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第三章

第3章向外的灵修

迈向与他人友爱的生命与生活

(一)向外灵修引论

A 外在的生命与向外的属灵生命

人的外在生命是指人外在表现的生命,是人行为与实践的生命。人的外在生命与他人产生人际关系,与社会群体互动,是人外在化的生命。这外在生命是整个人生命之不可分割与忽视的部分。从基督徒灵命来说,外在生命就是基督徒的向外属灵生命,是基督徒三面导向灵命的一部分,与向上和向内的灵命紧密连接,其意义极为重要。

若向上的灵命没有在向外灵命表现,向上的灵命是未得完全而无生命实践意义(雅2:17-18、22)。若基督徒有向上灵命而无法在外在生命里实践,这种向上灵命只局限在自己的宗教经验,属知识性,容易趋向假冒为善。正如耶稣指责文士与法利赛人的生命是「能说不能行」、「假冒为善的」、「粉饰的坟墓」、「蛇类、毒蛇之种」(太23:3、13、27、33)。

另外,若向内的灵命无法向外延伸或表现,基督徒虽说自己已经拥有真正自我,这只不过是认知上的自我认识,无法活出基督徒神儿女、神所爱而喜悦、神所拣选的生命、身分与生活。基督徒若声称自我扭曲得修复,心理伤害得医治,而无法在外在生命里验证表现修复与医治,这种主张是无实效而空荡的。若有基督徒自认生命素质高或品格成熟,而没有把这种素质或成熟实践在向外生命,这种生命素质是经不起考验,生命成熟也值得怀疑。

无庸置疑,基督徒向外生命的基础是向上的灵命,向外的生命也不能没有向上的灵命。向外生命若没有向上的灵命的基础或来源,此向外生命并非基督信仰性的,无法具有基督教属灵意义,只是非基督信仰意义的人际关系与社会互动生命。

向外的生命也紧密地与向内的生命连接。事实上,向内生命的状况决定向外生命。基督徒的自我认识影响对他人的认识,即自我观影响他人观。若有人对自我认识是偏激与负面,很难期待对他人的认识是肯定与正面。基督徒的内在心理生命状态(扭曲与心理伤害),对他人的态度、反应,并与他人的互动、关系有紧密关联。基督徒的生命素质或品格,也影响对他人的态度与人际关系。因此,向外的生命与向内的生命是环环相扣,无法分开分割。

B 向外灵修的基本概念:内容、目的、方法、社会性、止境

向外的灵修是向外灵命的灵修,是基督徒在人际关系与社会互动中的灵修。笔者提出,向外的灵修内容包括四点:第一,正确的他人观与人际关系的灵修;第二,与他人建立共同体与共同体灵修;第三,对他人的生命关顾灵修;第四,社会生活中的慈爱与公义的灵修。基督徒藉着向外灵修的生命表现与生活实践,最终与他人友爱。与他人友爱中结出的外在生命的果实,也是向上与向内生命的果实。这果实让向上生命得以完全,让向内生命得到确据。

向外的灵修是以向上的灵修为依据与基础。基督徒藉助向上灵修的静默、独对、合一读经、合一的祷告、整日灵修、随时随处灵修等,在人际关系,并与社会群体互动中建立友爱。不仅如此,向外的灵修也承接向内灵修的模式、实践与成果。让基督徒恢复真正自我,修复自我扭曲,医治心理伤害,成熟生命的素质与品格的向内灵修是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并与社会群体互动的关键与途径。

向外灵修的核心对象与内容,不是与神的关系或内在自我关系中的自己,乃是人际关系与社会互动中外在自己与他人。所以,向外的灵修要求基督教灵修必须从自己与上帝、自己与内在自我,扩延至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与范畴,让灵修具备他人与社会意义。因此,向外灵修是社会性灵修,是社会性关系与范畴的灵修。

最后,向外灵修中正确他人观与人际关系的建构、共同体建立、生命关顾的推动、社会关怀的广延等,难以在短期内促成或看到实效。基督徒持有正确的他人观与人际关系,需要长期而反覆的认知与行为;亲密性共同体的建立与成熟,是长期而不能停歇的工作;生命关顾是永无止息的工作;慈爱与公义的社会关怀,需要长期委身。因此,向外的灵修是没有止境的灵修。

(二)他人观与人际关系论

A 引言

为何基督徒的灵命与敬虔,要走向他人与人际关系呢?笔者从三方面说明。第一,爱上帝与爱人之间,有并列同类性与无法分割性。旧约律法与耶稣把爱上帝与爱人视为至大的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利19:18;申6:4-5;太22:34-40)。这表示两者是并列的。耶稣说完爱神的第一诫命后,强调「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9)「相仿(ὅμοιος、homoios)」是指同样性质的相似、类似,是同类。(注1)因此,爱人与爱神是同类的。另外,爱上帝与爱人是无法分割。使徒约翰非常强调爱上帝,必须在爱人上表现出来。他提出若有人说爱上帝却仍旧恨人,「那就是说谎话的」,因为人若不能爱看得见的人,便无法爱看不见的上帝(约壹4:20-21)。约翰笃信爱上帝与爱人,是无法分割的。

第二,在井旁打水的撒马利亚妇人确知耶稣是弥赛亚后,能把重要的水罐子撇下,迫不及待地向众人分享自己遇见弥赛亚的经历(约4:1-41)。这就是灵命的必然外延性。此必然外延性是向着他人,是紧迫而迫不及待的。耶稣驱赶格拉森鬼附者的鬼之后让他回家到亲属那里。因此,耶稣也强调向上与向内灵命的必然外延性。

第三,与上帝建立灵命关系的人,必须把灵命的内涵,表现在他人身上。这是基督徒的必须当为,是灵命的必要性与当为性。保罗看重一个拥有上帝灵命的「神的选民、圣洁蒙爱的人」,必须秉持心中的「怜悯、恩慈、谦虚、温柔、忍耐的心」,在他人关系上要「彼此包容、彼此饶恕」(西3:12-14)。对他人的包容与饶恕,是灵命持有者的必要与当为。

总之,基督徒的灵命与敬虔,必须要走向他人与人际关系。两者之间有并列同类性、无法分割性,更有必然外延性、必要性与当为性。因此,属灵人面向他人与人际关系,是必须而不容置疑的事。

B 他人观与人际关系论

1、一般性他人观与人际关系

一般人,特别是中国人的他人观与人际关系,往往建立在血缘、地缘、学缘、关系缘(以下简称四缘)。有了血缘关系,他人就自然成为亲密、关怀、施予的对象。若他人是同一故乡、省籍、国籍,就容易产生亲近心与认同感。对有学缘的同校同学或校友,比较能接纳与放心。关系缘不仅指在家庭、环境、社会、学校、工作等,与他人建立的人际关系与连接,更关注在这些关系与连接中,是否对自己有利,能否达成自己的计划与心愿。因此,关系缘通常具功利性。

一般来说,对具有四缘的他人是亲密、关怀、施予、亲近、认同、接纳、放心、连接的对象。若没有四缘,他人是保留、算计、排斥、拒绝、敌视、竞争、打倒、争夺、取利的对象。四缘一般性他人观与人际关系,有局限性、偏袒性、偏向性、目的性、功利性等特征。

2、基督信仰的他人观与人际关系

基督教信仰不能认同基于四缘一般性他人观与人际关系,反而要超越与突破四缘的他人观与人际关系。第一,耶稣率先树立了超越四缘他人观与人际关系的典范。其实,耶稣因血缘与地缘,遭到他人的厌恶与轻视。在家乡,祂因是木匠约瑟的儿子而被人厌弃(太13:53-58)。在加利利,听到拿但业说:「拿撒勒还能出甚么好的吗」(约1:46),被轻视与排斥。

耶稣虽因血缘与地缘遭遇排挤,但祂超越地区、种族、家属、社会阶级、背景等的局限,以怜悯看待他人,促进人际关系。耶稣在家乡拿撒勒与人接触交流(太2:19-23,4:12-13;可6:1-6),去到家乡外的加利利(太4:12-25;可7:24-30),甚至加利利外的泰尔、西顿、撒马利亚等地区工作(太15:21-28;约4:1-30)。耶稣也走访过政治与宗教中心耶路撒冷(太21-26;可11:15-23;约2:13-25,5:1-47),但祂没有在耶路撒冷发展人际关系,贪图关系缘。耶稣超越地缘与关系缘的他人观与人际关系。

耶稣打破血缘的亲属观念与低视孩子的偏见。对任何遵行上帝旨意的人,耶稣都纳入自己的亲属范围里(太12:50)。耶稣看到门徒禁止父母带孩子亲近祂时,反而欢迎孩子并给予祝福(太19:13-15)。耶稣也突破社会的阶级与地位,接触法利赛人、文士、渔夫,并广范围地亲近被大众唾弃或排斥的税吏、瘫子、大痲疯者、瞎子、附鬼者、血漏病人等(太20:29-34;可5:1-20、25-34;路15:1-2,17:11-19,19:1-10)。对来自犹太全地、耶路撒冷、泰尔西顿等求医的人,从未拒绝,均都医治(可3:7-9;路6:17-18)。祂甚至对不认识的无数群众,从无敌视,总以怜悯心看待,还提供饮食(太9:35-36,14:13-21,15:32-38;路9:11)。

耶稣超越四缘来收纳门徒(路6:12-16)。在门徒里,没有达官贵族、富豪,反而是普通人或人格缺陷者。例如,渔夫西门彼得、安德烈(可1:16-20),脾气火爆如雷的西庇太的儿子雅各、约翰(可3:17),曾歧视耶稣的拿但业(约1:46),税吏马太(太9:9),多有疑惑的多马(约20:24-29),有偷窃习惯的加略人犹大(可3:19;约12:4-6)。

第二,对基督徒该如何看待他人,保罗非常强调「受洗归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3:27-28;林前12:13;西3:11)。因此,基督徒对「受洗归入基督」的基督徒他人的看法与人际关系,没有血缘、地缘(种族)、关系缘(身分、阶级、男女)的局限与限制,反而在基督里「成为一」。

进一步,基督徒把其他基督徒看作为弟兄姊妹、神家里人、互为肢体(太12:50;林前4:6;弗2:19-22;罗12:3-5)。作为弟兄姊妹,人际关系是自家手足关系,要彼此相爱(彼前4:7-8;约壹3:11、17-18)。神家里的人要彼此建造生命,彼此联络来建立主的圣殿(弗2:19-22)。肢体要互相款待、彼此服事、互相联络、互相认定、互相给予体面、彼此相顾、同苦同乐(罗12:5-8;林前12:12-27;彼前4:9-11)。

第三,基督徒的生命要显明在世界与非基督徒面前,因为基督徒是「世上的盐」、「世上的光」(太5:13-16)。基督徒向世人显出的生命是基督的生命,即怜悯、恩慈、谦卑、温柔、忍耐、包容、饶恕与爱(西3:12-14),甚至要爱仇敌,为逼迫自己的人祷告(太5:44-48)。因此,非基督徒他人是基督徒显明基督生命的对象,而非排挤、仇视对象。

总之,基督徒的他人观与人际关系不能以四缘为基础或准则,更不能以此来决定对他人的亲密、关怀、施予、认同、接纳的态度与行为。反而,要超越四缘他人观与人际关系的局限性、偏袒性、偏向性、目的性、功利性、党派性、暂时性。对任何他人都要显出亲密、关怀、施予、认同、接纳。圣经提出很多基督徒的他人观,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有三:他人是另外的自己,他人是款待的对象,他人是密友、导师与医治者。

C 基督教的他人观:另外的自己、款待的对象、密友导师与医治者

1、他人是另外的自己

a 另外的自己

为什么他人是另外的自己呢?圣经强调「爱人如己」(太22:39;罗13:9)。爱人如己是至大诫命,但它也引申一个基要而重要的基督教他人观,即他人与自己要同等视之。爱他人正如爱自己,看待他人也要像看待自己。因此,他人乃自己,是另外的自己。

「爱人如己」不仅视他人与自己同等,更强调他人是以上帝的爱去爱(ἀγαπάω、agapao)的对象。在他人身上要展现上帝爱的人际关系。但这种爱人行动,必须先以上帝的爱来爱自己才有可能。以神爱来爱自己,不仅爱自己的长处、可爱处、可夸处,也爱自己的短处、不可爱处、失败。但爱自己不能贪图己益来爱己(林前13:5)。有了如此的爱己,才能突破四缘的人际关系,与他人发展神爱的人际关系。

b 他人是另外的神的儿女、神所爱而喜悦的人、神所拣选的人

他人既然是另外的自己,那么,从基督教真正自我来说,基督徒他人与自己一样,也是神的儿女、神所爱而喜悦的人、神所拣选的人。因此,对待基督徒他人当尊重、尊荣、爱、欣赏、肯定与祝福,不能轻视,更要杜绝四缘一般性他人观与人际关系。另外,非基督徒他人是神所爱的人,是潜在的神的儿女、神所喜悦的与神所拣选的人。他们是基督徒以神爱去爱,并期盼归主的祷告对象。因此,不能以四缘一般性他人观与人际关系看待非基督徒他人,不能排斥、拒绝、轻视,反而要爱与祝福。

2、他人是款待的对象

a 他人是款待的对象

圣经优美而感动地描述他人是款待(hospitality)的对象,以及有关各种款待行为。首先,耶稣在世上对不知名而陌生的跟随者与无数群众不仅讲道、医治,更视作为款待的对象来「接待他们」(路9:10-17)。耶稣的款待是迎接与接纳性「接待(ἀποδέχομαι、apodechomai)」(路9:11)。(注2)这是一种在心态与实质的接待。耶稣在心态上向陌生的群众发出怜悯的心,体恤群众的飢饿来迎接并接纳他们。祂亲自行神迹,让群众实质上经历吃到饼与鱼的接待。复活后的耶稣在打鱼的门徒中出现,第一句话是:「小子!你们有吃的没有?」(约21:5)耶稣没有斥责门徒的背叛,反而满怀饶恕之心来接纳门徒,体恤他们的飢饿,与门徒共进早餐来迎接门徒。

耶稣强调款待他人必得上帝亲自的赏赐与报答。祂教导人,上帝暗中察看善待与款待他人的施舍行为(太6:1-4;路14:12-14)。若有人「只把一杯凉水给这小子里的一个」,耶稣说:「这人不能不得赏赐。」(太10:42)耶稣也非常看重对社会弱者的款待。祂直接指出摆设筵席邀请「贫穷者、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之款待者,是有福的人,并在将来「义人复活的时候」耶稣必让这人「得着报答」(路14:13-14)。

除了耶稣,亚伯拉罕、先知以利亚时代的穷寡妇、在法利赛人家作客的耶稣面前出现的有罪女人、以马忤斯路上的耶稣门徒等,都把陌生而没有面识的他人视作为款待的对象,并在款待后得到上帝的赏赐。亚伯拉罕在帐棚门口,突然看到未知的三位天使「在对面站着」,「就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创18:1-2)。接着,亚伯拉罕谦卑地拿水让天使们洗脚,急忙告诉撒拉用三细亚细面调和做饼,自己跑到牛群牵了一只又嫩又好的牛犊交给仆人预备饮食,取了奶油与奶(创18:4-8)。把一切的饼、牛犊、奶油与奶放在天使们面前,自己却侍立树旁(创18:8)。款待之后,天使告诉亚伯拉罕次年将得子的好消息,并确认上帝会赐他大国与眷顾的应许(创18:18-19,21:1-3;出1:7)。

穷寡妇虽然知道自家的罈里只有一把面,瓶里只有一点油,但她按照以利亚的吩咐,相信上帝的话(「罈内的面必不减少,瓶里的油必不短缺,知道耶和华使雨降在地上的日子」),提供以利亚食物(王上17:12-15)。寡妇款待以利亚后,罈内的面果真不减少,瓶里的油也不短缺(王上17:16)。寡妇所得的报答并非来自以利亚,乃来自上帝。

在法利赛人家作客的耶稣,突然受到有罪女人的至上款待。女人用「眼泪溼了耶稣的脚,就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用嘴连连亲耶稣的脚,再把盛满香膏的玉瓶拿出来,抹在耶稣的脚上(路7:38、44-46)。女人的举动、邀请,与法利赛人的接待形成对比。法利赛人没有洗耶稣脚的礼貌行动,没有亲嘴的热情问安,也未用油抹头的礼遇欢迎(路7:44-46)。耶稣接受女人的款待后,向女人宣布罪的赦免与平安信息(路7:48、50)。女人从耶稣得了赦免与平安的赏赐。

往以马忤斯的两个门徒不知耶稣复活,也未认出耶稣的情况下,在村子路上「强留」耶稣,请耶稣同住宿、同坐席来款待耶稣(路24:28-30)。接受款待的耶稣把饼递给门徒,门徒们的属灵眼睛明亮,认出耶稣,「立刻起身,回耶路撒冷去」,见证耶稣的复活(路24:30-35)。门徒对耶稣的款待,给他们带来生命与使命的更新,这是极大的赏赐。

b 款待的真意

他人是款待的对象。那么,款待的真意是什么呢?第一,款待是欢迎接待。上帝以「慈爱迎接」落难的大卫(诗59:10),这是慈爱的会面迎接。耶稣「接待」五千名群众,让他们吃饱,是欢喜的接受与欢迎(路9:11)。亚伯拉罕接待三位天使时「从帐棚门口跑去迎接他们,俯伏在地」的欢迎(创18:1-2)。他人如同贵客,是欢迎的对象。

第二,款待是礼遇。礼遇是最高的待遇,让他人接受至高的迎接、欢迎、接待与侍候。亚伯拉罕的「俯伏在地」是至高的迎接与态度;拿水为天使们洗脚是谦卑礼遇的表现;拿出的饼、牛犊、奶油与奶是至上礼遇食物;最后,站着随时侍候天使是最高的礼遇态度(创18:1-8)。另外,有罪的女人把至昂贵的香膏浇在耶稣头上,是对耶稣的至高款待礼遇(太26:7)。

第三,款待是谦卑。在以色列迎客习俗里,主人预备水让客人洗脚,是对客人的欢迎与款待表现。有时主人预备水,客人自己洗脚(创24:32;士19:21),也有作客家的仆婢替客人洗脚(撒上25:40-42),更有主人洗客人的脚(提前5:9-10)。主人替客人洗脚是对客人的礼貌与欢迎,更表示对客人的谦卑。有罪的女人用悔改认罪的眼泪替耶稣洗脚,并用嘴不断地亲耶稣的脚,是对款待对象的谦卑态度。

第四,款待是爱。当耶稣接受有罪女人的款待时说,女人如此款待是因女人的「爱多」(路7:47)。希伯来书作者提醒人「不可忘记用爱心接待客旅」(来13:2)。「用爱心接待(φιλοξενία、philoxenia)客旅」的原意是款待,是爱陌生人。(注3)保罗也使用同样的「接待(φιλοξενία、philoxenia)」一词,说:「客,要一味地款待。」(罗12:13)因此,款待他人先要有爱心,凭爱心接待。

另外,耶稣强调爱的款待对象,还包括仇敌与逼迫自己的人。若能把这种人纳入爱的款待对象,就能作「天父的儿子」,像天父一样「完全」(太5:44、48)。若不能如此,便没有「赏赐」与「长处」,而且与「税吏」与「外邦人」没有两样(太5:46-47)。保罗也提醒信徒款待恶人,不能「以恶报恶」,「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罗12:17-18)。他还引用箴言具体说:「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箴25:21-22;罗12:20)。对保罗来说,爱的款待是善待恶人、「以善胜恶」(罗12:21)、化敌为友的款待,更是一种「善事」(提前5:9-10)。

3、他人是密友、导师与医治者

通常密友、导师与医治者是指一些特定人士,或具专业资历的人。密友是能说真心话的谈心者。导师是教导者,教导专业知识,对学生的学业问题、困难、困惑,提出指引与方案。医治者是对病人的各种疾病与缺陷,有专业能力作出诊断,给予药方与进行治疗的人。从基督教灵修的角度来说,密友、导师与医治者不仅是指这种特定人士或具有专业资历的人,一些不具备特定条件或资历的人,甚至不能认可为密友、导师与医治者的人,也能成为密友、导师与医治者。在灵修意义上,小孩子、愚拙人、软弱人、世上卑贱人、被人厌恶的人等,都能成为密友、导师与医治者。

首先,小孩子是密友、导师与医治者。耶稣没有禁止抱着孩子亲近耶稣的父母,反而说:「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小孩子,断不能进去。」(路18:17)在这里,耶稣藉着小孩的特征,讲述进天国的条件,与此同时,也提醒周围的人当像小孩的单纯、正直与谦卑(箴20:11;太18:1-4)。事实上,小孩本不能成为大人的密友、导师与医治者,但他们的单纯、正直与谦卑的言语,像密友的言语,真心劝戒大人终止虚假、欺骗。他们的单纯、正直与谦卑的样式,敦促大人放下诡诈与傲慢,引导大人回转(太18:3)。他们的单纯、正直与谦卑的言行,对大人的狂妄言行与生命状况作出诊断,开出单纯、正直与谦卑的药方。

愚拙人、软弱人、卑贱人、被人厌恶者、无有者也是属灵上的密友、导师与医治者。当保罗对满有聪明与智慧的哥林多教会信徒论述十字架的道理时,提出:「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神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被人厌恶的,以及那无有的,为要废掉那有的,使一切有血气的,在神面前一个也不能自夸。」(林前1:27-29)在这里,保罗一方面指出智慧人因自高自大藐视十架救恩,而被神弃绝,但愚拙人因自己的愚拙,反而接受十架救恩,蒙神拣选。另一方面,他更力劝智慧人、有能力的人、尊贵的人,当以愚拙人、软弱人、卑贱人、被人厌恶者、无有者等为学习与效法的对象。

通常愚拙人因自己的愚笨,要聆听他人,接受他人开导。但愚拙人也能激励人去聆听他人,接受他人的指引,来医治自己的骄傲与固执。软弱者是自感力薄与有缺陷的人,只能做小事,需要求助他人。但从软弱者身上,可学习他们听取他人意见的密友态度,乐意关注他人问题、困难、困惑的导师行为,以及能医治他人好大喜功的心态与好高骛远的柔弱谦卑倾向。卑贱人是低微人,需要俯就他人。这种低微、俯就他人的态度,可以对高傲自大者提出谦卑的导引与作出人格缺陷的诊断。被人厌恶的人总被轻看藐视,等候他人的关怀器重。但从这些人,可以学习尊重与关怀他人。他们可以成为生命与生活的导师。无有者自认无存在意义或在物质上无有,在众人心目中是无价值人,但在这无有者身上,却可看到人存在的重要与价值,即存在胜于拥有的重要。因此,无有者是生命价值观的导师与医治者。范尼云(Jean Vanier)知道残障者虽是脆弱者,但在他们身上发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并向残障者宣布说:「你的生命有意义。」(注4)他更确信这些残障者正「呼唤人去爱、分享、怜悯,并成立共同体(community)」。(注5)

卢云在加拿大多伦多的黎明之家(L’Arche Daybreak)服事一位有严重智障与肢障的青年男子亚当(Adam Arnett)。亚当不能言,不能自我行动,更无法表达自己,是极度的弱者,但卢云却发现并告白他是:「我的朋友、我的老师、我的向导。」(注6)卢云对「专业教师、医生、护士、牙医、社会工作者、教士及政府职员」只把亚当视之为「服务对象」,而感到遗憾;他们「不能发现或接受他美丽的心灵,无比的忍耐及温柔心」。(注7)卢云进一步认定亚当是「真正的老师及真正的医治者」,因他给予的医治是属于「内心的医治」。(注8)亚当更用单纯的眼睛向他人,尤其对无法认知自我伤害的人,宣布「平安、勇气、喜乐及自由」。(注9)当卢云担心自己的工作或成就时,亚当像密友般地提醒他:「存在比行动更重要」;当卢云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与著作时,亚当就像一位老师,安静告诉他:「神的爱比人的称赞更重要」;在卢云关心成就时,亚当像向导般引导他,「一起做事比单独做事更重要」。(注10)重度残障者亚当成了卢云的朋友、老师与向导。

4、基督教他人观的双向性意义

从他人与自己来说,基督教他人观具有双向性意义。第一,从他人来说,可重思与发现他人的特征、现状、长处、软弱等,来肯定与确定他人是另外的自己、款待的对象,是密友、导师与医治者;接着,再从这些他人的特征、现状、长处、软弱等,学习效法,并接受劝戒、指引与医治,甚至从他人的负面状况可吸取教训(不能狡猾、急躁、肤浅、偏激等教训)。

第二,从自己来说,藉他人来发现自己。换言之,把他人视作为另外的自己、款待的对象、密友、导师、医治者时,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困难、缺陷、软弱以及自我改进之处。例如,从卧床的病人或无法行动自如的残障人士身上,基督徒可以发现因忙碌追赶生活而失衡的自己,以及隐藏暴力倾向与败坏人性的自我。从易怒狡猾人中发觉自己的怒气与小聪明,并自己应改进的生命内容。

当卢云不断地与亚当相处交往,视亚当为自己的朋友、老师、向导时,便发掘到自己内心深处生命的状况、缺陷、渴望与懦弱。卢云发现亚当不仅帮助他落脚于黎明之家,更让他「植根于自己」,警觉常把自己放在崇高的理念与视角的诱惑,不可忽视「日常生活的平凡与美善」。(注11)当卢云把亚当看作密友与同伴时,卢云看到他内心深处渴望的爱、友谊、共同体与归属感。(注12)事实上,亚当挖掘了隐藏在卢云内心深处的渴望。

5、基督教他人观与四缘一般性他人观

基督教的他人观与四缘一般性他人观,是相异、相斥的。按另外自己的他人观看他人时,他人是以神的爱去爱的对象。款待的他人观,视他人是贵宾上客。密友、导师与医治者的他人观,把他人当作为学习、效法的对象,是导引者与治愈者。在基督教的他人观,他人不再是保留、算计、排斥、拒绝、敌视、竞争、打倒、争夺、取利的对象,乃是接纳善待、怜悯饶恕、欢迎礼遇、谦卑、爱与善待、亲密、恭候聆听且尊敬接受的对象。因此,在人际关系上,基督徒能摆脱四缘的局限性、偏袒性、偏向性、党派性、目的性、功利性、暂时性,与他人维持尊重、礼遇、谦卑、爱、学习与祝福的关系。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