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米怜—南洋宣教的先驱(完)

至死尽忠

1819年对米怜来说是难受的一年,除了布道站里的人事纷争浮上台面外,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同伴拉结也离他而去了!拉结自从二月六日生下儿子法库尔后,身体就不是很好,后来又因染上感冒而越来越虚弱,在三月二十日逝世。米怜内心充满忧伤和自责,七年的婚姻戛然而止,留下的是无比沉重的遗憾,他除了在祷告中哭求上帝的怜悯之外,也在日记上写下自己的哀痛和软弱、以及对拉结的思念。

拉结也有写日记的习惯,她从1812年九月二日登上前往中国的船那天开始,断断续续写到1819年辞世这年的一月三十日。在第一天的日记上,她写下「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如何」的经文勉励自己,而在最后一天她这样写着:

「今天是个值得我们记念救主牺牲之爱的日子,他曾经被钉十字架、现在已被高举了。在圣礼中我非常欢喜,因为我们所带领归主的第一个华人信徒也参与其中。哦,主啊,请继续祢在他心中所动的善工;也愿祢将更多这样的人加添在我们当中。」

读着她的日记,米怜一点一滴地拼贴起对她的美好记忆:一个好助手、体贴的伴侣、慈爱的母亲、宣教家庭的女主人。

拉结留下了四名从满月到六岁的孩子,这对体力长期透支的米怜而言,无疑地是极其沉重的负担,父兼母职,压力之大可见一斑,因此积劳成疾也就成了无可避免的结局了。巧的是,在米怜人生最忧伤愁苦的这段时期,他正好在翻译《约伯记》。约伯的遭遇和上帝的作为,对他来说自是有一番不同于往常的感触。在这一年年终的回顾日记中,他克制悲情,洋洋洒洒地列出值得感恩的事项,努力将目光移到天上的荣光。

1820年二月间,米怜已经感觉到身体发出的不寻常警讯;1821年十一月,他的肺病恶化,医生一再建议他到外地休养,不过因为放心不下服事和小孩,一直拖到翌年二月才前往新加坡休养一个月。有责任感的他在启程前已将布道站的工作及孩子们的生活安排妥当,也为杂志写了三个月的存稿。后来米怜又前往槟榔屿休养,但他心里无时无刻惦记着马六甲,在1822年四月给伦敦会的信上,他这样写道:「我必须尽早赶回去,—–我一定要撑下去,直到看见有人接下这个担子为止。」令人遗憾的是,米怜的病情始终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不乐观;五月下旬,槟榔屿总督派船将病重的他送回马六甲,六月二日米怜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七岁。

米怜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所成就的事工令人折服。他出身贫寒,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却凭着无比的毅力自学有成,在文字及布道事工上展现惊人的影响力;而他和马礼逊的相知相契、合作无间,也成为最美的同工典范。米怜曾在遗嘱中表达希望孩子继续学中文、成为中国宣教士的期待,多年以后,那位他认为中文学得不错的儿子威廉,即美魏茶(Wiliam Charles Milne)果真不负父望,加入伦敦会,于1839年到达中国,在宁波、上海一带宣教,并且参与中文《圣经》的翻译工作。米怜身为被差往中国的宣教士,却未能亲自在中国的土地上服事,这样的遗憾终于在他的儿子身上得到了补足。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