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清教徒的牧养
作了这些说明以后,我们现在来看《福音香气》的第三部分,科贝特在这里处理了与祷告相关的困扰良心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就是关于未重生之人的祷告。不住祷告的命令,是只能用在重生之后的人身上呢,还是也可以用在未重生之人的身上?
科贝特明白,有些信徒对他们的救恩缺乏确据,所以就产生了怀疑,或下结论说,自己还在未重生的自然状态。他们因而怀疑这个命令能否用到自己身上,因为圣经要求,祷告的人应该在信心中祷告。的确,祷告的敌人撒但要他们从祷告的努力中气馁时,就会对他们说,他们最好安静地坐到一边去。但那些因此感到困扰的人应该记住的是,他们想要顺服祷告命令的愿望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内在呼召,是上帝在呼召、邀请他们。“他们越是战惊着开始这项责任,既感到自己的不配,也感到自己没能力做,他们就越适合做这件事。他们越是悲哀地看见或怀疑自己的状况,就越需要在祷告中寻求上帝。”
科贝特回答了一种反对意见,那种意见认为,未重生的人没有责任祷告,并且/或者,他们的祷告没有任何意义。科贝特回答的要点是,未重生的人“因为憎恨任何上帝的道路,不顺服上帝的律法,所以会很乐意用这些借口来推脱在祷告中寻求上帝的责任”。但事实是,未重生的人或认为自己未重生的人,都必须祷告。这是一项道德责任,“在所有被上帝所创造的人身上,它也是十诫所隐含的责任”。
祷告是上帝所定的一种渠道,好让人获得在世上的暂时怜悯。那些“在困难中呼求主的人,他就救他们脱离困境”。祷告甚至也是获得重生恩典的一项渠道。那些正确使用蒙恩之道寻求一颗“新心”的人,上帝会在人们使用祂自己所定的、寻求重生恩典的渠道中,甚至赐下“起初的恩典”。就是在这里,公理会协会给出了对这一章的提醒。
上帝显然赐给了未重生的人祷告的能力。我们的主说,不是每个对祂说“主啊,主啊”的人,都能进天国。所以有些用这些话祷告的人并没有重生。但科贝特进一步说,未重生的人也有责任参与真宗教的活动,未重生的传道人、政府官员、父母等,也应该鼓励其他人祷告,原因是,他说,如果上帝赐下了这项礼物,那么祂显然要求使用它。(这就赋予法院、家庭、学校等处的正式祷告合法性)但这对公理会协会来说就太过了,所以他们在这里又给出了另外一个提醒,问道:“难道上帝不要求正确使用这项礼物,带着爱心、信心和顺服,换句话说,带着一颗重生的心吗?”
“恶人的祷告为主所憎恶”,但这不意味着恶人不该祷告。“每个人都有责任认识上帝,并因此信靠祂,也要寻求祂。”一个未重生的人可能在祷告中现出原形,正如主所讲述的法利赛人在圣殿中的祷告一样,他放肆地高举自己,鼓吹自己,就让人看出他的傲慢。上帝可能事实上聆听未重生之人的祷告,藉此成就祂自己的目的和旨意。他们的祷告可能有功效,虽然他们自己还没有重生。
科贝特说,那些未重生的人可能仍然是上帝的选民,等时候到了,“那些没有寻找祂的人,却可能找到祂”。但被弃绝者又如何呢?上帝听他们的祷告吗?答案是,上帝在祂的普遍护理中,也垂听这些罪人的祷告,但目的只是为了让他们对自己的罪无可推诿。每个人都有责任祷告,但只有靠先在或救赎的恩典,人们才能真正祷告说:“上帝啊,可怜我这个罪人吧。”
困扰良心的第二种情况与祷告时分心有关。我们可能有一些令人分心的想法,使我们的祷告被打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解决办法?在这种搅扰中,我们的祷告可以取得何种成效?
“撒但是祷告的敌人,一切混乱的始作俑者。”当我们靠近上帝时,可以肯定的是,撒但会随时准备试探我们,使我们分心,针对我们的自然坏和内在残存的罪提出各种邪恶、微妙的暗示和疑虑。“肉体的情欲要和圣灵相争,使我们不能对上帝说话,或做我们所愿意做的,就是自由、属灵地服侍祂。”
本性中的伪善、令人焦虑的担心、对目前状况的不满、过度的情感、情欲之心,都是令人分心的原因。我们需要属灵的智慧来抵挡这些令人分心的事,把心思集中于手上的事情。我们必须有坚强的决心抵制它们,保持良心平安和心灵平静。祷告有时可能会被压倒性、甚至令人惊惧的旁骛完全破坏。但虽然有这些分心的搅扰,我们的祷告还是可以取得成功。
第三种困扰良心的情况与第二种紧密相连,与祷告中出现的好想法有关。这个意思是说,当我们祷告时,会有各种事情浮现在脑海中,引导我们祷告,并使我们的祈求言之有物。它们可能本身都是很好的事情,但我们需要有分辨的心,看它们是否只是幻想而已,因为“人心比万物都诡诈,极其邪恶”,而且“撒但可以装扮成光明的天使”。
那些会使我们偏离祷告,“偷走我们的心”的思想,或强烈进入我们的头脑,搅扰我们祷告,“把人带入奇怪的心醉神迷状态”的想法,都是幻觉。同样还有那些看起来好像出自圣经,其实却脱离了上下文,只表达了部分真理的想法,或者那些在头脑中没有留下什么印象,很快就忘记了的想法,或那些“在脑海中漂浮,却没有触及心灵”的想法。
科贝特说,“基督会引导祂真正智慧的仆人,使他们的舌头正确运用知识,然后祷告就会按正确的次序、时间和方式流淌出来”,而当祂藉着圣灵的运作,在祷告中来到我们里面时,“就好像春雨滋润大地,其能力使我们的灵魂平安,结出果实”。他警告说,上帝在审判中,会下令给某些虚假、邪僻地寻求祂的人一些好想法,虽然祂对他们要求的回答是忿怒、而非怜悯。他引用了巴兰为例说明此点,巴兰寻求主的旨意,却是一个假先知。
困扰良心的第四种情况与使用方式方法有关。这个意思是说,我们不仅要祷告,而且也要使用实际的方式来达成我们为之祷告的目标。上帝乐意祝福方式方法的正确使用。因此要小心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避免不合法的。“为你所使用的方法祷告,求上帝赐福,使它们成圣。使用方式方法要殷勤、耐心,为最后的成效等候上帝。”要确保没有罪恶或错误,免得我们的祷告和方法的使用无效。要为结果顺服上帝。不要“强求上帝按我们祷告时所祈求的,按照这种或那种方式、方法或时间”。
科贝特讲到的最后一点是,如果“祷告使用了”正当的“方法,却没有取得成功,那就要找出原因,为之感到谦卑,并重新再试”。
第五种困扰良心的情况与花在祷告上的时间有关。如果我们得到的劝勉是“要不住祷告”,那么我们花在祷告上的时间要有多长?一般来说,时间长短并非固定,或有任何限制。但可以从这个劝勉中引申出来的是,我们要花很多时间祷告。“当我们的心被提升起来的时候,就会乐意祷告。但我们的心不会很快、或很容易就长出翅膀。灵魂的需要很繁重,短暂的时间并不足以把它们表达出来。”如果我们好好安排祷告的时间,其他时间就会“得到大大祝福”。
科贝特说:“如果一个基督徒心灵的乐器没有为祷告调好音,那么他在接下来一整天的呼召和工作中,都会演奏糟糕的音乐。如果我们不在天庭里加好油,在地上就跑不起来。”
具体地说,有时候祷告要长,有时候要短。当我们被圣灵充满、能自由发挥的时候,当我们经历试炼和患难的时候,当特别的处境如此要求的时候,当我们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的时候,我们的祷告就会长。但这种祷告可能变得漫无头绪和重复,我们的主在登山宝训中警告过。
当有紧急的责任,或生活和身体有危险的时候,短祷当然最合适。而且无论如何,精炼的祷告总比冗长的好。不过,短祷也可能表示与主的关系不佳,自满,或太过属世、对上帝没有耐心,或对个人的属灵之事缺乏兴趣。
剩下的困扰良心的情况,处理的都是对任何认真寻求和仰望主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的事情。
科贝特首先处理的是祷告中的恳求问题。他说:“如果你看看圣经记载中著名的向上帝成功祈求的人,就会发现,他们都在为自己和别人的祷告中使用了圣洁的恳求。我们可以用一些圣洁的辩论与上帝论理,只要其基础原则来自祂圣言中所说的祂的本性、圣名或工作就行。”如果我们祷告认真、热切,那么成功的恳求也同样需要这些。
有人对这种恳求提出反对意见,认为上帝很容易听我们的祈求,而且耶稣基督也为我们辩护,所以,除了把我们的要求奉祂的名简单呈现出来以外,还需要什么多余的事情呢?无论如何,上帝在祂的子民没有恳求时,也给了他们那么多祝福。这些异议都很容易回答,而如果有人另外提出异议说,上帝并非人,不会被我们的恳求所打动,只是坚持不变地成就祂自己所定的旨意,那么对此的回答是,上帝的确永不改变,无论祂是否愿意垂听我们的祷告。但上帝的意旨所定下来的就是,祂会在祂的子民向祂祷告、恳求的时候,赐给他们怜悯。
我们恳求上帝的理由,可以是祂圣名的荣耀,我们和祂的盟约关系,我们对祂的依赖,我们本性的“愚昧和脆弱”,我们的悲惨和无助,我们的罪巨大、不断需要怜悯和恩典。类似地,我们可以为其他人恳求,使他们经历类似的怜悯,被我们的鼓励所鼓舞,不因为我们的悲惨和失败而责备我们。我们必须按照上帝的属性和应许恳求,心灵诚实,并且耐心顺服上帝的旨意。
科贝特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这么有力、恰到好处、坚强、丰富、满有恩典地发出这么蒙垂听的恳求:有些不过是基督学校里的新生和幼苗;另外一些人是这圣洁逻辑的老生;但要成为天堂的律师,则需要很多技巧。”
然后科贝特处理祷告的局限和阻拦。这些阻拦可能产生于上帝收回了祂的圣灵,使祷告没有自由。他说:“这种时候,基督徒的心灵多么受阻拦啊,没有任何目的(愿望)祷告;即使他祷告,也没有生命,没有喜乐!他的思想并非自由地表达,他的情感没有受激励,他的心无动于衷。即使他努力,也感觉像逆水行舟。他有时想为他祷告的状况哭泣,却不能做到。他常常灵里受催逼,要向上帝哀哭,但他的心灵被束缚,不能在主面前挣脱捆锁。上帝透过这些约束是要警告信徒,不要太过依赖自己的祷告恩赐,不要对此满足,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祷告中的自由真正来自哪里,从而更珍视它。”
阻拦发生的原因,可能是我们自己,或某些使我们心灵担忧的个人痛苦,或使我们的心刚硬的情欲或罪,或我们在默想时,某些部分对圣灵影响的抗拒。圣灵是自由的灵,“当我们不给祂空间时,祂就会离开,然后我们的属灵自由也就随之离开了”。
克服这些障碍的方式,是仰望上帝,仰望祂在盟约里的应许,以及主耶稣基督我们的先知、祭司和君王,使我们的心在祷告和赞美中敞开。信徒的祷告不可能永远受阻拦,但可以为他们的罪和祷告中的困难哀恸,从而被满有恩典地恢复。否则就是假冒为善。
科贝特接下来处理的是他所谓“祷告的变长”,“以及如何“从救赎恩典的原则分辨这种变长,并将之与源于自然、通常原因的扩展区分”。
像法利赛人这样的人,其祷告可能很奇怪地变长,有时来自并非得救的原则。“他们做很长的祷告,却来自伪善的原则;出于属肉体、有罪的目的,或假装做很长的祷告。”他们骄傲地使用修辞重复,以为他们的话很多,就会蒙垂听。
带有救赎思典的祷告的变长与通常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虽然可能来自挣扎和冲突,但却不是被迫或扭曲的,而是发自对自己败坏的感受,对上帝给我们的恩典和怜悯的认识。它们适逢其时,能坚固人心。它们是满怀谦卑、感恩之心的倾倒。它们的原因可能是受了苦,胜过了试探,发现了对心灵的应许之言,或对上帝之爱有了某种特别的感受。
科贝特继续处理祷告中的融化,“如何“分辨祷告中的这些情感融化是来自得救的原则,而非某些祷告中的感人言辞,或自然情绪,或爱哭的性格”。
当上帝的子民“愚昧又粗心”的时候,上帝有时会使用自然人的性格和感人的言辞来触摸人心。但主的子民在祷告中真正融化时,“并非源自痛苦或好奇的想象,而是来自圣洁、属灵的原因,和我们在爱中与上帝同行有关,也与温柔的良心相关。这种融化不是肤浅、稍纵即逝的经验,而是恩膏满溢之心的产物”。
现在我们来到整本书当之无愧的高潮,科贝特在此考察了我们如何在祷告中思想上帝,“然后是我们如何、以何种顺序,向当受赞美的三一上帝的各个位格祷告。“那些在祷告中敬拜上帝的人,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能够思想他们所崇拜的上帝,因为,正如我们的主告诉撒玛利亚妇人所说的,“我们所拜的,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祷告中思想上帝呢?我们不应该用任何物质形式来思想上帝,因为我们不应该认为,神性可以被被造之物用任何方式模仿。我们不应该企图用我们的思想透彻理解上帝的荣耀本质。当我们来到上帝面前时,“要用祂荣耀的属性来思想祂,但也要认识到,我们不可能完全认识祂”。
我们不应该抽象地思考上帝,而应该在基督里认识祂,认识祂的怜悯、恩典以及在良善和真理里的丰盛。我们不应该过度依赖我们对上帝的理解,只要承认“上帝存在,并且赏赐那寻求祂的人”就好。上帝完全认识我们,我们却不能完全认识上帝,而这就是我们的福气。
科贝特说:“我们在思想上帝时的肤浅,能驱使我们更不依靠自己,恨恶自己对祂的认识如此之少,并热望将来更荣耀地认识祂的时候。与那时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理解不过像孩子,模糊不清,但到那时就全知道了,就像主知道我们一样。”
然后祂对我们在祷告中寻求主给了一个很重要而且必要的警告,具有极大的实践价值。
“在神圣本性的迷宫中打转是做无用功。除了困惑和失望之外,不会有其他好结果。当我们企图过于所能地思想祂时,只要反思一下,就会发现自己好像无神论者一样,对上帝什么都无法思想、什么都不相信。”他说:“任何时候,当上帝的圣徒因诡诈之心自作聪明地推想,真的把他们的扁舟开进这片汪洋时,如果没有圣经的罗盘,他们就不会知道自己在哪里,结果祷告就因漫无目的而变得徒劳无功。”
心理学的内省和哲学的臆测,到此为止!
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顺序,向当受赞美的三一上帝的各个位格祷告呢?我们应该向父、子、圣灵三个位格一个本质的上帝祷告,要这样敬拜祂,来到祂面前。科贝特说:“我们不应该只注意上帝的独一,却忽略了这本质上是一位的上帝有三个真实区分的特质。但我们在思想、沉思以独特的位格特征而彼此区分的、当受赞美的三个位格时,不要忘了他们在本质上的合一。”
我们不应该向三一上帝的一个位格祷告到一个程度,以至于排斥了其他位格。我们通常“向三一上帝的第一个位格圣父祷告,并藉着基督的中保,透过圣灵的帮助来到祂面前,这也是我们主所定的原则和方法,也是圣徒通常的做法”。
不过,我们也可以向上帝的独生爱子主耶稣祷告,甚至也可以向圣灵祷告,虽然这可能有争议。因为我们崇拜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三而一的上帝,所以我们可以在祷告中向任何一个、或每一个位格祈求。基督应许说,我们求什么,祂都给我们成就,所以我们也可以这样来寻求祂。祈求的回应不仅奉祂的名被赐下,也透过祂被赐下。同样圣灵也是如此。
科贝特用下面这些话突然结束了本书:“关于祷告这项重要的责任,以及对它不中断的操练,就说这么多。”
四
现在我们作一些总结性的观察。16、17世纪的清教徒,对生活有一种独特的看法,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和那些跟从他们传统的人身上欣赏到这一点。他们的心思在天上,然而又非常脚踏实地,常常祷告,目标明确,也很实际。他们视生活为一个整体,把信仰、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透彻、清醒地整合在一起。他们祷告祈求更丰富地认识上帝的真理,激起对上帝的情感,在敬虔中的热忱,以及在个人生活和呼召中,越来越成熟。
与上帝相交位于清教徒神学和信仰的核心,这是一种上帝和人之间彼此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发动者和源头是上帝,以彼此的爱和友谊为特征,在一个默想、祷告和有序的生活中体现出来。
在清教徒和今日福音派之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对比。清教徒极为看重与上帝相交,但我们似乎不太关心它,倾向于视之为理所当然。清教徒有一种自然流露的、以上帝为中心的敬虔,但我们的敬虔看起来常常显得自我中心,而且做作。清教徒竭力维持他们的道德和属灵正直,担心对上帝的伪善和硬心,但我们却倾向于自满,对我们自己和我们的属灵成就过度自信。
浸淫于清教徒传统的约拿单·爱德华滋曾写道:“上帝透过祂奇妙恩典的旨意是,祂圣徒的祷告,是祂实施基督的国度在世上的目的时,一个伟大、主要的渠道。当上帝要为祂的教会成就大事时,祂的旨意是,在这之前,有祂子民的迫切祷告。”
爱德华滋继续说:“如果我们翻遍整本圣经,并观察那里所记载的全部祷告范例,就会发现,祷告求得最多的怜悯,是为教会的拯救、恢复和繁荣,以及上帝的荣耀和恩典的国度在世上的拓展。”
现在显然是寻找主的好时机,而在与上帝相交这件重要事情上,没有比《福音香气》这篇论祷告的美妙又实际的论文更好的指南了。
让我们以科贝特的墓志铭作结:“站住,你这旅人!这里埋着一个珍宝,就是托马斯·科贝特:如果你是一个新英格兰人,一定听说过他有效的祷告和在生活中的榜样。如果你尊重敬虔,就要向他表达仰慕;如果你渴望幸福,就要效法他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