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保罗的祷告
第2章、祷告的架构
——帖撒罗尼迦后书一3-12
1保罗、西拉、提摩太写信给帖撒罗尼迦在神我们的父与主耶稣基督里的教会。
2愿恩惠、平安从父神和主耶稣基督归与你们!
3弟兄们,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神,这本是合宜的;因你们的信心格外增长,并且你们众人彼此相爱的心也都充足。
4甚至我们在神的各教会里为你们夸口,都因你们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难中,仍旧存忍耐和信心。
5这正是神公义判断的明证,叫你们可算配得神的国;你们就是为这国受苦。
6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
7也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那时,主耶稣同祂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
8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
9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
10这正是主降临、要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希奇的那日子。我们对你们作的见证,你们也信了。
11因此,我们常为你们祷告,愿我们的神看你们配得过所蒙的召,又用大能成就你们一切所羡慕的良善和一切因信心所作的工夫;
12叫我们主耶稣的名在你们身上得荣耀,你们也在祂身上得荣耀,都照着我们的神并主耶稣基督的恩。
(帖撒罗尼迦后书一1-12)
在还没有透彻思考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后书一章十一至十二节的祷告之前,我们应该思想一下使徒自己所立下的根基。毕竟,保罗的祈求是这样开始的:「因此,我们常为你们祷告」(11节)。【注释1】「因此」,指的是什么呢?保罗所指的,必然是他在本章前面所说过的话语,或许除了问安之外(1-2节)。就像他当代许多书信作者的习惯作法一样,保罗经常在书信的问安之后接着有一段感恩的话语。这些感恩往往是经过字斟句酌、针对读者的情形而写的。在这个例子里,以第三节「弟兄们,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神」开始的感恩,以及接续这句话的整个思想(直到10节),就是保罗在十一至十二节开始他的祷告之时,心中所想到的。
换句话说,三至十节给我们看见的,是保罗祷告时的思想架构,这个架构支配了保罗祷告的内容和原因。我不打算在这里逐一检视三至十节的内容,但是,如果我们想了解保罗的这个祷告本身,就应该先观察保罗祷告时,他的思想架构中两个主导的特色。
一、为恩典彰显的迹象感恩
「弟兄们,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神,这本是合宜的;因你们的信心格外增长,并且你们众人彼此相爱的心也都充足,甚至我们在神的各教会里为你们夸口,都因你们在所受的一切逼迫患难中,仍旧存忍耐和信心」(3-4节)。很显然地,感恩是保罗思想架构里面重要的一部分,大大地支配了他代求的内容。但是,保罗为了什么而感恩呢?
我们一般会为什么献上感恩呢?我们用餐前谢饭,感谢神赐下食物;当我们领受物质上的福气时会感恩,例如房子贷款申请通过,或是刚买的一辆汽车引擎首次发动之时。高速公路上九死一生之后,献上余悸犹存的祷告。或是重病初愈从心中发出真诚和热切的祷告。当听到我们所认识的某人最近信耶稣的时候,我们确实会献上简短的感谢。但是大部分的时候,我们的感恩似乎是与物质上的丰富和舒适、身体健康紧密相连的。我们最常为什么事情献上感恩,就透露了我们最高的价值观;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我们感恩的项目大多是物质上的丰富,那是因为我们看重物质上的兴盛。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当我们初次看见保罗的感恩时会感到惊奇,其内容似乎是来自外太空,因为不是着重在通常会令我们感到高兴的许多事情上。保罗所献上的感恩,是为了恩典在基督徒当中彰显的迹象,就是在他写信的对象当中所发生的事情。
1.保罗为读者的信心增长感恩
他说:「弟兄们,我们该为你们常常感谢神,—–因你们的,信心格外增长」(第3节)。既然是说到他们的信心增长,就不会是指他们初信主的景况,而是在他们对主的信靠上增长。事实上,信心一词(希腊文pistis)也可以有「忠诚」或是「信实」的意思,在此处的上下文中,「忠诚」和「信靠」的意思都是可能的。越来越效忠于主和祂的福音,也必然会越来越信靠主和祂的福音;当一个人越来越信靠主,也就越来越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人。帖撒罗尼迦信徒的信心增加,不以昨日的成就感到满意,反而在属灵的成熟上努力往前;保罗为此献上感恩。
2.保罗为他们的爱心增长感恩
在此处的上下文里面,保罗心中所想到的,不是他们对神的爱(虽然他也认定他们对神的爱也在增长),更不是某种感伤或仅是情绪上的感觉,而是实行的爱心:「你们彼此相爱的心」。如果他们彼此相爱的心增长,唯一的原因在于他们是耶稣的门徒:耶稣自己不是说过,彼此相爱的心,乃是跟随祂之人独特的记号吗(约十三34-35)?
我们应该沿着这个思路向前推敲。一个有着共同理想和目标、相互支持的群体,比较容易滋养爱心、彼此的包容和内部的凝聚力。无论是地方上的攀岩社,地区性的橄榄球队,或是彼此关系密切的地方性教会,普遍都有某种友爱的深度。当然这样的团体可能因为权力斗争或因内部有败类,或是裙带关系,导致严重的分裂,但是这样的团体有某种程度上诚实无伪的爱心,应该是不足为奇的。
理想上,教会应该是不一样的。教会是由许多不同层次的人所组成的:富有的和贫穷的,受教育的和没有受教育的人,讲求实际的和不切实际的,久经世故的和初出茅庐的人,系出名门的和凡夫俗子,纪律严谨的和善于改变的,紧张型和无忧无虑的,外向和内向的——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把这些人凝聚在一起的唯一因素,是他们对耶稣基督共同的忠诚,他们对祂的委身,这都是来自耶稣对他们显出那无法形容的爱。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地方性的教会如果成为争吵不休、心怀愤恨的场所时,总是令人悲哀,感到生气。这个悲哀的情形,可能只是因为在彼此关系、经济情况、个性、教育背景,或是把人凝聚起来的其他因素上,有一些小事故的摩擦而惹起。因此当基督徒失去他们起初和最主要的忠诚时,就会吵闹不休。当社会、种族、经济或个性方面的划一,似乎比享受神在基督耶稣里的爱更为重要的时候,其背后隐藏着拜偶像,是亵渎神的。如果我们宣称对耶稣基督有深切的爱,却没有在那些表明自己也爱同一位耶稣基督的人身上反映出这爱,我们有合适的理由问道:到底我们对这些宣称有多慎重?
但是,我们也可以从正面的角度来看这个情形。当基督徒彼此相爱的心增长时,那是因为他们蒙耶稣基督所爱,并且以爱耶稣来回应,爱心的增长是恩典彰显在他们生活当中可靠的迹象。当保罗听到关于帖撒罗尼迦信徒的报导时,他被他们增长的爱心所感动。这种爱心必定是神的工作,所以保罗的感恩是向神献上的。更为重要的是,爱心的这种特殊的彰显,是恩典显明的一个迹象:「每一个」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和合本》「你们众人」)都充满爱心,而并不是只有少数属灵的精英而已。这是复兴的本质,保罗也为之感恩。
3.保罗为他们在试炼中的忍耐感恩
当然,从表达的形式说来,他感恩的这个特殊方面与上述两种稍微不同,不过如果我们仍跟随他论证的思路,应该不会对之有所误会。
值得注意的关键因素是:保罗对神的感恩不只是私下的,好像只是局限在他的祷告斗室里面。因为帖撒罗尼迦信徒在信心和爱心上的增长,他们的灵性已经够刚强,可以面对当时正在遭受的逼迫和试炼,仍然坚忍不移。他们坚定不移的忍耐是如此的出色,以致保罗「在神的各教会里」为他们夸口(第4节)。保罗的意思并不是说:「看!我所开拓的是一间多么伟大的教会!」他的意思绝不是这样的夸口,因为这会是夸赞他自己,而不是夸赞他们。倒不如说,他的意思是类似这样的:「你们注意到神的恩典何等有力地运行在帖撒罗尼迦信徒的生活当中吗?面对着逼迫和各式各样试炼的压力,他们的忍耐真是出色,是神恩典的明显见证。由于他们在信心和爱心上的成长,他们变得更为刚强,可以继续不断往前。这是何等棒的楷模!是何等大的激励!值得我们效法!」因此,保罗所夸口的,其实是在其他教会面前向神献上赞美和感恩。
那么,我们可以向神献上什么样的感恩呢?保罗在其他的地方告诉我们,要思念上面的事(西三1)。如果我们引以为乐的是属于天上的事情,那么我们的心肠和意念将会倾向天上和它所有的价值标准;但是,如果我们极其喜爱的是属地的、短暂的东西,那么我们的内心和思想也就倾向于暂时的事物。毕竟,我们的主亲自教导过我们:因为你的财宝在哪里,你的心也在那里(太六21)。
这到底与我们的祷告有什么相关呢?
如果我们的祷告内容要发展像保罗一样的思想架构,就必须在基督徒生活当中找寻恩典的迹象,并为此来向神感谢。保罗不只是因某些基督徒团体达到某种的成熟度献上感恩,然后继续求神使他们更加成熟(虽然他正在作的有部分也是这样)。明确地说,在他感恩的特殊项目里面,显明他的代祷所带出的价值架构;我们迫切需要发展同样的架构。
我们最近有没有为了什么向神献上感恩呢?比如说,我们是否为所属的地方教会列出一连串会友的名单,或列出基督徒同工的名单,私底下为恩典彰显在他们生活中的迹象来感谢神呢?当我们在其他人身上看见有基督样式的增长,在信心、忠心、爱心上有可以作为榜样之处,和真实成熟的灵命时,是否为这些迹象花时间来赞美神呢?
不过,继续读下去,保罗的思想架构还有第二个主导的因素。
二、对神的公义审判满有信心
为了帖撒罗尼迦信徒在试炼当中所显出的忠心,保罗才刚刚献上感恩;这忠心本身构成了「神公义判断的明证」(5节)。保罗告诉他们:结果是「叫你们可算配得神的国」(5节)。这个意思并不是说:只是藉着彰显适度的忍耐,帖撒罗尼迦信徒就赚取了进入国度的权利。相反的,忍耐显明他们有权利进入神的国度;也就是说,这是他们有权利进入神国度的证明,也是他们「可算配得」进入神国度的理由。这个关键的转折点出现在他们的生活中,是在他们相信福音的时候:「我们对你们作的见证,你们也信了」(10节)。然而,除了他们悔改归正的经验以外,保罗也认定真正的基督徒都会忍耐到底的。这也是圣经普遍认定的(例如:太二十四13;约八31;来三14;约壹二18-19)。基督徒可能会摔跤、跌倒,像多马一样怀疑,甚至像彼得一样否认他们的主,但是,他们至终会对多马的信仰告白说「阿们」(约二十28),也会同彼得一起哀哭(太二十六75)。
当然,我们在此不能详细解释第五至十节。我们只需注意保罗所刚引入的两个主题,这两个主题也导致他迈向下一个步骤的论述。(1)「神的国度」,在这里的上下文中,是指神终极的国度,最后完满实现的国度,神掌权,没有任何拦阻,神在新天新地最后的胜利。相同的,(2)帖撒罗尼迦信徒所彰显的忍耐,并不是没有目的、只是单纯持久的耐力而已,而是坚持不懈的忍耐,其焦点直接向着最后荣耀的国度。基督徒并不是被虐待狂:他们受苦,并不是出于某种几乎绝望的、愚蠢的信念,以为受苦本身是有益的。他们预备受苦和忍耐,乃是因为他们的眼睛定准目标。因此,这两个主题都会引导我们来思想基督徒的目标。
保罗在这几节经文中所说到的,正是这个目标。他的焦点不只是对准「天上」而已,保罗所专注的,更是新天新地的来临对信徒和所有反对他们之人的意义。
1.基督徒的冤屈将会获得昭雪
「神既是公义的,就必—–使你们这受患难的人与我们同得平安;—–这正是主降临、要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稀奇的那日子。我们对你们作的见证,你们也信了」(第6-7、10节)。
这是一种真正的盼望,是在许多西方福音派圈子中越来越缺乏的。没有多少年以前,我们为了末世论、为了我们认为末世将会发生什么事而争吵。许多基督徒不惜为了他们推测体系上最细枝末节的差异而分裂。今天我们当中只有少数人还愿意为这样的琐碎来争吵不休。在这些事上存包容的态度是应当称赞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失去了某些东西:因为以往过度强调末世论,我们的反应却也有失偏颇,许多人不再为芝麻绿豆的事情闹分裂,却也对核心的问题失去兴趣。
我们失去了对主再来的期盼,但这样的期盼却是保罗思想中不可或缺的。我们这样作,即使不是否认核心的真理,核心的真理在我们许多人身上却已经失去了大能。盼望主要在荣耀中回来,预期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个宇宙将要结束,深信在公义和不义的人之间最后将有一个无可避免的区分——这一切对我们已经变成信条,而不是现在正改变生命的终极实际。
这样的损失是惨重的。它表明我们并没有投资在天上的银行,在那里「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太六20),我们可能已经被诱拐,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都投在短暂和朝生暮死的事情上。
你最后一次听到有深度、以基督再来为主题、根据圣经的讲道,是什么时候?满有认知和火热地唱诗歌,而不只是拘泥形式的吟唱以下这些真理的会众在哪里呢?
看哪!救主驾云降临,
祂曾为罪人舍命;
千万圣徒簇拥侍从,
得胜行列齐歌颂:
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神在全地掌权柄。
万目都要仰望救主,
身披荣耀何威严;
昔日卖主、刺主、钉主,
今要仰望求恩怜。
大大哀号!大大哀号!
真弥赛亚今望见。
山海川泽,天地万物,
将被烧燬尽无存,
此时恶人流涕恸哭,
听见大声呼唤人:
快来听审!快来听审!
就要定罪永沉沦。
同声阿们,我们拜服,
永远宝座在至高;
愿你得着你的国度,
得着权能和荣耀:
愿你快来!愿你快来!
永远之神快来到。
——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1707-1788)
(基于钱尼克〔John Cennick,1718-1755〕)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怀着真诚的盼望来唱这首诗歌呢?
与救主基督面对面,
何等荣耀的相见!
因祂曾为我罪钉死,
我羡慕见祂荣面。
现在因有黑云隔开,
不能直见祂风采,
但愿那福日快来临,
那时必见祂荣面。
——凯莉·布瑞克(Carrie E.Breck)
但是,如果在末日,有些人的冤屈将会获得昭雪—–。
2.其他人将会受到报应
「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那时,主耶稣同祂有能力的天使从天上在火焰中显现,要报应那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这正是主降临、要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稀奇的那日子」(6-10节)。
许多人对于报应这个观念觉得反感。他们说:基督教福音最高的层次,并不是这种以眼还眼的神学,而是恩典掌权,赦免取代报仇。怀恨、心胸狭隘、严苛,是完全不适合那些跟随基督的人——他们跟随的这位基督曾经呼求说:「父阿,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知道!」这段经文肯定是没有价值的,只是重返旧约圣经那种比较原始的状态。
但是,这个分析却不恰当,甚至连基本的公平都谈不上。不到一年以前,英国法庭审理一个惊世骇俗的案件。一个英国士兵,在发怒至极之际,枪杀他的妻子和他们的婴孩。这士兵并没有以精神失常为由请求免于法律的惩罚;十分明显地,他因本身的残暴和导致谋杀的愤怒而羞愧不已,并且崩溃了。法官最后释放了他,理由是他已经受够了苦头。
正义在哪里呢?公平在哪里呢?这世上还有是非对错吗?难道就没有报应吗?
事实上,基督教的福音就是稳定地建立在报应的基本观念上。作了恶事就应该受到处罚,否则神本身是不公平的。如果神因为自己是有爱心和长久忍耐的,就永远忽视邪恶,那祂不也透露了一个事实,即祂自己对于世上的不公平是无动于衷的吗?
事实上,每一个基督徒只要花够久的时间认真思考十字架,就会明白:神不仅是严格的公义执行者,也不仅是乐于赦免的慈爱者,也是拥有至高无上权柄的主宰,在圣洁上是完全的,也同时是在爱上完全的。祂的圣洁要求祂施行报应,而祂的爱使得祂差派独生儿子:代替世人来接受这个报应。十字架是个不争的事实,显明神要求报应,同时显明神的爱到了何种程度(见:罗三21-26)。就为这样,在基督徒的观点中,赦免从不会与十字架分离;换句话说,赦免从来不会只是爱的产物,更不是令人作呕的滥情主义。之所以能够赦免,是因为有真正的冒犯,也有真正的牺牲,来抚平那冒犯。
但是,如果人们拒绝那个牺牲呢?如果他们坚持要把自己当作宇宙的核心,并且至终不愿承认神是主宰呢?如果他们整个生命都在吶喊着「我要凭己意而活!」呢?
如果神真是主宰,则必定会有报应,否则整个道德秩序都得崩溃。如果我们拒绝承认我们应得报应,拒绝接受唾手可得的赦免(这赦免是出自神那无可言喻的爱,使耶稣为罪人接受神的惩罚,好叫我们这些罪人与神和好),那么我们就得自己去面对这个报应了。
最糟的情形是,人们可能因为吹嘘自己的独立自主,甚至变得如此刚硬,以致极力嘲笑那些经历蒙神赦免的喜乐的人,甚至可能尽量去作很多伤害他们的事。那正是帖撒罗尼迦信徒当时所面对的情势:凡是他们所珍视的东西,都遭受毫不容情的反对。那么,结果如何呢?「神既是公义的,就必将患难报应那加患难给你们的人—–」(第6节)。
最后的画面并不是赏心悦目的。一些人认为地狱的情形是这样子的:罪人大声呼喊给他们另一个机会,恳求要得着悔改的机会,而神则表现出「冷酷」的态度,并且宣告说:「抱歉。你有过机会。现在已经太迟了。」但是,实情可比这个严重得多。在圣经里,没有任何地方表明在地狱里还有任何悔改的机会。从圣经所描绘的看来,邪恶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光景一如既往,并且一直持续下去,审判也是如此。男男女女任意拒绝承认神是神;他们不承认祂的公义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无法达到祂所要求的义;他们不放弃自己想要成为宇宙中心的永久愿望;他们不相信自己是悖逆、得罪神的;他们将不接受赦免,就是神藉着祂自己儿子的牺牲所为罪人预备的。「他们要受刑罚,就是永远沉沦,离开主的面和祂权能的荣光」(第9节)。
在一个堕落的世界体系中,这些人看起来曾经是如此强壮,理所当然是正确的,是如此聪明的。但是,基督徒明白:在这世代结束时,神所启示的、福音所宣告的最终审判必要临到。「这正是主降临、要在祂圣徒的身上得荣耀,又在一切信的人身上显为稀奇的那日子」(第10节)。
那就是保罗所理解的;那就是他所写的。在这段上下文中,它是非常重要的。保罗祷告时心中所想的,有部分就是这个基本的定向:这个世代的末了,神子民的冤屈获得昭雪,以及神要报应那些「不认识神和那不听从我主耶稣福音的人」(第8节)。与他所看重的相比,我们大多数人所看重的都要令我们感到汗颜。在我们这个讲求实用的、物质挂帅的社会里,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安慰、「成就感」和尊重,很难跟随一位受藐视的、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弥赛亚——除非我们的眼目专注在末世上。如果不把目标放在新天新地上,我们在这世界上大多数的价值观和决定都会是短视近利的、不值得的、晦暗无光的,根本就是判断错误的。直率地说:基督徒如果不重视来世,圣经所教导的灵命还能长时间存留吗?并且,根据这段上下文看来,如果不重视来世,我们还能期望正确地祷告吗?
「因此,我们常为你们祷告」(第11节):我们已经看见,保罗心目中所想到的,是在他所为之代祷的人身上,看见恩典彰显的迹象而感恩,并且单纯地相信,当耶稣再来时,神要彻底地为祂的子民申冤。当他决定为帖撒罗尼迦人祷告时,他的思想架构就是这样的。
复习与思考问题
1.保罗为什么事感恩?你为什么事感恩?
2.在神子民的生活中,有什么可以叫我们向神献上最深切的感恩呢?为什么?
3.保罗期盼耶稣要再来,这期盼如何塑造他的价值观和他的祷告呢?
4.你还能想到新约圣经中有哪些教导,可以鼓励我们怀抱着永恒的价值观来生活(并祷告!)呢?
【注释1】希腊文经文所用的特殊的介词结构(eis ho)表明:第十一至十二节以前所说的一切都引致这两节经文;所以《新国际版》译作「想到这一点」(with this in mi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