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神的故事,你的故事
第十章:死而复活的神
The God Who Dies-and Lives Again
当你想到重要人物的传记时,无论是艺术家,魁梧的足球明星,像爱因斯坦一样的人,一个政治人物,不管是谁都没关系,这些传记中从来不会提示说他们是为了死亡而出生的。如果当事人已经不在人世,毫无疑问会略微提到他的死:可能是英雄式的或平淡无奇的,拖了很久或快速的,意外或寿高年迈而死,各种可能都有。但我们从来不会说一个人的出生是为了要死。穆罕默德也是如此。释迦牟尼佛也一样。传记中可能记录了他们死亡的故事,但从来没有人说他们的诞生是为了要死。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四福音书(新约圣经的头四卷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与约翰福音)很难归类。人们写了卷帙浩繁的学术作品,来探讨它们究竟属于哪种文学体裁。它是悲剧吗?嗯,耶稣从死里复活了,那听起来可不是那么悲哀。那么,从文学上来说,它是喜剧吗?但它们是非常不同的类别。它们太严肃了,不适合喜剧:十字架的中心性与其成就,在光辉中带着残暴——不可能一言以蔽之。福音书是传记吗?这也许是你能找到的最适合的名称了。我想,新约圣经的福音书有点类似第一世纪的希腊传记。但是,在第一世纪的希腊传记中,没有任何一本的情节主轴述说它的核心人物诞生的主要理由是为了死。新约圣经的福音书感觉起来与第一世纪相对应的希腊作品非常不同。
你有没有接触过每年复活节时促销的一些作品?复活节前后,新闻界喜欢拖出最近的一些学者,他们根据犹大福音、多马福音、或其他某个福音书写了些东西,这些所谓的福音书都不包括在圣经里。不同的人接二连三地说:「这些是和新约圣经的福音书同样有权威的,我们也应该把它们再次纳入圣经。本来的基督教比现在更加广阔,然后才被窄化,成为正统而小气的。但它本来是非常非常广阔的。有很多的福音书。」
这个修正主义的历史观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其他这些所谓的福音书,最早的约出现于第二世纪中叶,之后持续了一个半世纪或两个世纪。它们不同于正典的福音书(即,在我们的圣经中的福音书),没有一本是与第一代目击证人有关的,没有一本。而且还不止这样。
考虑一下所谓的多马福音吧。这是一本小书,记录114条据说是耶稣所说的语录,并且包括两个微小的历史片段。如此而已。换句话说,它与新约圣经的福音书完全不同,后者的一切都是朝着耶稣的十字架和复活前进。多马福音根本略而不提这些高潮的事件。事实上,在第一世纪,人们不说四本福音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他们乃是说,一个福音的信息:耶稣基督的福音,根据马太、根据马可、根据路加、根据约翰所叙述的耶稣基督的一个福音。有一个福音,各种见证人描述了这个关乎耶稣基督的好消息,讲述救主介入历史,来拯救祂的百姓脱离他们罪恶的这个令人惊叹的消息。直到后来,人们才开始松散地称它们为「马太的福音书」或「马可的福音书」,但即使到那」时,其实仍很重要的是要看到:这四卷书(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全部都论及耶稣的先驱(施洗约翰,那宣告耶稣已经来临的)、祂的来历、与事奉(它们大量地谈论祂所做的事,所说的话,祂如何讲道,祂的一些神迹,祂的比喻,祂的语录,和祂的一些讲章),然后,在最后,祂被钉在十字架上,又复活了。这个故事一直都朝向祂的死亡前进。这是每卷书的情节主线必不可少的。
这一情节主线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耶稣如何开始谈论祂将怎样受死。在马太福音十六章,彼得承认耶稣确实是那位应许的弥赛亚,来自大卫的家系,是他们所期盼的那位,耶稣实际上接着说:「是的,你知道,我必须到耶路撒冷去,受许多的苦,被钉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复活。」然后,一个门徒在回答时所说的话含有这个意思:「胡扯。这是不可能的。所应许的这位像大卫的人物,所应许的弥赛亚,是如此强壮,而且是像你这样可以行神迹的人。他们怎么能拦得住你?」但是耶稣一再坚持不懈地说:祂将被出卖,又被杀害,这是祂天父的计划的中心。耶稣来了,是为要受死。也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每卷福音书都记载:耶稣坚称祂是为此目的而来的。
但耶稣所补充的一些澄清性的说明却有点奇特:「我即将受死,但不是殉道者的死。没有人能够夺走我的命。是我自己舍了的。我有权柄舍了,也有权柄再取回来」(见:约翰福音十17~18)。祂并没有将自己归入殉道者的行列,而是作为一个祭物。祂不是一个残暴的阴谋或严重的历史错误下的可悲牺牲品。祂是甘愿献上自己为祭的。
也就是因此,这些书卷在那些读了不少传记的人看起来很奇怪。没有人像祂一样。甚至当祂被逮捕并拖走时,祂的门徒还不知道拔出刀来砍那些来袭者是不是勇气的表现。耶稣的反应是:「你们还不明白吗?在理论上,我可以召唤十二个军团的天使前来。难道你们真的认为这群暴徒能抵挡十二军团的天使?」(见马太福音二十六50~54)。但祂不是为了被救而来。祂来了,是为了被宰杀。祂来了,是为了受死。
此外,在一般的传记里,一旦人被埋葬在地里,他们就留在那里。但耶稣来了,是为了受死,也是为了复活。耶稣的死和复活,这两个事件,对于圣经上论及耶稣和祂前来的所有目的时所说的一切,是如此重要,以致使徒保罗在耶稣从死里复活后几十年写信时,在哥林多前书十五章对他的读者宣告说,他即将陈述的事是「那最要紧的」(十五3,《新译本》)——而他首先说到的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十五3),然后,他把那一章其余的部分多半用来谈论耶稣的复活。这两个是最重要的事件。它们是基督教信仰、行为、和理解的一切的基础。我们必须正确地理解这一点,否则我们就和基督教信仰无分了。
有很多方法可以用来探讨耶稣的死和复活。例如,我们可以研究有关祂的死亡的所有叙述,以及所有间接提及祂的死亡之处。我所要做的,是比较迅速地让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祂受死的实际叙述之一,就是我们在马太福音二十七章见到的。然后,我会切换到约翰福音的一处经文,那里论及祂的复活。关于这两处经文(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段落),还有很多可以说的,@1但我将这一章的中心放在这两处经文上,以便聚焦于我们正在谈论的主题上。
@1关于这两处经文的连贯性的解经,见拙着,谭晴译,《骇人听闻:可耻的十架,荣耀的复活》(香港:天道,2011),译自Scandalous:The Cross and Resurrection of Jesus(Wheaton:Crossway,2010)。
十字架的反讽(马太福音二十七27~51)
我们在这里见到耶稣的死的叙述,是马太精心塑造的。马太是一个精湛的、被神感动的作家。在新约圣经的作者当中,最擅长表达反讽的是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在一个层面上,马太只是描述所发生的事,但他以一种方式来叙述它,让你看见十字架的反讽,就是这些真实事件背后的真正含义。我所谓的「反讽」,是指语句在上下文中传达的意思正好跟它们在形式上所说的相反。这就是反讽。你会发现,在若干段落里面,马太每次都铺陈耶稣死时所发生的事,描写的方式具有极深的反讽意味,叫我们看到神在这个死亡中真正在做的事。
我们不在这里引用整段叙述,而是会逐段举出经文来说明。
1、被嘲讽为王的这个人真的是王(马太福音二十七27~31)
27巡抚的兵就把耶稣带进衙门,叫全营的兵都聚集在他那里。 28他们给他脱了衣服,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 29用荆棘编作冠冕,戴在他头上;拿一根苇子放在他右手里,跪在他面前,戏弄他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 30又吐唾沫在他脸上,拿苇子打他的头。 31戏弄完了,就给他脱了袍子,仍穿上他自己的衣服,带他出去,要钉十字架。
——马太福音二十七章27至31节
在审讯的过程中,耶稣已经遭受了野蛮的殴打。这是标准的程序。在判决之后,祂再次被野蛮地殴打。这也是标准的程序。一旦你被判决要被钉在十字架上,你会再次被殴打,然后才被带出去钉在十字架上。祂已经遭受这一切了。
但在这里发生的一切并不是标准的程序,而是军营式的幽默。他们把某种长袍穿在祂身上,仿佛祂是一个皇帝,他们把中东地区的一种有尖刺的藤蔓扭成一个冠冕。他们把它硬套在祂的头上。他们把一根棍子塞在祂手里,把它当作权杖,假装祂是一个伟大的君主。「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边说边向祂鞠躬,边掌掴祂的脸边笑着。多有趣。他们用那根当作祂权力象征的棍子,一再地对着祂的头猛击。更多的欢笑。军营式的幽默。
但每当他们说:「恭喜,犹太人的王啊!」他们的意思恰恰相反。
在上下文里,这句话所传达的无非就是嘲笑和蔑视。他们认为他们的幽默是深深的讽刺,非常搞笑。但是,还有更深层的讽刺。马太知道,神知道,而读者也知道耶稣确实是王。被嘲讽为王的这个人确实是王。这是这段经文里第一个深刻的反讽。
毕竟,马太福音是如何开始的?「亚伯拉罕的后裔,大卫的子孙,耶稣基督的家谱」(一1)。耶稣是出自大卫家系的。祂有合法继承王位的权利。在这整卷书中,也都一直间接提及耶稣是王。在祂讲述的一些比喻中,对于那些有眼睛可看的人而言,比喻里面的国王就是耶稣自己。事实上,耶稣在罗马巡抚彼拉多面前接受审讯的过程中,被问到:「你是犹太人的王吗?」从彼拉多的角度看来,如果耶稣说是,那么祂就可以被定罪:祂的话将是承认犯了叛国罪。耶稣就是与希律家族(在该地区的小分封王都出自这个家族)为敌,甚至与在罗马的凯撒为敌。耶稣将会是一个想要篡位的国王。耶稣的回答带有一种的肯定:「如你说的。你如此说的。」但祂并不想简单而斩钉截铁地说:「是的,我就是应许中的王」——因为耶稣所说的王与彼拉多所说的王不尽相同。不过,祂是犹太人的王。
事实上,你如果阅读整部新约圣经就会知道,祂不仅是犹太人的王,也是你我的王。马太如何结束祂的福音书呢?耶稣从死里复活了,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马太福音二十八18)。祂相当直率地宣称自己是宇宙的王。这些士兵嘲笑说祂所谓作为君王的权力;祂当然也是他们的王。马太希望我们看到,被嘲讽为王的这个人确实是王。
但那是什么样的国度呢?有什么样的国度的君王,是自己舍了性命,不是因为被竞争者推翻,却是自愿牺牲自己而死的呢?大多数君王一定会想出去战斗。耶稣却拒绝这样做。事实上,在马太福音前面几章的一段引人注目的经文中,耶稣确实谈论过祂的国度的性质。我已经提到过那段经文。在马太福音二十章,雅各和约翰的母亲和她的两个儿子(耶稣的两个门徒)来见耶稣,他们要的是:在耶稣的国度里,一个坐在右边,一个坐在左边。他们希望得到政治上的权力。但是耶稣接着说:
25耶稣叫了他们来,说:“你们知道外邦人有君王为主治理他们,有大臣操权管束他们。 26只是在你们中间不可这样。你们中间谁愿为大,就必作你们的用人; 27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 28正如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赎价。”
——马太福音二十章25至28节
耶稣不是建议说,跟随祂的人应该采取一个立场,都做门口的踏脚垫,其用处只是让别人擦脚(那不是重点),也不是说他们应该在被拔擢到一个拥有权柄的位置时拒绝任何形式的权柄(那不是重点)。问题是,在这个世界上,当我们获得权柄时,我们就会开始对别人作威作福。我们开始认为这权柄是我们应有的。但耶稣是神——祂是那永在的神——祂爱,是因为祂是爱的神。祂的目的就是服事。祂来了,不是要受人服事,而是要服事人,而这服事最终导致祂舍了自己的生命做多人的赎价。祂就是为此而来的。在教会历史的头三个世纪,一般的基督徒都非常清楚这一点,因为他们往往用自己喜好的反讽,将耶稣描绘为从十字架上统治的君王。
祂统治的就是这种国度,祂期盼跟随祂的人如此运用权柄。
这是第一个反讽:被嘲讽为王的这个人真的是王。
2、全然无能力的这个人拥有超凡的大能(马太福音二十七32~40)
32他们出来的时候,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就勉强他同去,好背着耶稣的十字架。 33到了一个地方名叫各各他,意思就是髑髅地。 34兵丁拿苦胆调和的酒给耶稣喝。他尝了,就不肯喝。 35他们既将他钉在十字架上,就拈阄分他的衣服, 36又坐在那里看守他。 37在他头以上安一个牌子,写着他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
38当时,有两个强盗和他同钉十字架,一个在右边,一个在左边。 39从那里经过的人讥诮他,摇着头,说: 40“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 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
——马太福音二十七章32至40节
这是一幅可怕的画面,呈现出最悲惨的软弱。一旦宣布了判决,你又被毒打,然后被迫把横梁(十字架的横木)扛在你的肩膀上,走到刑场,那里已经在地面上竖起了直立的木椿。在那里,你被剥掉衣裳,被钉或被绑在横梁上,那横梁此时已被升起,绑在直立的木椿上。你挂在那里,不仅忍受疼痛,也忍受耻辱:无论男女,被钉在十字架上时,都是赤身裸体地被钉在十字架上的。
在以前,有些时候,士兵们会把钉在十字架上的人留在那里,受刑人的朋友实际上可以设法前去,把那人放下来。据悉有些受刑人得以幸存下来。但在罗马历史的这个时期,那是不可能的:现在,帝国的政策是,留一组四名士兵在现场看守受刑人的身体,直到他确确实实死了。而你张开你的手臂、蹬着你的腿、撑开你的胸腔,以便能呼吸,肌肉开始痉挛,使你撑不住。但是,你接下来无法呼吸。所以,你又撑开你的手臂、蹬着你的腿,以便能呼吸,然后又开始痉挛,你撑不住了。这可能持续了几个小时,有时几天,士兵继续守着。如果因为任何原因,士兵想要快一点了结你(例如,由于一个特殊的节日即将来临),他们就会把你的胫骨打碎。然后,你就不能再蹬腿了,那么你就会在数分钟内窒息。
你可以想象得到,耶稣此时是多么软弱无力。没有出路。没有希望。由于多次被殴打,祂是如此羸弱,甚至无力把横梁扛在肩膀上,把它背负到刑场。耶稣本来是木匠,但现在却太虚弱了,连一根木头都扛不起,所以他们不得不征召另一个人来替他们做这事,那个人是来自古利奈的西门。
然后他们就开始讥诮祂:「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你如果是神的儿子,就从十字架上下来吧!」(马太福音二十七40)。这样的羞辱从何而来?在我们耳中听起来似乎很奇怪。但它也出现在审讯时——不是在彼拉多面前受审讯,而是前一章记载的,在大祭司面前受审讯(马太福音二十六章)。有些人试图对耶稣提出这部分的控告。在理论上,这种控告可能非常危险,但它是这样的:从宗教方面来说,罗马帝国是一个高度多样化的地方,因此,罗马人所做的一件事情,就是要保持竞争的宗教之间的和平,把亵渎庙宇——任何庙宇——定为死罪。如果你亵渎一座庙宇,任何庙宇,那么在罗马法律底下,你就得死。因此,如果有人听到耶稣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那么祂这句话的第一部分,也就是说,摧毁一座庙宇,也许可以解释成应判死罪的阴谋。由于证人们的证词不能一致,这项指控其实无法成立。耶稣最后被控叛国罪,企图自立为王,与凯撒为敌。然而,有些在审讯中听过这项指控的人显然觉得它有趣。耶稣在祂最悲惨绝望的软弱中,他们看着祂,实际上是说:「所以,大嘴巴——你非常有能力,是不是?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看看现在的你吧,强壮的人!」
如果你曾经帮助仁人家园(Habitat for Humanity)建造一所房子,你就知道,如果有像样的地基,详尽的规划,一个好的工程师,一定数量的预制墻板,和四十个强壮的志工,你可以在一天之内盖好一间小房子。但是你不可能在一天之内建立起古代世界的一座庙宇。事实上,你穷毕生之力,也不可能盖起欧洲的一座大教堂。欧洲那些大教堂最初的建筑师,没有一个曾经目睹自己设计的建筑物完工。要盖一座大教堂,只有一生是不够的。在耶稣的时代,光是耶路撒冷圣殿的美化计划就已经进行了四十六年,还在继续。此外,由于犹太人的律法,你不能在圣殿听得见的距离内敲打石头。所有这些石头都必须在没有液压技术下测量、切割、运来、并安置在定位上。难怪圣殿必须花费漫长的时间建造。然而,耶稣确实说过:「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见约翰福音二19)。当这些讥诮者拿耶稣的话来讥笑祂,他们认为自己的讽刺是幽默的。当他们说:「你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他们的意思正好相反:祂完全不能做那种事。事实上,祂是虚弱透顶,奄奄一息,在十字架上是该死的。
但马太知道,神知道,读者也知道:藉着祂的死与复活,耶稣就快要拆毁这殿并再建立起来。在祂事奉的早期,耶稣说过这句话:「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约翰福音二19),祂的门徒对于祂所说的话毫无头绪。他们可能低声咕哝着:「耶稣又说些深奥的话了,非常神秘。」但约翰接着评论说:「到祂从死里复活以后,门徒就想起祂说过这话,便信了圣经和耶稣所说的」(约翰福音二22)。
重点在于:正如我们已经看见的,在旧约圣经中,圣殿是神与人相会的重要地方。那是献祭的地方。现在,耶稣论及自己的身体说:「你们拆毁这殿,我三日内要再建立起来。」祂的意思是:藉着拆毁祂自己的生命、以及这生命的复活,祂成为神与人相会的伟大所在。藉着死后的复活,祂成为伟大的圣殿,拥有叫人从死里复活所需的所有能力。神与人相会的伟大所在,不再是在耶路撒冷的建筑物和其献祭体系,而是耶稣自己。
因此,虽然讥诮者自认为他们的讥诮是幽默的讽刺,我们却不能不看见一个甚至较之更深的反讽,因为全然无力的这个人其实是大有能力的。
1、为什么圣经一再强调耶稣是为了死去而降生的?
因为主耶稣的死是天父救赎计划的中心,主耶稣降生去死就是要遵行、完成神的旨意,所以圣经一再强调耶稣是为了死去而降生的。
2、什么叫反讽?
反讽是指语句在上下文传达的意思正好跟它们在形式上所说的相反。
3、十字架有哪些反讽?
A、被嘲讽为王的这个人真的是王 B、全然无能力的这个人拥有超凡的大能
C、不能救自己的这个人拯救了别人 D、绝望地呼喊的这个人信靠神
4、就某个意义来说,说「神死了」并不正确。耶稣才是死了的那一位,而不是天父。然而我们已经看见了,新约圣经的一些经文从头到尾都证实:就某种意义来说,当耶稣死去的时候,神也死了。为什么?
耶稣是神人二性,耶稣死了,神也死了,这是极大的恩典:
A、所有旧约救赎的预言、预表、应许才能真正成就,神的救赎之功完成,才能拯救所有在基督里被拣选的子民。
B、只有神为你死,你才可以在基督里永远稳固,不再失丧。
C、一个有伤痕的神可以安慰所有因信仰而受苦的人,使我们信靠祂。
5、为什么多马怀疑耶稣从死人中复活?
对于多马来说不信是因为:不想再被欺骗被伤害,不想轻易信,想亲自试验其真实性。
从本质来看:死人复活是超越人的理性和经验,所以没有神的工作,人不可能相信。
6、当多马在第二个主日看见耶稣复活了他大声喊着:「我的主,我的神!」为什么他说得如此铿锵有力,而不是说些有气无力的话,比如说:「你复活了?」
因多马看见耶稣复活,显明是上帝的儿子,是神的本体,就知道他以前不信是得罪了神,故大声喊着:我的主,我的神!,表达主耶稣是自己的救主,也是唯一能赦罪的神。
7、就终极的意义来说,为什么只有神可以赦免罪孽?
从终极的意义来说:
A、人类的死亡是罪所带来的,我们得罪的对象始终是神,唯独得罪了神,唯有
被得罪者才有资格赦免得罪者,只有神可以赦免我们的罪孽。
B、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承担我们罪的刑罚,复活显明是神的儿子,唯有祂有赦罪的权柄,我们必须承认自己的罪,得着祂的赦免,才能与神和好。
课外延申资料:
第一、主耶稣复活后第一主日,主先向抹大拉的马利亚以及雅各的母亲马利亚和约亚娜,以及与她们一起的妇女显现。吩咐她们去告诉门徒们,主耶稣已经复活了。——他们却是不信,以为这些妇女们是胡言。(路24:11)
约20:17:抹大拉的马利亚与复活之后的主耶稣对话:拉波尼,被打发去,…不要摸我。
第二、彼得跑去看空坟墓而心里稀奇(路24:12),当时与彼得一起进入空坟墓的使徒约翰就信了(约20:8)。
参看林前15:5-7记载复活后主耶稣向人显现的过程: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
因此,复活后第一主日这一天使徒中有2位相信了。
第三、在以马忤斯路上的两位门徒,他们见到了复活之后的主,并且被吩咐去告诉门徒们:耶稣已经复活了。——门徒们也是不信。
第四、第一个主日晚上,正在与从以马忤斯而来报信的两位门徒谈话之间,主耶稣亲自向他们显现(路24:36)
11位门徒一同坐席的时候,耶稣向他们显现,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因为他们不信那些在他复活以后看见他的人,主耶稣说,魂是无骨无肉,你们摸我。将手和脚给他们看,并且吃了一片烤鱼,开他们的心窍,能够明白圣经。
第五、已经见到复活后的主的门徒们劝不在场的多马,多马却表现出对复活的极大怀疑。
第六、复活后的第二个主日,当时门徒所在的房间的门都关的严严的,主进入他们中间,对他们说,愿你们平安。并转而直接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指头来—–。多马说,我的主,我的神!主耶稣说,你因为看见了我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
问题:1、在跟随主耶稣的人中间,没有看见就信的,你能说出来吗?他们是谁?
2、在神主权中被拣选的人,衪必不断使用恩典使他们进入其中。而进入恩典中的基督徒如何再蒙福,进入更丰盛的生命之中,接合多马,有些什么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