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第十四章 捐出十分之一的收入——犹太人论奉献
犹太民族是一个慈善的民族,这是世人所认可的,他们始终将助人就是助己贯彻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的每一个角落。
正如《塔木德》书中所云:如果一个富人不肯把它的财富作布施,财富就不会给他带来荣耀。
布施是一种责任
犹太人能不能算作世界上最慷慨的民族,尚且存疑,但犹太民族是一个慈善的民族,则是为世人所认可的。这倒不是犹太人慈善讲得多,恰恰相反,希伯来语中连“慈善”这个词都没有,表达相近意思的只有一个词,“tzedaka”,翻译过来就是“公义”。换言之,一个人在施舍的时候,绝不是在“行善积德”,做些“分外”的好事,而纯粹是在履行“公共义务”。作为一个散居的民族,犹太人不能不以某种机制来消除贫富差距造成的内部应力;作为一个常被人赶来赶去的民族,犹太人不能不互相照应;作为一个生性敏感的民族,犹太人谙熟施舍过程中双方心理的微妙之处;作为一个工于心计的民族,犹太人更知道慈善从来不是单纯的施舍。正因为有了平平常常的心态,犹太人反而把慈善事业安排得较其他一切民族都入情入理。
犹太人的慈善事业源远流长,其中历史最为悠久的或许就数什一金和安息年或者禧年了。什一金是由古代世界的什一税演变而来的。什一税的起源一般被认为出现在埃及,最初是一种以贡赋养活政治和宗教等级的方式。在古代民族的相互争战中,什一税也是征服者对被征服者的一种权利。早期希伯来部落也许是从后一种方式或者以寄居者给他的主人的贡赋形式,接受了什一税的。始祖亚伯拉罕曾把自己1/10的收成交给撒冷的国王麦基洗德,据说是为补偿被搞脏了的水源。以后,《圣经》中规定,以色列人必须将其1/10的收入交给祭司阶层利未人作为向上帝的献祭,并规定其中哪些部分可以由祭司享受,哪些部分归族人分享或烧给耶和华。王国建立之后,什一税也成为王室收入的一部分。当然,王的胃口大多比神的胃口大,所罗门可以称为“横征暴敛”,这1/10肯定是满足不了他的。以后,《塔木德》也承认什一税的作用,并就这笔钱的使用作了种种限制。随着第二圣殿的被毁,王权不复存在,圣殿献祭不复存在,祭司阶层也不复存在,而作为精神领袖的拉比在15世纪以前一直靠自己的其他物质手段谋生。因此,原先多少带点强制性的什一税成了完全自主决定的捐献,在数量上,人们仍然比较习惯于至少1/10这个比例。所以,我们不妨称之为什一金,以同其他民族的捐税相区别。好在希伯来语中,指称这1/10的东西的,本来就是一个由“十”派生出来的词“Maaser”。
犹太人对捐献什一金有着明确的规定。原则上,每个人都要为穷人捐献110,“否则,他的祈祷就不能达于天堂”。甚至身为受施者的穷人,也必须捐献1/10。不过,真要是捐献什一金意味着剥夺一个家庭的基本生存资料,或者无父母的姑娘会因此嫁不出去,则可以免除。在犹太人中,是否捐献什一金,可以由个人自己斟酌决定,就像是否做一个犹太人也可由他自己决定一样。但捐款如何使用不完全取决于捐献人,捐献人只准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决定将其全部或部分用于何种用途。
按照规定,什一金不能用于子女的教育,不能给媒人,不能给拉比或其他宗教人员,也不能用来建造犹太教会堂(可以采取专项募捐的方法来筹款)。“慈善先及亲友”是可以的,但那些把时间都花在研习犹太经典上的人享有优先权。
除什一金之外,早期希伯来人还有另一项制度性安排,就是安息年或禧年。在安息年,地里自长的东西,无论多少,皆归穷人和婢仆等享用,地的主人不得干预。经过七个安息年,便到了第五十年,犹太人称之为“禧年”。在这一年,除了同样休耕并全体同吃自行生长的土产之外,以色列人互相所欠的债务也一笔勾销,以前卖出的土地自然归还,以前卖身为奴的自行获得自由,实在不舍得离开主人家的还须另外举行仪式:把头靠在门框上,让主人在耳垂上穿个洞,方可以终身为奴。《圣经》中上帝还特别关照,富人不可在禧年临近之时“恶看穷人”。禧年成了犹太人除旧布新,人人有个新开端之年,也成了犹太社会消除内部压力之年。对所有这些安排,犹太人在观念上一概视之为个人,尤其是有钱人的一种义务,一种具有神学色彩的道德指令。犹太人的慈善从根本上说,不取决于对受施者的态度,即使厌恶他,为了履行义务,也得为不幸者捐献。这就是“慈善乃公义”的实质。毫无疑问,这本身也是一种纯理论上的或者理想化的说法。犹太人的这套出于独特价值观念与心态的慈善安排,在其民族两千多年的颠沛流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犹太民族是靠自己相互之间尽这种无条件的“公共义务”而得以延存至今的。
历史上,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有一个完整的犹太共同体,并拥有自己的会堂,就必定有一个犹太人称为“司幕”的救济员,以解决犹太人日常一般需要。至于特殊需要,则由辅助协会来解决。在海盗盛行的年代,一些犹太共同体还准备了赎还被掳者的专项资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一些庞大的犹太共同体,如英国伦敦或美国纽约的犹太共同体中,最大最多的机构也许就是从事慈善救济和募捐的机构。它们不但保证了共同体成员的需要,而且在其他共同体处于危难之中或面临大量移民时,也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支援与资助。历史上的事情不说了,即使犹太人自己的国家,也是在境外犹太人的共同资助下站稳脚跟、迅速发展的。从1950—1980年间,世界各地犹太人给予以色列的捐献与贷款(名为贷款,其条件之优厚与捐献也没有什么区别,因为犹太人本来就没有相互借钱需付利息的习惯,不过商场上另作别论。)达120亿美元。1948年以色列建国那年,仅美国犹太人就捐献了2亿美元,相当于那一年美国犹太人收入的总和!每当以色列处于危难之时,海外犹太人的捐款便会潮水般地涌来,除了现金和支票,人们还会送来房屋和汽车加油站的契据,妇女会献出自己的戒指和首饰,孩子会献出自己积攒的硬币,一个老人甚至献出了他的全部财产30美元6角9分。犹太教神学院的一位教授给募捐组织送来一张2.3万美元的支票,他在附来的便条上所写的一段话,最具代表性地体现了“慈善乃公义”信条的巨大感召力:“我们愿以任何方式帮助你们,只要你们觉得可行—回答电话或粘贴邮票。我会心甘情愿地奔赴以色列,换下别人去完成其他职责。你们知道,过去,当那600万人走进煤气室的时候,这个世界曾默默旁观;现在,当几百万幸存者被冲入油井的时刻,我决不会保持沉默!”
以助人为己任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会走向反面,尤其是好事情。所以,以犹太人那种慷慨好施的脾性和完善有效的慈善体制,外人很容易为他们担忧,是否会因为接受救济太容易而终有一日会接济不上。然而,事实证明,犹太穷人自己对慈善组织或慈善活动的依赖并不严重,往往是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暂时利用一下。一有可能,他们马上放弃这根拐杖,自己站稳脚跟。
在价值观念上,犹太人推崇慈善,而不以受施为荣。对于犹太人来说,需要接受救济,无疑证明自己已经到了赤贫的地步,等于承认自己的失败与无能,这是一个莫大的耻辱。这种观念和心态典型地体现在犹太人的一条谚语中:“与其在他人的慈善下过活,不如过贫苦的生活。”在贫苦而独立的生活中所能保持的个人尊严,在接受施舍之时,不能说荡然无存,至少也岌岌可危。正是这种视慈善之物为“嗟来之食”的态度,使得犹太穷人在很多情况下都隐而不现,或者更准确地说,使他们从贫困中昂然崛起。在后一个过程中,犹太慈善机构的接济方式也起了极大的作用。
举例来说,犹太人对穷人家的姑娘一直深表同情,因为她们有可能因为办不起嫁妆而嫁不出去。犹太人有一种说法:有一个过了年龄而未结婚的女儿,是一个家庭可能经历的最大不幸之一。因此,犹太慈善制度中对出身贫寒的姑娘特别开恩。犹太律法规定,一个没有父母的年轻姑娘,要是会因为捐献什一金而使其嫁妆低于正常结婚水平,从而影响其结婚机会的话,可以不捐献。这是为数极少的几种豁免资格之一。此外,许多犹太共同体都备有一笔供贫苦新娘置办嫁妆的专用资金,称之为“hachnasatkallah”。例如,英国伦敦犹太共同体就有一个“每年为贫穷的犹太淑女和培训有天赋的犹太姑娘提供资助”的“阿尼阿比卜信用社”,在采取这些特殊措施的同时,共同体对贫苦姑娘本人也有一个要求,要求这样的姑娘或新娘证明,她确实已经为自立作出了努力。既在相当长的时期中,女孩子正当攒钱的方法只有一种,就是当女佣,那难怪“立陶宛犹太委员会”早在1638年就明确规定:“穷人家出身的姑娘······只有获得了共同体领袖发给的文件,证明她们在共同体生活期间,自12岁以后—因为这个年龄已适合做家务—已经有3年时间是在别人家里当女佣之后,才能得到资助。”犹太共同体对于关怀备至的贫苦姑娘尚有这种要求她们自立的规定,那么,对于其他救济对象就更不用说了。之所以说他们已不像犹太人,倒不单单因为他们的脸皮厚,而是在犹太人的慈善体制下,根本不会造就这样一种可以“肆无忌惮”地享受“肥鸡和陈年葡萄酒”的人。著名的犹太思想家、犹太律法的权威迈蒙尼德曾明确宣布,最高级别(共有八级)中的最高级的慈善之举,就是收容一个一贫如洗的以色列人,送他一样东西,或者借给他一笔钱,或者招他入伙,或者为他找一份工作,目的在于使他的双手变得有力,从而使他不再需要求助于人。
“使救济对象不再求助于人”是犹太慈善活动的最终目标。无论从道义上、经济上还是民族生存上来说,这个目标都是最为合理的。任何一种慈善事业一旦实现了这样一个目标,就意味着它已进入良性循环之中。可以说,世界犹太人之所以能为以色列提供那么多的捐款,除了他们把犹太人的国家摆在了优先地位之外,根本上还在于绝大多数犹太共同体已经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它们各自面对的日常救济问题。而这一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恰恰在于它们造就的是不再求助于人的人。
助人就是助己
《塔木德》上说:“与众人为善,声名永存。”纵观众多犹太巨商的成功历程,也许大家都会注意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举措,即在发财致富中,注重慷慨解囊做各种善事和公益事业。当然,犹太商人热心捐钱办公益事业,归根到底是一种营销策略,为企业提高知名度,扩大影响,博取消费者的好感,对企业巩固已占有的市场及今后扩大市场的占有率会起到作用的。
犹太人笃信的一个信条上说:犹太人生活在哪里,就应该在哪里生根。他们不但诚信经商,更与当地人和谐相处,甚至用自己的财富和实业去帮助和庇护犹太同胞或非犹太人,他们相信,只有以诚相待,取信于人,犹太人才会拥有朋友,而不是到处树敌。
美国的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是一家热衷于赞助社会公益事业的有名公司,这家公司是美国500家大公司之一,是生产“世界销量第一”的“万宝路”香烟和食品、饮料的跨国公司。总部设在纽约,生意遍及五大洲,每年的营业额超过百亿美元。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把赞助作为长期的一种有效的推销术,它每年都制订赞助计划,拨出大量财力和人力支持世界各国的一些文化事业活动。它所赞助的范围很广,包括美术、音乐、舞蹈、戏剧。
这个以生产香烟和食品为主的公司每年都要花上千万美元的巨款去赞助一些与本公司经营的产品毫不相干的事情,眼光短浅的人认为这是白费钱或愚蠢之举,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哈米什·马克斯韦尔却认为:“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除了像其他公司一样生产产品,提供劳务和就业机会,向政府纳税,为股东增加利润外,我们还懂得社会的其他需要。为此,我们准备履行和我们公司地位相适应的义务,为社会福利作出贡献。”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没有社会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商业的繁荣。对于一个公司来说,参与社会发展比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更为重要。作为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人,我们一直在探索创造性思想。我们想通过我们作为法人团体的努力使这种探索方式生动、活泼一些。这样使我们的雇员们意识到他们都是在一个有促进力的环境里工作,还可以使他们以及我们与之打交道的其他人都以和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合作为荣。”
这个公司就是通过把自己和整个社会的利益和需要联系起来,通过赞助文化事业密切了公司与社会的关系,从而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和知名度,反过来又促进本公司的产品销售。事实证明确实起到了这两方面的作用。如“万宝路”香烟在泰国市场原来是没有销路的,自从它赞助了“大都会环球歌剧使者”在泰国和东南亚巡回演出以后,逐渐就打开了这个国家的市场,这真是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了。
就像上面讲述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犹太商人如此乐善好施,实际上也是一种生意经。他们大量地捐资为所在地兴办公益事业,会赢得当地政府的好感,对开展各种经营十分有利。有些犹太富商由于对所在国的公益事业有重大义举,获得了国王的封爵,如罗斯查尔德家族有人被英王授予勋爵爵位。有些犹太商人还获得当地政府给予优惠条件开发房地产、矿山、修建铁路等,赚钱的路子得到拓宽。
犹太商人明白这个道理,在一切经营活动中,与人为善,把人与人的关系处理好,这是他们成功的秘诀也是致富的秘诀。不失为一种生存立足策略,这也是我们应该明白的一个道理。
替别人着想,就是替自己着想
能否“替别人着想”,经常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马路上有一块石头,肯替别人着想,就会随手将它拿到一边,免得行人被绊,或汽车碰到时伤人。进出玻璃弹簧门,在推门之后,看看后面有无人跟进,如有,则挡一挡门,免得后来人被撞。坐电梯时,挡住门,等等后上的人······这些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但往往从这些小事,能看出你是否肯替别人着想。
美国著名的舞蹈家邓肯有一段话说得十分深刻:“一个被人称为自私自利的人,并非只因为他寻找自己的利益,而在于他经常忽视别人的利益。”一个人人品的高下或者是否真正为别人着想,经常可以从一些不经意的小事看出。
“给予,永远比拿愉快。”这是高尔基一生奋斗的经验之谈。他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奉献就是幸福。
马克思,从小就立下宏志,不倦地学习、工作,终于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方向。但他为了“奉献”,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一生贫苦,为了买稿纸竟得当掉外衣,七个孩子因没有钱治病竟死了四个。多么慷慨的奉献!但他感到的不是哀怨,而是无比的自豪:“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人类所作的牺牲。那时,我们感到的将不是一点点自私可怜的快乐,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千万万的人。”
有一位牧师正在考虑第二天如何布道,却总也想不出一个好的讲题,很着急。而他6岁的儿子总是隔一会儿就来敲一次门,要这要那,弄得他心烦意乱。
为了安抚他的儿子,不让他来捣乱,情急之下,他把一本杂志内的世界地图夹页撕碎,递给儿子说:“来,我们做一个有趣的游戏。你回房子里去,把这张世界地图拼好还原,我就给你一美元。”
儿子出去后,他把门关上,得意地自言自语:“哈哈,这下终于可以清静清静了。”
谁知没过几分钟,儿子又来敲门,并说地图已经拼好。他有点诧异,也有点不太相信,就跟着儿子一块来到了儿子的房间。果然,那张撕碎的世界地图完完整整地摆在地板上。
“怎么会这么快?”他吃惊地看着儿子,不解地问。
“是这样的,”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头像,人对了,世界自然就对了。”
牧师爱抚地摸着小儿子的头若有所悟地说:
“说得好啊,人对了,世界就对了。我已经找到了明天布道的题目了。”
很多人朋友不多,敌人却不少,他们经常因为人际关系不畅而焦头烂额,也常常抱怨这个社会太过复杂,觉得世事艰险、人心难测。但实际上,这些人之所以难以有所成就,之所以觉得事事难遂己愿,不是世界不对,而是他们自己有问题。自己都不对,世界怎么可能对呢?
怎么算对呢?一句话:与人为善。
世界是互动的,作用力等于反作用力。你施与友善,你将得到友善。如果你不担心别人从你身上得到好处,你得到的好处可能更多。
两个钓鱼高手一起到鱼池垂钓。这两人各凭本事,一显身手,隔不了多久的工夫,皆大有收获。忽然间,鱼池附近来了十多名游客,看到这两位高手轻轻松松就把鱼钓上来,不免感到几分羡慕,于是都去附近买了一些钓竿来试试自己的运气如何。没想到,这些不擅此道的游客,怎么钓也是毫无成果。
那两位钓鱼高手,两个人个性根本不同。其中一人孤僻而不爱答理别人,单享独钓之乐;而另一位高手,却是个热心、豪放、爱交朋友的人。爱交朋友的这位高手,看到游客钓不到鱼,就说:“这样吧!我来教你们钓鱼,如果你们学会了我传授的诀窍,而钓到一大堆鱼时,每十尾就分给我一尾,不满十尾就不必给我。”双方一拍即合,欣表同意。教完这一群人,他又到另一群人中,同样也传授钓鱼术,依然要求每钓十尾回馈给他一尾。一天下来,这位热心助人的钓鱼高手,把所有时间都用于指导垂钓者,最后竟获得满满一大篓鱼,还认识了一大群新朋友,同时,左一声“老师”,右一声“老师”,备受尊崇。另一方面,同来的另一位钓鱼高手,却没享受到这种服务于人的乐趣。当大家圈绕着其同伴学钓鱼时,那人更显得孤单落寞。闷钓一整天,检视竹篓里的鱼,收获也远没有同伴的多。
当你帮助别人获得成功——钓到大鱼之后,自然在助人为乐之余会得到丰厚的回馈。
这就是与人为善的好处。
在奉献中体会幸福
犹太慈善机构,尤其是那些历史悠久、地位稳固的慈善组织,非常注意避免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济贫机构的那种“一视同仁”的做法。犹太组织对要求救济的人并非“有求必应”,相反,通常需要作严格的盘询,只不过出于犹太人的同情心和对穷人开口乞讨时所处的窘困情境的体谅,慈善组织一般采取先接济后盘询的做法。采取如此冷峻的态度,显然只能表明,在犹太人看来不仅共同体承担着为每个成员提供救济(必要时)的义务,每一个成员也承担着尽力不让共同体为他负担的义务。而个人证明自己已经履行过这一义务的最好办法,就是拿出直接证据,说明他已作过努力,但仍然力不能及。
奉献,为什么感到幸福?我们知道,幸福不仅表现于物欲的满足,更主要的应是精神上的愉悦。无论马克思还是张海迪,他们的奉献都是为了绝大多数人的幸福。因为他们看见或听见自己的奉献将给他们所深爱的人们带来美好的物质和精神享受,因此他们的努力劳动有了成效,因热情承认而得到满足,产生幸福感。
明朝的吕坤把“肯替别人着想”视为“第一等学问”,是因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不是懂得一些所谓为人处世的技巧窍门就能做到的。这是真品行,真性情,是任何技巧都代替不了的。有钱人会善心大发,捐一所大楼或一笔巨款;政客会蹲下身子,去亲吻一个贫穷的孩子。但他们是真正在“替别人着想”,还是在“表演”?明眼人是会看得出来的。
一个有着高尚品质的人,总会在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他处处“肯替别人着想”的细心、耐心、关心、爱心和尊重。
一个富翁忧心忡忡地来到教堂祈祷之后,去请教牧师。
“我虽然有了金钱,但我感觉并不幸福,我甚至不知道我应该用我的金钱做些什么?它能买来欢乐和幸福吗?”
牧师让他站在窗前,看外面的街上,问他看到了什么,富翁说:“来来往往的人群,多么美妙啊!”
牧师又把一面很大的镜子放在他面前,问他看到了什么,他说:“我看到了我自己,我很沉闷。”
牧师道:“是啊,窗户和镜子都是玻璃制作的,不同的是镜子上镀了一层银粉,单纯的玻璃让你看到了别人,也看到了美丽的世界,没有什么阻拦你的视线,而镀上银粉的玻璃只能让你看到你自己,是金钱阻拦了你心灵的眼睛,你守着你的财富,像守着一个封闭的世界。”
富翁得到了启示,就尽可能地去资助那些困难的人,把自己的仁爱带给他人,而得到帮助的人则用无尽的感激和祝福报答他。富翁从中不断地得到欢乐,心情也变得开朗了。
心灵的眼睛一旦被金钱所蒙蔽,那么就只能看见自己而看不见别人,这样心中当然没欢乐了。
戴顿有一篇文章叫《舍己树》,文章的主角是一棵深爱着某个男孩的树。
男孩与树一起度过了一个欢乐的童年:他在树上荡秋千,上树摘果子,在树荫下睡觉,树也很留恋那些快乐无忧的时光。
小男孩一天天长大了,他与树在一起的时间变得越来越少了,因为要生活就必须想办法去赚钱。
于是树就对他说:“拿我的果子去卖吧!”
他拿走了果子卖掉了,树感到很快乐,因为它为男孩做了事。
又是很长一段时间,年轻人很久没有回来。树感到心里空荡荡的,有一次树看见男孩走过来,就向他微笑着说:“来啊,让我们一起玩吧!”但是年轻人已经长大了,他要到外面去闯世界了,他不愿固守在这里,他要离开眼前的一切。
树很理解他,就毫不犹豫地说:“把我砍下来吧,拿我的树干去造一艘船,你就可以航行到你的目的地了。”
那人就把树砍了下来,做了一艘船到外面去闯世界了。
夏去冬来,时光一年年地过去了,无数个寒冷和寂寞的夜晚树都在默默地等待,最后,那人终于回来了。但他已经满头白发了,年老和疲惫使他不能再玩耍了,也不能赚钱或出海航行了。
树说:“我还是一个不错的树桩,你何不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呢?”他果然坐下来了,树又满心欢喜。
原来,奉献也是一种快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