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勇守真道(完)

第七章 教会

耶和华说:「虽然如此,你们应当禁食、哭泣、悲哀,一心归向我。」你们要撕裂心肠,不撕裂衣服,归向耶和华你们的神;因为祂有恩典,有怜悯,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并且后悔不降所说的灾。

——约珥书二章12—13节

人们怎么看待教会就会怎么看待基督教,虽然很多基督教的内容是在教会活动之外,虽然基督教信仰的内容远比周日在教堂发生的事多得多。

然而,教会的现象会反映出一般人对基督教的认识,教会的现象会显示:人们怎麽看待神、用什麽态度面对神的道、怎麽看待这个世界、相不相信人的败坏、对福音的认识是什麽,怎麽看待社会中的弱势 等等。

在七0年代,历史性的更正教对这些议题的想法开始改变,而这正是「经营教会」的运动开始流行的时候。它首先出现于那些「慕道友导向」的教会中,现在则开始在那些「新兴教会」流行。更正教核心信念开始崩解之后,「经营教会」的实验之兴起,这并不是偶然的。

这些议题关乎福音派信仰的核心,它也关乎福音派信仰是否会在西方生存下去。当我首次提出这个问题时,我是从福音派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所出现的两个弱点着手。

第一个弱点是:福音派倾向于任凭圣经的核心教义从教会生活中渐渐消失。在某些地区,核心教义已经完全消声匿迹了。这是因为福音派成了一种平民化运动,这个倾向归因于民主的推动,而市场导向的牧会方式更使之恶化。

第二个弱点是:随着第一个弱点的出现,福音派主义固有的「超教会」本质使它渐渐变成跨教会的福音机构,而不像按照圣经的教导建立的地方教会。一旦这些情况开始出现,福音派便开始衰落。

我们现在要深入探讨这些弱点。探讨更正教的思维方式到底出现了什麽问题。随后,我们将讨论什麽是眞教会。最后,我们将讨论哪些重要的因素使教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一、问题出在家里

1、向中间标准靠拢

西方福音派信仰在战后复兴的主要原因,是它旗下的许多教会和机构能够在共同的教义之下通力合作,这共同的教义就是「圣经的权威」与「十字架的必要性」。这个核心看似狭窄,其实是很深邃的。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个核心开始崩解,而且正在失去其深度。它现在已经变得非常肤浅了,何以至此呢?

原因有很多,但我们要专心讨论其中的一两个。美国福音派乃是一种群众运动,所有群众运动都容易出现的一种「民主」的倾向,它是美国人的核心价值。

德托克维20(Alexis de Tocqueville)在十九世纪访问美 国时便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当时描绘的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这种向美国社会一般标准看齐的倾向,也就是他所观察到的「向中间标准靠拢」。之所以会有这种倾向,乃是因为它是多数人可以达到的标准。

20 译注:德托克维是19世纪法国著名的美国问题观察家。

值得注意的是,不只是在福音派,在整个社会中都会有这种「向中间靠拢」的大众化运动。这种倾向在民主与资本主义生根的地方更容易看到。

举例来说,在今天的西方社会,穷人和富人过着同样的生活,这是空前的。他们穿同样的服装,吃同样的食物,享受同样的娱乐,观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在高速公路上开着同一厂牌的车子。他们在住宅区的房子看起来都很像,穿着的款式与质感也一样,都期待享受物质的丰富。我们都在同一个民主体制当中,相同样的价値观。实际上,现代化了的社会容易使大家有相同的期待。他们是由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经历、同样的市场营销、同样的眼光制造出来的。当人们思考人生问题时,他们倾向于采用同样简单的原则,结果便倾向于相同的思维。

现代社会倾向于创造同样的经历,那是一种既无高度、也无深度的经历,是一种平均的、平庸的经历。这是现代化社会的祝福、同时也是咒诅。它之所以是一种祝福,是因为人在当中可以拥有很多的财富、机会与选择。它之所以是一种咒诅,乃是这种高度商业化的社会,使我们的思想和欲望都变成一模一样。

在福音派教会中也是如此,有一股强劲的退潮、暗流拉着福音派教会走向大众化和庸俗化,就如每天商业频道上提供的平价商品一般。

这种趋势在教会中有两个面向。积极的一面是:福音派向来都认真地遵行圣经中「把福音传遍天下」的命令。基督教并非仅仅是提供给那些特权阶级、有钱人、有教养的人、社会地位高的人、或是西方人的信仰。福音乃是赐给普天下人的。这种传福音的动力便产生了无数福音会议、布道大会、福音机构,也产生了开拓教会与宣教运动。

而消极的一面是:福音的拓展与独立战争以来深入美国人心的「平等主义」汇合,这种价值观会使人认为基督教是非常大众化的东西,而这种想法会使基督教失去深度和丰富。

自二次大战以来,福音派一直强调这种思想:福音是很简单的,就算头脑最简单人也可以理解。因此,福音派教会必须保持低门槛以便让所有人都可以进入教会。

然而这个原则在实践上有出入。仍还有种族歧视的情形,这种恶习一直没有完全克服。除了以往的种族歧视,如今又加上了年龄歧视。有一间「慕道友导向」的教会打出这样的广告:「这不是你奶奶的教会」。如果他们有这种年龄歧视,那麽,他们可能也会有阶级歧视。当有人想要打破这种歧视时,还可能会遭到严重的反对。

根据「大众化」的原则,福音派选择简明的福音,反对深奥的福音。但是,圣经所提供的福音是深奥与简明两者兼备的,而不是只能选择其中一个。福音是如此简明,以至于每个人都可以理解它;然而,福音又如此深奥,以致于无人可以完全明白。假如基督教要持守全备的圣经信仰,它就必须持守这种简明与深奥兼备的完美组合。有些福音派只要简明的,不要深奥的,结果基督教信仰就在他们手中开始瓦解了。

2、要引人注目

在现代化和大众化的社会中,基督教非常自然地趋向简明,而随着教会的市场导向,更加深这一种趋势。当大众化与市场导向结合起来——这种情况已经席卷了美国福音派世界——人们虽然会开开心心地来聚会,却没有得到喂养,结果心里还是充满空虚。这便是市场营销所带来的结果,它把一切冲淡、肤浅化,使它吸引人就好。这就是福音派教会所做的事。福音因为被视为商品,便失去了自己的深度和价值。虽然它提升了吸引力、销售力,但随之来的却是基督教变得空洞、平淡。

这导致一连串破坏性的胜利:吸引力战胜了深度,技巧战胜了真理、消费战胜了价值,最根本的是,营销者战胜了产品。虽然因着上帝的怜悯,仍可从中找到一点点的福音,可吸引一些人归向基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教会,很容易将初信时的错谬带入信主后的生活中。这场「慕道友导向」的运动,使许多人在信主之后,信仰没有任何提升,一直停留在肤浅、空洞的「福音」中。

教会本该纠正这种现象。为什麽教会没有采取行动呢?基督徒的信仰即便一开始的根基不稳,后来怎么没有坚固起来呢?答案是:无形的教会与有形的教会逐渐分离,所以不再有纠正的作用。这是二次大战后福音派教会的另一个弊端。

3、失去教会

起初,区分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的目的,并不是主张有形教会不重要。这种区分只不过是爲了认出麦子中的稗子(太十三24—43),在教会会友当中有重生者和未重生者。去教会做礼拜并自称基督徒是不够的。有形教会中的成员不都是无形(普世)教会中的成员。因爲参加有形教会并不表示就是在基督里。这是区分有形与无形教会的目的。

如今,传福音常常变成教会之外的活动。那些营销者常常故意将传福音与教会分开。故意除去「教会色彩」撤走教堂中的长椅、十字架,取消崇拜中的奉献、圣诗、讲道、怖道——任何会让慕道友感觉「走进教会」的东西。

营销型教会认爲,爲了「福音」的缘故,不要斤斤计较这些。然而,这不只是一种令人伤心的弊端而已,它那毁灭性的后果已经彻底显明出来了,传福音已经与门徒身份脱节。现在,福音企业一支独秀,教会被拒于门外且受歧视;无形的教会变成了一切,而有形的教会、地方性的教会在基督徒的生活中,失去了重要性和地位。

这种现象在「电子化教会」 (electronic Church)中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确实有成千上万美国人观看电视讲道,对他们来说,这些传道人乃是他们与「教会」之间的唯一联紧。他们每周都会「去」教会,而整个教会只有自己一人。他们的「教会」除了奉献以外,无需参与服事,无需承担门徒责任,不举行任何圣礼和教牧关怀,也很少有持续性的教导。这严重的倒致基督教信仰个人化,这其中有很多弊端。不肖的传道人有绝佳机会让自己腐败,而的确有很多人已经腐化了。这乃是曲解了新约圣经的教会观。

在宣教领域,与此相似的观点是赫夫纳(HerbertHoefner)在1991年出版的《没有教堂的基督教》(Churchless Christianity)。起初,他的论点似乎并没有产 生影响,大约十年之后,他的论点却像一个突然冒出的可怕幽灵,而且似乎声势浩大。

这本书是分析印度教团体中的基督徒生活,他们参加印度教的崇拜(心里面却是在拜耶稣),他们从不公开承认基督信仰,也从不参加地方教会。这种模式为那些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中服事的宣教士提供了「万灵丹」。为什麽非要透过参加教会的方式来宣告自己的信仰,使自己置身危险中呢?为什麽不继续维持自己原来的宗教方式,只要暗中作基督徒就好呢?

当基督教变成了没有教堂的基督教时,它已经变成了无形的教会,所以可以在充满敌意的环境下自由自在。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让人们既可成为基督徒,又可避免所有因信仰而来的迫害。他们只不过是不公开自己的信仰而已。

这是一个很聪明的建议,但可悲的是,它有一个严重的错误——它违反了圣经原则。上帝选民不应该忽略「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来十25)。需要注意的是,新约圣经中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上帝的祝福临到人,不只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更是在人们聚会的时候(如徒二1,四31,十44)。在初代教会中,信徒显然处在危险中,却仍然聚会。他们这样做使教外的人真正看到上帝的救赎之工。

再者,假如像赫夫纳所建议的那样,地方教会可有可无的话,那为什麽保罗还要用这麽多的时间来谈论教会、教会领袖的质量、教会的建造、教会的功能呢?让我们来澄清一点,「没有教堂的基督教」与「圣经的基督教」毫无关系,而是与实用主义、方法至上、简化的思想有密切的关联。它与圣经的教导相去甚远。

从印度这个例子来看,赫夫纳认为地方教会是毫无必要的。而在美国,地方教会是失败的。市场导向、慕道友导向的教会无法培养出认真的基督徒,这是巴拿对地方教会失望的原因。

然而,失败的原因不就是因为采用营销策略吗?诚然,在自称「重生」的教会中,只有百分之九的人有一点点基督教世界观,而且在这些教会中的「重生者」与世俗主义者的生活方式几乎没有分别,这些确实令人困惑。为什麽基督和文化变得如此难分难解呢?为什麽这些所谓的基督徒与世人没有两样呢?

美国人强调「我办得到」的精神,使人看到一种挑战:唯有正面迎击才能致胜!教会必须改头换面!教会必须更富吸引力!教会必须有星巴克咖啡(StarbucksCoffee)!教会必须吸引人愿意一直待下来!教会必须提供娱乐设施、餐饮区、剧院门票、旅游。还需要什麽呢?需要拿掉讲道!需要用最好的影音设备!需要把教会弄得像俱乐部一样!

换言之,教会渐渐成为一个毫无原则的企业。到底该做些什麽呢?重组、裁员、换部门主管、寻找新市场、聘用新的广告代理、推出新的面孔、改变产品!

这种做法也许适用于商业界,若把它应用到教会,则会产生灾难性的结局。原因是,上帝并不会屈服于我们的操纵、我们的系统、我们的组织或是我们的营销。我们不可能通过重组、聘用新的广告代理、练就我们的营销技巧、模仿迪斯尼乐园的经营、植入拉斯维加斯式的娱乐、甚至建造供明星传道人表演的豪华舞台等方式来强迫上帝作工。不可能的!我们需要全然不同的思维。但,从哪种方向呢?

4、对我的批评

一些批评我的人会经说,我的书一直都是关于这类的诊断,但我并没有开出什麽处方来。他们说,这太消极了!里面没有积极的内容。

就某种方面来讲,我的批评者们抓住了一个重点。的确我没有提出实用的解决途径,我尚未提出解决之道,不论是敬拜的问题、主日学的内容、如何面对自我运动所带来的问题等。我们生活在浓厚的后现代气息中,高度现代化了的文化也带给教会许多问题,我都没有提出解决方案。

为何没有提出解决方案呢?某方面我承认:我低估了人们远离那坚固、合乎圣经之更正教信仰有多远!我以为,他们自知有所偏离,也知道必需归回。然而,人们的记忆显然已消逝了,或者说,人们从来没有在教会听过或见过信仰。我也错估了这点。我识到后现代文化对圣经的信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知道它拆毁信仰的根基、把重要的变不重要、把不重要的变重要、把丑恶的东西美化、把相对的东西绝对化、曲解信仰的重点、引诱人离开眞理等等,这是一回事,而提出解决之道又是另一回事。我举个例子来说明。有些来自破碎家庭的年轻人,它们决志信主了,他们开始意识到,过去他们习以为常的混乱,他们在学校里、邻里中天天谈论、碰到的乱象,是上帝所憎恶的;但问题是,这些年轻人从那些破碎的家庭、不负责任的父亲、同居的男友或女友、继父和继母、毒品和整个脱序的后现代世界中,完全不知道家庭应该是什麽样子?基督化的婚姻什麽?要怎样当个称职的父母亲?今天福音派教会所面对的情形也是如此,我们离真正的基督教信仰和实践越来越远。我们中间许多人,没有真正经历那合乎圣经的、深厚坚固的信仰力量,藉此思考用甚麽方法来取代我们今天的情况。

当然,即便们从未会处在这样一个真正的教会中,我们也非常渴望在脑海中描绘出这一个图画来。然而,我仍确信,要恢复这样的教会景象并不是靠某种技术、寻找某个失落方法、重读某个被遗忘的信条、在敬拜中使用古老的祈祷文,或找到一些经营策略。没有捷径能促使教会的复兴。我仍然认为,如果他们着重于强化现今的喜爱,就像实用主义者强调技巧那样,这样的复兴策略可能会使教会更低迷。不应该如此的!我们应有更深的思考。

二、教会的两面

让我们来重温「有形」和「无形」教会的别吧!这是当年改教家们从圣经中所看到的区别。因此,我想探讨这种观点的根据。随后,我讨论今天的情形,更多侧重「隐藏的教会」和「显明的教会」之间的区别,这比较是路德宗而不是改革宗的讲法。

1、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

在讨论第一种区别(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的过程中,我们要问,新近的福音派是否正确理解了这种区别。讨论第二种区别(隐藏的教会与显明的教会)时,我们会论及福音派的另一个弱点,就是失去深度。

我们从第一种区别来着手。在新约圣经中,「教会」一词常常用来指人,而从未用它来指建筑物或是制式组织。教会乃是由那些在某一特定地方聚集、进行敬拜的信徒组成的(如林前十一18,十四19、28、35),或是由那些在圣经完成之前,散居各地却有固定聚集、敬拜地点的信徒所组成的(如罗十六4;林前十六1;加一2)。这便是有形教会,是可以看到敬拜和分享见证的地方教会。

「教会」一词,同样也泛指历世历代、各地各方、天上地下凡属基督的人。希伯来书的作者曾经提到,那里「有名录在天上诸长子之会所共聚的总会」以及有「被成全之义人的灵魂」(来十二23)。毫无疑问地,保罗除了把教会看成是当地信徒的聚集之外,也同样认为它包括历世历代组成基督身体的每个人(弗一22—23)。正是藉着历世历代中的整个教会,上帝的智慧得以彰显出来(弗三10),如今上帝要在整个教会中得着荣耀(弗三21,五23-25、27、32)。

「教会的双重含意」始于古斯丁,产生了地方教会与普世教会的区别,以及有形教会和无形教会的区别。这种区别是很重要的,但它同时也会被严重滥用,今天随处可见这种滥用。

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归属某个教会的人并不必然归属基督。在改教时期,这个观点是针对罗马天主教会提的;天主教坚持,归属基督的唯一方式就是归属天主教会,遵从它的教导,领受它的圣礼所带来的恩典。人若在这个教会里,就是在基督里。甚至说,除非他属于教会,否则不可能是属基督的,只有极少数非常严格的例外。在教会之外没有救赎可言。

改教家们则反驳说,我们乃是因信得以归属基督;我们乃是唯独因着信心得以和基督联合,相信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工作,已经除去了我们的罪恶,代替我们担当了上帝的审判;现在,祂把祂的义袍披戴在我们身上。自始至终,上帝对我们的接纳都是藉着祂的恩典,也是因为我们相信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一切。诚然,马丁路德提出「洗礼产生重生」的教义混乱了这些观点,但那不能抹煞他在其他方面的贡献,至少马丁路德对称义的理解是完全符合圣经而且是深刻的见解。

这是传承于福音派世界中的思想路线。它一直坚持,我们唯有藉着相信福音才能认识基督,使人得救。「教会会友」身份并没有果效;各样圣礼、道德上的努力、自我实现、心理学、任何偏方、任何灵性操练都无济于事,我们自认为能使自己更蒙上帝悦纳的任何途径也是如此。福音派世界之所以有巨大力量乃是因为它一直传达这个信息——只有福音能使人得救。他们透过广播、电视、家庭査经等各种布道方式来传播福音。他们一直在建立各种福音机构、派发福音单张、编写各种书籍、进行布道,用各种方法领人信主。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形与无形教会之区分对基督教信仰造成了相当大的破害。人们误以为:只要认眞地看待福音,而不用认眞地看待教会。因此教会已经变成无关紧要的东西,或者说,充其量是一种奢侈品而已。教会与其说是一种必需品,不如说已经变成了一种选购品。事实上,当福音派不再认眞看待教义时,也就是福音失去了自己的深度之日,教会也就随之失去了自行纠正错误的能力。

2、隐藏的教会和显明的教会

面对这种趋势,我发现信义宗神学家所做的区别是很有帮助的。他们提到隐藏的教会与明显的教会之区别,他们对有形教会与无形教会的区别作了一些解释。他们提到了一个事实:现在看似无形的教会终有一天会全部显明出来。他们较少去思考那些已经死去的、属于普世教会的信徒,他们更多思考的是那些生活在当代的信徒,在他们生命中,上帝的统治——即将来的时代——还没有完全实现。这种统治是唯独由上帝建立的,也是唯独建立在上帝真道的基础上的。虽然我们知道将来要走到哪里去,但我们现在却像尚未被上帝完全主宰的人一般。这个未来的盼望,就是「隐藏之事」。我们对它了解甚少,这世界也不看重它。现在,我们只能凭着信心方可把握它,而不是凭眼见,更不可能透过组织或技巧来强求。

在这里有一种深刻的见解,它是从人们非常熟悉的圣经教导中产生出来的。我们在前文已提过这一点,也就是基督徒的生活存在着「已然与未然」的双重性。我们已经完全蒙救赎,因为就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大工而言,人们既不可再加添什麽,也不可从中删减什麽;但与此同时,我们仍然没有得到完全救赎。我们知道,即使是我们已经蒙了救赎,我们自己仍然是罪人。我们一方面被称为义了,但同时仍是罪人;虽然我们仍受世界上的所见、所闻、所欲之束缚,但我们却已在基督里了;虽然我们在祂里面全然安稳,但我们同样也容易徬徨,倾向于用自己的计划来取代上帝的计划,用自己的道路来代替上帝的道路,用自己的意念来代替上帝的意念。不仅如此,我们同样也认识到,自己很容易自然而然地就误以为可以「选购」上帝的旨意,祂的计划要屈就在我们的计划之下,并妄想控制祂的作为,控制祂的教会,误以为祂需要依赖我们,又妄想自己乃是教会领袖,教会的成功有待我们的去带领和设计。如果没有我们,上帝似乎是无能为力的。

但是,实际上,上帝的国度并不受我们的控制和操纵。上帝虽然好像将自己从「现今世代」的视野和影响中隐藏起来,祂却是人无法操纵的。祂不会屈服于我们的方案、我们的领袖、我们的计划、我们的市场营销。为了要透过基督来认识祂,我们必须「死」。「死」不仅是承认自己不配得祂的怜悯,同时也承认我们不能用任何方法操纵祂的计划。福音在宣告新生命之前先宣告死亡。它告诉我们,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死亡之地。我们在死亡之中,直到基督使人称义的大工为我们打开了福音之门。并且,当我们穿过那扇门的时候,不再信靠自己,唯独信靠基督,我们便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中。

这个新世界与那个我们刚刚离开的旧世界不同。我们进入的乃是永生而不是永死,是上帝的荣耀而不是罪恶。这个世界以不同的规则来运行,因为它处在不同的管理者之下。在我们堕落的世界中,我们这些作罪人的已经夺取了主权,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来经营——我们有权按着自己的需要去思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生活、按着自己的欲望去行事,按着自己的想法去经营事业,我们以自己的方式来作自己的事,这乃是堕落生命的逻辑。一旦我们在某个领域中获得了自己的主权,那我们就会继续夺取其他领域中的主权。

这些习惯进入了教会。我们认为那些能让在堕落世界的市场上中获得成功的东西,同样也会让我们在教会中获得成功,这岂不是很自然的道理吗?假如我们可以在商业世界中获利的话,那我们一定也可以用同样技巧在教会中「获利」。

当我们透过基督与上帝和好时,就应该放弃这一切主权。假如我们接受了赦罪的福音,那我们同样也应该接受上帝在我们之上、并在我们内心掌权,这便是悔改与相信的含义。我们应当为任何行使自我主权的作法悔改,反之,我们应当紧紧抓住上帝的应许。这样我们就能变成了奇妙的「两栖动物」:由于我们的堕落而被束缚于行将灭亡的世界中,同时我们已经成为「最终将实现的永恒国度」的一部分;我们一方面已经完全得救,另一方面救恩还没有完全实现。

3、别管「再思教会」的课题

如今很多人认为不必重视有形教会,他们认为教会的一切都需要再思,我们必须思考教会如何获得成功,因为在商业世界不能不这样做。当新的需求出现时,旧的产品便会被淘汰!教会也是如此,若不再思,就会死去!

在我看来,如此多的再思反而混淆了对教会本质与教会运作的思考。对于那些正在引领教会风潮的众多实用主义者而言,除了实用之外,其他都不重要。教会问题被简化为如何经营,也就是正常的供货、顾客满意度调查、市场预测及营销策略等问题。

恕我不能苟同!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当我们急切地寻求在教会获得成功,而且以为可以制造成功时,我们便误入歧途,混淆了教会的功能与教会的本质。容我来解释这点。

教会不是我们的产品,教会不是我们的事业,我们不是蒙召来控制教会的。它不是我们经营自己事业的地方,不是我们获得自己成功的所在。教会不是商业运作。事实上,教会从一开始就不是我们应该再思的,绝对不是!我们需要再思的不是教会。

其实,需要再思的是我们对教会的观点。需要查验的是教会的忠贞,是教会在基督里是否忠贞,是否在世界上活出基督的生命,这才是我们需要再思的。毕竟,教会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而是在上帝主权的眷顾之下,祂所认为的成功往往与我们所想象的成功迥然不同。

我们应当牢记,教会被称为「神的教会」(加一13;林前十五9)。教会是「基督的教会」(罗十六16),因为教会乃是属于祂的,是祂用宝血所买赎回来的。基督不仅建造教会(太十六18),而且上帝也藉着圣经将教会生活的蓝图赐给我们。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做的是跟随上帝,按照上帝的心意来思考教会。我们要问自己:我们在教会里有没有好好地彰显基督的生命?教会是否能在这个特殊的文化中,作上帝国度的先锋、并坚守阵营?

4、保持距离与发挥影响力

从这一点便可以得出,尽管教会与文化处境有着相同之处,因为教会是由来自这些文化的人所组成,但是,他们同样也要体会到教会与这些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不和谐的、内在的距离。教会里的人不同于文化处境中的人,因为他们在教会里所聆听的乃是来自这世界之外的圣道。他们乃是在敬拜神,祂的伟大、圣洁完全不同于堕落生活中的任何事物。基督徒也置身在「世界」里面,但「世界」却不应存留在基督徒的生命里!他们不应该按照世界的方式、用作生意的方法来生活。

的确,教会同样也是组织。但是,那界定教会的并不是组织。在西方世界,各种组织随处可见,教会完全不同于世界上的任何组织。在教会里的乃是那些属于另一个世界的人——至少应当是如此!为什麽呢?因为当教会聚会时,乃是在聆听来自永恒之神的召唤,在祂面前以敬畏之心来敬拜、承认上帝的伟大,谦卑自己,要在这个世界中以祂的法则生活,将教会事务当作祂的事物来做。这些都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方法。

凡是希望有效地影响文化的教会,往往容易受到诱惑,以为要有效地做到这一点,就必须隐藏教会和社会的差异性,巧妙地变成属世的教会。他们认为必须认同自己的文化,好像除了文化之外,他们别无所知一般。他们以为,就算这不是唯一的工具,也是影响世界的主要工具。

那些眞正能够影响文化的教会——这就是「吊诡(paradox,似非而是)」——其内在生命却与文化保持距离。教会提供了世俗世界所无法提供的东西,教会是一条出路,教会立于世俗文化之外。教会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有别于文化,要与救赎主同在,祂是圣洁、恩慈的上帝,祂完全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所发现的任何事物。在生活中,我们完全以「这一个」世界为重。在教会中,我们的重点是在基督里认识上帝,是在上帝写成文字的道。因此,教会必然是看重「另一个」世界的。

这就是教会的特色和信息,这就是使教会能在这个世界中立足的原因,那并不是源于这个世界的。它维持了教会的地位,虽然教会是社会中的少数。确实,今天在许多国家里,教会仍是受迫害的少数群体。教会经常面对的诱惑就是变成和这个世界一样,就是随波逐流、无拘无束、平静、没有任何敌人。所有人都渴望如此,难道不是吗?尽管如此,如果教会想要眞正成功的话,它就必须不同于我们在生活中所发现的任何事物。无疑地,教会将树敌众多。教会在文化中发声,而这个文化可能提倡与基督信仰相反的生活方式。如果教会有一天变成与社会一模一样——就像现今的许多教会那样——那我们就不需要上帝的真理、恩典,也不需付出任何代价就能成功了。没错,我们可以按照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拥有成功。但是,教会不能这样做,因为它既会毁掉教会,也会毁掉教会影响这个世界的能力。为了眞正的成功,教会必须「言」世界所「未言」,「行」世界所「未行」,因为教会是「神的教会」,是从上帝的恩典中诞生的,教会蒙召要根据上帝的真理来运作,那是与社会截然不同的。

我们从哪里找到这个证据呢?眞教会的标志是什麽呢?我们如何才能知道教会是上帝的事业,而不是人类的巧思或兴趣的产品呢?

从宗教改革时期,我们看见真教会的三个标志是:「宣讲神的道」、「正确施行圣礼」、「执行教会劝戒」。然而,这些标志并不是绝对可靠的。人们会发现有些教会虽具备这三方面,却没有进展、没有生机、文化没有什麽影响力。这些标志并不是万无一失的。但是,它们仍然有助于标示教会是属于另一个国度;在当今西方文化氛围中,这些标志正在迅速遭人们抹煞。

眞教会的标志并不是只有这三个。在基督里,无形教会还有其他许多自我彰显的方式。例如:虽然每个人都有缺点,但只要上帝在基督里所生的、忠于本分的教会,一定会看见圣灵的果子、领人归主的渴望、对穷人和弱者的怜悯。然而,上述三种标志(传讲神的道、正确施行圣礼、执行教会劝戒)仍然是教会不可或缺的。因此,我们将继续以这三者为核心来讨论。

三、可靠的标志

1、神的道

全备性

宗教改革所宣扬的真理,其实就是教父时期的真理。他们都认为,凡是圣灵所默示的——也就是圣经所有的内容——都是具有约束力的权威。样,它也是我们省察自己和检验任何思想的标准。圣经教导我们如何以神所喜悦的方式来生活。唯独圣经才是我们的权威。

天主教声称,教会的教导与圣经有一样高的权威。为了对抗天主教的错误,改教家们必须捍卫「唯独圣经才是我们的权威」这个立场。天主教认为,「圣经和传统」乃是教会获得啓示的两大来源。天主教高层的「教谕」21(Magisterium),决定了圣经与传统之间如何调和。

21 编注:教谕是属于天主教官方的文献,由教皇及红衣主教们所颁布,是天主教徒必须信奉和遵行的信仰标准和解释,它的权威性等同于圣经。例如:宣布圣母马利亚和耶稣都是中保、颁布玫瑰经等等。

马丁路德认为,这种做法就是用一个「塞子」堵住了圣经的口——圣经只有在与教会的教导一致时,才能发声;否则,圣经就得保持缄默。天主教可能会给人臣服于圣经的权威之下的印象,但事实上,圣经权威只隶属于教谕之下。因此,教会很难被神的道改变,因为她在很多方面已经处于圣经权威之外了。这就是为何宗教改革者要高喊「唯独圣经」的原因。天地之间只有一个最高权威,即上帝成文的道,而不是好几个最高权威。

许多人会对天主教「以自己的权威来取代圣经的权威」感到惊讶;然而,他们却没有看到,西方福音派教会也在做非常类似的事情。这并不是说今天的福音派、或者昔日的天主教积极反对圣经权威。天主教并没有反对圣经中的默示,今天的福音派也没有这样做。他们都不是在理论上反对圣经的权威,而是在实践上忽略圣经的权威。

假如教会不愿意将自己放在圣经的权威之下,不愿意将圣经当作指引信仰和实践的最高权威,那圣经就不能发挥其权威。当时的天主教会以自己的教导否认圣经权威的同时,就表示他们否定圣经的权威。假如我们将圣经弃置在一旁,用自己的方式来建造教会,那我们也不能宣称自己相信圣经的权威。

对于福音派来说,这种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使用顾客满意度调査、市场营销、商业知识等方法来调整基督教信仰,以适应不同的世代。它同样也包括了用治疗性术语来重塑基督教信仰,以适应那些脱离了伦理世界、居住在心理学世界中的人们的需要。在新兴教会中,则认为我们难以确定圣经的权威,于是把圣经变得「很有弹性」,以便更彻底地与后现代思维方式结合。福音派以为这样就能和世界产生关连性。大量福音派人士之所以走上这条路,是因为他们对圣经的「全备性」失去信心。他们已经不再相信神的真理——或者说神的手——足以引导今日的教会。

我们要与社会连结,但不能用圣经以外的东西来决定教会的生活,即便是最热门的营销趋势、最近的人口统计、对经济不景气的分析、年轻人的想法、星巴克及当代音乐,都不可以。在教会的拓展、建造上,这些东西中没有一样可以担任决定性角色。虽然人们对当代生活的研究,无论是人口统计或心理学,都有助于了解后现代世界的生存方式;但是,这些研究本身并不能拿来作教会建造的蓝图,蓝图应当来自神的圣道。在市场的快速变化中,在迎合潮流的过程中,圣道往往失落了!他们实际上的蓝图是来自文化、消费者,来自这个世界。这些教会是「唯独文化」而不是「唯独圣经」。除非福音派对圣经的全备性恢复信心,否则,他们称「唯独圣经」只不过是一句空话而已,是文字游戏而已。

基督教形成的原因,是于众使徒相信圣经是唯一权威,相信圣经是全备的。同时,众使徒是用教义的方式来教导眞理。

教义

这是个充满选项的时代,从希腊的「智慧」到诺斯底主义的「奥秘」,有许多选择。但教会的根基不能建立在这些上面。教会是被建立在「使徒和先知」的教导上(弗二20)。那些所谓的智慧和奥秘,既然不是旧约先知所传讲的,因此也就无法成为后世教会的规范。教会乃是根据使徒的著作来建立的,在圣灵默示下,使徒表达出基督教信仰的权威性,并且用教义的方式来教导。

新约圣经虽然包括历史纪录、比喻、对话等。但是,如果认为这些与使徒们「用教义的方式传递」相悖,便是很愚蠢的。

耶稣是教师,众人都稀奇「祂的教训」(或作教导,太七28;可—22)。耶稣的教导,旧约的教导,便是众使徒详细讲论、并在圣灵默示下运用到教会中的教导。他们都提出了上帝子民如何建造教会和生活的教义。要成为信徒,就要相信这些教导。

正如斯托得(John Stott)所注意到的,这种使徒性教义被称为「教导」(罗十六17,)、「信仰」(多一13;提前三9;犹3);「眞理」(提前二4,三15,四3)和「托付」(提前六20;提后一14)。被称为「纯正话语的规模」(提后一13)、「传统」(帖后二15)、「使徒的教训」(徒二42;提后二2)。还有「我们所听到的教训」(来二1)或是「从起初所听见的」(约壹二24)。

众使徒写信给早期基督徒的,正是这种教导。这种教义是上帝为了指示、在伦理上引导并喂养祂子民的缘故而赐下的。因此,使徒们提到,他们之所以写信,乃是为了要提醒众教会重视这些教义,使他们「回想」、「认定」、「顺从」这些教义,或用希伯来语来说,不要「离开」它。众使徒认为,这些教义就是他们「传递」给教会的,也就是他们「托付」给教会的。

因此,基督徒乃是认识这些教义的人。他们「相信」、「拥有」、「持守」、「守护」这些教义、「迫切为之争辩」。这些教义应该在教会生命中占据核心和决定性的地位。这种使徒性教导是我们应该努力宣扬并坚信不移的信仰。教义可以指导基督徒如何思考,以及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这应该成为基督徒的「身分证」。基督徒乃是那些「拥有」使徒教导的人。基督徒守护、珍惜、教导、卫这些教导,并在其中得到生命的滋养。

但是,日福音派教会已经远离了这个规范。对于福音派教会中的许多人而言,新约圣经中的教义是「无法认知的领域」。这正是那些「重生者」告诉巴拿的,而且有大量的证据显示,巴拿所得到的资料乃是事实。今天,在福音派教会中,存在对圣经真理极其无知的现象。

原因非常简单,对于许多「重生者」而言,在他们理解基督教信仰、福音的内容、基督徒生活的优先次序、生活方式与内容等方面,这些教义已经不再重要了。从本质来讲,今天的福音派基督教已不再是教义性的了。让我们来明这种偏离教义的危险到底是什麽。这并不只是我们不再用教义方式来思考而已。更基本、也更重要的是,我们不再以思考「眞理」的方式来思考了。虽然现在和基督教相关的主题很多,渐渐地,基督教却无关眞理了。这就是为什麽在现在的教会生活中,合圣经的讲道越来越少的原因。

讲道

实际上,以前更正教的教会都很重视讲道,这就表示他们尊重圣经的权威和全备性。一直有人传讲神的道,以致于人们有机会听了这道就认识圣经真理。基督教并不只是关于经历的,也不只是个人的、或治疗性的灵性经历而已;基督教更不是教会柜台上销售的商品。这些严重的曲解影响了讲坛,也说明今天在西方福音派教会中随处可见的信仰与行为上的软弱。这眞是个灾难,随着这种情形的发生,眞教会的标志从教会消失了。

然而,我们必须更进一步说。圣经不仅是权威性的,圣经乃是神的话。它乃是上帝作工的方式,把自己放入人类的话语中,为了让我体会祂的同在,聆听并学习祂的道。圣经谈到了上帝的降卑,将祂的伟大隐藏起来,好让我们能承受得起。圣经谈到了我们的骄傲,以致我们转离了上帝,不再听祂的道,抛弃了教会中认眞的讲道。

讲道不是一场对话,不是闲聊一些有趣的话题。它不是像后现代那样,在圣经话语中听取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仍旧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不是的!这乃是上帝在讲话!上帝通过传道人结结巴巴的嘴唇在讲话。在讲道中,传道人的思绪停留在圣经文字上,但他的心却处于上帝的同在中。正如马丁路德所指出的那样,上帝住在传道人的口中。

正是这种讲道方式发出了呼召,它喂养人的灵魂,吸引会众进入上帝的同在中,以致无论讲道关注的是上帝的属性、真理还是在这个世界中的作为,我们都会带着敬畏、感激、鼓励或自责离开教会。伟大的讲道使我们一直置身于上帝的同在中!

论到讲道,我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那些确信讲道必须根据圣经经文的人。他们可能是受到以前一些伟大的讲章所激励,可能认为一些主题式的讲道(topical preaching)太空洞,也可能是对自由派神学的反 动,因此开始根据圣经来讲道。他们确信,上帝的道藉着圣灵的帮助便足以供祂子民需用。他们采取的方式大多是根据圣经原文和经文中所提供的结构和内容所做的解经式讲道(expository sermon)。

另一种讲道是,讲道者敏锐地意识到后现代的人如何思考。这一批传道人想要以他们自认为能回应世界和需要的方式来迎合听众。大多数情况下,这样的讲道不是以圣经经文开始的,而是以后现代经历中的一些事件来开始。可能是以一部电影、一个连续剧,或是逛商场过程中遇到的一个趣闻当作开场白,然后找方法拉回圣经中的某些内容。

我认为这两种讲道方式都各有其独到的见解。在第一种讲道中,他们洞察到上帝的道对救赎之工以及我们现今的生活都是全备的。他们认为讲道的主要任务乃是解经。他们相信上帝必会使用那段真理,因为圣经是我们在这世界上过敬虔生活的全部所需。传道人在解释完了这段经文之后,有时候还会加上个人的应用;然而,他们通常不会很努力去把圣经眞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导人如何在周间靠着这真理去面对日常的遭遇。

第二种讲道者也很有洞察力,他们观察到我们在后现代世界中的经历是复杂、难解、混乱、高度紧张和令人困惑的。每一天我们面对的境况都是艰难和繁重的。我们的婚姻并不是非常牢固,我们的灵魂常常一分为二,我们的孩子有时会令我们心碎,我们往往比别人知道得更多,我们却不知道该怎麽办。在周日(或是周六晚上)听到一些安慰的话语固然很好,但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认识人生的方法。不幸的是,正是这种渴望驱使许多传道人进入了一个心理世界中,他们满口是最新的治疗性词语。结果,他们常常只不过是为听众提供空洞的东西,此外别无所有,甚至比这更糟。有时候,他们会在讲道中提供娱乐,在观众前表演一番,给人留下一种基督教不过如此的印象。

除非用上帝的道来挑战会众并告诉他们,否则,不管他自我感觉多麽良好,会众离开的时候会就和进来的时候一样,空空如也;除非会众学会在这个高度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世界中,按照上帝的心思意念来思考,否则,他就无法用一种基督徒的世界观来思考。周一早晨,会友就不知道该麽既适切又忠心地投入这个世界。他们也就无法恰当地思考自己的人生,因为毕竟他们仍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没有活在天上。

当然,这种观点有一个预设前提:这个世界对基督教信仰并不友善。但这并不是现今这些多数敏感的传道人的假设。他们并没有看到危险。他们是在没有意识到「这世界对基督教信仰非常有害」的情况下传讲信息。他们传道(如果还能用这个词的话)时就像我们没有任何敌人似的!事实上,我们的确有敌人,我们必须能认出他们来。讲道者必须在真理和世界之间搭一个桥。上帝的道在这个世界中意味着什麽?这是传道人该明白的问题。

我们或许会追问:为什麽搭桥(连结)的人如此之少呢?我认为答案简单到令人诧异。那些偏离了解经讲道的传道人之所以如此做,乃是因为他们实在不相信这些讲道能眞正触及后现代听众,不相信他们能理解,不相信他们能变好。

既然如此,传道人和听众(至少是一些随便的听众)之间就产生一种奇怪的结合。传道人认为,圣经真理不能根本地解决人生命中的任何实际问题。很多听众也都同意这一点。这也不是他们来听讲道的目的;他们来是为了听鼓舞人心的话,为了缓解心理紧张,减少一些迷惑,或是仅仅是为了娱乐一下。如果来一场解经讲道,他们就会逃之夭夭。

而那些忠实传讲圣经,却没有带出生活应用的牧师又是怎麽一回事呢?当然,他们相信只有圣道才能喂养人的灵魂。所以,他们开始在台上解经。但是,牧会的工作既紧张又繁重,他们实在没什麽时间和心力预备讲章。还好,解经书已经为他们预备好了!

牧师要如何了解周遭的世界呢?要如何帮助会友在现代化的社会以及后现代的风气中思考人生问题呢?如何把圣经真理和现代人的内心连结起来呢?把圣经眞理种植在这块后现代硬土上,确实需要很大的努力,但许多牧师却希望跳过这一步。因此,他们确实在传讲圣经,却把应用的部分留给了上帝。

分析完这两种现象,我们就不会对西方福音派教会的衰弱感到惊诉,许多人对圣经不熟、教会日趋世俗化,这一点也不意外。如果牧者不传讲圣经贞理,羊群自然对圣经不熟。如果牧者没有将圣经贞理正确地应用到生活中,那羊群自然就活在两个世界中:一个是礼拜天早上的世界,另一个周间的世界。但是,只解决生活问题,却与圣经毫无关联,这种讲道又有什么用处呢?如果我们必须在两者之间选择一个,那么听到一场以解经爲主的讲道会比较有益处的,即使它缺少认真的、有洞察力的生活应用,也比听到那种与圣经没有任何关联的讲道好得多。

理想的讲道是,内容源自于圣经经文,并将其中的贞理应用到我们实际生活的。若不这样,就要继续忍受现代教会的悲剧:信仰只是私人的事,却从公众领域和工作场所中消失了。

讲道打通了两个世界:神员理的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与内心的世界。如果讲道不能有效地在这两个世界之间搭起桥棵,那教会就会跌倒、衰败。只有打通两个世界的讲道,才能产生贞正的灵命。

2、圣礼

贞教会的第二个标志是正确施行圣礼。改教家当年特别关注天主教的观点,即救喷之恩乃是在圣礼中与圣礼一道传递的。其观点危及到:我们如何与基督会遇?基督救恩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如何领受恩典?虽然关于圣餐和洗礼,圣经许可我们有一些不同的理解,但没有一种观点能够取代福音本身。

关于这个古老的议题,今天的教会已经不再有与趣讨论。大多数福音派人士已经不愿意与天主教徒争办圣礼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其中有什么危机?它和我们现在的处境有什麽关系。

对圣礼错误的解释威胁到「唯独基督ヽ唯独藉着恩典、唯独透过信心」的原则。我们实际上唯独透信靠基督才能得到救恩,不是透过圣礼。正如巴刻(J-I-Packer)所论述的,一切加在基督的工作之外的事物,都是在远离这个真理。人若认为,除非我们加上自己的行为,不然我们的称义就不完全(正如天主教当时所说的,又如当今更正教那些「保罗新观点」的学者所说的),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并不完全,而且一直不完全,直到我们自己来成就这种完全。人若认为,除了基督之外,还要加上马利亚来作为人与天父和好的中保,这就表示基督并没有完成救赎工作。事实上,无论我们加添什麽在基督的工作之外,都是在减损基督的工作。唯有看到基督已为我们成就我们自己完全无法成就的工作时,才能在这些事上把一切荣耀都归于上帝,而不是归于我们。

天主教的圣礼观乃是宗教改革时期最关键性的争辩之一。

圣礼永远不可能代替圣经中的福音,这乃是关键所在。圣礼不可能代替福音。然而,在天主教信仰中和随后的圣公会高派(Anglican-Catholicism),都认爲除了基督 的救赎大工以外,还有一种领受上帝赦罪之恩的途径,就是圣礼。圣礼的确是象征着赦罪之恩,但是,圣礼却不能当作基督十架工作之外的补充办法。因此以合圣经的方式来理解这一切,而不与主张「透过圣礼来找到上帝救恩」的教会混淆在一起,这乃是眞教会的标志!

如果说「使徒和先知」是教会赖以建立的根基的话,那基督就是那块「房角石,各房靠祂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弗二20—21)。到底在哪些方面,基督是那房角石呢?到底基督怎样将各房联络得合适呢?答案非常简单:正因为祂!因为祂的受死,因为祂代替罪人受死,所以他们才得以透过信心与祂联合,才有教会存在;若没有上帝儿子道成肉身,没有祂取了我们的肉身,就没有祂解决自亚当以来的问题,就没有祂的代死和使人称义的工作,也没有祂的复活和升天,也必定不会有教会的存在。

所有的眞教会都持守这个福音。眞教会宣告上帝的圣洁与人的罪,宣告在上帝和罪人之间唯一的中保就是这位「神——人」(God—man)耶稣基督。在祂成就的作为上,我们断不能再添加任何东西,我们也断不能从中删减什麽。

如果这就是「独基督」的话,那它也是「唯独恩典」,因为我们对完成基督救赎之死的唯一「贡献」就是我们的罪恶,也因此我们需要被救赎。就像汤朴威廉(William Temple)所宣称的那样,一旦在基督工作之外加上任何东西,就立即减损祂所成就的工作。毕竟,若督的工作必须从罪人那里获得某些帮助才能生效的话,那麽基督的工作就是不完全的。既然是不完全的,那也就不是全备的了。

因此,福音所宣告的是:基督为我们所成就的工作在各方面都是完备和成功的。福音只赐给那些愿意承认自己有罪、为罪悔改,并透过基督来寻求上帝悦纳、来领受上帝悦纳的那些人。

这就是「从上而下」的灵性观,而不是「从下而上」的灵性观。这种灵性观不是源于我们对这位「他者」(theOther)的渴望、空虚感、心理紊乱、对上帝的探求、道德努力、是参加教会。它源自「天上」,即永恒上帝的旨意,祂在我们不配得的情况中,进入那抵挡祂的罪恶的世界,在那些凡愿意聆听祂的道、接受祂真理并接受基督,宣告让基督成为生命中心的人的内心工作。

如果我们眞想要审愼、严谨的合乎圣经的话,那我们就不会认为自己可以为基督付上什麽代价,而是认为上帝在基督里为我们付上了代价。我们也不会以为基督为我们死乃是因为我们有不错的条件,如罗马书五章7节所说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做的」。确实,在战争时有一些英雄愿意为値得牺牲的对象而死。但是,基督的受死却不是这种英雄主义,而是代死。如同新约清楚教导的:祂不仅死了,而且是代替我们、为了我们的罪的缘故死了;基督为「我们的罪」舍己(加一4;林前十五3),祂「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二24),祂「被交给人,是为我们的过犯」(罗四25),祂「亲自担当了我们的罪」(彼前二24),祂「为我们的罪」做了挽回祭(约壹二2,四10),而我们现在乃是「靠着祂的血称义」(罗五9)。

以上这些讲法只有在道德世界中才有意义,而在后现代的、治疗性的世界中则毫无意义。后现代对心灵创伤、令人心碎之事、破裂的关系、被破坏和混乱的世界、非人性化的作风和腐败的政府非常敏感,这一切是会带给人痛苦和愤怒。但是,这个世界却没有——从来没有——发现自己乃是在面对一位大发义怒的上帝,祂被我们的罪冒犯,祂的道德性就在我们面前,而这将是最令人敬畏、最具毁灭性的事件。这就是那位(至少在我们心灵中)已经消失的上帝。至于在治疗性世界中那个关心我们的「神祇」,却是站在边线上为我们打气、同情我们、极尽所能地要们,可叹的是,生命对那些神祇来说,太过复杂了!

不只是我们的世界出了问题,不只是我们的生命因伤害、痛苦而扭曲,而是我们在这一切当中,所作的一切都得罪了神。我们的罪是如此地严重,以致若没有基督,便完全不可饶恕。我们不只是对自己、对生命、对社会和环境、或是对世界「感觉不好」而已,我们必须意识到比这更糟糕的情况。原因不在于我们有难以解决的私人「问题」,不是的,最根本的是我们与上帝的「问题」;除非我们栖身在基督这块为我们擘开的「万古磐石」(Rock ofAges)里,否则祂不会撤除对我们的道德审判。我们必须藏在祂里面。

有两个关键。首先,我们必须维护福音的特性。这件事之所以重要,乃是因为它彰显了上帝的属性。正是在福音里,而不是在各样的圣礼中,我们看见了上帝的怜悯和公义。正是在福音里,我们看到了祂的圣洁和恩典。因着祂圣洁的属性,使圣子受死;祂亲自承受死亡之苦,以此偿清了我们的罪债。这实在是祂的恩典;基督走上十字架,并不是因为祂该死,也不是因为我们可以要求祂这样做,而是因为神的恩、神的爱。

第二个关是灵性的本质。在维护我们所教导、所宣讲和所相信的福音特性时,我们同样也维护灵性的真正本质。眞实的灵性不是从自己产生出来的,而是来自超自然的恩惠;它不是我们从自身里面找到的东西,而是我们在父神、圣子和圣灵里得着的东西。若没有真正的福音,就没有在上帝面前的称义,也没有在我们里面的重生。若没有重生,也就没有新生命,没有对上帝的渴慕,没像那些认识上帝的人那样活在上帝面前的能力。要透过基督来认识祂,并在道德上诚实地生活在祂面前,这才是眞正的灵性。

如果我们因为自己错误的神学以及错误的牧会方式,而使得福音在教会中荡然无存,眞实的灵性也就不会产生了。从理论来看,大多数福音派都知道有这个危险。但在实践中,许多福音派——特别是那些营销型教会和新兴教会人士——正在逃避眞理讨人厌的一面,致力于把福音变成容易消化、能迅速销售出去、有吸引力。他们清楚地意识到,西方世界瀰漫着一股对灵性饥渴的风潮,于是他们便想趁这个机会大捞一笔。问题是,那种灵性是高度私人化、高度个人主义、以自我为核心的灵性,也是反教义的灵性,因为这种灵性一直都是敌视基督教真理的。福音派人士只为了吸引那些对属灵事物心存渴望的后现代人士来到教会,为了迎合他们,将福音掺水稀释并加以简化,又磨掉了教会的稜角,至终一无所获。福音派人士在多大程度上这样做了,他们就在多大程度上废弃了自己,并出卖了教会。

3、劝戒

实施教会劝戒是真教会的第三个可靠标记。对今天的我们来说,这一点或许颇为奇怪,而且在后现代之际,这肯定是会冒犯人的。难道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不是私人的事情吗?谁能说这个人的选择就是可以接受的,而另一个人的选择却是不能接受的呢?这些问题关教会什麽事?而且,如果人受到惩戒之后,只不过是再找一间新教会,这种劝戒又能有多大的效用呢?罪人既是罪人,那麽,教会劝戒就会给那些律法主义者和那些心里刚硬者有机可乘,拿劝戒的王牌来发泄自己丑陋的激情,这不也是事实吗?这一切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为什麽改教家们会把这一点看作是眞教会的标志呢?

实际上,劝戒是对愿意遵行新约模式教会的命令。圣经吩咐:赶出那些严重不思悔改的人(太十八15—19),躲避那些分门结党的人(罗十六17,多三10),「绝交」或从教会中赶出那些不道德的人(林前五1—5,11),警戒那些不守规矩的人(帖后五14)。教会要把那些假教师清除出去(林前五6—7;啓二2),责备那些犯罪不悔改的人(提前五20;多一13)。显然,有很多情况都会使基督之名和教会名誉置身危险中,但这没有一次是因劝戒而产生的。劝戒包括:私下的责备、引人归正的教导和逐出教会。

人若认为劝戒的结果可以使教会完全圣洁,那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只要教会中还有罪人存在,教会就永远不会完全圣洁,教会在进入天堂之前永远不会完全圣洁。是圣灵透基督代赎的工作,才实际带来人思想、言语和行为上的洁净。我们只能为了这个目的来彼此劝戒。

然而,当我们藉着信心联于基督时,我们便不再是属自己的。我们现在承受了基督的名,我们的行所玷污的乃是祂的名。劝戒主要目的是,在祂子民中和这个世界上恢复基督的名,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次要的目的。

为什麽教会中有一些人会偏离圣经的核心教义,不得不受到责备呢?为什麽有些人在处理淫乱时,就彷彿那只是私人问题,与他们的基督徒生活毫不相干呢?为什麽有一些牧师渴望居首位(约参9—10)、要求受人关注、独断专行、要建立自己的事业和帝国或敛财呢?为什麽教会成员如此不同心,以致不断地成为痛苦与分裂的源头呢?对这些问题,只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就是人们不再迫切的关注上帝的圣洁,它不再拥有扭转人性情的力量,也不再是现存的事实。它顶多只是一种需要达成共识的教义而已,却不是一种如利剑般刺入我们内心的炽热事实。这就是我们的良心在淫乱、贪污、恶毒、异端邪说等事上,不再受到责备的原因。很多人认为,上帝虽然全然圣洁,却住在一个遥远的王国里;而我们乃是在自己的王国中,过着自己随心所欲的生活,只要有欲望爬上心头,就要把这黑暗的冲动表达出来。有何不可呢?上帝远在天边,而我们却在这里。毫无疑问,当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忙于欺骗时,正是这种心理使他们受到了极严厉的惩戒(徒五1-11)。

在西方现代化社会里,我们常常面对说谎、偷盗、虐待、强奸、掠夺成性等问题;但是,我们却常常归咎于「不的自我形象」,而不是恶劣的本性。使在教会里,情况也没有多大不同。我们已经把抓住了治疗性文化的语言,并认为我们的传道人也应该用这种语言来向我们讲道。但是,这里往往忽略的是,这种语言来自心理世界而非伦理世界,这会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责任感消失殆尽。我们不接受应负的责任,乃是因为我们失去了站在如烈火般、大有威荣的上帝面前的意识。而且,当我们失去了上帝道德上的「超越与对立性」(over—againstness)的意识,也就是「善」与「悪」的对立意识,我们也就失去了一切道德上的迫切感。我们也就失去了福音和基督教信仰的全部内容。

这种情况对当今教会来说问题十分严重。随处可见的是,我们持续地以「心理健全」(psychologicalwholeness)为重,以此来取代圣经中的圣洁。这必定改变我们思考上帝的方式。这位外在的上帝,这位在祂圣洁中超越并对立于我们存在的上帝,已经失去了在我们生命中的地位。我们发现自己渴望安慰——治疗性的安慰;但与此同时,从上帝圣洁的信仰所产生的自律和牺牲已不再合我们的味口了。当这样一位上帝,这位圣经中的上帝,变得遥不可即的时候,我们就不再存敬畏的态度来敬拜,祂的道就不再驱策我们,顺服就失去了吸引力,教会也就失去了它的道德权威。这就是我们今日的处境,这也是劝戒在教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旧约圣经中屡次提了认识上帝的问题(如:何二20,四1,五4,六6;赛一3)。显然,这里所谈到的绝对不只是知道一些关于祂的事。这种知识之所以具有重要影响,乃是因为上帝乃是干预性的道德临在。那些认识上帝的人都必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弥六8),不是毫不在意或是漠不关心,因为他们已经认识到,他们得以站上帝的面前,唯独是因为祂的恩典。他们当在道德上审愼并虔敬行事。他们当敬长上帝,活在「敬畏耶和华」之中(诗一百一十一10;箴一7;伯廿八28)。为什麽呢?因为上帝对他们的忠贞和专一有排他性要求。上帝断不容有敌手,上帝断不允许有假冒者。这乃是旧约圣经中的百姓不得不反覆学习的惨痛教训。不仅如此,上帝排他性的要求也针对我们的一切「所是」与「所作」上,这乃是「十诫」的基础(出廿2—3),也是今日教会需要聆听的呼召:「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彼前-15)

圣洁并不是仅仅调整外表的言行,变得彬彬有礼,也不只是学习别人的风度而已。那并不是圣经中的圣洁,那顶多只是社交礼仪而已。

圣经中的圣洁乃是源于那位「圣者」(the Holy)。因着祂的本质,只有当我们承认自己是罪人时才能靠近祂。若以消费者的身份,我们便永远无法接近祂。我们乃是披麻蒙灰到祂面前,而不是以顾客身分前来。确实,我们不能靠自己的方法接近那位圣者。我们必须看到,那位圣者在基督里先靠近我们,并透过基督使我们与祂和好。我们无法在基督之外领受这位圣者的啓示。在基督里,我们所看到的是上帝的圣洁对我们罪恶的反应。若没有基督,我必将承受审判。反之,若信靠基督,我们会看到圣洁在恩典中降临,而且在基督里发扬出来,战胜了我们的罪恶。

因此,圣洁绝对不只是道德律例或某套规则。圣洁完全是关乎「义」的,因为圣洁是关乎上帝全然纯洁的本质。正是祂烈火般纯洁的本质,驱使着我们去追求义。而且,祂在圣经中以许多方式向我们彰显何为眞理与公义。若没有上帝的圣洁,那罪也就没有丝毫意义,恩典也没有甚麽益处了。上帝的圣洁不但彰显罪,也彰显出恩典的伟大。若没有上帝的圣洁,罪就只不过是人类的失败而已,而不是在上帝面前的失败;那是一种没有标准的失败,那是一种没有罪咎的失败,没有惩罚的失败,没有任何严肃道德意义的失败。

如果没有神的圣洁,恩典就不再是恩典了,因为十字架就不再是满足神的公义审判,恩典就只是一种同情、一种怜悯。是神的圣洁彰显出恩典有多麽地浩大,显出我们有多麽的不配,因为我们的罪深深冒犯了神。

若是没有上帝的圣洁,那信心就不过是确信有好运气,对我们前途感到乐观,对某些未来有幸福的希望。它就不是领受「上帝在基督身上做成的挽回祭」的信心;它就不是相信上帝的美善是全然可信赖的,也不相信「神的应许无论有多少,在基督里都是是的,所以籍着祂也都是实在的。」(林后—20)。

当人们将罪、恩典、信心与上帝的圣洁切割开来时,它们的意义完全丧失了。正如傅赛斯(P.T.Forsyth)22在《十字架的必要性》(The Cruciality of the Cross)一书中所 写的:「爱是神的圣洁的流露,罪是对神的圣洁的蔑视,恩典是神的圣洁对罪采取的行动,十字架是神的圣洁的胜利,而信心则是对神的圣洁的敬拜。」这实在是眞教会在第三个标记上,所要关注的全部内容。它论及上帝的子民要认识十字架上那清晰可见的道德严肃性,它关乎我们面对所有的生命冲突、引诱时,必须反映出来的严肃性。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然而,尽管罪的毒钩仍然存在,并延伸到了人的灵魂中;但在教会中,我们仍应该充分地看到基督战胜了罪,因为如果不胜过罪,它将会严重地破坏救赎应该有的结果。执行教会劝戒的目的乃是要保护基督之名和教会的名誉。

22译注:福赛斯(1848—1921)是英国公理会牧师及神学家。

四、进入深处

这三个眞教会的标记就是教会可靠的标记,力图确认上帝所赐给教会的真理是否得以传讲、福音是否得以宣扬、教会的道德属性与美名是否得以维护。但是,这三个标记中的每一个都需要回归到上帝那里,这三项都是上帝所设立的。眞教会在思想上以上帝为本,在所宣扬的真道上和生命中尊崇上帝。教会只有在荣耀、反映、宣扬上帝和祂在基督里的成就的时候,才能成为眞教会。眞教会的三个标记所关切的问题是深刻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思想神的时候,是否照着祂在圣经里的啓示来思想?我们思想基督的时候,是否照着祂所赐的恩典与真理来思想?我们思想自我的时候,只是思想心理学上的自我,还是思想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作神的子民呢?事实上,这些检验标准都将我们带入了「谁是上帝」的极深之处,并带入了「教会是什麽」这个最深刻的层面上。

1、谁建造了教会?

假定我们发现,今日美国福音派教会没有成功地通过这些眞教会的最基本检验。那我们该怎麽做呢?反思敬拜问题吗?修订主日学课程(如果主日学课程仍然存在,如果还有课程这种东西)吗?追问是否有新的、更具创意的途径,以此来反思教会和重新调整教会吗?

当我们来到上帝面前的时候,对于教会,我们会学习到最重要的事情:教会乃是上帝的教会,祂是那位建造教会者。确实,我们在耶稣自己的话中看到了这一点。教会正是建造在彼得所承认的「磐石」之上,基督说:「我要把我的教会建造在这磐石上;阴间的权柄,不能胜过他。」(太十六18)。新约圣经中用许多比喻提及这件事情,这种建造和增长是经常性的。其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这是上帝的工作。虽然教会需要得到引领、教导、牧养和组织,但是唯独上帝自己才是那建造和喂养教会者。这就是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三章1至15节的主题。教会是什麽?当如何建立教会?教会事工是什麽?该如何进行教会事工?显然,这些问题都是彼此相关的。我们如何看待教会,便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教会的成长。我们如何看待教会的成长,就会影响我们如何看待教会事工。保罗之所以受到催促提出这些问题,乃是因为许多哥林多人的教会生活走错了方向。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都是不属灵的。保罗之所以无法把他们称为「属灵的」(林前三1),乃是因为他们纯粹是用自己堕落的眼光来看待教会。照着他们当时的光景,保罗不得不把他们称为小孩子。(林前三1)今天的福音派教会岂不是处在同样的景况中吗?大家似乎都同意,这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刻。到底补救的办法是什麽,这已经成为一个争论的问题。但是,我们和哥林多教会的相似的程度实在相当惊人。那麽,我们为什麽不追问,到底哥林多人在哪些真理上没有弄明白呢?

对于这个问题,保罗用几个重要的词句来总结。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自己呢?答案是「与神同工的」(林前三9,在保罗所用的希腊语中,「神」一词放在首位,用以强调)。我们应该如何来看待教会呢?答案是「神所耕种的田地」、「神所建造的房屋」(林前三9)。那麽,我们为什么应该把教会看成是神所耕种的田地和所建造的房屋呢?因为教会乃是祂所造的,唯有祂自己才能使教会成长。神使教会能够在质量上渐渐成长,因为祂赋予教会这样的特性以及顺服的能力;神也使教会在数量上不断成长。当们读到「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徒二47)时,我们可以明白这个真理。这一切都是真实的,是主「赐给」教会的(林前三5),正如保罗所说,主使她成长、喂养她并教导她。因此,教会的目的和功用乃是被「赐予」的。它们不是来自商业指南、不是来自于文化,也不是来自市场策略,而是来自主在圣经中教导我们的真理。正是根据这些真理,我们要受审判(林前三8)。这眞理引导保罗进入问题的核心。虽然我们栽种和浇灌,但唯独上帝才能叫他生长(林前三6—7)。

最后我们要讨论三项新约教义。这三项中的每一项在今天的教会中都受到了围攻,如果我们还想在教会看到上帝的美善充分彰显的话,那麽,这三项都是不可或缺的。

上帝是至高的主

第一,当保罗说是上帝使教会成长,很显然他是认为上帝是至高的主。上帝统治所有的生命,从重大事件(如一个帝国的衰落)到最微不足道的事(如一只麻雀的掉落)都是上帝的旨意。这意味着在这个世界里,国家和文化的兴起和衰落都是由上帝的至高的主权所决定的。保罗说,上帝预先定准国家的疆界(徒十七26)。因此,没有什麽事情比今日福音派教会中的恐慌更荒唐的了。福音派教会被后现代的幽灵吓坏了。为什麽今日教会充满「如何做这个」「如何做那个」这一类的教导?这令我们觉得:除非我们赶紧运用自己的专业方法来拉她一把,否则,教会的死亡就指日可待了!上帝手中要处理的事情,已经远远超过祂所能处理的;教会应该向后现代投降并拥抱这个敌人,否则教会就没有前途了!

投降是面对绝望时所采取的措施,它往往就是软弱和小信的表现。因为不相信上帝至高的主权在掌管一切,就导致在后现代世界的压力和需求之下全面撤退。我们如同一些可怜国家的士兵一般,当他们安然待在有保障的营房中时,非常勇敢,但是当他们一看到敌人时,就会放下武器逃之夭夭。

事实上,在我们的后现代世界中,没有任何事物会严重威胁到上帝的旨意,或成为上帝不可逾越的障碍。这对上帝的救赎旨意而言,也是如此。上帝的至高主权在今天会使人生发信心,就如同祂照管麻雀的飞行和掉落一般,祂会照顾教会,使教会成长!今天,我们似乎不再相信这一点了,结果我们用软弱愚蠢的妥协来帮上帝的忙。

我们是俘虏

第二,这种信心建立在对人类无能的认识上。这就是为什麽唯独上帝才可以使教会生长的原因。这里的重点是:唯独上帝才能赐给人新的、超自然的生命。虽然我们可以藉着祈祷来寻求上帝对教会、讲道、劝告和见证的祝福;但是,唯独上帝才能使教会成长。

如果只要使人的态度改变就够了,那我们自己可能会使教会成长。我们可以使用市场营销技巧、最好的广告策略,我们也可以引进有说服力的演说家。我们可以使教会如同成功的企业一般成长。

然而,我们的问题远比阻碍企业成功的因素深奥得多。这个问题在查理-卫斯理的伟大圣诗《奇异的爱》的歌词中适切地表达了出来:「灵困顿,长年被囚,受罪包围,黑暗重重。」这就是问题所在。对上帝眞理天生的敌意,使我们自愿成为罪的俘房。我们被一种不愿屈服于基督的力量所驱使。到底解决途径是什麽?查理卫斯理写道:「主眼发出复活光,我灵甦醒,满室光明!枷锁脱落,心灵获释,我就起来跟随主行。」他谈到人们根本就缺乏认识上帝、荣耀上帝、顺服上帝的能力。这是市场技巧、心理动机、迎合世代所做不到的。所有劝说技巧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唯独用超自然的方式才能战胜,唯独上帝才可能使教会成长。祂首先透过重生,随后是成圣来完成这个工作。

成长的方法

第三,关于教会何成长,这必须与上帝为教会成长所确立的方法连结起来。保罗说:他栽种了,亚波罗浇灌了(林前三6)。他栽种的是什麽呢?亚波罗浇灌的又是什麽呢?

他栽种的当然是上帝在圣经中所赐给我们的眞道了。保罗会如此问:「人未曾信祂,怎能求祂呢?」(罗十14)我们之所以能够求祂乃是因为我们信了所传给我们的真道。雅各告诉我们,「祂按自己的旨意生了我们。」但是,上帝用什麽方法生了我们呢?祂乃是「用眞道」生了我们(雅一18)。帖撒罗尼迦人如何离弃他们的偶像,相信了基督呢?他们「领受真道」(帖前一6),这眞道乃是在圣灵全备的能力之下所传讲的。这道就是种子。而浇灌是鼓励人来相信眞道、培养人的顺服,并鼓励人过一种上帝的道所指示的、以上帝为本的生活。

五、让上帝成为统管教会的上帝

以上三项教义清楚地呼应保罗所强调的重点:唯独上帝使教会成长。这一点在福音派世界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如何长?传讲圣经真理和教会成长之间有什麽关系?不同的敬拜方式和教会成长有什麽关系?音乐和教会成长有什麽关系?我们必须做什麽呢?上帝将会做什麽呢?到底在什麽情况下上帝才会采取行动呢?

答案隐藏在我们的想法、需要和饥渴的灵魂中,是私密的。正是在这里,我们所有的野心、计划和目标被整合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驱使我们的动力呢?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呢?我们真正懂得在上帝面前谦卑吗?我们懂得抛弃那种看似自然、貌似合理的自负吗?

我们都知道不能只看外表,我们都知道如何让自己的言行与人们对我们所期待符合,不是吗?我们可以表现「敬虔」的样子,但是,内心实际的情况却可能是另一回事。我们灵魂的窗帘已经拉上,以致外人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形。但是,在上帝面前,却完全无处隐藏。在上帝面前,我们便显出了真面目。我们到底是打算凭着自己的力量来建造教会,还是打算自己先建造大部分,再稍微求主帮助一下就好?我们是否能放下自己的想法和野心?我们是否知道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栽种和浇灌,唯独上帝才可以使教会成长? (林前三6)

让上帝成为统管教会的上帝,把上帝看作教会的核心、荣耀、源头和生命,这才是员正的释放与自由。它把我们从靠自己去做的想法中释放出来,也把我们从自己完全不能做的事情中释放出来。这样就会使教会成长。我们不能做唯独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虽然我们在教会中工作、传道、教导、传福音、彼此鼓励和督促,但是我们并不能赐给人新生命,我们也不能使教会成圣。其实,我们甚至不能喂养教会,是上帝提供了食物,我们只不过是蒙召来端上食物罢了(林前三5)。其实,这正是爲什么保罗在稍后提到「我们不丧胆」 (林后四1、16),却有「信心」 (林后三4,五6)的原因。

储管上述这些都是非常传统的,但在福音派教会中却不常见。我们嘴里说关注这些,但当我们认真「经营教会」时,我们就转而诉诸自己所知道的最佳方案。我们转向组织和计划、外表和管理、广告和营销。我们沉浸于我们所做的一切以及我们所控制的一切,这一切正是福音派领袖分享的材料,它充斥在《领袖》(Leadership)这一类杂志当中,这也是吸引牧师们去参加大型特会的原因,也是他们愿意认真花钱去听的东西。

唉!我认为这根本是搞不清楚状况。在科技世界中最关注的是技术,这是我们管理一般事物的方法,但在上帝的国度中却不是如此。这并不是说我们不需要做事,而是说我们所做的必须植根于我们的「所是」,「我们是谁」要比「我们做什麽」重要多了!品格比行动更为重要,被上帝掌管要比拥有管理教会的专业知识更重要得多。

让上帝成为统管教会的上帝,就意味着让上帝成为教会的「所是」、「所想」和「所为」的基础。在这个高度实用主义的文化中,正如美国文化,行事与思想被分割开来。他们所关注的(至少关于教会)乃是「方法」的问题。许多重要的原则和必须一直持守的东西都被人们不耐烦地丢到一旁去了!当成毫不相关的东西了!反之,只要「灵光」、只要「有效」、只要「成功」,就表示是对的。就这点而言,我们还需要思考的是什麽呢?

我相信今日迫切需要「让上帝作上帝」的教会。这样的教会几乎已经消失了!在上帝眼中,只有这样的教会才能够在这堕落的世界中发展美好的关系;教会中人人努力建立眞诚的关,这是形成「诚实正直」这种美德的关键,而唯有「诚实正直」才能够把公开和私人生活重新联系起来。事实上,教会就是应该热爱神所啓示的真理,而这样的热爱,能使我们对这位啓示眞理的上帝充满敬畏和喜爱,也能使我们热诚事奉祂。教会不是一个企业、一个实验,或是一种要销售出去的商品。教会是主耶稣基的国度,这个国度现在虽然隐藏,终究要显明出来。到了时候,全世界都要在基督面前屈膝敬拜,并承认祂是万王之王,万主之主。

这一点,我敢说是教会存在和服事的唯一答案。教会就是这伟大日子的预表,教会超越了自身而指向「那日」。虽然教会活在这个世界中,但她之所以能存在,却是因为她看见了那位即将降临之主的荣耀。这就是那能改变一切的知识;商业头脑、组织才能、文化关联都不能取代这知识。唯有谦卑在主的面前,重新聆听祂的圣道,让主来更新今日的福音派教会,这样才能眞正重建教会。

今日福音派教会,被称为是「千里之广,一吋之深」。从「营销教会」到「新兴教会」,这些所谓「慕道友导向」(其实是「消费者导向」)的教会,为何会随波逐流,落到今日如此肤浅失真的地步?作者深入浅出分析今日教会迷失的根本原因,乃是偏离了「宗教改革信仰」,并根据圣经指明教会悔改归正之路。《勇守真道》真是暮鼓晨钟,发聋振聩的力作!

吕沛渊博士/美国圣荷西圣经归正教会牧师

改革宗神学院代理院长

作者告诉我们,成为福音派基督徒是怎麽一回事。我们得持定何种信念,执着哪些价値抉择和行动取舍。而最重要的是,我们得有刚强、仁爱、谨守的心。真正跟随主的人必须有勇气,这是本书对我的提醒。

梁家麟博士/香港建道神学院院长

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胡适加:「时髦不能跟」,这话适用于教会。此书在这方面,有很好的提醒。

康来昌博士/台北信友堂牧师

想让人更容易信福音,就使用「包装」来装饰福音,其实是对神的福音没有信心;结果,许多人信的是「包装」而不是福音。让我们相信「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ebup电子书链接:https://pan.baidu.com/s/1fCD5bY36UoNOSgHelg49tQ
提取码:7777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