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理所当然的侍奉

9.答复与“众人”有关的异议

异议:圣经上说,基督是为众人舍命。比如说:“如此说来,因一次的过犯,众人都被定罪,照样,因一次的义行,众人也就被称义得生命了。”(罗5:18)

回答:经文中明确有限制,因为这是指已经称义得生命的众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称义得生命了,只有选民才如此。因此,不要把此处的“众人”理解为是指所有的人,这里是指所有的选民。众人都在亚当里,而在亚当里的众人的愁苦都是源自亚当,他们都在他里面与他一同堕落了。与亚当相对照的是,基督是在他里面之众人的蒙恩的本源,他们都在他里面,也唯独他们在他里面;这就是说,他们就是那些称义得生命的众人。

补充性异议1:“因我们想,一人既替众人死,众人就都死了。并且他替众人死,是叫那些活着的人,不再为自己活,乃为替他们死而复活的主活。”(林后5:14-15)

回答:此处并没有说“所有的人”(all men)。“众人”(all)一词是指此处所说及的那些人。很清楚,此处所指的是那些向罪而死,借着重生而活的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向罪死了,也不是说所有的人都领受了属灵的生命。基督并没有为所有的人而死,而是为那些借着基督的死向罪而死,借着他的复活而领受了属灵生命的人而死的。此处的经文就是劝勉他们显明出这种向罪而死,向义而活的新生命来,使基督得尊崇。

补充性异议2:“在亚当里众人都死了,照样,在基督里众人也都要复活。”(林前15:22)

回答:

(1)这节经文所说的与许多人所认为的恰恰相反,因为很显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在基督里复活了,也不是说在将来所有的人都会在他里面复活。此处所提及的众人是在基督里复活的众人,是把其他所有的人都排除在外的。另外,这节经文所说的并不是基督的补赎,而是选民在他里面复活。此处所对比的是两个元首,一是亚当,一是基督,以及各自所导致的结果。亚当使死临到所有在他里面的人,而基督则把生命赐给一切在他里面的人。

(2)此处保罗所说话的对象是接受他书信的人,他称他们为“我们”和“我们的”。这些人就是“上帝的教会并亚该亚遍处的众圣徒”(林后1:1)。所以,此处所指的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而是限于上面所提及的那些人。

补充性异议3:“因为上帝将众人都圈在不顺服之中,特意要怜恤众人。”(罗11:32)

回答:这节经文所说的是犹太人的刚硬和归正,这在《罗马书》整个的11章中都非常清楚。所以这节经文所说的既不是基督的补赎,也不是地上的所有人。

补充性异议4:“他愿意万人得救,明白真道。因为只有一位上帝,在上帝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他舍自己作万人的赎价。到了时候,这事必证明出来。”(提前2:4-6)

回答:这节经文本身表明,此处的“万人”并不是指所有的人,每个人都包括,而是指那些从万国万民和各个社会阶层分别出来的选民。

(1)不可能为世界上的每个人祷告,因为不需要为干犯圣灵的人祷告(约一5:16),因为万民晓得上帝必不会对他们施行怜悯。基督也没有为所有的人祷告(约17:9),保罗也没有这样(参考提后4:14;加5:12)。

(2)在前面的经文中提及“君王”和“一切在位的”,证实此处所说的“万人”是指“各种各样的人”(参考太4:23;路11:42;弗1:3;林前10:25)。在某个人是否得救的问题上,我们不当存有任何偏见,这就是使徒保罗在此处所表达的愿望。

(3)经文本身并没有说上帝的旨意是让所有的人得救。假如要理解为上帝愿意所有的人得救,那么所有的人就必定得救,因为没有人能抵挡上帝的旨意,上帝总是成就他的旨意,没有人能够拦阻他的手。假如有人主张说,当人愿意的时候,上帝就愿意,我们的回答是:圣经上从来没有这样说,因为救恩并不源于人的意志的行使,上帝确实晓得,只有一小部分人会愿意,因此他愿意所有的人都得救,这是不可能的。

(4)使徒把救恩与对真理的认识联系在一起,而经验也告诉我们,上帝并没有定意使所有的人都认识真理,因为真理并没有向所有的人显明。

(5)基督把自己献上作为赎价,也就是说,他亲自代替另外的人,偿付罪债,承担刑罚,使他人得自由,并最终成为这一自由的享有者。但是,基督并没有为所有的人这样行,他只是为那些信他的人付上了赎价。由此可见,“万人”并不是指所有的人,而是指从各国各族、各个社会阶层中分别出来的信徒。

10.答复与圣经中“世人”一词有关的异议

异议:与上面阐明的道理相反,在以下的经文中说,基督是为“世人”受苦的:“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回答:此处并没有说基督为世人而死,也没有说上帝爱世上所有的人,而是说他爱“世人”。上帝对世界的爱就是他向人所显明的慈爱(参考多3:4)。他并没有向犯罪的天使显明他的慈爱,而是向人类显明他的慈爱,因此上帝对世人的爱并不是对世上每一个人的爱,而是对人类的普遍之爱。上帝赐下他的爱子,显明了他对人类的这一大爱,但是这一大爱并没有使所有的人受益,而只是局限于那些信者。当然,这并不是说子只是清除了来自上帝一方的障碍,从而使全人类进入到和好的状态,但并没有使他们得享救恩。准确地说,基督把信徒从定罪的状态中拯救出来,并把永远的生命赐给他们(约3:17)。圣经上说,基督来是“要拯救世界”(约12:47)。这不仅仅是指救恩的赢得,也指救恩的应用和分与。但是,无可辩驳的是,这种救恩的赢得、应用和分与并不是发生在每个单独的人身上,只是在信他的人身上成就了,正如在这节经文中所说的那样。所以,此处的“世人”一词是指普遍性的人类,并不是指特殊性的每个人。而且,此处所提及的也不是救恩的赢得,而是永恒救恩的应用和分与。唯独信的人才是这一救恩的蒙受者,其他所有的人都没有得享这样的救恩。

补充性异议1:“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约6:51)

回答:我再次重复,“世人”一词是指人类。这是与堕落天使相对的,圣经本身就作出了这样的对比,虽然是在另外的经文中。“他并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亚伯拉罕的后裔。”(来2:16)通常意义上所言的“世人”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第一个世界在大洪水中毁灭了(路17:27)。但这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因为挪亚和他的家人还活着。这经常在圣经其他的经文中也可看到;在这节经文中也是如此,因为根据《路加福音》第17章33节,基督把生命赐给世人。但是,他并不是把属灵的生命赐给每一个人,而是唯独赐给他的选民。非常清楚,此处所指的并不是救恩的赢得,而是指基督的功德的应用。任何人都不会主张基督的救恩是适用于所有的人的,因为这显然与经验不合。

补充性异议2:“这就是上帝在基督里叫世人与自己和好,不将他们的过犯归到他们身上。”(林后5:19)

回答:此处的“世人”是指人类。普遍性的真理并不一定能够应用在每个具体的处境中,假如那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作出以下的推理:第一个世界毁灭了,洪水除掉了所有的人,因此挪亚和他的家人也都毁灭了。世界并不认识基督(约1:10),所以,对于基督徒而言也是如此。世人恨基督(约7:7),假如不排除任何人,那么悔改归正的人也是恨基督的了。但是,事实上,他们是爱基督的。那古蛇迷惑了普天下(启12:9),因此也迷惑了选民。全世界都伏在那恶者的手下(约一5:19),那么圣徒也是毫无例外地处于恶者的手下,因为圣经上说全世界都是如此。谁都看得出来这种推理是有毛病的。因此,我们认为,当圣经上言及普遍性的世界或世人的时候,并不适用于每一个具体的人。有时宣告灾难要临到世界,其实只是适用于那些恶人;有时宣告祝福临到世界,也只是适用于另外的一群人。所以,当圣经中用“世人”或“世界”一词的时候,不要由此得出结论来说,这适用于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一定要根据上下文来推论到底是指什么人。此处的“世人”一词是指那些与上帝和好的人,他们的过犯并不归算在他们的身上。很清楚,上帝的忿怒居于一切悖逆之人的身上,这表明这一忿怒绝没有消除,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罪得赦免了,基督的赎罪并没有归算在他们的身上,而是唯独归算在蒙福之人的身上了(诗32:1-2)。所以,“世人”一词并不是毫无例外地囊括所有的人,而是唯独指那些他们的过犯没有归算在他们身上的人。这节经文证明,“和好”与“不算为有罪”是彼此平行的概念。既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经历到了救恩的施与,当然也不是所有的人都经历到了与上帝的和好。

补充性异议3:“他为我们的罪作了挽回祭,不是单为我们的罪,也是为普天下人的罪。”(约一2:2)

回答:

(1)不要从“普天下”这个词随意推论,认为适用于世上的每一个人,正如我们不能从“世人”这个词随意推论一样。圣经上谈及第一个世界,说洪水毁灭了那时世上所有的居民(路17:27),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死了。在另外的地方谈及魔鬼蒙蔽了全世界(启12:9),全世界都伏在恶者的手下(约一5:19),但这并不是指每一个人。

(2)“不是单—–也是”是指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的对比。当时的约翰和以色列人中信耶稣的人都是犹太人,而与之相对照的外邦人则被称为是“世人”,不但在此处如此,在《罗马书》第11章12节和15节都是如此。“世人”一词在通常意义上是指人类,并不是指每一个人,同样,在此处的对比中也是如此。有时是指不敬虔的人,有时是指某个特定国家中的义人。在《罗马书》第11章12节和15节中,显然就是如此,“若他们的过失,为天下的富足—–若他们被丢弃,天下就得与上帝和好—–”这并不是说,因着犹太人的堕落,每个外邦人都称为基督属灵财富的领受者,也不是说每个外邦人都会毫无例外地与上帝和好,而是唯独那些归正的人,也就是说,外邦人中那些归信的人。每个人都不得不承认这一点。因此,虽然圣经上说基督是为普天下人的罪做了挽回祭,我们不能认为这是指世上的每一个人,而是唯独指外邦人中那些归信的人。

(3)此处约翰把基督作为大祭司的两个职分联系在一起:他既是中保,也是挽回祭。我们在上面已经证明这两者是不能分开的,对于那些他是其中之一的人,他也必定是另外的一个。既然基督并没有为背弃的世人代祷(约17:9),他也没有为他们作了挽回祭,而是唯独为蒙拣选的人,他们借着犹太人的堕落,反倒得与上帝和好。因此,很显然,基督并没有为世上的每一个人而死。

11.考察那些似乎暗示基督救赎所有人的经文

异议:为了驳斥以上所阐明的真理,有人引证某些经文,说基督也使那些不敬虔之人成圣,并买赎了他们。比如《希伯来书》第10章29节:“何况人践踏上帝的儿子,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又亵慢施恩的圣灵,你们想,他要受的刑罚该怎样加重呢?”

回答:这节经文所说的并不是基督为所有的人而死,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达到此处所描述的这种状态。即使基督真的为某些不敬虔的人死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也不能就由此得出结论说,基督是为所有的不敬虔之人死了。此处并没有提及借着基督的受死与上帝和好。此处“成圣”一词所指的是真实的处境,因此所言及的是救恩的应用,并不是救恩的赢得,而我们所争议的乃是基督是为谁赢得救恩的。此处的“成圣”一词并不是指借着重生而生发的心灵的改变,而是指借着蒙召进入教会而与常人分开。动词“成圣”经常是指分别为圣,当谈及祭祀礼仪中所使用的物品以及以色列人的时候都是如此。“因为你归耶和华你上帝为圣洁的民,耶和华你上帝从地上的万民中拣选你,特作自己的子民。”(申7:6)因此,“成圣”的意思就是分别出来;“报明洁净的日期满足”(徒21:26)。我们特别否定的就是——此处的“成圣”是指心灵的圣洁,我们主张此处的“成圣”是指从常人中分别出来,加入教会的团契。真正的圣徒是绝不会堕落离开的,我们将在合适的地方证明这一点。假如有人提议这一成圣是借着基督的受死而发生的,我的回答是:借着他的受死,基督得了天上地下统管万有的权柄,使他可以运用这样的权柄拯救上帝的选民。因此,基督的受死还有其他的目的,并不局限于使选民与上帝和好而已。

补充性异议:“连买他们的主他们也不承认”(彼后2:1)。从此处我们晓得,即使那些否定真道的人也是由主耶稣所买赎的。

回答:这节经文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人,因为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达到这样的状况。“买”这个词也没有充分证明借着基督的救赎,普天下所有的人都得了救赎,因为人买东西可以用于不同的目的。人买的器皿既可用于卑贱的用途,也可用于妆饰的用途。人买奴仆,目的可以使他们得自由,也可以让他们从事极其卑微的工作。人也可以买驴用于负重。同样,这些假先知也是主所买来的,此处在原本的希腊文中并没有称主为Kurios,意思就是主或主人,而是称为despotes,是家主的意思。他们被召来在主的家中做事,也就是在他的教会中担任教师,这一职分被他们滥用,因此他们成为假先知。借着他的受死,主耶稣得到了统管万有的权柄,被立为万有的承受者(来1:2)。主已经使万有都伏在他的脚下(林后15:28),万膝都要在他的名下跪拜(腓2:10)。因此,这些假教师也都处于他的管辖之下。他买了他们来,目的就是使用他们,使他的选民得益处。但是,他们是作为奴仆或驴子被买来的,绝不是买来作上帝的儿女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