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说禅论道:基督教与儒、释、道之对话
第十章、道可道,非常道
我想中国人对于老子以及他的名著《道德经》,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句开宗明义的名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但是究竟老子所说的“道”是指什么,恐怕就人言人殊了。
另一方面,任何稍微涉猎过基督教《圣经》的人,可能也会对《约翰福音》的开场白“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印象深刻。到底老子的“道”与基督教的“道”是何关系?是意见相仿,还是大异其趣?这都是需要我们深入去了解的。
老子论“道”
老子的《道德经》全文不过五千多字,却字字珠玑,且有些地方深奥难明,令后人争论不已。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他对“道”的申述与描绘。远志明在他的《老子与圣经》一书中1,曾大力推崇老子为中国的“先知”2,视他为神赐给中国的礼物。同时,远志明也将以老子及道家思想为主导的“黄老无为之治”视为合乎天地之道的神治法则3。相反,他痛贬儒家的治国之道,认为其乃中国两千年来民不聊生的“乱源”。
1.远志明:《老子与圣经—跨越时空的迎候》,宇宙光出版社,1997年。
2.远志明:《老子与圣经—跨越时空的迎候》,164—167页。
3.远志明:《老子与圣经—跨越时空的迎候》,47—48页。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道”的看法,多少都为他们所处的时代以及一些先入为主的见解所限,所以才会人言人殊。虽然远志明对老子之“道”的理解不一定能代表所有人的统一看法,甚至也不能代表所有基督徒的见解,但是也有些参考的价值。
首先,老子本人在论及“道”时,就强调语言的局限性及不明确性。所以他说:
道可道(说明),非常道;名可名(描述或命名),非常名。1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模模糊糊)。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2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3
正因这“道”的不易捉摸、难以言宣,所以老子有时以“无”来称呼这“道”。这“无”不是“一无所有”的“无”,而是“无形、无色、无声、无所不在、无以名之”的“虚无”。换句话说,这“无”是“无限大、无穷远、超时空”的“存在”。所以有些英文的《道德经》将“无”译为Nothing(没有),是个明显的误导或误解。
其次,这“道”又是万物之起源。然而在万物生成的过程中,除了“无”的角色外,还有个“有”更是其中关键性的枢纽。老子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4
1.《道德经》第1章。
2.《道德经》第21章。
3.《道德经》第41章。
4.《道德经》第25章。
无(虚无),名天地之始;有(实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微。此两者,同出(一源)而异名,同谓之玄。1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3
这“有”的定义,要从“无”的角度去认知。也就是说,这“有”乃是“有形、有色、有声”的“有”,也是在时空之内“可以掌握、可以认知、可以触摸”的“实有”。但是在老子的观念中,“有”却不比“无”小,也不比“无”晚,两者乃是一体之两面,并生并存,同源而异名。
但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观念,却是《道德经》中最令人感到扑朔迷离的谜,历代以来众说纷纭,基本上有下列几种说法4:
1这“一”乃是独一的道,“二”是阴阳二气,“三”则是万物,陈鼓应采此说。
2这“一”是道的混沌状态,“二”是所生出的天、地,“三”则是阴、阳和气三者,进而产生万物。
3这“一”是指道使万物得到统一,“二”是统一的万物分裂为对立的两方面,“三”则是这对立的两个方面所产生的第三者,进而产生万物。这类似于唯物辩证法的“正、反、和”三段论法。
4庄子的解释则是:“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5
在上述各家的解析中,尤其是主张阴阳之说的人,恐怕都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在作祟。至于庄子的解说,可能较能代表老子自己的观点,在下文中将进一步讨论。
1.《道德经》第1章。
2.《道德经》第40章。
3.《道德经》第42章。
4.远志明:《老子与圣经—跨越时空的迎候》,95—96页。
5.《齐物论》。
庄子论“道”
庄子也曾论及“道”。他曾在《大宗师》这一篇中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引申)鬼神(引申)帝(上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天地和四方)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老。
陈鼓应认为庄子的这段话,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看,是一种诗人的语言,是一个没有意义的语言1。但是如果对照老子有关“道”的描绘,可以看出两者是相呼应的,未必仅仅是没有意义的诗人语言。
另外一段庄子和东郭子有关“道”的著名对话,则记录在《知北游》中。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何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无所不在。”
东郭子曰:“期而后可。”
庄子曰:“在蝼蚁(小虫)。”
曰:“何其下邪?”
曰:“在稊稗(野草)。”
曰:“何其愈下邪?”
曰:“在瓦甓(砖瓦)。”
曰:“何其愈甚邪?”
曰:“在屎溺。
东郭子不应。
1.陈鼓应:《庄子哲学》,台湾:商务印书馆,1989年,113页。
被视为神圣无比的“道”,庄子居然说充斥于屎溺之间。无独有偶地,在禅宗的公案故事中,也有类似的禅师问答,但其显然是禅宗将老庄玄学融入佛学之后,再模仿庄子的言谈而衍生出来的。
当然,除了道家之外,儒家也常提到“道”。只是,“道”在儒家思想中,首先是指的“宇宙大道”、“天地之则”或“人道”,而非道家所谓的天地之根与神秘存在。同时儒家强调“天道”与“人道”相连,而且就表现在“人道”中。这“道”也是引导人们过一种德性生活的途径,因此知晓“天道”就是知晓人类本性。这是儒家与道家对“道”的认知之基本差异。
但是庄子有关“道”的叙述,最有意思的是他对老子所谓“一生二,二生三”的解释了。他在《齐物论》中说: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善于算数的人)不能得,而况其凡(凡人)呼!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呼!
依据远志明的解释1,这第一个“一”乃是关于“一”所展现的“表象”,第二个“一”则是有关这个表象的“言说”或“概念”,第三个“一”则是“一”的“实体”。因此,这三者乃是“道”的“名、实、像”的三合一。这种解释固然有其可取之处,但是在我看来仍然有些牵强,姑且存疑。我自己在下文中将提出我个人的另一种解释。
1.远志明:《老子与圣经—跨越时空的迎候》,178—179页。
《圣经》中的“逻各斯”(Logos)与“道”
在基督教《圣经·约翰福音》的中文译本中,以“道”来翻译希腊文的“逻各斯”,是一个极有创意的译法。在古典希腊哲学家中有人以“逻各斯”来形容上帝的理性与智慧,例如,柏拉图宣称,上帝的“逻各斯”使行星运行在轨道上,使四季按时运转。斯多噶派(Stoic)哲学家们则认为“逻格斯”命定时势、季节、潮汐、星宿之道,又使世界具有意义。同时,使宇宙和人类呈现理性的也是“逻各斯”,而“逻各斯”就是上帝的心意。
到了公元前1世纪,将“逻各斯”的概念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乃是在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哲学家斐罗(Philo)。他致力于将希腊哲学和犹太神学融二为一,是当时最著名的希腊哲学家之一。他说“逻各斯”是宇宙驾驭者驾驭万物的舵柄,铭刻在万物的构造上,是人和上帝之间的桥梁。因此,当基督教新约《圣经》的作者之一使徒约翰用希腊文的Logos来介绍这“道”时,他是采用当时的希腊语世界已经极为熟悉的字眼,但是又赋予它更新颖、更丰富的内涵。
不但如此,1919年出版的和合版中文《圣经》采用“道”来翻译 Lo—gos,更是值得大书特书的神来之笔。所有的英文译本都将希腊文的Logos译为Word,因此有些中文译本也仿效英文将Logos译为“圣言”(天主教思高译本)或“话”(李常受译恢复版新约《圣经》)。但是这大大局限了Logos原有的丰富含义。中文的“道”可以更充分地表达Logos多方面的意义,例如:
1“道”的中文通常蕴含道理、哲理之意,而Logos在希腊文中也常常代表理性、逻辑(logic)的意思。因此目前很多学科的英文名词词尾加上-logy这四个字母,例如生物学(Biology)、动物学(Zoology)、心理学 (Psychology)等。
2“道”作名词用,可以作“话语”解,这也是Logos的通常翻译。既然是“话语”,就有“可理解之语言”、“可系统表达之意念”等含义。
3“道”在中文也可以作动词用,也就是“说”的意思。所有《圣经》学者都注意到,《约翰福音》提到“万物都是借着道而造的”,与《创世记》中一再提到“神说:要有······就有了······”是相关的。换句话说,在《约翰福音》中,“道”以名词的“话语”出现,在《创世记》中却以动词的“说”来表达。这种其他语言所无法表达的双关语,中文的“道”却能充分地表现出来。
4“道”也有“道路”、“途径”、“原则”之意,因此有“圣贤之道”、“生命之道”等说法。而希腊文的Logos也有轨道、轨迹、路径之意。
所以,用中文的“道”来翻译希腊文的“逻各斯”,无可置疑地乃是最佳选择。这也是任何其他语言无法企及的。
基督教“三一神”中的“道”
由于“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是基督教最难解释的奥秘之一,限于篇幅,我不准备在此详述。但是在《约翰福音》中,“道”所特别要表达的,乃是有关这“三位一体”神的第二个位格(即“圣子基督”)的真理。这一点是值得略加说明的。
首先,关于圣父与圣子的关系,我们必须先从犹太人的文化概念去理解。因为希伯来语文没有形容词,因此要具体表达抽象名词时,往往用“······之子”的方式呈现。例如“黑暗之子”、“光明之子”、“今世之子”等等,就是用来表达抽象的黑暗、光明之具体形象。同理,“神的儿子”就是那看不见的神之有形代表。换句话说,圣父与圣子,强调的不是其时间上的先后或地位的大小,而是其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这父与子的关系,也强调其同质、同源的特性。所以当耶稣自称为神的儿子时,犹太人要拿石头打他,因为依据他们的理解,耶稣自称“神的儿子”,乃是“将自己当作神”。1
其次,老子对于“道”的理解,特别是“无”与“有”的相对关系,可能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圣父”与“圣子”的关系。依据神对摩西的启示2,父神是“自隐的神”,是看不见的,这就好比是“无”。但是相反,圣子基督却是可见、可摸、可听的3,能够将那看不见的神“表明”出来4,这就好比是“有”。但是,正如有与无乃是“同出而异名”一样,圣父与圣子也是“原为一”。5
1.《圣经·约翰福音》10:33。
2.《圣经·出埃及记》。
3.《圣经·约翰壹书》1:1。
4.《圣经·约翰福音》1:18。
5.《圣经·约翰福音》10:30。
从下面这个列表,可以看出“圣父/无”与“圣子/有”两者之对比:
圣父/无 | 圣子/有 |
无形、无色、无言、无语 | 有形、有色、有声 |
超越时空的存有 | 道成肉身时进入时空之内 |
无法描述、无从认知 | 可以认知、可以接触 |
住在高天之上 | 住在世人的中间(以马内利) |
强调神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 | 强调神的亲密性(intimacy) |
如果依据这个思路去理解,那么老子有关“一生二”的谜,我个人的解释是:这“一”乃是“无”,这“二”乃是“有”。事实上从老子在第40章“无生有,有生万物”的话中,就已经有了暗示。庄子则称这“二”为“言”,因为“一”乃是“无言之道”,将无言之道勉强诉诸于有形之语言,就成了“二”。所以这“二”既是“言”,也就是“道”或“有”。
但是仍然无确切解释的乃是“三”。除了前述各家的解释之外,我个人的看法还有两个可能性。第一,这“三”就是“万物”,因为三乃是多数的意思。第二个可能性是从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观来解释,那就是“三”是指“圣灵”。因为依据《圣经》,圣灵乃是圣父与圣子所差派的,因此是“二生三”。但是这最后一个观点,不可能是老子的本意,因为老子不可能拥有“三位一体”的特殊启示。所以,对这个“三”我个人仍然没有确定的答案。
不过,《约翰福音》对于“道”还提供了许多新的亮光与透视,来补充说明老子和庄子语焉不详之处。《约翰福音》第1章对于“道”有如下的叙述: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这道太初与神同在。(1-2节)
万物是借着它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借着它造的。(3节)
生命在它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5节)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14节)
律法本是借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17节)
从来没有人见过神,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他表明出来。(18节)
综合这些话,我们可以归纳出《圣经》中有关这“道”的观点:
1这“道”是存在于“太初”即创造天地之前,是在时空之外。这一点与老子和庄子所见略同。
2这“道”是与“神”(父神)同在而独立的“存有”,他就是神。“道”与“父神”之关系,正如老子所说“有”与“无”的关系一样,既同源又异名,既独立又合一。
3这“道”是万物的起源,是万物的创造者,即老子所谓“有生万物”。
4这“道”是生命的源头,是“生命的粮”,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5这“道”是照亮世界的“真光”,是“神荣耀所发的光辉”。2
6这“道”是看不见之神的唯一看得见之“真像”3,是老子所谓“无”之本体的“像”(或“有”),也是庄子所谓的“言”。
7这“道”成了“肉身”,住在世人中间,名为“以马内利”(即“神与我们同在”)4。他成为人类的赎罪祭5与挽回祭6,是人与神之间唯一的媒介或“中保”。这是基督教的独特启示,也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
1.《圣经·约翰福音》14:6。
2.《圣经·希伯来书》1:3。
3.《圣经·希伯来书》1:3;《歌罗西书》1:15。
4.《圣经·马太福音》1:23。
5.《圣经·以赛亚书》53:10。
6.《圣经·罗马书》3:25。
所以《约翰福音》中所说的“道”,与道家所说的“道”固然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也有超越之处。其差异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就是所谓“一般启示”与“特殊启示”的差别。“一般启示”是透过对天地万物和人性的观察而达到的认知,是人人可以得到的,也是古今中外圣哲所体悟的。至于“特殊启示”则只能借着神对人的直接启示(即《圣经》),以及道成肉身的基督,才能获得。“一般启示”偏重对神的存在之体认,“特殊启示”则偏重神对人类的救赎计划。
所以,虽然老庄对于“道”的介绍有发人深省、引人入胜之处,但是关于“道”对人类罪性及困境的解决之道,他们却语焉不详或默然不语;而《圣经》中“道成肉身”的概念,填补了这玄妙飘渺的“天道”与人之间的隔阂与鸿沟,使人可以有途径与“道”相互内住,这就是《圣经》的殊胜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