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保罗的祷告

六、结合赞美、认罪和代祷;但是,当你代祷时,尽可能把所祈求的与圣经结合起来

这个建议的基础含有理论上与实行上的考量。

理论上的考量最好是透过两种极端的心态来说明。第一种心态认为向神祈求是不恰当的。祂肯定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祂不需要我们的劝告。祂既然是「那位随己意行作万事的」(弗一11),拿这些事情来烦扰祂的人,肯定是有点厚脸皮的。祂不会因为一些有限的、愚昧的、有罪的人的祈求,就改变宇宙的运行。对祂作出合适的回应,肯定就是敬拜。我们应该为了祂的所是和祂的所作来敬拜祂。因为我们经常回避祂的道路,我们应该迅速承认我们的罪。但是,把我们的祈求带到祂面前来,肯定是误解了敬虔的真义。敬虔在于顺服全能者的旨意,而不是透过代祷来想办法改变祂的旨意。因此,祈求的祷告充其量是个傲慢无礼的举动,甚至是严重地侮辱了至高无上而圣洁的神,是应该扬弃的。而且,如果神确实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无论有没有人祈求,祂想要作的,就一定会去作。当然,一个基督徒如果采取这种态度,想法就会跟回教徒一样:来到神面前的正确方式,是使你在神学上采取决定论的思想,采取宿命论的态度更是不在话下。*

【*译者按:决定论(determinism)是一种哲学理论,认为一切事物具有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不因个人的意志而改变;宿命论(fatalism)则相信某种力量或律则定规了人的一切命运(参:卢龙光等编,《基督教圣经与神学词典》〔香港:汉语圣经协会,2003〕,163、205)。】

第二个极端从一个口号开始:「祷告改变事情。」祈求祷告就是一切。这表明:如果一个人死了以后下地狱,是因为你我或者某人忽视了祷告。圣经岂不是说过:「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雅四2)?敬拜和认罪当然必须占有合适的地位,但是,它们可能沦为仅仅是自我感谢罢了:敬拜可能变成一种乐趣,认罪则是一种解脱。然而,我们若要真正为神作工,就必须与神摔跤,流泪哭泣,像雅各一样说:「你不给我祝福,我就不容你去」(创三十二26)。不代祷就是逃避你作基督徒的责任。祈求的祷告非但不是侮辱神,反而是尊敬祂,因为祂是乐意赐下祂的福分来回应祂子民祷告的神。事实上,如果你在祷告上努力挣扎,多多禁食,呼求耶稣的名字,花上无数的时间在代祷这件事上,你不能不从天上得到一连串巨大的福分。当然,一个基督徒如果采取这种想法,可能会落入一种危险,把祷告当作好像魔术一样:正确的念咒,就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很明显地,这两个极端的态度都没有掌握圣经中的祷告那种平衡性,两者都是对神采取一种简化主义(reduction-ism)*的态度。我将会在第九和十章用较大的篇幅来讨论这个问题。为了那里的讨论,我们必须记得:圣经将神描绘为拥有绝对至高无上的主权,同时又是垂听祷告并回答祷告的神。除非我们明白这一点,并且学习怎样按照这两个同时并存的真理而行,不仅我们对神的观点将会扭曲,而且我们很可能会采取宿命论的态度,在祷告上摇摆不定,若不是听天由命,完全不向神祈求,就是完全绝望.,毫无真正的信靠。

【*译者按:这是试图解释某个范畴或领域的作法,认为该范畴或领域是从比较基本的范畴或领域衍生而来,或以后者的用语来重述;参:C.Stephen Evans,Pocket Dictionary of Apologetics&Philosophy of Religion,Downers Grove/Leicester:InterVasity Press,2002,p.100。】

对于圣经上所描绘的神,纵使只是稍加思考,都得承认:祂绝对拥有完全至高无上的主权,也绝对是有位格且回应祷告的。圣经拥有很多赞美和敬拜的例子,也同样拥有很多代祷的例子。事实上,「代求给基督徒的祷告加上明确的标志,因为这种形式的祷告显露事物真实的情况。它提醒信徒:神是一切好处的源头,人类是在凡事上都有需要,而且必须完全倚靠神的。」【注释5】

要明白这两个相对的真理,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其中一个很有用的模式,是一个人与父亲之间那种个人的关系。如果一个男孩向他的父亲要求几样东西,都是在父亲的能力范围内的,父亲可能立刻给他一个,但另一个却迟点再给他,却拒绝给他第三个,至于第四个,则定下一个条件。孩子并不因为自己已经使用正确的方式来请求,就有把握一定可以得着;不然就是魔术了。父亲可能拒绝给他,因为知道他所求的并不是对他最有益处的。父亲可能延迟把其他东西给他,因为知道这个年轻的儿子很多的请求都是暂时性而异想天开的。父亲也可能暂时把孩子所需要的东西留下不给他,直到孩子以适当的方式提出请求。但是最重要的是,聪明的父亲更关心的是他与儿子之间的关系,甚于仅仅给他东西。给他东西只不过是那种关系里面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纵使只是和儿子一同出去散散步,父亲可能都很开心。儿子常常与父亲一起交谈,并不是为了要获得东西,甚至也不是为了明白一些事情,而仅仅是因为他喜欢和父亲在一起。

当然,这些类比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祷告不是魔术,神既是有位格的,且拥有至高无上的主权;记得这两件事是无比重要的。祷告不单是祈求;但是,在圣经上,任何持久的祷告肯定都包括祈求。而且,因为我们是那么容易陷入有罪的自我中心里,我们必须带着悔改与认罪的态度来亲近这位圣洁的神。在其它情况下,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祂的爱和忍耐,祂的纯全的光辉上,并带着喜乐和丰富的赞美来接近祂。我们从圣经上见到,来到神面前的态度是非常多样性的,我们也必须让我们自己的生活拥有这种多样性。最后,这种多样性其实是反映出,我们与圣经所描绘的神之间的关系该有很多不同的组成部分。

除了这些「理论上」的考量(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之外,还有一些很强烈的实际问题。如果我们所祷告的对象是我刚刚描绘的这样的神,那么当我们向祂祈求时,当我们向祂代祷时,一定不可存着宿命论的思想,或者以为是在变魔术。相反地,我们必须从个人关系的范畴来思想。我们向我们的天父祈求,是因为祂已经定意:很多福分只有透过祷告才能临到我们。祷告是祂命定的方法,要把祂所赐的福分送给属于祂的人的方法。那表明我们必须照着祂的旨意祷告,符合祂的价值观,符合祂自己的属性和目的,支取祂自己的应许。从实行的角度来说,我们该怎样作?

我们从哪里学习认识神的旨意、神的价值观、神的属性、神的目的以及神的应许?这一切只能在祂开恩赐给我们的圣经里才可能学习到。但那就表明着:当我们祷告的时候,我们必须尽可能将所祈求的事情与圣经连在一起。那是一个非常实际可行的步骤。

在别处我已经谈到我最初蹒跚而行的经历。【注释6】这些经历的开始,是在一个星期一的夜晚,那位牧师把我带到旁边,并且开始教我祷告。我不打算在这里重复最初的那些经历。然而,我从他身上学会了:代祷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就是根据圣经,彻底思想神要我们为什么来祈求。

那不是一个肤浅的问题,也不是很容易就能得到答案。深思、平衡的答案,取决于越来越明白圣经各部分与整本圣经所说的。例如,为了我们家庭的每名成员,我们应该具体祈求什么——这样祈求又是为什么?我们亲近的人染上一种晚期疾病:我们该祈求什么,为什么?祈求医治吗?祈求免除痛苦吗?祈求信心和坚忍吗?祈求接受已经发生了的事吗?如果患病的人已经七十五岁,而不是二十九岁,我们的祈求会有不同吗?为什么?有哪些事是我们可以谦卑向神祈求的?又有哪些是我们应该勇敢支取的?如果这样的话,哪种事情归在哪一类?

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写一本非常有用的书,但是作者不仅要好好学习圣经,而且必须有多年学习祷告的功课。不管写得多好,这样的一本书还是会有许多不及之处,因为严格说来,有效的祷告是与神的关系所结的果子,而不是用来获得祝福的一种技术。而且,有无数的处境是我们完全不知道该如何祷告的。这时,殷勤祷告的基督徒就会学习到保罗所说的:「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鉴察人心的晓得圣灵的意思,因为圣灵照着神的旨意替圣徒祈求」(罗八26-27)。当我们祷告时,我们的代求可能是偏离目标的;在很多事情上,我们都不是十分明白圣经,我们不够认识神,所以对于该为什么祷告没有多少信心。但是,当我们这些基督徒祷告之时,圣灵帮助我们,用说不出来的叹息在父面前为我们代求。【注释7】

我们必须坦白承认:尽可能把祈求跟圣经结合起来,乃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基督徒的生命如果长大,可以这么作的话,就会知道:在祷告中有无数的处境,我们必须单单倚赖圣灵来为我们代求。但是,承认这些点——其实应该说,坚持这些点——以后,最重要的是追求这种操练。不然的话,我们怎能知道天父想要什么,祂期望我们祈求什么,以及为什么要祈求这些,又怎能知道该如何亲近祂呢?

七、如果你承担属灵领袖的职分,要在公众场合的祷告上用心

你所承担的属灵领袖职分,无论是教主日学,牧养的服事,传福音小组,或者其它任何的服事,哪种形式并不重要:只要你有任何机会带领公开场合的祷告,那你就要在公开场合的祷告上用心。

有些人认为这显然是个腐败的建议。它带有太多公共关系、关心公众形象的味道。毕竟,不管我们是在私底下、还是在公开场合祷告,都是在向神祷告:祂肯定是我们应该想到的那一位,而不是其他任何人。

这种异议错失了要点。当然,如果我们必须在努力祷告使神满意,或者是努力使同是受造之物的人满意之间作个选择,就必须毫不迟疑地选择前者。但是,这并不是要叫那些听我们祷告的人喜欢,而是为了教导他们,造就他们。

这个观点最终的支持者其实是耶稣自己。在拉撒路的坟前,当石头已经挪开之后,耶稣举目望天祷告说:「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经听我。我也知道你常听我,但我说这话是为周围站着的众人,叫他们信是你差了我来」(约十一41-42)。因此,这是耶稣自己的一篇祷文,而且这个祷告,有部分是因为祂知道:那些听祂祷告的人,需要听见它的内容。

意思是:虽然公开祷告的对象是神,却是有其他人在旁边听时向神献上的祷告。当然,如果正在祷告的那个人比较在乎的,是给这些听的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甚于向神祷告,那就可以把他列在假冒伪善的行列。耶稣之所以如此严厉谴责当日的在公开场合的祷告,并且坚决要求人把私下的祷告放在首位(太六5-8),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但是,那并不表示在公开场合的祷告就毫无地位了。相反地,它表明公开场合的祷告应该是从私底下的祷告满溢出来的。这样,从耶稣在拉撒路坟前祷告的例子来判断,我们有充足的理由思想一下:当我正确地向着神祷告时,这个祷告可以向那些听到我祷告的人们说什么。

总之,公众场合的祷告是一次教导的机会。它提供一次机会给正在祷告的那个人,来教导、鼓励或造就所有听到祷告的人。在比较讲究礼拜仪式的教会里,大多数的祷词都是精心设计的,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缺乏自发性。在不讲究礼拜仪式的教会里,大多数祷词都不脱老套,以致于也不比写好的祷词自然到哪去,而且大多数还远不及精心构思的祷词。这两种情形的答案,是要提供更多精心预备的新祷词。那并不表示一定得把它们逐字逐句写出来(虽然那么作可能是好的)。至少,它表示你事先已经深思熟虑,把一些细节想好了,知道该朝向哪个方向祷告,或许可以准备一点笔记,并且把它们记在心里。

在公众面前祷告不单是一种特权,也是一个责任。十九世纪伟大的英国传道人司布真(Charles Spurgeon)不介意邀请别人在他的讲坛上讲道:有时候,即使是他在场的时候,也会邀请其他人在他的教会里讲道。但是,至于「牧祷」的部分,如果他在场,一定把这部分的服事留给自己。他作出这个决定,并不是因为他深信自己的祷词比其他人的更有效。相反地,乃是出自他对会友的爱,他对祷告的看重,他深信在公众场合的祷告不仅是向神代求,也是教导、造就、并鼓励圣徒。

基督徒的操练有很多方面,尤其祷告,透过榜样,比透过正式的教导,能更有效地传递下去。好的祷告,透过心领神会比透过教导更容易学习。如果说我们应该选择可以学习的典范是正确的,那么反过来说也一样:我们自己有责任成为其他人的典范。因此,无论你是在领导一家人的祷告,是在小组查经或特会里祷告,都要在公众场合的祷告上用心。

八、要祷告,直到你祷告为止

这是清教徒的忠告。它并不只是说我们的祷告必须持之以恒;虽然那无可否认是圣经上一再重复说明的。

以利亚虽然是照着神的应许来求雨,还是一连祷告七次,才见到第一朵云彩在天空出现。主耶稣讲述比喻,教导人要恒切祷告(路十一5-13)。如果一些世代需要学习一个功课,知道神不会被喋喋不休的祷告打动,也不会仅仅因为我们的饶舌而帮助我们,我们这一代也需要学习,知道神也不会被那种该受责备的轻忽随便的简洁祷告打动。如果促使我们祷告简短的原因,只不过是不真诚和属灵方面的轻浮,神也不会帮助我们。我们这一代人肯定需要更多学习恒切的祷告,我在本书后面有一章将会回头谈论这个主题。虽然如此,清教徒彼此劝勉「要祷告,直到你祷告为止」,意思还不单是这样。

他们的意思是:基督徒每一次的祷告都应该有足够长的时间,而且要非常诚实,克服很多祷告中感受到的形式主义和不切实际。当我们的祷告仅仅维持几分钟、只是为了履行责任而匆忙从事时,特别容易有这样的感觉。要进入祷告的灵,我们必须坚持祷告一会儿。如果我们:「祷告,直到我们祷告」,最终,我们将会欢喜快乐地经历神的同在,安息在祂的爱里,喜爱祂的旨意。即使在黑暗里,或者感到极度痛苦,我们祷告,就表示我们多少知道自己正在与神来往。简而言之,我们稍稍明白了犹大劝勉读者要「在圣灵里祷告」的意思(犹20)——意思大概是说:不在圣灵里祷告是十分可能发生的事。

鲁益师(C.S.Lewis)所引用的一首作者不详的诗里,就是以类似的观点为前提的:

主,有人告诉我,当我似乎

在与你交谈时,

全然是个梦幻,一人模仿两人说话,

因为只听见一人的声音。

有时确是如此,但不是他们

所以为的。倒不如说,我

搜索枯肠,要找出自己想说的话,

但是,唉!泉源竟然干涸。

这时,你看见我的空无,你放下

聆听者的角色,藉着

我那说不出话的双唇,吹出气息,唤醒

我从未知晓的思绪,化为言语。

因此,你既不需回答,

也不能回答。因此,虽然好像是

我们两人在交谈,却永远.只有你一位,而我

不是作梦的人,而是你的梦。【注释8】

正如鲁益师所评论的,这种「梦」的用语带有太多泛神论的色彩,「或许是为了押韵而把这个字拉进来的」。【注释9】这位不知名的作者无疑是一位好诗人,而不是一位好神学家。但是,这首诗里面仍然有重要的东西。如果神是那位「为了成全自己的美意,就在你们里面动工,使你们可以立志和行事」(腓二13《新译本》),祂当然是藉着祂的灵帮助我们祷告的神。已经学习祷告的基础的每位基督徒,至少都凭经验略微知道这一点的意思。清教徒非常了解这一点。所以他们彼此劝勉说:「要祷告,直到你祷告为止。」这样的建议不应该成为借口,来建立一种新的守律法主义:在圣经里有一些惊人的祷告例子,都是非常简短、迅速的(例如,尼二4)。但是,在西方世界,我们急需这项建议,因为我们许多人的祷告好像顽皮的小男孩,按了前门的门铃,趁着还没有人来开门就逃之夭夭。

要祷告,直到你祷告为止。好了,这些就是我已经向其他基督徒学习的一些功课。但是,我一点儿也不想要给你留下一个印象,以为它们应该形成一个规定,一个立见分晓的检测办法,更不是一本「如何」祷告的手册。在这方面,巴刻的话值得深思:【注释10】

我从这个老生常谈的自明之理开始:就像每一个美好的婚姻一样,每个基督徒的祷告生活都有共同的因素,我们可以将它们一般化;但也有其独一性,是其他基督徒的祷告生活无法相比的。你是你,我是我,我们必须各自找到自己与神来往的方式。祷告没有放诸四海皆准的诀窍,没有一本像斡杂活的人所用的自助手册一样,也没有一本好像教人烹调的食谱一样,保证你不会出错,只要你遵循指示。祷告不像木工工作或者烹调一样;它是一种活跃的操练,关系到我们与永活的神和祂儿子耶稣基督之间的个人关系、友谊;掌控这个操练的,是神,而不是我们。论祷告的书籍,就好像婚姻手册一样,不应该被我们当成好像用来辖制人的迷信一样,彷彿完美的技术就可以解决全部的困难似的;相反地,这些书籍的目的,是建议我们试试一些事情。但是,祷告就像其他亲密的关系一样:你必须藉着试验和错误,找出适合你的模式来,你必须透过祷告来学习祷告。在祷告的时候,我们有些人说的话多,其他人则说得较少;一些人经常发出声音,其他人在神面前养成寂静的习惯,作为他们敬拜神的模式;一些人说出方言,其他人则特别注意不说方言;然而,我们可能全都是在祷告,只要那是神要我们用的方法。唯一的规则是:照着圣经的指示,而且,正如查普曼(John Chapman)所说的:在这些指示内,「尽你所能地祷告,不要想照着你所不能地来祷告。」

复习与思考问题

1.透过聆听别人祷告,你在祷告上学习了哪些正面与负面的功课?把它们列举出来。

2.列举实际可行的方式,让你在接下来的六个月中,答应要用这些方式来改进你的祷告生活。

3.基督徒传道人和教师鼓励我们:「要以祷告的心来默想神的话。」这是什么意思?

【注释1】Thomas E.Schmidt,Trying to Be Good(Grand Rapids:Zondervan,1990),第三章,对这些事提供了颇有助益的讨论。

【注释2】见David H.Adeney,“Personal Experience of Prayer,”in Teach Us to Pray:Prayer in the Bible and the World,ed.D.A.Carson(Grand Rapids:Baker/Exeter:Paternoster,1990),309-15。

【注释3】Bill Hybels,Too Busy Not to Pray:Slowing Down to Be with God(Downers Grove,111.Inter Varsity,1988),esp.101-6=吴碧霜译,《你也能忙中取静——谈祷告》(台北:校园,1992),133-138。

【注释4】Patrick Johnstone,Operation World:A day-to-day guide to praying for the world,4th ed.(Bromley,Kent:STL,1986)=《普世宣教手册》(Mountain View,CA:大使命中心,2004)。

【注释5】Stanley J.Grenz,Prayer:The Cry for the Kingdom(Peabody,Mass.Hendrickson,1988),37=史丹利·葛伦斯着,王子真译,《你不可不知的祷告智慧》(台北:华神,2004)。

【注释6】见D.A.Carson,The Farewell Discourse and Final Prayer of Jesus(Grand Rapids:Baker,1980),109-10;英国版,Jesus and his Friends(Leicester:Inter Varsity,1986),108-10=张书筠、张晨歌译,《主耶稣与祂的朋友》(S.Pasadena,CA:美国麦种传道会,2003),153-155。

【注释7】关于这个解释的答辩,见Peter T.O’Brien,“Romans8:26,27:A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Prayer?”The Reformed Theological Review46(1987):65-73。

【注释8】鲁益师在《飞鸿22帖——鲁益师论祷告》(台北:校园),114-115(C.S.Lewis,Letters to Malcolm:Chiefly on Prayer[New York Hartcourt,Brace and World,1964],67-68)引用,中文译文略异。

【注释9】同上,115(原著68页)。

【注释10】见于My Path of Prayer,ed.David Hanes(Worthing,West Sussex:Henry E.Walter,1981),57。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