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费兰度-使徒行传
当代应用
即时给予贯彻始终的关怀之挑战:布道事工的经验显示,初信者决志委身于基督后的头几天,撒但会竭尽所能使他们堕入他的陷阱里。这些初信者将会对于在他们身上发生了的事产生疑惑,并且受到试探想去犯罪,有时甚至向试探屈服。这使他们害怕自己没有力量走毕属灵的路程。然后,他们会面对迫害和嘲笑。他们也开始因其它基督徒的行为而沮丧,有时又因为神似乎没有垂听他们的祷告而甚至对神感到灰心。他们可能被世上的烦恼和五花八门的事物所缠住,并且可能被绊跌。这一切,以及其它许许多多的因素,都可动摇他们曾经对基督所作出的委身。因此,初信者就像新生婴儿一样,在属灵生命初生的头几天,需要特别的照顾。
可是,那些参与筹办大型福音运动的人,通常在运动结束时已经筋疲力尽,需要休息,因而会延迟开展对初信者那种贯彻始终的关怀过程。这对于基督里新生儿的生命可以造成灾难性的祸害。因此,在婴儿诞生之前就必须先做好“新生儿关顾”计划,并且在布道活动过后,就立刻展开贯彻始终的关怀计划。约翰·卫斯理对此十分重视,所以有人记录他曾说:“我决定不在我不能跟进的地方出击。”他为保存新信徒而建立的组织系统,被公认为卫斯理复兴运动能有长期成效的秘诀之一。
在高举个人主义的时代里的社群生活:今天,人们十分推崇个人主义,以致他们对圣经的社群观念似乎感到陌生。我们的私生活不受他人打扰。我们会向某些人开放我们生活的某部分,因为那是社会生活不可少的一部分。不过,那跟圣经所说的委身于团契(42节)和“凡物公用”(44节)之理想,实在相距甚远。例如,倘若我们有情绪问题,就会去找一位在我们日常社交圈子以外的专业治疗师,他以置身度外的姿态帮助我们。我们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不让别人介入我们的生活,干扰我们的隐私。
现今的文化里,人际的关系短暂无常,所以“委身于社群”变成了陌生的观念。当夫妇关系不再是情投意合,并且(或)自己跟另一人的关系变得情投意合时,人们就愿意更换配偶了。为了晋升或自己的便利,人们经常更换工作,甚至会转投到他们竞争对手的那一方,为他们效力。在一个机构工作二三十年的老臣子观念,已被看作过时的遗风。人们不断搬家,于是他们委身于社区的机会就大为减低了。能够团结社区的一个因素,就是代表社区参赛的体育队伍。不过这些体育队伍常有外来的队员他们加入团队的原因,并不是对该社区有任何承担,而是受到薪酬和其它利益所吸引。
过去,邻居必须互相倚赖,才能维生。如今,这样的需要已经大大减少了,以致有时甚至隔壁独居的人已经去世,也没有人知道,直到出现了,明显的死亡迹象(例如,信件和报纸堆积屋外,或是从屋中散发出难闻的气味来)。
然而,我们人类是群居性的。除非我们的社群生活富有意义,否则我们不能从生活中找到真正的满足。因此,不论在教会内或教会外,那些促进紧密群体生活的小组,常常都在增长。我曾经向一位著名的英国基督徒社会学家斯托基(Alan Storkey)表达我的绝望,因为人们似乎不再需要教会了。我告诉他,以前教会所满足的需要,现在电视和各样现成的服务都可以满足了,人们不再需要深深投身于基督徒社群里。他告诉我,我们应该视这现象为教会所面临的机遇。人缺乏社群的生活,生命就会感到极度空虚;倘若我们真的过着基督徒群体生活,教会就最能填补这个缺口。
举个例子,人们公认,许多所谓的心理问题要是放在一个关顾的群体中,就能妥善解决。这种群体也能大大帮助基督徒在道德上保持纯洁。一个关顾的群体所带来的喜乐、丰富和安全感,远远超过因拉近人际关系而带来的痛苦和不便。因此,现在就是时候了,基督徒要向世人呈现一个与社会现存的社会结构截然不同之社群。
可是,尽管社会需要有这种先知角色,教会却似乎在模仿社会中盛行的结构模式,而不是挑战它们。专业主义主导着许多基督教教会和团体的雇用方式,而不是考虑在属灵上是否彼此相容。今天的教会,对管理和组织进行的许多反省,其基础观念都是从个人主义当道的商业世界中借来的。人们更换教会和团体的次数,跟社会上其它的社团一样。西方教会的离婚比率跟社会上其他人没有多大分别,而我们在东方的教会,在这方面似乎正在迎头赶上西方教会了。
许多教会里的策略家都要求改变我们的组织模式。可是,他们所推荐的模式主要还是来自商业世界。其实,我们应以开放的态度来仔细研究圣经,不要受先入为主的观念扰乱,看看我们有没有遗漏了圣经在群体生活方面的一些教导。今天,人们没有从圣经中找出真理,而是用圣经来强化或说明从世俗的管理研究中所找到的道理。
试想想商业机构和教会之间的一些根本分别。在商界,竞争的理念与基督教有关基督身体合一的教导在多处有所抵触。商业模式是通过受薪的雇员来运作,而教会主要是志愿者的运动。商业模式是以牟利为动力,而教会的动力来自圣灵的加力,以及人们想看见神得荣耀的渴望。在商界,强者兴盛(“适者生存”);而在教会,弱者蒙神使用,并不是因为他们天赋的能力,而是因为神的大能。
我相信我们可以从商界学习到很多东西,因为商界人士在神所创造的世界中力求达到成功。不过,我们必须常常记得这两个领域在目标和方法上有重大的分歧,因而要作出调控。若不谨记这点,我们的教会将会如商业活动般运作。因此,我们迫切需要根据圣经,重新检视那些管理我们群体生活的原则。我们必须更全面地探讨第1世纪基督徒委身于团契的做法所隐含的种种意义,而使徒行传是这方面研究的重要起点。
渴慕教导是归信主的证据之一:教导事工在今天的价值和所面对的挑战,将在本释经书的其它部分里处理。在此,我们要说,开放自己接受神话语的喂养,是一个人真正重生的重要证据。许多人为了满足他们所感到的需要而到基督那里去,因为他们听闻基督徒的神是一位应允祷告的神。他们为了渴求得到这位神赐福而马马虎虎地“决志”。由于祷告可能产生的果效吸引了他们归向基督,他们或许真的十分重视祷告。可是,我们怎样知道永生的种子正在他们里面发芽生长?倘若真有这样的种子,它必定渴求神话语的喂养。彼得采用人类成长的暗喻来说明这个原则:“你们要像新生的婴孩一样,渴慕那纯净的灵奶,使你们靠它成长,以致得救。”(彼前二2)
今天的主餐与贯彻始终的关怀:罗马天主教会把主餐解释为蒙恩的一种途径,几乎等同于得救的途径。主张简化礼仪的低教会派(lowchurch)和福音派传统的新教徒对此的反应或许矫枉过正,大大贬低了主餐作为帮助基督徒生命成长的途径之重要性。当我们只专注于记念和感恩,就可能忽略了主餐的象征意义所蕴含的能力,可以帮助我们明白在加略山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并将之内化。为了避免那过度强调基督临在主餐的饼和杯之学说(变质说),我们可能忘记了基督确实通过特别的方式,临在圣餐中(林前十16)。
假如主餐对我们属灵生命的成长如此重要,我们是否应该开放主餐给初信者参与呢?这是个难题,因为今天的初信者与初期教会的不同,他们通常不会立即受洗。许多教会只让那些藉着水礼表达了与神的子民合一的人领受主餐。不过,水礼却延至初信者获得适当的指导后才举行。艾伦(Roland Allen)写了一本深具影响力的书《宣教士的方法:是圣保罗的,还是我们的?》(Missionary Methods:St.Paul's or Ours?),说明保罗的策略是在人归信后,立即施洗,并且让他们开始领受主餐。绝大部分的“教导都是在洗礼之后进行,不在洗礼之前。这明显表示,人受洗礼,不需要懂得很多基督教的真理”。
有关主餐的做法是许多教会传统关系密切的一部分。这些做法往往是经过了许多挣扎和痛苦之后才产生的,因此教会对任何与之有关的改变都非常敏感。不过,或许值得重新考虑的是,究竟延迟初信者来到主的圣桌前——甚至在归信后一年,还不能参与主餐——是否明智之举。初期教会,归信者信主之后,便立即可接受主餐了。
另一项值得再思的传统,就是不常举行主餐的情况。有些教会只是一年举行两次主餐。在某些宗派里,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早年缺乏受按立的牧者,他们巡回在不同的教会中主持圣餐。后来,那就成了该宗派的主餐的传统。这种做法显然跟初期的教会不相同。
运用神迹来侍奉:早期的基督徒祈求神迹奇事伴随他们的侍奉(四30),因为正如使徒行传所显示,这样的神迹能引起那些对福音原不感兴趣者的注意。当我们要把福音工作推展到非信徒的群体中,我们祈求神用清楚无误的途径启示他自己,这是恰当的。但这并不表示神迹只应该局限于传福音的处境中。不错,耶稣的神迹具有传福音的功能,能支持他对自我身份的声称。不过,还有些时候,他行神迹是出于怜悯的心。此外,有些神迹是行在信徒身上。福音书和使徒行传显示,神迹不一定引发了每一个人的信心,最重要的是人们都听见了福音的信息。不过,神迹也的确能帮助人打开他们的心去聆听福音。
士求·保罗对保罗在帕弗的侍奉所作出的回应,清楚说明了神迹的侍奉所含的布道价值。保罗击打假先知以吕马,使他瞎眼;士求·保罗看见了神的能力,“就相信了,他对主的教导感到惊讶”(徒十三12)。保罗忠心地宣扬有关主的教导,而神迹就有助于引导士求·保罗朝向正确的方向,好接受这教导。
在我们的侍奉中,福音的内容必须常常高踞至高的地位。藉着神迹传递的信息绝不是全部的福音;这只是宣告有关神的某些方面,例如,神是大有能力,值得我们注意,并且他可以介入人的生活中。对于合乎圣经的布道,神迹并非不可或缺的一环;不过,它们是神常常使用的工具。可惜,我们今天的情况是:有的基督徒对神迹极度狂热,有的却对神迹极度恐惧。
我们必须常常记着,神有主权按自己的意思把恩赐给予他的儿女。因此,我们不必要求每一位福音使者和每一间教会都要设有关于神迹的事工。不过,我认为许多人无法在他们的事工中看见神迹奇事,其中一个原因是他们根本没有信心,去相信神可以这样使用他们。有些人宁愿不要这些恩赐,另一些人却感到迫切要向神祈求这样的恩赐。不错,这些恩赐会否赐下,可能通常与人对它们是否持开放的态度有关;但我知道有些人得着这种恩赐,却是从来没有期望或祈求得着它们的。我们应当热爱拥有神想赐给我们的一切——不多也不少。我们应朝着这目标祷告。
可惜,今天有许多人滥用“权能事工”。但是,这种现象不应阻止我们从事这类事工——这做法是使徒在使徒行传中所建立的模式。我们从不应该害怕遵照圣经而行;只有当人以不符合圣经的方式来进行,才会出现滥用的情形。
今天的家庭团契:今天,大多数持续增长的教会都发现家庭团契是培育信徒和传福音的有效途径。有果效的大教会(例如:韩国首尔的全备福音教会〔Full Gospel Church〕、南美洲的新兴教会)都发现家庭团契是培育成长和促进亲密团契的理想场所。我们许多人都知道中国教会怎样通过家庭教会兴旺增长起来,在数目上可能是本世纪最重大的教会增长——曾几何时,他们连聚集在一起都是非法的。在繁忙的西方国家和世界各地的城市里,人们不容易每周挤出超过一次的时间到教会去,有时邻里间的团契聚会对会友较为方便,这种家庭团契的模式可能会开始担当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像这种非正式的团契,能除去假面具,帮助人们活出真我,让人打开心扉,深入分享。这也能帮助许多孤单的人在今天这个竞争剧烈、步伐急速的社会中,找到一处有爱和接纳的地方。家庭也是一个传福音的好地方,因为对于那些一走进教会就浑身不自在的非基督徒来说,或许在朋友的家中会觉得较为自在。家庭团契也给予那些没有恩赐在公众面前侍奉的人,有机会为天国作出实质而有效的贡献。
然而,今天许多基督徒不愿意在家中接待其他人。美国有一位牧师,名叫布纳(Donald Bubna),向基督徒进行调查,要找出人们抗拒接待的原因。他找出了两大原因:(1)某些本可能接待客人的主人家,害怕家中有客人,并且(2)有些人认为自己家中的家具太朴素或不足够。也有些人说自己太忙,款待客人太花时间,而且打扫房子和预备食物所带来的压力,叫人疲惫,他们应付不了。
布纳提出,不愿意款待客人最普遍的原因是自尊心作祟。“为家具而感到羞愧,或害怕所预备的菜肴不足,都是骄傲自负的最佳写照。”梅恩夫人(Karen Burton Mains)也提出同样的看法,她这样写:“真正的接待比自尊心来得重要。”接待之道“绝不是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完全是为了让客人感到自己受欢迎,有人想见到他们”。梅恩夫人是一位牧师的妻子,许多教会活动都在她的家中举行;多少年来,她似乎“没有做什么,只是在人们离开后做清洁的工作”。每一组人离开之后,她需要把房子恢复原状,预备迎接下一组人前来。不过,她并非天生喜爱料理家务。有时候,如果没有访客,她会稍后才打扫房子。有一天,就在这种情况下,有教会的人来访,她的家却是凌乱不堪。梅恩夫人告诉我们当时的情形是这样:
接待比自尊心来得重要—–我软弱无力地提醒自己。我决心要热情地欢迎来访的女士,邀请她进入毫不雅观的房间里,并且没有为此道歉,免得使她感到尴尬。我刻意放下自尊。〔访客的反应令她惊讶不已。〕她说:“我一向以为你是十全十美的,但现在我想我们可以做朋友了。”
这故事并不是有意为不打扫房子提供藉口。其实,这显示出,接待的关键不在于我们打扫房子和烹饪的表现,而在于坦诚的交往,让客人感到自己受欢迎,有人想见到他们。团契才是重点,食物只是次要;耶稣也曾尝试告诉马大同样的道理(路十38-42)。
团契中的真诚、喜乐和赞美:欢乐和真诚在基督徒团契中的重要性,非同小可。如上所述,耶稣为此树立了榜样(参路七34)。创造主来到这世界上,尽管他来的时候是忧患之子,但在他的人生中,仍有欢乐的地方,因为他是一个完全的人,而在整全的人性中,包括了欢乐。在我们这个推崇享乐主义的世界里,我们多么需要
谨记,我们享受快乐的能力是神创造的。若是这样,我们只有按照他的方式才可以饱尝快乐。基督所赐的“丰盛生命”(约十10)也包含了我们能饱尝快乐。这包括在欢欣和真诚中享受社群生活(46节),这与我们经常看见的装腔作势不同。这种假装看似可以叫人愉快,但其实是空洞和虚伪的。
娱乐行业竭力满足我们内里对快乐的需要。可惜,他们使用的方法,大多数都违反了我们基本的人性,通过圣经视为罪恶的方式去挑起人的快感。当我们违反了基本的人性,纵然可能使人获得短暂的“极度”快乐,但最后我们还是得不到满足,感到空虚。今天教会面对的挑战,就是如何展示出圣洁、快乐的团契生活。
可是,证据显示,即使基督徒也敌不过世上罪中之乐的诱惑。有些人发觉难以耐着性子看完一出好电影,因为他们的脑子已被一次又一次的性和暴力的画面所麻醉。越来越多人藉着录影带、有线电视、影视游戏和互联网,退隐到私人的享乐世界中。不过,人类的天性是群居的;人尝到欢乐的团契是何等美妙后,就能领会到并渴求一种更大的喜乐之源,远胜过他们私人世界的“媒体”欢乐,这样就会鼓励他们去寻求更美之道。
我们怎样才能确保我们的小组高度重视赞美呢?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拨出一段时间来赞美神;有些赞美是通过诗歌和祷告,在分别出来的特定时间里献上的;然后,人们有机会分享神在他们身上所成就的事时,就自然会发出赞美。
人们面对生活种种挑战,压力重重;赞美却是提升人们精神的一个要素。他们来到一个把焦点放在神身上的环境,聆听见证,颂唱诗歌,提醒他们那些永不改变的永恒实况。他们得到鼓舞,因而也可能开始赞美神了。赞美是我们相聚时必须学习去培养的一项操练。我们很容易忽略了赞美,而让小组所面对的困难及学习的时间填满了小组聚会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