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点燃祷告之火

新的心

圣经宣称心灵医治是神透过福音所赐给人的礼物,是神救赎恩典中不可或缺的层面。神透过以西结说:「我也要赐给你们一个新心,将新灵放在你们里面,又从你们的肉体中除掉石心,赐给你们肉心。我必将我的灵放在你们里面,使你们顺从我的律例」(结三十六26〜27)。耶稣使用「重生」(或作「从上头生的」)这个比喻,向尼哥底母描述所发生的改变(约三3〜8),并且责备这位「以色列人的先生」理应熟知圣经竟不明白他之前所称呼的「由神那里来作师傅」的人在谈论些什么(10、12节)。此时,耶稣显然有将以西结这番话存在心里。同样地,当约翰提及从神「生」的(见约壹二29,三9,四7,五1,18),一定也记得以西结说的这段话。保罗想必也是如此。他提到信徒在基督里,与基督一同复活,脱离先前灵性上的死亡(弗二1〜10;西二9〜14)。不但如此,他们在基督里,与祂一同脱离因没有神而注定死亡的结局(罗六3~11);他也提及信徒在基督里是新造的人(林后五17;加六15),「藉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多三5)而蒙救赎。重生、新生、一同复活、新造的人,这四个词汇都在形容神的同一件工作。

那些相信耶稣,将永活的基督当作救主和主的人,发现自己内在起了激烈的变化,其中一个改变的记号是记得神、仰望祂,并以祂为父,向祂祈祷(也向耶稣祈祷),这些行为成为心灵出自本能的动作(罗八15〜16;加四6)。重生的神迹发生了,我们有一颗与过去不同的心,透过内住的圣灵持续运行,而与父和子不断相交。圣灵让我们维持一种与父及子合一和团契的意识,并使我们住在祂里面(见约壹一3,二20〜24,三24)。以上模式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新约显示出三种相关的质素,作为那些心已更新者的标志。首先,他们会经常性地悔改。这不只是悔恨、忏悔和自责而已。悔改是从自我中心的歧路转向面对神、爱祂、感谢祂和服事祂的道路,是放弃并且远离过去不顺服的行径,是承认过去犯罪的行径,靠近基督,透过祂的十字架寻求饶恕,下决心跟随耶稣,过一个奉献的门徒生活。眞正悔改的信徒会不断更新自己想要过圣洁生活的承诺,会经常在神面前省察自己,确保没有任何不敬虔的方式乘虚而入。哈弗吉尔(Francis Ridley Havergal)以优美的手法,表达出持续不断作出个人悔改的重要性。虽然以下的诗句常在委身于基督徒服事的诗歌本中出现,哈弗吉尔在此想要强调的,却是悔改:

将我人生

分别为圣,献给祢,主。

容我时日

化为赞美,涌流无尽。

将我双手

随祢感动,传达爱怜。

容我双脚,

勤快优雅,供祢差遣。

将我声音

终日歌颂,单为我王。

容我嘴唇

朝夕传扬,祢的信息。

将我财宝

奉献给祢,不留分毫。

容我才智

照祢指派,发挥尽致。

将我意志

全然降服,不再属我。

容我心意

成祢宝座,归祢所有。

将我的爱

倾祢脚前,宝贵之源。

容我全人,

永永远远,单单为祢。3

其次,那些如上所述心意更新的人,会日日回到神面前——就像耶稣比喻中四处游荡的浪子归家一般,回到他们的创造者、守护者、救赎主和朋友面前。这是从更宽广的架构去了解悔改与成圣的背景。当他们每一日将生命带到神面前更新,就会更接近圣经所说的,经历神为我们所预备,最终归家时,与父、子、圣灵同在荣耀中的大喜乐(林前二9)。苏格兰牧师马得胜(George Matheson)的诗表达出类似的心境。他写作下面这首诗,是为了抒发内心的痛苦。他的未婚妻因他失明而取消婚约。然而,在这首祈祷的诗歌中,我们见到的不是他在自怨自怜,而是忠实归乡者的崇拜和期盼:

喔,那不肯放我之爱,

我将疲魂安息于祢;

我把所欠余生归来,

好使它在祢这深海里,

得更丰满洋溢。

喔,那照耀我路之光,

我将残灯带来交祢;

我心因得祢光复亮,

它的日子藉你太阳,

得更光明美丽。

喔,那苦中寻我之乐,

我心不能向祢关闭;

我在雨中彩虹寻得,

知祢应许不会空说,

天亮便无泪涕。

喔,那使我抬头十架,

我不敢求祢稍离;

今生虚荣死葬土下,

那土长出生命红花,

永远开放不已。4

回到神面前的基督徒生活,不仅是向失望和痛苦作出回应,也是每日要作的操练,并且是我们一生的目标,这幅景象源自于圣经。保罗在罗马书阐述完教义后的一首赞美诗就是一例:「因为万有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愿荣耀归给祂,直到永远,阿们!」(罗十一36)在此,根据神学的洞见和异象的顶峰,保罗宣称万有都是本于祂,意指万有都是由神所造;倚靠祂,意指神维持和掌管万有及所有生命,包括我们在内;而归于祂则意谓祂是目的地、目标、接收者和承继者。换言之,所有人类、生物、受造的实体、历史的过程、艺术的创作、科学、想象、工艺和技术,都是为着荣耀祂、讨祂喜悦和颂赞祂而设;若不是藉着祂本身所赐予我们的内在素质,藉着祂曾彰显且将来仍要彰显的智慧、眞理和公义,没有人能应付形形色色由人类和撒旦而来的罪恶、谎言,以及让美丽变为丑恶的衰败及冷酷。所有这些罪恶迟早都要得到应有的报应。而对于那些靠着恩典而懂得珍惜神所赐予之美善的人,神的爱显得愈发光辉和荣耀(「归于」这个小小的词汇,就其本身而言,只不过代表一种与某事或某物联系的动作;然而,在这节经文中,其意义是何等重要!)

心意更新的人可以见到三一神,圣经归给祂的一切荣美将在每一方面充满他们的眼界——或者说成为他们的视野。他们透过神来看所有事情,而所有事情都成为一条路径,将他们的思想导向神。这是因为重生的心热切渴望神且爱神,甚至胜过人间的爱情:

除祢以外,在天上我有谁呢?

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

(诗七十三25〜26)

我的心哪,你曾对耶和华说:祢是我的主;

我的好处不在祢以外——

耶和华是我的产业,是我杯中的份——

我将耶和华常摆在我面前——

在祢面前有满足的喜乐;

在祢右手中有永远的福乐。

(诗十六2、5’8’11)

神啊,祢是我的神,我要切切地寻求祢;

在干旱疲乏无水之地,我渴想祢;

我的心切慕祢

因祢的慈爱比生命更好,

我的嘴唇要颂赞祢。(诗六十三1〜3)

不论处于人生何境,重生者都会透过基督与圣灵联合相交,与神更加亲近。他们的内心深处经常感到祷告和赞美是自己最想做的事,这种感觉一直存在他们心里。换言之,他们已被安排要进行伟大的人生返乡计划,而在其中,悔改和回到神面前的每个举动,都占有一席之地。这种心态可以马得胜辛酸的抒情诗为代表(见第375〜376页),.而所有建行者折返、企盼回家的振奋心情,也可从中得到一定的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回家是件快乐的事,我们回到神面前,也是如此。

马得胜的诗歌早已家喻户晓,所有在崇拜中站立颂唱这首诗的人,想必也以此诗作为个人的祈祷,这必使神感到喜悦。当我们仰望基督的十字架,将个人的伤痛、失望和沮丧交托祂,我们可以分享马得胜更新的亮光、喜乐和平安,晓得自己是蒙神眷爱的。

第三,更新的心对神和丰盛生命的切慕,使得回乡者成为奔跑者。在他们心中有一股像运动员般,奋力想要夺标的热情、努力和专注。事实上,赛跑是新约中一再出现的画面,象征门徒的忠心、果决和勇气(见林前九26;加二2;腓二16;提后四7;来十二1;参:徒二十24)。保罗形容他个人的奔跑情形如下:「这不是说我已经得着了,已经完全7;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着基督耶稣所以得着我的。——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三12〜14)。他大声疾呼,要人以他为榜样:「所以,我们中间,凡是完全人总要存这样的心」(15节)。同样地,希伯来书十二章1〜2节也催促我们说:「就当放下各样的重担,脱去容易缠累我们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摆在我们前头的路程,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奖赏就在我们面前,我们将一路直奔回家。

我(凯奈丝)的朋友吉姆和卡萝的一生,可说是「天路客」的最佳写照。卡萝在一个宣教士的家庭中长大,出生于一个洲,读书时在另一个洲,接着在第三个洲当宣教士,最后又在一个大型的国际宣教组织担任助理主任。如今已届中年的她,曾感觉自己难以称呼世上任何一处为「家」。不过最终她了解到,她的家在世上没有固定的地址。她和吉姆是世上的天路客,有时奔跑,有时行走,但他们的家是在永恒中与耶稣同在。在世上所发生的任何事情,包括吉姆一百多页的护照,都是朝向天堂的旅程。最近,他们返回卡萝幼年时生长的厄瓜多尔,他们的护照上所贴的身份标签是:「短期停留观光客」。两个人都视这个标签不只证明他们来厄瓜多尔一游,更象征他们的一生正迈向永恒之地。他们虽然居无定所,却笑容满面,这说明他们并非无家可归的难民,而是欢然奔回天家,渴望抵达终点的归乡者。

统整我们的心

目前,我们谈到那些因着圣灵而在基督里重生的人,将会像诗篇八十六篇11节所言,专心敬畏神的名,亦即无时无刻不全神贯注来尊崇、敬畏、爱慕、赞美、感谢、顺服及荣耀神。虽然,天堂的生活必然会如此,但在地上的现实世界中,这样的生活却不是一件简单易行的事。因为,在我们有信心之前,那种深植在我们里面反叛神的罪性,早已时刻蠢蠢欲动。罪性在我们的动机和行为上产生双重的影响力。首先,我们扮演神的角色,却与眞正的神保持距离。其次,我们的人生缺乏重心,以致自己的欲望、梦想、行动和习惯都显得纷乱复杂、分崩离析,任凭自我中心的冲动拖曳我们四处闯荡。鲁益师严格地审査他的信心之旅,这样写道:「我发现,令我惊骇的事其实数之不尽;一连串诱惑、一萝筐野心、正在滋生的恐惧、蓄势待发的憎恨。我的名字叫做群。」5事实上,所有仍未重生的成年人,都在面对同样的景况。虽然我们信主时,这一堆自我中心的冲动和野心停止辖制我们,却仍有许多成分遗留在我们里面,伺机夺走我们在基督里的新目标,也尽一切可能抢回行为的掌控权。这便是保罗所提及的:「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做所愿意做的」(加五17)。「你们所愿意做的」是指如今掌管我们的生活,以及有目标的渴望——这些渴望隶属于惟一最大的渴望之下,也就是全心全意荣耀神。

然而,就保罗来说,肉体的情欲虽然不再作王,但在许多方面,它对我们的心理仍然大有影响。我们很想尽力去完成心中最深的渴望,却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里面正在打一场道德和属灵的仗,但我们正逐渐进步,有时也会得胜,并「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林后七1)。然而,这个任务在世上没有终止的一日。在自我省察时,我们所做的每件事似乎都理应做得更好;而在圣经衡量之下,我们的失误也处处可见。

在罗马书七章7〜25节,保罗藉着自我的分析,阐述自己如何从律法的宗教转变为在圣灵中的生活,带出一个关乎在基督里蒙拯救的福音大议题,(见罗七6,八2)。保罗的论点是:无论是他现在成了基督徒的榜样,还是他从前未信主的日子,代表神公义标准的律法都没有能力抗衡律法所禁止、揭露、判定的罪愆。保罗充分运用律这个字的意思,提及在人类体系中的「律」,对抗他心中的「律」,将他掳走,与他自己的意志作对。他的分析以一个对句作结:「这样看来,我以内心顺服神的律,我肉体却顺服罪的律了」(25节)。前半句是指重生的心乃发自内心地服事,以顺服神,守律法为目标;而后半句则是指内在的罪性以拦阻、分心、分化和欺骗等各样方式,使我们无法正当且纯正地做最想做的事。相反地,我们所晓得不该做的事——即使是很小却很严重的事——仍不断愚弄我们,让我们以为只要做一次没什么大不了,或甚至想都不想就去做了。而等到我们醒觉,才发现自己没有尽力做好当做的事,甚至时常去做不该做的事。只要还在世上,每位基督徒都会有同样的经历。

故此,基督徒的生活可说一直不断在对抗与挣扎之中:不仅要对付外在的引诱,也要对付在心中不时冒出的冲动、妄想、态度、心情、精神状态,挂念这些突发的状况是否会阻碍我们,以纯净的心和纯正的行动来顺服和尊荣神。我们不希望自己不尽心事奉神,但在现实中,我们经常如此。所以,当圣经提及用我们的全心祷告,焦点在于我们的动机而非实现的程度,而全心全意所指的是相对而非绝对的情况。换言之,这里所表达的渴望是,我们此时此刻的祷告应尽可能充分反应出神统整我们心思意念的作为(这是持续成圣的层面之一)。

可以确定的是,当我们的心感觉全然归于神,且专心一致,心无旁惊地向祂作出爱的回应时,我们就体会到更新的时刻来临了。然而,这样的情况不会自动延续,故事也不会就此结束。因为在我们里面’总有比我们所能意识到的更多事情在发生,不论是在动机还是在性情上,就好比专业辅导往往能够帮助我们回顾,想起一些事情。尽管如此,当我们持续不懈地祷告,就可以倚靠神的作为,将心作更进一步的统整。

那么,我们所祈求与领受的这个专心敬畏神的心,对于我们每时每刻的祷告,以及公开和私下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义呢?比较各英文版本对诗篇八十六篇11节希伯来文的译法,可为我们提供一些解答。《英王钦定版》(KJV)’《标准修订版》(RSV)、《新美国标准版》(NASB)和《英文标准版》(ESV)是译为「专心」。圣公会公祷书译为「将我的心编织在一起献给祢」。《新国际版》(NIV)、《现代新国际版》(TNIV)和《新标准修订版》(NRSV)译为「给我一颗专一的心」。在意译的版本中,《现代英文译本》(TEV)译为「训练我全然忠心事奉祢」、《新活水圣经》(NLT)译作「赐我纯净的心」,而《信息版》(The Message)可说是最自由也最清楚易明的,译为「将我的心志和思想合而为一;/然后,专心一致地,以敬畏的态度,欢然敬拜祢。」接下来的一句,则将希伯来文的「全心全意」译为「从我的心底深处」,十分优美婉约。因此,「使我专心」可说是所有因罗马书七章14〜25节的经验而感到挫折的基督徒,自然会作的祷告(尽管有些诗篇作者没有写出类似的诗句,但肯定有过这样的经验,而每位眞正的基督徒都知之甚详)。换言之,这个祷告能增加我们内在的整合,使我们更深、更热切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神身上,也会增加诗人和我们生命的启示与喜乐。

有四个问题可以测出我们对神专心的程度。在进入下个主题前,先来作点测试吧。首先,我们的头脑用得合宜吗?所有重生的心都想熟知圣经,将其教导视为神的真理,用圣经来理解和评估人生,也藉着经文从各样美善中感到神的同在和恩赐。然而在现实中,我们的人生往往分门别类。换言之,我们的生活划分成好几个区域,宗教是其中一个独特的部门。在这部门中,祷告是应作的任务之一。但这宗教部门却与我们人生的其余部分毫不相关。在人生的其余部分,病态的妄想和色情、嫉妒和憎恨、渴望权力的野心和贪婪仍全面掌控。耶稣斥责法利赛人的,正是其假冒僞善的角色,这也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罪恶。因此,我们的头脑——思想所引致的生活——表现如何呢?

其次,我们的双手用得合宜吗?它们是用来讨神的喜悦吗?「将我双手,随祢感动,传达爱怜,」哈弗吉尔写道。双手代表人生的各样活动,即我们所有的实际行动。问题在于,它们所从事的工作是为了讨神喜悦,还是只讨我们本身或周围人的喜悦?只讨他人喜悦是我们必须学习避免的陷阱。所以,我们的双手——我们人生的活动与事业——表现得怎样呢?

第三,我们的习惯合宜吗?我们的例行生活、打发时间的方式、思想的主题和模式,甚至是嗜好和运动的兴趣,都是合宜的吗?从事不恰当的行为或做事不懂得节制,一旦成为习惯,我们的良心就会停止批判它们,以致道德缺陷成为我们整个人的一部分,却毫不自觉。我们经常沦为恶习的俘虏。你我的习惯合乎圣洁吗?我们关心这个问题,并试着付诸行动吗?我们的习惯——我们人生所形成的规律——是什么光景呢?

第四,我们的盼望合宜吗?人生十分倚靠盼望而活,当耶稣吩咐我们要积财宝在天上,因财宝在哪里,心就在那里(太六20-21),便是在论及盼望。我们储存、计划、策划、祈求,是为了什么呢?我们最大的盼望是为了今世和未来,能与圣父和圣子更加亲近,以致喜乐满溢吗?我们是否渴望讨神喜悦,过一个奉献的人生?我们此刻最急切想要成就的事,是否能让神得着荣耀呢?所以,我们的盼望——我们现时人生的焦点——是什么呢?

从这些重要的问题中,可以见到,我们必须像老鹰一般,紧盯着自己将什么带入心中,因为带入心中的东西,往往想要鸠占鹊巢。我们的心如何,人也如何。心是每个人生内在的故事。我们不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心,除非我们留意自己和别人心中所发生的事。所以,难怪箴言这卷智者教子的文学佳作不厌其烦地谆谆告诫,要我们保守自己的心,使之信靠顺服神。「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箴三5)。「你心要存记我的言语,遵守我的命令,便得存活」(箴四4):

要留心听我的言词,

侧耳听我的话语,

都不可离你的眼目,

要存记在你心中

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

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箴四20~21、23)

我们要致力避免污染水源,智者如是说;这是智慧之道,其余都是愚行。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