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清教徒神学25-1

第二十五章:托马斯·古德温论基督荣美之心

深哉,深哉,耶稣的爱,无限广阔,无限量!

浩浩荡荡有如汪洋,主爱临我何周详!

把我荫庇把我环绕,是主滔滔大慈爱;

导我前行,领我归家,安息天上到万代!

——撒母耳·特雷弗·弗朗西斯

本章我们会深思耶稣基督慈爱的温柔,特别会默想基督得荣耀的人性之心,这是祂在世上显明给祂子民的。虽然今天我们看不见耶稣的肉身,但可以借着信心,在祂和祂怜悯之心里欢欣。我们这些见解的向导是托马斯·古德温,他是17世纪英国的一位清教徒,曾用特别的恩膏和自由著述过基督的心灵。

在展示古德温关于基督心灵的教导中,第一我们会谈到这位清教徒传道人;其次是一个问题;第三是应许;第四,我们讨论基督怜悯之心的证据。首先,我们简要总结一下古德温的生平。

古德温的生平

托马斯·古德温生于1600年,由一对敬畏上帝的父母抚养长大。在20岁生日来临之际,上帝深刻地显明了他的罪,他借着恩典成为了基督徒。他决定放弃个人成名的野心,立志平实地传讲上帝的道,把基督带给失丧的人并建造信徒的灵魂。

基于我们现在称为改革宗正统的信仰系统,古德温很快跻身于清教徒属灵弟兄的行列,在信徒和牧师中建立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关系网,并且致力于以圣经为根基的宗教改革,以及在个人、家庭、教会、国家层面倚靠圣灵大能的复兴。317世纪20年代以及30年代早期,古德温在剑桥大学任教和讲道,直到1634年劳德主教将清教徒逐出剑桥为止。古德温后来在伦敦作为一名牧师服侍,但逼迫并没有止息;五年之后,古德温逃到荷兰。1641年,当清教徒的势力增长时,他重返伦敦。尽管是一位独立派人士,而且不属于长老会多数派,但在威斯敏斯特会议上,他是一位领军人物。1650年,古德温成为牛津大学抹大拉学院(MagdalenCollege)的院长,与约翰·欧文一起服侍。1660年当国王查理二世返回英国之后,古德温在伦敦带领的独立派基督徒经历了逼迫、瘟疫和伦敦大火,大火烧毁了一半古德温庞大的神学图书馆。

古德温死于1680年。在他死后,其他清教徒收集并出版了他的作品。他的《文集》共计十二卷存留至今。在一套简要读物的小型汇编中,有对古德温的介绍,可查阅《始终不渝——托马斯·古德温以基督为中心的敬虔》(“A HabitualSight of Him”:The Christ-Centered Piety of Thomas Goodwin)。

苏格兰人亚历山大·怀特(Alexander Whyte,1836-1921)这样评价古德温:“古德温满腹经纶,从来都是最成熟的圣经学者和宗教改革学者;古德温学识渊博,论到神学和哲学学问,在他之前无人能出其右;古德温灵性饱满,他的属灵经历总是深刻至极——尽管如此,他总是那么单纯、清晰、直率,从不讲究技术性,有个性,又有着牧者心肠。”

满有怜悯的基督的传讲者

古德温的作品作为以基督为中心的清教徒主义的典范,熠熠生辉。在考察古德温关于天上基督之心的教导之前,我们必须以他关于地上基督钉十字架的教导开始。

古德温热爱传讲上帝与人和好的好消息。他强调说,上帝是在祂的友好关系中创造了所有人。但人反叛上帝,极大地冒犯了祂的公义。然而,圣父上帝以无限的爱和丰盛的怜悯,在创世之先就与祂的圣子立下一个永恒的平安之约。圣父定意差遣祂的儿子在罪人和圣洁的上帝之间作中保;基督为所有违背上帝的错误行为担当起满足天父的任务。祂自己担当了祂选民的罪孽和过犯,死在上帝为罪人所定律法的咒诅下。圣父因基督的工作而得以满足,因此祂不仅赦免一切单单信靠基督得救的人,而且借着耶稣的义看信徒为义。以基督的工作为基础,传道者可以呼召世界与上帝和好。古德温因此对我们说:“唯独安息在基督身上,尤其是钉十字架的基督。”

戈登·克朗普顿(Gordon Crompton)说,古德温把信心定义为对基督的属灵看见和认识。从古德温的观点中“我们看到基督的属灵美德和祂的荣耀,我们的心跟它们在一起”。迈克尔·霍顿断言,古德温对信心最喜欢的定义是:“现在这位圣灵,祂既这样降下进入人心中,就作用于人的眼睛、手、脚以及所有的一切,使其仰望基督,就近基督,抓住基督—–而且信心就是那眼睛、手、脚,是的,还有嘴和胃,并所有的一切;因为我们是借着信心吃祂的肉、喝祂的血。”

古德温也热爱传讲基督的死里复活和升天。他认为基督在荣耀的亲密事工中对祂的儿女有一个美好的想法。关于这一主题,他写了一本书,非常实用,题为《天上的基督向地上的罪人所存之心》(The Heart of Christ in Heaven towards Sinners on Earth,1645)。它的副标题是《论现在荣耀中的基督,以其人性中荣耀的性情和温柔的情感,对待在各样软弱、罪或愁苦之下的祂的子民》(A TreatiseDemonstrating the Glorious Disposition and Tender Affection of Christ,in His Human Nature Now in Glory,unto His Members,under All Sorts of Infirmities,Either of Sin or Misery)。这部专著的直接目的是反对一种流行思想,即后使徒时代的基督徒相比在世上亲眼见到耶稣的基督徒处于劣势,因为基督现在已得荣耀,不会被人性所影响。古德温依据圣经坚持,即使坐在上帝的右边,基督仍对祂受苦的子民怀有强烈的感情、深切的怜悯和情感上的同情。这本书是古德温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在英国数次重印,并被译成了德文。“

“古德温希望表明,基督的升高并没有减少祂的情感,反而促使它们增多。”克朗普顿写道:“基督仍是曾在地上的满有怜悯的那一位。”很多改革宗神学家都有关于基督的升高和代求方面的著作,但写到关于在天上的基督对在地上的我们的情感,保罗·库克(PaulCook)注意到,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主题”。“

古德温没有用人类臆测的虚假色彩来写作。相反,他看向圣经,说圣经“开了一扇进入基督之心的窗户””。唯独圣经是我们的权威。“若不倚靠圣经,我们的心思如何能理解基督在天上是怎样思考和感受的呢?古德温说,圣经“的确,可以说,把我们的手放在基督的胸口,让我们感受到祂的心如何跳动—–向着我们,即使是此刻(当)祂在荣耀之中”。

古德温是一位传讲满有怜悯之基督的清教徒传道人。在考察这位传道人兼神学家关于我们救主那温柔的怜悯之教导前,我们必须先考虑一个由我们救主的升高所导致的实践性问题。

满有怜悯的基督的问题

托马斯·古德温对基督属天的怜悯之心的讨论,集中在《希伯来书》4章14节至15节:“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这段经文在古德温看来,对于我们在基督里的信心来说,包含着一个问题和一个答案。

问题:我们的大祭司已经升入高天

古德温意识到,“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这句话可能会令罪人灰心丧气。我们可能会想,基督升高之后,其尊荣或许会让祂忘记我们。试想一下:一个来自小镇的男孩,大学毕业后在一座大城市找到一份高薪的工作。他将自己的朋友和家人抛在脑后,觉得他们不如新认识的人。同样,古德温写道,我们可能会想,如果基督在天上记得我们,“祂已经脱去祂曾经肉身的软弱,给祂的人性披戴如此大的荣耀,以至于祂现在无法像祂住在我们中间时所行的那样同情我们,也不会体恤我们的苦难了”。祂肯定把所有软弱和痛苦的记忆都抛在脑后了。

古德温视这种想法为一块“我们在信心之路上,在人的思想中所碰到(却不可见)的巨大绊脚石。”基督离开了我们这些属世的人。如果我们能像马利亚和彼得那样与祂在世上谈论,当然会更好。祂曾那样温柔地对待他们。古德温指出:“但祂现在已进入一个遥远的国度,在那里祂有荣耀和不朽。”在天上,祂如君王一样坐在上帝的右边。祂的人性充满荣耀之光。我们怎能放胆就近这样一位君王呢?我们怎能期待当我们还如此软弱、愚昧、有罪时,祂在升高的能力和圣洁中还忍耐担当呢?但古德温说,在谈到基督的升高时,圣经也同样启示出基督的怜悯。

祂仍为怜悯所动

古德温挥舞着圣灵的宝剑——上帝的道——反对这一障碍。他教导说,基督的怜悯确定无疑,甚至圣经使用了双重否定来有力地宣告这一绝对真理:“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体恤我们的软弱。”

我们的软弱激发基督的怜悯。古德温从《希伯来书》中论证“软弱”包括我们的愁烦和我们的罪。这封写给希伯来人的信针对的是面临压力和逼迫的人。所以“软弱”肯定是我们属世的愁烦。但我们的罪也是一种软弱。《希伯来书》5章2节宣告说,这位大祭司“能体谅那愚蒙的和失迷的人”。就连我们的愚蠢和有罪的选择也会唤醒基督的怜悯。

古德温用了一个大胆的对比来让人理解这一点。他写给信徒说:“你切实的罪让祂产生怜悯,而不是愤怒—–这极像父亲对一个患病孩子的心,或者一个人看待他患麻风病的肢体,他并不恨恶这肢体,因为这是他的身体,而是恨恶那病,这促使他更加怜惜这部分肢体。”“如果你的孩子病得很重,你不会把孩子踢出去,你会与他一起哭泣并照顾他的需要。基督以怜悯回应我们的罪,尽管祂厌恶罪。

基督的怜悯源于祂自己的人生经历。《希伯来书》4章15节说,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之前,《希伯来书》2章18节说:“他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帮助)被试探的人。”古德温解释了这是如何运作的:祂在世的日子里,“基督将临到祂的所有事都牢记于心;祂没有轻视十字架,不论是来自上帝的或来自人的,而是背负起它并感受到它极为沉重。是的,祂的心在各种情感中比我们任何一人的心更柔软,即使是在爱和怜悯之中;而且这使祂成为一个‘忧患之子’,其忧患远超其他任何人曾有过和将拥有的”。

今天,在天上,耶稣在其人性中知道发生在地上的信徒身上的任何事。在《启示录》2章2节耶稣对祂的教会说:“我知道你的行为、劳碌、忍耐”。这是可能因为基督的人性被无限量的圣灵所充满,而且圣灵在普天下就像基督的眼目一样(启5:6)。祂知道我们的悲苦,记得祂在面临类似苦难时的感受。”基督甚至知道罪咎的体验如何,以及面对上帝对罪的愤怒时的恐惧。尽管基督自己是无罪的,但祂承担了其子民所有的罪。祂对我们痛苦的认识伴随着祂对痛苦的记忆,这促使祂的心中充满怜悯。

荣耀的人性温柔

基督同情我们。这不是说,基督在天上依然受苦。作为一贯谨慎的神学家,古德温明确地教导基督的降卑是在十字架和坟墓中完全的。在祂的升高中,基督的人性得荣耀,摆脱了所有的痛苦。

那么,基督怎样被我们软弱的感受所触动呢?古德温说,这不是一种软弱的表现,而是属天之爱的大能。他写道:“有人也许会反对,说这是一种软弱。使徒确认这是祂的大能,而且确实是爱的完全和力量,正如‘能力’(able)一词所表达的;也就是说,尽管祂已得荣耀,祂仍然有能力、权能将我们的痛苦放入祂心中,而且感同身受,仿佛祂与我们一同受苦。”

一方面,我们不能认为耶稣在天上与祂在地上一样受苦。此时,祂不再受制于任何软弱、倦怠、眼泪、疲惫或恐惧。另一方面,祂仍然是一个有着人类情感和人类身体的人。祂不是一个灵或鬼怪。而且祂爱的能力已被大大地拓展,替代了祂的软弱。基督是上帝,也是人。作为上帝,基督是无限的、永恒的、不变的。但是作为人,祂被高举到一个荣耀的新高度。古德温说:“因为可以肯定的是,当祂进入荣耀的时候,祂的知识得到了扩展,祂的爱与怜悯的情感也在稳固性、力量和真实性上大大拓展了—–《以弗所书》3章19节说,基督既是上帝,又是人,祂的爱‘过于人所能测度的’。”所以,基督不会因我们的苦难而受伤,祂的人性灵魂反而会以荣美的温柔来回应我们的苦难。

克朗普顿总结了古德温的教导,说:“基督作为我们的大祭司,不仅在世上时被我们软弱的感受触动,把这段记忆带到天上,而且如今在天上,在荣耀的状态中,也强烈地被我们触动。这绝不是说祂有什么样的软弱。相反,这种感同身受的能力是祂权能的一部分。这是爱和恩典的完全和力量。”

让我们现在看看圣经中的应许,这使我们确信基督对我们的温柔心思。这些应许很奇妙,既范围广泛,又带给我们安慰。

满有怜悯的基督的应许

《希伯来书》4章14节说:“我们既然有一位已经升入高天尊荣的大祭司,就是神的儿子耶稣,便当持定所承认的道。”让我们持定所信的基督的教义,它建立在基督的应许之上。之后,《希伯来书》10章23节说:“也要坚守我们所承认的指望,不至摇动,因为那应许我们的是信实的。”如古德温所言,上帝的应许就像放在怜悯手中的硬币,让上帝的儿女去支取。

我们看到《希伯来书》4章中谈到基督是“已经升入高天”的那一位。基督何时应许过,祂虽然在天上,但心里依然充满怜悯呢?

祂受死前的应许

古德温就此聚焦在《约翰福音》13-17章。他提醒我们《约翰福音》13章1节开篇的话:“逾越节以前,耶稣知道自己离世归父的时候到了。他既然爱世间属自己的人,就爱他们到底。”甚至耶稣的心思立定在祂即将被高举到至高荣耀时,古德温说:“祂心中的爱向‘属自己的人’涌出—–‘属自己的人’这样的词语表达出基于正当性(所有权)的一种密切、亲近和亲密。”恰恰在那个时候,耶稣洗祂门徒的脚,这显明基督得荣耀,对祂子民的爱和恩典的服侍非但不会消减,反而会加增。

《约翰福音》14-16章中耶稣说,祂会升天去确保我们作为信徒的福乐。祂说,祂会为我们预备一个地方。而且祂会像新郎一样回来,带我们去往我们的永恒之家。古德温写道:“这就好像(耶稣)说:”事实上,离了你我活不下去,除非你在我身边,否则我永远不会安宁,这样的话我们将永远不再分离;这才是其原因。天堂不会抓住我,我天父的陪伴也不行,如果你不能和我在一起,我的心就放在你身上;而且我若有任何荣耀,你将拥有其中一部分。

同时,基督不会使祂的新妇成为孤儿或离弃她,而是将她托付给“最好的朋友”——保惠师——来看顾。用古德温的话说,耶稣说圣灵“只会用我的爱的故事”来安慰我们,因为圣灵不会谈祂自己,而是作为被基督差遣的那一位。同时,基督应许我们,祂会在天上为我们代祷,而且会像新郎给祂的爱人寄情书一样回应我们的呼求。甚至在那时,祂也显示出要为我们代求的承诺,如同我们在《约翰福音》17章所看到的。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