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15
第八课 十九与二十世纪
读经:
【约翰福音十四章15-17 节】你们若爱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赐给你们一位保惠师(或作:训慰师;下同),叫他永远与你们同在,就是真理的圣灵,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为不见他,也不认识他。你们却认识他,因他常与你们同在,也要在你们里面。
【约翰福音十六章7-11 节】然而,我将真情告诉你们,我去是与你们有益的;我若不去,保惠师就不到你们这里来;我若去,就差他来。他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为罪,是因他们不信我;为义,是因我往父那里去,你们就不再见我;为审判,是因这世界的王受了审判。
【使徒行传一章8 节】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
在主耶稣钉十字架前夕的最后晚餐中,祂亲口引介圣灵的三大工作:
1.真理的见证:使人明白真理。
2.生活的见证:使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责备自己,过圣洁的生活,并有属灵的品格,如仁爱、喜乐、和平……(加拉太书五章22-23 节)
3.基督的见证:赐下属灵的恩赐和能力,使信徒可以见证主、荣耀主。
在教会中可见,圣灵这三大项工作,正确的次序应是:先有真理的建造,再有属灵的品格,才求圣灵的恩赐,若本末倒置,则出现许多极端现象。
一、海外宣教运动
十八与十九世纪的属灵复兴,掀起了海外宣教运动。欧洲各国政府在海外扩张殖民地,教会则看见了海外广大禾场需要福音,渐次差遣宣教士进入未得之民当中。其中最著名的先驱是英国的威廉克理William Carey (1761-1834 年) 。
他在1792 年组成第一个现代宣教差会,并于1793 年远赴印度。他在印度三十余年,翻译圣经,开办学校,从事社会改革,传扬福音,被称为“现代宣教之父”。
美国人耶德逊Adoniram Judson (1788-1850 年) 在1812 年赴缅甸宣教。
其后有“伦敦会”的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 年) 于1807 年清朝嘉庆年间来到广州,历尽艰辛,翻译圣经,办学校及杂志领人信主,是第一位入华的基督教新教宣教士。
英国李文斯敦David Livingstone(1813-1873 年) 在1841 年赴非洲宣教,对开发非洲有卓著的贡献,并协助终止贩卖黑奴。
戴德生Hudson Taylor (1832-1905 年) 1854 年自英国来中国上海,从事医疗传道;他在1865 年创立超宗派的“中国内地会”,在中国内陆宣教,结实累累,成为基督教在华最大的差会。
透过海外宣教运动的发展,到了二十世纪初,基督教各宗派已在世界各地植堂建立教会,也有新的宗派因宣教运动而产生,例如1887 年宣信A. B. Simpson (1844-1919 年)在北美创始的“宣道会Christian and Missionary Alliance”,就是很好的例子。
二、圣洁运动与五旬节运动
十九世纪中叶起,在美洲的循道会系统里,因发扬约翰卫斯理提倡的“完全成圣主义Perfectionism”而致力追求“完全圣洁”,就兴起了“圣洁运动Holiness Movement”。
圣洁运动鼓励人在悔改信主的经历后,追求再一次的经历,即“第二次的祝福Second Blessing”。他们组成“圣洁协会”来推广,其影响力也渗入英美其他宗派与机构,如“救世军”与英国的“凯锡克培灵会Keswick Convention”。有一些“圣洁派”人士脱离原属的循道会,组成新的宗派,其中最大的是在1908 年成立的“拿撒勒人会Church of the Nazarene”。
“五旬节运动Pentecostalism”是从“圣洁运动”发展出来的。1901 年帕翰Charles Parham 在美国中部的堪萨斯州成立“伯特利圣经学院”,教导学生追求五旬节的经历,即“第二次祝福”:也就是受“灵洗”,说“方言”。
此后,该圣经学院师生在美南各地传播“五旬节主义”,帕翰的门生赛姆尔William Seymour 于1906 年将这运动带至洛杉矶,在阿族撒街Azusa Street 聚会,带来复兴,闻名全国,从此“五旬节运动”传遍美国,也陆续传至北欧,英国,德国,印度,中南美洲等地。
全球五旬节派的教会纷纷成立,例如“神召会Assemblies of God”,“神的教会Church of God”,“四方福音教会Church of the Foursquare Gospel”等。在圣洁运动及五旬节运动,兴起了不少妇女讲员,像“四方福音教会”的领导者马帕生Aimee Semple Mcpherson 等。
三、灵恩运动的发展
“五旬节运动”的发展到了1960 年前后,有新的气象,产生了所谓“第二波”的“灵恩复兴运动Charismatic Renewal Movement”,又称为“新五旬节运动Neo-Pentecostalism”。此运动仍然强调“灵洗”的必须与“说方言”的重要,但不像“第一波”那样坚持“说方言”为绝对的表记。第二波灵恩运动的影响比“第一波”更深远,虽然幷未在教义上产生新的宗派,却渗入了每个主流教会宗派,幷且进入知识份子阶层,透过大量出版书籍杂志,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到了1980 年代,又有强调“神迹奇事”的“葡萄园运动Vineyard Movement”兴起,发展“权能事奉Power Ministry”,一般人称之为“第三波”。
四、二十世纪的现代神学
西方国家在现代“人本主义”人定胜天的迷思之下,以为根据理性发展科技,注重道德教育,就可解决人类的问题;以理性主义为依据的“自由神学”也编织乐观主义的美梦,期待“人间天堂”的来临。然而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带来了西方国家大梦初醒与信仰破产。瑞士神学家卡尔巴特Karl Barth (1886-1968 年) 与布仁尔Emil Brunner (1889-1966 年) 起来反对以人为本的自由神学;他们采用辩证法,强调神的超越,开始了“新正统主义Neo-Orthodoxy”。
德国新约学者布特曼Rudolf Bultmann (1884-1976 年) 主张采用批判学,以“解除神话”的方法来读圣经的福音,被称为“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
这两派在二十世纪上半期兴起,都是以当时流行的“存在主义”为哲学架构,与正统信仰背道而驰。
另外,有因应社会不公义状况而兴起的政经改革主义,例如美国的“社会福音Social Gospel”与中南美洲的“解放神学Liberation Theology”,都将福音政治化,将主耶稣视为政治革命的榜样,以建立人间天国。此外,五花八门的神学思想,如“世俗神学”,“神死神学”,“故事神学”等无奇不有,接二连三的升起坠落。总的来说,二十世纪的现代神学多系哗众取宠,与历代以来的正统福音信仰相距甚远。
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听一首宣道会创始人宣信所写的诗歌《祂自己》。
祂自己
Himself
1.前我要得福址,今要得着主;前我要得感觉,今要主言语;
前我切慕恩赐,今要赐恩主;前我寻求医治,今要主自己。
2.前我忙于打算,今专心祈求;前我常常挂虑,今有主保佑;
前我随己所欲,今听主言语;前我不住讨求,今常赞美主。
(副歌)永远高举耶稣,赞美主不歇,一切在耶稣里,耶稣是我一切。
请温习并思想本课上半段两个重点:
1.说明十九与二十世纪“海外宣教运动”的先驱是哪几位?
2.“圣洁运动”、“五旬节运动”和“灵恩运动”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