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主耶稣与神的国度
三、不能坚持不懈地信靠神的危险(太七7~11)
那些在基督徒信心上不能坚持不懈的人,会怎样发展,是很容易就可以知道的,也是很令人痛心的。某人对所有关于耶稣的教导都感到兴奋。许多的事情吸引着他:高贵的情操,舍己的呼召,崇高的道德,不妥协的洁净,对没有玷污的真理的强调,怀有远见的信心,脱离论断心态的自由——多么灿烂辉煌!在委身于这些美好的教导中,他经历到一种净化,视之为属灵生命的标记。因此他得到激励,向前奔跑,他的行为令人预期会有一个属灵恩典的丰收。没有人比他更渴望义务作属灵的工作,没有人比他更忠实地参加查经和祷告会,没有人比他更关心要在人类生存的整个范围内跟随基督的教训。
然后,好像一根蜡烛一样,嘶嘶作响,烛影摇曳不定,接着就完全熄灭了。又好像一棵植物,在土浅石头地上长得很茂盛。真理的种子掉在这地里,迅速地成长,只因为土是这样的浅。但是当夏天的太阳照射出炙热的光芒时,这植物幼小的根不能从别处得着水分。植物就枯萎、凋谢和死亡。用耶稣的话说:「撒在石头地上的,就是人听了道,当下欢喜领受,只因心里没有根,不过暂时的;及至为道遭了患难,或是受了逼迫,立刻就跌倒了」(太十三20~21;参:十三1~9)。
这个人错在哪里呢?首先,他缺乏坚持,缺乏毅力。真实的基督徒委身是需要坚忍的。耶稣坚称「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路九62)——这样的态度同样反映在约翰身上,他说那些退后的,是从来也没有真正地属于基督的子民(约壹二19)。但是第二,也是更重要的,这个有如昙花一现的门徒,被高尚的情操和崇高的思想所推动,不知怎么地完全忽略了第一福的重要意义:「虚心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3)。他的方向是取决于他的决心,就是他自己最近被激发出来的崇高理想。难以相信的是,登山宝训竟使他以为他可以完全靠自己活出这些教训。根据登山宝训的亮光,他非但没有看见自己灵性的丧失,反倒只看见亮光本身的美丽;因此他非但没有转向神,寻求他的灵性丧失的状态所需要的恩典、怜悯、饶恕、接纳和帮助,反倒马上翻开下一页。也难怪他很快就感到沮丧和失败了。
就是因为这样,耶稣才说:「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太七7~8)。在这两节经文里面完整的三重对称,用命令语气来强调,而且是用现在式时态。持续地祈求,持续地寻找,持续地叩门;祈求、寻找、叩门,并持续下去;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必须坚持不懈。但是在什么事上坚持不懈呢?答案是在祷告上坚持不懈——不是想象中的那种祷告,偶尔虔诚地祈求某些孤立的祝福,而是在登山宝训的文理脉络中,那种火热地追求神的祷告。这里的祈求,是祈求耶稣刚才详细解释的美德;这里的寻找,是寻找神;这里的叩门,是叩天堂宝座的房门。这是靠着神所赐的能力,来回应神公开的邀请:「你们寻求我,若专心寻求我,就必寻见」(耶二十九13)。
天国要求灵里贫穷、清心、真实、怜悯、一个不报复的灵,正直的生活;而我们缺乏所有这些特性。所以让我们为此祈求!你是否圣洁、温柔、信实、有爱心、清洁、顺服神,如同你所希望的那样呢?那么向祂祈求恩典,使这些美德在你的生命中增多!如果这样真诚而谦卑地祈求,就已经向悔改和信心跨出一步了,因为这是承认你不拥有天国所要求的美德,而只有神能够赐下这些美德。另外,我认为这里的祈求、寻找和叩门,是有一整套的目标。不会寻求圣洁却拒绝顺服;也不会寻求顺服却在遇到清洁的问题时模棱两可。这乃是全心地追求神的国和祂的公义。而且这样的追求印有活力的记号:它是持续不断地祈求、寻找和叩门(亦参:路十一5~10,十八1~8;帖前五17)。
西方世界不具有祷告的特征。这是我们无法形容的羞愧,大致说来,在西方甚至连真诚的基督徒也没有祷告的特征。我们的环境喜爱有效率和快节奏,通畅的组织和有能力的机构,人类的自信和人类的成就,创新的意见和新颖的计划;而耶稣基督的教会已经如此彻底地屈服于这个环境,往往难以看出她在这些事情上跟当今的异教思想有什么区别。当然,是有一些例外;但是我是在谈论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我们灵性的衰退,可直接追溯到我们摇摆不定、微弱的祷告:「你们得不着,是因为你们不求。你们求也得不着,是因为你们妄求,要浪费在你们的宴乐中」(雅四2下~3)。
有一点是与这个祈求息息相关,而且无可避免的。如果我们必须祈求,随之而来不可避免的就是,我们不能领受到天国特有的美德,除非神把它们赐给我们。这个说明极其重要,因为它构成了贯穿整本新约圣经的主题的一部分。换句话说,在神的国里,没有人可以赚得他的地位。没有人能得到品德的点数,直到他累积到足够继承永生的点数。甚至也没有人能够倚靠自己而达到登山宝训所描绘的生命质量。而且,一个人如果仅仅决定要改进他自己,并要使自己可以呈现在神面前,肯定没有一个人可以进入完满实现的天国。
第一福已经设下了这个基调:神的称许是临到那些灵里贫穷的人身上。这样的人,意识到他个人灵性的丧失,和他自己无能力顺服天国的价值观,他将急切地祈求神的恩典和帮助,忍不住要寻找那只有神才能够赐予的福分,欢喜地叩着天国的正门。他现在也意识到,救恩——以及在完满实现的国度里达到的全备而丰富的救恩——乃是取决于神的恩典,就是神白白的恩惠,那是人所不配得着的。这个人欢喜地阅读耶稣关于祈求、寻找和叩门的邀请。他成为一个谦卑的恳求者,寻求饶恕和恩典。
耶稣的话怎样起了解毒剂的作用,消除石头地里枯萎的危险,这时就变得清楚了。那个因着登山宝训崇高的思想而异常兴奋的人必须学习,没有一个属灵的进步是离开神的恩典可以达成的;然后他将体会到,没有比祈求神的恩典更重要的事了。另外,他将开始领悟到一个严肃的事实,即符合圣经的基督教不是某些暂时的时尚,可以随他的意愿在兴奋的时候采取它,在沮丧的时候则将之丢弃。相反的,它是全部生活的方向,一个永恒的委身,其成功的基础在于神是确实可信赖的。也许会有失败和后退的时候;但神仍然是完全信实不偏待人的,祂不是像任性的人类一样反复无常的,祂仍然给予祈求的人提供属灵的财宝;给寻找的人以及给叩门的人开门。
神是小气地作这些事吗?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因为我们拟出我们的要求,是按照我们对说话对象的特征的了解。仁慈、温和又坚定的父亲,他的孩子不会害怕向他要东西,而且这孩子实在是深深地确信,他的父亲不会不把对他最有益的、使他更有智慧和经验的东西给他。一个挥霍无度却又轻率的父亲,他的孩子会以傲慢的态度来接近他,设下他的下一个要求,知道他不会被拒绝。而一个吝啬、坏脾气、且爱骂人的父亲,他的孩子很少要求什么东西,因为害怕遭到又一次无意义的殴打。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接近神呢?耶稣用一个简洁却生动的例证,来加强这个要点:作为天国的儿子,我们接近神时,要相信祂的良善,在祈求日用的供应时要坚持不懈。耶稣问道:「你们中间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给他蛇呢?」这个情景是极度愚蠢的。哪个父亲会用看上去像面包的石头代替面包给儿子,难道是把它当作有趣的玩笑吗?耶稣给祂这个修辞疑问句下的结论是必然的:「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你们在天上的父,岂不更把好东西给求祂的人吗?」(太七9-11)。
可悲的是,许多神的孩子陷于这个错觉中,以为他们的天父看着祂的孩子们坐立不安时,可以从中得到某些恶意的狂喜。当然,他们不会亵渎神到这样的地步,用这样的字眼来描述祂;但是在他们的祷告生活中反映出,他们并不是彻底地确信神的良善和祂对他们的爱。耶稣用的是「更具理由」(a fortiori)的论述法@:按照神完全公义的标准,只能把人间的父亲描述为邪恶的,但是,如果连他们都知道怎样把好的礼物给他们的孩子,神岂不是更要把好的礼物给求祂的人吗?我们乃是跟这样一位神在打交道,因祂曾对祂的百姓说:「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赛四十九15)。
@编按:见第143页。
基督徒要时常提醒自己,回想神是全然的良善,并因此记得从他天父那里是可以得到资源的,如约翰·牛顿(John Newton,1725-1807)这首诗所说的:
我魂,前来,预备你的请求;
耶稣喜爱应允祷告;
祂亲自吩咐你祷告,
所以祂不会拒绝你。
你正来到君王面前;
带着大量的恳求而来;
因为祂的恩典、能力如此丰富,
无人可以求得太多。
四、平衡与完全(太七12)
我把讨论马太福音七章一至十二节的这一章命名为「平衡与完全」;而这个主题在第十二节达到其高峰:「所以无论何事,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我曾在第二章解释说,五章十七至二十节与七章十二节组成了一个首尾呼应——也就是说,它们形成前后一组的框架,把马太福音所记录的登山宝训的主要内容纳入其中,并且指出这教训是论及神的国完全律法和先知的途径。这一点大部分在马太福音第五章已经详细说明过了。正如我们看见的,旧约圣经预表耶稣和祂宣告的天国,并在其中找到真实的延续。但是天国所要求的公义,可能被某些人滥用而堕落成为假冒为善的「义行」,所以,耶稣接着在马太福音第六章,警告人们要避免这样的假冒为善,祂坚称要真诚地忠于天国的眼光。
然后,在马太福音第七章的开头,耶稣处理最后一些可能会有的错误观念。的确,是因为祂喜好以绝对的范畴来传讲,祂特别煞费苦心把各部分平衡,又将其按比例地结合在一起。当然,我们不完全知道耶稣当日在加利利山边所说的;但是有好的理由相信,马太已经领悟了其要旨和平衡。耶稣处理的第一个危险,是论断人的危险(太七1~5);但是他用不加分辨的危险来平衡第一个危险(太七6)。针对在信心方面缺乏坚持不懈而提出的警告,则使整篇演讲都得到缓和(太七7~11);因为通过这个方法,可以清楚知道,耶稣不是仅仅在鼓励人要有改进的决心。相反的,他是在坚称:无论是进入天国,还是在国度中前进,都需要神拯救的手。如此,登山宝训的整体就完成了,并且以超乎平常的平衡结合在一起。
然后,耶稣最后又加上所谓的「金科玉律」。许多宗教都知晓该定律的消极形式——就是,通常以下面的形式出现在别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例如,拉比希列(RabbiHillel)教导说:「什么对你而言是可恨的,你就不要以此对待你其他被造的同伴。这就是全部的律法。所有其他的都只是对此的解释。」但是耶稣对此定律给出了积极的形式,而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是意味深长的。例如,消极形式会教导这样的行为:如果你不喜欢被抢劫,你就不要抢劫别人。如果你不喜欢被咒诅,你就不要咒诅别人。如果你不喜欢被仇恨,你就不要仇恨人。如果你不想被棍子打在头上,你就不要用棍子打别人的头。然而,积极的形式教导人这样的行为:如果你喜欢被爱,你就要爱别人。如果你喜欢收到东西,你就要给别人东西。如果你喜欢别人感激你,你就要感激别人。因此,积极的形式远比其消极的对应形式更严格。此处,不许可退缩到一个世界,在那里我不冒犯任何人,但是也没有成就任何正面的善事。你希望被如何对待?你真正喜欢的是什么?那么,就这样对待别人。「无论何事」,无论在质量或数量上,都让这些事倍增。
我们为什么要如此行呢?耶稣不是说,我们按照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别人,目的是为了叫他们照样对待我们。这不是支持「诚实的报偿」之类这样功利主义的价值。相反的,我们按照我们希望别人怎样对待我们的方式对待别人,是因为这样的行为是律法和先知的总纲。换句话说,这样的行为与神国的要求是一致的,神的国就是律法和先知的成全。它可以快速地测试出五章四十八节所要求的完全,五章四十三节及以下所描述的爱,五章三十三节及以下所描述的真理等等。
「金科玉律」没有把主要的重点放在我们跟神的关系上,这一点其实是不足为奇的。前面的经文已经坚称,如果我们要成长达到天国的标准,我们要由衷地、并持续地倚靠祂。耶稣在别处教导说:最大的诫命就是,「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第二大的诫命则是,「要爱人如己」(太二十二37、39)。但是,在耶稣的教训中,有一个不证自明的道理,就是如果没有第一条,第二条永远也不能实现:如果我们没有尽心、尽性、尽意爱神,就永远不能以我们期望被爱的方式去爱我们的邻舍。
这些要求与我们自己的行为举止之间存在着无法跨越的鸿沟,这个事实清楚地揭示了我们灵性的丧失,但愿神赐给我们一个热烈的渴望,谦卑地转向祂,持续地祈求、寻找和叩门。如此一来,我们将成为「行」道的人,而不仅仅是「听」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