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基督徒生活的基础

三、归属于教会

简介

西方文化颂扬个人主义,以至于从许多方面来说,归属于群体并在群体背景下运作的概念已经丧失了。基督教是否与个人主义的观念兼容?在本课中,傅格森博士藉由圣经中表明,基督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不仅归属于祂,而且也归属于彼此的敬拜群体。

学习目标

当你完成本课后,你应该能够:

•认识到地方教会在基督徒生活中的重要性

•了解耶稣将祂教会建设成一个合一肢体的驱动性使命

•列出并解释被圣灵充满的教会所具有的五个特征

关键概念

•教会是耶稣事工计划的核心。

•基督徒的生活不是个人的,而是集体的。

•圣经向我们清楚描绘了一个忠心且运作良好的教会。

问题思考与讨论

你的想法为何?(思考时间点在收听开始前进行)

请花点时间来回答以下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你预备好开始学习这个课程。

•要成为一个忠心的基督徒,是否必须归属于一个地方教会?为什么?

•你会把什么事物列为合乎圣经的教会所该有的基本组成部分?

经文阅读

耶稣到了凯撒利亚-腓立比的境内,就问门徒说:“人说我——(有古卷没有我字)——人子是谁?”他们说:“有人说是施洗的约翰;有人说是以利亚;又有人说是耶利米或是先知里的一位。”耶稣说:“你们说我是谁?”西门-彼得回答说:

“祢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我还告诉你,你是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权柄:原文是门),不能胜过他。”

——马太福音十六:14–18

•这段经文对那些属于基督和祂教会的人来说,包含了哪些安慰?

课程收听中

在你收听课程时,请回答下列问题。它们将引导你学习课程内容。

教会的开端

•为什么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十六章18节中所说的话意义重大?

•主祷文中使用的代名词有什么意义?

教会的蓝图

•当今的基督教会,缺乏了被圣灵充满之教会所该拥有的哪个要素?

•使徒行传中的教会在哪些方面是一个彼此分享的群体?

课程内容:

现在我们来到了这系列的第三堂课,我们要探讨基督徒生活的基础,以及何谓归属上帝百姓的团契。

上帝给予我们特殊的恩赐,藉此帮助我们成长,我们因此得以持续成长,在基督徒生命中不断迈进,并且坚守到底。

我们已经探讨了成为基督徒到底意味着什么,何谓“来到耶稣脚前并相信祂是世上的光”,也探讨过身为基督徒意味着什么,以及身为上帝的儿女和主耶稣基督的仆人是什么意思。

所以现在我们要思考的是归属于教会是什么意思。

有一个问题不断地被人们提出来,我也觉得好像有越来越多的人都有这个疑问:“如果我是基督徒,我需要加入教会吗?”老实说,如果你把这个问题拿去问新约圣经里的基督徒,他们肯定会纳闷你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身为基督徒和归属于教会并不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而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

所以在这堂课程中,我们要试着明白这其中的原因,理清为什么“归属于教会”对我们基督徒的生命而言是如此地重要。

藉由新约圣经里两段不同的经文,我们要用两种稍微不同的方式来探讨。

第一段经文相当有名,就是马太福音第十六章18节,还记得吗?耶稣对西门‧彼得和其他的使徒说:“彼得,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这磐石就是你所宣告的这个信仰告白”。

为什么这个宣告这么重要?

首先,这是因为它出现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

它出现在耶稣的事工当中,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

彼得刚宣告说耶稣就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儿子。

这个宣告出现的时间点也是福音书里的一个转折点。

马太福音的经文,马太福音第十六章21节告诉我们,从这时起,耶稣才开始向门徒说明祂身为基督的含义,以及祂将要建立教会的方式。

其实是为我们的罪受死,然后复活作我们的主和救主。

这不但是福音书里的一个关键时刻和转折点,也是福音书的核心,因为耶稣在这里所说的话带有一种宣言的意味,祂彷佛是在详细说明祂的计划。

祂说:“这就是我来到世上所要做的事。

我来到世上不是为了让世界各地零零散散的一些人来信靠我。

我来到世上是为了建立一个教会,是为了建立一个完整的群体”。

所以我认为我们必须明白,教会在基督的事工计划中位居最核心的地位。

我得说,在福音书中,“教会”ecclesia这个单词只出现在这段经文里和两章之后的某个地方。

在整个四福音书当中,有关“教会”的原文只出现了3次。

所以有人可能会说:“既然耶稣不常提到教会,那么教会肯定不太重要”。

但事实却完全相反,原因正如各位在福音书中所见,耶稣知道祂的门徒当时几乎完全不晓得祂所要建立的教会究竟是什么样子,因为他们几乎完全不晓得祂是什么样的弥赛亚。

所以耶稣就没有一直谈论建立教会的事情,而是用各种画面来向祂的门徒说明祂来到世上的目的,虽然也包含拯救个别的罪人,但主要的目的是在拯救个别的罪人时也使他们合而为一,成为上帝一群新的百姓。

各位仔细想想,新约圣经里用来描述何谓基督徒的画面都不是在描述个人,而是在描述群体。

我们都知道,我们显然每一天都应当照着主祷文来祷告。

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因为主鼓励我们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

所以这是每一天的祷告,但你们有没有注意到这句话的开头?它不是说“今日赐给“我”而是“今日赐给“我们”。

我们祷告的时候也不是说“我在天上的父”而是“我们在天上的父”。

我们独自一人祷告的时候是这样开头的:“我们在天上的父,愿人都尊祢的名为圣”。

可见就连主祷文也教导说我们从来都不是以孤立的基督徒身份而存在的。

我们已经被带进了耶稣基督的团契之中,与众弟兄姐妹彼此相属。

我们来想一想,耶稣所使用的另一个画面,耶稣是好牧人,而我们是祂羊群里的羊。

不晓得各位有没有在那种有牧羊人和羊群的乡下地区住过,如果有的话,就应该会注意到,当牧羊人出现并利用牧羊犬来聚集羊群的时候,那些羊就会向牧羊人靠近,而且在牠们走向牧羊人的同时,牠们彼此之间的距离也必然会更加靠近,对不对?同样的道理,当我们蒙召信靠耶稣基督的时候,我们不但蒙召归向耶稣基督,也蒙召来到彼此的身边。

另外,耶稣也使用过父亲和家庭的画面,还有头和肢体的画面。

在这些用来表达身为基督徒有何含义的画面当中,有很多都表达了“归属于教会团契”的意义。

还记得彼得使用的画面吗?我们就像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

我认为用没生命的石头来建造灵宫可能会比较容易。

当你用凿子去雕刻没生命的石头时,它会发出噪音,但是当你完工之后,就没有后续的问题了。

但基督徒并不是这个样子,当上帝把我们雕刻成一个整体的时候,祂经常是凿了又凿,刻了又刻,因为祂并不是要我们作孤立的个体,而是要我们作一个新的群体。

这实在是身处21世纪的我们所必须明白的事,因为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家庭的功能是失常的,社群的功能是失常的,有时候似乎连政府也失灵了。

正是在这样的处境里,耶稣基督的教会能够发出光亮。

以往那种单纯用个人见证来为耶稣基督作证的方法可能已经过时了,因为在这个后现代的文化里,人们会说:“既然宗教对你管用,你就信吧。

但它对我不管用,我也不感兴趣”。

你会发现,我们的个人见证有时候并无法和他人的生活对上频道。

但是当人们见到,在基督里活出新生命的信徒群体时,便会意识到这样的新群体实在是独一无二的。

人们无从在其他地方看到这种群体,没有别的群体以这种方式运作,人们可能痛恨基督教会的立场,但同时却以一种奇怪的方式深受福音的成果吸引,他们的生命便因此和福音有了接触,以至于他们会说:“这个新群体究竟有什么秘密?”答案就是,这个秘密并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而是存在于那位来自天上的救主里,基督从天降下,要使我们恢复成一个新的群体,当祂的门徒承认祂是基督的时候,祂所教导他们的就是这一点。

但我们接着可能会问另一个适切的问题,既然耶稣说过祂要建立祂的教会,那么祂所建立的教会究竟是什么样子呢?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用自己对教会的喜好来回答,正确的回答方式是要先问:“耶稣是如何建立教会的?”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似乎相当明显。

如果我们问说,“耶稣如何建立教会”,那我们就应当好好埋首研读新约圣经,去看看耶稣实际上是如何建立教会的。

有意思的是,当你在阅读整卷使徒行传的时候,你会发现,路加在写使徒行传的时候,其中一个目的似乎就是要回答那个问题,因为整卷使徒行传都有个频繁出现的特征。

各位大概也有注意到,那就是路加在播放他的“纪录片”时,显然会时不时地按下暂停键,然后说:“好的,我要请各位仔细观察这一个画面”。

尤其在使徒行传前三分之一,甚至更多的部分当中,这种描述当时教会样貌的“定格画面”出现得相当频繁。

如果把整卷使徒行传仔细读完,你一定会注意到这一点。

这在使徒行传第二章的结尾显得再清楚不过了,而且也非常有意思,对吧?使徒行传第二章从42节到结尾都在说些什么?内容提到,当时圣灵被浇灌了下来,这群新的百姓被招聚起来,当时有三千人受了洗,到处都是刚信主的人。

然后路加说:“让我们按下暂停键吧,并且用放大镜检视这个新群体,我们要来看看耶稣所建立的教会究竟是什么样子”。

所以使徒行传第二章42节和后续的内容并不是偶然留下的评论,路加在那段内容当中十分刻意地告诉身为使徒行传读者的我们说:“耶稣刚建立教会的时候,教会的模样就是这个样子”。

所以马太福音第十六章18节以及使徒行传第二章42节以后的这两段经文两者间存在着一个真实的连结。

那么,当时被圣灵充满的教会是什么样子的呢?首先,路加告诉我们说,那是一个学习的群体。

还记得吗?他说他们上瘾了,那就是他要表达的意思了。

他们醉心于使徒的教导,他们热切地渴望学习更多。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在约翰福音第十七章,耶稣为教会祷告的时候,祂所祈求的事情之一就是要祂的百姓因上帝的话语成圣,要上帝的话语转变祂的百姓。

我认为我们实在必须明白这一点,因为在我们所处的时代里,人们想要被转变,而且人们也想知道:“我必须做什么,才能活出这种基督徒生命?”而耶稣的祷告讲明了答案,答案不在于你必须做什么,而是上帝的话语必须对你成就什么,和为你成就什么。

我个人十分笃定地认为,这样的信息在当今的基督教会里几乎已经消失了。

我们总是按照“我们必须做什么”来建立教会,人们只想知道“我必须做什么?”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自己构建的新群体当中,所以我们经常缺乏的事情之一并不是我们所做的事,而是上帝通过祂的话语对我们和在我们里面所做的事。

关于这背后的实际意义,我们有见过相关的暗示。

还记得吗?当时有一场小分歧,它本来可能会发展成更大的分裂,原因是教会在慈善事工上的分配不均。

那时,讲希腊语的信徒和讲希伯来语的信徒发生了争吵,也有人发出怨言。

还记得使徒当时是怎么说的吗?当时有12位使徒,犹大的职分已经被取代了,这12位使徒是这样说的:“我们忙于祈祷和教导上帝的话语,无法撇下这些事情去管理饭食,所以你们必须选出专人来管理这事”。

这件事很有意思,你可能属于一个多达3,000人的会众,但通常只需要一两个人来负责传道,为什么呢?因为上帝的道太少被阐明了,这就是原因,他们为什么那么忙?因为他们经常花时间把福音的话语浇灌进人们的心思意念里,日复一日,正如使徒行传第二章所说的。

我的朋友,这就是为什么当时那些人能够活出高质量的基督徒生命。

反观我们,唉,在21世纪,我们认为人们只要每个礼拜听个最多23分钟的讲道就能活出刚强且成熟的基督徒生命,这背后的问题就是我们从来没去过其他国家,没有见过这种教导所带来的结果。

关于保罗在以弗所的日子,圣经其实有留下一些细节,保罗向一位名叫推喇奴的哲学教授租了学房。

我想“推喇奴”可能只是个绰号,而非真实的名字。

推喇奴很聪明,他不会选在中午到下午的那段午休时间使用他的学房,这样他就能够把学房出租给保罗,藉此赚点快钱。

所以当其他人都在午睡的时候,保罗把基督徒聚集起来,每天向他们讲道,持续整整两年的时间。

他把上帝的道浇灌进他们里面。

他们需要使用什么传福音的技巧来把福音传递出去呢?显然,他们不需要任何传福音的技巧。

由于福音所创造的这个新群体,上帝的道就自然而然地传了开来。

如今我们虽然活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社会结构里,但这同样是我们现代教会所迫切需要的。

我们每一个个人都有这个需要,我们需要上帝的道浇灌进我们里面,好叫上帝的道转变我们的心思,好教我们的生命得到更新。

所以,首先,当时的教会是个学习的群体。

第二,他们是个分享的群体。

路加使用了koinonia这个词,也就是“团契”。

这是使徒的教导。

他们致力于团契。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意思是他们彼此分享生活。

事实上,他们不只分享生活,也分享财物。

他们并不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因为我们在后续的经文中看到,他们仍然拥有私人财产,而且他们也有基本的权利,可以照着自己的意思,去使用他们的私人财产。

福音带来的影响是让这些人想要去分享他们所拥有的东西,想要彼此相爱,想要彼此关怀,想要使用恩赐来彼此造就。

他们虽然都是独立的个体,但福音让他们察觉到一个更加重要的事实,那就是他们如今属于一个新的群体。

他们虽然是个别的家庭,但他们需要把各自的家庭融入到那个将会持续到永远的家庭。

这是他们所学到的,他们是一个学习的群体,也是一个分享的群体。

第三,路加告诉我们说,他们是一个敬拜的群体。

还记得吗?在使徒行传的前面几章当中,他们之所以在圣殿聚会,并不是因为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犹太教徒,而是因为那是唯一一个够大的空间。

他们就在圣殿里,一个宽敞的地方聚会。

那是一个公共的空间。

他们聚集在那里一起祷告和敬拜。

是的,他们在圣殿里一起祷告和敬拜。

他们致力于祷告和敬拜,因为他们明白一件事:在敬拜与祷告中,我们成为上帝要我们活出的样式。

关于这点,有一个实际应用,特别是在大型教会里,有时候人们会问:“这个教会真大,我想要认识其他会友,我该从哪里开始呢?”你知道认识其他会友的最佳场合是哪里吗?答案是教会的祷告会。

你可以在祷告会里,发现教会的本质,以及教会真实的需求。

你在祷告会里,可以听见其他会友的心声。

但我们现在的教会很可惜,我们几乎无法说我们热衷于祷告。

话说回来,祷告会怎么会是我们互相认识的地方呢?首先我们要知道的是,教会是我们开始认识上帝的地方。

但出乎我们意料的是,我们若要知道其他人的心声、其他人的担忧、团契的需求、团契的方向,就必须要致力于敬拜,也致力于祷告。

第四,当时的教会是一个多文化的群体。

他们是学习的群体,是分享的群体,是敬拜的群体,同时也是多文化的群体。

当然,你可以从种族这个方面来理解这一点。

想想看五旬节那一天发生的事情,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纷纷成为了基督徒。

不过他们大多数人都还是得返回各自的家乡。

那么,我说他们是一个多文化的群体是什么意思呢?一部分的意思是说,上帝使犹太信徒和外邦信徒合而为一。

不只如此,上帝也使奴隶主和奴隶合而为一,上帝使父母和儿女合而为一,上帝使富人和穷人合而为一。

如各位所料,这就是教会在我们这个时代发光的原因。

当然,在不同的情境里有不同的原因,总之,当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创造这个新群体的时候,这个新群体一定总是会具有某种多元性。

上帝使我们在耶稣基督里合而为一的方式非常荣美,这世上没有其它方式可以达到这一点。

正是这样的荣美使得教会在世上发光。

我曾经在一间教会任职过,有次我站在后排听讲道,我知道教会一楼的座位已经差不多都被坐满了。

接着我看到一位身份相当平凡的女士走了进来,我知道她只剩一个座位能坐,而坐在那个座位旁边的是一位曾受女王授予爵位的爵士,具有相当的地位。

我看到这位女士沿着走道走过去,然后坐在那位爵士的旁边,给了他一个拥抱,并在他的脸颊上热情地亲了一下。

不晓得那位爵士坐在另一边的妻子对此有什么想法。

最后我坐了下来,心想这就是我爱教会的原因,因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在世界上其它地方。

我们是一个合而为一的群体,当这样的事情成真时,教会就有了第5个意义:教会是一个成长的群体。

因此,路加在使徒行传第二章这里这样结尾,说:“你们有注意到吗?当教会是这个样子的时候,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接着,路加告诉我们一些事情。

我认为这是耶路撒冷教会当时最惊人的一件事。

路加在相连的几节经文里,讲了两件看似完全矛盾的事情。

首先,他说当时的教会跟世界极为不同,以至于人们都不敢加入。

接着,他又说人们纷纷加入了教会。

这给我们上了很棒的一课,当人们对我们说“教会必须与时俱进去适应现代世界”的时候,就表示我们的教会跟当时的教会很像。

当人们心想“我不太确定我能不能融入教会”的时候,这就表示上帝在他们心里激起了一个渴望,使他们渴望拥有教会里的人所拥有的,因为当你拥有耶稣基督和祂的教会时,你就拥有了你所需要的一切,在今生和来生皆然。

所以如果有人说:“我必须归属于“我必须归属于教会吗?”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

“你必须归属于教会吗?”请想想耶稣使祂的教会成为什么样的群体,你就会全心全意地想要归属其中。

祷告

将你在这堂课里从上帝的话语中学到的内容给用在祷告上。

•赞美上帝,因为基督的工作使祂的子民合而为一,成为一个身体。

•承认你曾经对教会所存的任何忽视或怀疑。

•感谢上帝,祂通过圣灵将你与基督的教会连合在一起。

•求上帝指示你如何最好地利用你的属灵恩赐来服务当地教会。

收听结束后

当你完成这个课程后,请回答下列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帮助你厘清并总结课程中主要的重点。

•为什么耶稣在世上传道时没有经常对祂的门徒谈及教会?

如果你正在小组中,请让成员们讨论以下内容:新约的其他部分是否强调教会?在经文中哪里可以看到这一点?

•根据傅格森博士的说法,为什么教会作为一个整体的见证可能比个人的见证对非信徒更有力?

如果你正在小组中,请让成员们比较和对比个人的见证和教会的见证如何影响非信徒,并作为传福音的工具。

•早期教会是一个多文化的群体,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你正在小组中,请让成员们讨论他们在教会中看到的这种多元文化的证据是什么。另外,请让成员们讨论他们是否有努力在教会中寻求与不同的弟兄姐妹培养关系,以及他们寻求在这方面成长的可能方法。

复习测验

透过这些选择题来评测你在本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1.正如本课所指出的,基督呼召我们来成为什么?(to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Christ called us)

a.创造

b.文化

c.特征

d.群体

2.作为一个彼此分享之群体的概念,不包含下列何者?

a.彼此分享我们的生活

b.放弃我们的个人财产

c.分享我们的财产给那些有需要的人

d.认识到我们个人的家庭是一个更大的属灵家庭的一部分

3.一起祷告的做法属于教会的什么方面?

a.一个学习的群体

b.一个彼此分享的群体

c.一个敬拜的群体

d.一个多文化的群体

4.看似矛盾的是,使徒行传第二章中的教会与世界如此不同,以至于当时的人们不愿意加入它,但人们却又同时争相挤进教会,希望得到拯救。

a.对

b.错

5.新约中许多关于基督教的描绘都是个人的,而不是集体的。

a.对

b.错

6.根据课堂内容,教会的哪个要素可以起到吸引人们加深彼此间关系的作用?

a.一起祷告

b.一起参加查经

c.一起用圣餐

d.一起服侍他人

答题关键——(归属于教会

问题思考与讨论

你的想法为何?(思考时间点在收听开始前进行)

这些是针对个人设计的问题。答案会根据每个人各自的知识和经历而有所不同。

经文阅读

•这段经文对那些属于基督和祂教会的人来说,包含了哪些安慰?

在这节经文中,耶稣应许说撒旦无法战胜祂的教会。虽然教会是撒旦阴谋的目标,并面临着世界的敌意,但教会永远不会被摧毁,因为上帝已经应许要维系它了。

课程收听中

教会的开端

•为什么耶稣在马太福音第十六章18节中所说的话意义重大?

这句话出现在耶稣传道的决定性时刻,也出现在马太福音的转折点。从这一点开始,耶稣开始向门徒解释祂是基督的含义,以及祂将如何以“为我们的罪死、并作为我们的主和救主复活的那一位”的身分来建立教会。这段话也包含了马太福音的核心要点。在这里,耶稣明确指出,祂来到世界上不仅仅是为了拯救个人,而是为了建立一个信徒的群体。

•主祷文中使用的代名词有什么意义?

祷告中使用的是复数代名词“我们”,而不是单数代名词“我”。主祷文告诉我们,我们从来不是作为孤立的基督徒而存在;我们被带入耶稣基督的团契中,彼此相属。

教会的蓝图

•当今的基督教会,缺乏了被圣灵充满之教会所该拥有的哪个要素?

当今许多教会都不是学习的群体。我们的重点往往放在我们认为需要做的事情上,而不是放在上帝通过祂的话语对我们和在我们身上所做的事情上。由于这种心态,圣经很少被充分地阐释。

•使徒行传中的教会在哪些方面是一个彼此分享的群体?

他们分享各自的生活和财产,互相关爱,利用自己的恩赐彼此服侍,并理解他们的实体家庭其实是一个更大的属灵家庭的一部分。这种彼此分享的群体,以实际方式表达了“福音理当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收听结束后

•为什么耶稣在世上传道时没有经常对祂的门徒谈及教会?

耶稣明白,祂的门徒当时几乎不知道教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因为当时他们对祂是什么样的弥赛亚仍知之甚少。耶稣没有直接谈论教会,而是给祂的门徒提供了各种描绘,以表明虽然祂来到世界上拯救个别的罪人,但祂的目标是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创造新的、由上帝百姓组成的群体。

•根据傅格森博士的说法,为什么教会作为一个整体的见证可能比个人的见证对非信徒更有力?

在后现代文化中,人们倾向说:“如果宗教对你管用,那你就信你的吧”。孤立之个人的见证被草率地解释为每个人都在做对自己最有效的事情。但当人们目睹整个教会在一起时,他们意识到没有什么能与这种类型的群体的独特性相提并论。虽然他们甚至可能讨厌教会所代表的立场,但他们往往被福音的外显效果(也就是创造出这样的群体)吸引。

•早期教会是一个多文化的群体,这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多文化的群体,教会包括犹太人和外邦人,主人和奴隶,富人和穷人,男人和女人,单身者和已婚者,年轻人和老年人。当上帝在耶稣基督里创造了一个新的群体时,这个新群体总是有某种类型的多样性。教会中的这种多样性可以作为对世界的有力见证,因为有各种人为了福音的缘故被聚集在一起。

复习测验

1.D.

基督不仅呼召我们个人来到祂这里,也呼召我们作为群体,去到彼此那里。(Christ has called us not only to Himself as individuals,but to one another as acom-munity.)作为基督徒,我们被带入耶稣基督的团契,作上帝家里的兄弟姐妹彼此相属。

2.B.

使徒行传中的教会很慷慨,很有牺牲精神,他们把个人财产用于帮助他人。然而,他们并没有接受共产主义的概念,也没有放弃拥有个人财产的概念和合法性。

3.C.

一个敬拜的群体是一个一起祷告的群体。傅格森博士指出,在敬拜和祷告中,我们成为上帝所期望的样子。当教会一起祷告时,不仅是一起敬拜上帝,而且能够更好地实践圣经中的“彼此”,因为教会成员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4.A.

傅格森博士指出,看似矛盾的是,当初人们对加入使徒行传第二章的教会感到犹豫不决,因为那时的教会与世界如此不同,但与此同时,他们却又被吸引到教会,因为它与世界如此不同。通过与世界的不同,教会能够向人们展示他们因与基督隔绝而缺少的东西。

5.B.

新约圣经中最常见的是以群体而不是以孤立之个人来描述基督教。耶稣是好牧人,当牧人把祂的羊聚集到自己身边时,这也使羊彼此更加靠近。当我们被呼召信仰耶稣基督时,我们不仅被呼召到祂身边,也被呼召来到彼此身边。

6.A.

这些答案并不互斥,但本课堂特别强调祷告,因为它能够使人们更紧密地连结在一起。虽然祷告是对上帝祷告,但一起祈祷的人可以听到彼此的心声、别人的关切,以及团契的需要。通过这些方式,他们彼此之间可以进到更深的关系当中。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