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同心坚信

十一、福哉这家

史道维(Joseph M.Stowell)

史道维(Joseph M.Stowell)美国伊利诺州芝加哥慕迪圣经学院(Moody Bible Institute)院长

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感恩节总是在我姊姊乡间度过。空气中弥漫着烤火鸡、馅料和其他饭菜的香味;孩子们嬉笑、大人天南地北谈个不休,实在每年令人回味。一次,四岁的外笑得拢不了嘴,说:“我们的大家庭好开心哟!”

团聚是美事。家人、教会会友、朋友倘能毫无嫌隙地团聚,总是令人振奋。没有嫌隙是一件事,更重要是彼此联系的那种喜乐,分享经历,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热爱、彼此的委身,大家心心紧扣,喜乐洋溢,为着真正的情谊心满意足。

诗人写得好: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

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

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

又好比黑门的甘露,降在锡安山;

因为在那里有耶和华所命定的福,

就是永远的生命。

(诗一三三1-3)

诗中的比喻精彩绝伦。在古代,贵客到访必以油膏头。身份愈高,所用的油也愈贵重。这油是用稀有的香草提炼出来。膏油也不是礼仪性地这里洒一点、那里洒一点,而是不计工本,整瓶迎头浇下,一直流到袍子上,身上的香气历久不散,萦绕数天甚至数周;所到之处叫人精神一爽。

诗人提到亚伦的膏油,在旧约这是代表大祭司的膏抹,是神在人间的最高代表、最高中保。对诗人来说,神百姓的和睦就好比贵重膏油的香气,将神的同在显在我们中间,叫所有近前来的人都一同蒙福。

第二个比喻也甚富教诲意义。在诗人的年代,黑门山终年积雪,旭日初升,皑雪渐溶,升起的雾气被风吹送到四周的荒地上,结成露珠。这一幅图画描绘了合一、团结能够叫枯干贫乏的心得到润泽。不要忘记,教会历史满载着在信仰群体内,多少本来枯干破碎的人,在教会得到滋润。合一的教会能叫受伤的人得着缠裹,能以合一的爱作药膏,抚慰枯竭伤痛的心。

诗人清楚知道我们大部分人都知道的:以和为贵。

合一∶门徒的身份证。

合一之所以重要,并非因为它叫人感到心满意足,而是它对神的意义。读到这一句:“耶和华所恨恶的有六样,连他心所憎恶的共有七样”(箴六16),我们应该停下来想一想。其中所列的最后一项是“弟兄中布散纷争的人”(19节)。发人深省的是,这句话不仅指出纷争是神所憎恶的,而且布散纷争的人,也为神所憎恶。好像神在说:“你心高气傲,自以为是,以致人不能与你相处,又因着你而互相分离,我也照样与你分离。”

强调神喜欢合一的经文比比皆是。约翰福音十三章34至35节说,耶稣将“要爱主你的神,又要爱人如己”这条旧命令,改变为一条更深入、更亲切的命令。祂说,祂怎样爱我们,我们也要怎样彼此相爱,意思就是基督给我们的爱与我们彼此之间的爱是紧紧相连,不能分开的。

然后,基督更进一步说,我们若能显出彼此之间有这种像基督的合一的爱,就可以确证自己声称跟随祂是真实的。很不幸,我们常以为只要远离世俗,投入教会,世人就可以看出我们是基督徒。基督的看法截然不同。我们之所以是基督的人,全在乎我们有没有从祂而来的相爱与合一。这才是我们的标记。

我们的合一对神是重要的,因为旁观的世人需要这样的见证。此外,合一也是实质的证据,显示耶稣基督真是神所差来的(约十七21)。保罗也强调,我们若是在基督里的人,一个最根本的改变就是牢不可破的界限也得以突破。他说,你们“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利尼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三27-28)。他还补上一句:“原来在基督耶稣里,受割礼不受割礼全无功效,惟独使人生发仁爱的信心才有功效。”(加五6)

哥林多教会的纷争丑闻令保罗在前书费尽唇舌地纠正他们。在第十三章,他以一首美丽的爱歌作为合一呼吁的结语。美丽的诗章映照了没有爱心的生命何等空洞,矢志去爱的生命何等美丽动人。保罗以三项永不动摇的终极原则作结,那就是:信、望、爱;但他说,其中最大的是爱。

我们的心所求的,若不是与弟兄姊妹在基督里合一,我们就是偏离了合一的爱的主流,这爱乃是直接从神心里流出来的。

合一的障碍

专心求合一并不是易事。人生的树丛里埋伏了许多破坏。合一的小动物:偏好、性格、传统、气质、冒犯、骄傲、争权、争出头,还有千百样世俗化的东西,最忠心追随主的人也不能幸免。马太福音二十章的记载揭示了门徒——一群撇下一切跟从基督的人——的心态,雅各和约翰的母亲去见耶稣,求祂在将来的国中赐两人高位。其他十位门徒的反应当然差强人意,他们一听见这样的要求,马上怒不可遏,因为他们可能也觊觎着同样的位置,现在竟被雅各和约翰抢先一步。争权夺利的心大大损害了教会,互相嫉妒、关系破裂的事情比比皆是。

还有,我们倾向偏见的心也不是合一的好朋友。基督与井旁的妇人谈话(约四),是勇敢地打破传统的典范。这个行动宣告了不分性别、种族、道德水平,人人都有其价值和尊严。门徒进城买食物回来,愣住了,基督竟然与撒玛利亚妇人谈话。假如他们知道她的淫荡故事,必然吓得不知所措。门徒倒不是最后一批藏身在偏见的墙壁背后、远离基督的心的追随者。

造成纷争的潜在危险也包括排他性强的宗派主义和神学系统。由此可见,合一总像难圆之梦。我们常被破裂的关系缠扰,常常纷争,顶撞基督。

合一与真理

无论如何,我们必须知道今天已吹起了合一的风。在我与基督同行的50年间,我没见过神的百姓在过去谈论合一的热烈程度,可与今天相比。风吹得劲,也要提出一点警告。过强的风可以造成损害。照我们现在能量度的风速看,我们似乎有可能招致伤亡。

合一固然重要,却不是我们的至宝。耶稣基督教导我们,真理在合一之上。我们必须重温基督的大祭司祷告,在求合一之先,祂求父以真理将他们分别为圣(约十七7)。从神的角度看,真理不但在合一之上,也是合一的根基。圣经从没有为合一而合一的教训。真正基督教的合一乃是为同一使命、同一坚信、同一关注而合一。圣经的合一源于我们同在基督里,以真理互相结连,唇齿相依,惟有基督是“道路、真理、生命”(约十四6)。大家都拥抱着同一的真理,也就能在真理里互相拥抱。

诚然,这路不易走。圣经以真理为真正合一的先决条件,往往受到许多因素的妨碍。比方说,置身于以后现代哲学思想为主流的文化中,我们的挑战是十分严峻的。相对主义早已将绝对性排掉了。多元主义教导我们的社会相信终极真理并不存在,套用薛华(Francis Schaeffer)的话说:“没有真的真理。”多元主义的福音就是真理的声称人言人殊,悉随尊便。只要你的世界观可以支持某一思想,你即可以将这思想立为真理了。后现代思想承袭了相对主义、多元主义,将理性和逻辑解构,将历史重新阐释,只要所用的准则是迎合社会气候就行了。

在一个非真理、主观、自我的文化前提,倡以真理为合一基础的做法是搔不着痒处的。当人失去了“真的真理”,我们的文化就以兼容作为厘定价值的准则。真理既不存在,一切都可以存在。叫人承认有真理,已经令人吃不消;要高举真理,以此为真实相交的标准,就更令人倒胃了。很不幸,教会并非与这种文化世界观绝缘。

此外,我们的文化支离破碎。在这样的环境中,要以真理作为合一的标准真是谈何容易。年轻一辈尤然,我们传给他们的是个碎裂的世界。政府崩溃、教育崩溃、环境污染、家庭解体,他们内心渴求的是和洽共存。一切听来好像带有分化意味,唯我独尊的东西都与他们的理想背道而驰。信仰与真理纵使带来合理的分歧,在他们来说也是难以接受的。

面对纷纭的意见,真理仍须争取它作为标准的权利。譬如,不接受福音真理的人,往往更和蔼可亲,更属灵与善良,胜过我们当中接受真理的人。那么,既和蔼可亲,又表示尊敬基督,并用属灵的话将他的善行包装起来的人,很容易就变成自己人了。

另外一个对合一的错误假设就是,只要听人说一声“耶稣是主”,我们就以为大家都是同路人。不错,罗马书十章似乎有这个意思,但我们必须记住耶稣对于某些称祂为主的人。有何反应:“我从来不认识你们—–离开我去吧!”(太七23)或者要留意保罗之所以重视口头宣认耶稣,以此作为真确的记认,乃是因为初期的基督徒不肯开口说凯撒是主,认基督为主而不认凯撒为主,可能会有杀身之祸,这样的认信肯定是圣灵的工作。

真理与合一

坚持以真理作为合一的标准和基础,乃是历代教会一场打不完的仗。面对同样压力的司布真说道:

争持不休、彼此分裂实在罪过!我们的主岂不是祈求:“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约十七22)?号召合一的呼声不断唱着这首歌。其实他们不外乎在说,所有不同教义和信仰的基督徒,都当结合成为一个可见的组织,不论怎样—–都要合一,合一!

这样的教训是虚假、鲁莽而危险的。我们的连接务要以真理作为唯一的决定因素。真理在先,合一在后。没有真理的合一是危险的。我们的主在约翰福音十七章的祷告必须从上下文来理解,不可断章取义—–“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你的道就是真理。”只有藉着道分别为圣的人,才可以在基督里合而为一;背乎此理的教训乃是出卖福音的。@1

司布真的忠告深具智慧,值得三思。他的一番话自然叫人追问:“使我们在基督里合一的是什么真理呢?”耶稣在约翰福音十七章所说的真理指的是什么呢?耶稣说神的道使我们分别为圣,神的道就是真理。合一必须是一同认定神的道就是我们的真理。这是一清二楚的,祂的道还有没有其他奠定合一基础的真理呢?耶稣没有具体说明是什么真理引导着合理的合一,使徒们则有。初期教父以三一教义作为正统信仰的核心标志,新约则突出两项基本教义作为合一的标准,那就是:救恩的教义、基督的教义。

使徒们从来没有呼吁威胁此两大教义的派系要合一。相反地,初期教会为着捍卫福音而长期斗争,力退犹太派律法主义的影响。犹太派的人是假教师,企图在神的恩典之上加上人的功德,认为这样才可以叫人得救赎。面对这种形势,保罗斩钉截铁地坚持以救恩的教义分清敌我。他在加拉太书一章8节说:“无论是我们,是天上来的使者,若传福音给你们,与我们所传给你们的不同,他就应当被咒诅”。

新约界定合一的第二项真理是耶稣基督的教义,约翰二书7至11节清楚说明这一点。诺斯底派的教训渗入了初期的教会,破坏了圣经中对基督的描述。诺斯底主义否定耶稣是童女所生,否认祂的人性,不信祂身体复活,不信祂带着身体再来。

不久之前,一位朋友向我提到她的摩门教邻居。她们有深厚的友谊,也很享受她俩一起祷告的时间。她问我:“你有没有和摩门教徒一起祷告过?”她的意思是她们两人在祷告中非常合一。和摩门教徒交朋友是一回事,与他们一同祷告就完全不同了。他们否认基督的神性。我们遵照圣经教训,认定与他们在灵性上合一不止是错误,而且根本没有可能。自古以来,教会一向坚持信仰的测试标准就是基督真理的基本事实:为童女所生、具神性、已复活、将再来。

今天,受攻击的不仅是基督的教义,救恩的教义也不能幸免。有什么比认识人神和好之道更重要呢?永恒的命运完全取决于这项真理。保罗在罗马书、加拉太书、以弗所书里,用了极多篇幅说明救恩的真理。要真正体验救恩,要彻底悔改,全在乎我们是否真知道一切全靠基督,丝毫没有我们的功劳。圣经教导我们,人神和好永远只有一个途径:全赖恩典、全凭信心、靠赖基督已经完成的工作——与功德、行为毫无关系(如弗二8-10)。

对全赖恩典而得救的真理有正确的理解,不仅影响我们的救赎,也影响我们对整个人生的看法。米开兰基罗(Michelangelo)的事业正好说明福音改变生命的能力是多么奇妙。众所周知,米开兰基罗的杰作至今仍脍炙人口,被誉为旷世奇工。最为人熟悉的就是大卫像和西斯汀教堂的壁画。他的素材几乎都是宗教性的,许多时候都是应教皇要求而作。他是个虔诚的人,当然可以为着自己的热心事奉而自豪。

晚年的时候,米氏在好朋友高朗拿(Vittoria Colonna)影响下,对于改教者所说,不靠自己任何功德,藉着信心、只凭恩典而称义的教训深感兴趣。他接受现实,承认自己的一切善行完全不能解决罪的问题,于是接受了基督作为赦免罪衍的救主。眼前一亮,万事改变。他看见从前自以为是对神的事奉,竟变成了辖制着他的偶像。

他晚年所写的十四行诗这样说:

从前浮沉艺海,痴情艺术

作我偶像与君王,

如今彻悟,痛改前非

绘画、雕刻不再平伏心灵。

全心仰望天降大爱,

十架上,救主展臂,拥抱我们安抵主怀。

为着救主大功告成,他雀跃万分,说:

“肉啊,血啊,木头啊,极苦啊,

我罪得赦全因为你—–

善者无二,唯主是尊。”

对救恩的真理有正确的了解,扭转了米氏对人生的看法:然而他并没有停止艺术创作。直到他死的时候,他仍然在创作;只是他创作的动机改变了——不再求功,只为示爱。一位观察者说:”米氏创作不辍,至死方休;然而,他的改变是彻底的。艺术本是他人生的主要兴趣,但‘偶像与君王’已经成为他谦恭事奉神的工具。”@2米氏若看不清楚得救是藉着信心、只凭恩典,他必然以艺术为君王、为偶像,到头来他的一切善工只是一场空。但现在,他的生命已经成为昂贵的救赎,表达出爱和感恩。

宣扬圣经所说的救恩,努力捍卫福音真理,对于我们今生的生活与事奉,以及将来永恒的命运影响之大,使我们不敢在福音真理上有所妥协,纵然我们渴望合一,也不致稍有让步。

纯正福音所受的威胁

确保救恩真理完整无缺的努力可谓四面受敌。新普救主义、解放神学、进程神学都威胁着拆毁我们信仰的支柱。就连福音派中用心良苦地建造的基督教各派代表对话的桥梁,也可能出乎意料地带来负面的结果。我们必须一再强调,凡确信“人是藉着信心、只凭恩典称义”者,极可能是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问题倒不是我们与其他属基督的人的关系,而在于当我们与反对“藉着信心、只凭恩典得救”的教义系统或教会团体结盟时,我们势必混淆福音的本质。我们要鉴辨对话背后的弦外之音是什么。同样的措辞,在某个神学内容中所包含的意义,转移到另一个神学系统的时候,含义可以完全不同。我们要不厌其烦地指出,真正的合一务必以真理为基础。

作为福音信仰的基督徒,我们相信因信称义。如此教义将荣耀全归基督,唯独祂能救人。如哈菲曼在前几章所说,圣经是如此教训我们。我们得救,完全靠赖基督在十字架上替代了我们,为我们死,付上罪价:我们不需倚靠其他中介者,不必倚靠自己的修为,也不用倚靠任何宗教礼仪,我们得救是全赖耶稣奇异的恩典。保罗说:“你们得救是本乎恩,也因着信,这并不是出于自己,乃是神所赐的;也不是出于行为,免得有人自夸。”(弗二8-9)

宣言所强调的也是一样:“我们宣认归算的教义乃是圣经福音的基础:将我们的罪转嫁基督身上,将基督的义转算到我们身上,以致我们的罪完全得赦,叫我们可以完全蒙神接纳(林后五19-21)。我们否认得以称义是由于得着基督所注入的义,亦否认我们称义是因着我们内蕴之义所致。”

或许有人希望福音派与其他基督徒在这立场上可以放轻松一点,但事实上,不清楚说明救恩真理,根本不可能有真正的合一。舍下纯正福音去追求合一,只会大大损害福音,混淆视听,令千千万万人无从清楚掌握他们永恒的福祉。

在福音和圣灵里合一

作为福音信仰的基督徒,我们之所以合一,乃是因为我们在耶稣基督的福音真理里是合一的。福音信仰所相信的这福音诚然是世人所需的“好消息”。宣言开宗明义说:“耶稣基督的福音是震古烁今的佳讯,是至善至宝的好消息。这福音昭示复活的主耶稣基督复和之死,乃是世人与神和好、与神相爱、以神为乐的唯一途径。”

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当紧记什么是不包括在合一的“真理”标准里。圣经没有明示我们当为水礼模式、主再来的时间与小节、治会体制、牧职角色或类似的课题而引起分歧。这些事情并非无关重要,只是在这些事情上持不同意见,不应导致福音信仰群体的分化。

比方说,西敏斯特神学院(Westminster Seminary)在神学上属加尔文派,在释经原则上属改革宗。如此传统的学府大概不会邀请约翰-卫斯理(假如他仍在世)执教。约翰-卫斯理的神学观点与学院立场颇有差异,但我肯定西敏斯特神学院一定完全接受他是主内的弟兄。即是说,具体的歧异虽然在背景上是重要的,我们却要谨慎,不要把学派与教派的教义重点作为界定基督身体的准则。我们的合一当以耶稣基督的福音为基础,以反映圣经教训之历史性及基础性的真理为支柱。

在追求耶稣基督福音真理里的合一时,毋忘彼此相待的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在以弗所书四章1至5节,使徒保罗鼓励基督徒用和平彼此联络,“竭力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他又鼓励他们“凡事谦卑、温柔、忍耐,用爱心互相宽容”(2节),并“用爱心说诚实话”(15节)。保罗指示我们应当谦恭、仁爱地与其他基督徒交往。要是我们只顾维护福音的纯正,却没有“保守圣灵所赐合而为一的心”,也没有仁爱、和平,以及圣灵的其他果子(加五22-23),我们在世人面前是没有什么可瞧的。同样,我们若不爱那些尚未从恩典而生的基督徒,我们的追求也是空洞的。

福音信仰的大家庭

福音信仰是什么呢?就是在耶稣基督福音里合一的大家庭,来自不同的国家、种族、经济环境、宗派和教会。这个家庭的地界便是整个世界。但我们在教义上的界限是十分清楚的,我们都忠于耶稣基督的福音,尤其是圣经所述、历代正统基督教所秉持的信仰纲领。

当福音信仰的基督徒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我们的神,又爱人如己的时候,我们就享受到合一的福乐。当我们为着同一信仰的人——基督身体内的肢体——付出爱心、关怀与祷告的时候,我们也就向冷眼旁观的世人宣告:我们真的是基督的门徒了。

关于我们当如何生活在基督的大家庭里,宣言总结得很好:“作为在福音里合一的基督徒,我们谨此承诺守望相助、互相代求、彼此饶恕,凭着爱心、本着真理,联络神各地的子民,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在圣灵里合一,在基督里合一。诚如数百年前一句至理名言所说:要事合一;闲事随意;凡事仁爱。我们认为,这里所讲的一切福音真理都是重要的。”

黑暗中的明灯

在秘鲁,“光明之路”游击队对于福音在印第安部落的传扬深表不满。一夜,“光明之路”的杀手来叩牧师的门,问牧师在不在家。桑尼(Romulo Saune,1953-1992)隔着门说牧师不在。

第二天早上,杀手再来叩门。桑尼开了门,杀手说他昨晚本要杀他。但他较早前为了拉拢信徒,曾到桑尼的教会去,他参加了聚会,连经文也会背诵。他向桑尼供认说神的道感动了他:“昨夜,我们读过的经文令我辗转反侧,好像大锤在我脑里猛敲,我受不住了,所以今早回来跟你谈信仰、谈你的神。我不想再杀你了。”

杀手于是信了主,成为基督徒。桑尼宣告:“神说,当人进入神的国,天使也欢呼。”

游击队为什么要针对桑尼?因为他是个真诚的布道者,又勤于分发圣经及其他基督教刊物。他的福音对象是自己的同胞亚雅古曹族人(Ayacucho)。1992年6月23日,世界福音团契(World Evangelical Fellowship)在马尼拉把“宗教自由奖”(Religious Liberty Award)颁授予他。但几个星期后,即9月5日,桑尼在家惨遭游击队杀害。一个凶手说:“我们终于干掉他。”那杀手不明白为着基督和祂的福音而死的人,是干不掉的。使徒保罗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腓一21)。

桑尼明白跟从耶稣基督可能会要了他的命,但他乐于冒险。他勇敢地向族人传福音,释放神的话。他并不孤单。最典型的信福音的信徒不是住在欧美地区,而是住在别的地方。他可能处于贫困中,也可能面临逼迫。世界上千千万万的福音信徒正陷入桑尼的处境中,天天遭受迫害,只因为他们是基督徒。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冒险向亲友、邻里传福音。

摘录自”Romulo Saune:Slain by the Shining Path”in Ambassa-dors for Christ,ed.John D.Woodbridge(Chicago:Moody Press,1994),pp.137-40.

注解

1、Charles H.Spurgeon,”The Essence of Separation,”sermon.

2、Enzo Noe Girardi,in The Complete Work of Michelangelo(New York:Reynal and Co.,1966),pp.552,554.

讨论题目

1、在你的教会生活里,你最珍惜哪方面的“大家庭”生活?

2、最常拦阻你合一的是什么?你可以怎样胜过它们?

3、请解释为什么真理比合一更重要,并且也是合一的基础?

4、为什么福音信仰的群体不可因着观点不同而纷争?

神藉着无谬误的圣经向我们申明耶稣基督的福音,其中包含了耶稣关乎神国已经临到世间的口谕,使徒们对于基督的位格、地位、工作,及罪人如何从中受惠的解释。教父信仰准则、历代信经、改教的认信,以至后来福音信仰群体的教义基础,都异口同声地见证这个圣经信息的本质。

福音的中心就是:我们这一位圣洁、慈爱的创造主虽被世人仇视、背叛,仍然凭着祂的自由与信实,执意成为我们圣洁、慈爱的救赎主与医治者。

我们宣认教会领受了神的命令,责无旁贷,当把福音传给每一位活在世上的人(路二十四47:太二十八18-19)。

我们否认传播福音可以忽略或越过任何种族、文化身份、阶级、组别的人(林前九19-22)。神的旨意是建立由各族、各方、各民所组成的普世教会(启七9)

——耶稣基督福音的礼赞(福音信仰宣言第5项)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