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国教会史(孙睿之)
第三课
景教和天主教在元代的发展
一、景教(也里可温)在元代的发展
A、13世纪东方教会中国境内大主教区
1、喀什噶尔教区(现新疆);
2、唐兀教区(现甘肃);
3、秦(Sin)教区(现山西大同);
4、汗八里(元大都)教区(现北京)。大主教座堂设在元大都。
B、蒙元治下的也里可温
1、“也里可温”的意思——源自希腊文“ἄρχων”(高贵的),经过波斯文““ärkäwün”、亚美尼亚语“arkhawun”,跨越整个中亚地区,进入蒙古大草原,被突厥游牧民族吸收,最终以音译的方式,以“也里可温”之名载入汉文史册。
2、也里可温的特权——与皇室关系密切,受命为皇家祝寿、祈福,参与皇室祭祀。信徒不用服兵役、徭役,减免赋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于大都为也里可温设独立官署“崇福司”(后改为“崇福院”),统筹全国72所也里可温掌教司事务,拥有相当的宗教与族群自治权利。
3、也里可温的兴盛——据《马可波罗游记》所述,由喀什以东直至北京,沿路随处都有景教信徒。该教教堂遍布中国各地,如蒙古、甘肃、山西、云南、河北之河间、福建之福州、浙江之杭州、江苏之常熟、扬州、镇江等处。有人统计当时在大都的景教徒大约有3万,加上西北、漠北约有10万。他们持守传统东方教会信仰。
4、也里可温的特点——汉文化的渗透。从族谱、神道碑可知,元代基督徒基本上是家族性的,如汪古部就有阿剌兀思氏、赵氏、马氏和耶律氏四大家族累世信教。定居中原地区之后,他们开始逐渐被汉文化渗透,改用汉姓,与汉族通婚,并学习和认同儒学。赵世延、马祖常虽出身基督徒世家,但都是元代著名文人,有深厚的儒学造诣。
C、元代著名的信徒
1、马薛里吉思——原籍撒马尔罕,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年)出任镇江府达鲁花赤,“常有志于推广教法”(《大兴国寺记》)。“一夕,梦中天门开七重,二神人告云:‘汝当兴寺七所’。”(《至顺镇江志》)于是辞官(1282年),改建自家为大兴国寺,又建甘泉寺、云山寺、聚明寺、丹徒县四渎寺、黄山高安寺。除镇江6寺外,还在杭州建大普兴寺。短短5年建起7座教堂,朝廷特“拨赐江南官田三十顷,又益置浙西民田三十四顷,为七寺常住”(《大兴国寺记》)。
2、爱薛东来——元代最具影响力、地位最显赫的景教士。他是弗林(叙利亚)人,被推荐到元廷,擅长大文、医学,深受定宗贵由汗、世祖忽必烈器重。出任崇福使,掌管基督教事务,为皇室信徒施行圣礼并讲道。
3、拉班•扫马(Rabban Bar Sauma,1220-1294)——汪古部大都人,汪古部隐修士。汪古部东胜人(今内蒙托克托县)马可(Marcos,1245-1317),拜扫马为师,受剪发礼为修士。1275年,两人决定去耶路撒冷朝圣,得忽必烈批准,但因战乱受阻于巴格达。1281年,马可继任东方教会主教长,成为雅巴拉哈三世,扫马任巡察总监(详见《马克和拉班•扫马西行记》。
D、元代基督教的消亡
1368年,明王朝定都南京,发檄文号召“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元顺帝北退,在华基督教也随之销声匿迹。考究消亡原因如下:
1、对蒙古帝国的过度依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流于上层社会蒙古人和色目人的信仰。民族隔阂与文化疏离,更使之依赖皇室与贵族的支持,缺乏民众基础。
3、本土化程度低,至今未发现有汉译经卷。被儒家看为邪教,并遭佛、道二教排挤。
4、相对于元朝的对外开放,明太祖朱元璋采取闭关锁国政策,禁止一切外来宗教和人员进入。
5、中亚突厥帖木儿(Timur,1336-1405)伊斯兰教帝国崛起,先后征服波斯、花剌子模、印度和叙利亚。景教遭到致命打击,东西交通中断。
二、元代天主教
A、初步沟通——罗马教廷遣使
蒙古人西征,使欧洲陷入恐慌。他们派人来沟通,好解除威胁。
1、1245年,罗马教皇英诺森四世(Innocent IV,1195-1254)派遣意大利方济各会修士柏朗•嘉宾(或译“普兰•迦尔宾”,J、P、Carpin,1182-1252)出使蒙古,觐见贵由汗。
2、1253年,法国方济各会修士鲁布鲁克(William of Rubruk,1220-1293)奉法兰西王路易九世(Louis IX,1214-1270)之命,觐见蒙哥汗,希望允许传教被拒。
B、元朝的盛情邀请
1、约在1265年夏,来自意大利威尼斯的商人波罗(Niccolo Polo,1230-1294),在上都和林朝觐见了元世祖忽必烈。经商议,忽必烈遣使同波罗去罗马觐见教皇,请教皇选派100名既通晓信仰教义,又熟悉七艺(指西方的修辞学、逻辑、文法、算术、天文、音乐和地理)的学者来华。
2、1271年,波罗带15岁的儿子马可(Marco Polo,1254-1324),同教皇派遣的两位博学的道明会(或译“多明我会”)修士前往中国。两位修士因故半途而返,波罗父子叔侄3人历时3年半,终于在1275年夏天到达上都(北京)。
C、天主教首位来华传教士——孟高维诺
1、所有使者带回来的消息都表明,蒙古帝国有相当数量的基督徒,而且蒙古统治者对包括基督教在内的所有宗教都采取宽容态度。
2、1289年,教皇尼古拉四世(Nicholas IV,12271292)派意大利方济各会修士、在亚美尼亚和波斯传教的孟高维诺(G、Montecorvino,1247-1328)前往中国。1294年,孟高维诺抵达大都,获元成宗准许传教。
3、孟高维诺传教的成绩斐然:
a、汪古部高唐王阔里吉思改宗,其部众也随之改信天主教。
b、那时,大都侍卫亲军中来自高加索约3万阿兰人,收养150名7-11岁不等的儿童,施洗并教导希腊文和拉丁文,组成诗班。
c、1298年,建成大都第一所天主教堂;1305年,于大汗宫门前一街之隔,再建一座可容200人的教堂。
d、截止1305年,受洗者达6,000余人,并翻译新约和《圣咏集》(诗篇)为蒙古文。
e、1307年,教廷设汗八里大主教区,任命孟高维诺为大主教,统辖中国及远东教务;同时增派7名方济各会修士来华协助,但只有3人最终抵达。
f、1313年,在剌桐(泉州)设主教区,由当地一亚美尼亚富有妇人出资修建主教座堂。
4、1328年,孟高维诺在大都去世,享年81岁,在华传教共34年,天主教信徒约至10万。
D、元王朝宽容的宗教政策
1、信仰自由——蒙古帝国采取的是诸教并蓄、来者不拒、信仰自由的政策。泉州主教1326年致书教廷:
“在此大帝国境内,天下各国人民,各种宗教,皆依其信仰,自由居住。盖彼等以为凡为宗教,皆可救护人民……吾等可自由传道,虽无特别允许,亦无妨碍。”
2、恩宠有加——“大可汗待遇国中基督教徒之服从罗马教堂者,恩眷至为隆渥。资助一切所需,其为皇帝所轸念爱护可知也。教徒有请求皇帝供给教堂十字架圣殿,以祀耶稣基督者,皇帝无不欣然许诺。惟帝亦转求代为祈祷大主,祝使圣躬康健,尤以说教时,须代为之。皇帝允许并鼓励基督教士往信异教之浮屠寺中,说天主大道,又使信异教者往听基督教士之说道。信异教者亦皆乐往,常表示虔信之诚心,解囊施舍以助。基督教徒有需救助者,皇帝陛下即遣其臣仆急周济之。”(约翰•科拉:《大可汗国记》)
3、国家津贴——泉州主教1326年致书教廷:“既抵汗八里,传教皇谕旨,拜总主教后,居其处几五年之久。于此时间,尝自皇帝取得阿拉发〔Alafa,阿拉伯语〕一份,俾可供给吾等衣食之用。阿拉发者,皇帝所赐外国使臣、说客、战士、百工、伶人、术士、贫民以及诸色人等之俸金,供其生活费用也。所有俸金之总数,过于拉丁数国王之赋税。”
4、余绪及湮灭——1333年,即孟高维诺去世5年后,罗马教廷才闻讯,派出巴黎大学神学教授尼古拉继任汗八里大主教,但中途不知去向。1336年,元顺帝派遣16人使节团觐见教皇,请求派人继任大主教职。1342年,教皇特使意大利方济各修士马黎诺里(Marignolli,1290-1360)一行抵达大都,受到欢迎,在大都三四年后返回。此后,罗马教廷虽曾3次委任中国大主教,均未能到任。天主教在华传播陷于停顿。1362年,泉州陷落,泉州主教詹姆斯被杀,天主教失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