们极度自吹自擂的手段;他绝对不容许以自我标榜作为最终的凭据。
2.保罗坚称缺乏客观的标准是愚蠢的(哥林多后书十章12节下)
保罗绝不是暗示评估性的比较是绝对没有地位的。他坚决反对的是闯入者使用不客观的标准,来作为夸大自己的手段。他们只是「用自己度量自己,用自己比较自己」;而这样「乃是不通达的」。显然这些自我吹嘘的使徒们总是在比较他们异象上的观点、他们在种族与文化上的出身门第、他们在修辞学上的造诣,以及他们索取价码和领导别人的能力——这一切都只是相对的标准,在神的眼里不重要的。
毫无疑问地,这些假使徒无意用保罗所喜欢的客观标准来衡量他们自己——对基督福音的忠诚、长成基督的身量、交通于基督的受苦。然而,他们不明白的是:根据相对的标准去评估自己,根本就等于没有真正的评价。水中捞月、缘木求鱼是不会有结果的,坐在一列行动中的火车上,是不可能测量出隔壁轨道上行驶火车的速度(除非你知道所乘坐火车的方向和速度——那样的话,你对两列火车的比较标准才是客观的)。在评估领袖的时候,也不是不可能得到清廉或属灵领导能力方面的意义。有绝对的参考标准是必要的。更糟的是,已经侵入哥林多教会的假使徒,因为对他们自己有一种错误的认识(用保罗传讲的客观福音来判断),他们同样深受无力了解自己处境的苦楚。没有证据可以证明他们真正明白自己所带给教会的伤害、他们所引进的分裂,以及他们对待保罗的态度本身所具有的欺骗和假冒伪善的本质。
缺乏客观的标准是愚蠢的。这个原则有许多层面的应用,我们可以思想其中两方面。第一方面与哥林多教会的情况非常类似。许多现代基督徒都醉心于政治界或娱乐界的领导风格,也在无意间把世俗的标准带进了教会。然而,这种世俗标准大部分都受了文化的熏陶,并且跟着舆论起伏摇摆。基督徒应当问他们这些雄心勃勃的领袖:在他们所考虑的职位和功用上,他们准备顺从圣经的规范到什么程度?比方说,一再研读圣经中的教牧书信,或许可以帮助我们改变思想,而更接近神的思想模式。我们身为领袖的,也许要更关心祷告、诚实正直、谦卑和顺服耶稣基督,而不是去依靠攀龙附凤或政治的权术。
出现在西方主流社会的第二方面,是同样恼人的发展。西方民主并非完全由基督徒创立的(这是指根据圣经定义的基督徒说的);大致上说来,它们是由迥然不同的团体所创立的(包括自然神论者,上教会、却没有悔改归正的人,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绝大多数都坚持存在着一种的律,是高过我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的。那更高的律,大体上被认为是承袭自犹太人——基督徒之理想的道德标准。然而,过去几十年来,这些松散的共识已经逐渐地瓦解;想要脱离这种律的人数与日俱增。其结果异常可悲,因为我们所主张或反对的,仅是一条基于便利与否的法规,而不去考虑法规在道德方面的重要意义;甚至更糟的是先把「道德」这两个字丢在一边,然后以强硬的态度去证明某一方的信念是有理的,却丝毫没有考虑到一个已经显明之更高的定律,而那定律是我们大家都必须负责任的。这样的下场不是最高的民主自由,而是(从圣经的角度来看)道德低下。愈不看重道德的地方,败德的行径就愈加增;而世道愈邪恶,社会难免愈趋腐败堕落而丧失自由。
缺乏客观标准是愚蠢的,这话永远没错。身为基督徒的我们,不论在教会或在社会里,如果要挺身而出,去敌挡现代相对主义的潮流,不但要让神的话语充满在我们心中,并且要学习从神的眼光,以祷告谦卑的心,及一种迫切渴望的态度来思想我们的景况,不是藉着周围变化无常的文化标准,而是藉着更客观和相对的尺度来评估所有的事,包括评估我们自己在内。
3.保罗藉个人工作的范围勾勒出夸口的界限(哥林多后书十章13至15节上)
跟那些没有客观标准的人(哥林多后书十章12节)恰恰相反的是,保罗「不愿意分外夸口」(哥林多后书十章13节),也就是说,他不愿在没有客观的标准限制下、随随便便地自夸。对保罗来讲,采用的尺度或标准(像他在别处告诉我们的)是耶稣基督自己(参:哥林多后书十一章1节,四章10节,十章1节);但是跟客观标准比起来,衡量的概念显然让他想到要把这个词汇延伸到一个稍稍不同的「标准」或「范围」(哥林多后书十章13节、16节;《和合本》作「界限」)。保罗要划定他夸口的范围,他说,要照神所量给他的界限——也就是说,到他使徒能力所能搆到的地理范围内——(他挖苦地加上一句)甚至搆到了哥林多那里。
有些学者认为保罗主要是指加拉太书二章九节的协议。彼得和其他的人同意他们主要是在犹太人当中传福音,也认清所赐给保罗的恩典是向外邦人传福音。在保罗刚刚信主的时候,神自己宣称:「他是我所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使徒行传九章15节)。因此,保罗之所以被惹动,是因为主张犹太化的闯入者侵犯了他向外邦人传福音的领域。这些学者如此大胆冒失地诠释这段经节,未免太单纯了。保罗非常乐意有其他的人帮忙(例如:亚波罗,哥林多前书三章5至10节),他才不是那种会贬损跟他传讲一样福音的人,即使他们的动机经不起察验(例如:腓立比一章15至18节)。但是这个诠释也有它的正确性,因为不管他们是不是从耶路撒冷去的,这些入侵的对手如果不晓得保罗与其他使徒之间的协议,是很难以想象的。如果他们知道,耶路撒冷的使徒已经同意保罗在外邦人中从事使徒的事奉,他们却还花精力去贬损他的事工(尤其是在他带领归主的外邦信徒中),就实在太卑鄙可耻了。
然而,这段经文显然是着重在地理位置而不是种族。使徒保罗的事工已经扩展到哥林多;而哥林多人自己是藉着这个方法认识救主的。可笑的是,哥林多人还去质问保罗的合法性,这简直就是在质疑他们自己的悔改归正是否合法!
保罗明白他的福音和建立教会的事工之「范围」或「境界」,是照着神所「量」给他的,不仅因着他受托付要传福音给外邦人,也不仅因着他意识到神在地理上的带领而决定转变方向,更是因着神的命定,他首先到达哥林多。翻译为「我们早到你们那里」的这个子句(哥林多后书十章14节),包含一个动词,其意思其实可以指「到达」、「得到」或「远至」(亦参:罗马书九章31节;腓立比书三章16节);但是希腊原文的意义,保存得比较完整的是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十五节,它的意思是:「在—–之先」,也就是,走在前面或先到达的意思。那正合哥林多后书十章十四节的经文:「因为在传基督的福音上、是我们最先到达你们那里的」(《吕振中译本》)。闯入者毕竟也到达了哥林多:那样说来,保罗跟别的传道者就没有什么不同,无论这些传道者是真是假,只要到了哥林多,稍稍作一点事工就可以了。但保罗是最先接触到哥林多人的;这是绝对不能够被质疑或推翻的。因为它是铁定不变的事实,不能被后来的事工抹煞,是保罗自己蒙神呼召传讲福音和建立教会的回忆。哥林多是神指定给保罗的「范围」之一。
这想法跟保罗向罗马人所说的相去不远。「论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只提祂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罗马书十五章17至20节)。
相对的来说,闯入者就没有这么一丝不苟了;他们习惯仗着他人的劳碌来夸耀(哥林多后书十章15节)。我们已经晓得:保罗并不反对别人在他所立的根基上建造(哥林多前书三章10节);但这些干预的使徒显然作得太过分。他们或许夸耀说:哥林多人所展现的属灵活力都是归功于他们的事工——尽管他们是后上场的,却忙着贬损这位建造教会的使徒的权柄。当然,他们在作这种工作中,要是引进一些跟保罗的教导背道而驰的新教义,也不足为奇了(哥林多后书十一章4节);但这种行径实在让人厌恶不齿。
这些心胸狭窄的小人不能符合保罗事工的崇高标准;但是不知什么缘故,他们竟然还有本事能引诱大部分哥林多教会的人。小人当前,危如累卵,尤其是他们已经摆好架势,准备要窃取大人物的荣耀,又忘形地掩耳盗铃去夺取利己的领导地位。
哥林多的假使徒太过吹嘘。他们不仅过分地标榜自己,没有客观标准,又像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一样贬损这位使徒的事工。保罗的反击彷彿还嫌不够,他又再加上两点,更深一层地暴露他们的吹嘘实在太过分了。
4.保罗为夸口设立一些限制(哥林多后书十章15节下至16节)
「我们—–指望你们信心增长的时候,所量给我们的界限,就可以因着你们更加开展,得以将福音传到你们以外的地方」(哥林多后书十章15节下至16节上)。闯入者希望能偷保罗的羊;保罗则希望能巩固他在哥林多的事工,使他能不受约束,继续前往新的、没有听过福音的地区。保罗再度重提:他「并不是在别人界限之内,藉着他现成的事夸口」(哥林多后书十章16节下),但这并不只是重复他对闯入者的指责而已,是鉴于他的呼召和所看见的需要,而癫狂地见证他的异象。别人忙着在保罗的根基上为自己假造声誉;而他却已经把希望锁定在他事工的下个阶段,他念念不忘、所关切的事和异象,使得他根本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自夸。那些小人忙着以自己毫无建树的教会来夸口;使徒却看到事工的极大需要,感受到神在他生命中的呼召,根本没有时间,也没兴趣想夸耀。他只渴望要让哥林多信徒的信心稳固,才能够离开他们,继续前往新的领域,迎接新的挑战。
这里有四样功课要学:第一,自夸跟以往是脱不了关系的,而这位忠心又多结果子的神仆只顾往前看。保罗一心切望要前往罗马(使徒行传十九章21节下;罗马书一章11节),以及比罗马更远的西班牙,以及地中海的西部(罗马书十五章24节、28节)。假使徒却眼红保罗劳碌的结果,而想要接管。第二,教会真正的扩展不在于偷抢小羊或巡回布道,而是在于去不认识主耶稣基督的地方向他们传讲福音。第三,保罗想要在继续作见证、从事门徒训练、建造教会、赢得新信徒之前,先巩固哥林多的人。从某个角度来说,保罗是准备把自己未来的异象放在一旁,先满足哥林多教会的需要;如果神呼召他在哥林多建立教会,他不能因为发现别的地方有新的机会或更大的需要而放弃这个责任。若要进行新的发展,根基必须先稳固。「当他在地中海东部的新信徒还不稳定、可能偏于邪的时候,他怎么能前往地中海西部,担任传福音的先锋呢(哥林多后书:十一章3节)?」第四,虽然我们大部分只是被神呼召出来让真理的棒子代代相传(参:提摩太后书二章2节),但是看到像迦勒这样的信徒,虽然眼见困难,仍旧靠着神的力量,选择去面对最艰巨的任务,我们必然深被激励(约书亚记十四章10至12节)。并不是每一个使徒都渴望要去西班牙或印度;但是,如果有人确实愿意前往——去向回教徒传福音,在被人遗忘的、最贫穷的、疾病最多的、心最硬的地方工作——我们应该为他们感谢神,并且以爱和祷告的心支持新生一代的福音使者们。再说,我们至少应该自问:神是否要我们舍弃铺着地毯的讲坛,扩大我们事奉的视野,去艰难的地区建立新的教会。
尽管我们那么熟悉这宽广的异象,我们仍然需要约束自己不去矜夸。
5.最后,保罗推翻所有利己的自夸(哥林多后书十章17至18节)
最后,保罗引用先知耶利米的一段话作结束,这段是他早先写信给哥林多人时就用过的(哥林多前书一章31节)。所以,或许他们已经因为那位先知而更熟悉所处的环境了。
耶和华如此说:
「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夸口,
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夸口,
财主不要因他的财物夸口;
夸口的却因他有聪明,
认识我是耶和华,
又知道我喜悦
在世上施行慈爱、公平和公义,
以此夸口。」
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利米书九章23-24节
入侵的假使徒以为自己既聪明,势力又强大;或许他们所收的费用也让他们的钱包饱满。但是主(几乎可以肯定是指主耶稣)禁止这样的夸耀,祂只容许——事实上,是命令——一种夸口:就是指着主夸口。保罗是准备夸神藉着主耶稣基督的十字架所为他成就的(加拉太书六章14节),以及神在他使徒的事工上藉着他、藉着圣灵所作的工作(罗马书十五章18至19节;参:使徒行传十四章27节);不过他并不准备去夸耀才干、财富、权力、智慧、口才之类的事。毕竟,我们还有什么不是领受的呢(哥林多前书四章7节)?我们要是忘记这点,就是屈服于一种偶像崇拜;如果我们还记得什么是适当的夸口,就当指着主夸口——那意思就是说,我们把祂应得的赞美归给祂。祂就是那位神,宣告说:「我必不将我的荣耀归给假神」(以赛亚书四十八章11节;参:四十二章8节)。
保罗深深领悟到:我们能否得到主的称许,才是最重要的。他所引用的耶利米书这段经文,之后跟着的是神审判的应许(耶利米书九章25节)。保罗照样简单地提醒我们:在神国里,最要紧的是神怎样看我们,我们是否能蒙祂悦纳(哥林多后书十章18节)。因为称许自己的,可能是想赢得他人的钦佩和认可,但绝不能得神的称许。然而蒙主悦纳的,必定是主所称许的。祂会不会称许那些在祂禁止夸口的事上自夸的人呢?还是祂宁可称许指着祂夸口的——就是靠着祂的恩典,认识祂的能力、赦免、恩赐和至高无上的主权,并且乐于宣扬它们的人呢?
保罗和他对手之间的差别,关键在于:「我们到底是寻求谁的悦纳?」这简短的问题需要从圣经的真理和耶稣基督里的启示去思考,可以穿透许多伦理道德的困境,并引导我们去讨神的喜悦。保罗的一生和服事就是渴望要讨主基督的喜悦,要在最后听见基督的一句「好!」这就是保罗为夸口所设立的最后一个限制,任何通不过这测试的夸耀,就必须视为不恰当的。不仅是国家,就是教会本身也需要祷告:
我们列祖的神,万古为人所知—–
喧嚣呐喊都消散;
将领君王皆逝去:
迄今仍然屹立的是你远古的救赎,
一颗谦卑痛悔的心。
神,万军之主,依然与我们同在,
免得我们忘记——免得我们忘记!
因为外邦人的心倚靠
臭气冲天的破铜烂铁,
多少英雄豪杰只是黄土万冢,
所捍卫的,不求你来保护,
不过是疯狂的吹嘘和愚蠢的话语——
主,求你怜悯你的子民!
——吉普龄(Rudyard Kipling,1865-1936)
【注释1】这里出现很难确认的异读:phēsin或phasin;但是单数可能是正确的。按字面直译为「某人说」或「他说」,而不是「他们说」或「某些人」说。但这个单数字可能是指一个特定的对手,闯入者中的领袖,也可能是一种希腊常用的谩骂手法,一位作家可能在辩论中指着他的对手说:「某人会说—–」——《新国际版》使用复数字,显然是意译,也是意译很接近的一种现代作法了。
【注释2】我认爲palin(「再」)是修饰反身代词heautō(直译爲「要是有人自信」或「他自认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