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保罗的祷告
第12章、为了事奉祷告
——罗马书十五14-33
14弟兄们,我自己也深信你们是满有良善,充足了诸般的知识,也能彼此劝戒。
15但我稍微放胆写信给你们,是要提醒你们的记性,特因神所给我的恩典,
16使我为外邦人作基督耶稣的仆役,作神福音的祭司,叫所献上的外邦人,因着圣灵成为圣洁,可蒙悦纳。
17所以论到神的事,我在基督耶稣里有可夸的。
18除了基督藉我作的那些事,我什么都不敢提,只提祂藉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
19甚至我从耶路撒冷,直转到以利哩古,到处传了基督的福音。
20我立了志向,不在基督的名被称过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造在别人的根基上。
21就如经上所记:
『未曾闻知祂信息的,将要看见;
未曾听过的,将要明白。』
22我因多次被拦阻,总不得到你们那里去。
23但如今,在这里再没有可传的地方,而且这好几年,我切心想望到西班牙去的时候,可以到你们那里,
24盼望从你们那里经过,得见你们,先与你们彼此交往,心里稍微满足,然后蒙你们送行。
25但现在,我往耶路撒冷去供给圣徒。
26因为马其顿和亚该亚人乐意凑出捐项给耶路撒冷圣徒中的穷人。
27这固然是他们乐意的,其实也算是所欠的债;因外邦人既然在他们属灵的好处上有分,就当把养身之物供给他们。
28等我办完了这事,把这善果向他们交付明白,我就要路过你们那里,往西班牙去。
29我也晓得去的时候,必带着基督丰盛的恩典而去。
30弟兄们,我藉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又藉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
31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也叫我为耶路撒冷所办的捐项可蒙圣徒悦纳,
32并叫我顺着神的旨意,欢欢喜喜地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同得安息。
33愿赐平安的神常和你们众人同在。阿们!
(罗马书十五14-33)
有人说:一致性是头脑简单之人的妖怪。【注释1】这个格言如果应用在神学上,可以避免一些整齐划一的体系,让一位拥有至高无上主权、超越一切的神,可以有一些的空间。
另一方面,很少有人会认为不一致是一种伟大的美德。「不一致」这个词令人想起变化无常、不稳定,甚至谎话。例如,那些认真看待真理的人,必然会有这样的结论:圣经既是神启示祂自己的途径,它的各个部分一定会有某种程度的一致性。圣经反映出一位神,真理的神。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不会认为一致性是头脑简单之人的妖怪吧!
虽然如此,那并不表示圣经看起来像是一套保证提供全部碎片的拼图玩具。如果把圣经比拟成拼图玩具,还不如说:它的制造者保证祂所提供的全部碎片都是属于同一幅拼图的,虽然由于各种各样美好的理由,祂没有把全部的碎片都给了我们。「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申二十九19)。那就表示:当我们拼凑这幅拼图时,永远会有缺口;它也表明:玩游戏的人如果很笨,就会拼命要把一些碎片放进错误的位置,而且可能会留下一些碎片,因为找不到适合它们的位置。
因此,我们必须提防一种一致性,就是有意无意地消除圣经上一部分的见证,或者硬要把拼图的碎片勉强凑在一起,结果拼出一幅好像没有缺口、却是变形的图来,没有看见我们已经否认有一些隐密的事情存在。神自己变成被我们驯养的,整整齐齐,是可以控制的。
这些反思对于祷告是很重要的。在某个程度上,我可以主张:圣经上的祷告有非常惊人的一致性。不管是摩西、保罗、彼得或约翰的祷告,都是向着同一位神的。无论这些祷告有什么差别,它们也在着重点、语气、各种论据等方面透露出惊人的相似之处。例如,保罗大部分的祷告,是否都跟他对末世的认识、他对基督再来的热切渴望,以及必须照着末世的这个剧变来生活的重要性,有密切的关连?启示录的作者约翰也是如此;彼得也不例外,他写道:「万物的结局近了。所以,你们要谨慎自守,警醒祷告」(彼前四7)。
正如我们所见到的,即使在他的全部书信中,保罗记载下来的祷告,都是环绕着许多的主题。这并不表示它们是刻板的公式:保罗的祷告是新鲜的,而且,他之所以保持这样的新鲜,有部分的原因在于:使徒把他的许多祷告跟他的感恩和他正在写的书信的主题紧密连在一起。【注释2】
然而,我知道:本书仅涵盖圣经上论及祷告的少部分材料而已。例如,本书没有研究任何诗篇,而许多的诗篇都是祷告。事实上,诗篇所记载的祷告,反映出人类的所有经验——希望、惧怕、忿怒、怀疑、信任、绝望、背叛、爱、气馁、孤独等。年长的人比年轻人更懂得欣赏诗篇,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人生阅历较为丰富,因此能够与诗篇所反映的各种经验产生共鸣。然而,所有这些有价值的祷告,在本书里面完全没有触及。
不单是这样。在圣经里还有很多其他的祷告。有一些与祷告有关的主题是我们几乎没有触及的。例如,我们怎样理解「未蒙答应的」祷告?圣经吩咐我们的一些具体的祈求又如何呢?例如:「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祂的庄稼」(太九37-38)。
我提及这些事情,只有一个理由:我不希望有人把这本书当作是在教人「如何」祷告的手册。我不希望给人一个印象,以为你只要重复保罗的祷告,像魔术师念咒一样,你就可以改变你的生活。好的食谱是:只要照着一套固定的指示,最后的结果一定不错;但祷告跟好的食谱不同。因此,本书一直强调的是:当我们向永生神祷告时,必须培养与神的关系;而且,在第九章里,我们努力探讨了一些祷告的奥秘,我们可以这样说:这幅拼图在某些地区遗失了许许多多的碎片。但是,有些人在属灵操练上喜欢一致性,是圣经本身不允许的。所以,我必须在本书纳入一章,论及保罗的祷告,是跟我们在前面所看见的大不相同的;不然,就是我的疏忽了。实际上,这个祷告的答覆,跟保罗所希望的不同。在保罗的所有祷告里,仍然充满深刻的内部一致性,但是,它们并不是拘泥形式、肤浅、机械式的。
在我们将要研读的这一篇祷告(罗十五30-33)中,保罗不是对别人讲述他的祷告,而是要求他们为他和他的事奉来祷告。这不是为了(个别信徒或教会的)圣洁来祈求,为了愈来愈认识神的爱来祈求,为了改变内心的大能来祈求。这个祷告是为了事奉来祷告,尤其是为了保罗的事奉。我们可以从中学习四个重要的功课。
一、保罗要人认真、迫切、坚持不懈地献上这个祷告
保罗一开始就表达出一连串非常强烈的情感:「我—–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十五30)。使徒不是对他尚未谋面的这些罗马信徒提出一个模糊的建议,而是充满热情地恳求他们。他提醒他们,说他们是与他合而为一的:「弟兄们,我—–劝你们—–。」保罗在罗马书十二章一节也使用同样的词语,而且也是同样强烈的语气:「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
但是。这个恳求里面,最强烈的因素却在于他接着所说的:「弟兄们,我藉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又藉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这个恳求的逻辑大致是这样的:如果你们确实承认耶稣这位弥赛亚是主,我奉祂的名劝你们为我祷告。如果你们有分于祂所为你们成就的救恩,如果你们降服于那位教导我们祷告的,如果你们尝过祂的救赎且渴望看见祂的国度在这个世界扩展,那么我劝你们为我和我的事奉祷告。如果你们懂得「圣灵的爱」(根据上下文,这不是指我们对圣灵的爱,而是圣灵用来充满我们、加添力量给我们的那爱),那么就要在我劝你们投入的代祷事奉上显出这个爱心。如果圣灵运行在你们心中,你们怎能不爱呢?你们如果爱我,怎能不为我祷告呢?因为你们一定常常想到:你们的祷告反映出你们对基督,以及祂何等爱你们的认识。
这是对基督徒经历的一个诚恳呼吁。保罗在他的书信中,也不是只有在这里才诉诸于读者的经历。想想这个论述:「所以,在基督里若有什么劝勉,爱心有什么安慰,圣灵有什么交通,心中有什么慈悲怜悯,你们就要意念相同,爱心相同,有一样的心思,有一样的意念,使我的喜乐可以满足」(腓二1-2)。在这里,保罗当然不是在激励读者来祷告。然而,论述的形式却是一样的:你们如果尝过福音的祝福,那么你们肯定会去作我要求你们作的这件事。在罗马书十五章也是如此:你们如果属于耶稣基督,并且经历过圣灵那藉着你们运行的、满有大能的爱,那么对于耶稣基督的使徒,你们肯定会为他祷告,欢欢喜喜地表现出这样的爱心来。
这又是另一个有力的表达方式,描绘出保罗希望别人为他献上哪一种的祷告。他写道:「弟兄们,我藉着我们主耶稣基督,又藉着圣灵的爱,劝你们与我一同竭力,为我祈求神」(十五30)。「与我一同竭力」是翻译自一个希腊文动词,该动词在新约圣经中只有出现在这里。然而,同一个词组的其他字形也出现在新约圣经中,有时与祷告有关。例如:保罗写信给歌罗西人,这样论及以巴弗:「他在祷告之间,常为你们竭力地祈求,愿你们在神一切的旨意上得以完全,信心充足,能站立得稳」(西四12)。他在其他地方写道:「我愿意你们晓得,我为你们和老底嘉人,并一切没有与我亲自见面的人,是何等的尽心竭力〔这是指他的祷告说的〕」(西二1)。
很显然地,保罗认为祷告是基督徒应该尽心竭力的一部分。这个词组常常是与运动员艰苦训练的纪律有关,这些运动员努力锻练,为求在运动场上获胜。正是为了这个原因,茨卫默(Samuel Zwemer)这位在回教地区开创宣教工作的先锋,才能说出这句名言:「祷告是灵魂的健身房。」这并非表示:如果汗水淋漓地献上祷告,这样的祷告在本质上就比较高级,在能力上比较有果效。它也不大可能与雅各和神摔跤的记载(创三十二22-32)有任何直接的关连。【注释2】这个观念其实是说:保罗认为,真正的祷告包括努力奋斗、纪律、工作、与魔鬼黑暗的权势抗争。就着罗马基督徒这样为保罗祷告而言,乃是与保罗一同在他尽使徒职分的工作上努力。
对于祷告抱持这样的观点,与以弗所书第六章所描绘的属灵争战一致。保罗在那里警告他的读者:他们必须穿戴神所赐的全副军装,才能「抵挡魔鬼的诡计」(六11)。接下来,保罗告诉他们要束上真理的腰带,公义的护心镜,救恩的头盔,和其他必要配备,并且补充说:要「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并要在此警醒不倦,为众圣徒祈求,也为我祈求,使我得着口才,能以放胆开口讲明福音的奥秘(我为这福音的奥秘作了带锁链的使者),并使我照着当尽的本分放胆讲论」(六18-20)。
在世界的许多角落,这种属灵的争战远比许多西方人所能想象的更为激烈。例如,在万物有灵论(animism)信仰根深蒂固的文化中,基督徒生活与事奉所面对的争战是非常惊人的。西方基督徒面对的属灵争战非常浅,无疑得归功于数世纪以来,基督徒的影响力和不遗余力地揭发迷信的行为。但是,另一面的原因却是比较不体面的,是受到赤裸裸的世俗主义,以及一种盛行的世界观(从自然主义的层面来思想所有的实体)影响。换言之,我们无法更多明白发生在鬼魔领域的事,有时可能还不是受到基督徒传统产业的影响,反而是受到文化的影响所致,这种文化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每一件事。
这种状态正在改变当中;是好是坏仍未可知。西方世界大多数的城市,无论大小,现在已经成了巫术集会的巢穴。一般人普遍对神秘的宗教仪式感兴趣,导致传播媒体有时会报导与祭祀撒但有关的仪式,甚至谋杀。魔鬼的权势可能也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罪恶感、沮丧、与羞辱。可悲的是,我们非常迟钝,不知道忧郁症的发作可能与基督徒所蒙的属灵争战的呼召有关,愚蠢地以为靠着购物、与朋友外出、阅读书籍,就可以克服忧郁症,叫自己重展欢颜。我们多么少想到保罗的第一个资源——他立刻想到要在祷告中寻求主耶稣的面。
保罗明白,这样的祷告,在祷告中尽心竭力奋斗,只不过是我们参与属灵争战必然的结果。我们出到街头上,不是只要在头脑上说服人。我们的目的,不是要让人对我们的音乐素养、雄辩滔滔的口才和热烈的情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出去,是为了赢得别人来归向耶稣基督;他们必须得着重生,显出神在使人悔改归正与改变人方面的大能。撒但自己在敌挡我们;「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弗六12)。但是,虽然整个黑暗的权势与我们为敌,却有耶稣帮助我们。我们的争战极深,是属灵的、超然的。在这样的争战中,我们必须学习使用合适的武器。这种武器当中,最重要的就是这种认真、迫切、持之以恒的祷告。
二、保罗恳求人为他自己祷告,是与他的事奉有关
在本书中,我们这是第一次把焦点放在保罗请别人为他祷告的经文上。另一方面,你如果回头看一下本书第四章所列举的保罗的祷告,就可以发现这类经文并不是不常见的。我们值得花点时间仔细思想其中几处经文。一处是上文所引用的(弗六12、18-20)。下面还有三处:
愿赐平安的神亲自使你们全然成圣!又愿你们的灵与魂与身子得蒙保守,在我主耶稣基督降临的时候,完全无可指摘!那召你们的本是信实的,祂必成就这事。请弟兄们为我们祷告。
——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23-25节
弟兄们,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我们从前在亚细亚遭遇苦难,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自己心里也断定是必死的,叫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祂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祂将来还要救我们。你们以祷告帮助我们,好叫许多人为我们谢恩,就是为我们因许多人所得的恩。
——哥林多后书一章8-11节
此外你还要给我预备住处;因为我盼望藉着你们的祷告,必蒙恩到你们那里去。
——腓利门书22节
保罗一定会由衷地对哈约瑟(Joseph Hart)的这首诗发出「阿们」:
如果病痛缠身,不法压逼,
如果无人关怀,流泪沮丧,
为过灰心,或为罪苦恼,
你面前就有惟一良药:祷告。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些祷告的要求都与保罗的服事有密切关系,我们也务必要停下来问:在罗马书这里,他请求别人为什么祷告,以及这些请求和他蒙召从事的异象有何关连。在罗马书十五章,他请求为两件事祷告:
他请求为他得以脱离在犹太地之不信的人而祷告。这一点是取自保罗自己的话:「为我祈求神,叫我脱离在犹太不顺从的人」(十五31)。保罗已经解释过,他正在前往犹太途中,随身带着在马其顿和亚该亚众教会募集的款项,要送给在耶路撒冷的信徒(十五26)。但他知道:他在犹太地也未必会受人欢迎,尽管他身上带着送给犹太人的馈赠。
这么说,含有神学与文化两方面的理由。在耶路撒冷,有许多保守的、尚未归正的犹太人,他们不单把保罗视为变节者,更把他当作一个极端危险的人物,会将神在摩西之约中所作的启示的整个根基彻底破坏掉。从他们的角度看来,保罗对于割礼漠不关心,就是窜改神的律法;他强调耶稣和祂的死与复活,最终将圣殿缩减为只是神与罪人相会的地方。犹太人的身分与文化遗产,跟遵守各种礼仪和禁忌息息相关;保罗却试图培养出一个新的群体,由犹太人和外邦人所组成。从反对他之人的角度看来,保罗企图去作的不单是根本不可能达成的事,也是不可思议的,甚至是亵渎神的。
使徒行传中有许多简短的记载,提及犹太群体的一些成员对于保罗的敌意。保罗在悔改归正以后第一次到耶路撒冷,就「与说希腊话的犹太人讲论辩驳;他们却想法子要杀他」(徒九29)。他在彼西底的安提阿讲了一篇满有能力的道以后,「到下安息日,合城的人几乎都来聚集,要听神的道。但犹太人看见人这样多,就满心嫉妒,硬驳保罗所说的话,并且毁谤」(徒十三44-45)。当「主的道」传遍那个地区以后,「犹太人挑唆虔敬、尊贵的妇女和城内有名望的人,逼迫保罗、巴拿巴,将他们赶出境外」(徒十三50)。在路司得,保罗开始取得成功以后,「有些犹太人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挑唆众人,就用石头打保罗,以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徒十四19)。在帖撒罗尼迦(徒十七5-8)、庇哩亚(徒十七13)、哥林多(徒十八12-17)、以弗所(徒十八8-9)和马其顿(徒二十3),犹太人都挑唆起更多的麻烦。这一切都是在写罗马书以前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