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认识苦难的奥秘

第十二照管的慰藉:学习信靠

当我们说某事奥秘,并不是说就没有什么可以再讨论下去的余地。

基督徒学习接受两三种深邃的奥秘:比如,三位一体的特性,耶稣基督人性与神性的结合等,这些主题都有过许多讨论,其中有些很具智慧与洞见。其中有不少论说显示,我们所处理的不是矛盾,而是奥秘。另外一些著作则企图追索这些奥秘各个层面中的关联性,以及基督教教义的完整结构。

讨论神的照管也是如此,亦应当如此。这是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两者间巨大张力的一小部分。然而,实际上这股张力对我们的生活、祷告、福音的理解,或苦难的看法,有立即的影响。因此,如果我们没有先学好怎样负责任地处理这股张力,便可能使我们基督徒生命的成长受到阻碍。比如,我们每个人都认识一些基督徒,他们深刻了解神的主权,但最后却发现他们原本迫切的祷告生活却逐渐凋萎。单单责怪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找出原因,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并采取预防的步骤。

因此本章目的,即要彻底思考,到底相容性(前事已界定其意义)——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之间所存在的张力——应该在信徒的生活中产生什么作用,特别是关于罪恶与苦难的问题方面。但是在转到罪恶与苦难的问题以前,如果我们先稍加思考那股张力如何适当运用在基督徒的生活与思想的其他领域,就更能帮助我们把握住方向与态度。

相容性的应用:在神的主权下负责任地生活

我要先陈述原则,再将之应用到两三个领域里。

在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之间,或说在神的超越和祂的个人性之间的张力下,若要寻求对我们生活和思想的应用功能,最有用的方法便是先仔细观察这股张力的每一构成要素,是如何在经文中发挥作用。这项努力如果成功,就能带来美好的释放,如果失败,总是会腐蚀圣经中美好的平衡,并且减低信仰热情,或造成破坏力强大的宿命论。

举例说明能比用抽象讨论,更快更清楚地将此操作原则解释明白。

祷告

把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之间的张力应用在祷告上时,很容易看出来这张力的令人困惑不解。

比如,毕诺克主张人的「自由意志」包括具备抗衡的绝对能力(前章已讨论过),并强调神的全知无法预知我们未来的自由抉择(他们认为,否则就不算真正的「自由」)。他在书里写道:「如果你相信祷告能改变事情,我的所有观点便成立了。」(注1)但是我们想想,如果神无能到无法拯救我不信的亲友(因为这样会侵害我亲友的自由意志),那么为什么还需要为他们祷告呢?

另一方面,巴刻(J.1.Packer)辩说,以我们祷告的习惯认为神会拯救这个人或那个人,这表示当我们屈膝祷告,我们的确认为只有神的能力可以带来拯救(注2)。当然这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反对人士也就能理直气壮地问:何必要祷告呢?既然神的拣选已决定谁得救、谁不得救,那么所有祷告都不会改变神全权的定旨了。

有些基督徒认为代祷是否成功,要视祷告的长度、热忱、迫切、内容、心志而定,祈求就可以带来个人的改变归主或大规模的复兴;成功的祷告在于对神纠缠不休,直到祂做原先不愿做的事。那么,我们也可以看到另有些基督徒会过于抬高神的至高无上,以致牺牲祂的个人性,因此他们无法了解冗长的代祷到底有什么意义。他们当然知道应该祷告:这一点在圣经上那么清楚明白,根本无从忽略。但是当他们祷告「愿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之后,就觉得没什么需要详细说出代祷细节——至少,向至高的神发出的代祷不需要这么做。所以他们比较容易了解耶稣不要我们的祷告喋喋不休,以为祷告的话多了就会蒙垂听(太六7),但他们也比较不愿意模仿耶稣彻夜祷告的范例(路六12)。

了解上述二例颇重要。在以上二例中,基督徒对祷告的推断都不符合圣经所言。从另一角度来说,他们只容许神的主权与人的责任之间的张力,发挥一个层面的功用,这绝不是圣经的看法。具体的说,他们从张力的一个支脚作出推断,去毁掉张力的另一支脚。一方辩称,祷告的结果会「改变事情」,因此即使在神的全知与全权之下,祂也无法完全详细描绘出未来光景。看来神称不上至高无上。另一方则辩称,由于万事万物都受神的主权指使,所以祂已知道未来如何,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承认祂的旨意是最好的。祷告并不能成就什么,也不能造成任何改变;神的旨意一定要基于神的属性,我们的祷告只不过是调整我们的意愿,符合祂的旨意。因此神变得并不具个人性:祂不再是对我们个人的祷告个别作回应与回答。

如果我们承认神超越性与祂个人性之间的张力(如前章所提),是神在圣经中向我们揭示祂自己的精髓,那么这两种对祷告的想法都不可能是正确的。它们在方法论上都犯了同样的错误:允许只从圣经中呈现神的形像的其中一端来推论,而把另一端推向边缘,或甚至将之删除。

那么,我们必须要问的是,圣经作者本身又如何从各端作均衡推论呢?在圣经中,神的超越性与神的个人性之间的张力,两端如何作用于祷告的特性上呢?当信徒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他们应该下定决心,使这股张力的每一端都同样地在他们自己的祷告中发挥作用——而不是用任何其他的方法。换句话说,在我们的祷告中务必要兼容并蓄,正如圣经中的祷告兼容并蓄一样。

若要完全列举这样的应用例子,将会花费过多篇幅:毕竟这不是一本专门讨论祷告的书,不过举几个例子有助我们了解其中道理。

在约翰福音十七章中,耶稣的祷告是这样开始的:[父啊,时候到了。」在约翰福音中,这个「时候」特别是指耶稣受死、埋葬、复活和升天的时刻;简言之,便是祂得荣耀的时刻。耶稣从迫在眼前的十字架上看到祂荣耀的「时候」已到,因此祂说:「愿你荣耀你的儿子……」这两句话之间的衔接对我们的解说很重要。那个「时候」标明神对祂儿子受死或升天所亲自订立的时间,是神至高无上的计划。但是耶稣并不因此而推论祷告没有意义。相反的,祂的祷告与神至高无上的计划和谐一致,其逻辑为:你全权决定的爱子荣耀的「时刻」到了,因此求你「荣耀你的儿子」。

这并不奇怪。奉耶稣的名祷告,乃是要符合耶稣之名所代表的一切,是要符合耶稣的心意而祈求。当受逼迫的教会在呼喊:「即使如此,主耶稣,愿你快来!」这句话并非在说服耶稣去做一件祂原本并未打算要做的事。

当被逼迫的消息第一次传到教会时(徒四23及下),信徒们在祷告中称神为「至高无上的主」,但这并不表示他们有什么宿命论调。如果他们跟随某些现代的论说,或许可以干脆这样祷告:「至高无上的主,如果我们当受逼迫,就这么办吧。愿你的旨意成全,阿们!」然而,他们视逼迫如同他们圣子所承受的敌对与苦难——在经文中有预言,并由神制定救赎计划之手所引导,藉着恶人而使事情发生。于是他们这样祷告:「他们恐吓我们,现在求主鉴察,一面叫你仆人大放胆量,讲你的道,一面伸出你的手来,医治疾病,并且使神迹奇事,因着你圣仆耶稣的名行出来。」(徒四29-30)在这里,他们认定所祷告的神,是位垂听祷告、有所回应的神。他们祷告中所深信不移的基础就是经文中所呈现的,神是如此的至高无上,以致祂嗤笑外邦万民的阴谋,都不过是「谋算虚妄」。

在圣经里最特出的祷告之一,是摩西见金牛犊的偶像崇拜之后所作的祷告。当耶和华威胁要除灭全民,代以兴起摩西后裔为国时,神所用的语句相当强烈:「我看这百姓真是硬着头项的百姓。你且由着我,我要向他们发烈怒,将他们灭绝,使你的后裔成为大国。」(出三十二9-10)

但是摩西并没有「任由他去」。耶和华为什么要放弃祂从埃及领出来的百姓?花了这么多的工夫,就这样灭了他们吗?神愿意作外邦人的笑柄吗?「为什么使埃及人议论说,祂领他们出去,是要降祸与他们,把他们杀在山中,将他们从地上除灭。」(三十二12)摩西接着恳求:「求你转意,不发你的烈欲,后悔,不降祸与你的百姓。」然后诉诸神的信实及祂不会变更的宣示:「求你记念你的仆人亚伯拉罕、以撒、以色列。你曾指着自己起誓说,我必使你们的后裔像天上的星那样多,并且我所应许的这全地,必给你们的后裔,他们要永远承受为业。」(三十二13)换句话说,神绝非无个人性,也绝非无至高性。圣经里的神所显出的两极,全由摩西应用上了——丝毫不见两极的互相削减,只见双方的相互增强。

结果呢?「于是耶和华后悔,不把所说的祸降与祂的百姓。」(三十二14)

或许我们再比较旧约其他两三段类似主题的经文,又会再增加其他的洞见。例如阿摩司书第七章中,当耶和华威胁要降下各种审判时,先知重复地为以色列民代求:「主耶和华啊,求你赦免。因为雅各微弱,他怎能站立得住呢?」(2节)我们重复读到:「耶和华就后悔。」(3、6节)相较之下,以色列的假先知反受这样的谴责:「(你)没有上去堵挡破口,也没有为以色列家重修墙垣,使他们当耶和华的日子,在阵上站立得住。」(结十三5)这是一种比喻,说他们没有为以色列国向神代求:这原是维护国家不被灭绝的方法(以西结书二十二章亦有提及);那是神的方法。但是这些假先知却预言虚假的异象,发出谎诈的占卜。因此有审判的威胁临到:「我在他们中间寻找一人重修墙垣,在我面前为这国站在破口防堵,使我不灭绝这国,却找不着一个。所以我将恼恨倒在他们身上,用烈怒的火灭了他们,照他们所行的,报应在他们头上,这是主耶和华说的。」(结二十30-31)。

这是很引人注目的。神在寻找能代祷的信徒。祂期望有人作出这些恳求。可以说(虽然不是完全恰当),祂认为祷告是达到目的的方法,最后目的是为要保守全民。当然,就神所作过立约的应许,以及在旧约篇章中所广幅呈现的神的主权,我们很难相信如果祂「找」不到站在破口防楮的人,就会因此感到挫折、无望。因为只要神决定拯救祂的百姓,祂总能出人意料地,确保「必从别处」使子民得解脱、蒙拯救(斯四14)。

关于这点,我们还可以从更大的架构来判断,想想神的一切美善作为,祂的圣灵在人心中的运行,祂对无论大小、万事万物的指挥;因此祂子民的祷告责任是多么地重大,况且如果祂的子民确实祷告的话,这已是祂恩典的一种标记了。祷告本身并不脱离神的主权,但因为它是在对个人性的神说话,所以并非作无意义的复诵。因此如果神「找」不到人「站在破口防堵」、在祂面前代求,亦即表示应该祷告的人没有祷告,在道德上便要负此失败之责,神也要撤销在他们生命中原有的恩典作为,决定降下很久以前便警告过的审判。

所以,同时应用神的至高性与祂的个人性,正是成为激发祷告的原因。

传福音

对很多现代人的心灵来说,由于福音的白白供应,造成有些人认为,人是自由自主的,而神是附从的,因此弃绝圣经中的拣选说而诉诸解经上形迹可疑的「预知论」(前章已讨论)。对其他一些人来说,一旦他们相信圣经所言,至高神拣选人得永生,那么,他们心中一些传福音的热情之火便被浇熄了。如果有人将会接近神,不管我做什么,他终会接近神:虽然没有人这么直截了当地说出来,但是他们心中隐约有种感觉,对于灵魂失丧的人不必感到太难过。这种态度也加强了另一热心传福音的人所抱的偏见;他们会说,看吧,一旦你相信神绝对的拣选,就无心传福音了。

同样地,问题再一次出于未让圣经的真理按符合圣经的方式运作,只是从圣经的教导去作推论,再用来推翻圣经另一处清楚的陈述。我再次强调,圣经的道理要在我们生活与思想中发挥作用,必须符合它们在圣经里的作用。

在这短短一章中,我们只能提出少数几则圣经里对拣选和白白呼召的一些例子。我们已经看过在使徒行传十八章9—10节里,神的拣选是作为传福音的激发因素,而不是障碍因素。

其概念为,如果神在那里有「祂的百姓」,那么基督徒最恰当的作为便是致力传福音,正因为那是与神同工,而非对抗。

尤其是,如果神在那里有祂的百姓,保罗便对结果很有把握——并不是因为他是个很有恩赐的传福音者,而是因为神的百姓会在应当的时刻到他前面。我认识不少的宣教士,在相当艰困的情况下默默工作,从人的观点来看,真是辛苦又完全不值得。只因为他们深信那里有神的百姓,而这些人会在神自己的最佳时刻来到神面前。

从教会历史看,在坚定相信圣经拣选说和缓和传福音热情两件事之间,不太找得出什么必然的关联性。我们只要想想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哈里斯(Howed Harris),或大多数早期英国传教士,或是上一世纪的美南浸信会领袖,心中便很明白了。

拣选说的另一功能为排除人的骄傲,在许多经文中都这么说。比如约翰福音第六章末,耶稣面对许多门徒不再与祂同行,便问十二个门徒是否也要离祂而去。西门彼得流露一股虚张的勇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圣者。」(六68一69)耶稣面对如此的宣告,便选择这个时机,提出不同的看法,温柔地反问彼得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十二个门徒么?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魔鬼。」(六70)耶稣乃是告知彼得,主动权在耶稣祂自己,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彼得都不该替所有十二个人说话:其中一个门徒终究会成为叛徒。甚至连这一点都在耶稣的所知与控制范围内:祂自己拣选了十二个门徒,但是祂知道其中一人会背叛祂。有些拣选是不会到永生的。

罗马书九章,再度把拣选与恩典的自由相连结:「我要怜悯谁,就怜悯谁;要恩待谁,就恩待谁。」(15节)但这并非表示这份拯救人的信仰是出于强制性的,未来的归主者在拉扯踢喊之下表白这份并不是真正个人的信仰。「因为人心里相信,就可以称义,口里承认,就可以得救。」(罗十10)我们的诗歌有时候比我们的笔墨更能完整呈现这股张力:

我寻找主,之后我才知

是祂寻找,感动我心寻祂;

不是我发现救主是真神;

不是,乃是我被你发现。

你伸出膀臂,拥抱我;

我行在水上,不沉没大浪中;

不是我紧握你的手,

而是你,亲爱主,握紧我。

我寻,我行,我爱,

但完整大爱是答案,是你!

你早早便与我灵里同住;

你总是爱着我。

有些经文强调顺服地听命,可以找出人该受责备与负责任之所在。保罗强调:「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十17)但在保罗思想中,这些话的作用并非用以削弱神的炼选。它乃是专门用来责备以色列百姓听道却不信道(十18及下)。

至于这个挑战:「没有传道的,怎能听见呢?若没有奉差造,怎能传道呢?」(十14—15)不但解说了保罗的传道事工,根据书信所载(十五24及下),可能也是让他的收信读者预备好,在使徒预计前往士班雅的路途上提供一些帮助。

还有很多可以讨论之处,但是要点再简单不过了:奥秘原是圣经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从中揭示神的属性,如果我们小心谨慎思考这些奥秘的每一端,单单容其按照圣经的方式发挥功用,那么我们便不致那么容易便破坏了神的奥秘。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