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69简明神学

六十五、律法主义

为讨好神而工作,反倒失去神的喜悦

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他们一切所作的事,都是要叫人看见.(太23:3-5)

新约圣经看基督徒的顺服为“善行”(行为)的实践。基督徒要在“好事上富足”(提前6:18;另参太5:16;弗2:10;提后3:17;多2:7,14;3:8,14)。行善必须:(1)按着正确的标准(神启示出来的旨意,即祂的道德律);(2)发自正确的动机(对神、对人的爱乃是重生者之心的标记);(3)朝向正确的目标(讨神的喜悦、荣耀祂、尊荣基督、扩展祂的国度,并造福邻舍)。

律法主义则扭曲了顺服的意义,因此永远无法产生真正的善行。它的第一个错误是歪曲了动机和目的,它看善行在本质上不过是为讨好神,赢得神对他比原来更多的喜悦。它的第二个错误是倨傲。相信人可凭其劳力赚取神恩泽的这种信念,会使人瞧不起那些不以同样方法出力的人。第三个错误是其中没有爱,其目的既在于追求自我进步,就会将谦冲仁慈及怜恤为怀的态度,驱出人的心田。

我们在新约圣经里看见法利赛式的律法主义,和犹太教式的律法主义。法利赛人认为是因他们具有亚伯拉罕子孙的地位,才使神对他们的喜悦成为可能;而他们每天一板一眼的遵守律法,甚至到繁文缛节的地步,才使神的喜悦成为真实。犹太教者则视外邦人的传福音工作,为归化犹太教的一种形式。他们相信外邦信基督的人,仍必须进一步施行割礼、遵守节期和仪礼,藉此变为一个犹太人,惟有如此,他所得着神的喜悦才会增加。耶稣攻击法利赛人,保罗则攻击犹太教。

法利赛人拘泥形式,完全将注意力集中在外在的行为上,而不管动机和目的,又将生活降低为机械式的规条遵守。他们认为自己是忠实的律法遵守者,然而:(1)他们舍本逐末(太23:23-24);(2)他们的决疑法(casuistry)废弃了律法的精神和目的(太15:3-9;23:16-24);(3)他们将人的遗传当成神权威律法的一部分,以致在原来神容许自由之处,捆绑人的良心(可2:16-3:6;7:1-8);(4)他们心里是假冒为善的,总是拐弯抹角地要得人的称许(路20:45-47;太6:1-8;23:2-7)。耶稣在这些点上,对他们的批评十分尖锐。

保罗曾在加拉太书里定罪犹太派基督徒,说他们所传“除基督外再加点什么”的信息混淆了人的视听,其实就是否认了启示在耶稣里那全备的恩典(加3:1-3;4:21;5:2-6)。他在歌罗西书里也有类似的辩论,他反对另一种相似的说法,即为了追求“丰盛”(即达到属灵完备的地步,西2:8-23)而使用“除基督外再加点什么”的方程式。任何要求我们采取行动,好在基督赐予我们的恩典上再加点什么的信息,说句实话,都是开回到律法主义的倒车,乃是一种对基督的羞辱。

如此看来,任何形式的律法主义都不但不能使我们与神的关系变得更充实,如它原本所企图的,反而适得其反,会将神与人的关系推入困境,阻拦我们定睛在基督身上。它是用骄傲喂养我们,结果反而饿死了我们的灵魂。律法主义式的宗教,不管它什么形式,我们都当避之若瘟疫。

六十六、反律法主义

我们得释放并不是为了去犯罪

小子们哪,不要被人诱惑,行义的才是义人,正如主是义的一样。(约壹3:7)

废弛道德律主义(antinomianism)就是“反律法”(anti-law)的意思,它是这类看法的总名称,此主义否认圣经里的律法可直接用来管理基督徒的生活。

二元废弛道德律主义出现在犹大和彼得著书所反对的诺斯底派异端里(犹4-19;彼后2章),它视救恩只是为人的灵魂预备的,身体的行为与神和灵魂的健康两者无关;所以,一个人可以行为放荡,而无关宏旨。

以灵为中心的废弛道德律主义信靠圣灵内在的激励到一个地步,甚至否认任何让律法来教导人如何生活的需要。脱离律法的自由既然成了救恩之道,他们就认为,这也带来脱离律法作行为导引的自由。在宗教改革时代的头一百五十年,这种类型的废弛道德律主义时常威胁到教会。保罗坚称:一个真正属灵的人,会承认透过基督使徒所传递的神话语的权柄(林前14:37;另参7:40);这也正好提示我们:着迷圣灵的哥林多教会,是被相同的心态‘即废弛道德律主义’套住了。

以基督为中心的废弛道德律主义则辩称:神在信徒身上看不见罪恶,因为他们是藏在基督里,而基督已为他们守住律法了。所以,只要他们不断地信主,他们实际做什么都没有区别。然而约翰壹书一章8节至二章1节(诠释约壹1:7)和三章4-10节指的却是另一个方向,清楚表明:人在基督里,却同时又过着罪恶的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的。

时代主义派的废弛道德律主义主张说,我们已经过了遵守道德律的阶段,因为我们现在活在恩典时代,而非律法时代。但罗马书三章31节和哥林多前书六章9-11节却很清楚地指明:遵守律法对基督徒来说,是一种继续不断的责任。保罗说:“其实我在神面前,不是没有律法,在基督面前,正在律法之下。”(林前9:21下)

辩证派的废弛道德律主义,如巴特(Karl Barth)和布伦诺(Emil Brunner)神学里所提倡的,否认圣经律法是神直接的命令。他们断言:圣经的祈使语气的叙述激发了“圣灵之道”;但是当“圣灵之道”来时,却不一定恰好和经上所写的道相呼应。这种新正统派对圣经权威的看法不当,十分明显,它是以圣经为工具,作为神今日对祂百姓说话的管道,来解释圣经的灵感。

处境派废弛道德律主义则说,爱的动机和意愿是神今日惟一要求基督徒一定要有的;他们还说,十诫的命令和圣经其他伦理的部分,虽都是直接从神而来,但充其量不过就是爱人的指引;任何时候因着爱,我们都可将此指引置之不理。持这种观点的人诉诸罗马书十三章8-10节,却忘了其中的教导:这些特定命令之能实践,正是因为有爱作为动机。他们的立场显出他们不看重圣经,这是我们无法接受的。(注1)

我们必须要强调一点:无论是在十诫里被具体化了的教导,还是在新旧约圣经中所传讲的伦理教训,道德律都是首尾一致的,是神在每一个时代都要祂百姓遵行的律法。此外,悔改的意思是指,从今而后,我们矢志在遵守律法一事上,寻求神的帮助。圣灵赐下,是为了加能力给我们,帮助我们能遵守律法,好使我们愈来愈像基督,因祂才是原初真正遵守律法的人(太5:17)。遵守律法实际上是完成我们的人性;圣经主张: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不管他如何宣称自己相信,若不愿转离罪恶、趋向公义的话,他就没有得救的盼望(林前6:9-11;启21:8)。

注解

1这一段论及处境派废弛道德律主义的话,作者似乎有些语焉不详。在以上五种观点中,他都提出他的批判,惟独这一种,他没有提出。由下一段(结论)来看,爱不仅是动机,也必须是行动。换句话说,作者当然不苟同处境派的看法。(处境派是见风转舵,惟用动机来安慰自己是合伦理的,其实是一种道德侏儒,拿不出勇敢的道德行动。)

六十七、爱

爱人是基督徒的基本行为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林前13:4-7)

新约圣经所介绍的基督教,在本质上乃是对造物主启示自己为爱之神所发出的反应。神是三个位格的实存,祂这样爱不敬虔的世人,以至父神赐下了祂的儿子,子神也赐下了自己的生命,父与子又一同赐下了圣灵,好将罪人从无法想象的悲惨境遇中救出来,并引领他们进入无法想象的荣耀里。肯相信这个惊人圣爱的实际,又被它所席卷征服的人,心中自然会生出并维持着自己对神和对人的爱,这两样都是基督最大的两条诫命所要求的(太22:35-40)。我们的爱表达出我们对神之爱的感激,并愿以神的爱为我们的楷模(弗4:32-5:2;约壹3:16)。

基督徒的爱就是基督徒生命的标记。全心、无条件的顺服是我们爱神的度量与测试(约壹5:3;约14:15,21,23);而我们爱人之度量与测试则在于我们肯不肯为他们舍命(约壹3:16;另参约15:12-13)。这种牺牲的爱包括为着别人的幸福而给予、而耗费自己,甚至肯为着给别人而使自己穷到了极限。耶稣所讲的那个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提到他如何爱恨他的犹太人,正是爱邻舍之定义的模范(路10:25-37)。

邻舍之爱刻画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4-8节里,这种毫不自顾的爱实在令人讶异。邻舍之爱只为邻舍求好处,而这种爱的真实度量,就在于我们究竟能为着这个目标给多少。

爱是一种行动原则,而不是情绪的表现。它的目的是存心要尊荣人,做出对人有利的事,与我们个人感情上对那人怎样无关。我们只是根据对别人需要所发出的一片怜恤之心,而为他们做些什么。耶稣的门徒之所以被人认出来他们是属主的,就是藉着他们切实的彼此相爱(约13:34-35)。

六十八、盼望

盼望是基督徒的基本观点

从前所写的圣经都是为教训我们写的,叫我们因圣经所生的忍耐和安慰可以得着盼望。(罗15:4)

基督徒既生活在基督的两度降临之间,就要学会回头看与向前看:回头看主降生的马槽、十架和空墓,因藉着这些,救恩才临到他们身上;向前看,是思想有一日,他们将与基督在这世界之外相遇、个人要复活,并得享与救主在荣耀中永远同在的喜乐。新约圣经对此盼望的执着毫不松懈:基督是“我们的盼望”(提前1:1),我们所事奉的乃是一位“使人有盼望的神”(罗15:13)。信心本身被定义为“所望之事的实底”(来11:1),而基督徒的委身被定义为“我们这逃往避难所,持定摆在我们前头指望的人—–有这指望如同灵魂的锚—–”(来6:18-19)。因为“你的财宝在那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6:21),故此耶稣指教祂的门徒要积财宝在天上,祂说的实际上是与日后彼得所说的话一样:“专心盼望耶稣基督显现的时候所带来给你们的恩。”(彼前1:13)

由这盼望而生的伦理弥漫在新约圣经里。这是一种走天路的伦理:基督徒在这世上当视自己像是一个正在往天家走的客旅(彼前2:11;来11:13)。这也是一种追求纯洁的伦理:每一个基督徒若真的希望在耶稣显现时能够像祂,就要洁净自己,像祂洁净一样(约壹3:3)。这还是一种准备见主的伦理:任何时候当那宠召来临时,我们就当预备好,随时可离开这个世界,好和我们的主基督进入更亲密的关系中(林后5:6-8;腓1:21-24;另参路12:15-21)。这又是一种忍耐的伦理:“但我们若盼望那所不见的,就必忍耐等候”(罗8:25;另参5:1-5。有的英译本将“忍耐”这个希腊字译成“坚忍”,是为带出面对压力时能坚守到底之意)。这也是一种属灵能力的伦理:这盼望会带来力量与信心,使人努力奔走天路,打美好的仗,并忍受我们回天家之前(罗8:18;15:13;提后4:7-8)仍需经历之至暂至轻的苦楚(林后4:17)。

尽管基督徒生活的特色往往是苦难多于胜利(林前4:8-13;林后4:7-18;徒14:22),但我们知道我们所盼望的是确定的,我们该拥有那扑灭不了的把握:我们的确是在得胜的行列里。

六十九、基督徒的本分

为讨神喜悦而活

我们—–不是要讨人喜欢,乃是要讨那察验我们心的神喜欢。(帖前2:4)

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以荣耀神为他的人生目的,这乃耳熟能详的真理,也是信徒所受公开的呼召。我们所说、所做的每一件事,我们对神命令所有的顺服,我们与别人之间所有的关系,如何运用神所赋予我们的一切恩赐、天分和机会,在所有的逆境和敌意中忍受苦难,凡此种种都要使神得到尊荣和称赞,因为祂对蒙祂所爱的人是何其的良善(林前10:31;另参太5:16;弗3:10;西3:17)。

另一项同样重要的真理是:每一个基督徒理当全时间投入的,就是要一味讨神的喜悦。这点可称之为基督徒个人的呼召。耶稣不为讨祂自己喜悦而活,我们也当效法祂那样(约8:29;罗15:1-3)。在凡事上讨神的喜悦应当是我们的目标(林后5:9;西1:10;帖前2:4;4:1)。要做到这点,我们要将信心(来11:5-6)、赞美(诗69:30-31)、慷慨(腓4:18;来13:16)、对神所设立之各式权柄的顺服(西3:20),和服事中心思上的专一,合而冶之。我们若肯过这种生活方式,神必要加力,祂也喜悦我们如此去行。神以其主权的恩典发出命令,又乐见其成,这是祂的常用之道(来13:21;另参腓2:12-13)。

从管治我们一生、并要求我们讨神喜悦的呼召里,我们精准地学习且感受到:真实的敬虔是与神为友,并富于创意的。神与基督徒之间的关系不只像父子,也像朋友。亚伯拉罕被称为神的朋友(代下20:7;赛41:8;雅2:23);基督称门徒为祂的朋友(路12:4;约15:14)。神恩典的量度之大,可由祂肯与罪人作朋友看出;基督徒敬虔的量度,则应视他会否寻求讨他天上朋友的喜悦,一如配偶会为了表达爱意,彼此寻求对方的喜悦一样(林前7:32-35)。基督教的信仰是一则爱的故事,而敬虔在本质上就是藉着讨神的喜悦,向祂倾诉感激、爱慕之情。

创造力是神在人身上所显露之形像的一部分,在寻求如何向神感恩之际,这种创造力能使我们藉着生活本分上的一些方式找出自己表达的方法。爱总是使我们自问,为讨主喜悦,我们还能再多摆上些什么?而多给邻舍一些爱,多服事一些别人的需要,永远是这问题的主要答案(约壹3:11-18)。假如我们讨神喜悦的计划涉及冒险,我们就应当想到,耶稣在祂所讲的才干比喻中,曾称扬那些在市场上冒风险投资的人,却责备那些无所作为的人(太25:14-30)。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