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主耶稣与神的国度

二、天国的标准太五3~12)

1.八福太五3~10)

当我们逐一查考八福以前,需要对它们提出一些一般性的说明。

虽然一些现代的翻译倾向用「快乐」而不是「有福」,但这个改变是很遗憾的。那些有福/蒙福的人,一般而言都会由衷地感到快乐;但是蒙福却不能被贬低为快乐。在圣经中,人可以称颂(bless)神,神可以赐福(bless)人。这个词语的这种双向用法,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来明白它的意思。基本上,「蒙福」就意味着被认可,得着赞同。当人称颂神时,他就是在赞同神。当然,他不是带着屈尊俯就的态度来这样作,而是在称颂神,赞美神。当神赐福人时,祂是在认可赞成人,并且这总是一种屈尊俯就的行为。

既然这宇宙是神的,就没有比被神赞许更高的「福分」了。我们必须扪心自问,我们到底在殷勤地寻求从谁而来的福分。如果神所赐的福分,对我们而言,比所爱的人——不管我们怎样珍爱——的称许更重要,或者比同事——不管他怎样有势力——的称许更重要,那么这八福会以非常切身和深刻的方式来向我们说话。

另一个说明是,这八福中的任何一种福分的性质都不是随便说说的。每一个福的应许,都是自然地(或更好说是超自然地)从所描述的性格里长出来的。例如,在第六节,饥渴慕义的人得饱足(被义充满);在第七节,怜恤人的人得蒙怜恤。我们将看见,福分总是与应许一致的。

最后,我们需要注意,有两个福所应许的赏赐是一样的。第一个福说:「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3)。最后一个福说:「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太五10)。开头和结尾用同样的表达,是一种行文的技巧,称为「首尾呼应」(inclusion)。它表示在首尾两者之间所有的事物,实际上都可以包含在同一个主题里,在这里的主题,就是天国。我采取集合用法来称呼这八福为「天国的标准」,原因就是在此。

第一福:「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五3

什么是虚心(直译为「灵里贫穷」)?它肯定不是指财务上的缺乏,或者物质的贫穷。也不是缺乏属灵的知觉。更不是指贫穷的灵,也就是活力或勇气不足。它肯定也不是指缺乏圣灵。

这样的表达方式似乎是在旧约时代就已经形成的。由于在经济上极度穷困,神的百姓常常被称为「穷人」或「主的穷人」。这种穷困通常是因为压迫所造成的。表示「贫穷」的希伯来字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些也可以表示「低微」或「谦卑」:这两个意义之间理所当然会有密切的关系。例如,箴言十六章十九节说:「心里谦卑与穷乏人来往,强如将掳物与骄傲人同分」。译作「穷乏人」的这个词(英文译为「低微的人」)在别处也指「穷人」;「穷乏」和「低微」都适合这里的上下文。以赛亚书中有两节经文与耶稣所说的灵里贫穷在意思上接近:「因为那至高至上、住在永远,名为圣者的如此说:『我住在至高至圣的所在,也与心灵痛悔、谦卑的人同居』」(赛五十七15《和合本》小字)。另一处是:「但我所看顾的,就是贫穷痛悔、因我话而战兢的人」(赛六十六2《和合本》小字)。

灵里贫穷就是承认自己的灵性破产。它是神智清醒地在神面前承认自己的不配。因此,它是悔改最深刻的形式。那个躲在圣殿角落的有罪的税吏可以作为实际的例子:「神哪!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它不是一个人承认自己在本体方面的渺小,或自己是毫无价值的,因为这是不真实的;相反,它是一个人承认自己有罪、悖逆、完全没有高尚的品德,足够得着神的称许。从这样一个架构出发,灵里贫穷就是人承认自己是全然需要神的,谦卑承认自己离开神就不能作什么。灵里贫穷的结局,可能是像基甸一样征服敌人的军队;但是它却是开始于一个像基甸一样的人,首先肯定自己不能胜任,而且坚持如果主不与他同去,他宁可留在家里打谷。

灵里贫穷不能以人工的手法,靠自己恨自己来引发。与虚有其表的谦卑更不相同。在属灵方面高傲的人纵使向往它的素质,也不能成功地模仿它。这样的努力也许可在同辈面前获得表面的成功,但却永远不能欺骗神。事实上,我们大部分的人都会对虚假的谦卑感到厌恶,无论这种虚假的谦卑是我们自己的或他人的。

有一种的骄傲是以热切的学习、外表非常的虔诚,或虚伪地护卫正统教派为基础的,我想再也没有比这更致命的骄傲了。我的这个想法并不是在怀疑学习、虔诚或正统的价值,相反,它乃是使自称信徒的人完全暴露在这个福分炫目的光芒下。骄傲如果以真诚的美德为基础,是最有可能变成自欺的;但是我们的主不会允许任何这一类的骄傲。耶稣所坚持的灵里贫穷是——完全地、诚实地、实际地、自觉地、认真地在神面前承认自己道德上的不配。正如我所说的,它是最深形式的悔改。

所以、天国属于灵里贫穷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在登山宝训的开始我们就学到,我们没有属灵的资源,来将耶稣这篇讲章中的任何教训付诸实行。我们自己不能满足神的标准。我们必须来到祂面前,承认我们灵性的破产,倒空我们的自义,道德上的自负,和个人的虚荣。倒空这些东西,使我们预备好让祂来充满我们。登山宝训剩下的部分,绝大多数的目的是要除掉我们身上的这些自欺,并在我们里面培养一个真实的灵里贫穷。这种悔改的真实性和深度是进入生命的基本要求。

第二福:「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五4)。

这句经文很自然地是跟在前面的经文之后。哀恸可以理解成为——灵里贫穷在感情方面相对的部分。

我们所居住的这个世界是喜爱欢笑的。娱乐的药剂师出售欢呼和咯咯的笑声,所作的都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利润。他们把生命的至善(summum bonum)变为一段快乐的时光,希望立刻达到一个目标,就是下一次的高潮。这个世界不喜欢哀恸的人;因为哀恸的人是令人感到扫兴的。

然而,神的儿子坚持,「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这并不表示基督徒要终身愁眉苦脸,永远哭泣。还记得那个小女孩的惊叫声吗?她说:「那匹马一定是个基督徒;牠的脸是那样长!」基督徒千万不要落入这句话所要表达的那种刻板的模式中。这节经文更不是主张由奴颜婢膝的自怜所引起的悲痛。

那么,它是什么呢?在个人的层面上,这种哀恸是为自己的罪而悲痛。这样的哀恸,是当一个人越多暴露在神的圣洁中,就会开始经历并体认他的罪恶是何等的黑暗。以赛亚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得着神的一个异象,在异象中甚至连天上的天使也遮蔽他们的脸面,在神圣的敬拜中呼喊:「圣哉!圣哉!圣哉!」。以赛亚的反应是完全无法承受的(赛六5)。这是一个人在经过凭自己的力量来追求圣洁,之后却发现自己无法达到时,所发出的呼喊:「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罗七24)。

然而,哀恸也有可能是出自于更广泛的考虑。有时候是这世界的罪、缺乏正直、不公义、残酷、欺骗、自私,所有这些都压在敏锐之人的良心上,而使他哭泣。我们大部分的人都倾向于仅仅谴责。我们都预备要与耶稣一同走过马太福音第二十三章,并重复祂关于审判的宣告;但是我们还没有走到这一章的末尾,与耶稣一同为这城哭泣以前,就停下来了。教会历史上伟大的人士都学习哭泣——如加尔文(Calvin),怀特腓德(Whitefield)、卫斯理(Wesley)、沙夫茨伯里(Shaftesbury)和威伯福斯(Wilberforce)这种水平的人物。

基督徒要成为最真实的讲求实际者。他推理说,死亡是存在的,必须去面对它。神是存在的,所有的人都将认识祂——或者是以祂为救主,或者是以祂为审判官。罪是存在的,而且在神的圣洁的光中是无法形容的丑陋和黑暗。永恒是存在的,而且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正在冲向永恒。神的启示是存在的,它所提出的选择也都会来到:生或死,赦免或定罪,天堂或地狱。这些都是实际并且不会离去的。一个人如果活在这些实际的光中,并且在这样的光中恰当地评价他自己和他的世界,那么所能作的就只有哀恸了。他为他的民族的罪和亵渎而哀恸。他为真理的每一个概念遭受腐蚀而哀恸。他为贪婪、玩世不恭和缺乏正直而哀恸。他为只有少数的哀恸者而哀恸。

但是他必得安慰!那么是什么安慰呢?没有任何安慰或喜乐,可以和神给予那些哀恸的人的安慰相比。这些人用赞美衣代替哀哭的麻衣,用喜乐油代替悲哀的灰尘。在个人的层面上,哀恸者为他的罪伤痛,因为他看见自己是何等的冒犯神;但是他学习信靠那位已经付了罪的赎价的耶稣(可十45)。当他在他自己的经历中发现,耶稣来要将祂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太一21),他就沉浸在深深的喜乐中。而且,当他为其他人哭泣时,他高兴地发现神回答他的祷告,很多时候甚至通过他解开罪的锁链,为他人带来新生和新的义。但是就是这样大的安慰也还未臻于极致:有一天在新天新地里,神的国将完全实现,神要亲自擦去那些曾经哀恸的人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悲哀、哭嚎、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启二十一4)。

第三福:「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承受地土」五5

温柔和灵里贫穷有什么区别呢?我是这样认为的:灵里贫穷与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有关,特别是与神有关;而温柔比较多是关于他和神和人的关系。

温柔并不如许多人想象的那样,是一种软弱。绝对不要把它与优柔寡断相混淆。一个温柔的人未必是优柔寡断或羞怯的。他不是如此缺乏自信,以致被一个笨蛋痛打一顿耳光,就倒地不起了。更不要把温柔跟天然的和蔼可亲相混淆。有一些人天生就是亲切而随和的;但是同样,也有一些人是卑贱小人。温柔比这些都要深刻得多。

温柔是一种受到掌管的渴望,要看见其他人的利益优于自己的利益。试想亚伯拉罕对罗得的尊重:那就是温柔。根据民数记十二章三节,摩西是世上最温柔的人,而他的温柔在这一章经文中得到极度的彰显,因为他拒绝为自己辩护,当他的人格和特权受到攻击的时候,他控制自己,将事情交托给主。但是只有耶稣自己可以诚实地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8~29)。

钟马田(D.Martyn Lloyd-Jones)医生这样解释温柔:

真正温柔的人惊奇于:神和人竟然能够如此看他,竟然能够如此对待他—–。最后,我要这样说:我们必须将一切,包括我们自己、我们的权利、我们的理想、我们整个的前途,都交托在神的手中,尤其是当我们感觉自己因为别人的不公平而受苦时,更应该如此。@

@梁慕玲译,《活像基督-登山宝训释义》(Studies in the Sermon on the Mount·两册·香港:种子出版社,1986),卷上,63。

圣经中大量提到温柔(见:林后十1;加五22~23;西三12;彼前三15~16;雅一19~21),因此也更是令人深感惊讶,因为在我们这些自称是基督徒的人身上,大多数并没有温柔的特质。在个人的层面上,我们通常关心的是为自己辩护,而不是造就我们的弟兄;在团体的层面上,我们自身成功地创立大会、机构和压力集团,但却不是以神国度的扩张是否能成功为目的。温柔没有成为绝大多数基督徒的标记,已经有很长的时间了。

我们如果实行温柔到一个程度——到一个程度,我们也许可以确定——愚钝的物质世界将会反对它。物质主义者主张,「抢夺你所能夺的,强壮的人走在前面,谁落后谁遭殃」。无论一个人在政治立场方面是左倾或是右倾,都是如此。就个人而言,每个人根本连想都不想,就都倾向于认定自己位于宇宙的中心;因为他跟这个地球上其他的40亿个人缺乏联系,而这些人也都在类似的错觉里奋力前进。但是温柔的人看他自己和其他所有的人都是在神以下。由于他灵里贫穷,他没有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因此他能够与其他人很好地相处。

温柔的人将承受地土!这句话是从诗三十七篇十一节引用来的;对于如此盛行于当今的物质主义哲学,这话是一个惊人的反驳。然而,这个继承产业的福分至少在两方面是真实的。第一,只有真正温柔的人才会满足;他的自我不会如此膨胀,使得他总是认为自己应该拥有更多。第二,在基督里他已经看见自己「样样都有」(林后六10;参:林前三21~23)。以这种永恒的眼光,他能够成为温柔的人。而且,有一天他要承受丰满的产业,那时他要发现这个福分非常真实地成就了。在永恒里五百亿兆年(如果我可以用时间来讲述永恒的话)之久,神的百姓仍然在欢庆这个福分是确确实实的。在新天新地里,他们将感激,在他们人生最初的七十年里,他们靠着恩典学习成为温柔的人。

第四福:「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五6)。

彻底的公义常常被拙劣地模仿成带有陈旧的维多利亚时代(Victorian)的拘谨严肃,或是心胸狭隘和激烈的律法主义。追求公义甚至在那些公开表明信仰的基督徒中间也并不普遍。当今,许多人都准备好要寻求其他的东西:属灵的成熟、真正的喜乐、圣灵的能力,和有效作见证的技巧。其他人追逐着一个又一个的讲员,一次又一次的特会,寻求一些从上头来的含糊不清的「福分」。他们渴慕属灵的经历,他们渴望感受到神。

但是有多少人是在饥渴慕义呢?

这不是说其他事情就不值得渴慕,而是说它们不如公义那样,是应该渴慕的基本福分。把饥渴慕义放在第四个福分是有很好的理由的。这个人有灵里贫穷的标记(太五3),为他个人和社会的罪哀恸(太五4),并且以温柔来接近神和人(太五5),也必须有饥渴慕义的特征(太五6)。这不是他想稍微好一点,更不是把公义看成是加在其他恩典上的可有可无的奢侈品;相反,他饥渴地要它。没有公义,他不能活下去;对他而言,公义就像饮食一样重要。本书的读者大部分都很少经历到饥渴。我个人的年纪不够长到可以经历许多人在经济大萧条或上一次世界大战中所经历的穷困。然而,在六O年代,有两三次,当我先后在大学和在神学院求学时,我的钱和食物曾同时耗尽。由于当时我过于骄傲,没有寻求帮助;而且我也想要看看神是否真的会供应我所需要的。我用喝水来防止我的胃咕咕作响,并照常支持下去。两三天以后,我开始理解什么叫作饥饿。

天国的标准要求男人和女人要饥渴慕义。这对基督徒的生活是如此地基本,以致于钟马田医生说:

在基督徒信仰告白的整个问题上,任何人都可把这句经文应用在他或她自己身上,我不知道有比像这样的经文更好的试验。如果这句经文对你而言是整本圣经中最蒙福的经文之一,你可以很确定你是个基督徒;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你最好再次查验你信仰的根基。@

@同前注,1:74(中译本:卷上,68)。

我们必须如此追求的这个公义是什么呢?在保罗的书信中,「义」可以指基督的义,神已经把它算在我们的账上了,就像神把信徒的罪算在耶稣基督的身上一样。如果这就是这里所说的义,那么耶稣就是在邀请非信徒,来追求神藉着基督的代死所赐下的义。一些人曾认为马太福音里的「义」指的是替被践踏和受苦害的人而辩护。然而,现今那些研究过这个词语在马太福音中的用法的人,逐渐认识到这里的「义」(也包括第10节和第20节的义)代表一种与神的旨意一致的生活方式。因此,在「义」的语意范围内,包括所有衍生出来的意思或特定的意思,但是不能被降低为其中的任何一种。

因此,饥渴慕义的人,会渴慕顺服神的旨意。他不是在一个空洞的宗教大海上,漫无目标地漂流;他更不会被微不足道的琐事困惑而慌张。相反,他的整个人响应着一个苏格兰圣徒的祷告,这位圣徒呼喊:「哦!神哪!使我成为圣洁,如同一个得着赦免的罪人那样的圣洁!」他所喜爱的是神的话语,因为在哪里可以找到这样清楚明白陈明神的旨意的地方呢?而这旨意却是他所渴慕要遵行的。他希望成义,不仅是因为他惧怕神,更是因为对他而言,义已经成为这世上最值得渴慕向往的事了。

结果如何呢?那些饥渴慕义的人将得饱足。根据这里的上下文,我们应该将这个福分的意思理解为「因为义而饱足」。主把这个为义饥饿的人内心所渴慕的赐给了他。这并不意味着,现在这个人对神所赐给他的义如此地满足,使得他对义的渴慕似乎永远地熄灭了。在别处,耶稣确实这样声明:「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约四14,六35)。所以,从某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已经因耶稣和祂所是,以及所给予的一切而满足了。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仍然继续感到不满足。保罗的一个例子有助于理解这个吊诡。保罗见证说:「我—–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祂能保全我所交付祂的,直到那日」(提后一12);但是他也说:「使我认识基督,晓得祂复活的大能,并且晓得和祂一同受苦,效法祂的死—–」(腓三10)。换句话说,保罗已经认识基督;但是,虽然已经认识祂,他却希望更多认识祂。

同样,饥渴慕义的人是已经蒙神赐福,而且是饱足的;但是,叫他饱足的义是这样的奇妙,使得他渴慕更多得着它。一旦我们记得这句经文里的义,不是指遵行某些规条,而是顺服神的所有旨意时,就容易理解这种成长的内在循环了。一个人越多追求顺服神的旨意,这个目标就会越有吸引力,而他的进步也越大。

第五福:「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五7

有些人试图律法式地解释这句经文,彷佛说:要得着神的怜恤,唯一的途径就是向其他人显示怜恤;因此,在本质上,神的怜恤变成跟在我们自己的怜恤之后。他们指出马太福音六章十四至十五节(我们将在第三章讨论到这段经文):「你们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饶恕你们的过犯。你们不饶恕人的过犯,你们的天父也必不饶恕你们的过犯」。但是,我认为:如果把这类经文解释成一报还一报,是错误理解了上下文的背景和怜恤的实质意义。

什么是怜恤?它跟恩典有什么区别?这两个词语时常是同义词;但是这两者之间如果有所不同的时候,其间的差异似乎是:当一个人不配得着爱的时候,却以爱来对待他,这就是恩典;而当一个人的可怜和无助促使别人对他显示大量的爱时,这种爱的回应就是怜恤。恩典是针对不配得的人;怜恤是针对可怜的人。

耶稣在这个福分里说我们要成为怜恤人的人。我们要有同情心和温和,特别是对待那些可怜和无助的人。如果我们不怜恤人,我们将不会被怜恤。但是不怜恤人的人如何接受怜恤呢?不怜恤人的人不可避免地对他自己的光景没有知觉,使得他认为自己不需要怜恤。他不认为自己是可怜的和悲惨的;所以神怎能向他施怜恤呢?他就像那个在圣殿中的法利赛人,对角落里那个可怜的税吏没有怜恤(路十八10及以下)。相反,那些在经历上反映出这些福分的人,知道自己的灵性完全丧失(太五3),为此哀恸(太五4),并且饥渴慕义(太五6)。他怜恤可怜的人,因为他意识到他自己是可怜的;在怜恤人的时候,他也得到怜恤。

并且,基督徒是处于中间点。他要饶恕其他人,因为基督在过去已经饶恕了他(参:弗四32;西三13)。同时他意识到自己持续不断地需要得着更多的饶恕,而且,因为有了这种的看见,他也就成为饶恕人的人(参:太六14,和特别是十八21~35)。基督徒饶恕人,是因为他已被饶恕;他饶恕人,是因为他需要被饶恕。正是同样的方式,和同样的理由,耶稣基督的门徒是怜恤人的。

有人这样说:一个酒鬼如果不承认自己是酒鬼,就仇恨所有其他的酒鬼。同样,不能面对自己的罪的罪人,也会仇恨所有其他的罪人,这通常是真的。但是一个人如果意识到自己的无助和可怜,就会感谢向他所发出的任何怜恤;而且他也学会怜恤其他人。

这样的福分迫使自称是耶稣基督的门徒的人,问自己一些不容易回答的问题。我对悲惨的人是怜恤还是高傲?我对遭践踏的人是温和还是冷酷?我对后退的人是帮助还是冷淡无情?我对堕落的人是同情还是麻木?

我深信,神的灵如果在西方世界引进另一段更新的复兴期,它最早的迹象之一将是承认灵性的完全丧失,然后在神和祂的公义中找到满足,接下来是对其他人满有怜恤。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