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基督教史

第十一章法国的新教

哦,主啊,我们向你呼求:你会允许犯下这些有损你荣耀的罪行吗?

——埃蒂安·德·梅桑弗鲁尔(Etienne de Maisonfleur)

16世纪伊始,法国是西欧统一与集权化程度最高的国家。然而在16 世纪,随着时间的推移,法国也成为西欧分裂最严重的国家。这是因为新教徒与天主教徒的不断冲突,在法国导致了两败俱伤的漫长战争。

不断变换的皇家政策

在宗教改革伊始,法国的统治者是瓦卢瓦家族(House of Valois) 最后一位伟大的国王弗朗索瓦一世。他的宗教政策总是含糊不清,摇摆不定,因为他并不希望看到新教传入并分裂他的领地,但是,他却鼓励新教在德国的传播,因为新教在德国是他的敌人查理五世的眼中钉。因此,虽然弗朗索瓦一世从未支持过法国的新教徒,但是,他对他们的政策取决于政治的权宜之计。当他为了削弱查理五世而试图与德国的新教徒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时,他不得不给予法国的新教徒一定的信仰自由。但是,法国的新教徒有时也会受到迫害,他们所受的迫害与新教徒在其他天主教国家所受的迫害同样残酷。尽管弗朗索瓦一世对新教的政策摇摆不定,但是,新教还是在法国赢得了许多信徒,尤其是在知识分子和贵族中。在残酷的迫害之后,便是一段太平时期。正是如此起伏不定的局势,导致法国的许多新教徒被迫逃亡——约翰·加尔文就是其中之一。这些逃亡者在法国附近的城市——如日内瓦和斯特拉斯堡——密切关注着祖国的事态发展,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介入法国的事务。

与此同时,在附近的纳瓦拉王国(Kingdom of Navarre,位于法国和西班牙之间),弗朗索瓦一世的妹妹——昂古莱姆的玛格丽特(Margaret of Angouleme)嫁给了纳瓦拉的国王亨利(King Henry of Navarre),她支持改革运动。她是位学者,还在法国生活时她就支持法国的改革派人文主义者。现在,她在自己的宫廷中为法国的新教逃亡者提供避难所,而他们都是从她哥哥的领地中逃出来的。新教书籍从纳瓦拉和毗邻法国的城市,如斯特拉斯堡和日内瓦,被不断偷运进法国。但是,尽管如此,法国直到很久以后的1555年才有了对新教教会的记载。

弗朗索瓦一世于1547年去世,他的儿子亨利二世继位,他继承了他父亲的政策,但是,他对新教的迫害更持久,更残酷。虽然新教受到这样的迫害,但是,第一个新教教会在亨利二世统治时期正式建立,它是根据逃亡的约翰·加尔文所制定的规则建立的。四年之后,当第一次全国宗教会议召开时,新教教会已经遍布法国各地。第一次全国宗教会议在巴黎附近秘密召开,为新教会制定了《信条》(Confession of Faith) 和《教纪》(Discipline)。

在第一次全国宗教会议召开不久之后,亨利二世在一次比武中受 伤,并因此丧命。他有四个儿子和三个女儿,其中三个儿子——弗朗索瓦二世、查理九世和亨利三世——相继成为法国国王,他的女儿瓦卢瓦的玛格丽特(Margret of Valois)在她的哥哥们去世之后成为法国女王。他们的母亲是野心勃勃的凯瑟琳·德·美第奇,她希望借孩子之手统治法国。

然而,吉斯家族(House of Guise)的领袖们妨碍了凯瑟琳·德·美第奇的计划。在弗朗索瓦一世统治时期,来自洛林(Lorraine)的吉斯家族就已经声名显赫。吉斯的弗朗索瓦(François of Guise)和他的弟弟洛林的枢机主教查理(Charles)曾是亨利二世的主要顾问。现在,这两兄弟是法国的真正统治者,他们在以弗朗索瓦二世的名义统治法国,因为年轻的弗朗索瓦二世对国家政务不感兴趣。但是,他们的权力招来老牌贵族的不满,尤其是亲王的不满,他们是国王的至亲。

安托万·德·波旁(Antoine de Bourbon)和他的弟弟路易·德·孔代(Louis de Condé)就是这样的亲王。安托万·德·波旁娶了珍妮·德·阿尔布雷特(Jane d’Albret),她是纳瓦拉的玛格丽特的女儿,她跟随母亲,成为加尔文主义者。后来,她的丈夫安托万和小叔子孔代接受了她的信仰,因此,新教在法国最大的贵族中取得了成功。吉斯家族是坚定的天主教家族,他们希望铲除新教,因此,他们与波旁家族的斗争很快就有了宗教色彩。后来,“安布瓦斯阴谋”(Conspiracy of Amboise)败露,它的目的是劫持年轻的弗朗索瓦二世,让他远离吉斯家族。严格地讲,“安布瓦斯阴谋”的动机并不是宗教上的,但是,大多数阴谋策划者是胡格诺派(Huguenots)——用来称呼法国新教徒的起源不详的名字。路易·德·孔代牵连其中,他被吉斯家族监禁。这引起了新教与天主教贵族的极大不安,他们担心,将一位亲王监禁、审判和定罪,会沉重地打击到他们的古老特权。

这时,弗朗索瓦二世意外去世。凯瑟琳·德·美第奇迅速采取行动, 成为她十岁大的儿子查理九世的摄政王。她曾不断被吉斯家族所羞辱和阻挠,因此,她最先采取的行动之一是释放孔代,并与胡格诺派共同限制洛林家族的权力——吉斯家族也被称为洛林家族。当时,法国有许多新教徒;法国大约有两千个胡格诺派教会。因此,凯瑟琳支持新教徒的原因是政治,不是信仰。遭到监禁的新教徒被释放了,他们只是受到了温和的规劝:放弃他们的异端邪说。后来,凯瑟琳在普瓦西(Poissy)召开了一次由新教与天主教神学家参加的和谈,她希望他们能达成一项协议。不出所料,这次和谈失败了。但是,1562年,凯瑟琳颁发了《圣日耳曼敕令》(Edict of St. Germain),给予胡格诺派信仰自由,但却禁止他们拥有自己的聚会所、在未经预先批准的情况下召开会议、筹集资金和供养军队等等。因此,胡格诺派实际上只得到了聚在一起崇拜的权利,而且,他们必须在白天、在城市之外、在没有军队的情况下进行崇拜。凯瑟琳希望这些措施可以为她赢得新教徒的支持,同时限制新教徒可能拥有的一切政治与军事权力。她希望利用胡格诺派来威胁洛林家族,而不是威胁法国的统一和国王的权力。

吉斯家族拒不服从《圣日耳曼敕令》,他们希望以此削弱凯瑟琳的权威。在颁布《圣日耳曼敕令》仅仅两个多月之后,吉斯家族的两兄弟弗朗索瓦和查理就率领二百位全副武装的贵族包围了一群胡格诺派正在聚会的地方——瓦西(Vassy)的马厩,残忍地屠杀了他们所能屠杀的所有胡格诺派。

瓦西大屠杀导致了第一场宗教战争,这和此后的多场宗教战争在法国造成巨大的灾难。有时,新教暴徒袭击天主教教堂,捣毁教堂中的圣坛和圣像,他们有时还会袭击神父和修士。也有天主教暴徒在神父带领之下洗劫新教徒的教堂和寓所,被洗劫的新教徒通常会被天主教徒屠 杀。在几次小规模冲突之后,新教徒和天主教徒都组建了各自的军队, 他们最终开战——天主教徒的领袖是吉斯公爵(Duke of Guise),新教徒的领袖是盖斯帕德·德·科利格尼将军(Admiral Gaspard de Coligny)。天主教徒赢得了绝大多数战斗,但是,他们的将军被一位新教贵族暗杀;在瓦西大屠杀一年之后,双方签署了停战协议,该协议给予胡格诺派一定的宽容。但是,这并没有带来永久的和平,在1567和1570年间又爆发了两场宗教战争。

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

在漫长的战争之后,1570年的停战有望带来永久的和平。凯瑟琳·德·美第奇似乎愿意向新教徒让步,她希望新教徒会帮她对付吉斯家族。1571年,科利格尼来到了皇宫,他给年轻的国王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以至于国王将他称为“我的父亲”。凯瑟琳·德·美第奇还打算将她的女儿玛格丽特·瓦卢瓦嫁给新教亲王亨利·波旁(Henry Bourbon),他是安托万的儿子。这一切都预示着胡格诺派的好运,现在,他们在漫长的战争之后可以自由地出入皇宫。

然而,危机潜藏在美好的表象之后。吉斯的新公爵亨利相信,科利格尼曾下令杀死了他的父亲,他渴望报仇。凯瑟琳·德·美第奇开始担 心,已经赢得国王信任与爱戴的新教将军科利格尼的影响力会越来越 大。一个阴谋就这样酝酿出来:他们为自己除掉科利格尼将军——那个动荡年代最正直的人之一。

当时,亨利·波旁是纳瓦拉的国王,为了参加他与法国国王的妹妹玛格丽特·瓦卢瓦的婚礼,胡格诺派的重要领袖都来到了巴黎。8月18 日,婚礼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举行。新教贵族被国王的友好接待和不加掩饰的善意蒙骗得过于自信。后来,当科利格尼从当时的皇宫卢浮宫(Louvre)返回他的寓所时,有人从吉斯家族所拥有的一座楼中向他开枪。科利格尼失去了右手的一根手指,左臂也受了伤。但是,暗杀他的计划失败了。

胡格诺派的领袖被这种破坏国王盛情的行为激怒了,他们要求严惩凶手。查理九世下令严查此事,有证据表明,子弹是从吉斯公爵的一把火绳枪中射出的,暗杀者在逃跑时所骑的马是凯瑟琳·德·美第奇马厩中的马。一些人甚至怀疑,查理九世的弟弟安茹的亨利(Henry of Anjou)——后来的亨利三世——也是这起阴谋的策划者之一。义愤填膺的查理九世将吉斯家族的人逐出了皇宫,与此同时,此案的调查还在继续。

阴谋者后来采取了极端的行动。查理九世相信,胡格诺派正在策划一起夺取皇位的惊天阴谋,阴谋的领导者是科利格尼。但是,这明显是凯瑟琳说服查理九世相信的。从未有过坚定信仰的查理九世相信了这些话,对新教徒的大屠杀即将上演。查理九世召来了他的主要参谋——除了新教徒;在8月23日晚上,他们决定采取极端的行动。

第二天,1572年8月24日——圣巴多罗买日(St. Bartholomew’s Day)。这天夜里,在查理九世和凯瑟琳·德·美第奇的许可之下,吉斯公爵会见了负责维护巴黎治安的人,并向他们下达了详细的命令,他们应当袭击的每一个寓所和应当袭击的人。他亲自负责干掉正在康复中的科利格尼。他们突然闯进科利格尼的卧室,大吃一惊的科利格尼被他们重伤。还活着的科利格尼被抛出窗外,掉到正等在楼下的吉斯公爵的脚边。据说,吉斯公爵踢死了科利格尼。随后,科利格尼的尸体被残忍地肢解,他的部分尸体被挂在蒙福孔(Montfaucon)的绞刑架上示众。

与此同时,大约两千名胡格诺派惨遭屠杀。即使是皇宫卢浮宫,也血流成河,大约三十名波旁家族的侍卫被屠杀。两位新教亲王路易·德·孔代和纳瓦拉的国王亨利·波旁——他现在是查理九世的妹夫——被拖到查理九世面前,他们放弃了自己的信仰,这样才保住了性命。

巴黎的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只是一个信号,它预示着法国各省也会发生同样的事情。吉斯公爵已经下令屠杀全法国的新教领袖。少数正直的地方官员拒绝服从命令,他们声称,他们既不是刽子手,也不是谋杀犯。但是,大多数地方官员服从了命令,暴徒们已经不顾吉斯公爵的命令,他们肆无忌惮地洗劫新教徒的住所,屠杀他们全家。受害者人数高达数万。

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的消息传遍了欧洲。我们已经讲过,奥兰治的威廉(他后来娶了科利格尼的一个女儿)正率领一支在法国支持下组建的军队向布鲁塞尔进发。当他听说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时,他被迫解散了军队,停止了战斗。在英格兰,伊丽莎白女王穿上了丧服。虽然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连二世是敬虔的天主教徒,但是,他也对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的消息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在罗马和马德里,教宗和国王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在宣告反对流血的同时,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下令歌唱《感恩赞》(Te Deum),以庆祝圣巴多罗买之夜的大屠杀,而且,每年都要这样来纪念这一丰功伟绩。西班牙的编年史家证 实,腓力二世在第一次听说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时当众笑了起来,他也下令歌唱《感恩赞》,并举行其他庆祝活动。

三亨利之战

尽管新教的死难者众多,但是,新教并没有被连根铲除。由于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胡格诺派失去了他们的军事将领,但是,他们在拉罗切利(la Rochelle)和蒙托邦(Montauban)——之前的和平条约所给予他们的两座城市——强大起来。他们宣布,查理九世和吉斯家族现在都是叛国者和谋杀犯,他们已经做好了与他们战斗的准备。许多天主教徒厌倦了两败俱伤的战争和伤亡,他们认为必须采取宽容的政策,为此, 他们给予新教支持。至于查理九世,他显然难以统治法国;法国几乎乱作一团,直到查理九世于1574年去世。

随后,查理九世的弟弟安茹的亨利成为法国国王——亨利三世,他是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的策划者之一。他的母亲凯瑟琳·德·美第奇安排他被选为波兰国王,他现在正统治着波兰。但是,当他得知哥哥去世的消息时,他急匆匆地赶到巴黎,索要法国的王位,甚至不考虑卸任波兰的王位。亨利三世同他的母亲一样,他的信仰只是帮助他夺取与保持权力的工具。因此,当他认为与新教起义者和解对他有利时,他便这样做了,新教徒在巴黎以外获得了崇拜的自由。

吉斯公爵领导着更好战的天主教徒,他们反应强烈,并在西班牙支持下向胡格诺派开战。最终,亨利三世加入到他们中间,第八次宗教战争就此爆发——宗教战争似乎会无休止地进行下去。这场宗教战争令法国陷入一片血泊,但它并没有解决任何问题,因为胡格诺派还没有强大到足以击败天主教徒,天主教徒也没有强大到足以消灭新教。

后来,局势发生了出人意料的转变。亨利三世并没有直系继承人,因此,纳瓦拉的国王亨利·波旁现在成为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这位在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之后被囚禁在巴黎的亲王于1576年成功地逃跑 了。他后来第四次改变了他的信仰——这还不是最后一次,他声称自己是新教徒。虽然胡格诺派并不喜欢他(和他妻子)的荒淫无度,但他还是成为新教徒抵抗的中坚力量。因此,如果当前的局势不变,法国国王的合法继承人将是新教徒。

这是天主教徒所不能容忍的,因此,他们提出吉斯的亨利才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据说,一份文献在洛林被发现,它可以证明吉斯家族是查理曼大帝的后裔,因此,吉斯家族的人比波旁家族的人、甚至比瓦卢瓦家族的人——上一位国王亨利三世来自这个家族——更有资格继承法国的王位。

这就出现了三派,每一派的领袖都是亨利。在这三位亨利之中,合法的国王亨利三世是最没有资格与最无能的。天主教的觊觎王位者吉斯的亨利要求继承王位的理由是一份明显伪造的文献。新教的领袖亨利· 波旁并没有要求继承王位,他只是提出他有权继承王位。

宗教战争一直在进行,直到吉斯的亨利攻占巴黎,在巴黎称王。后来,亨利三世使用了吉斯的亨利以前对付新教徒的方法。在1588年圣诞节两天前,按照亨利三世的命令,吉斯的亨利被谋杀在他于十五年之前下令发动圣巴多罗买日大屠杀的地方。

然而,这并没有结束天主教徒的反对。几乎没有天主教徒愿意信任一位不断利用政治暗杀的国王。天主教起义者找到了新领袖,他们继续战斗。亨利三世很快就陷入绝境,他别无选择,只能逃出巴黎,在他昔日的敌人亨利·波旁的营中寻求保护,因为亨利·波旁至少还承认他是合法的国王。

亨利·波旁以应有的尊敬接待了国王,并给予他保护,但是,他并不允许亨利三世制定政策。然而,这种尴尬的局面并没有持续太久,因为一个相信亨利三世是暴君、认为弑杀暴君合法的多米尼克修会的狂热托钵修士进入新教营地杀死了国王。

亨利三世的死并没有结束宗教战争。亨利·波旁现在显然是亨利三世的合法继承人,他取名为亨利四世。但是,法国的天主教徒并不愿意有一位新教国王。在西班牙,腓力二世正打算抓住这次良机,令自己成为法国的主人。教宗宣布,亨利·波旁无权继承法国的王位。因为这些原因,宗教战争又进行了四年。最终,亨利四世意识到,如果他不成为天主教徒,就永远不会成为法国国王,因此,他又一次改变了他的信 仰。虽然他可能从未说过“巴黎完全有必要举行弥撒”,但是,这句话显然表达了他的想法。在亨利四世第五次改变信仰的那一年,新国王进入了巴黎,数十年的宗教战争就这样结束了。

虽然亨利四世成为了天主教徒,但是,他并没有忘记以前并肩战斗的战友。相反,他对他们非常忠诚,非常偏爱,以至于更顽抗的天主教徒声称,他仍是异端。1598年4月13日,亨利四世最终颁发了《南特敕令》(Edict of Nantes),给予胡格诺派崇拜的自由,他们可以在巴黎以外的、所有他们在1597年之前拥有教会的地方进行崇拜。他们的安全也有了保障,因为他们被允许保留他们于1597年所拥有的一切设有防御工事的城镇。

尽管亨利四世在宗教信仰上前后不一,他的个人生活荒淫无度,但是,他精明地统治着法国。法国在他的统治之下繁荣昌盛,他很快就赢得了以前许多敌人的尊敬。但是,宗教仇恨与偏见并没有完全消失,亨利四世最终成为它们的牺牲品。1610年,一名狂热的天主教徒结束了他的生命,因为这个狂热的天主教徒相信,他仍是新教异端,杀死他就等于服侍了上帝。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