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神的故事,你的故事

以弗所书四章17节至五章10节

17所以我说,且在主确实地说,你们行事,不要再像外邦人存虚妄的心行事〔就是成为基督徒以前的外邦人〕。18他们心地昏昧,与神所赐的生命隔绝了,都因自己无知,心里刚硬〔听起来像是罗马书一章:以不义压制真理〕;19良心既然丧尽,就放纵私欲,贪行种种的污秽。20你们学了基督,却不是这样。21如果你们听过祂的道,领了祂的教,学了祂的真理,22就要脱去你们从前行为上的旧人,这旧人是因私欲的迷惑渐渐变坏的。23又要将你们的心志改换一新,24并且穿上新人,这新人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

——以弗所书四章17至24节

「造」?神在创世记一至二章中创造的大能,现在正再次彰显在新造里面,这新造的每一部分都像第一次的创造一样真实——还没有在最终创造的转化中完满实现,但已经在信徒生命中运行。这是被福音转化之生命的写照。

25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26生气却不要犯罪,不可含怒到日落;27也不可给魔鬼留地步。28从前偷窃的,不要再偷;总要劳力,亲手做正经事,就可有余,分给那缺少的人。29污秽的言语,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随事说造就人的好话,叫听见的人得益处。30不要叫神的圣灵担忧〔这预设圣灵是一个位格;你不会叫能力担忧〕;你们原是受了祂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

——以弗所书四章25至30节

「受了祂的印记,等候得赎的日子来到,」意思是被标明为属于神的,因为祂已经在你里面,祂已经来到,作为所应许之产业的头期款。你已经为祂分别出来——所以,如果你的生活仿佛这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你就令神担忧,因为祂已经藉着祂的灵在你里面启示祂自己。

31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32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以弗所书四章31至32节

所以我们又回到十字架了。

根据圣经,基督教并不是带着许多预先订下的规则来到的,仿佛那就是基督教的精髓似的。我们这些基督徒牧师和传道人有时也犯这种错误。或许我们以为我们辨别了我们文化中败坏的征兆,而且,如果我们不小心,我们的第一直觉会说:「不要做那事,要做这事,」给人一个印象,以为我们可以推行一系列的新规则而解决问题。如果你在生活中奉行这一切规则,你就会证明自己多么虔诚、良善、有纪律。毕竟,这处经文的确谈到我们该做的事与不该做的事:例如,说诚实话,脱离苦毒与恶意。其中当然有一些道德结构。

然而,基督徒的根本动机却不是固守更多规则。确切地说。我们被吩咐:要「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神的灵带我们回到十字架,从而转化了我们,如此一来,我们的所有德行的作用,首要乃是为了基督已经成就的事而感谢神。如果你开始看见: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事,你蒙了何等大的饶恕,你怎么可能培养出对别人苦毒的态度?如果你看见为了未来所积存的,就是你已经藉着圣灵这笔头期款而得着一部分的,祂加强你的道德决心,将新天新地的远景赐给你,那么你怎么可能被困在这即将过去之世界上的焦虑、痛苦、有限的关注中?你已经命定要与全能神共度永世。那改变了一切。当教会或更广大的世界出现道德衰落时,我们必须更准确、厚实、丰富地了解福音,因为它转化了我们。耶稣所差遣的圣灵加添我们的力量,使我们活出与从前不同的生活。每一个有这生命的人,生活的方式必然与从前不同。就像神秘的风一样,我们可以看见它的影响,它的原理却往往是令人费解的;我们可能不明白圣灵的原理,但我们看见结果。那些从神生的也是如此。

因此我们读到:

1所以你们该效法神,好像蒙慈爱的儿女一样。也要凭爱心行事,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以弗所书五章1至2节

你看到了吗?神的爱与基督的爱又融合在一起。「你们该效法神〔祂如此爱我们,甚至赐下祂的儿子〕—–,正如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五1~2)。你不可能只有其一而没有另一个。这两个爱是一起的。而且,因为我们已经在基督里、从神领受了那么多,我们是这爱的对象,我们怎么能不爱人呢?基督爱我们,为我们舍了自己,当作馨香的供物和祭物献与神。

至于淫乱并一切污秽,或是贪婪,在你们中间连提都不可,方合圣徒的体统。

——以弗所书五章3节

也就是说,那是不当的,不是单单因为它违背律法,虽然那无疑是真的。那是不当的,是因为你已经被重价买回了。你是属于主的人。淫乱是羞辱主,这位主爱你,甚至为你死在十字架上。

淫词、妄语和戏笑的话都不相宜,总要说感谢的话。

——以弗所书五章4节

感恩是所有基督徒道德——尤其是基督徒言谈——的基础。

因为你们确实地知道,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

——以弗所书五章5节

这陈述岂不是异常精辟吗?贪心就与拜偶像一样,因为你最想要得着的就成为你的神。你最迫切追求的就成为你的神。拜偶像并不需要用石头、泥土、或陶土制成小雕像,或在山上凿出巨大的神像。偶像崇拜是以任何事物取代神,使我为了找寻我在宇宙中的身份与地位,而试图在神以外追求某样事物或某个人。因此,贪婪本身确立了我们真正的神究竟是谁。但对于基督徒呢?他们已经藉着基督的死与神和好,已经对神那令人惊叹的荣耀与威严略有所悉——尤其是在十字架上。

5无论是淫乱的,是污秽的,是有贪心的,在基督和神的国里都是无分的。有贪心的,就与拜偶像的一样。不要被人虚浮的话欺哄,因这些事,神的忿怒必临到那悖逆之子。所以你们不要与他们同伙。

8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9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10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

——以弗所书五章5至10节

在这里,内心与生活的改变是基督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也是不能被忽视的。我们的内心已经改变了,所以我们想要讨主喜悦,我们都渴望找出令祂喜悦的事。根据圣经,转化人的基督教将男男女女聚集在教会里,这些人已经被召出来了——犹太人或外邦人,那不要紧——在基督的主权下回顾十字架,并期待着将来的事。藉着圣灵的大能,也因为他们的生活中的改变,他们想要找到什么是主所喜悦的。

愿神帮助我们!我们这些基督徒在这些问题上还是非常不一致。我们仍在等待最后的转化,那还有待将来。但是,我们回头看,发现我们已经不是以前的我们了。约翰·牛顿(John Newton)清楚表明了这一点。如果你看过描写威伯福斯的电影《奇异恩典》(Amaz-ing Grace),你可能知道他的名字。约翰·牛顿本是贩奴老手,却成为一个传福音的人。回首他的一生,他估计说,他运送了二万奴隶横跨大西洋。他说,在他的恶梦中,他仍然能够听到他们的尖叫。在某个时候,他真正悔改归正了。他成为基督徒,他的生命被改变了。最终,他成为一名牧师。在他的晚年,他宣称,

我还不尽如理想——啊,多么不完全而有缺陷!我还不如我所愿的——我痛恨邪恶,我愿坚持良善!我还不是我所希望的——我应该很快、很快脱去死亡,连同死亡也脱去所有的罪和不完全。然而,尽管我还不尽如理想,我还不如我所愿的,我还不是我所希望的,我却可以肯定地说,我不再是过去的我了——罪和撒旦的奴隶——我可以由衷地与使徒一起承认:「我今日成了何等人,是蒙神的恩才成的。」@4

@4或许因为这是取自他的一篇讲章,传到我们手中的这段引文有不同的形式。例如,比较Joseph Foulkes Winks,ed.,TheChristian Pioneer10(1856):84与Josiah Bull,The Life of John Newton(Edinburgh:Banner of Truth,2007[1868]),289。

「从前你们是暗昧的,但如今在主里面是光明的,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以弗所书五8~10)。

让我们再看一段经文,有类似的对比。

加拉太书五章13至26节

加拉太书的论据,有很多与罗马书所解释的类似:何谓称义,十字架有何成就。然而,一旦你强调这类事情,你也必须很快谈到人何等需要改变。我们在神面前被宣告为无罪、与祂和好,还不够。我们也必须被转化。所以我们在加拉太书里面读到:

13弟兄们,你们蒙召〔也就是说,当你们蒙召成为基督徒时〕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将你们的自由当作放纵情欲的机会,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事。14因为全律法都包在〔指向这个方向〕「爱人如己」这一句话之内了。15你们要谨慎,若相咬相吞,只怕要彼此消灭了。

16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因为基督所成就的而已经浇灌在我们身上的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17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的。18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加拉太书五章13至18节

所以,保罗现在为我们区分肉体(《和合本》作「情欲」)的行为与圣灵的果子。先列举前者:

19情欲的事都是显而易见的,就如奸淫、污秽、邪荡、20拜偶像、邪术、仇恨、争竞、忌恨、恼怒、结党、纷争、异端、21嫉妒、醉酒、荒宴等类〔这涵盖相当多〕。我从前告诉你们,现在又告诉你们,行这样事的人必不能承受神的国。

——加拉太书五章19至21节

但如今,相对于肉体的行为,是圣灵的果子。毕竟,神不仅聚集祂的百姓进入一个群体,也转化他们。在一首古老的圣诗中,我们唱道:「〔神〕打破罪的捆绑能力,释放罪的囚徒。」也就是说,藉着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神废除了罪,也将祂的灵浇灌下来,使信徒能过着不同的生活:祂「打破罪的捆绑能力」。所以我们读到:

22圣灵所结的果子,就是仁爱、喜乐、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实、23温柔、节制。这样的事,没有律法禁止。24凡属基督耶稣的人,是已经把肉体连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钉在十字架上了。25我们若是靠圣灵得生,就当靠圣灵行事。26不要贪图虚名,彼此惹气,互相嫉妒。

——加拉太书五章22至26节

换言之,基督藉着祂的灵,开始了在跟随祂的人心中与生活中的转化工作,接着就有两件事发生:(1)我们受到激励,要「靠圣灵行事」,要追求在行为和态度上都与神的灵一致;相反地,(2)如果根本没有显而易见的转化,就欠缺理由认为这个人是个基督徒。

背起你的十字架

我们还可以用另一个方式,来看神招聚并转化祂的百姓这个广泛的主题,就是思考祂对跟随祂之人的吩咐:要背起他们的十字架。新约圣经的许多经文都采取类似的表述。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出自耶稣自己的教训。在非常清楚地宣告祂自己必须被钉十字架以后,祂告诉祂的门徒:他们「当舍己,背起他〔们〕的十字架来跟从我」(马太福音十六24)。今天,当人们听见类似「我们都有当背的十字架!」这样的措辞时,这个意象不再那么强而有力。有人抱怨说:「噢,这个可怕的牙疼!但我们都有当背的十字架!」这样,十字架变成只不过是某种小小的烦扰——或许是个令人不悦的姻亲。但在第一世纪,没有人会拿钉十字架开玩笑。在第一世纪,钉十字架是如此的可怕,甚至在行为手册中告诉父母,不要跟孩子谈及钉十字架。如果路上会经过钉十字架的地方,他们应该带孩子绕路而行。在古代世界,你不能拿钉十字架开玩笑,正如今天不能拿奥希维兹集中营开玩笑一样。那根本是不可思议的。

然而,耶稣在此竟敢对祂的门徒说:「你们若不背起你们的十字架,就不能作我的门徒。」在那时,背十字架并不是指承担你小小的特殊苦难。它的意思是你背起那根横梁,就是水平向的那根,把它带到钉十字架的地方,就是你将要受苦至死的地方。它意味着向自己的益处死。

我们大多数人都不会真的被钉十字架,但我们跟随的主却确实被钉十字架。耶稣现在仿佛是说:「如果我被钉十字架,你们难道不明白吗?如果你们要做我的门徒,也必须被钉十字架」——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在肉身上受同样的苦难,但却是向自己的益处死。我们必须背起自己的十字架来,并且跟从祂,服在祂的主权下,正如祂自己完全顺服祂的天父那样。

所以,保罗在他的另一封书信中才能说:「因为你们〔基督徒〕蒙恩,不但得以信服基督,并要为祂受苦」(腓立比书一29)。这个断言令人震惊。你们蒙恩(也就是说,是个恩典的礼物,赠予),不但要相信(信心是个恩赐),也要为耶稣受苦(同样是个恩赐!)。你背起你的十字架,从基督的角度看来,这是一个特权。从最早期基督徒的角度看来,这是极大的特权,所以当使徒们第一次被殴打时,圣经记载他们的反应:「他们离开公会,心里欢喜,因被算是配为这名受辱」(使徒行传五41)。

贾艾梅(Amy Carmichael)是在印度的宣教士,在那里,她在极大苦难中救援了数百孤儿,她写了这首诗:

你怎没有伤痕?

没有伤痕在脚、在肋旁、在手上?

我听见你名远播四方,

我听见他们欢呼你为超凡明星。

你怎没有伤痕?

你怎没有伤痕?

我精疲力尽

受迫挂在树上而死,

四围尽是凶猛野兽,将我撕裂,使我昏厥。

你怎没有伤痕?

没有受伤?没有疤痕?

仆人该与主人同样!

本该与我同受创伤,

而你却是完整无恙!没有受伤,没有疤痕,

是否远远跟随?@5

@5Amy Carmichael,“No Scars?”from Mountain Breezes:The Collected Poems of Amy Carmichael,©1999by the Dohnavur Fellowship.Used by permission of CLC Publications.May not be further reproduced.All rights reserved。

这首诗的洞见源自一个充满怜悯而乐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一个小心翼翼地避免滋长自怜的生命。这只是一个正常的、经过转化的基督徒生命的标志。

不久以前,我在一份刊物上读到下面这段话:

在1942年四月,狄飒泽(Jacob DeShazer)是空袭日本之杜立德率领的歼击机队上的投弹手〔基本上就是那场空袭把东京变成火海〕。他和另外四个机员跳伞逃生。两个人被处死。其他人在战争期间于集中营度过三年四个月时间。他们受到殴打、折磨、挨饿。有一次,狄飒泽要求一本圣经。

他们给了他一本,让他留在身边三个星期。他后来写道:「我开始热切地读它的内容。我发现神赐给了我新的属灵眼睛。敌军的军官和守卫那么残酷地让我的同伴和我挨饿、殴打时,我看着他们,发现自己对他们的痛恨变为爱的怜悯。」他存活下来,将余生奉献在日本的宣教工作。他带领归主的人当中有一位,叫渊田美津雄(Mitsuo Fuchida),就是偷袭珍珠港的总指挥官。狄飒泽死于奥瑞冈州的撒冷(Salem,Ore.),享年95岁。愿他安息。@6

@6National Review60,no.7(April21,2008):12。

这就是招聚并转化祂子民的神。

我必须再引用一段话。是由自认为无神论者的帕里斯(Matthew Parris)写的。帕里斯生于尼亚萨兰(Nyasaland),就是现在的马拉威(Malawi)。四十五年以后他回到那里,获得一个结论,据他自己承认,这结论和他自己的无神论格格不入:

它混淆了我的思想信念,顽固地拒绝适合我的世界观;我越来越相信没有神,但它却令我尴尬—–。我对基督教的福音工作对非洲的巨大贡献深信不疑:大大有别于世俗的非政府组织、政府计划、和国际援助机构的努力工作。只有这些世俗工作是做不到的。只有教育和培训是不行的。在非洲,基督教改变了人心。她带来了属灵的转化。重生是真实的。这种变化是好的—–。

我们有些朋友是宣教士,我小时候经常跟他们住在一起,我也单独和我的小弟一起住在传统的非洲农村。在这个城市,我们有一些为我们工作的非洲人,他们悔改归主,是刚强的信徒。基督徒总是与众不同的。他们的信仰非但没有令他们胆怯或受限制,似乎反倒令他们释放与解脱。充满了活力、好奇心,与世界接轨——直接与他人交往——那似乎是传统的非洲生活所缺少的。他们昂然站立。

24岁时,我由陆路跨越非洲大陆,更加强了这种印象—–。每当我们进入宣教士工作的地区,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遇见并交谈的人在脸上有了改变:他们直截了当、面对面走近你时的眼神,没有往下看或看旁边。他们并没有变得对陌生人更加恭敬——在某些方面,没有那么恭敬了一但是更加开放。

这一次在马拉威也一样。我没有遇见宣教士—–。但我注意到,帮浦支援队(PumpAid)有一小撮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洲成员(主要来自津巴布韦〔Zimbabwe〕),私下是刚强的基督徒—–。照我的想法,我相信:他们在工作中的诚实、勤奋和乐观无关个人信仰。他们的工作是世俗的,但肯定受到他们是谁影响。他们是谁又受到基督教教导的一个观念影响,即人在宇宙中的地位。@7

@7Matthew Parris,“As an Atheist,I Truly Believe Africa Needs God,”Times Online,December27,2008,http://www.timesonline.co.uk/tol/comment/columnists/matthew_parris/article5400568.ece。

请听:这位永在的神,这位崇高地在耶稣里为自己命名的神,招聚并转化祂的百姓。如果没有这个转化,所谓的基督教根本就不是基督教。因为这位神招聚并转化祂的百姓。

问题讨论

1、为什么以唯名论、或狂热主义作为衡量基督徒委身的尺度,是一种招人非议的尺度?

2、根据以弗所书二章8至10节,什么是本乎恩、因着信而得救的目的?

3、作一个忠于圣经的基督徒、却把自己与地方上的教会完全隔绝起来,这样可能吗?

4、我们观察到基督徒最重要的根本动机并不是抽象的顺服渴望,而是对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所做的事心存感激。这样观察事物的完全更新变化如何呢?

5、为什么贪心被视为拜偶像?

6、这一章浏览了许多刻划苦难的新约圣经经文,因为作为基督徒是一种特权、是恩典的记号。这怎麽可能呢?这种苦难会使我们的态度更新变化吗?

7、这一章引用了约翰·牛顿(John Newton)在人生尽头所写的默想,从这段引文我们学到了什么功课?

1、为什么以唯名论、或狂热主义作为衡量基督徒委身的尺度,是一种招人非议的尺度?

衡量唯名论、狂热主义尺度标准:是人本的,以人的努力和外在的善行来定义的,这个尺度会带来极端的自义、骄傲,不会对自己的罪性有所认识,更不可能产生对基督的真正委身。

正确衡量基督徒委身的尺度:是这人对基督福音恩典的认知及回应恩典所付的代价、是否活出基督生命的品格来定义的。

2、根据以弗所书二章8至10节,什么是本乎恩、因着信而得救的目的?

我们蒙召得救的目的:是要使我们的生命在基督里被更新转化,得着力量,去行神预备叫我们行的一切善。

3、作一个忠于圣经的基督徒、却把自己与地方上的教会完全隔绝起来,这样可能不可能

不可能。 因为教会是神的家,神在旧约时期的圣殿中彰显祂的同在,今天照样在教会中彰显祂的同在。教会是真理的柱石,是基督徒属灵生命的成长、兴盛、受鼓励与劝诫的地方。所以每个肢体都要归入教会,持定元首,彼此联络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除非地方教会的组成不按圣经,不合真理。

4、我们观察到基督徒最重要的根本动机并不是抽象的顺服渴望,而是对神在基督里为我们所做的事心存感激。这样观察事物的完全更新变化如何呢?

当我们对神的回应最根本动机是出于对十字架上爱的感恩时,我们的生命就必定带来转化,我们的言语、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都会不再一样:苦毒→饶恕  焦虑→盼望   自私→爱人   不洁→圣洁    得自己益处→讨主喜悦

5、为什么贪心被视为拜偶像?

拜偶像就是用其他的事物代替神,贪就是不断的去想要得到,当人的心不在神那里而是在所贪的东西上时,它就代替了神的位置。

6、这一章浏览了许多刻划苦难的新约圣经经文,因为作为基督徒是一种特权、是恩典的记号。这怎麽可能呢?这种苦难会使我们的态度更新变化吗?

受苦是基督徒的一种特权,是恩典的记号,因为我们的主在世被人弃绝、伤害,钉十字架,仆人与主人相同,在世也会受同样的创伤,正好证明他们是紧紧跟随他的主,穿白衣与主同行,配为这名受辱。

对受苦是恩典、是特权的认知会使我们愿意向自己的益处死,面对受苦的环境产生从害怕到喜乐,从自怜到乐意,从恨恶仇敌到怜悯人的转化中。

7、这一章引用了约翰•牛顿(John Newton)在人生尽头所写的默想,从这段引文我们学到了什么功课?

我们得救靠恩典,我们转化成圣靠恩典,虽然现在我们还不完全,并不理想,但神却按我们的本相一直在接纳我们、扶持我们,所以我们需要时时的转向他,靠主恩典到达最终极的转化,即新天新地,一切都是恩典,感谢神!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