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清教徒神学7-2

上帝旨意施行的途径:盟约

帕金斯在介绍完基督是拣选的基础之后,进而解释预定论是如何在盟约中实现的。尽管他的图表没有显示盟约之间的联系,但他把大部分讨论内容都放在盟约标题下。帕金斯教导说,上帝在乐园里与亚当制定一个行为之约,从而为堕落设立了盟约的背景。“同样上帝也设立了恩典之约,作为选民得救赎的背景。从恩典之约的双方(两方面)来看,上帝和人之间的条约意味着上帝和人之间相互和自愿的合作。这个观点与帕金斯在理解基督敞开大门运用祂的恩惠上的强调是一致的。帕金斯还补充了单方面(一方)将盟约作为遗约(testament)的看法,通过上帝在基督里的恩典和罪人不配的救赎恩赐,罪人借此成为了继承者。

帕金斯提供这种盟约看法,以此来降低上帝的主权和人的责任之间的张力。没有恩典之约,人不能履行上帝的要求;有了恩典之约,人便发现自己的意志借着圣灵被更新,以至于他能选择悔改。在帕金斯的图中,人在“治死老我和活出新人”(mortification and vivification)上变得活泼,而这引导他“悔改和重新顺服”。对于 帕金斯而言,归信是和解的一个转折点,在这点上,盟约神学的单方和双方观念能统一起来。这允许基督徒的生命被系统化并作为一系列“关乎良心之事”被讲述出来。这也允许盟约借着重生之人对个人确据的寻求,以自愿行动的方式呈现。最大的良知案例自然是“一个人是不是上帝的孩子”,即一个人是否被拯救性地带进恩典之约并且归信。

这样帕金斯能够说,尽管信心和悔改是恩典之约的条件,但是人完全没有能力通过他自己里面的任何良善和顺服来开启或者配得这个盟约关系。最终,拣选的旨意和恩典之约都依赖上帝善良可喜悦的旨意。上帝选择与人立约;上帝开启了这个约的关系;上帝自由地,唯独出于祂自己的至高意志,通过赋予人盟约条件要求的信心和悔改,而将人带入恩典之约中。这个盟约的预定、建立和维持全都倚靠上帝的自由恩典。正如佩里·米勒(Perry Miller)所指出的,人不能借着这个约束缚上帝。“相反,上帝为了约中的人约束了自己。

对帕金斯而言,恩典之约从上帝的观点来看是单方面的,并且是借着恩典主动开启的。上帝处理祂与亚伯和该隐的关系,祂与以撒和以实玛利的关系,以及祂与雅各和以扫的关系的这些例子说明,上帝的角色是神圣之约的缔结者、盟约的创立者。从这些例子中我们了解到,“当上帝接纳任何人进入永恒生命之约时,这不是因为上帝所呼召的人有什么高贵之处,而是因为上帝的怜悯和唯独上帝善良可喜悦的旨意—–有人认为,可预见的信心和善工是促使上帝拣选人得救赎的原因,这个观点是极其轻率的。因为信心和善工是上帝的拣选的果实和功效”。

因为盟约是上帝主动与人订立的,人没有作任何努力推动这个约,所以“在这个约中,我们没有给上帝什么东西或对祂来说重要的承诺,我们只是接受这个约而已”。这就完全显明盟约就是福音本身,也是“福音的工具,它作为圣灵的管道,使人的灵魂中生发出信心。凭借这一信心,人能够相信、能够行动,仿佛通过一只手来领受基督的义”。上帝的约绝不是反复无常的,它向人保证上帝亲切可信,祂会履行诺言,成就拣选之人心里的救赎金链(罗8:29-30)。因此,恩典之约成了救赎的中心。帕金斯写道:“我们要认识的上帝,不是那个在祂自己里面的上帝,而是那个在恩典之约中向我们启示的上帝;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圣父是我们的天父,圣子是我们的救赎主,圣灵是我们的保惠师,并且力求在这样的知识和经历中成长”。

帕金斯并没有放弃加尔文有关上帝永恒预旨的观点,他对盟约的强调帮助我们聚焦上帝与人的关系。通过聚焦盟约,帕金斯和其他的清教徒减少了上帝行动中不可理解的神秘性,简化为我们可以理解的律法。他们虽然是透过一块黑玻璃,仍能在看见在盟约中启示出上帝奥秘旨意的运行,特别是在恩典之约中上帝对人的关切。尽管帕金斯保留了加尔文对上帝荣耀的关切,他强调得比较多的是人的归信。正如欧内斯特·斯托弗勒(F.Eernest Stoeffler)所说的:“他手把手地将他的关切重新定位—–他关注基督教的实践方面,这是所有敬虔派清教徒的特点。”这在帕金斯的《金链》中尤其突出,这本书绝大部分都是讲神学的实际运用,而不是讲神学理论。

上帝旨意的施行进程:呼召、称义、成圣、得荣耀

按照帕金斯的观点,上帝通过盟约的方式在基督里实行了拣选,展现了“爱的程度”,就是将祂永恒之爱施行出来的步骤。帕金斯用“程度”一词,意思不是说上帝对两个基督徒的爱有深有浅,而是说上帝对他们进行拯救时,是按从罪到荣耀的不同步骤进行的。

有效的呼召是这个过程的第一部分,它代表拯救的恩典,“罪人借此从世界分别出来,被接纳进上帝的家中”。”有效呼召的第一步是死在罪中的人听到道,他们的思想被圣灵用不可抗拒的真理光照。对上帝话语的传讲成就两件事情:“律法对一个人显示他的罪以及因此而得到的惩罚,就是永远的死亡”,“福音对那些相信的人显示通过基督耶稣的救赎”。两者都是如此地真实,以至于“人心灵的眼睛被照亮,心和耳都被打开,他(被拣选的罪人)可以看见、听见和理解所传讲的上帝的话语”。”

这个过程的第二部分是破碎罪人的心。在上帝之道的劝诫下,“罪人的心被破碎,以便可以适合接受上帝所提供的救赎恩典”。为了实现这点,上帝使用了四个“主要的锤子”:

*上帝律法的知识

*罪的知识,包括原罪和本罪,以及罪所应受的惩罚

*扎心的感觉,由上帝对罪的愤怒生发而出

*绝望的感觉,知道人靠自己不能获得永生

有效呼召所产生的是得救的信心,帕金斯将其定义为“心的一种神奇和超自然的功能,通过圣灵的运行而了解基督耶稣,并且领受耶稣基督”。“领受基督的行为不是人靠自己的力量所做的事,而是通过圣灵所作成的信心,拣选之人领受基督带来的恩典,因而借着信心将信徒与基督救恩事工的方方面面都联合在一起。正如查尔斯·芒森(Charles Munson)所说的:“信心拯救了拣选之人,不是因为信心是一个完美的品德,而是因为它理解了一个完美的对象,就是基督的顺服。信心是强还是弱并不重要,因为救恩在于上帝的怜悯和应许。”按照帕金斯的观点,上帝“接纳信心和悔改最初的种子和萌芽,尽管它们小得像芥菜籽那样”。

一个罪人一旦蒙受有效呼召,他就得以称义。称义是“上帝爱的宣告”,是“信徒因基督耶稣的顺服,在上帝面前被看作义的”的法令。称义的根基是基督的顺服,它体现在“祂的卑微降生和屈辱受死及祂成全了律法”。基督将选民在履行律法上所欠的双重的债中释放出来,“从此,我们从最初的那一刻开始,不仅在本质是洁净的,而且在行为上也是洁净的了”,并且“违反律法的债也都偿还清了”。基督是我们这个债务的担保人,上帝接受祂为我们所作的顺服,“它被完全满足了”。因此,称义包括“罪的豁免,基督的义的归算”两个部分。发生的情况是这样的:当一个罪人在他的良心里被带到上帝的审判台前时,他承认有罪,并且逃到基督那里,基督是他要宣告为无罪的唯一避难所。称义显然是一种司法行为,是上帝永恒、善良、可喜悦的旨意的主权行为。

称义也包含了其他的益处。从外在看,称义提供了和好、受管教而非刑罚的痛苦,及永恒的生命。从内在看,称义提供了平安、良心的宁静、进入上帝的恩惠、放胆无惧地来到施恩座前、持久的属灵喜乐,和对上帝之爱的亲密意识。

成圣(Sanctification )是这个过程的第三部分,帕金斯对这个部分格外关注。他给成圣的定义是:“一位基督徒从他的心思、意愿和情感里,从罪和撒但的捆绑和暴虐之下得以释放,并且一点一点地通过基督的灵能够渴慕和喜爱何为良善的,并且行在其中”。成圣分两个部分。“首先是治死老我,罪的权势不断地变弱、消耗和减少。第二步是活出新人,内在的义被真正地放在他们里面,然后不断地增长”。成圣包括一个被改变的生命、悔改和新的顺服——简而言之,完全是“基督徒争战”的疆场。救恩的所有益处从重生开始,信徒借着圣灵与基督联合,并与耶稣基督维系着活泼的关系。

帕金斯教导说,正如火没有燃料会很快熄灭一样,除非上帝每天用祂新的恩典供应和温暖他们,否则上帝的儿女也会冷淡并远离上帝。“维克托·普里布(Victor Priebe)说:“成圣倚靠每时每刻的更新,因为信徒将目光从自己和自己的行为转向基督的位格和事工。治死老我和活出新人是最重要和确切的实际证据——所有恩典的接受都依赖与基督的联合—–毫无疑问,成圣是神圣恩典在人里面所结的果子。”“

继成圣之后,最后一步是得荣耀。帕金斯说:上帝的爱在这一部分“使圣徒完全转变成上帝儿子的形象”。得荣耀等待着最后审判的执行,那时拣选之民将会享受“天恩—–上帝完全充满在祂所有的选民里面”。凭借上帝主权性的恩典,拣选之民将会被带入到完全的荣耀之中,那是“奇妙绝美”的荣耀,包括仰望上帝的荣耀和威严,完全是基督的样式,承受“新天新地”。“

被弃绝之人降到地狱

帕金斯的图表显示,他对被弃绝之人的阐述与对拣选之人的阐述同样细致入微。事实上,人看为漆黑的弃绝的链子,上帝看为一条“金”链,因为这链子最终也使上帝得荣耀。

弃绝包括两个行动。第一个行动是上帝决定为了荣耀祂的公义而任凭某些人。这个行动是绝对的,不是基于人里面的任何东西,而是基于上帝的意志。第二个行动是上帝决定将这些人罚入阴间。这第二个行动不是绝对的,但它基于被弃绝之人的罪。这是上帝的公义恨恶罪人的行动。因此,帕金斯并不是教导说上帝武断地将人罚入地狱;除非他们是罪有应得,否则没有人会下地狱。

帕金斯视弃绝为伴随拣选发生的合乎逻辑的事。他写道:“如果上帝永恒的旨意是存在的,上帝借此拣选一些人,那么也一定存在上帝的另一个旨意,上帝借此越过另外一些人并拒绝他们。”

然而,需要强调一下在弃绝和拣选之间存在的两个不同之处。首先,上帝预定人犯罪和受咒诅,但祂没有赞许罪或促成罪的意志。上帝对被拣选的罪人的意志,包括祂以显明恩典为乐并有意在他们中间施行恩典。但是,上帝对被弃绝的罪人的意志,不包括祂乐意他们犯罪,祂也没有任何要使他们犯罪的意图。相反,祂定意不阻止他们犯罪是因为祂以祂的公义得荣耀为乐。第二,在施行弃绝时,上帝越过弃绝之人的方法,是不赐给他们上帝那特殊的、超自然的拣选恩典。帕金斯甚至说到上帝许可弃绝之人落入罪中。帕金斯借着使用堕落后预定论者的语言,诸如“越过”或“许可”,再一次表明了他的一个倾向,就是由从堕落前预定论的观点看上帝的旨意,转变到从堕落后预定论的观念看上帝旨意的施行。”

按照帕金斯的观点,有两类被弃绝之人:一类人没有蒙呼召,一类人蒙了呼召但呼召无效。那些没有蒙呼召的人,从“心灵的无知和虚空”到“心的刚硬”,再发展到“堕落的感觉”,再到“贪恋罪”,直到“充满罪恶”。那些可能“屈从呼召”的人,可能经历包括“一般的光照、忏悔、暂时的信心、品尝天恩、(以及)热心追求”,然后因着“罪的欺骗、心的刚硬、邪恶的心、不信的心、(以及)背信”,重新“陷入”罪中。最终,蒙召而不悔改的人被引向“充满罪恶”。因此,这两类被弃绝之人的结局都是死。对被弃绝之人来说,所有呼召都是无效的,因为这些呼召都没能将他们带到基督里。他们被自己的罪所掳获,其中最大的罪是“不信的心”,被弃绝之人为自己积蓄愤怒以至承受上帝的审判和咒诅。

然而,人不应该因为他当前的罪和不信,就得出结论说他是被上帝弃绝的。恰恰相反,他应当寻求上帝的恩典,并且将自己置身于恩典的管道之下,特别是圣经的传讲。

人若理解在基督里盟约的恩典,并在恩典之外有无法逃避的愤怒,就无可避免地要问这样的问题:“我是蒙上帝眷顾被拣选的人吗?我怎么从基督成就的救恩获益呢?我如何确定我有真正的信心呢?如果被弃绝之人也以看似被恩典激励的方式行事,那我怎么知道我是不是上帝的孩子呢?”这些问题指向讲道的关键任务。

讲道:将选民带进来

没有比威廉·帕金斯更重视讲道的清教徒了。讲道特别被上帝所尊荣,讲道能“服侍教会,并且添满选民的数目”,讲道也能“将狼从主的羊群中驱赶出去”。事实上,帕金斯的目标是帮助传道人认识到他们作为上帝的器皿在揭示和实现拣选和盟约方面的责任。最重要的是讲道要按圣经所说、要平衡,因为所传的道是上帝拯救的大能,没有道就没有拯救。“帕金斯教导说,讲道是“大能的武器”,上帝借此将“祂的选民带入祂的国度,陶造他们直到所有人圣洁顺服”。”上帝的道证明它的神圣权柄,“它让人归正,尽管它与人的理性和情感截然相反,但它能征服他们”。帕金斯对讲道的评价如此之高,以致他毫不犹豫地断言,讲道是公共敬拜的高潮。

芒森写道:“帕金斯论救恩原因的金链—–通过讲道的工具与选民连接。”正如我们先前所说的,盟约是上帝施行祂旨意的手段。帕金斯写道:“恩典之约,是上帝借此自由地将基督及其恩惠应许给人,祂要求于人的只是凭信心接受基督,并为自己的罪悔改。”它应许“现在所有悔改和相信基督耶稣的人,他们所有的罪都已经被完全赦免了,而且他们会得救并有永生”。福音必须被传讲(罗10:14)。传道是“灵魂的吸引者,借此人刚愎的心被软化,脱离不敬虔和野蛮的生活,变成一个有信心和悔改的基督徒”。

因此,帕金斯说:“传讲的福音是—–生发信心的普通手段”。“因此我们看到,对帕金斯而言,福音是向所有人传讲的,毫无例外。它视所有的人都有可能被拣选,并且要求有回应。帕金斯在其著作中对救恩的方式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外他也详细处理了弃绝的问题。《金链》要求所有人扪心自问,当他们遇见恩典的手段时他们是否有被拣选的记号。

因为只有上帝知道谁是被拣选的,帕金斯假设每个听过讲道的人都有被召聚领受福音恩典的可能。因此他催促每一位罪人都要领受上帝在基督里所赐予的救恩。帕金斯说,必须毫无障碍地把这福音的应许当作“宝贵的珍珠”提供给每一位听众。

清晰和有力地传讲圣经不仅是人的工作,也有来自天上的参与,拣选人的上帝的灵也讲话。“帕金斯说:“并且每一位先知都是—–上帝的声音—–在讲道中—–上帝话语的传讲是奉基督的名说预言,借此人被呼召进入恩典之中,并在恩典里得以保全”(林后5:19-20)。

总结:改革宗经院主义的敬虔

帕金斯赢得过两个名声,一是“经院主义者,高加尔文主义者”,一是“敬虔主义之父”。他的神学从三个方面肯定了上帝的主权:在圣父预定的旨意中,在基督为选民完成的赎罪中,以及在圣灵的拯救事工中。然而,帕金斯绝不允许只强调上帝主权而不强调信徒个人在实践性、福音性的救恩上的操练,信徒应该是听道者、基督的追随者和良心的争战者。他总提到上帝的主权、个人的敬虔和救赎福音的提供。

帕金斯对完整教义和灵魂归正的强调,对好几代清教徒都产生了影响。巴刻写道:“伴随着对圣经、敬虔、教会、归正、辩论和文化的关切,清教主义日趋成熟。我们可以说,这与帕金斯息息相关。从此清教主义开始有代表性地展现一套完整的属灵视野和基督徒忍耐的成熟品质,这是此前从没有见过的。”同时代的学者称帕金斯为“伊丽莎白时代清教主义的主要缔造者”、“都铎王朝时代的清教徒神学家”、“最重要的清教徒作家”、“清教徒神学家的王子”、“寂静主义时代理想的清教徒牧师”、“最为著名的清教徒神学家”,并将他与加尔文和贝扎归在一起,视其为“正统的三位一体论”的第三位神学大家。他是第一个在英国出版书籍比加尔文还多的神学家,他也是第一位对不列颠群岛、欧洲大陆和北美有巨大影响的英国新教神学家。难怪清教徒学者们惊叹帕金斯的作品比比皆是,几乎没有是今天得不到的。

尽管改革宗神学家们继续在堕落前预定论和堕落后预定论上争论不休,但他们在预定论教义的基本路线上是一致的。理查德·薛伯斯写道,在堕落的问题上,无论他们立场如何,所有的改革宗神学家都认同:

首先,在上帝的意志中,人与人之间有一个永恒的划分;其次,按照祂的目的,上帝对人进行区分的第一个旨意,是上帝对祂受造物的主权作为,并且不是因为受造物自身的任何原因,尤其是对弃绝进行比较时,例如为什么上帝弃绝犹大而不弃绝彼得。罪的可预见不是原因,因为这是两个人的共同之处,因此这不能是弃绝的原因。第三,所有人都认同这一点,即咒诅是上帝公义的行为,是人罪有应得的;因此,上帝基于罪施行祂的旨意,不论是本质的罪还是生命的罪,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有人可能会反对,如几个世纪之前伊拉斯谟(Erasmus)就反对说,不应该传讲预定论,因为这会使圣徒因不能确定自己是否得救而沮丧,这也会鼓励恶者犯罪。詹求思用路德和布塞尔的远见卓识回击这样的反对观点:

*上帝在祂的道中教导我们预定论,我们必定不以上帝的教义为耻,而要怀着对上帝智慧的崇敬和信靠宣讲它。

*这个教义使我们的骄傲自惭形秽,使上帝的恩典发扬光大,因为它向我们显示我们不能为拯救自己做任何事——唯独上帝能拯救罪人。

*信心自发地领受上帝的教义,这不是人能看见,也不是人的理性能完全明白的。

*当撒但用疑惑和指控攻击圣徒时,拣选的教义用上帝永不改变的爱来安慰和保守信徒。

*预定论启示了上帝的无限荣耀和主权,上帝是永恒的、不变的,好叫我们认识祂并敬拜祂。

*预定论确保拯救的福音,拯救唯独借着恩典。

*这教义让我们高兴地看到上帝在基督耶稣里对祂子民独特的爱,这是祂子民的喜乐,也是他们爱上帝的动力。

*预定论激励上帝的子民努力过圣洁的生活。

帕金斯在讨论罪人和圣徒需要一位救主时,他的预定论神学并没有让他冷酷无情。恰恰相反,他那热切的、符合圣经的神学,为清教徒的“实践神学”文献定了基调。此类文献在17世纪源源不断地出版发行,激励了好几代传道人呼召人脱离罪转向慈爱的救主,跟随祂经历试炼走向荣耀。

您可能还喜欢...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