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成功或成熟
4.哥林多人认为保罗在财务上已经破产(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6节下至18节)
尽管保罗没有从哥林多教会得到任何的财务支援(或许就是因为如此!),这些信徒开始怀疑:保罗在财务上独立,是他用来掩饰自己财务破产的诡诈面具。他被指责缺德,并且诡计多端,他不肯正当、公开从哥林多人那里拿钱,就经常从他们那里巧取豪夺。当保罗在下一个句子里,尖刻地讽刺说:「我是诡诈,用心计牢笼你们!」所指的就是这项责难。
这财务诈欺的责难,可能跟保罗一再劝哥林多人为耶路撒冷的信徒募款赈灾有关(哥林多前书十六章1至4节;哥林多后书八-九章)。或许有些人开始散播谣言,说保罗准备把这些钱,或其中的一部分,搋进他自己的腰包里。他们会说:他的助手会来把我们预留的款项带去给保罗;然后(使个眼色,两眼一转)说:只有天知这些钱会到哪里去?「保罗的助手连同保罗自己都被这谣言所中伤,这样的伤害可不小」。
为了要澄清这耸人听闻的指责,保罗设法为自己辩护,指出他所派的助手并不是贪婪掠夺的剥削者(不像那些假使徒一样!),而是像保罗一样,行事如同一个心灵。保罗问道:「我所差到你们那里去的人,我藉着他们一个人占过你们的便宜吗?」(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7节)。事实上,这个修辞疑问句的文法支离破碎,可能是因为保罗写这信的时候心情相当激动:「我所差到你们那里去的人,有哪一个——我藉着他占过你们的便宜呢?」保罗接着更明确地说:「我劝了提多到你们那里去,又差那位兄弟与他同去;提多占过你们的便宜吗?我们行事,不同是一个心灵吗?不同是一个脚踪吗?」(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8节)【注释1】如果保罗差去的使者不是剥削者,为什么哥林多人会认为保罗自己是个剥削者呢?
【注释1】提多的动向跟「哥林多后书是怎么写成的」这个问题有很大的关系。既然本节的这趟旅程已经去过了,而第八章16到24节的那趟还没有成行,如此说来,如果提多和「那位兄弟」同去的那一趟行程(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8节),就是第八章十六至二十四节所应承的那趟行程(后面这段经文预期提多将和「一位兄弟」同去哥林多,并说「这人在福音上得了众教会的称赞」〔哥林多后书八18节〕),而且「这人的热心,我们在许多事上屡次试验过」〔哥林多后书八章22节〕),那么,哥林多后书十至十三章一定是在哥林多后书一至九章之后写成的,因为这趟行程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十八节已经完成了,但在八章十六至二十四节时却是还未发生的。另一个说法是,保罗在十二章十八节所提的行程,可能是八章六节所暗示的,提多早先到哥林多的那一趟。在那一趟行程里,提多「开办」为耶路撒冷穷困的基督徒募捐的事。这样的话,哥林多后书十至十三章就不应该那么明确地跟一至九章断开——虽然还有人以同样的理由,认为哥林多后书十至十三章可能就是在一至九章之前写的那封「严厉的信」。对这问题更详细的讨论,见本书第一章。
唯一可能可以消除所有猜疑的,是由耶路撒冷教会发出一封合宜的感谢信,一封可以作为收据的信。当保罗写这几章的时候,款项还没有完全收齐,更别说送出去了;因此,保罗为自己辩护的可能性很低。他回覆的主要目的,是要羞辱哥林多人,叫他们认清保罗和他助手的言行、舍己、修养和廉洁。都明显地表露在他们所处理事情的每一个层面上,从而看出这项指责是多么荒谬无理。
哥林多人陷得如此之深,就反映出他们的不成熟,他们在神面前的罪,以及他们在许多方面如此无情地对待使徒。当然,有时候我们的属灵领袖会陷入谎言或声名狼藉的事物里;这时,他们就应该公开受指摘(提摩太前书五章20节)。但更常见的情形是,他们公开的生活和事工,让他们受到无谓的指责,就是因为这个理由,基督徒要慢慢地听,甚至连那些反对控告的话语也不例外。哥林多人竟然能接受有关使徒保罗的无稽之谈,就说明了他们自己的态度、猜疑和信念,以为金钱万能且无人不爱,也显出他们对神和保罗既无爱心又不感恩。
哥林多人的这些失败,就构成了使徒必须从这个话题转而更进一步地阐明他自己动机的理由。如果哥林多人真相信保罗是贪亏诈欺之辈,他们根本没有了解到他的动力是什么。因此,下一个段落勾勒出保罗的一些动机,是整个谴责的一部分。
二、使徒的动机(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9至21节)
1.为要造就哥林多人(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9节)
保罗痛苦地意识到,根据哥林多人过去的表现来判断,他们极可能误会并曲解保罗正在写的这段话,尤其是扭曲他的动机。只要有人稍微煽风点火,他们可能对这些劝戒置之不理,还以为这又是保罗既沉重又厉害的一封书信,是他垂死的挣扎,以骗取哥林多教会的喜爱和称许。
第十九节的第一句话可以是个问句(如《新国际版》),或是一句坦诚率直的话:「你们到如今,还想我们是向你们分诉」(如《和合本》)。不管怎么说,保罗不但否认他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提出异议,还解释了他真正的动机:「我们本是在基督里、当神面前说话。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事,都是为造就你们」(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9节下)。
保罗非常清楚:凡他所说、所作的一切「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希伯来书四章13节),所以他不可能涉入心胸狭窄的争权夺利中。他所说的话都是在神面前说的,他最终必须向祂交账;他是以一个在基督里的基督徒这种身分说话的。这个主题支配了保罗给哥林多人的书信的大部分,可能是因为哥林多人在他们所用的语言上、在他们的夸口上、在个人的关系上非常不负责任,甚至还希望所有的人也都跟他们一样不负责任。俗话说,撒谎者最大的罚惩不是不被人相信,而是他不相信人。同样地,人若口无遮拦又自私自利,他面临最大的危机不是被别人排斥,而是愚蠢地排斥有智慧的、有纪律的和无私心的基督徒。保罗跟他们是南辕北辙,所以他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向他们解释:「我们不像那许多人,为利混乱神的道;乃是由于诚实,由于神,在神面前、凭着基督讲道」(哥林多后书二章17节);又说:「我们既知道主是可畏的,所以劝人,但我们在神面前是显明的,盼望在你们的良心里也是显明的」(哥林多后书五章11节);像在这里,他也说:「我们本是在基督里当神面前说话」。
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说,保罗的确有点为自己辩护的味道。他被哥林多人逼得非夸口不可,从这个事实肯定就可以看得出来。然而,当保罗在这节否认他是为自己辩护的时候,他的意思只是说,他不是用哥林多人为自己辩护的尺度那样为自己提出辩护。从哥林多教会的角度来看,这样为自己辩护就是服事自己,是为了提升自我利益和个人权威。保罗在为他自己辩护,如果也是这个意思的话,意味着哥林多人就是那位必须评定保罗是个什么样人的法官。不过,不论保罗在这里作的是什么,(他告诉哥林多人)他不是「向你们」为他自己辩护。他那么在意要持守神的称许(哥林多前书四章3至5节),所以根本无意落在较低等的法院的审判之下。
那么,既有那样的见解支配保罗的观点,就没有人能合理地质疑他的动机:「亲爱的弟兄啊!一切的事都是为造就你们」(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9节)。哥林多人怀疑保罗是在他们面前为自己辩白,但事实上,保罗写这些话,却是要刚强他们、造就他们。如果他能够达成这个目的,纵使没有赢得他们对自己的忠心,也不会皱一下眉头。虽然辩驳的本身使得这种可能性不致发生,保罗的动机依然不受自我利益的影响。
真正的基督徒领袖是有标志的。悲哀的是,很多领袖有意无意地把他们自己的事业、名声,跟他们所宣讲的福音和所服事的人连在一起。在不知不觉中,就慢慢地把护卫真道套进为自己辩护里面,让会众的利益等同于领袖的利益。另一方面,还有个人成功主义的攻击,有时候既恶毒又猛烈。在那些相信圣经权威、毕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的福音派学者身上,在每一句话都不容反驳的牧者身上,在那些过分关心自我吹捧和群众评价、甚于关心被服事之基督徒的利益和长进的领袖身上,都可能见到这一点。它所造成的结果是政治手腕、脾气、一套世俗价值观(虽然从不承认有这样的东西)、一个沾沾自喜服事自己的牧者和一群饥肠辘辘的羊群。
我们要从保罗身上学的功课很多。在我们心中(而不光是在口头的虔诚上),如果是以造就别的信徒,而不是以替自己辩护为我们在神面前的目标,就不仅能藉着舍己的服事和榜样,成功地使教会恢复生机,也能对成功主义鬼魔般的心予以迎头痛击,这种成功主义就是伪装成其他模样的自我。假如我们跟保罗一样,有时也需要面对完全误解我们动机的信徒,那么,我们至少能够像使徒那样充满信心,知道我们自己是在基督里、在神面前说话,也相信那些攻击反而会把攻击者暴露出来。但愿神兴起更多热爱建造基督身体的基督徒领袖来。
2.为要鼓励公平和正直(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0节上)
「我怕我再来的时候,见你们不合我所想望的;你们见我也不合你们所想望的」(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0节上)。哥林多人想要保罗前往探望出什么,我们全然无法肯定,但他们大概是不要带着刑杖到他们那里去(参:哥林多前书四章21节);他们也不要他推翻他们的异教观点。或者,他们很可能宁愿保罗像那些反对他的使徒一样,以高傲自大、服事自己的模样出现。不论怎样,保罗一个也不要:他既不是懦弱的窝囊废,也不是个成功主义者。
在保罗这一面,他并不想等抵达那边的时候,发现哥林多人还陷在他所列的属灵方面或肉体方面的罪中。这里所列的第一分清单,就直接跟保罗最最担心的有关,就是怕哥林多人可能不是像他所希望的那样:「(我)又怕有纷争、嫉妒、恼怒、结党、毁谤、谗言、狂傲、混乱的事」(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0节下)。当党派纷争的灵支配着哥林多人的行为时,这些罪在他们当中的确非常盛行(参:哥林多前书一章11至12节,31节,三章3节,四章6节,八章1节,十一章18节,十四章33节上);然而,—旦那些反对保罗的使徒掌控了那里的事工,特别惹人注目的也正是这些罪。
因此他写这段话的理由之一,是把双方对彼此的期望摊在台面上,并且为这些期望建立起一个标准,是可以符合公义的原则的。保罗期盼在这群会众身上显出的义,无疑就是竭尽所能地藉着和平的联络,保持灵里的合一(参:以弗所书四章1至3节)。
但是,保罗还写了第三个动机:
3.为了要与他这些任性的信徒认同(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1节)
保罗不希望他到达的时候在会众当中见到一些肉体上的罪;值得注意的是,在列举这些罪之前,保罗提及自己的另一个动机,或许是从另一个角度论及造就他所服事的信徒这个主要的动机:「且怕我来的时候,我的神叫我在你们面前惭愧;又因许多人从前犯罪,行污秽、奸淫、邪荡的事,不肯悔改,我就忧愁」(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1节)。「没有比见到被自己视为劳苦的果子和喜乐的冠冕之人的变节,更能让一位基督徒老师陷于愁云惨雾之中了」。
这节经文聚焦于两个重要的主题:首先,它预期另一个可能出现的情形:当保罗到达哥林多的时候,他们可能陷溺在淫乱的罪中。乍看之下,这颇令人吃惊,因为淫乱罪好像并没有在哥林多后书占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保罗写哥林多前书时,对淫乱罪作了那么惹人注目的讨论;我们如果记得这一点,问题大致上就冰消瓦解了。他不仅要处理教会里有人与继母同寝的丑事(哥林多前书五章1至10节),以及在性、单身生活、婚姻和离婚问题上针锋相对的观点(第七章),还必须警告哥林多的信徒:「要逃避淫行」(哥林多前书六章18节),向他们解释:律法上的自由并不是允许人放荡(哥林多前书六章12至20节)。基督徒是被买赎回来的人,是神的儿子受死、付出了可怕的重价买回来的;因此,他们的行为必须荣耀祂。在哥林多的警讯尤其紧急,那里的道德低落到一个地步,在整个地中海地区,「一个哥林多女孩」几乎成了「娼妓」的同义词,而那些表白信仰的信徒仍然对基督教的观念模糊不清,有时候还想驾驭神学,把它当作他们肉体情欲的奴仆。
保罗想起哥林多的这些问题,深怕他下一次到哥林多,还要再为早先犯罪的那些人(指的是他在哥林多前书面临的情况),以及还没有为他们的淫乱罪悔改的那些人担忧。保罗并没有说事情一定会如此;事实上,如果他肯定这种杂交的情况在哥林多依然盛行的话,却不在这封书信里更加奋力抨击,可就令人费解了。然而,他惟恐事情真演变成这样,因为他看出:他所知道正在哥林多盛行的教义上、心态上和属灵上的那种罪,向来会为淫乱罪提供了最好的环境——尤其是在性道德如此普遍堕落的哥林多城。
总之,保罗含蓄地提示一个深奥的原则:一个教会的属灵和教义状态,迟早会在道德领域上反映出来。这并不是说,任何一个不成熟的基督徒,犯了嫉妒、党派纷争、轻易发怒或所列的其他方面的罪,就必然会落入淫乱的陷阱中。这两方面的关连并非总是如此密切,在个人的层面上未必会有这种后遗症;但是,当一个教会或宗派有这种罪的时候,再没多久就会有更低级下流的不道德现象出现。
理由很明显:一般说来,不仅像这种表白信仰的信徒,会让灵命成熟所带来的思想和动机失去控制,使罪更加毫无羁绊;而且教会充斥着哥林多人的问题,根本不可能采用明智、坚定和爱的管教;而一个没有纪律的教会,其罪迟早会加增。在个人的层面上,骄傲纷争未必会造成放荡淫乱的后遗症,彷彿任何人只要犯了前面那种罪,就难免会犯后面这种罪;不过,就团体的层面而言,不论是在平均的道德水平、还是在普遍的道德风气上,肯定会有后遗症随之而来。
接下来,在现代许多教会里,性道德低落的状况恰好是更深一层问题的指标,就是保罗在这封书信里设法要处理的那种问题。因为保罗了解到二者之间的关连,他担心:所谓的悔改似乎缓和了早先那种杂交的状况,但万一那悔改是虚谎伪装的,他将会发现成功主义与淫荡正在同床共枕。
这节经文还有第二个焦点。保罗用来表达他的忧虑的词组,乍看之下很奇怪:他惟恐再回到哥林多的时候,他的神会叫他在哥林多人面前惭愧。这个惭愧显然是由于需要面对一个教会整体的罪,而这教会本来应该已经在属天的道路上相当成熟了;但保罗却说他怕神会叫他惭愧,而且是叫他在哥林多人面前惭愧。为什么保罗要这样描述他的忧心呢?
保罗如此谨慎的措词,反映出他深切地意识到自己对所建立的教会和所培育的基督徒应负的责任,还连带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即使在使徒的失败中,还是在为神那至高无上的美意效力。一方面,保罗认为哥林多人的不成熟和他们的罪,多少也是他自己的失败。当然,他显然认为他们应该为自己的罪负责;否则就没有必要写这些信。但是就算如此,他也并不为自己的责任开脱,叫他们承当自己的罪,好像是说:「我已经尽我所能的作了,你们要继续败坏,就任凭你们吧!」他倒也不是冷眼旁观,看看是否需要对哥林多教会施加使徒的管教。虽然他准备要施加管教,但是如果真得那么作,他反而认为是自己的羞辱。他遵照自己指示的原则:管教可能是必要的,但一定得伴随着眼泪(参:哥林多前书五章2节)。他不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严厉傲慢的领袖,可以不流着眼泪来管教被罪缠住的会众。保罗太了解基督身体的肢体之间交织在一起的责任了。他无法视若无睹,完全置身在他们的罪恶之外。面对这些罪恶,他觉得惭愧,好像父亲因为孩子的悖逆觉得惭愧那样。
另一方面,保罗体会到:纵使是在这样可悲棘手的状况下,神至高无上的主权依然掌管一切,不能中断。因此,从某个角度来说,若说他忧虑是因为意识到是神自己让使徒惭愧,也不为过,有点像说是神赐他肉体上的那根刺一样(见:哥林多后书十二章7节的讨论)。保罗的观点并没有免除哥林多人的责任,就像他没有免除撒但在派差役攻击他一事上应负的责任一样;但是,他的观点确实让使徒对神充满信心,因为祂使万事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保罗推想:或许就像刺是为了叫他不致自高自大,他如果在哥林多人面前觉得惭愧,也是为了叫他自己更加成熟,作见证更有果效,因为他身上常带着基督的死(哥林多后书四章10节),传讲十字架的信息(哥林多前书一章18节)。此外,正如巴瑞特正确评注的:「保罗害怕这次的羞辱,和他从中认出神的手,两者绝无矛盾;耶稣害怕死亡(马可福音十四章33节),保罗则向神祷告,叫撒但的差役离开(哥林多后书十二章8节)。」
因此,哥林多人必须要明白,保罗的动机之一是:他渴望与这些任性的信徒认同,同时在神的面前尽忠职守。他以这方式写信给他们,主要的理由就是在此;因为这个工作如果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就不必在他带领归主的信徒面前,因着他们可耻的行为而惭愧了。
谴责结束了。详细分析了哥林多人的一些严重失误,并且与保罗的动机作了对比。剩下来的就是让保罗作最后的警告,阐明他在这样痛苦的光景里到底祈求神作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