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2)
第四课 中世纪后半期(2)
三、十字军东征
自1095年起,在教皇领导之下,开始连续约两百年的十字军运动。起因是回教徒土耳其人攻占了耶路撒冷,恶待基督徒,阻挠朝圣客,并且日渐威胁康士坦丁堡。
1、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由教皇乌尔班二世于
1095年发起,应许参加“圣战”者可免税、免债、免罪,减免在炼狱的时间。于是群起响应,
1096年正式成军出发,
1099年夺回了耶路撒冷,与其他三个十字军邦国于巴勒斯坦的地中海沿岸,建立了耶路撒冷王国。
2、第二次十字军东征――在圣伯纳号召下,1147年发起,由法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领军,但徒劳无功。
3、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7年耶路撒冷陷落,皇帝、英王与法王于1189年共同发起,未能光复耶路撒冷。
4、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出发,中途却改变计划攻打康士坦丁堡,使得东西双方教会裂痕更深。接续的第五、六、七、八次皆是劳民伤财损兵折将。直到1291年亚割港陷落,十字军完全丧失在巴勒斯坦的据点。
十字军运动,就其所宣称的目的而言,是彻底的失败:妨害了后来向回教徒的宣教工作;更加分裂东西方教会;军队残暴掠劫与不道德的行为留下历史上的污点;加速“赎罪券”制度的引进。
四、经院哲学的崛起
经院哲学――是从学院中发展出的神哲思想系统,使用理性来研究藉启示而来的真理。
开路先锋安瑟伦(约1033-1109)――强调从理性来了解神学的重要。
伦巴德(约1100-1160)――写作系统神学四卷,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的教科书;亚布拉德(1079-1142)发展正反辩证法,颇负盛名。
阿奎纳(1225-1274)着重知识与理智,将奥古斯丁的神学与亚里斯多德的哲学熔于一炉,写成钜作《神学总论》,至此,经院哲学已达至颠峰。
方济会修士邦拿文都瑞(约1217-1274),他对亚里斯多德的哲学持较保留态度,强调灵修经历与奥秘光照。
方济会修士东司哥特(约1265-1308)则注重爱与意志的首要性。
俄坎的威廉(约1285-1347)发表其“唯名论”指出:逻辑推理的有限,常使哲学论据有名无实,此后“经院哲学”日趋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