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成功或成熟

第6章 摧毁超属灵异象者:在软弱中夸□

——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至10节

1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

2我认得一个在基督褢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

3我认得这人,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我都不知道,只有神知道。

4他被提到乐园里,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

5为这人,我要夸口;但是为我自己,除了我的软弱以外,我并不夸口。

6我就是愿意夸口,也不算狂,因为我必说实话;只是我禁止不说,恐怕有人把我看高了,过于他在我身上所看见、所听见的。

7又恐怕我因所得的启示甚大,就过于自高,所以有一根刺加我肉体上,就是撒但的差役要攻击我,免得我过于自高。

8为这事,我三次求过主,叫这刺离开我。

9祂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10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继续夸口(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节)

保罗写道:「我必须继续夸口;」这可能是戏谑地模仿哥林多人常挂在口中的口头禅:「人必须夸口」(参:哥林多后书十一章30节)。然而,使徒又加上一句说:「我自夸固然无益,但我是不得已的;如今我要说到主的显现和启示」(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节)。

然后,愚妄的夸口这个主题就一直延续下去,达到它在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到10节的最高峰。保罗在这个夸口的最末了承认说:「我成了愚妄人,是被你们强逼的」(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1节)。要说明哥林多人是怎么把保罗逼上夸□这个特殊的话题,最好认定假使徒不仅声称在辞藻、口才、索取报酬的能力、领导力,以及真理的知识上高人一等,而且还在属灵上目空一切;他们如数家珍地述说所领受的异象和启示,好为自己所夸的狂言撑腰。满有把握的一句「今天早上主对我说—–」的话,不仅可以提高这人作为神仆人、使女的声望,而且还可能有它意想不到的效法。绝少有人会在这个节骨眼插口质问:主是用什么方式说这道那的(是藉着听得见的声音?是透过默默地、个人的信念?还是藉着方言?),或指出在新约圣经里一般都不认为这样的启示具有什么权柄。【注释1】更少有人会想到:并不是每一个超自然的能力都是从神来的。成功主义者肯定不会提出这类的问题;他们的第一个反应是:这种问题会消灭圣灵的感动。因此,诸如此类超属灵本领的声言就鱼贯而出,个人的权柄也随着每一个异象的「分享」而增长。

相对的,假使徒可能会批评保罗说:他最近宣称看到过什么异象吗?他谈到从神来的新启示吗?没错,他偶尔提到过去在往大马士革路上遇到复活的主;但是大家都知道:不能靠着昨日的属灵经历而成为今日的属灵伟人。过去这个星期,他还有没有真正的属灵活力呢?如果还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异象,他为什么不讲呢?

事实上,保罗极不愿意提到他的异象和启示。路加倒是告诉过我们一些保罗所领受的异象(使徒行传九章12节,十六章9至10节,十八章9至10节,二十二章17至21节,二十三章11节,二十七章23至24节),所以,保罗一定跟亲近的同工提到过它们。我们不难想象:这其中如果涉及引导的问题时,需要向别人解释保罗的计划是合理的;或当使徒分享异象的时候,也是在承认他自己内心深处的灰心或惧怕。然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保罗在书信里通常不谈及什么异象或启示的内容(这两个词要是有任何差异的话,后者的意义较广,前者是指可以明显看见的启示)。眼前的这段经文,保罗至少告诉我们他保持沉默的一个原因:他认为讲这种话并没有什么益处,也就是说,就算他向哥林多人透露一些最隐密、超自然的属灵经历,他们也得不到什么属灵利益。这种话倒会把自己吹捧起来,或为自己建立起声誉;但这又有什么益处呢?在使徒的眼中看来,毫无益处;所以他一直坦坦荡荡、心安理得而只字不提。

不过,这次却逼得他非说不可。因为被哥林多人的善变和灵命的危机所逼,他意识到:不夸口比夸口所造成的损失更大;所以,他准备再次当个愚妄人,自夸一番(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1节)。这次不像前面所列的清单那样(参:本书第五章),他不能只是以讽刺性的模仿文章,用反面的事物来夸口。因为除了没有领受到异象和启示之外,到底领受异象和启示的反面是什么呢?就这件事来说,夸说没有异象或启示既不真实,也非常危险:不真实,因为保罗确确实实领受到与众不同的启示;至于危险,因为这就正中下怀,刚好让那些诋毁者如愿以偿。

因此,保罗在这几节经文里(哥林多后书十二章1至10节)采用稍微不同的方式,我们在下面几页就会说明这个方式。

二、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以第三人称!(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至4节)

保罗说:「我认得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他前十四年被提到第三层天上去」(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节)。乍听起来,保罗好像在说别人,他认识的一位基督徒,差不多在十多年前经历过一次与众不同的异象;但是保罗很快就澄清他说的其实正是自己。我们知道他是指着自己说的,并不是因为保罗知道异象的时间和内容——毕竟,那位「在基督里的人」也可以把异象告诉保罗——而是另有三个原因。首先,不管保罗多么不情愿,他在第六节不得不承认:就是夸说有这样的异象,也不算狂妄——也就是说,他所夸的是基于事实。其次,保罗把这个异象的经历和他所领受的那根刺(哥林多后书十二章7节)连在一起。如果这位在基督里的人不是保罗自己的话,这样的连接就没有什么意义:为什么在另一个人得了「超大的启示」之后,保罗要有一根刺使他谦卑呢?第三,诋毁保罗的人是在那里毁谤使徒,并不是毁谤一位不知名的第三者,保罗如果夸耀别人的启示,这就上下文的文脉上是讲不通的。

因此,当保罗说到这位在基督里的人所经历的事时,是指着自己说的,这一点就没有什么说不通的理由了。重要的问题在于:他为什么要用这种匿名的方式呢?答案只有一个:他觉得要这样夸口实在很难启齿,因为他一向不齿于这样可鄙的行为,所以选择用第三人称来谈论此事。但纵使是这样,他也不是在谈论一位伟大的使徒,而是在谈论一个在基督里的人;所以,当他的读者在几节之后发现保罗其实是在谈论自己时,就不会把他放在超级基督徒的行列中,让他显得鹤立鸡群一般。无论保罗得着了什么启示,这启示都不是临到一个非比寻常的使徒,而是临到一个基督徒,一个在基督里的人。保罗的用语,不容人嗅到一丝功德神学或潜在骄傲的味道。

哥林多后书显然是在主后55年或56写的。不管这「十四年」有没有包括在其间,异象的经历刚好是发生在保罗事工的沉默时期,大约是在主后35到45年之间;对于那段日子,我们只知道他在叙利亚和基利家境内(加拉太书一章21节),此外就一无所知了。保罗一信主,就已经担负起主所托付给他的责任——「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耶稣的名,并为这名受苦(使徒行传九章15至16节)——这是毋庸置疑的。他所受的许多苦,尤其是哥林多后书十一章所列的一些鞭打,可能就是在那段时期遭受的;现在我们又知道:在同一个时期,保罗领受了前人所未曾领受过的惊人启示,这是路加在使徒行传里所没有提到的。我们对于保罗和其他使徒的认识非常残缺不全;要不是哥林多后书的这几章,我们所知就更加有限了。

那么,这事怎么临到保罗的呢?就着保罗告诉我们的,可以归纳成三点:

1.保罗被提到「第三层天」,到「乐园」里(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节、4节)

当时的犹太人经常说到多层的天(参:保罗在以弗所书四章10节所说的「所有的天」,《和合本》译为「诸天」,《新国际版》则译为「整个宇宙」);但是到底有多少层,却众说纷纭。两约之间的一些文献,有的说五层、七层、十层或其他数目:最普遍的或许是七层(例如:《利未遗训》二章7节;《以赛亚升天记》六章13节;《巴比伦他勒目》〈论节日献祭〉12节下);但是保罗不像是说他被提到七层天中的第三层天,因为他提此事的目的,着重在所见所闻的奇抄恩典。保罗在这段经文里必然是采用三层天的模式;这样说来,加尔文的观点或许比较正确,这里的第三层天就是指最高的、最好的。肯定有很多文献提到三层天,其中一些把三层天跟乐园连在一起(例如:《以诺二书》八章;《摩西启示录》三十七章5节)。

「乐园」一词是从波斯语来的,原来指的是「庭圜」;贵族阶级的产业里面就可能包括这样一块地方。讲希腊语的犹太人就借用了这词,很快就转借而指第一个乐园——伊甸园。因为许多犹太人以为:从某个角度来说,最后的状态就是恢复伊甸园,因此,蒙福的最后阶段就称为最后的乐园(参:启示录二章7节)。在起初的乐园与最后的乐园之间的—切,就是隐密的乐园(参:路加福音二十三章43节)。因此,要将乐园等同于第三层天,就必须以第三层天为神的所在之处,也是所有认识神的人所向往的最高目标。保罗使用他的文化遗产的用语,来称呼他被提上去的地方。译作「被提」的动词,表明一种快速的转变,而不是缓慢的提升。这是怎么发生的呢?

2.保罗不确定自己在这启示当中的状况(哥林多后书十二章2至3节)

他用类似的话语,两次说到被提到三层天的经历:「或在身内,我不知道;或在身外,我也不知道;只有神知道。」换句话说,保罗不知道自己是否像以诺那样,连同身体一起被提,还是只有灵暂时离开身体,被提到三层天上去。保罗显然不认为这一点有何重要。「对于形式无知,并不能抹煞对某些事情的确知」。假使徒可能把太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他们经历中的细节,比较不注意异象的实质。若果真如此,保罗也要在这方面与他的对手有所区隔。

然而,保罗一再重复提及这一点,却受到一些近代的注释书和研究误会。比方说,他们越过了圣经的证据,主张说:保罗既然不在乎有形实体的存在和无形精神的存在之间的差异,除了自然的躯体或复活的身体之外的生命,就无从想象人的生命是如何存在的。有人这样想,是因为他们不相信圣经里有关过渡状态的教导。他们一口咬定信徒死后,就立刻有一个复活的身体,与他那已死的自然躯体完全不再有任何关系。

那样的诠释没有掌握住这段经文的要点。保罗说当他经历这异象的时候,他不知道他的状况;而事实上,他能清楚地描述「或在身内,或在身外」,显示出他对二者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他逗留在乐园里的短暂时刻。

当然,保罗这样写也不是为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只是要表达他自己确定被提到第三层天时的状态。

3.保罗所领受的启示超过所有属灵的经历(哥林多后书十二章4节)

保罗听见「隐秘的言语,是人不可说的」。有些人只看到这话里面有一个限制:就是说,保罗所看见的事,是隐秘的言语,意思并不是无法讲述的,而是不准保罗讲出来的。如此一来,第二句话「是人不可说的」,就没有加添什么新的内容,只是澄清「隐秘的言语」的意义罢了。持这种见解的人,经常从斐罗或神秘宗教引证一些类似的用法。

但是,我觉得这些类似的用法并没有很强的说服力。比方说,在阿普留作品(《变形记》)里的鲁修,毫不犹豫地描述他被禁止述说的事(因为他的读者很虔诚,能持守秘密!);所以这种所谓的类似用法并不是那么接近的。要了解「隐秘的言语」,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把它当作「难以言述」的意思。这样,保罗的意思就是说他所见的异象有两个限制:首先,它是隐秘的,或难以言述的;其次,即使他想要公开说明这些难以言述的事(可能用很多隐喻),也不准许他讲。

这两样限制意味着很重要的事。前者可以用一个类似的问题来澄清:假设你跟一个人学了一种土话,那人是从新几内亚内部的偏远部落来到「文明」世界的土著。这个部落的科技,还停留在前石器时代的阶段;而你的任务就是要到部落里,在没有视听教材的辅助下,用他们的语言,向土著解释电和电的功用。

你一开始可能会说:电(你大概必须用音译的方式把它写下来)好像一种有能力、看不见的灵,沿着像藤蔓一样的物体,跑得比风还快。这些硬硬的东西,其实不是藤蔓,是人所造的,缠绕在修剪掉枝子的树干上。电是在这种「藤蔓」的一端产生的,这种藤蔓把它传送到每一个家中。当它进到家里后,就又进到人造的其他器具里。有的像个盒子,但当电进到里面时,上头就变热,像火一般,这样就可以在室内煮饭而不产生烟雾。当电进到人造的另—个物品里——又小又圆的东西——它们就如同小太阳一般,使房子满了亮光。

当然到目前为止,你还没敢提电池、引擎、电梯、电钟、温度调节器、电冰箱、计算机或计算机这些东西,你的任务就已经够恐怖、艰巨的了。问题并不在于当地土著的智力,而是他们的经历有限。因为你所描述的东西,他们既没见过乜没经历过、脑子里没有任何能和这些新信息共鸣的地方,就连类似的东西都没有。所以,你就必须要用各种隐喻或明喻:电线就好像人造的藤蔓,电炉通了电,好像一个上面会发热的盒子之类的话。

那么,我们该如何描述神的宝座呢?要是保罗被提到第三层天,看见奇妙非凡的事,他除了跟那些有类似经历的人讲之外,要怎么跟人畅谈这些经历呢?自然,当先知或使徒蒙恩见到主荣光的时候也是一样;要是准许谈到他们所经历的异象,也必然会用隐喻之类的言语。因此,以西结在概述他的异象时,一开头就说:「这就是耶和华荣耀的形像。我一看见就俯伏在地,又听见一位说话的声音」(以西结书一章28节下)。约翰看见得着高举之基督的异象也是一样(启示录一章12至17节)。

神的宝座和荣耀,祂为属祂的人所创造的乐园,新天和新地,都是用象征或隐喻的方式来激发想象力的;我们对它们的了解只不过是一鳞半爪罢了,而且往往都是象征性的。如果新天新地是「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三章13节),我们就由此可以推断:在那里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义的、诚实的、正直的、没有被罪玷污的;然而,就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虽然吸引着我们前进,我们却仍然在五里雾中。

保罗在他异象中所看见的是隐秘的言语。这并不是说他的经历神秘得无法用言语讲出来,更不是意味着,虽然经历中有客观的实体,却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把它讲出来的;「隐密的言语」,意思乃是说:使徒所见的,是他回到寻常服事的环境以后,完全无法述说的隐密事。保罗周围没有人经历过类似的启示,所以在这话题上,没有共同的沟通桥梁。这异象基本上一直都是「隐秘的言语」。

同时,保罗也告诉我们:他所听见的是「人不可说的」(哥林多后书十二章4节)。这些话并不是多余的,也不是累赘的,而是对他个人讲的:也就是说,这些话赐给保罗,不是要让他传给教会,而是单单为了他自己的益处的。新约圣经常常鼓励基督徒,要认清我们在世上只是客旅、是寄居的,要带着永恒的价值观和视野而活着。我们大多数人都不像保罗,需要面对那么多艰难的试炼;我们的生活往往还达不到我们所已经得着的亮光。然而,神在保罗身上的计划是要使徒受极大的苦、可怕的敌挡和难以置信的挑战;所以为了装备他,应付将来的服事和苦难,这位使人有盼望的神,就把将来的荣耀更多向使徒彰显,比我们所领受的稍微多一点,才能让他的心灵在狂风巨浪里得以安稳。神如果开恩,让我们惊鸿一瞥新约圣经里的荣光,是为了让我们更加圣洁、站立得稳和有信心,而不是去满足我们无聊的好奇心(例如:彼得后书三章10至14节;约翰壹书三章2至3节)。所以,难怪这些奇妙的启示会赐给这位外邦人的使徒,这位「在基督里的人」,目的就是为了鼓舞他,帮助他持守到底,毫不畏惧——而不是为了去满足像哥林多这班以物质提高他们傲气,而不是加添他们信心的幼稚信徒。为了这个缘故保罗所听见的既是隐密的言语(听的人如果没有亲身经历这样的事,保罗是无法向他传讲的),又是秘密的。这完全超出大多数信徒一般的属灵经历。

除此以外,保罗根本没有告诉我们他到底经历了什么;因为他如果说出来,显然违反了神自己对他的约束。但是,因着神的怜悯与命定,使得保罗把这些告诉我们;所以,即使我们的头脑无法完全明白这启示的内容,我们的想象力仍然可以瞥见那显现给保罗的极大荣耀里的一丝光芒,而且这极大的荣耀有一天也会属于我们。那样说来,我们也稍稍分享了这些启示所带给使徒保罗的鼓励和呼召。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