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中世纪教会史

87、第9世纪的教宗。卡洛林王朝的衰落

历代教宗:Leo III(利奥/莱奥三世,795—816年);Stephanus IV(斯特凡努斯四世,816—817年);Paschalis I(帕斯卡利斯一世,817—824年);Eugenius11(尤金尼乌斯二世,824—827年);Valentinus(瓦伦提努斯,827年);Gregorius IV(额我略/贵格利四世,827—844年);Johannes(约翰内斯,844年,对立教宗);Sergius11(塞尔吉乌斯二世,844—847年);Leo IV(利奥/莱奥847—855年);Benedictus11I(本尼狄克三世,855—858年);Anastasius(阿纳斯塔修斯,855年,对立教宗);Nicolaus I(尼苛劳/尼哥拉一世,858—867年);Hadrianus11(哈德良二世,867—872年);Johannes VIII(约翰内斯八世,872—882年);Marinus I(马里努斯一世,882—884年);Hadrianus III(哈德良三世,884—885年);StephanusV(斯特凡努斯五世,885—891年);Formosus(福尔摩苏斯,891—896年);Bonifatius(波尼法爵) VI(博尼法奇乌斯/波尼法修六世,896年);Stephanus VI(斯特凡努斯六世,896—897年);Romanus(若马努斯,897年);Theodorus II(特欧多儒斯二世,897年);Johannes IX(约翰内斯九世,898—900年)。

87.1Carolus(查理曼)的儿子Ludovicus Pius(虔诚者路易,814—840年)在很多方面都不如他的父亲伟大。在他的时代,卡洛林王朝已经开始衰落。首先,他失去了国度的统一。Ludovicus(路易)是一个性格善良的人,也很虔诚地支持教会,但在政治舞台上他太弱,缺少独立性,因此他无法保存父亲的遗产。他和自己的儿子们有长期的冲突。第一次婚姻所生的儿子是Lotharius(洛塔尔,他从817年以来是“同皇帝”Mitkaiser),Pippinus(丕平)和Ludovicus Teutonicus(德意志人路易),他的第二个妻子是来自Welfes(威尔夫贵族)的Judith(犹迪特),她的儿子是Carolus IIGlaber(秃头的卡若卢斯二世)。这四个儿子也都想争夺自己的地盘,他们的争论带来了灾难,并在843年签订Verdun(凡尔登)条约,其中规定把领土分为三块:东法兰克国(由Ludovicus Teutonicus路易843——876年管理),西法兰克国(由Carolus II Glaber卡若卢斯843—877年管理),以及“中法兰克国”和意大利(由Lotharius I洛塔尔一世840—855年管理)。当Lotharius II(洛塔尔二世)于869年去世时,Ludovicus Teutonicus(德意志人路易)和Carolus II Glaber(秃头的卡若卢斯二世)在Meersena ad Maas(马斯河的梅尔西纳)签订了另一个条约(870年)并分裂了“中法兰克国”。这就意味着,在Alpes(阿尔卑斯山脉)以北的法兰克王国分裂为两半:一个罗曼的、法国的,一个格尔曼/日耳曼的、德国的(eine romanische undgermanische,franzoesische und deutsche Haelfte)。

因为当时的教会和国度有很密切的联系,所以教会也因此变动遭受牵连,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情况还没有太恶劣。因为法兰克人缺少了一些强大的领导者,罗马的宗座能够争取更大的独立性,能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其中一个有力的因素是在法兰克地区有一些严格遵守教会要求的主教,他们支持教宗的要求[比如Lyon(里昂)的Agobardus(阿格巴德)主教,Remi(兰斯)的Ebo(厄博)主教,Orleans(奥尔良)的Jonas(尤纳斯)主教]。这些主教根据Gelasius1(葛拉西乌斯)教宗给东方的Anastasius(阿纳斯塔修斯)皇帝写的信(494年,参见第1卷64.5和下文111.1)认为,教宗的宗教权柄和皇帝的世俗权柄是平等的,甚至说教宗的权柄是高于皇帝的权柄。但在另一方面,在那个时期没有出现一个能够全面领导西欧世界的皇帝,所以罗马宗座也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保护者,因此无法对付意大利地区的小领导—这些小伯爵越来越多成为意大利的真正主人。这种发展为教宗职位的分配(即教宗的选任)和宗座管理造成很恶劣的后果。祸不单行—自从8世纪末、9世纪初诺曼人的侵略(参见81.4)和伊斯兰军的攻击(参见84.1)变得很频繁,而因为没有强大的政治力量,西欧大部分的地区无法抵抗那些侵略者。

87.2Lotharius(洛塔尔)曾于833年邀请Gregorius IV(额我略/贵格利,827——844年)来德国,他要求教宗在家族内部的冲突中充当调停者,但因为教宗比较倾向于Lotharius(洛塔尔),所以他的介入毫无效果。在Colmar(科尔马)的“谎言战场”,法兰克人的军队放弃了老父亲Ludovicus(路易),所以儿子们弹劾了父亲并要求他作教会要求的补赎,但他于835年再次被宣布为统治者。这就是对皇帝的尊严的重大打击,当时似乎无法弥补。

在Sergius1I(塞尔吉乌斯二世)的时代(844—847年),穆斯林军不仅劫掠意大利南部和Sicilia(西西里),而且也侵略了罗马地区并劫掠圣伯多禄/彼得和圣保禄/保罗的大教堂(846年)。为了预防将来再次发生这样的灾难,Leo IV(利奥四世)教宗(847—855年)在Vaticanus(梵蒂冈)周围建起围墙,他这样成为“利奥城”(Civitas Leonina)的创立者,就是Tiber(台波河)以北的城区。罗马人与希腊人一起在Ostia(奥斯提亚)的海战中打败了穆斯林军(849年)。Leo(利奥)教宗于850年给Ludovicus II(路易二世,意大利之王844—875)——他是Lotharius(洛塔尔)最大的儿子——傅油,立他为皇帝,但加冕礼是由Hadrianus II<哈德良二世)在872年举行的。在Leo(利奥)去世后,罗马的一个亲皇帝派想立AnastasiusBibliothecarius(阿纳斯塔修斯)为教宗,他是一个很有学问的、有雄心的司铎和枢机,但他无法达到目标,因为合法当选的人是Benedictus III(本尼狄克三世,855—858年)。

在这里也应该提到一个奇怪的传说,就是关于女教宗Johanna(约翰纳)的传说。据说她是一个来自德国(Mainz美因茨)或英国的女孩,以男人的服装去了Athenae(雅典)读书,并在Leo IV(利奥四世)和Benedictus III(本尼狄克三世)之间当了教宗2年7个月之久(以Johannes Anglicus“天使般的约翰内斯”为名号)。最后,她怀孕并在一次游行活动中生育,因此被发现为骗子。这个传说最早在13世纪中期在一些历史书中出现,不久后在一部很受欢迎的书中(Martin de Troppau OP=Martinus Polonus的《教宗和皇帝编年史》,MGSS XXII,428)被广泛地传播,而一直到第16世纪,人们似乎普遍地相信这个故事。中世纪末期的学者(比如EnneaSilvio de Piccolomini=Pius II比约二世)曾经对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提出疑问,后来一位改革宗的神学家,荷兰的David Blondel(布兰德尔)于1649年证明这个故事的虚构性质。这个故事的形成尚未清楚;关于东方(君士坦丁堡)的宗主教有类似的故事,在第10世纪据说有一位女宗主教,也是虚构的传说。也许某些人误读了一些旧的铭记,或利用了另一个古老的传说题材:在男人隐修院有一个穿着男美衣服的女人;也许那些在10世纪控制罗马宗座的一些无纪律的贵族妇女在民间引起了“女教宗”传说的形成。

87.3Benedictus III(本尼狄克三世)的接班人是Nicolaus I(尼苛劳/尼哥拉一世),他是一位来自罗马贵族家庭的人。毫无疑问,他在Gregorius I(大额我略/贵格利,约600年)和Gregorius VII(额我略/贵格利七世,约1080年)之间是最伟大的教宗。他的任期仅仅是9年半,他的政策也并没有在各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但他基本上已经为罗马宗座勾勒出一个角色,而在11世纪的改革运动中,罗马宗座其实获得他所瞄准的地位。在当时的人眼中,他是“第二个Eliah(厄利亚)”,因为他“吩咐各地的国王和各种独裁者”(这是Regino de Pruem瑞格诺的话)。这位教宗拥有政治家的才干、良好的神学教育和法学知识、毅力和精力、清楚的法律概念、行动中的正义感及强烈的道德感。他的主要目标是确保教会的自由和独立性,拒绝外面世俗权威对教会内部事务的干涉,提高和强化宗座的地位。他怀着一些伟大的前任教宗——Leo I(利奥/莱奥一世)、Gelasius I(葛拉西乌斯一世)、Gregorius Magnus(大额我略/贵格利,参见第1卷64.4,5,7)—的精神,并能够在教会内发挥教宗在精神上的领导权。在法兰克和拜占庭的统治者面前,他提高了教宗的政治地位。他很清楚地提出这样的要求:教宗在宗教和道德问题上对于世俗统治者拥有某种“指导”(directiva)的权柄。然而,他没有直接地介入世俗的政治事务。当他编写自己的重要文献时,早期的“对立教宗”(见上87.2)AnastasiusBibliothecarius(阿纳斯塔修斯)充当他的秘书,但这个人只是顾问,对教宗的政策并没有发挥决定性的影响。他仅仅“借给”教宗自己的美妙文笔和在教父学方面的知识,这样为教会的思想论点提供支柱。

在Nicolaus I(尼苛劳/尼哥拉一世)的任期内发生了一些变化和纷争,而在这些冲突中,教宗始终坚定地保卫了基督宗教的种种原则和罗马教会的首席权。Ludovicus II(路易二世,850——875年)支持Ravenna(拉文纳)的总主教Johannes(约翰内斯),所以这个总主教向教宗提出了一些过分的要求。Nicolaus(尼苛劳/尼哥拉)抵抗了他并在一个罗马主教会议上能够克服这位总主教(861年)。教宗还面对了法国的一位自高自大的总主教,就是Remi(兰斯)的总主教Hincmarus(安克马尔,845—882年),他也是Carolus II(卡若卢斯二世)的顾问;这位总主教在一次关于管辖权的争论中在一个教区会议上罢免了Soissons(苏瓦松)的主教Rothadius(若塔丢斯)—这是862年的事件。受害的主教向教宗求助,而教宗规定要重新恢复Rothadius(若塔丢斯)的主教职(863/864年);教宗在这里就相当清楚地提到了不久以前出现的Decretales Pseudo——Isidorianae(《伪伊西多尔教令集》,见下87.4)。教宗也保卫了基督宗教的婚姻法;Lotharius I(洛塔尔一世)第二个儿子是Lotharingien(洛塔林格)的国王Lotharius II(洛塔尔二世,855——869年),一位相当缺少纪律的人;他放弃了自己的妻子Thietberge(提德贝格),因为她没有孩子;他想提升自己的情妇Waldrade(瓦尔德拉得)为正式的妻子。他王国中的主教们也在一段时间内同意了国王这种作法;但教宗全心全力地保护了不幸女王的权利,因此他罢免了Colonia(科隆)的总主教Gunther(巩特尔)和Trier(特里尔)的Thietgaud(提特高德)总主教,因为他们和国王一样有罪。因为教宗说下一措施就是开除国王,Lotharius(洛塔尔)在外表上服从了教宗并再次接受了Thietberge(提德贝格);然而,他的欲望仍然无法控制住,所以这个丑陋的婚姻纷争一直维持到国王在Piacenza(皮亚琴察)死亡后(869年)。在那个时候当教宗的人是一位很老的和善良的,但也许态度上不够坚定的人,就是Hadrianus II(哈德良二世,867—872年)。

最严厉的搏斗发生在Nicolaus(尼苛劳/尼哥拉)与Constantinopolis(君士坦丁堡)之间。在东方的宗主教们Ignatius(伊格纳提乌斯)和Photius(佛提乌斯)和拥护他们的人之间发生了冲突,这就引起了教会的重大混乱(参见93)。Nicolaus(尼苛劳/尼哥拉)教宗无法阻止拜占庭和罗马教会之间的分裂(虽然这是比较短期的分裂),而他的接班人也不能阻碍新皈依的保加利亚国脱离罗马的主教体系(参见83.3)。关于两个“斯拉夫人的宗徒/使徒”Cyrillus(济利禄/区利罗)和Methodius(美多迪乌斯)在摩拉维亚地区的活动以及关于“斯拉夫人的礼仪”的问题,请参见83.2。

87.4在当时代的伪造文献中,所谓的Decretales Pseudo——Isidorianae(《伪伊西多尔教令集》)是一些在9世纪中期伪造的教会法方面的文献。这些文献的目标是支持法兰克王国中改革派的要求。这些文献大概来自Remi(兰斯)总教区,成书时期在845年和857年之间。我们不知道编者是谁—也许有好几人编者—但他自称Isidorus Mercator(“商人伊西多尔”),而后人认为这就是Isidorus de Sevilla(塞维亚的伊西多尔,参见第1卷78.4)。根据作者自己的说法,“伪伊西多尔”的目标是整理和编写那些分散的教会法资料(canonum sententias colligere et uno in volumine redigere),这样他想提高圣职人员和信徒的道德修养。这个愿望当然很美好—作者要帮助建立法兰克国的教会、抵抗政治对教会的控制、确保教产,但他用的方法—伪造某些文献—是应该被拒绝的。这个文集包括一些真实的古老资料,这些来自Collectio Hispana(《西班牙文集》,参见第1卷65.4)记载的主教会议文献,但同时也包含着很多伪造的文献,比如Donatio Constantini(《君士坦丁的赠予》,参见85.3)。其中有一些自从Clemens I(克雷孟一世)教宗到Melchiades(梅尔基亚德)教宗(即公元90—314年)的decretales(教宗的法令),其中有60篇是伪造的,而在第三个部分(据说是从314年到731年间的“教宗法令”)有45篇伪造的法令。伪造人的主要目标显然是保卫教会不受世俗力量的控制,并且协助主教们不受总主教们和教区会议的压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编者提高了罗马教宗的权柄,称他为caput totius orbis(全世界的首长)。原来,法兰克王有权利召开主教会议及批准这些会议的决定,但“伪伊西多尔”规定,唯独教宗有权利召开主教会议。那些被控诉的主教们可以向教宗申诉。一切重大的事务(causae maiores,id estcausae episcoporum,重大事务,就是主教们的事务)都需要教宗作最后的决定。如果一些世俗法律的法规不符合教规或教宗的法令,它们就是无效的。这部著作中的新因素在一定的程度上在早期的文献中也有[比如参照343年Sardica(撒迪卡)主教会议关于“申诉”的规定,文献第3—5条;参见第1卷64.1],所以我们不能说,这部著作是一个“全新的教会法典”。在Cluny(克吕尼)改革和Gregorius VII(额我略/贵格利)改革的时代,这部文集更被重视,对教宗地位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教宗们与这个文献集的形成没有什么关系。《伪伊西多尔教令集》获得迅速的传播—这一点意味着,它表达了当时的普遍态度。这个文集也被视为真的。只有在15世纪的学者(Nicolaus Cusanus;Johannes de Torquemada OP)开始怀疑这个文集的真实性。耶稣会会士Franciscus Torres(托雷)于1572年仍然替它的真实性进行辩护,但属于Calvinus(加尔文)派的荷兰人David Blondel于1628年证明该文集是伪造的。

87.5在Nicolaus I(尼苛劳/尼哥拉一世)的接班人后,教宗很快失去了原先的高水平并被牵入意大利那种越来越混乱的社会情况。Johannes VIII(约翰内斯八世,872—882年)在毅力和才华方面相似前任的伟大教宗,但他的思想稍微世俗化一些,而且他无法控制东方的动荡(Photius佛提乌斯的纷争,参见93.3,4),又在西方遇到重大的困难。他两次为德意志皇帝举行加冕礼。当Ludovicus II(路易二世)去世后,他于875年圣诞节给法国的Carolus II Glaber(秃头的卡若卢斯二世)加冕(这是“依靠宗座的特权”per apostolicae sedis privilegium),虽然这个国王的哥哥Ludovicus Teutonicus(德意志人路易,876年去世)更有权利获得皇帝的荣誉—他是在Ludovicus Pius(虔诚者路易)的儿子们中最能干的人。在Carolus II(卡若卢斯二世)去世后(877年),教宗又于881年给Suabia(施瓦比亚)的Carolus III(卡若卢斯三世,号称“胖子”,881——887年)加冕,他是Ludovicus Teutonicus(德意志的路易)的最小的儿子,是Alemannia(阿勒曼尼亚)和Italia(意大利)的统治者。自从那个时代,教宗被视为唯一的“指定皇帝的人”;“选举”和“人民的欢呼声”再没有太大的重要性。然而,两个被加冕的皇帝都没有积极地帮助Johannes VIII(约翰内斯八世)教宗。他面对穆斯林军的攻击—甚至被迫每年向穆斯林军纳税—以及面对意大利的一些贵族家庭。他于878年被迫逃往法国,但CarolusII(卡若卢斯二世)的儿子Ludovicus II Balbulus(结巴者路易二世,877—879年)也没有更进一步地帮助教宗。在885年后,Carolus III(卡若卢斯三世)再一次统一了整个卡洛林家族的地区(除了Niederburgund下勃根第地区),但他无法抵御诺曼人,所以在887年在Tribur(特瑞布尔)召开的王侯会议罢免了他;他在888年去世,并埋葬在Reichenau(赖兴瑙)隐修院。Carolus Magnus(查理曼)的帝国从此分裂为五个部分:德国、法国、Hochburgund(上勃艮第)、Niederburgund(下勃艮第,即Arelat)和意大利。Carolus III(卡若卢斯三世)的弟兄Carolomannus(卡洛曼)的儿子Arnulf de Carinthia(阿尔努夫,887—899年)—一位很能干的公爵—被选为德国的国王。

87.6据说有一个贪婪的亲戚暗杀了Johannes VIII(约翰内斯八世)。他的接班人是Marinus I(马瑞努斯一世,882——884年),Hadrianus III(哈德良三世,884——885年)和Stephanus V(斯特凡努斯五世,885—891年)。他们时代的环境和工作条件非常艰难。Friaul(弗里奥尔)的Markgraf(边疆伯爵)Berengar(贝伦格尔)和Spoleto(斯波雷托)的公爵Wido(=Guido维多)—他们两个都属于法兰克种族—想争夺意大利的统治权。Wido(维多,891—894年)取得胜利,所以教宗Stephanus(斯特凡努斯)被迫宣布他为皇帝,给他加冕。Formosus(福尔摩苏斯教宗,891—896年)—他先前当Porto(波尔托)的主教,后来在保加利亚进行传教(参见83.3)—也曾经于892年给Wido(维多)的儿子Lambertus(兰贝图斯,892—898年)加冕。由于Spoleto(斯波雷托)派的强大压力,教宗呼吁德国的国王Arnulf(阿尔努夫)帮助他抵抗那些“坏基督徒”。Arnulf(阿尔努夫)来了,攻克了罗马,于896年2月接受了皇帝的冠冕,但不久后患病,无法坚持德国人在意大利的控制。德国人再也没有办法帮助教宗,因为Arnulf(阿尔努夫)的儿子才七岁(Ludovicus Puer儿童的路易,900—911)—他是最后的东法兰克国的卡洛林贵族人士。由于内部的斗争和匈牙利人的侵略,德国陷入一种困难的状态。

因为他给一个“北方的野蛮人”加冕,Formosus(福尔摩苏斯)教宗遭受了严厉的惩罚。他的接班人Bonifatius(波尼法爵) VI(博尼法奇乌斯六世)仅仅在位两个星期。新的教宗是Stephanus VI(斯特凡努斯六世,896—897年),他原来当过Anagni(阿给尼)的主教,受了Spoleto(斯波雷托)派的支持,并且激烈地反对法兰克人。他从坟墓中掘出Formosus(福尔摩苏斯)的尸体,并在一个主教会议上审判了这个亡者。他们又宣布Formosus(福尔摩苏斯)不是合法的教宗,因为他曾经与另一个主教替换了自己的主教座—一些古代的主教会议曾经禁止了这种作法(参见第1卷60.5)。他们也宣布Formosus(福尔摩苏斯)教宗所举行的祝圣典礼是无效的。在一次暴动中,Stephanus(斯特凡努斯)却被杀,而一位长老,Romanus(若马努斯,897年)被拥立为教宗。Theodorus II(特欧多儒斯二世,897年)和Johannes IX(约翰内斯九世,898—900年)想恢复Formosus(福尔摩苏斯)的名声,所以他们毁灭了“尸体会议”的文献。根据Lotharius(洛塔尔)于824年宣布的Constitutio(《规定》),898年的一次罗马主教会议规定教宗选举的秩序:那些属于罗马地区的主教和罗马城的全部圣职人员要选定教宗,罗马元老院和罗马民众要赞同这个选择,而在他的祝圣典礼上要有皇帝的一些代表出席。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